第一篇:陶瓷件的生产设备
陶瓷件的生产设备和投资
陶瓷干压制备工艺流程:原材料——配料——造粒——压制——烧结——加工
陶瓷胶凝成型工艺流程:原材料——配料——浇注——固化——干燥——烧结——加工
本规划以年产10吨陶瓷为基础进行测算。
1.原材料:陶瓷粉末。
(1)如果制造通用产品,可以购买市场上喷雾干燥好的造粒粉,买回
后可以直接压制毛坯,不需要投资混料设备和喷雾干燥设备。
(2)如果需要自己控制材料的配方,则需要购买球磨机和球以及喷雾
干燥机,总投资在80万元。
2.成型:
(1)对于小于2毫米的片状产品,可以考虑使用胶凝成型的方法,这
种方法的最大投资在技术引进上,具体数目不好估算,要与技术提供方具体协商,设备投资比较小。
(2)对于大于2毫米的产品都可以考虑使用压机压制的方法成型,压
机和模具的投资在40万以内.3.烧结:大批量烧结陶瓷制品一般使用隧道窑连续生产,10吨属于小批量生产,采用几台厢式高温炉间歇生产即可满足,窑炉投资30万。
4.陶瓷的加工: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加工精度不同,磨床的投资不好计算。有些陶瓷是不需要加工的,可以直接销售。对于一般精度的加工,设备投资在30万可以满足要求。
第二篇:铜合金件生产整改措施
铜合金件生产整改措施
一 原材料 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厂近年来一直由小型铜材生产企业提供货源,这些企业产品的缺点是质量控制水平低,质量稳定性差。优点是可小批量订货、供货及时、能垫付资金,减小我厂生产资金的压力。
我厂目前铜材验收检验只能化验四种主要元素,而对性能影响较大的其它五种元素靠外协。对杂质元素无内控标准,特别是铅的含量。
材料存在的问题:锻造用铜合金材料按TB2073-2002标准要求应为挤制棒材。目前,供应的材料均为拉制棒,对于关键受力零件加工,材料锻压比不够。化学成份不稳定、材料表面存在微裂,材料端头切除不够,内外表杂质等缺陷较多。2 纠正预防措施
1)对关锻受力零件,如定位线夹、吊弦线夹、接头线夹、终锚线夹等材料选用国内大型企业的产品,如洛铜、西北铜等。2)增加本厂化验设施,确保能按GB5231-2001标准所列的项目进行分析。如增加光谱分析仪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加强对铜材表面裂纹和端头缩孔的检查,可采用浸酸、宏观分析或电气仪表测试等手段。二 下料方式 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厂因考虑大批量生产的原因,对直径小于30mm棒材一直采用冲切下料方式,对于铝青铜类较脆性的材料来说,易在下料端头形成冲切裂纹,锻造时,若坯料放置不当,易将裂纹带入到产品中。2 纠正预防措施
对于青铜类材料在下料时,改为锯切下料。三 锻造过程控制 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此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始锻和终锻温度不能严格保证,若采用在线淬火,淬火温度不能严格保证,人为控制影响因素大,原设备上的自动推料和实时测温系统得不到应用。易造成零件的过热、过烧、开裂。锻后冷却消除脆性措施得不到保证。2 纠正预防措施
1)完善加热设备自动推料和实时测温系统,进行工艺试验,确定每种产品的加热工艺参数(电流和生产节拍)。2)对于在线淬火,应在锻锤上增加红外温度监测仪,测量锻后淬火温度。
3)每个锻锤处增加适合的冷却水槽,确保锻后零件能有效冷却。
4)结合产品的特性,充分利用设备的退料系统,不但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也可保证锻后零件的冷却温度点(>650℃)。
5)增加锻造后零件晶粒度控制点,监督锻造工艺温度。四 热处理 1 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存在问题:本厂采用45kW箱式电阻加热炉,该炉由于结构方面的原因,温差最大可达150℃,不能保证热处理工艺要求。热处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无完善的热处理工艺规范。2 纠正预防措施
1)按照我厂目前的生产量,易增加2台36kW井式热处理炉。2)结合产品,通过工艺试验,制订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并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五 表面处理 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存在问题:本厂采用化学酸洗抛光的方式作为产品最后的表面处理工艺,由于长时间的浸酸,易使零件形成氢脆。并且,酸洗后的零件表面光泽不易长期保存。2 纠正预防措施
结合国内外经验,铜合金件表面处理易采用水磨抛光处理工艺,增加1台振动抛光机。六 出厂检验 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存在问题:铜合金锻造时,由于材料、模具、产品结构和操作方法等原因,或多或少地存在表面裂纹、折叠、夹层等锻造缺陷,近年来我厂所发生的质量问题,大部分集中在出厂检验不严格上。2 纠正预防措施
1)增加检验人员配置,制订切实可行的奨惩办法,对检验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考核。
2)适当增添检验设置,如:检验平台、工作灯、工作放大镜等。3)对成品件,每批增加1件残余应力测试控制点。
4)条件允可时,总厂应增添产品疲劳试验机,以解决用静态力学试验不能发现的问题。
第三篇:生产件采购合同
生产件采购合同
本合同(以下称“合同”)的签约双方为
xxxxxxx
有限公司 和
签约双方通过友好协商来建立长期商务合作关系,即由 按本合同之条款与每一订单之规定出售给xxxxxx有限公司约定的产品。
本合同应在发出报价邀请时一并提交,任何实施报价或类似商业行为,视为接受本合同。
