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 十二五扶 贫 开 发 规 划

时间:2019-05-13 01: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凤县 十二五扶 贫 开 发 规 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凤县 十二五扶 贫 开 发 规 划》。

第一篇:凤县 十二五扶 贫 开 发 规 划

凤县 十二五扶 贫 开 发 规 划

(2011——2015年)

2011——2015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县扶贫开发重要的转折阶段。为了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根据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回顾

《“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率先发展和率先脱贫两大目标,以高目标引领、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的“三高”精神为引领,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先后做出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三告别”、“三集中”、“三推进”等重大战略决策,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程。“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122.52万元,启动实施扶贫开发重点村35个,实施水、电、路、桥、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212个,实施扶贫移民安居工程1507户6252人,建房4828间138395平方米,其中:实施扶贫“三告别”安居工程1246户5095人,使全县贫困群众全部告别窑洞、茅草房居住。省、市、县三级共为包扶村捐赠资金1052.41万元,协调资金173万元,捐物折资189.89万元。协调落实联县项目36个,建设资金7864.9万元,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医院医技楼、农民安居工程、黄牛铺中心校宿办楼和千亩苹果生态示范园建设项目,有力的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累计投放小额信贷资金6060.91万元,扶持大红袍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雨润椒业科技开发公司、宝佳绿色农业发展公司等3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和7033户农户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10个互助资金协会共吸纳会员1467户,协会资金总量达到217.5万元,扶贫“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子女1153人,贫困人口由4.04万人减少到了2万人以下,扶贫开发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阶段性脱贫。

二、“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尽管我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开发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今年国家已经将扶贫标准调整为人均1196元,并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我县预计还有贫困人口1.8万人左右,占全县农业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我县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生存环境更差、居住更加分散、构成更加复杂、社会发育程度更为落后的高寒山区,扶贫工作难度大,成本高。二是致贫因素更加复杂。在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因自然灾害返贫、因病致贫仍然突出;由于扶贫标准低,许多刚刚越过温饱线的农民因灾、因病、因市场变化等原因,极易造成返贫。

党的十七大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即:“一个加大”(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两个提高”(逐步提高贫困标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和“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总体目标。要适应新要求、实现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一是农村低保给扶贫工作带来新变化。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扶贫开发工作将面临一些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扶贫开发工作定位,以真正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有效对接。二是“大扶贫”格局逐步形成。随着关天经济区的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和社会

扶贫、行业扶贫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大扶贫”格局正逐步形成,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力量,汇集各方资源,推进“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十二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对象范围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紧紧瞄准贫困群众,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以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幸福指数为目标,以扶贫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和互助资金项目为重点,以连片开发为突破,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扶贫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完善扶贫机制,全面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为率先把我县建成老百姓最幸福的地方创造条件。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低保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制度,把发展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在发展中创造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低收入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坚持国家扶贫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通过贫困群众的自身努力,加快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以增加贫困村、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在资金、物资的投放上,坚持突出重点,优先扶持最贫困的村和最需要帮扶的人群。

四是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发展的原则。要从我县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城乡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对象范围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是: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18000人。

工作重点是:北部中高山区、东部中低山区、南部深山区、中部浅山区等集中连片的低收入村。

(四)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加快发展区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低收入人口的经济收入,巩固已经基本解决温饱的扶贫成果,为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具体要求:

——贫困现象得到极大缓解,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得到改善,贫困人口能力和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建立健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逐步得到扭转。

主要任务:

1、完成50个低收入村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

2、实施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搬迁贫困人口3700人;

3、新实施互助资金项目村15个,全县累计达到28个;

4、完成900人的扶贫“雨露计划”培训任务。

四、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扶贫重点村建设

未来五年,全县规划实施50个低收入村的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主要途径是: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

1、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五年共实施15个低收入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和村居环境整治等。投资规模为:每村预算总投资220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占投资总额的1/4左右,每村争取财政补助资金60万元,各项目补助标准根据分项目投资情况确定。五年规划总投资3300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900万元。每年实施3个扶贫重点村建设,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80万元。

2、连片开发扶贫项目:按照我县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的分布情况,规划实施35个低收入村的连片开发扶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开发和村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类型,依据规划区域村庄建设实际需要确定。投资规模为:每期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连片开发扶贫项目争取分三期实施,规划总投资9800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每期实施13个村左右,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

