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最近有关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 为什么中小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34000]韩家义: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4期,29~31第一,技术创新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第二,技术创新是只中小企业参与同行业竞争的实质和法宝。第三,技术创新是延长中小企业寿命的灵丹妙药。第四,技术创新是改善中小企业供给的源泉。其他文章中对此也都有提及,技术创新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也达成共识。
2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
[430026] 梁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企业研究.2011年18期,22~23主要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1规模小,机动灵活 2创新成功率相对较高 3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机制灵活。她指出,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企业创新的模式选取有关。先分析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1初创期,人力财力物力都比较匮乏,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人才。但是灵活性相对较大,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很快。这一时间虽然企业资源不足,但是资源之间高效的耦合性还是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2成长期,人力财力物力逐步积累,企业产品逐步得到认可,企业资源的积累和运作效率的提高是这一阶段技术创新能了有了大幅提高。3成熟期,成熟期环境相对舒适,企业这时候往往会变得保守,企业的创新会减缓或停滞。4衰退期,如果企业未能在成熟期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衰退期技术创新会存在下降趋势。接着她又对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初创期,采用模仿创新,因为模仿创新成功率高,成果可以迅速投放市场获利,这样有效解决了初创期资金不足的缺点。成长期,技术创新应该采用产,学,研合作,技术转让等合作创新为主。这类合作创新模式目标明确,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增强。成熟期,技术创新模式应该采用自主创新为主,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核心独特工艺并以此获得大量利润。衰退期要注重内部结都调整,借助往年技术创新人才即使开发进行自主创新。
[430070]潘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6期,48~49同样也讨论了此问题。他首先指出,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资源配置落后,组织结构简单,企业融资难,国家扶植力度不够,创新成果保护难等问题。然后对不同创新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创新模式包含了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并指出,虽然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无法承受长期的创新资金投入,此种模式不太适合资金紧张中小企业。模仿创新模式的起点不高,比较适合一些中小企业,但要注意对技术的吸收巩固和消化。这种模式可以规避技术创新方面的劣势,也不需要很多的资金。合作创新模式一般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和新兴技术方面。合作模式属于外部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注意选择创新资源能互补的合作者,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另外在合作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利益的保护,通过法定的合同条款事先约定各方的责任。
还有一些关于创新模式的选择的文章基本观点也都大体相同。主要分为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模式。
3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
[030024]郝卫英: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因素分析[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124~125中主要介绍了要加强我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包括:1,政府应高度重视和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2 制定和完善保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3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4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组织管理机构。5 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这五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中应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473000]黄志刚:所得税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逆向调节及建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69~72中说明了所得税优惠政策是补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风险,但是目前得出的结果是此政策的效果明显低于预期,说明对大企业有效的政策未必对小企业有效,因此笔者提出了改变所得税亏损弥补模式,研发费用可以递延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调整,是对现行税收政策框架下的局部微调策略。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正向激励。
[473000]韩林静: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策略[J].税务与经济.2011年05期,93~97中也同样提出了类似的税率优惠政策。
[234000]韩家义: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发展战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4期,29~31
[430026] 梁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企业研究.2011年18期,22~23
[430070]潘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6期,48~49
[030024]郝卫英: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因素分析[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124~125
[473000]黄志刚:所得税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逆向调节及建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69~72
[473000]韩林静: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策略[J].税务与经济.2011年05期,93~97
徐志明:高成本时代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难点与对策.群众2011年08期36~37
第二篇: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着障碍性因素。各国政府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行了政策支持,促进其发展。本文就国内外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我国政府支持的成效和不足。
一、国外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1、扩大创新资金来源,拓宽融资渠道。美国国会于1982年通过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中小企业管理局据此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要求联邦政府机构中,凡研究和开发费用在1亿美元以上的单位,要按一定比例向SBIR拨出专款;凡研究与开发经费超出2000万美元以上的单位,每年要为小企业确定科研项目和目标。目前,已由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宇航部、卫生部、能源部和国家基金会等11个部门参加了该项计划。据估计1983—1995年间,SBIR共从这些部门接到55亿美元拨款。这笔经费分别用来资助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三个阶段的活动,其中研究开发占大头。其次,该政府制定的《小企业法》授权小企业管理署(SBA)作为中小企业的借贷担保人,允许其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借贷担保;SBA还制定了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s)计划,通过全国270多个风险投资公司向中小企业投资和提供长期贷款。另外,美国在股票市场上还开辟了NASDAQ市场,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法国政府每年通过国家技术交流转让中心(ANVAR)向中小企业提供约14亿法郎的无息贷款,资助额占每个资助项目总费用的50%,项目成功后,企业返还全部资助,如项目失败,经专门的评估机构确定后,可以不偿还资助;政府还对实施新技术的企业给予减免50%的税收优惠,以提高企业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生产新产品的积极性。对中小企业的科研投入部分,政府采取退税办法予与优惠;政府还在证券交易所设立专门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迅速上市。其次,政府还为新技术企业设立专项风险资金。此外,自1984年起,法国先后为推广电子器件、先进材料和信息技术提供大量资助。资助对象为20000人以下的企业,每年约1000个项目。资助方式为,对可行性研究费用资助50%,工业项目投资给予50%的贷款。国家技术交流转让中心还向创办不足三年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资助金”。德国政府自1994年8月起实施了“创新信贷计划”,目的在于间接资助中小企业及其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根据该计划,政府将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对年销售额不超过5亿马克的中型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方法进行资助;对年销售额不超过4000万马克的小企业,除资助创新费用外,还资助投入市场的费用。该计划的贷款期限为10年,年利息为4?郾5%,支付96%的现款。2、通过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政府采购为科技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供市场需求。政府的公共采购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速度的重要政策工具,可以有效起到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政府采购在该领域市场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型企业的风险问题。许多国家都采用创造需求策略提供创新产品的初期市场。美国是最早采用政府采购政策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采用政府技术采购对技术创新进行扶持和推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美