第一条 1.1
本合同的当事方为:
xxxxxxxxx有限公司,地址为xxxxxxxxxxxxxxxxxx。
由_ _为代表人,地址为
由 _ 为代表人
1.2 各方均在此陈述与保证其拥有完全的权力和许可以作为本合同的签约一方并履行其合同义务,并且保证其在下面签字的代表人是得到充分授权的。1.3 买卖双方的关系定义为合作伙伴,诚信互惠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发生纠纷时应尽量致力于共同协商。
第二条
买方应购买而卖方应出售并交付产品,该产品的名称与技术规格在本合同的附件 I中予以规定(下称“合同产品”)。买方将就合同产品的购买另行向卖方发出订购合同产品的单行订单
双方的法律关系由本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和条件确定,除非双方就在某单行订单项下另行约定了不同的条款和条件。
由买方提供技术的,未经买方书面授权,卖方不得将包含买方技术的该合同产品出售给任何第三方。
版本号:A4 Page 1 of 9
合同双方
(下称“买方”)与
(下称“卖方”)
合同产品 第三条
交付
卖方应按买方的订单中规定的时间(即“交付日”)交付合同产品。
第四条 购买价格
新产品样品阶段,按产品开发协议(附件I)新产品开发后进入批量阶段,买卖双方按友好协商原则签订价格合同规定当年的合同产品价格.以后的每个日历年年末,买卖双方须就价格进行重新商定后,并签署新的价格合同(见附件Ⅱ)。
价格合同中描述的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
该价格已包含卖方为将合同产品运往位于本文第一条所述的买方地址的买方工厂而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第五条
卖方应在有关合同产品运抵买方工厂并经检验合格入库后开具增值税发票,买方实际收到发票之日起90天内,一般为20号之后就该笔订货支付货款转账或银行承兑。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协商解决。
第六条
合同产品的包装和标识应服从于买方规定的要求,应达到能防止(合同产品)受到潮湿、锈蚀、潮气、腐蚀物、冲撞/震动的损害并应适于运输。卖方对于不充分或不适当的包装所造成的合同产品的损坏和损失负有赔偿责任。每一件包裹的长宽、毛重和净重及任何需要的提示,如有必要,例如“请勿倒置”、“切勿受潮”、“小心轻放”、“挂钩处”(或“提拉处”),应用不褪色的颜料刷写在每一包裹的表面。
到达买方的包装破损的合同产品,视为不合格产品,直接退货处理;如因紧急情况不能退货,则必须进行100%检验。此不合格品的被迫使用,不能免除卖方必须承担的责任。
卖方按照买方标准Q/JQ 11011要求对塑料件、橡胶件、热塑性弹性体件进行材料的标识和标记。
如果待运输的货物中有任何易燃、有害或危险材料,则卖方应在每一包裹的表面标明适当的提示以说明运输和照管中应加以的特别注意。
合同产品的运输必须采用合适的、买方认可的运输方式,以避免损坏和质量损害。
交付条件
付款条件
版本号:A4 Page 2 of 9 合同产品的交付,除交付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外,还应提交但不限于质检报告、材料质保书等文件,缺少所要求的文件,视为检验不合格;且必须在1个工作日内补齐,如超期提交,则卖方延期一个月开票。
根据合同要求,卖方需提交相应的检测报告、数据信息及资料等文件,如卖方提交虚假文件和报告,如未造成严重损失,按每次壹万元进行处罚,买方保留取消本合同的权利;如造成买方严重直接/间接经济或名誉损失,卖方无条件承担。
第七条 7.1 卖方应致力于质量的持续改进,以通过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为最低要求。
卖方应定期或不定期或按买方的要求,对内部质量体系、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审核,并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加以整改。在买方有要求时,卖方应及时向买方提交这些审核报告,及由此引起的整改计划和验证报告。
卖方应确保按买方的要求对其分供方进行质量审核。
卖方应无条件地接受买方或者买方授权的第三方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审核,此质量审核的通知应提前1周发出。审核得分低于80%(不包含),卖方必须立即制定整改计划并组织实施,在6个月内向买方提交得分不低于85%的自审报告,买方收到卖方自审报告后有权进行复审。复审符合率如再次低于80%,卖方必须支付相应审核费用。审核得分低于80%,停止卖方新业务的报价资格。连续两次复审得分低于70%,买方有权立即终止本合同。
卖方提交的样品,享有一次免费在买方检验和试验的权利,如第一次送样不合格,则卖方须承担后续送样的检验和试验费用。
7.2 卖方提供的零部件在满足买方明示要求的基础上,同时满足国家三包规定;若买方三包承诺高于国家要求,按买方承诺为准。
卖方需要向买方做出质量承诺,目标为:A 提供的产品必须保证100%准时交付。B 提供的产品批次合格率≥99% C 提供给甲方的产品合格率≥99%。卖方如果提出不同目标值,需要得到
质量保证
买方确认。
7.3 卖方向买方批量供货的零部件与图纸状态保持一致。
版本号:A4 Page 3 of 9 卖方保证由卖方交付的全部合同产品符合本合同中和有关订单中规定的质量、规格和包装标准。
在质量保证期内,出现零部件质量缺陷以及由于该缺陷造成的其它损失,由卖方全部承担。
7.4 合同产品的质量要求见附件Ⅱ。
第八条
遇有卖方未按本合同规定的时间和任一订单中规定的时间交付全部或部分合同产品的情形,则卖方向买方给付违约金,违约金给付额以每一交货迟延日给付迟延交付的货物的购买价格的1%, 但违约金给付额最高不得超过迟延交付货物总价的20%。
若买方已给予卖方交付宽限期并已明示声明若该笔交付迟于该宽限期则买方将拒绝接受,则在该宽限期未得以遵守的情形下买方有权撤回有关订单并要求卖方赔偿损失。
