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人传》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名人传》名著阅读训练答案
一、《贝多芬传》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练习。
文段A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文段B: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文段C: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这三个文段选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答:
2、分别概括这三个文段的内容。
答:文段A:
文段B:
文段C:
3、文段A是贝多芬写给谁的信?
答:
4、文段B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5、文段B写人运用对比写人,贝多芬和歌德的表现为什么完全不同?
答:
6、你认为贝多芬音乐的本质是什么?
答:
7、作者说贝多芬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你知道哪些他的作品吗?(4部以上)
答:
二、阅读文段D,完成习题。
文段D:“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
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
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
太好了!”
1、这段话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情绪? 答:沮丧、痛苦,而又高傲,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不幸不可挽回,他渴望病愈、渴望成功、不甘心在磨难面前屈服。
2、是什么事情让贝多芬这么痛苦?
答:耳聋和失恋(他病愈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钟情的朱列塔嫁给了加仑贝格伯爵。)
3、从中可看出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他是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刚强、高傲。
4、文段中有一句话已成为贝多芬的名言,你摘录下来。
答: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二、《米开朗琪罗》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在翡冷翠的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为米开朗琪罗称为《胜利者》的白石雕像.这是一个裸露的青年,生成美
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鬈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 他的膝盖踞曲在一个胡髭满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着,头伸
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他.即在他的拳头将要击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满是沉郁之感的嘴巴和犹
豫的目光转向别处去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
了.2)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这个折了翅翼的胜利之神,在米开朗琪罗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的作品,以后,达涅尔.特.沃尔泰雷想把它安置在米氏墓上.达涅尔.特.沃尔泰雷(1509?—1566),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
朗琪罗挚友之一,也是最有才能的追随者之一——..它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即是他全生涯的象征.3)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如灾难.疾病.命运的褊枉.人类的 恶意.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在这种情境中的痛苦,是同样的可悯,同样的无可挽救;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既不
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4)米开朗琪罗的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有力强,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真是哈姆莱特式的悲剧呀!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
情,而并无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
5)人们可不要以为我们在许多别的伟大之外,在此更发现一桩伟大!我们永远不会说是因为一个人太伟大了,世
界于他才显得不够.精神的烦闷并非伟大的一种标识.即在一般伟大的人物,缺少生灵与万物之间.生命与生命律令
之间的和谐并不算是伟大:却是一桩弱点.......为何要隐蔽这弱点呢?最弱的人难道是最不值得人家爱恋吗?......他正是更值得爱恋,因为他对于爱的需求更为迫切.我绝不会造成不可几及的英雄范型.我恨那懦怯的理想主义,它只
教人不去注视人生的苦难和心灵的弱点.我们当和太容易被梦想与甘言所欺骗的民众说:英雄的谎言只是懦怯的表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1、文中说“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请你用原文回答“这”指代什么?(2分)
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并无奋激的愿望
2、从文中可以看出米开朗琪罗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3、文中的第1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一个长句概括出这尊雕像的特点。(3分)
描写。这是一尊额上垂覆卷曲头发,头伸向前面手臂折转向肩头,昂昂地站立,身子后仰的生成美丽躯体的全身裸
露男青年的雕像。
4、《名人传》中还写了哪两个名人?他们身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贝多芬、托尔斯泰;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
了毕生的精力。
5、、〈〈名人传〉〉中为名人作传,和其他为名人作者的作品相比,有何特点?这种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4
分)
兼顾人物有点和缺点的写法;启发是:要展现更加真实的人物必须对人物深入了解,客观的展现人物个性特点。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四十年前,翡冷翠大寺维持会曾委托阿戈斯蒂诺雕一个先知者像,那作品动工了没有多少便中止了。一向没有人
敢上手的这块巨大的白石,这次交托给米开朗琪罗了;一五○一年八月——几个月之前,他和弗朗切斯科.皮科洛米尼
大主教签订合同,承应为锡耶纳寺塑造装饰用的雕像.这件工作他始终没有做,他一生常常因此而内疚.硕大无朋的《大卫》,便是缘源于此.翡冷翠的行政长官皮耶尔.索德里尼(即是决定交托米氏雕塑的人)去看这座像时,为表示他的高见计,加以若干
批评:他认为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拿了剪刀和一些石粉爬上台架,轻轻地把剪刀动了几下,手中慢慢地散下若
干粉屑;但他一些也没有改动鼻子,还是照它老样.于是,他转身向着长官问道:“现在请看.”
