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01:0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

第一篇: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

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

------《安娜·卡列尼娜》列文解读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最具道德光辉的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他极致的体现了作者“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主题,寻求个人在世界的合适的存在,倡导忏悔和宽容精神。这部经典著作人们总是把眼光放在安娜身上,而列文才是整部书力量和张力的所在,才是列夫·托尔斯泰内心晦暗的闪烁的主题思想的寄托。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列文;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

为什么读经典?经典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不论妄自菲薄还是特立独行,塑造一个个体最完满的方式就是承载经典作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深刻的内涵和思维方式,而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可以说是成为了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巅峰。它对俄社会现实批判更加全面深入,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更加深厚,人物形象刻画丰富而雕琢感强,对人类的精神活动的挖掘也越来越深邃。一部伟大的作品一经诞生,就是一个“事件”,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经典强大人类内心,消除困扰和迷惑;经典引导人们全心全意的向往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经典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人文关怀是其终极主题;经典认为艺术的最高表达形式不是呻吟和疼痛,而是信仰善和爱,心怀天下,悲天悯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便诞生于此,直到今天仍然是最伟大,最高水准的作品之一。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性形象

列文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小说有两条核心线索,一条即安娜的感情经历和覆灭,另一条即是列文的人生探索。塑造列文这一线索的又包括他的妻子吉娣(不应该把吉娣划归为和列文一起的平行线索,吉娣只是列文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一个影响和塑造列文的一个因素)和列文哥哥尼古拉的死。更为贯穿全文的便是列文精神的不断变化,痛苦的反思和艰难的探索。小说中他事拥有三千亩土地的年轻的大贵族庄园主。他强壮、热情、忠厚、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热衷于思考各种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列文在家庭观念、处理身边事物、思考社会问题方面都代表了托尔斯泰的一些影子,可以说也是作者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崇尚家庭伦理道德,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意义,尽管有美好的家庭,妻子和孩子做伴,但这种绝望无法消退,他阅读哲学和神学著作,仍不能得到答案,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最后从庄稼汉的“服从真理,服从上帝的意志生活”得到启示,获得了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噩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列文对世界对人类的探索也反映了托尔斯泰在思想激变前夕精神探索的加强。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世界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为文学重新定义了内涵,为作家们的文学攀登确定了高不可及的坐标。他同时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上述的列文的生活状态便是托尔斯泰的现实写照,文学是他人生意义的探索的有机组成,因此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格力量和道德光芒。他认为他的出身、土地田产都是“不义”的这个道德焦虑伴随了他的一生,他思考贵族怎样才能摆脱原罪,他真诚地思考如何融入平常人的生活,他思考人类不公平源泉和基础的合理性。最后,他放弃了他的财产,除了物质生活外,更艰难的是反对他的出身培养起来的“文明感”,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探索着永恒的人“合适的存在”主题,所以这驱使他回到人最真实的心灵中去建构善的世界基础。在他看来,外部世界的苦难和悲剧根本在于人违背了自身的善性,放纵了内心的邪恶的本能,因此世界的改善首先应立足于人类每个个体的自我完善。

小说中列文具有很强的托尔斯泰自传色彩,托尔斯泰把自己对生命、社会、信仰等问题的困惑和探索全都赋予了列文。不只是列文的结婚过程、家庭幸福具有作家本人经历的影子,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精神探求的很多细节上,他们也是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文中列文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托尔斯泰也一样曾在对生活感到厌恶的时候,把猎枪锁在柜子里,以防在绝望时开枪自杀;他也跟列文一样,曾经穿着粗糙的农夫大褂,躬耕于田野。托尔斯泰曾经在一张纸上记录了他要探索的六个“不明白的问题”:

1、)为什么要生?

2、)我的生存以及所有别的人的生存的原因何在?

3、)我的生存和别人的生存有何目的?

4、)我内心里感觉到的善与恶的分离有何意义,为什么会有这种分离?

5、)我该怎样生活?

6、)死是什么——我如何才能拯救自己?

在小说里,托尔斯泰通过列文表达了他被这些问题困扰的精神状态和苦苦求索。列文经常思考自己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别人告诉他:“活着不是为了欲望,而是为了上帝。”他就思考:“为了什么样的上帝?”特别是面对死亡,他发现:“在人人面前,在他面前,除了痛苦、死亡和永远被忘却以外别无他物。”“他决定再不能这样活下去,要么把生命解释清楚,使它不至成为魔鬼的恶毒嘲笑,要么开枪自杀。” 纵观托尔斯泰的小说,尼古林卡、涅赫留朵夫、安德烈、皮埃尔、列文,这些形象概括了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也生动展示了他思想和心灵的剧烈动荡,以及他寻求摆脱身为贵族的道德“原罪”痛苦挣扎的艰难过程。最深层原因是俄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游离、无根状态,托尔斯泰通过列文也提出了如何解决这样一个“文化困境”的困惑,和俄文学的传统一样,托尔斯泰同样渴望从俄国小人物身上找到慰藉,以安慰其身上与生俱来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断裂感,文中列文精神的转变全是通过农民最原始、朴实的“善”和“爱”所推动。托尔斯泰继承了卢梭“回归自然”的观点,提出善是一种最朴素的东西,并非神秘莫测的,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那些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小人物中。

二、对死亡“心灵辩证法”式的思考

托尔斯泰以文学丰富性著称,他是一位细节大师,善于将微妙的瞬间放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他表现人物心灵的方法被车尔尼雪夫斯基命名为“心灵辩证法”。纵观小说,影响列文最深刻的两个因素,一个就是最开始对吉娣求婚的失败;还有一个就是他深爱的哥哥尼古拉的死,指引他开始对“死”进行无尽的思考。