因卖方延迟供货,买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寻求第三方供货。
第九条 9.1 买方在对卖方的合同产品进行进货检验时如确定存在瑕疵,买方在开始使用前可以让卖方进行挑选、返修或更换;但在紧急情况下,买方可以在与卖方协商后,直接安排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挑选、返修等工作,如存在无法返修的缺陷,为避免混淆,买方有权选择报废方式。
进货检验时被定为不合格的产品,作退货处理。因特殊情况,经买方相关授权部门鉴定可以让步接收。买方的让步接收不能免除卖方因提供瑕疵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
让步接收的瑕疵产品,按合同价格的10%开三包服务费发票从应付账款中扣除。
9.2 发生以下情形,买方有权立即终止本合同
一个月之内卖方连续两次在买方现场发生同类瑕疵的批量质量问题; 一个月之内关键质量问题发生一次;
卖方连续多次在买方现场发生不同类瑕疵的批量质量问题。
9.3
瑕疵产品 交付迟延
版本号:A4 Page 4 of 9 发生瑕疵产品后,卖方在接到买方通知的1个工作日内,必须派人处理。超过3日后,买方将自行处理该瑕疵产品。
9.4 退货处理的瑕疵产品,买方有权选择: A 要求更换相应数量的合同产品;
B 取消或减少与退货产品相同数量的订单产品; C 另寻第三方供货。
第十条 10.1 双方有责任为“0缺陷”目标努力。
10.2 买方必须保证在适当的时间向卖方提供相应规范、图样、零部件清单和CAD数据。
10.3 卖方有责任按质管理体系的要求对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所有支持开发所必需的文件,如规范、图样、零部件清单以及CAD数据,卖方收到后必须检查是否齐全,避免与约定有矛盾。
批量生产开始前,卖方必须进行生产过程和产品认可,并按双方商定的要求向买方进行相关的样品及控制计划、检验标准等资料的提交。
卖方有责任保证合同产品的可追溯性,这种追溯性应该是双向的,即从原材料可以追溯到产品,反过来从产品可以追溯到原材料。
卖方在生产过程中或其后发现任何产品瑕疵产生影响到交货或买方产品质量的可能性时,应立即将详细信息通报买方,并在2个小时内提出遏制措施,2个工作日内提出永久整改措施,5个工作日内实施永久整改措施。
卖方承诺按8D方法处理质量问题,并在买方需要的时候,及时向买方提交8D报告。
卖方在生产过程、材料、场地、分供方等发生任何与送样提交状态不一致的变更前,必须获得买方的书面授权。
卖方有责任保证合同产品相关的模具、夹具、检具、设备、工装、设施等获得适当的维护和保养,使它们时刻处于良好的状态。
责任
版本号:A4 Page 5 of 9 10.4 因卖方原因而使买方蒙受的损失,卖方必须无条件承担。包含但不仅限于如下损失: 挑选 30元人民币(不含税)/小时/人 返工或返修 30元人民币(不含税)/小时/人 实验 20元人民币(不含税)/小时/人 检测分析 50元人民币(不含税)/小时/人 运费/商旅费 按实际发生 连带零件 按实际采购价格 买方停线 2000元/线/小时
延期处理的瑕疵产品的仓储费 100元/托盘/天 延期处理的瑕疵产品的处理费 按实际发生 另寻第三方供货的产品差价 按实际发生。超额运费 按实际发生 买方客户索赔 按实际发生
买方客户处产品召回 按不超过召回货物总价的10% 以上索赔买方将以《索赔通知单》(附件Ⅲ)的形式不定期通知卖方,卖方在接到此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到买方办理索赔手续,逾期不办,视为接受,买方自动从当月货款中扣除,当月货款不足的,延至下月,直至扣款完毕。
第十一条
若本合同一方因遭受不可抗力的阻碍而不能履行本合同的义务,即因超出该方控制的不可抗力例如战争、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或政府依主权或其它理由而行使的行为,则履行该义务的时间应按该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存在的时间而顺延。双方应继续履行该不可抗力事件未影响到的那些合同义务。
若不可抗力的影响持续超过六个月,则双方将谈判其合同义务。若在一方请求 另一方开始谈判后的一个月内未达成协议,则任一方可整体或部分地解除本合同。
遇有不可抗力,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应在该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的1个工作日内就此通知另一方。
第十二条
未经另一方事先书面同意,一方不得转让或出让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任何义务或权利。
第十三条
保密 出让 不可抗力
版本号:A4 Page 6 of 9 双方均应对本合同的内容及其因本合同的谈判、签订和执行而获知或将获知的一切商业和技术信息保密,不得将其中的任何部分透露给任何实体或第三方。
卖方不得根据买方提供的技术信息的全部或部分复制成类似产品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第十四条
争议解决
所有因合同的执行或与合同有关而起的争议均应通过双方友好协商解决。若在一方向另一方发出存在本条所述争议的书面通知后九十天内未能通过协商解决,则争议由买方当地人民法院进行审理,败诉方承担费用。
在审理过程中,本合同由双方继续执行,只除去待审理部分。
第十五条
本合同之订立、其效力、终止、解释、执行及有关争议的解决,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体法管辖。
第十六条 16.1
双方约定,本合同可在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终止:
A: 双方一致同意终止; B: 若一方实质性违反本合同的任何条款并且在该方在收到另一方的书面违约通知后的六十天之内对该违约未予补救,则另一方有权终止本合同,但此条规定不影响本合同第8条和第9条中对终止的规定; C: 若要求一方破产或进入清算的诉讼请求已立案,则另一方可终止本合同。
16.2 第16.1中规定的终止之实现方式为由终止提议方至少在提议的终止日之前一百二十天向另一方发出书面通知,并说明该终止的理由,则该终止在该一百二十天期满之时生效。除非被终止方书面同意豁免或减少期限。
16.3
第7条、第8条和第9条中规定的终止按该有关条款的规定生效。16.4 除非买方另有书面约定,合同终止后:
卖方有责任保护所有在卖方的买方财产,包括并不限于模具、夹具、检具、工装、设备等,并在5个工作日内无条件地向买方或买方书面指定的第三方移交这些买方财产。
合同终止 适用法律
版本号:A4 Page 7 of 9 买方或者买方书面指定的第三方有权利购买涉及合同产品包括并不限于模具、夹具、检具、工装、设备等设施,价格以合同价格去除买方已以任何方式支付后的剩余价值或以卖方关于该设施的按一般财务规则折旧后的帐面实际价值。
16.5 合同终止后,按约定的付款周期,在扣除质量保证金。后按本合同第五条支付余款.后续的质量索赔从质量保证金中自动扣除,如在质量保证期内,质量保证金余额不足,卖方应在30天内支付索赔款。质量保证期满后,如质量保证金尚有余款,则买方一次全部向卖方支付完毕。
第十七条 17.1
本合同的附件I-Ⅲ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7.2 对本合同的任何修订或增补仅得由双方以书面方式作出并成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7.3 若本合同的任何部分由于法律或政府法令而成为法律上或事实上无效,则所余部分依然有效,合同由双方依据其普遍原则履行,法律上或事实上无效的条款由最接近地反映了双方在签署本合同时的原意的相关法律条文的有效条款替换之。
第十八条
本合同及其附件经双方签字生效,有效期为_1_年。若在该_1_年期满的_1_个月之前一方未收到另一方的书面通知,则该合同期限自动延长。
第十九条
本合同以中文书写,双方完全知道其以中文进行了有关本合同及其附件的谈判并以中文达成一致。本合同正本为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合同文字 生效日 其它
版本号:A4 Page 8 of 9 第二十条
法定地址
本合同项下的通信往来使用中文,所有正式通知均使用书面方式。双方使用本合同第1条中列明的地址。
本合同由双方授权的代表于_2015年12月31日(年、月、日)在 XXXX 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买方
(签字盖章)
版本号:A4 Page 9 of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方(签字盖章)
第四篇:生产质量管理规件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文件目录
1.采购控制程序 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3.物资的入库与验收 4.用户反馈控制程序
5.不良事件和质量事故报告程序
1、采购控制程序
a、选合适供应方和供应方签订产品零件加工协议; b、向供方下订货任务单;
c、供方提供产品及提供必要技术要求检测数据; d、公司质检部门定期派人对供应方进行产品质量监督;
e、产品入库时,质检部对其进行抽查检验,并出具质量检测报告。
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a、生产计划控制(根据市场和本公司生产能力制定); b、生产工序的划分为一般工序、关键工序、特殊工序; c、特殊工序由专人生产,经过培训上岗;
d、对过程产品的质量控制应根据技术部门设计标准来检验。E、对最终产品质量应根据部一级要求进行验收。
3、物资的入库与验收
a、物资的入库与验收
①.外购物资到货后,按发票、送货单等凭证所列品名的数量进行严格清点或过磅,并仔细核对物资的型号、规格,核对无误后入库。
②.产成品入库,按车间开具的“产品入库单”,经技术质检部签字放行后接收,并仔细核对入库单的数量、产品规格型号等后方可签收。
③.对需要质量验收的物资,进库时先标识待验品,按规定及时开具送验单报技术质检部进行验收,经认定合格的放入指定合格品区域。判定不合格则需放置不合格区,并标志“不合格品”标识。
④.如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数量、规格型号、质量及单据等不符合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查清、解决问题,必要时通告对方。
⑤.对临时寄存在仓库的货品,必要时划出区域,隔离存放,做好“待处理品”标识。.顾客提供的财产由必要时在物资包装上加注客户名称。
⑥.入库物资的堆放必须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
⑦.对退货产品的处理也必须按退货清单明细进行一一清点和入帐,并查明退货原因。对退货属报废产品由技术质检部验收签字后入不合格区,并报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报耗。
⑧.对于不合格品、生产过程中合理消耗产生的不合格品,经技术质检部和车间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入库放入不合格区。
⑨.入库物资应及时登记入帐。b、物资的出库与发放
①.凡属产品配套物资,由生产采购部开具生产通知单和生产领料清单。由仓库保管员进行分解消化,车间专人来领取材料。严格按生产领料清单的规格型号、数量等组织。当该批产品完工后,及时办理结算和退库手续。用于生产过程中造成报废或损失而需进行补料,则仍需由生产采购部开出补料单后方可按单组织发放。