——“现在,”索德里尼说,“它使我更欢喜了些.你把它改得有生气了.”
1、本文作者是谁?是哪个国籍的?(2分)
罗曼•罗兰法国
2、这个故事表现了米开朗琪罗的什么特点,说说你的看法。(3分)
自信、反叛、聪明
3、概括这个关于米开朗琪的故事。(3分)
米开朗琪罗巧妙应对索德里尼的刁难。
4、文中对米开朗琪罗采取什么描写?表现米开朗琪罗什么性格特征?(4分)
动作和语言。自信、聪明、善于应变的特点。
6、文中的行政长官索德里尼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看出来?(3分)
虚伪、不懂装懂、愚蠢、爱摆架子; 句子是:去看这座像时,为表示他的高见计,加以若干批评:他认为鼻子太
厚了.三、《托尔斯泰》阅读训练 [文段一]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的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这是1886年,在幽密中胚胎萌蘖了若干
年之后,俄罗斯艺术的美妙的花朵突然于法兰西土地上出现了。托尔斯泰与杜思退益夫斯基的译本在一切书店中同
时发刊,而且是争先恐后般的速度与狂热。1885至1887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小传》《童年
与少年》《波里哥加》《伊凡·伊列区之死》,高加索短篇小说和通俗短篇小说。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
前发见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的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世界的作品。
这些作品之于今日,不啻《少年维特之烦恼》之于当时:是我们的力强、弱点、希望与恐怖明镜。我们毫未顾
及要把这一切矛盾加以调和,把这颗反映着全宇宙的复杂心魄纳入狭隘的宗教的与政治的范畴;我们不愿效法人们,学着浦尔越(Paul Bourget)于托尔斯泰逝世之后,以各人的党派观念去批评他。仿佛我们的朋党一旦竟能成为天
才的度衡那样!„„托尔斯泰是否和我们同一党派,于我又有何干?在呼吸他们的气息与沐浴他们的光华之时,我会顾忌带但丁与莎士比亚是属于何党何派的吗?
我们绝对不像今日的批评家般说:“有两个托尔斯泰,一是转变以前的,一是转变以后的;一是好的,一是不
好的。”对于我们,只有一个托尔斯泰,我们爱他整个。因为我们本能地感到在这样的心魄中,一切都有立场,一
切都有关连。
1. 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作者高度评价了托尔斯泰对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影响力
2. 文段中所写“有两个托尔斯泰,一是转变以前的,一是转变以后的;一是好的,一是不好的。”请你简释转变
前后的托尔斯泰分别是怎样的人?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晚年的托尔斯泰开始笃信宗教,宗教观、社会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
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文段二]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
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时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时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啊!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
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
他在去世前九年给东正教最高会议的一封复信(1901年4月17日)中,托尔斯泰这样写道:我之能够平静快乐
地活着,并平静快乐地走向人生的终点,完全是我的信仰使然。听到这句话,我想起一句古谚:“人在未死之前绝不
能称之为快乐。”但他自诩的这种平静与快乐,始终忠实地与他相伴吗?
1. 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外貌描写,塑造了一个平静、温和,慈祥又洞悉世事的人物形象。
2.“我之能够平静快乐地活着,并平静快乐地走向人生的终点,完全是我的信仰使然。“联系原著,你认为他的信仰
是什么?
“永恒的宗教真理”即 他的博爱精神,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
3. 托尔斯泰自诩的这种平静与快乐,始终忠实地与他相伴到死吗?为什么?
