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乡xx村xx组道路硬化项目实施方案
折溪乡把仕寨村五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通组道路硬化项目实施方案
六枝特区xx乡xx村xx组位于xxxx,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该组集居xxx族,共有188户,829人,劳动力379个,总耕地面积617亩。其中:地345余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面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为发展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到千元提高到2100元。村寨通组路1210余米,现规划通组硬化道路xxx米。
一、项目实施依据
根据六农综改办[2011]4号文件实施。
二、规划及实施内容
(一)、硬化道路总长1210米,宽4米,厚度0.45米。
(二)计划用水泥236吨,毛石1190立方,细砂1120立方,大砂1260立方。
三、项目实施概算
(一)、水泥236吨,需89,600.00元(含运费);
(二)、细砂820方,需69,700.00元(含运费);
(三)、大砂575方,需48,875.00元(含运费);
(四)、毛石1190方,需95,200.00元(含运费);
(五)、投工2166个,54,025.00元;
(六)、搅拌机租赁费15,000.00元;
(七)、其他费用13,000.00元。
预计总投资385,400.00元,财政奖补助303,400.00元,群众投工投资82,000.00元。
四、项目实施
由xx村村支两委组织牵头,该村民组具体实施,由群众推荐成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该目的实施,统一组织调配水泥、砂石,路面铺石、平整、硬化等所涉及工程由农户投工投劳。该项目建成后由领导小组拟定具体管理条款列入村规民约进行管理。该项目定于2011年5月10日动工,预计2011年8月20日前完工。
五、项目实施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改变了原村组交通运输困难的现象,为建设新农村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方便829人的生活生产,给村民发家致富创造基本的运输途经提供了保障。
xxx乡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村组道路硬化请示
关于余家村3、4、5组道路硬化立项及资金补助的
申请报告
莲花镇人民政府:
余家村3、4、5组总户数165户,总人口560余人,与莲花镇政府所在地和五宝镇蔡家村及五宝镇“七一水库”相连,拥有耕地面积约324亩,山林面积约1000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务农收入,近3年村民人均收入在莲花镇属中等水平。
我村3、4、5组原有一条3.5米宽的泥土公路,由于山高路陡,每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山洪冲毁,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虽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组织劳力维修,但无法修善,特别是自去年来,路面毁坏非常严重,凹凸不平,以致无法维修,遇到下雨天使整个路面坑大洼深,泥泞不堪,坡陡路险,车辆难行,部分群众的出行和农资建材只能通过“七一水库”的渔船运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致使村民生产、生活十分困难,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村民早有怨言,群众强烈要求道路进行硬化。为了使村民生产效率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切实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村、组两级干部多次认真讨论、现场勘察、规划预算,结合实际情况并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对莲花镇下场出场口至余家村4组内口段的3.5公里通村道路进行硬化,这有助于连接莲花镇与五宝镇的交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群众经济发展,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但该道路硬化工程投资较大,由于村组集体经济薄弱,经多方筹措,资金缺口仍较大,难以实现村民意愿。为使该项惠民工程顺利实施,特恳请上级部门给予批复和资金帮助,为盼,不胜感谢!特此申请
莲花镇余家村民委员会
2011年12月6日
第三篇:村组道路硬化施工合同
村组道路硬化施工合同
甲方: 乙方:
为了搞好农村公路基础建设,改善农村农民生活条件,经上级批准,决定为透山村水泥路面实施硬化工程,资金缺口部分由透山村补贴自筹,为确保道路硬化工程质量,并按期完成硬化任务,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施工合同,条款如下:
一、工程名称:透山村道路硬化工程
二、工程地点:朱阳镇透山村
三、工程数量:1.3km
四、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五、施工期限:本工程从签订合同之日起,工程为30天竣工。
六、工程款的计算________元/m计价,以实际修筑路面为准,硬化多少面积按多少面积计算。
七、工程款的结算:交通计划资金由交通部门实施,交通资金每公里15万元,其余缺口资金由透山村自筹解决。
八、付款方式:工程计划资金按上级部门拨付给甲方的实际情况及时拨付给乙方,自筹资金在工程开工时,付5万元生活、机械设备费用,工程完成1000米时,付10万元,等全部硬化完工后,甲乙双方自验合格,余款部分一次性付清。
九、甲、乙双方的责任
(一)甲方责任
1、乙方在施工期间如有群众干扰或发生纠纷,甲方必须及
第四篇:村级道路硬化项目建议书
**镇**村道路硬化工程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村道路硬化工程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村委会
4、项目负责人:
5、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为村组硬化道路,长1.0公里。
6、项目概述:**镇**村硬化道路位于**村委会南侧,由于等级低、线形差、路面窄,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十分不便,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硬化***道路,是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完善路网,满足交通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位于**镇**村,原道路均为七八十年代修建村组道路,线路等级低、线形差、路面窄,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等级,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2、项目的建设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该道路比较狭窄,每遇大雨天气,道路泥泞,学生上学难,群众行路难,车辆出行不便,严重影响了该村村民农业生产资料及农副产品运销,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彻底解决该村群众行路难、发展难等问题,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硬化**村道路势在必行。