②.非生产所用的物资发放,需严格审批手续必要时需经生产采购部经理批准,并一律凭领料单发放。③.物资(包括成品)的发放力求先进先出,具体按仓库物资先进先出执行规范进行操作。当面点清数量,核对规格名称,并及时登记入帐(手工及电脑帐),做到帐、卡、物相一致,帐、帐相符。
④.成品出库严格按照 “发货通知单”用规定的发车时间、车辆、路线合理组织发放出库,并负责开具“产品发货单”(包括客户名称、产品型号、单位、数量、件数、车号等等)由仓库管理员签字后交送货经办人,并由送货经办人查实无误后签收。
⑤.不合格区内物资由生产采购部负责处理,并保留处理清单。并负责组织出库,仓库人员严格清点数量或过磅,出库时开具产品发货单,并及时登记入帐。
4、用户反馈控制程序
一、顾客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a.顾客信息包括:
①顾客抱怨;
②顾客和使用者调查结果;
③关于产品要求的反馈;
④顾客要求和合同资料;
⑤市场需求;
⑥法规管理部门有关投诉的通讯;
⑦各种媒体的报告;
⑧服务提供资料。
b.市场部负责监控顾客的信息,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c.对顾客面谈、信函、电话、传真等方式的进行的咨询、提供的建议,由市场部解答记录、收集,填写与顾客沟记录;暂时未能解答的,要详细记录并与有关部门研究后予以答复。
d.市场部应保存所有顾客投诉调查的记录,包括电话、书函、传真、报纸、网上信息。对顾客反馈的信息,市场部应及时上报总经理,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若未采取纠正措施则应记录其理由。
e.市场部利用外出的各种活动,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的动向,通过各种商品展销会,积极与顾客沟通,收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有关部门。f.每半年市场部的销售人员做一次顾客反馈意见汇总,整理成“产品质量报告”,并组织进行原因分析,视情况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市场部根据情况将实施结果反馈给顾客。g.对于售出的产品出现事故时,市场部应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立即处理事故并及时反馈给顾客,对于出现的事故要作“事故分析报告”,采取纠正措施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责成相关部门进行整改。h.市场部应保存所有顾客投诉调查的记录; i.市场部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以提供质量问题的早期报警,及时作为纠正、预防措施的输入;
j.按国家或地区法规要求从生产后阶段获取经验,对这一经验的评审应构成反馈系统的一部分。
二、顾客满意程度评价
a.评价可使公司了解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现状,满足程度的趋势和不足,从而识别改进的机会;
b.每半年市场部要将寄发的“顾客信息反馈表”进行分析,以调查顾客对产品服务及代理商的满意程度,调查表回收率力较低时,可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以便于统计。
c.每年末市场部对顾客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传递给质检部。
d.质检部依据顾客满意度的分析结果,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提出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目标和改进措施, 并分解到相关部门实施。
顾客满意度调查时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包括对顾客使用、操作带来的困难,要求责任单位与顾客沟通,并及时处理,直至顾客满意。
e.由质检部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市场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编写一次顾客满意度测量分析报告,提交管理评审会。最高管理者作为管理策划的依据。
三、顾客档案的建立
市场部应为购置本公司产品的所有顾客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其名称、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联系人、订购产品的型号规格数量、日期、反馈的产品信息等,以便了解顾客的定货倾向,及时做好新的服务,包括培训、维修服务及用户反馈的产品信息。
5、不良事件和质量事故报告程序
一、不良事件的接收
a.当国家或地区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准则进行公布时,市场部应及时识别本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否在公布的不良事件的报告准则之内,一旦出现报告准则列出的不良事件,市场部应一周之内对不良事件做出报告。b.市场部接到用户的报告(电话、传真、信件)后应详细填写《不良事件及重大质量事故记录》,并转给技术质检部,记录接收或接待人的姓名。
二、技术质检部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根据紧急程度决定是否通知市场部门暂停销售该批产品,是否对该批产品进行封存和隔离。同时向公司总经理助理和总经理汇报,并通报相关部门。
三、总经理助理召集由技术质检部、生产采购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