“死亡”是《安娜·卡列尼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说到无处不在死亡的阴影,从安娜和伏伦斯基第一次在车站相遇时目睹看道工死于火车轮下;安娜产后病危;伏伦斯基自杀未遂;列文哥哥尼古拉的死以及后来列文自杀的念头,这个话题贯穿了全书。列文尝试去触碰“死”这个东西,神秘而不可预知,可怕又充满恐惧,却有着永远琢磨不透的伟大吸引力。托尔斯泰利用“心灵辩证法”表现了列文复杂的矛盾的对死亡的认知和斗争,细致的展现了

他这一认知过程详细的发展变化。列文第一次思考“死”的话题,是他的哥哥尼古拉来到列文的庄园拜访,晚上尼古拉躺在床上像病人那样翻来覆去,不断咳嗽,呼吸困难然后怒气冲冲咒骂的时候,他感到它是万物不可逃避的归宿,并且头一次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呈现在他的面前。列文手足无措,他还没有勇气和力量去想他原来认为遥远的事情。这部小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第五部第二十章的下面有了副标题:死。尼古拉便是在这一章死去的。这一章以列文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刻画了尼古拉的死亡:

仪式进行的时候,尼古拉热烈地祈祷着。他那双大眼睛紧盯着摆在铺花布桌上的圣像,流露出那么热烈地祈求和希望,使列文简直不敢看他。„„在行圣礼的时候,列文也做着祷告,做了他这个不信教的人做过千百遍的事,他对上帝说:“要是你真的存在,你就使他复元吧,你救救他,也救救我吧!”(1)

尼古拉的死是间断的,折磨着列文和周围的家人,面对着病人凋残的生命,他对死这个问题已经无法思考,因为尽管拼命思考,他还是不能理解,他羡慕垂死的人能够懂得他所无法理解的事。大家知道尼古拉很快就要死了已经死了一半了,大家只有一个愿望,但愿他早点死,但是又都隐瞒着这种念头,互相欺骗着。列文特别强烈感受到这种可恶的虚伪,但同时也感受到在病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他把死看作是欲望的满足,看作了幸福。希望从一切痛苦和产生痛苦的根源——肉体中解放出来。于是在这章的最后,当尼古拉死去时,那种对死的无法理解和对死临近的无可避免的恐惧又回到了列文的心里。但是,在托尔斯泰的设定下,列文虽然恐惧充满疑惑,但出现了另一种和死亡相对的同样伟大而不可预知的力量,面对哥哥的死,这个力量带来了存活的勇气和信心,它就是爱。在绝望的威胁下,这种爱就更强烈更纯洁。这是首次爱与死的交锋,“另一个不可思议的谜——号召人们去爱和生活的谜又出现了。吉娣怀孕了。”(2)这章巧妙地为后文进行了铺垫,包括列文对宗教态度的改变、信仰的萌芽,同时也是生与死首次交织在一起,它们对抗又融合,彷徨在列文的心里,这种明显的矛盾和裂痕,给小说带来了巨大的张力,全书透露出一种强大的“伦理力量”。

提到两位主角的关系,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从内部关系分析,让两条线索联系在一起则是安娜、列文等人物面对社会环境、婚姻、家庭、情感、人生等问题时,各自不同又互为对照的思想、态度和人生选择。这些人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具有完全不同的兴趣,唯有安娜和列文充分表现出了与各自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两个人都是努力穷究生活的真谛、寻找人生意义的热情的探索者:安娜是通过让被压抑的青春激情和自由展开的方式,列文是通过哲学思考和宗教探索的方式。追究他们二人思想的本源,安娜深受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而列文是典型的俄国传统贵族知识分子,受的是俄罗斯传统教育,倡导宗法制社会的合理性,因此列文更为关心他人,小心翼翼。不同于列文对死亡问题思考的正统和深入,托尔斯泰把“死亡”的另一种形式冠以了安娜。文章详细描摹了安娜死前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

她想倒在开到她身边的第一节车厢的中心。可是她从臂上取下红色手提包时耽搁了一下,来不及了,车厢中心过去了。只好等一下节车厢。„„就是前后车轮之间的中心对准她的一瞬间,她丢下红色手提包,头缩在肩膀里,两手着地扑到车厢下面,微微动了动,仿佛立刻想站起来,但又扑通一声跪下去。就在这一刹那,她对自己的行动大吃一惊。“我这是在哪里?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呀?”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撞到了她的脑袋上,从她背上轧过。(3)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到“在托尔斯泰那里,小说探寻在人做出的决定和人的行为中,非理性如何起作用”,他认为安娜的死是带有一种偶然的冲动性的,这种冲动是安娜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处于能够被理性把握之外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不可捉摸的转瞬即逝的感觉,这便是“非理性死亡”。托尔斯泰借助安娜,也在摸索着一种人性深刻的“自我的分裂”,另一个更疯狂的、非理性的、残缺的一面也许成为了个体的主导,人可能从来都没有统一过,本能、冲动和晦暗不明的欲望才更接近真实的自我,人性的本质是来自非意识层面的。

三、自然人的回归

在我看来,列文之所以散发人性的光辉,不仅只是对人类宇宙生命的质问,更是在于他“回归自然”,寻求人类的天性,试图解决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心灵和理智的碰撞、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卢梭认为现代人类的缺失与异化表现为人对人的奴役、个人自由的丧失、人与自然地疏远,人类历史就是一个错误,就是一种由自然人退化成文明人的堕落状态,否定人类文明,倡导“回归自然”(Return to nature),强调人性自由,即回归到人的本性、天性中去。弗洛姆曾说:“自由是人创造出来的最大的幻想。”而托尔斯泰让列文历经苦痛与挣扎,必让他追寻到这样的人性的自由。这也是托尔斯泰所期望全人类能够得到的人生最珍贵的经历。