到了晚年,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但他的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
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
[文段三]我一直为我的生活与我的信仰不一致而苦恼.我不能强迫你改变你的生活和习惯.直到现在,我也不能离开
你,因为我想:孩子们还小,如果我一走,连我对他呢吧的一丝丝影响也被剥夺了,而且这样我会给你们大家带来喊大的痛苦.但我又不能继续这十六年所过的生活,时而和你们怄气,招你们不高兴,时而屈服于周围我已习惯的影响和诱
惑.我现在决定做我长久以来想做的事.就是:走像印度人一样,到了六十岁便到树林里隐居,像每一个笃信宗教的老人那样,自愿将余年奉献给上帝,而不是消磨在开玩笑、耍文字游戏、说闲话、打网球之类的事上。我已年届七
十,总想尽我的心力去获得宁静、孤独,即使我整个生活还未能完全符合我的良知,至少不致和我的良知大相径庭。
如果我公开出走,你们一定会求我留下,一番争论后,我又会软下来,也许就不会再去时间应该时间的决心。因此,如果我的行动使你们不快,我请求你们原谅。尤其你,让我去吧,不要去找我,不要恨我,也不要责怪我。我离开
你这个事实,并不说明我对你不满我知道,你不可能,不可能与我的看法和想法一致。因此你不能改变你的生
活,不能为你们不承认的东西作出牺牲。我不怪你。相反,我怀着挚爱与感激之情回忆起我们三十五年的共同生活,尤其是这个时期的前半部分,你以天生的做母亲的勇气和忠诚,毅然担负起你的使命。你将你能付出的一切给予了
我,给予了世界。你付出了巨大的母爱,作出了伟大的牺牲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后期,在最近这十五年,我们分道扬镳了。我不认为这是我的错。我知道我变了,并非为我自己,也 不是为别人,而是因为我不能不这样做。
我不能责怪你没有跟随我。我感谢你。我将永远怀着真挚的爱回忆起你给予我的一切。---------别了。我爱你。
1. 这文段是托尔斯泰写给谁的一封信?
他的妻子苏菲。
2. “尤其是这个时期的前半部分,你以天生的做母亲的勇气和忠诚,毅然担负起你的使命。”简述信中的“你”为
托尔斯泰做了那些事情?
他妻子帮助他管理庄园,使生活井井有条,这使得托尔斯泰可以将全部时间用于文学作品的精雕细刻;很多作品的灵感都源于他的妻子;他每一部作品都要修改很多次,他妻子也进行謄清和保存文稿的工作。
3.“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后期,在最近这十五年,我们分道扬镳了。”句中的“分道扬镳”指的是什么?
托尔斯泰晚年激进的思想也让夫妻产生很大隔膜,甚至准备放弃财产,过简朴生活,而与妻子发生矛盾。他的妻
子既不理解,更完全不能接受。
4.“尤其你,让我去吧,不要去找我,不要恨我,也不要责怪我。”写了这信后,托尔斯泰做了什么决定?
离家出走
6、这三个文段选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答:选自《名人传》,作者是罗曼·罗兰。
7、分别概括这三个文段的内容。
答:文段A:写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文段B:写了贝多芬在书信中写到与歌德一起散步皇亲国戚时的情景。
文段C:概括了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
8、文段A是贝多芬写给谁的信?
答:写给阿芒达牧师的信。
9、文段B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动作描写;作用是传神、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他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的态度,表现了贝多芬的叛逆性格。
10、文段B写人运用对比写人,贝多芬和歌德的表现为什么完全不同?
答:因为他们处境不同:那时的贝多芬是名闻遐迩的音乐家,歌德是魏玛大公的枢密顾问官;性格不同:贝多芬心
高气傲、粗犷、叛逆、无所畏惧、充满力量,而歌德理智、谦和。
11、你认为贝多芬音乐的本质是什么?
答: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的,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蕴涵着意志和信仰,给人们以勇气和力量。(“惟其
痛苦,才能欢乐!”)