国的《联邦采购法》中,有专门针对技术创新成果采购方面的内容。美国硅谷的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都离不开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美国政府采购每年要花费几千亿美元,美国国防部、能源部、航天局等部门对高新技术产品定货价格比国外产品高很多。克林顿政府为扶持国内新产品的初级市场,仅计算机相关产品的采购就高达90亿美元。日本在振兴汽车工业时,政府采购资金都投入到了日本汽车工业,在振兴电子工业时期,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和通信设备采购也极大地支持了刚刚起步的电子工业。法国政府要求航空、铁路、通信等部门优先购买本国产品,英国要求政府部门从本国采购计算机和通信器材。2005年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印度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出口国,与其政府规定在安全、军事、国防等政府部门必须采用国产软件密不可分。3、提供信息等服务,建立服务机构,优化创新环境。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的研发周期日益缩短,技术更替日趋加快,只有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得成功。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息服务网络,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尤为重要。服务功能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小企业局创办的商业信息中心遍布全国的大中小城市,每个中心均配有8到10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最广泛的信息服务和资料服务。美国政府还实施了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该计划在全国建立了信息网络,把信息分门别类地输入网络,供中小企业自由选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计划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资金管理、专家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又可以防止社会资源的重复使用造成浪费。欧盟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包括EICs、CORDIS、BC—NET、BRE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服务。欧洲信息中心(EICs)作为中小企业的“首选信息服务窗口”,现已形成了覆盖整个欧洲经济区以及中东欧、地中海沿岸,拥有294个分支机构的信息网络。它向中小企业通报有关欧盟的活动和议案,包括研究与开发技术的信息及技术转让计划。欧盟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机构(CORDIS)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关欧盟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全面信息(包括计划的执行、结论等),同时还帮助中小企业寻找合作研究伙伴,寻求研究活动的潜在资金来源等。创新传播中心(IRCs)负责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创新方面的帮助,协助它们确认技术要求和合理技术,帮助它们参与欧盟科研开发计划。两个企业合作网络(BC—NET与BRE)专门负责帮助中小企业在地区、成员国、欧盟乃至全世界寻求合作伙伴。
二、完善我国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中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植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并不断地显示出其巨大的成效。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速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包括: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政策、鼓励创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优惠使用和转让政策、科技人才引进及激励政策、出口和对外投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等。此外,各地还根据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措施。根据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困境和我国政府对这些企业的扶植政策,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国在政府支持方面实施了很多政策和策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我们进一步完善,引导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1、采取更多方式,扩大融资
渠道。由上文可以看到,目前在我国政府所采取的诸多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方法中,只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仅仅这些对我国现存的数量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仅仅依靠创新基金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可能获得的帮助范围和力量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通过其它更多样的有效方式在更多层面、更大范围上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而更大地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增加政府采购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从我国实际来看,目前我国从“供给推动”来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创业的做法、政策较多,而利用“需求拉动”,特别是以政府采购为工具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则较少。政府采购行为中没有体现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倾斜,没有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的技术创新的采购政策支持。基于现状,政府应该将技术采购政策纳入创新体系,为创新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减少科技计划成果产业化风险,明确提出促进高新技术创新成果市场化的目标,进行采购行为时对科技成果产品优先购买。3、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政策保障。有关调查表明,企业普遍对“政府能够提供国内外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信息”、“对企业如何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有迫切需求,有71?郾8%的企业认为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政府服务项目。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一是要加强信息咨询服务,为数量众多而个体力量薄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扩大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效益最大化;二是要加强中介服务,建立完善的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寻求研究活动的潜在资金来源和潜在市场;三是要加强培训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企业家、管理、服务、有关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不间断培训,增强其在市场中的存活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同时注重制度创新,实现政策的联动作用,逐步完善社会的配套机构和政府的配套政策。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赵新丽
第三篇: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09-6-4信息来源: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由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有力杠杆就是技术创新。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谈点浅见。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统计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l家企业中,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不久前,由农业部、国家科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调研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30家企业中,70.7%的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34.4%的企业从事了研究与开发活动,22%的企业有研究活动与开发机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住处主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占技术创新总支出的73.4%,用于购买技术的费用仅占
9.3%。调研结果还表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开拓新市场,在影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中,列前三位的是资金缺乏、技术人才短缺的市场信息不足。
2.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金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使科技成果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物质产品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必须要有作为这种活动的直接基础和直接构成要素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是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2)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缺乏。目前,我国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只有38%在企业,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在大企业,真正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就更少。同时,我国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训练,大大制约了企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
(3)缺乏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和协作网络。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许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这些均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综合、互动和集成的优势。
(4)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视不够,尚未形成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框架。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既没有中小企业基本法,也缺少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各种中小企业的特别法。而且,现在有些政策法规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传统计划经济的色彩,在总体上还没有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提到应有的高度。