列文第一次求婚被吉娣拒绝后,回到了自己的农庄。作者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列文在乡下农作的刻画。列文求婚失败,心里充满耻辱和悲哀。但这些痛苦的回忆逐渐被他田园中琐碎而必要的事情冲淡了,进而治愈了他的心病,托尔斯泰特别选择了春天这个季节,赋予了万物生机。托尔斯泰只有在描写到列文的田园生活时,才透露出心灵的轻松和惬意,生命的蓬勃,这也是全书几乎唯一读到的温馨的场所了。小说第三部在这些琐碎的农村生活中,有几个典型的田园生活画面,令人动容。一个是列文清晨割草,他向农民基特讨教割草要点,“他什么也不想,也不希望什么,一心只求不落在农民后面,尽可能把活儿干好。„„割草时,野草飒飒作响,散发出芬芳的香味,高高的推起一行又一行。割草的农民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短短的一行行草地上,把磨刀石盒震得铿锵作响,一会儿是镰刀的碰击声,一会儿是磨刀声,一会儿又是欢乐地喧闹声,大家都你追我赶地割着。”(4)列文割得越久,越频繁地处在忘我的陶醉状态,彷佛不是他的双手在挥动镰刀,而是镰刀本身充满生命和思想。“这实在是最幸福的时刻啊。” 这是他在农事中沉迷于自然的力量,开始欣赏农家生活。还有一个片段是列文在姐姐乡下养蜂场遇见的伊凡·巴孟诺夫妇。“列文留神打量着伊凡·巴孟诺和他的妻子。他们正在离他不远的地方装草。伊凡·巴孟诺站在大车上,接受、铺平和踏实大束大束的干草,那是他年轻美丽的妻子递给他的。„„伊凡显然竭力想使她避免重复劳动,大大地张开双臂接住她抛来的干草,然后把它铺平在大车上。年轻的农妇耙拢最后一些干草,掸掉落在脖子里的草屑,拉正滑到没有晒黑的雪白前额上的头巾,钻到大车底下去捆车。伊凡指点她怎样把绳子系在横木上,听她说了句什么话,哈哈大笑着。这两口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刚刚觉醒的强烈的青春爱情。”(5)列文欣赏这样的生活,可今天头一次清楚的意识到,要把他如此乏味、空虚、不自然的独身生活变成这种勤劳、纯洁、集体的美好生活,关键在他自己。托尔斯泰通过列文表现这些生动的细节,寄托了他想回到农民生活方式,回到 俄国社会的根基,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田园的强烈愿望。

《安娜·卡列尼娜》一共有八部,在对安娜的描写上,第七部就以她的自杀结束,第八部基本上整整一部都在描写列文的探索和疑虑,以及重大的精神转变:列文和吉娣一家搬到莫斯科住的一段时间里,他整天无所事事,想念乡村以及农事,他越来越固执的思考着这些问题,(即托尔斯泰自己提出的那六个问题)反省自己是否应该信教。这些思想折磨着他,因此他去阅读哲学和神学著作,但是对两者都感到失望,文中也有这样一段列文对自己的表述:“在无限的时间里,在无限的物质里,在无限的空间里,分离出一个生物体水泡,这个水泡一刹那破灭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水泡。这是一个叫人痛苦的谬误,但却是人类几世纪在这方面冥思苦想的唯一成果。但这不仅是一个谬误,而且是一股恶势力。一定要摆脱的方法就掌握在每个人手里。一定要摆脱这股恶势力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死。”(6)就从这开始,列文因为这样的愚昧无知而痛苦得想自杀,这种心理的矛盾苦痛,无法与任何人阐明,包括妻子朋友,他也无法向任何人解释为什么一个身强体壮、家庭生活美满的人,羞愧于思想的贫乏。但是他还是选择继续生活下去。直到他回到乡下于农活,从庄稼汉费多尔的话 “服从真理,服从上帝的意志生活”得到启示,生活的意义在于行善和爱人。在这部小说中,列文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的答案,信仰上帝,信仰“善”,就是人类唯一的天职。只有“善”让人人平等,让人们都坚定不移的相信,这种信念无法用理智解释,它超越了理智,超越因果关系。宗教在抛弃了外化的虚构后,它引导人类“爱人”,通过“爱”让它的信仰者们内心强大,心灵明亮。在他获得了信仰的同时,那些神秘的,解不开的谜团终于散去,列文终感到他获得了真正的幸福。它大于了再遇吉娣的幸福,大于吉娣答应他求婚的幸福,大于他迎接新生儿的幸福,大于他生活的全部内容含义的最高幸福。因此在小说的结尾,托尔斯泰寄予了列文最完满的自我道德完善结果:他终获内心的平静。

注释: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下部 草婴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478页

(2):(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下部 草婴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483页

(3):(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下部 草婴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731页

(4):(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上部 草婴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250页

(5):(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上部 草婴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267页

(6):(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下部 草婴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750页

作者:蒲庆娜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第二篇:《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分析》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生历程

19世纪的俄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随着资本主义的侵入,封建农奴制社会逐渐解体,取而带之的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但由于俄国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的势力还很单薄。因此,19世纪的俄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安娜就生活与这一时期。作为新型女性的安娜的形象也就呈现出多样的性格并不断变化着。

安娜是一个贵族妇女,但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妇女,而是一个思想感情智慧方面都远远高出一般贵族妇女的优秀的俄罗斯妇女。托尔斯泰赋予她极大的魅力。她优雅动人、质朴有教、外表迷人、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内心感情真挚强烈有理想有人格有尊严,优雅的举止,多情的眼神,倾倒无数与她接触的人。男人更多的被她 的美貌气质所倾倒,而纯洁智慧之火灼烧着那些贫乏空洞的女人的灵魂。然而这样一个女人却生活在压抑个性的精神牢笼里。少女时她没有体验过爱情是那样的纯真浪漫,后婚姻在她那里成了真正的坟墓,当弗龙斯基在她心中点燃爱情之火时她又仿佛一下子苏醒了,她开始在一条布满荆棘的而又陌生的道路上走着自己的路,虽有泪可落却不觉辛苦,最后的最后她遍体鳞伤,她迷失了,她离开了。