3、项目的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本项目位于**镇境内,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
三、项目地址、建设条件和技术标准
1、项目地址:项目位于**镇**村境内。
2、建设条件:该项目沿线海拔在2360m,无明显软基,地基承载力较高,适宜于乡村道路建设。
本项目是利用老路进行改造项目,项目的建设只需要路基扩建和路面的硬化,不需要进行拆迁。
沿线砂石材料丰富,工程用土可就近掘取。
3、技术标准:本项目技术等级为四级水泥路标准,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混凝土面层厚20厘米,砼标号C30,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
四、建设规模及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规模:改建四级水泥路长1.0公里。
2、路线方案:北接….,纵横两条向南延伸至……..。
3、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根据拟定的路线方案,本项目主要建设内
容和工程量主要为
⑴粘土基层:143万立方米;
⑵天然砂砾石垫层 234立方米;
⑶级配碎石垫层:4145平方米;
⑷水泥路面:3500平方米。
五、项目实施意见及进度安排
1、组织领导:工程建设由**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由镇政府和县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专业性强、信誉度好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2、建设工期:2012年底前完成申报立项、施工图设计工作,2013年5月份开工建设,2013年6月前完成该项目。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并结合地方实际,我们估算本项目的总造价为30万元。
2、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资金30万元,申请国家投资30万元。
七、投资效益评价
该项目实施后,使硬化道路连成网络,道路等级明显提高,能更好的发挥乡村道路的整体效益,彻底改变原来的交通落后局面,可解决32户181人的交通问题,同时大大加快当地蔬菜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八、结论与意见
综上所述,尽快建设**镇**村道路硬化项目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行的。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请求上级尽快列入计划,投资建设,力争项目早日建成获益。
第五篇:镇村道路硬化实施方案
镇 村街巷硬化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晋政发【2011】17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根据区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镇 村街巷硬化全覆盖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 兼任。
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工程标准
街道路面宽度3.5至5米,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16厘米;巷道宽度3.5米,厚度不小于12厘米;街道以水泥碎石砾石混凝土为主。
主要街道应设置基层或垫层,基层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可选择砂砾或水泥稳定砂砾作垫层或基层,厚度在8-15cm之间,要经机械碾压压实。水泥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5级,抗压强度达到215mpa。
三、实施办法
(一)组织保障
1、村委要成立农村街巷硬化覆盖工程领导组,由村委“一把手”负总责。
2、村委要成立巡查、监督领导机构,负责本村街巷硬化工程的建设程序、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成立监督机构,对本村的街巷硬化工程从路基处理到备料、硬化、养护等全过程监督。
(二)规范程序
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坚持“一事一议”制度,确立项目法人,搞好规划设计,把好施工队伍关,把好材料进场关,把好质量检察关。
四、管理措施
1、科学规划设计,严格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覆盖面广、标准适中、规范运作、节约资金”的原则,把街巷硬化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与村通水泥(油)路结合起来。在建设标准上,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又要严格最低标准,努力做到街道宽畅、巷道连通。在路面结构上,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节约成本”的原则,只要达到最低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石砌、砖砌等各种硬化路面均可选用。
2、加强技术指导,搞好业务服务。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指导意见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施工指导意见》等规范文件,搞好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交通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开展行之有效的技术交流活动。
3、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安全。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和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规范文件要求,加强对工程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和质量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把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性强、社会关注高,村委会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程,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2、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村委会有关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做到规划具体到人,任务明确到人,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村板报、广播喇叭、标语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