二、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1.建立中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但多年来政府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中小企业的工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指导不够、扶持不力的局面。我国有必要设立一个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各种经济成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和管理等问题,并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制定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法律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这就难以规范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无法充分激励中小企业有益的技术创新活动,难以抑制对社会有害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
3.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
中小企业具有建设所需资金少,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上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对市场敏感度高。这就决定了政府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来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借鉴工业化国家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现状,建立以政府支持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是很有必要的。
4、政府在科技计划、服务网络、进入国际市场方面扶持中小企业政府可制定各种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计划,通过这些科技计划的实施,从研究开发、试制、成果的商业化等阶段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全过程予以支持。政府投资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网络,已成为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 东 杜占元: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
[2]万兴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
第四篇: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战略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颖
[摘 要]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基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战略
中小企业历来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创新又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
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及其成因分析
1.人才因素及成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高层领导的支持,如果一个企业领导缺乏创新意识,就容易满足现状,不求进取,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停滞。企业领导的创新积极性不高,后果是导致企业组织整体的创新活力不能体现。中小企业缺乏人才表现在创新企业家、企业高素质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营销人员短缺,说明中小企业在人才的开发、使用上缺乏力度。
2.资金因素及成因。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资金运作表现为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组织科研、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中小企业在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自己的积累可以自主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但有这样能力的企业毕竟是少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投资的原因是创新动力不足、企业负担重造成资金不足,使得自主创新投资能力有限。
3.市场因素及成因。市场需求和取得市场效益是产品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市场出发,能经受住市场检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必须要准确掌握市场情况,否则会造成技术创新的盲目性。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障碍是信息不灵,没有在原有的市场基础上选择新的目标市场,缺乏市场开发战略。
4.政府政策因素及成因。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以前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使一些有潜力、发展快、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不能健康地成长,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综上所述,人才、资金、市场、政府政策等都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是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难点问题,这些要素的组合作用产生的系统和问题更加复杂,可见技术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中小企业必须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从事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结合,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
1.模仿创新战略。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是具有模仿创新能力的企业的战略选择。模仿创新并不完全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由于模仿创新不仅可以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这就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
2.联合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
(1)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这种模式一般适于开发产品使用范围行业性强或某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在某一部门。如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等。
(2)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
3.与大企业合作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一方面发挥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另一方面可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束缚,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定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中国应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但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却显得尤为匮乏,难以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竞争。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我国中小企业蓬勃,不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小企业标准:资产3000万元以内,年额3亿以内,员工3000人以内(此为大致标准,各行业有不同标准)。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户,从业人员1亿多,注册资本金16万亿)虽然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尤其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在多个方面是明显不足的:
1、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都是耗能高、浪费大的企业。其设备大部分很陈旧,全国中小企业1/4以上的设备超过了折旧期。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技术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单位产品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产品可靠性和寿命低20%。
2、企业制度落后,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或运作的不规范,致使企业仍然是产权不清,企业缺乏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后果是使企业难以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也就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技术开发与吸收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从技术创新的技术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技术创新方法主要来源于外部(约占70%),而不是内部(约占30%)的研究与开发,表明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发展能力较弱,对外部技术依赖性强,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技术储备,在市场竞争中难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特色。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在引进的过程中,将主要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进口而忽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4、技术创新市场信息匾乏
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企业作为向社会提供产品的部门,其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到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制约,要化解技术和产品蕴含着的风险因素,增加成功的百分比,就必须灵敏、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制度信息等方面反应缓慢,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据调查,缺乏信息或技术和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造成企业在信息调查、收集、处理、预测、决策、反馈等方面的滞后。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信息服务,而陷入“被动创新”,即“不创新死,创新找死”。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既不知创新进展,也不知竞争对手的创新谋略,而处于盲目创新状态。
5、技术创新市场中介组织不完善
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许多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某类资源缺乏。这些均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综合、互动和集成的优势。