一、纯真无知的少女

文章中虽然没有对安娜少女时代的生活作过多的描绘但仍可以从只言片语中窥见那时的安娜,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青涩的摸样,虽幼时遭遇变故,但她依旧被保护的很好出身贵族阶级的她有一个衣食无忧没有烦恼的少女时光,也许是由于年龄的问题或是那种太过安逸的生活,太过简单的人物交际,她是那样的无知,不知怎么的就稀里糊涂的加嫁给了卡列宁,没有复杂的经历嫣然一个不谙世事是的贵族小姐,这便是安娜。

二、光鲜美丽、优雅动人的贵妇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那时的她已为人妇为人母: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从她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突出展现了安娜与众不同的美丽。她的美并不仅仅在于完美匀称的迷人外表,而更在那充溢着的活跃的生命力和优美高尚的激情。性格的热情、真诚使她的美丽焕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夺目光彩。作为一个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上流社会里,她有如芜草丛中的奇葩:既聪慧、典雅,又质朴、活跃;既单纯、沉静,又从容、高贵,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充满魅力。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当遇到铁路工人惨死的场面,她大动怜悯之心,竭力想减轻家属的苦难,而对于伏伦斯基的慷慨解囊大为赞赏;兄嫂不和,她亲自去调解,“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同她谈话是一种乐事,而倾听她的谈话更是一种乐事。” 卡列宁是一个官僚机器,他最热衷的事情莫非是官场上玩弄权术。他对爱情的看法可以说是完全不重视,因而,他给安娜的也只是八年没有感情的花瓶生活。在他看来,仕途是最重要的,爱情并不重要。卡列宁自己是“官僚机器”,除了热衷于玩弄权术和官场应酬,再没有其他爱好。安娜与卡列宁生活的多年时间里,她把自己教养十足,美丽大方,善于沟通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是集美貌与内涵于一身的好妻子和女主人。她可以称得上19世纪70年代俄国妻子的典范。然而却不曾幸福。安娜的哥哥说:“你们之间没有爱情,也不可能有爱情,这是一个错误。”安娜回答说:“是个可怕的错误。”错误在于,安娜决定出嫁时,听从了这样一个劝告,那就是所谓的:“忍耐一时就能相爱。”就这样安娜过了整整八年没有爱情的家庭生活。不幸的婚姻对于她人性不啻为一种蹂躏,她终日郁郁寡欢,心情沉重

三、觉醒的新时代女性

“我是一个活女人,我需要爱情——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对我的伤害,而他自己总是对自己感到那么满意。难道我不曾做过努力,不曾竭尽全力去寻找一种可以作为自己生活补偿的东西?难道我不曾努力去爱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儿子,当这个丈夫已经实在没法爱的时候?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起初安娜比其他贵族妇女多的只是生机和活力,但她依旧是活在封建枷锁下的奴隶。和机械死板、毫无生趣的卡列宁维持着毫无感情可言的婚姻,可是这一切随着沃伦斯基的到来而消失了。

在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安娜只能强行压抑身上蓬勃的生气。当年轻英俊的骑兵军官伏伦斯基带着狂热的爱闯入她的生活时,她那被控制着的生命之火终于熊熊燃烧,她晚熟的爱情开始觉醒,她品尝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欢乐。“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的难以克制的光辉,象火一样燃烧着他的全身”。安娜开始意识到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这是安娜在觉醒中鉴定的呼声。

作为一个诚实、勇敢、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安娜一经接受伏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就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了。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她选择了勇敢地跟丈夫和旧生活决裂,依然追求自己的爱情。她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意味着自由的心灵、真挚的爱情,她曾对伏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这种爱并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安娜自我意识的觉醒,反映的是时代的进步。是对束缚女性思想的社会观念和宗法制度的挑战。安娜是属于走在时代前沿的女子。

四、虚伪社会的叛逆者

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不仅是执着的,而且是大胆的,毫无隐瞒的。对于上流社会的舆论,安娜采取的是一种漠然的态度。她所追求的是自己想要的爱情,所以她不顾一切。公然和沃伦斯基同居,出入公共场所。安娜追求的是“真正的人的生活”,而这与她所处的上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腐败不堪的整个俄国贵族社会,偷鸡摸狗,打情骂俏可以受到或明或暗的赞许;而当安娜出来争取真正的爱情时,却被看作大逆不道。因此,安娜成了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决心与自己不幸的命运抗争,力 图挣脱贵族上流社会传统势力的桎梏,冲破 卡列宁虚伪家庭的牢笼,勇敢地和渥伦斯奇 相爱、结合,她当时作出这样大胆的抉择,合 情合理,无可厚非。安娜和渥伦斯奇结合以 后,她在佛雷德花园与他会面时,向他说道: “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 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 是你的爱!有了它,我就感到这样高尚,这 样坚强,甚么事对于我都不会是屈辱的。”爱情给安娜注入无穷的力量,她为此感到高 尚、坚强。她对渥伦斯奇的爱真挚,热烈,一 往情深,始终不渝,最后以死殉情。她誓死 以求的是灵与肉统一的真正爱情,符合道德 的情欲满足,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这种爱,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她蔑视世俗成见,不顾一切,不听劝告,参加宴会、舞会。毅然决然选择独自一人的披荆斩棘之路。

安娜的生活总原则是爱情胜于一切,甚至比责任还重要。她不遗余力的贯彻了此原则。安娜坚持自己内心的渴望,造就了她追求独立自主和激情四射的生活,在愈加疏远的现代社会中,她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开拓者。

五、在爱情中挣扎和迷失

安娜蔑视世俗成见和贵族道德的结果,就是被贵族社会冷酷地抛弃。回国后,安娜遭到了整个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敌视。这些绅士淑女们不仅夺走了她的母爱,还对她关闭了所有客厅的大门。数不清的攻击诽谤,侮辱漫骂,像脏水一样泼在安娜身上。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安娜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心情越来越痛苦,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就只有同伏伦斯基的爱情了。但沃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的一个花花公子形象。他对于爱情的看法比安娜的轻浮,爱情只是作为他消遣的一个对象。他是真心爱安娜的,但爱情并不代表他人生的全部。所以,当安娜不给他任何私人空间的时候,当社会的舆论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的时候,他退缩了,他宁愿选择一个更加自由的人生。他搬离了和安娜一起共同建立的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对于把爱情看作神物的安娜而言,沃伦斯基的爱情就显得像个玩物,这必然给安娜致命的打击。