四、总经理助理召集由市场部、技术质检部、生产采购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的评定小组对不良事件及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适应报告的不良事件,评审过程应记录,由市场部和技术质检部存档,评审结果向总经理汇报。对应上报的不良事件和重大质量事故由生产采购部详细填写《不良事件及重大质量事故记录》。
五、根据最终评审结果通知市场部恢复产品销售或收回产品。技术质检部将不良事件报告上报给国家不良事件评定中心,重大质量事故报告上报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六、市场部应每季度与代销商和医院联系,及时跟踪产品销售所在地的不良事件报告准则的内容和规定。
第五篇:陶瓷企业安全生产
陶瓷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标准
一、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人员要求
1、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委托有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2、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主要负责人)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并取得安全资质,持证上岗。
3、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聘任不少于1名专职或兼职注册安全主任;从业人员300人以上至500人以下的,聘任不少于1名专职注册安全主任;从业人员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按不少于从业人员人数千分之四的比例聘任不少于2名专职注册安全主任;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的,超过部分按不少于从业人员人数的千分之二的比例加聘注册安全主任;从业人员1500人以上的,必须聘任不少于一名高级注册安全主任。
在聘任的注册安全主任中,中级以上注册安全主任比例应当不少于三分之一。
4、按规定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和防火责任人。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书,包括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职能部门、生产车间、班组等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
4、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及管理制度。
5、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按有关规定定期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评估,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完成整改工作)。
6、安全技术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上墙上架或员工人手一册。
7、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实防火责任制。
9、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事故档案管理等)。
11、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度(每月不少于1次或安委会会议不少于每季度1次,并有会议记录)。
12、劳保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和劳保用品专项经费等管理制度。
三、从业人员安全管理
1、企业按规定与从业人员签劳动合同,并有安全责任条款的内容。
2、员工入厂必须经过厂部、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且资格证在有效期内方可从事特种作业。
4、岗位作业人员熟悉并遵守作业操作规程。
5、相关岗位作业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使用。
6、岗位作业人员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7、企业为全部员工缴纳职工工伤保险。
四、厂区安全管理
1、建构筑物
(1)建筑结构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室内装修项目及燃油(气)锅炉等设施必须经消防审核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不得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设宿舍或饭堂。
(3)煤气站、油站、配气站的主厂房与辅助设施应符合建筑防火安全要求。
(4)厂房、仓库、烟囱等高大建筑物及易燃、易爆等危险设施,应按国家标准安装避雷设施,防雷装置应按规定定期检测,确保防雷设施完好。
(5)普通仓库与车间应分楼层设置,确因生产需要而同层时,应用实体砖墙分隔到顶。(6)车间、仓库、办公室、员工宿舍不得用可燃材料装修、分隔。(7)厂区内的坑﹑沟﹑池﹑井,应设置安全盖板或安全防护栏。
(8)厂房内的开启式侧窗应设在常年主导风向迎风面的墙上,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1米。