7、作者说贝多芬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你知道哪些他的作品吗?(4部以上)
答:《月光奏鸣曲》、《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热情奏鸣
曲》、《欢乐颂》
第二篇:《名人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名人传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 “欧洲的良心”之称,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是一部人物传记,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战胜不幸、战胜痛苦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4.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弟弟,世称《海利根遗嘱》。
5.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第三交响乐》(《英雄交响乐》),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圭恰迪尔。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肠炎、冷水浴、伤寒、仰面跌倒。
8.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9.米开朗琪是意大利人,被人们称为“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罗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其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耶稣死像》),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2.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卫像》。
13.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开赴罗马。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14.在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事件中,建筑家布拉曼特利用尤利乌斯二世的迷信战胜了米开朗琪罗。
15.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教堂天顶画和墙壁画,作品中充满了生杀一切的神精神。
16.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梅迪契陵墓和尤利乌斯二世纪念物的新雕像中。
17.米开朗琪罗一生中惟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卡瓦列里,是他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圣彼得大教堂穹窿的木雕模型。
18.佛罗伦萨教堂没有建成,连木型也遗失了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19.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童年》是他的成名作。(《童年》是作者1852年自传三部曲《童年》《幼年》《青年》中的一部,1863年托尔斯泰全身心投入到描写1812年卫国战争的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1869年《战争与和平》完成问世,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20.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泰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1.被称为近代的《伊里亚特》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22.《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3年3月。
23.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宗教狂乱的表白。
24.《复活》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25.托尔斯泰在1900-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的文字,包括《战争与和平》、《大罪恶》和《世纪末》
二、简答题。
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答:《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答: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 答: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4.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 答: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5.《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
答:作者紧扣“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
6.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
答: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全部伟大之处得以显示出来,其感染力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是以痛苦为情节的目的所在。
7.《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
答: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10.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答: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
11.《托尔斯泰传》的立意是什么?作者的着眼点在哪儿? 答:立意是歌颂英雄主义;着眼于评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是一部文学创作评传。
12.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答: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诚的、博大的爱,厌恶痛苦的民众生活,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现,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有一颗真诚、善良、博爱的心。
第三篇:《名人传》及答案
《名人传》相关练习及答案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国画家和雕塑家()、()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
6、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7、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8、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9、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
10、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11、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12、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13、《贝多芬传》还附有:()。
14、“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5、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16、“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的外貌描写。
17、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名人传》参考答案答案:
1、(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
3、(《约翰、克里斯朵夫》)
4、(《第九交响曲》
5、(《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7、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8、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9、(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答案]: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10、(“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11、(《大为》)。
12、(《胜利者》)
13、(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14、(托尔斯泰)
15(米开朗琪罗)
16、(贝多芬)
17、(《第五交响曲》)
第四篇:名人传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____,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 “________”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________》获1915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是一部____(体裁),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__国人。
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____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
4.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弟弟,世称《_____》。
5.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_____》(《英雄交响乐》),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列塔•圭恰迪尔。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_____》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8.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是“___________”。
9.米开朗琪罗是___(国)人,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_______》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____》(《耶稣死像》),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____精神。
12.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___》。
13.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开赴罗马。开始了他生涯中的____时代。
14.在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事件中,建筑家布拉曼特利用尤利乌斯二世的迷信战胜了_______。
15.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______和墙壁画,作品中充满了生杀一切的神精神。
16.使米开朗琪罗感到________________的情绪反映在梅迪契陵墓和尤利乌斯二世纪念物的新雕像中。