她曾对伏伦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就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她变成了攀扶在伏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伏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伏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己,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伏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伏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她的爱情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自私,此时一切的一切包括爱情对于安娜来讲“都是假话,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骗局,一切都是罪恶”。她迷失了,“我该怎么办”“她要去哪儿、去干什么压根都忘了”

六、无尽失望的恨世者

“她借助于照透一切的光亮而清晰的看到现实这种光亮现在使她看清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于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幻灭。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伏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伏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伏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与伏伦斯基结合的有限快乐给她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激情后的冷淡厌倦是她不幸命运的最后一击。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这就是她濒临毁灭前夕得出的结论。安娜心中美好的情感和希冀全都幻灭了,她真正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最后以一死摆脱了肮脏丑恶的一切。

安娜是以她的死,向封建专制社会进行了控诉。因为无论是从精神生活或是道德面貌来说,安娜都远远高出于上流社会那群假仁假义、男盗女娼之徒;然而,她却不见容于社会。如果安娜虚伪一些,肮脏一些,不那样公开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就不愧为一个合格的贵族,可是她的感情、个性却那样真挚,她无法压抑自己对爱的那份热情。在伦理道德和个性解放的全部斗争中,安娜无怨无悔做了个性解放的祭品,即便终究被那个专制腐朽的社会扼杀,但她的勇气和抗争足以使她犹如一颗流星,照亮了那片黑暗的天空。

美丽的安娜,纯洁的安娜,真诚的安娜,充满生命力的安娜,作为叛逆者的安娜,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的安娜,悲剧的安娜……说不尽的安娜,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艺术创造之一,也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最高的成就之一,即便时光流逝,岁月更迭,她的形象依然历久弥新,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第三篇:《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时代的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事实,成功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形象,她是 1 9世纪 70年代俄罗斯优秀贵族妇女的代表,她勇敢争取个性解放,勇敢追求爱情,敢于反抗压迫 ,敢于离经叛道,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选择卧轨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短暂的生命,究竟是什么造成安娜的悲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原因了。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现实和思想以及宗教混乱的时代,一方面,安娜追求爱情,追求内心的渴望是合乎人性的,但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不被世俗所容忍的,她为了那种被上流社会视为‘不名誉’的爱情而背弃了自己的丈夫,又为了爱情而离开了爱子,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属于离经叛道,是不可能被祝福的。要爱,就爱得真挚;要爱,就爱得大胆;要爱,就得敢于向世俗挑战。这,当然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

其次是因为出身和性格不同为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确实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象一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安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勾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以的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象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而二人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也为后来安娜爱上浪漫英俊的渥伦斯基的相遇相爱埋下伏笔。

主观因素方面,安娜自身原因也是造成其悲剧的一个原因。在贵族妇女中,安娜不只外貌上尤其在精神气质上远远超出她的同伴。安娜是热烈、真挚而丰富的,其性格是一团火,“有一股压抑的生气在她脸上流露”,但这是被死灰压着的火,又是那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扑灭不了的生命之火。

渥论斯基的出现,他不顾一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平等的生活,她渴望投向他的怀抱,他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两个人的爱情上,于是,她背弃丈夫,抛弃儿子,毅然选择了渥沦斯基。然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中,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也产生了那种因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使得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的有点神经质了,她总要渥伦斯基保证他还象从前一样爱她,只要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爱情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安娜的悲剧揭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没落,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而安娜自身的弱点也加速了悲剧的过程。综上所述,我认为安娜的悲剧成因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两者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导致她的悲剧是无法避免必然会发生的。

第四篇:《安娜卡列尼娜》之列文形象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

16112

2班闵珍琪

20121003194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作品,小说以安娜逃离刻板婚姻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最终悲剧收场与列文寻求人生的解答获得温馨婚姻生活与人生彻悟两条主线形成独特拱形结构。因个人喜好仅就列文这条线索就其所经历的爱情得失、生死体悟、人生思考进行解读分析。

关键词:列文 个人 宗教

历代以爱情为主题的西方小说中,《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其中佼佼者,一是因为安娜的悲剧与列文最终的新生两个故事交叉对照着,其实极为清晰的论述了一个道理:仅以爱情本身作为幸福全部意义的爱情只会耗尽双方精力走向覆灭,唯有精神上的相通与扶持才能获得真正平和而淡然的幸福。

第二个原因则是,列夫托尔斯泰描绘了当时俄国广阔的生活图景,对于每一个角色都予以极为客观而宽容的评价。以自身为原型所创造了列文这一形象,探索了农民社会的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关于生死、人生要义的终极问题。下文中我将仅就此对托尔斯泰对列文这一人物的塑造及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解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人物形象概述

作为一个三十二岁在莫斯科郊外拥有一定土地的富有青年,他不定期会到莫斯科来看望老朋友和异父同母的哥哥柯兹尼雪夫,他与柯兹尼雪夫在许多观念上有分歧,这在后文中会提及。而在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好赌博的亲生哥哥尼古拉。第五部的20节,为全文中唯一拥有小标题的一节,它以“死”作为标题,记述了尼古拉的死亡。而这对列文有极其重大的影响,由此他对死亡的恐惧转向对生的思索。

而列文故事的主线,一方面是向其好友奥勃朗斯基弟妹吉娣的结合,另一部分则是其对乡村生活的理解思索与把握。他与吉娣的结合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一些波折。而他与农民相处的仁厚体恤使得他与农民建立良好关系,并最终经由农民对他的人生思索有了彻底的启发。