(9)产尘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坡向排水系统,并应设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10)多层厂房应有防止含尘空气串联的各项隔离措施。
2、仓储设施
(1)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管理。
(2)堆放易潮物品仓库的地面必须高于本厂区的基准面,并作防潮防雨淋设施。(3)易燃液体储罐设置应符合消防防火要求,并安装避雷及防静电装置。
(4)库房结构应避免粉尘扩散和便于运输。库房应间隔成若干间储藏室,并设有运输通道和通风设施。
3、道路与通道
(1)厂房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工作期间不得上锁,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每个疏散门上方须安装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灯。
(2)疏散通道应有明显逃生标志,疏散走道的楼梯最小宽度不小于1.1米;确实达不到1.1米的,须备有第二条逃生通道。
(3)防火间距、消防通道不得被占用。(4)事故多发岗位应设安全隔离区(带)。
(5)厂区道路﹑人行道﹑车道应平整畅通,有足够的照明。
4、安全标志和安全警示
(1)厂区内主要危险源或危险场所,应有警告标志;各种射线源、高压供电设施、易于泄漏煤气(或天然气体)等可燃气体,以及其他严重危险区域,应设有相应色灯或声响警告信号。
(2)厂区各道口处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信号装置或栅栏;生产场所的通道、出口、地面等的设施、标志符合安全要求。
五、生产工艺与设备、设施安全
1、生产工艺
(1)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是国家淘汰的生产工艺。
(2)工艺布局合理,物料流向顺畅。工艺设备应尽量采用竖向布置的形式,减少粉料和坯料的中转环节,缩短运输距离。
(3)防尘设施必须做到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防尘设施应保证良好的运行使用状态。
(4)粉尘散发严重的工序不应设有定位操作工。
(5)易燃易爆环节应设置温度、危险气体检测、报警、阀门及灭火装置。
2、设备、设施
(1)不使用国家规定淘汰的生产、储存机械设备、设施。
(2)生产装备布置、电气设备的选用及安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置应符合GB50058的要求。
(4)热风炉应有技术档案,检查情况,检修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均应归档,除日常检查外,应当每月检查一次热风炉及其附件。
(5)特种设备由专业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检验合格使用。
(6)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经维护、保养、检测后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设备档案完整。
(7)各裸露的转动或快速移动部分,应设有结构可靠的安全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8)起重作业应遵守GB6067的规定,起重机械应标明起重吨位,应装设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器、行程限制器﹑缓冲装置和自动联锁装置以及启动事故﹑超载的信号装置。
(9)未涉及上述设备、设施的其他生产设施,应参照以上标准执行。
3、防尘设施
(1)设备选型应尽量采用防尘效果较好或产尘少的工艺设备。
(2)尘源如有散发粉尘的设备和作业点都应设密闭罩或敞口吸风罩,防止粉尘逸出。(3)除尘系统的排风管出口应高出屋面1.5m,排风管的位置应设在厂房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4)除尘器工作状态应保证正常,除尘效率应达到设计要求。
(5)风管的布置应力求顺直,减少阻力,管道的连接应以焊接为主,做到密封。
六、公用工程与安全
1、三废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
2、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传动装置,金属电线管﹑配电盘以及配电装置的金属构件,遮栏和电缆线的金属外包皮等,均应采用保护接地或接零。
3、主电室﹑配电室﹑主电缆隧道和电缆夹层应设有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器监视装置;应采取防火墙防火门间隔和电缆穿线孔遇火能自动封闭的建筑措施,并按有关标准设置警示标志。
4、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机械设备应符合有关管理规定和安全技术要求,并领取使用合格证才能投入运行,运行应建立维修保养制度。
5、锅炉﹑压力容器应按规定申报检验和定期检测。各种安全防护保险和信号装置应完好可靠,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要求,并按规定建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台帐。
6、消防给水和重点设备、设施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并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
7、消防设施、器材有专人负责管理,消防器材设置在明显和便于使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存放其他无关物品。