我国中介机构数量少、中介组织运作不规范、人员素质低、机构设置不合理、技术设备落后等使市场中介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桥梁”、“助手”作用。此外,中小企业之间协作联系薄弱,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技术与营销网络,中小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高,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6、我国科技竞争力下降。
自1979年起,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要发布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其中能够表明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是技术指数。已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1-2002》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7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5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02-2003》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8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3位;《全球竞争力报告2003-2004》中,中国技术指数在参评的102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65位。以上是近三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的科技竞争力还比较弱,并且落后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巴西和印度。
当然这些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落后的情形下同时也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融资渠道不畅、财务管理能力偏弱等问题对企业发展的限制。这些中小企业虽然目前不容乐观,但是还是有有效可解决的方法。
一、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1、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开发贷款政策、技术开发经费成本化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融资等政策。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改进对中小企业 的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
2、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国家应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场的培育、建设和规范,形成全国统一的科技市场,实现科技创新资源、成果的全国共享与转化,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同时,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也有待完善。在美国,政府就建立了小企业管理署专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系列全方位、优质的服务。我们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条件。
3、运用政府采购等政策行为,形成政府或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需求,或者运用“购买行为”来影响技术创新。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采购和出口是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政府部门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大市场,通过政府购买自然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成果的问世。美国硅谷的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都依赖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支持。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能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
1、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增强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2、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机会的发现者和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实践表明,高速成长的企业无不是在创新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发展的。
3、完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从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规划和创新决策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三、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积极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有所长,不可替代。科研机构与高校偏重于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涉及技术原理方面的创新具有明显优势,拥有更多科技发展动态信息,高校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企业擅长工程制造、工艺、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加速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四、加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的建设
市场信息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增强技术创新市场信息使得企业知道进行哪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竞争对手的创新策略,不至于处于盲目的创新状态。中小企业要面向市场,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信息系统。
五、大力培养技术创新人员
我国从事科技创新的人员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要低许多,而且我国科技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科学家健康状况不佳等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因此要加快培养我国的技术创新人才。以中小企业互助和联合办学等形式,加大各类人才培训力度;进一步深化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鼓励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逐步加大知识资本投资入股的确认比例,形成良好的聚才机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之中。
六、要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
要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研究开发水平,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一是加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大金融部门对技术创新的贷款,建立资金投入风险机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创新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强宏观协调和指导,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需要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携手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七、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 是基于组织而实施的, 它与组织创新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管理是通过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知识联网和知识流动, 来实现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即实现和推动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组织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最终达到形成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组织创新, 而组织的各种创新也会影响知识管理的策略、方法, 组织创新是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 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两者相辅相成。
八、企业文化
培养敢于冒险的创业文化。这种文化的精髓在于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工艺、开发新资源、采用新的组合形式的企业, 来实现自己抱负和理想。这种创业精神在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身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我们就要培养这种创业文化, 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内的不利影响,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要解决我国文化中创新能力阻碍因素,必须从教育入手,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从小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尊重和崇尚创新,逐渐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完善和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私有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引导和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创意欲望。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职工工资,工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特别是应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职工收入,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过渡,同时应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创新: 中小企业成长之道—2006 年
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报告[J].资本市场, 2006(7).[2] 何鹏.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研究———基于成长的研究视角.2006(12).[3] 胡怀敏.略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J].科技管理研究, 2002(3).[4] 顾立汉 李画画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008(5).[5] 孟庆伟等: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2,(2).[6] 魏江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核心能力的关联[J].科学管理,1998.(11).[7] 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博士论文.2005.(4).[8] 李时椿:美、日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1,(10).[9] 蒋永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