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工教育如何加大调整改革力度,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2004全省职业培训论文题号
教研和改参评论文
技工教育如何加大调整改革力度
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作者姓名王笑梅 送文单位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市教研室、待业教学指导组织意见
技工教育如何加大调整改革力度
适应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摘要】技工学校只有加大调整改革力度,主要表现在:①模式上的创新。②目标上的创新。③内容上的创新。④过程上的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社会化需求。
【关键词】改革、适应、需求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普通教育可以让国民拥有知识,但是将知识转化为具体技能和生产力却只能靠技工教育。过去,技工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偏重于教与学,而往往忽视了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转业转岗能力等。但是,随着用工形式越来越市场化,中职教育机构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教学课目全面实用化、教学方法科学规范化、师资力量专业技术化。培养学员一专多能的素质已成为技工学校的普遍做法,以便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技校生的就业取向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已不能单纯依赖所学专业来选择相应岗位了。由于大多数公司的平均寿命在10年左右,而人的职业生涯却有30—40年,技工学校提前为学生做好转岗转业的准备很有必要。过去老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在市场化、社会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调整改革力度。
俗话说得好“变则通,不变则悖”就是这个道理。“改变”意味着只有改才有变化,才有发展,任何事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产和发展,当前的技工教育也是这样。只有加大调整改革力度,才能适应市场化、社会化的需求,也时这原理的具体应用,谁能及时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谁就能发展壮大,我们龙矿技校就是很好的例子。
技工学校学生大都是未能及时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掌握一门紧俏的专业“尽快实现就业”,是家长们的首要选择。然而,仅凭初、高中学历已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技工教育的特点既是对学生所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巩固的过程,也是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更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社会交流、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等能力方面进行塑造的过程,并且使其毕业生能够凭借一技之长敲开就业大门。近年
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表明,在初高中毕业生、技工毕业生和大专或本科生三类人员中,初高中毕业生和技工毕业生参加应聘者最多,且技工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毕业生受欢迎的原因与技工学校的教育适时调整改革体系和教学特点分不开的。技工教育重点是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针对社会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多设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师资水平,使每一位教育都是既能教理论,又能带实习的双师型。在教学方法上优质实现理论和实习教学一体化。培养目标的职业针对性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是针对岗位、岗位群、职业、职业群的人才需要,人才的培养与人才需要具有良好对接、匹配、链接关系,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是为工作一线服务的人才。培养规格的职业适应性技工教育在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时,要贯彻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全面塑造人才的思想。在坚持技术教育主体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构建。专业设置的产业性,技工教育要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背景,按照宽窄并存、因需设置的原则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的专业要对产业的服务、支撑、推进、引导、带有动作。课程体系的整合性,技工教育的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可以有学科型的课程,但更多的是通过整合后形成的课程。其课程主要有六类:学科复合型课程、技术型课程、设计型课程、工艺型课程、综合知识型课程以及素质型课程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技工教育的理论教学要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又不能完全模仿和照搬普通高教把理论教学模式。技工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知识、技术、方法三个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内容的教学都要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性。教育过程的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并保证实训时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技工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所决定的。技工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足够的实训,以达到毕业后立刻就能上岗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双师性,技工教育教师除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外,更主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要求教师具有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同时具有职业技术师的素质和水平。
根据教学改革由于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不同的地点进行的,接受双元制技工教育者,具有“学生”和“徒工”的双重身份,除了接受职业专业知识外,还能受到一般的普通教育,因此,不管他从哪类学校毕业,具有何种水平,每个学生都有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和深造的可能性。这是技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即一种职业培训不能走进死胡同,而应为职业进修及继续教育提供多种选择。
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接照“必须和够用”室的原则,适时、适当地调整理论教学内容。
(二)在适当调整理论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三)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抱氛围
(一)要改革以往那种灌输式教育、高强度训练和大剂量课程的教育模式,减轻课程负担,使学生走出“疲于应付”的尴尬境地,以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审视自我,发展自己的兴趣,形成独立而健寰的人格。
(二)要拓宽学生的学术空间,实行开放式教育,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拓宽创新信息交流的渠道,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开阔视野和思维,在多维的交流中提高水平,在开放的环境发展创造力。
(三)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以反映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学生提出新思想、新问题、和新方法,积极引导他们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学术自由的现代教育观念,达到教学相长的和谐境界,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无拘无束的学术气氛中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现代技工教育的改革表现在他的创新①模式上的创新。②目标上的创新。③内容上的创新。④过程上的创新。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否则就不会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点已经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证明。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他们完全有条件举办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但他们没有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这些人才只有靠技工教育来培养造就。上海高职学院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必然会更加注重特色与质量,为学生与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形成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切,恰恰是广大学生和社会的期盼。
近几年我们龙矿技校大幅度扩招,就是因为我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很抢手,平均就业率超过95%,学生在毕业前就被预定。以前招聘单位常常打出“只限大专以上学历”或“只限本科以上学历”的招聘启事,如今多为“技校毕业生优先”等条件。由此说明,技工学校大有潜力可挖,只要及时转变办学理念,积极适应市场需要,技工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前景是美好的。
第二篇:加大布局调整力度科学整合教育资源
加大布局调整力度科学整合教育资源
----XX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总结
XX县位于鄂东南和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总人口47万,版土面积1986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0所,其中高中3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22所,小学154所(完小112所,初小42所),教学点61个。全县共有在校学生85727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1444人,初中30181人,小学36287人,幼儿园7815人(含学前班)。全县在编在册教师共3917人。