二、列文思想分析

(一)列文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

读来最开始让我觉得列文的想法观点开始明晰的是第三部分第三节,列文与来乡下度假的哥哥柯兹尼雪夫的争论。他们双方对于乡村的理解有着根本性差异。“对于列文来说,乡村是他生活和劳动的地方,这里有快乐也有悲伤。对柯兹尼雪夫来说,乡村既是工作之余休息消遣的地方,又是净化读诗腐败堕落影响的消毒剂。”【1】 因为两者对乡村态度的根本差别,在争论乡村问题上,列文总是略输哥哥一筹。柯兹尼雪夫因为远离乡村生活,对农民和乡村生活会有刻板印象。而列文作为老百姓的一员,他实际生活于此而有种种复杂情感,无法找到明晰立场轻易说明的区别。

这一段让我觉得现在对于农村问题像柯兹尼雪夫如此夸夸其谈的人何其多啊,要么是贫穷落后,要么是田园休憩的自在,这两种刻板印象何从被打破?我也不例外,父辈在乡村生活长大,或许有讲述,但并非真正理解。小时候曾在池塘抓蝌蚪钓龙虾,跟在大人后面歪歪斜斜的插秧,现在看起来有趣的游戏,却是乡村小伙伴生存的根本。真正的理解并非居高临上的摆出同农民亲切交谈的姿态,而是做他们所做的事,过他们的生活,看到他们的勤劳与忍耐,也看到他们的自私与愚昧。

惭愧的,很多时候我也是那个夸夸其谈者。我认同实干胜于空谈,并日益强烈的感到这一点,但同样让我羞愧的是,我常常浮于空想,像列文这般投身于乡村生活的实在太少了。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城镇化日益发展,但对于空巢化、劳动力缺失的乡村而言,真正能有想法有建设力的改革实在很少。但或许自梁漱溟一派的乡建思潮仍在,如今能有诸如“碧山计划”类似的乡村建设,也许会是乡村问题解决之道的一种。

列文与哥哥这场争论的第二层分歧在于,哥哥热衷于自治会,他认为“一个民族,只有能够体会和重视他们制度中的重要以及优越之处,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才是有历史地位的民族。”列文则认为“凡事如果有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想要维持长久是不可能的”【2】。地方自治会对于他只是负担。两种说法其实都有道理,如果以前,我会认同柯兹尼雪夫,但现在我会觉得,因捍卫自己切身利益而起的战斗才是有效的,就如同我认同法律而非道德才是捍卫人基本权利的工具一样。

这种观念一直存在,在第六部列文等待吉娣分娩,为打发时间与奥博朗斯基一同去卡辛选举会的过程中也体现这一点,列文始终与选举会的喧闹气氛格格不入,但他在绕出会场后与地主谈论农村改革问题反而很尽兴。列文并不关注政治上的种种空谈,他更倾向于对他的领土,他的责任范围内的事物尽他的一份心力。这是他进行农场改革的重要原因与动力。

而他的思想自个人主义的想法的进一步发展,则与他同吉娣的结婚生子从而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对农场改革与农民对话这两方面的不断深入而得以完成。

(二)列文的爱情婚姻观念

列文在小说中第一次出现,便是从郊外前往莫斯科向吉娣求婚,这也是小说主线之一。列文与安娜的爱情有相同之处,都是为了摆脱某种束缚,安娜是冰冷的丈夫与枷锁般的婚姻,而列文是独身的孤独。除此之外,他们对于爱情同样勇敢,都明晰而直接的传达了爱意。但他们却有不同的结局,列文在爱情与婚姻中获得了自我的成熟,而安娜却从爱情禁锢中挣扎得遍体鳞伤。

最初一开始脱离了他所熟悉和主导的乡村生活,他在莫斯科的社交圈里多少显得有些孤傲和格格不入,吉娣对伏伦斯基的好感更是如此让他胡思乱想自怨自艾。但另一方面,从莫斯科回来后“为了使自己更心安理得,他决心今后要劳动得更多,生活得更俭朴。”【3】而开始了他独立充实与自省的乡村生活。

我认为小说第二部结尾吉娣到国外温泉疗养院遇到瓦伦加小姐,对她的感情经历了从崇拜到幻灭的过程。瓦伦加小姐更多象征的是一种一心侍奉上帝的禁欲式形象,吉娣企图在瓦伦加身上找到“什么事最重要,为什么能安然处之和自尊自爱的答案”【4】,但最后她因学习关爱他人而导致他人家庭纠纷后,她同瓦伦加爆发争吵。

“为了让别人感谢我,让上帝赞扬我,让自己赞扬自己,为了欺骗别人。我以后再也不这么干了!就算坏一点,也不至于虚伪,不至于欺骗大家”。【5】她意识到现实生活并非能按照理想的神爱世人般完满实现,于是她回归到个人生活,并以此为前提与列文再遇并缔结姻缘。

在奥博朗斯基家吉娣与列文互诉衷肠,列文诚实的将日记交给吉娣,告知他非处子之身的事实,吉娣由震惊转向接受。文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也是这一部分,看的时候禁不住微笑。他们确定彼此心意直到结婚,列文都一直处于懵懂状态,甚至因为衬衫问题差点在婚礼上迟到。而吉娣则显得理智包容的多。从列文和吉娣身上我读懂托尔斯泰所想表达的爱情观: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上的结合,应以两者生活信念的一致和精神生活的接近以及彼此的坦诚信任为前提。

在婚礼上,“列文越来越觉得,他关于结婚的一切想法,他关于安排生活的理想,都是很幼稚的,都是他至今不理解的,而且现在更加不理解了,虽然他正在亲身参与这件事”【6】。托尔斯泰大概同我一样觉得,虽然在追求爱情时,男人看上去是主动的那方,但在婚姻中他们的决断力也许远远不如女性。列文无论在婚礼上,还是结婚后的一段时间都表现的迷迷糊糊。

但吉娣却清楚她对未来生活所应做的选择。关于蜜月,“她知道他们的家将安在乡下,她不愿到他们将来不准备长期生活的外国去,而要到他们安家的地方去”。【7】在婚后她也迅速的接过列文家管家阿加菲娅的活计,尽管她从来没管过却对于家务活有一种天然的熟稔。家庭的一切都尽在她的掌握之中。