17.米开朗琪罗一生中惟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_____,是他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圣彼得大教堂穹窿的木雕模型。
18.佛罗伦萨教堂没有建成,连木型也遗失了是_____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名人传》训练题1
19.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童年》是他的成名作。《童年》是作者1852年自传三部曲《童年》《幼年》《___》中的一部,1863年托尔斯泰全身心投入到描写1812年卫国战争的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1869年《战争与和平》完成问世,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20.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____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1.被称为近代的《伊里亚特》的作品是《____》。22.《安娜•卡列尼娜》写于____年__月。
23.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___》是他宗教狂乱的表白。
24.《____》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25.托尔斯泰在1900-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性的文字,包括《战争与和平》、《大罪恶》和《___》
二、简答题。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答: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答:
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 答:
4.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 答:
5.《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 答:
6.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 答:
7.《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答: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
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答:
14、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15、《贝多芬传》还附有:()。
1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7、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18、“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的外貌描写。
19、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20、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是自传体作品。代表作有:()()()
《名人传》训练题3
一、填空题
1、本书写的人物是()、()、()
2、贝多芬的童年是()、悲惨的
3、贝多芬11岁加入()
4、贝多芬的()开拓他的音乐天分
5、贝多芬佩服()的天才
6、贝多芬认为()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7、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是()时期三杰
8、米开朗琪罗的()是法官
9、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家
10、米开朗基罗酷爱()
11、《大卫》是()中的歌利亚着钢刀向大卫冲来,大卫并不躲闪的紧张瞬间
12、知道()来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谚语:“权贵的虚荣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13、()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4、托尔斯泰是()国人
15、托尔斯泰曾攻读()、()(语言)
16、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17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
18、在各次战役中,托尔斯泰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9、托尔斯泰呼吁人们按照“()”生活 20、托尔斯泰病死于()上。
二、简答题
1、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2、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本最佳书”之一。罗曼•罗兰的()就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5、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6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答:
7、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和()的角度,改造社会。
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三部传记。其中,()(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9、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10、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1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
12、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13、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
14、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15、《贝多芬传》还附有:()。
1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7、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18、“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的外貌描写。
19、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20、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是自传体作品。代表作有:。
21、人物典型语言与人物联线:
⑴惟其痛苦,才有快乐。
贝多芬
⑵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⑶一千次欢乐也抵不上一次痛苦。
列夫•托尔斯泰
⑷即使为了帝王的宝座,也绝不出卖真理。
⑸人只能单独接近上帝。
米开朗琪罗
《名人传》阅读训练题1答案
一、1.罗曼•罗兰 欧洲的良心 约翰•克利斯朵夫 2.人物传记 战胜不幸、战胜痛苦 德国 3.他的父亲 4.海利根遗嘱 5.第三交响乐 6.月光奏鸣曲7.肠炎、冷水浴、伤寒、仰面跌倒 8.用痛苦换来的欢乐9.意大利 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10.微笑的牧神面具 11.哀悼基督 爱国主义12.大卫像13.英雄14.米开朗琪罗15.教堂天顶画
16.幻灭、绝望、意志破裂17.卡瓦列里18.米开朗琪罗19.青年20.托尔斯泰21.战争与和平22.1873年3月23.忏悔录24.复活25.世纪末
二、1.《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
2.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4.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5.作者紧扣“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
6.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全部伟大之处得以显示出来,其感染力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是以痛苦为情节的目的所在。
7.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8.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9.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10.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11.立意是歌颂英雄主义;着眼于评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是一部文学创作评传。
12.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诚的、博大的爱,厌恶痛苦的民众生活,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现,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有一颗真诚、善良、博爱的心。
《名人传》阅读训练题2答案
1、(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
3、(《约翰、克里斯朵夫》)
4、(《第九交响曲》
5、(《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答: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7、(精神)和(道德)
8、(《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9、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10、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11、(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答案‟: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12、(“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13、(《大卫》)。
14、(《胜利者》)
15、(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16、(托尔斯泰)17(米开朗琪罗)
18、(贝多芬)
19、(《第五交响曲》)20(老子)。(《狂人日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
《名人传》阅读训练题3答案
一、1、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
2、艰苦;
3、戏院乐队
4、父亲;
5、歌德 ;
6、晚年;
7、意大
利文艺复兴 ;
8、父亲;
9、石匠的妻子;
10、田地;
11、《圣经》
12、《大卫》;
13、青少年;
14、俄;
15、土耳其语
16、阿拉伯语;
17、《童年》、《少年》
18、平民化;
19、永恒的宗教真理 20、一个小火车站
二、1.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2.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3.德 贝多芬 意大利 米开朗琪罗 俄国 列夫•托尔斯
4.布吕达克5.第九交响曲6.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7.贝多芬传 贝多芬 8.①罗曼•罗兰 米开朗琪(基)罗
②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9.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10.《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
三、23.米开朗琪罗 列夫•托尔斯泰