长期以来,我县始终坚持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作为提高办学水平,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早在1996年,全县有325个村,村村办完小,我们就制订了《XX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拉开了校点布局调整的序幕;2002—2004年,实施了第二轮中小学布局调整;2005年,确定为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攻坚年。由于我们谋划早,动手快,措施得力,投入到位,校点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普九”进行了复查,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提高认识是打好布局调整攻坚战的前提我县地处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学校布局长期以来呈现出多、小、散的特点。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中小学生源减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统计,1998年以前,我县每年小学招生达10000名左右,最高曾达到11166人;而2004年以来,每年小学招生只有5500人左右。有些地方校舍建好没几年,却因为生源不足而闲置。2005年,全县学生不足百人的学校(教学点)还有
120余所。学校虽小,但五脏俱全,建设、维修、设备配套等都需要投入资金,有限的资金撒了“芝麻盐”,带来的是人、财、物的浪费。此外,办学规模过小,功能不齐全,教师缺编且结构不合理,难以实现学科专业化要求,造成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低下。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村的教学点,办学条件差,教师实行包班制,课程开设不齐全,教学质量差,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城乡差距引发了学生“择校热”,县城学校人满为患,乡村学校人去楼空,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凸现。因此,加快校点布局调整步伐,有计划地撤并那些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的学校,创建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示范学校,成为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2005年,XX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打好布局调整攻坚战。我们认识到这是强力推进我县教育再上新台阶的一次大好机遇。因此,我们抓住机遇,狠抓落实,调整充实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我们还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赴本省、江西、浙江和湖南省等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搞得较好的县、市进行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思路和视野,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我们认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不是我们愿干不愿干、想干不想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干和如何干好的问题。我们下定决心,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作为我县教育“普九”达标后的二次攻坚,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力争实现我县教育的二次腾飞。
二、科学规划是打好布局调整攻坚战的基础
为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我县把学校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纳入XX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我们制订了《XX县近五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关于XX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宗旨,以建设鄂南教育强县为目标,以“三个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区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或中心村集中)为基本原则,以办好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坚持“四个结合”(与薄弱学校改造相结合,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科学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中小学示范化、现代化和特色化建设,逐步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实现公正、公平、优良的民生教育,使全县学龄少年儿童70-80%在城镇上学,享受优质教育。
三年来,我县先后撤并小学116所、初中6所,建成了寄宿制小学13所,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12年,力争再撤并小学34所,初中11所,全县保留各级各类学校135所,其中小学120所(完小33所,初小87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3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基本实现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整体办学水平跨入全市先进行列。
三、资金投入是打好布局调整攻坚战的保障
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资金是关键。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县中小学校规模普遍较小,按照省、市督导评估的办学要求,普遍需要改建、扩建或新建。这样,新征土地、建设校舍、增添设备等,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多年来,我们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多方筹措,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或学校建设补助。近五年项目学校累计完成投资5600余万元。二是合理处置闲置校产。对闲置校产置换、租赁、变卖所得资金全部用于保留学校或新建学校。2005年11月,XX县委、县政府将原XX卫校资产置换,在天城镇城北新区动工兴建县职教中心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75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2006年8月交付使用。XX县职教中心分设“三部一中心”,即中专部、职高部、短训部和
艺术中心,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于一体。2008年秋,在籍学生3762人,其中在校生2084人,实习生1078人。三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集资、捐资、投资办学。五年来共筹措社会资金4600余万元。
自1996年以来,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累计投资达2.5亿元。为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实施“阳光工程”,加强了对资金的审计监督,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对克扣、挪用资金的严肃查处。
四、狠抓落实是打好布局调整攻坚战的关键
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向纵深推进。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我们把每年的八月份定为“全县布局调整和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月”,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墙体广告等形式,对实施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印发近10万份《关于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告家长书》,发放到每个学生家长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发挥乡、镇人民政府的作用,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乡镇干部包村进户等,向群众耐心讲解我县布局调整的规划和意义,赢得群众的理解和认同,为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是集中财力,重点投入,完善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地处深山区,崇山峻岭,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创办寄宿制学校,才能促使分散办学模式向集中办学模式转变。为此,我们按照中小学示范学校创建的要求,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集中财力,重点投入,保证建成一所,完善一所,示范一所,着力把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做大、做优、做强。
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我县寄宿制学校建设,2008年,我县将城产中学资产拍卖,在城北新区征地600亩,筹建XX县教育城。教育新城2008年第一期工程投资近1亿元,兴
建城关中学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24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是县委、县政府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整个工程由华中科技大学设计院设计,由中宇建设集团等6个施工单位承建。工程于2008年6月25日正式开工,2008年12月20日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将全部竣工,工期为179天,2009年春季城关中学新校区正式开学。教育新城教学楼、科技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塑胶运动场、护城河等教学设施和绿化、美化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可同时容纳6000名学生就读。第一期工程竣工后,我们还将启动第二期工程,兴建少儿活动中心、小学、幼儿园、教工居住小区,占地面积160亩。教育新区第一期、第二期工程与已建成的职教中心和众望高中连成一片,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教于一体,形成一座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规模较大的教育城。教育新城的建成,将彻底改变XX县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
2008年秋,全县建成高标准寄宿制学校3所,撤并小学16所、初中1所,并由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为全县中小学新生更换了1万套课桌凳。明年计划再改扩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初中各2所,撤并小学7所、初中9所。
三是全面启动,分步实施,典型引路,重点突破。为将校点布局调整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我县制订较长时期的学校布局规划,先在部分基础条件好、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并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学校进行典型培植,进行重点指导,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标准化的学校,吸引周边学生踊跃到这些学校就读。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动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和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尽管我县在中小学布局调整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县(市、区)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决心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先
进经验和做法,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