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列文亲生哥哥尼古拉的死的问题上。列文在哥哥病情加重时就开始感到难受不断离开病房又回到病房,因为他无法单独待着。而“她毫不怀疑她应该帮助他,也毫不怀疑她能够帮助他。她立刻动手。那些琐碎的事情她丈夫一想到就害怕,却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8】

吉娣的存在对于列文生活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她的怀孕使得他继关于死亡问题的思索转向关于生的问题的思考。而他的思索开始更加深入。

(三)列文关于生死和人生终极命题

这一部分的思索在第八部得到集中体现,而在之前漫长的叙述中其实一直有铺垫。列文同他人意见的种种分歧与不同,他在农场改革问题上不断与教授专家的探讨、与两位哥哥就这一问题的争论都体现这一点。而在尼古拉去世和吉娣分娩后,他开始意识到“他所谓信仰不仅是无知,而且是一种缺乏知识的胡思乱想”【9】。这一问题终究将他引领至一个新的高度。

他在其他人关于哲学的思索中寻找不到答案,“当他在精神、意志、自由、本质这些含义不清的名词上兜圈子,存心落入哲学家或者他自己所设下的文字陷阱时,他似乎有所领悟。但只要抛弃认为的思想,从现实生活出发,回到他一向感到满意的习惯的思路上来,这种空中楼阁立刻就像纸屋一样坍塌了。”【10】

他靠向宗教的原因有些牵强,开始只是因为周围的正派人士都信奉宗教。

而他同农夫费尔多的谈话却使他有了一番思考“不应为我们所理解、所迷恋、所追求的东西或者,而应该为那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为了灵魂,为了上帝”【11】,他思索的结论是“我的思想不能为我找到答案,因为它达不到这个水平。答案是生活本身给我的„„但这种知识我不是用什么方式取得的,它是天赋的,就像每个人都是天赋的一样。”

列文最终认为这些问题凭自身无法找到答案,而对于善、对于一切道德准则的认知是天赋的,是上帝所赐予的,宗教的教义是对人所达不到的真理的侍奉与解释,而教会则是对这些的联接。而关于上帝或许仍有一些不清晰的地方,他只需知道,人终须以善为唯一行事的准则就足够了,这已经足够是新的开始。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于列尔斯泰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并不满意。一个章节来回答这些复杂的关于人生终极奥义的问题略显单薄。与其说托尔斯泰最终用宗教来作为一切的回答,毋宁说他是默认善是宇宙中唯一公认并启示人类赖以生存和信仰的唯一答案。宗教在托尔斯泰看来只是善的一种执行者约束者,是善的一种具象化体现。

这些思索其实略显仓促,但就全书而言,已达到托尔斯泰的目的,人生存于世上,必然经历这一番思索脱胎换骨一次,方才能有对各种琐事和对人生的重新认识和关键把握。这一所得或许无法用言谈明晰的描述,但却能给人生以深刻而清晰的烙印,标记着这一段生命在整个历程中的不同航向。

三、总结

关于列文这一人物的思想其实还有一部分很有意思的关于俄国农村改革的问题,但因为篇幅原因暂且不收入,仅在此略提一点。列文困惑的是现代化技术在农场无法推行,农民们拒绝新事物而恪守古老的手艺,生产率无法提高。因此他提出将土地租赁给农民自负盈亏,其实与家庭联产承包制有些相像,但农民又缺乏足够的资产进行这样的劳作。种种问题,列文其实并未给出最终的解决答案,却并不让人感到遗憾。他对农民的全然信任,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尝试,都让人坚信这个问题终有解决的一天。

其实除列文外,《安娜卡列尼娜》中仍有许多形象饱满的人物,她们有闪光之处,也无法避免的有缺点。只是以个人偏好而言,相较于安娜对于爱情飞蛾扑火般的自我覆灭而言,我更欣赏列文对内的自我探索,对外对农奴的不断思考。他同样不成熟,对于婚姻对于小孩子还很懵懂,对于社交也不擅长,但正因为这些特质他在我看来那么淳朴可爱。

托尔斯泰对于笔下的每个人都有父亲般的慈爱宽容,我同样喜欢卡列宁,他对于原则的坚守,对安娜的忍让让我对他感到心疼,他生气,但最后道德的约束让他选择放下和原谅。他的冰冷并非是冷漠和没有风度,他只是习惯教条,无从遵从内心的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对《安娜》的阅读使我感觉到,所谓经典,并非是那些人人认为应该读却最终束之高阁的东西,它所讨论的或许是你所困惑的,同样它也并非完美,或许它给不了终极答案,但却能使你在朝向终极走去的路上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233 [2]《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277 [3]《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94 [4]《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219 [5]《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231 [6]《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437 [7]《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421 [8]《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473 [9]《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738 [10]《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749 [11]《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上海译文出版社,P755

第五篇: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分析

浅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作品反映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婚姻与家庭、生死以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主线,从而勾绘出了这一时代俄国社会的一幅真实、凝重而又发人深思的画卷。

这个作品是以安娜一卡列宁一渥伦斯基为主要线索的,其中主要展示了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安娜是托尔斯泰笔下精心塑造的妇女形象。聪慧、美丽的安娜由姑妈包办嫁给了当地一个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这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交易,毫无爱情可言。卡列宁是一台典型的官僚机器,为人自私、虚伪、刻板、冷酷,一心追逐名利,根本不懂爱情。小说中的安娜已与卡列宁生活了八年,并生有一子。安娜秀外慧中,极有教养,才貌品德均高于当时上流社会一般女子。婚后她试图去爱丈夫,但发现两人的性格始终格格不入,无法对他产生爱情。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渴望爱情的背景下,安娜遇见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一见钟情并且爱得十分执著。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抛弃家庭,地位和名誉,但最终却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其实,如此浪漫的爱情,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悲剧的结尾。