24.示例:贝多芬备受感情煎熬,又不幸失聪。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他不屈不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谱写出伟大的乐章。
米开朗琪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追求完美,夜以继日地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他贫病交加,却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
列夫•托尔斯泰虽一生孤独,但坚持追求真理和博爱;他热爱祖国,勇于担当,创作了多部不朽著作,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名人传》阅读训练题4答案
答案:
1、(罗曼•罗兰)。
2、(德(贝多芬)、(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俄)(列夫•托尔斯泰
3、(《约翰、克里斯朵夫》)
4、(《第九交响曲》
5、(《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答: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7、(精神)和(道德)
8、(《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
9、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乐曲,奉献给了世人。
10、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欢迎。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11、(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答案]: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
12、(“唯其痛苦,才有快乐”)。
13、(《大卫》)。
14、(《胜利者》)
15、(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16、(托尔斯泰)17(米开朗琪罗)
18、(贝多芬)
19、(《第五交响曲》)20(老子)。(《狂人日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1、贝多芬 ⑴ ⑷ 列夫•托尔斯泰⑵ ⑸ 米开朗基罗⑶
第五篇:名人传试题及答案
《名人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1915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传》是一部人物传记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表现了他战胜不幸、战胜痛苦的顽强意志,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是德国人。3.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岁。他11岁加入戏院乐团,13岁担任大风琴手。多芬佩服歌德的天才。
4.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他极度伤心,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海利根遗嘱》。贝多芬认为晚年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5.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英雄的第三交响曲,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
6.贝多芬终生未娶,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丽埃塔。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于是1801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献给她。
7.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肠炎、冷水浴、伤寒、仰面跌倒。
8.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贝多芬传》还附有:(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
9.米开朗琪罗是 意大利人,他的父亲是法官。被寄养在石匠的妻子家里。米开朗琪罗被人们称为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
10.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 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1.使米开朗琪罗2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哀悼基督》(或《耶稣死像》),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2.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卫像。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胜利者》
13.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于勒二世召赴罗马。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14.在重建圣比哀尔大寺事件中,建筑家勃拉芒德利用于勒二世的迷信战胜了米开朗琪罗。
15.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西斯庭的英雄作品教堂天顶和墙壁画,作品中充满了生杀一切的神精神。
16.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悔迭西斯坟墓和于勒二世纪念物的新雕像中。17.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加伐丽丽,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圣比哀尔大寺穹隆的木雕模型。
18.佛罗伦萨教堂没有建成,连木型也遗失了,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
19.托尔斯泰是 俄 国著名的文学巨匠,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曾攻读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童年》 是他的成名作。
20.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他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20.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斯泰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21.被称为近代的《伊里亚特》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
22.《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3 年月。
23.1879—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宗教狂乱 的表白。
24.《复活》 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25.托尔斯泰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26.名言:“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
“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米开朗基罗)的外貌描写。
“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二、简答
1.《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
答:示例1.《名人传》是罗曼•罗兰最早享誉文坛的人物传记,它真实的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造,展现了艺术大师们伟大的心灵。示例2.《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答:伟大的天才必须向庸俗而且充满敌意的社会进行不屈的斗争,就能获得胜利,完成天才的创造事业。
3.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
答: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4.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
答: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5.《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
答:作者紧扣“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气息。”
6.在《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为什么把人物的痛苦作为重要情节?这痛苦是作者凭空虚构的吗?
答:不是凭空虚构,而是从历史事实中吸收来的,为了使人物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全部伟大之处得以显示出来,其感染力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是以痛苦为情节的目的所在。
7.《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8.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答: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9.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
答: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不是一个阶级的所有物;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它的使命是要用爱来统治一切;只有为了团结而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10.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答: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
11.《托尔斯泰传》的立意是什么?作者的着眼点在哪儿?
答:立意是歌颂英雄主义;着眼于评论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是一部文学创作评传。
12.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答: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诚的、博大的爱,厌恶痛苦的民众生活,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现,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有一颗真诚、善良、博爱的心。
13.谈谈你阅读《名人传》后的感受。
答: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14.请概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即典型情节)
答案:示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地鼓掌,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典型情节:)
①贝多芬 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②米开朗琪罗 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杰作。
③托尔斯泰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15、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
答: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