七、作业场所职业卫生
1、有毒、有害作业点应设置有效的通风、换气等设施,产尘车间的通风以局部排风为主,将粉尘在产尘地点直接捕集起来净化后排至室外。吸尘、排烟管应保证无泄漏。
2、粉尘、废气、噪声不得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定期测定产尘点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发现超标时应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3、高温车间如烧成车间、卫生瓷注浆车间及锅炉房、干燥器、干燥塔等处应合理布置热源,做好送风降温,通风换气工作,并应加强个人防护。
4、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5、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警示标志;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除设置警示标志外,还要说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6、按规定对从事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如发现早期尘肺病患者应该及时调离。有毒、有害作业职工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无害作业职工每二年至少体检一次,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八、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煤气区的作业应遵守GB6222的规定,各类带煤气作业地点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煤气危险区,如对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
2、生产车间存放的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危险品不得超过1天用量;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与其它车间要作防火分隔。
3、生产场所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生产场所的地面不得有积水、油污和杂物;压滤机下面应构筑接水围框;定时用吸尘器或湿法清扫车间地面、平台和各种设备。
5、油站、气站、煤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应控制点火源和可燃物浓度。
6、设备布置、材料物品的放置、人流与物流的流向及通道、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符合安全要求和方便操作,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并保持通畅的通道和出口。
7、正确使用、保养和检查维护生产设备设施,使其处于完好技术状态。
8、高空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栏。作业人员应配备个体防护用品。防护4生产工艺技术不是国家淘汰的生产工艺;
9、采用喷雾法施釉时,应在吸风罩或通风柜内作业,喷雾的“雾粒”必须全部喷射在吸风罩内。
10、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进入危险有害区域作业,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具,做好监护和应急救援。
九、安全生产投入
1、有为员工合理配置岗位劳保用品和确保职工体检、培训的投入,合理提取防暑降温费用(含防暑降温设备配置和清饮费)。
2、有安全生产项目专项经费预算及购置、更新、维修设备设施的开支计划,并得到落实。
3、完成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的登记、建档和检测评估、整改、监控等投入。
十、事故预防与处理
1、对危险源、事故隐患,必须登记建档、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对危险源要采取相应的防范、监控措施;对事故隐患,采取整改措施,并做好记录。
2、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包括:领导机构,事故防范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救护和善后,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3、事故应急预案应定期组织演练,并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4、事故发生后,按规定及时如实地报告和处理。
5、事故的调查处理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要求落实,并建立事故档案。
十一、承发包(外包)与租赁管理
1、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外包)或者租赁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2、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督促承包单位、承租单位与其从业人员签定劳动合同和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