一、虚伪的宗教伦理观念是安娜悲剧爱情的催化剂

安娜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这时正是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都发生着剧变的阶段,正是俄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一切都混乱了”,“一切都翻了个身”。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渗透,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受到广泛而强烈的挑战,西欧文化就大量涌入,两种文化的冲突、对立远远多于交流、对话。西欧文化以理性为中心,尊重人的独立、价值和自由,强调个人的作用;俄国文化以宗教为中心,重视群体主义,安娜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令人不安的时代。她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她希望有一种实际的生活让自己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寻找的突破口就是争取爱的自由、被爱的权利。与渥伦斯基相爱后,她意识到生命因此而释放出全部的意义。后与渥伦斯基出走、同居,表面看是为了情感的满足,实质是对自由、自主的追求。虽然安娜的追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但毕竟时代的条件还不成熟。当安娜抛弃丈夫和儿子,不顾一切地和渥伦斯基生活在一起时,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于是整个上流社会都轻视她、仇视她,把她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

经历了种种痛苦之后,她开始知道,虽然她所需要的是纯真平等的爱情,然而她并未得到真正想要的,所以不得不承认“我不是生活着,而是在等待结局,这将愈来愈使人苦恼”。由于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对特定社会的迷惘与困惑,安娜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缺乏理性调节,这种特征显示出俄罗斯文化的分裂性,要么遵从本能欲望,要么遵从道德信仰,其本能和信仰处于对峙分裂状态。在重重的压力面前,她孤军作战,奋力抗争,但遭到了惨败,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难以适从。

二、冷酷的专制制度是安娜爱情悲剧的根源

19世纪的俄国,经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开始在俄国迅速形成,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进入了俄国社会,贵族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但封建统治仍占优势,他们无法同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抗衡,更无力承受来自传统的封建道德制度的致命打击,使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与无法完全摆脱封建传统的阴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个特定的时代成为安娜成功的瓶颈,注定她只能上演悲剧结局。

当安娜不顾一切与渥伦斯基在一起的时候,社会已宣判了她这个胆敢破坏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保护,上流社会拒绝这个“坏女人”。以卡列宁为首的集团用法律责任、拒绝离婚、不准跟儿子见面等伪善的观念和冷酷措施来压迫、折磨她;以培脱西为代表的年轻贵族集团,则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社交界大门,她们自己虽过着既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却骂安娜是“堕落的女人”,甚至在公共场所公开表示对安娜的轻蔑。安娜的处境也就十分严峻了,她一方面不顾一切地想保住自己得到的这种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又时时升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问的推移和爱情的逐渐变淡,恐惧感、危机感越来越强烈,最终导致了她精神崩溃,走向毁灭。

三、脆弱的爱情基础是安娜悲剧的导火索

安娜与情人渥伦斯基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使得他们之问的爱情不堪一击。渥伦斯基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相对而言,他还算其中较优秀的人物。他爱上安娜,只是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他自以为是诚心诚意的珍惜安娜的爱情,其实他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安娜,因而,他从来没有像安娜爱他那样爱安娜。安娜为她牺牲了一切,他却始终在心灵深处藏着许多肮脏的念头:他舍不得功名,舍不得上流社会。淡薄的爱情和远比安娜低得多的付出使他无法理解安娜对她的爱和她极度痛苦、绝望的处境。最后当安娜完全绝望且完全摆脱了作为爱人的偏爱,在用清醒的目光去审视渥伦斯基基的时候,她看到了渥伦斯基对她所表现的爱情的实质:“他在我身上寻找什么呢?与其说爱情,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他以我为夸耀”。可以说渥伦斯基在安娜悲剧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成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摧残安娜的一个工具,他唤醒了安娜,又冷落了安娜,于是,安娜就失掉了活下去的勇气。正是这份没有牢固根基的爱情,从其开始就注定了它悲惨的结局。

四、安娜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是她爱情悲剧的潜在条件

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一方面,安娜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和爱情的权利。另一方面,安娜作为一个贵妇人,深受贵族思想的熏陶,是接受贵族阶级的教育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了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她痛恨卡列宁八年来埋没了她的生气,窒息了她的生命,同时却又对卡列宁怀着负罪感,同情他的“痛苦处境”,责骂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另外,她深爱着渥伦斯基,却又将其看作是诱使自己堕落的罪人,将自己在生活中承受的痛苦归罪于他。这使安娜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中的开卷语。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在那个时代常人并非容易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而当不顾一切追求的爱情如泡影般幻灭时,心灵的创伤怠来愈深,自身没有其他追求,没有赖以生存的希望,最后精神崩溃,绝望而死,不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个体,这一悲剧是必然的。

下载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永不覆灭的人性光辉——《安娜·卡列尼娜》列文形象分析(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分析(大全五篇)

    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分析 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安娜像杂草丛中的一朵奇葩, 以其惊人的美貌, 丰富的内心世界,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 寄托了托尔斯泰的思想。同时,这个颇具悲......

    《安娜 卡列尼娜》读后感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

    安娜卡列尼娜剧本

    准备工作分工: 叶楚瑜——1.带领组员一起学习《安娜卡列宁娜》,并对其进行解读。2.剧本的改编。3.组员角色分配。4.导演剧目演出。 刘颖——1.搜集《安娜卡列宁娜》相关语音视......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生的追求,爱的代价 ——观《安娜卡列宁娜》有感 肖佳欢 看完了来自不同时代的三部《安娜卡列尼娜》,颇有感触。将不同的时代里安娜放在同一平面来欣赏,我无疑是最喜欢最新版......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以及《复活》。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安娜·卡列宁娜》——一部不可掩盖的传世名作 姓名:吴婉茹班级:初二十二班 学校:青岛第五十九中学 青岛市市南区 指导教师:赵滨帆老师 书目简介:贵族妇女安娜是官僚卡列宁的......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安娜〃卡列尼娜》是个教育意义很重的片子。 影片双线进行着。一个是安娜,已婚的年轻贵族女,容貌端庄秀丽,举止高贵典雅,性情真诚善良,精神世界丰富。无奈困囿于典型的封建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