(二)扶贫移民搬迁项目

未来五年,全县规划完成880户3700人的搬迁任务。主要方法途径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分户自建”的原则,瞄准“一个对象”(即:以贫困户为对象),围绕“一个目标”(即:以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标),抓好“三个结合”(即:把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扶贫移民搬迁建设内容为:贫困户住房建设和村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两部分。财政扶贫资金到户补助标准为:每搬迁一人补助3800元,宅基地整理费每户补助1000元。特困户在享受每人3800元补助基础上建房仍有困难的,可按照每户1万元的标准再进行补贴,比例控制在搬迁贫困户总数10%以内。

1、移民示范村建设:规划实施移民示范村建设6个村,搬迁贫困人口280户1200人。五年项目总投资3072万元。按建设内容分:房屋建设总投资1932万元,其中:争取财政扶贫资金512万元;村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总投资1140万元。每年平均搬迁贫困人口56户240人,争取建房财政扶贫资金102.4万元。

2、扶贫移民搬迁工程:规划搬迁贫困人口600户2500人。五年房屋建设总投资6072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070万元。每年平均搬迁贫困人口120户500人,争取建房财政扶贫资金214万元。

(三)产业化扶贫项目

“十二五”期间,产业化扶贫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扶优扶强、促进增收的原则,按照产业项目支撑、信贷资金支持、基地龙头带动,配套服务跟进的思路,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农户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增收渠道,不断增加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1、互助资金项目:以扩大项目实施规模、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强项目扶贫效益为重点,在规范提高现有13个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再启动15个低收入村的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的项目,使全县互助资金项目村累计达到28个,扶贫互助协会会员总数达到3000户以上,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建立稳定基础。

互助资金项目投入标准:每个村项目总资金为25万元,其中争取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五年规划总投资37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群众缴纳互助金75元。每年实施3个扶贫互助资金项目村,争取财政扶贫资金60万元。

2、信贷扶贫项目:增加小额到户贷款和项目贷款扶贫贴息规模,五年规划争取到户贴息资金250万元,扶持5000户左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争取项目贴息资金150万元,扶持1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5000万元,覆盖和带动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

每年争取到户贴息资金50万元,扶持1000户左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争取项目贴息资金30万元,扶持1——2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000万元。

3、产业基地建设:采取扶持企业、经济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等形式,五年规划争取产业基地建设补助资金100万元,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引导涉农企业与基地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以合作经营、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瞄准贫困群众、扶持发展生产的有效形式。

每年争取产业基地建设补助资金20万元。

(四)扶贫能力建设项目

1、扶贫“雨露计划”培训: 以我县“两后生”(初、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训对象,五年共规划实施扶贫“雨露计划”培训900人,转移输出就业率达到95%以上,稳定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每年实施扶贫“雨露计划”培训180人。

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家庭青壮年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邀请科技院所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村组,五年共组织农民技术培训15000人,使我县每个乡镇形成2—3个拳头产品,每村有1—2个致富项目,每户有1—2项致富门路。

每年组织农民技术培训3000人。

3、科技扶贫示范项目:以培育我县特色产业为重点,五年规划争取财政科技扶贫资金50万元,培育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园5个,达到科技扶贫项目推广到乡、示范到村,富裕到户、技术到人的效果。

每年争取财政科技扶贫资金10万元,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示范园1——2个。

(五)社会扶贫项目

1、继续做好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坚持“领导带头、部门包抓、定点帮扶、社会参与”的思路,继续搞好我县的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

2、深入开展企村扶助行动: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参与,政策激励,典型示范;上下联动,部门牵头,行业管理,镇村落实;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突出增收”的原则,全面实施企村扶助行动。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挖掘企业资源,争取组织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等多种途径,帮助低收入村寻找致富门路,开发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组织4

5家企业结对帮扶50个低收入村,三年内使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再增收1000元。

五、保证措施

(一)强化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扶贫开发工作县乡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协调,具体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包抓村组制度,即:县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有关县级部门每个部门包抓一个帮扶村,每个村有一名驻村干部。要进一步夯实县、乡两级的扶贫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

(二)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争取力度。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争取力度,并统筹安排相关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向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倾斜。积极落实每年新增财力5%用于扶贫开发的政策,使扶贫投入逐年有所增加。各项扶贫资金都要严格资金投向、用途,范围,立项及审批程序,集中用于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并进一步严格和完善公告、公示和报账制管理。

(三)搞好行业扶贫。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构建大扶贫格局,紧紧围绕扶贫开发大局,发挥行业扶贫作用。财政、金融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交通、电力等部门负责贫困地区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部门负责贫困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和贫困群众的安全饮水;国土部门负责贫困地区土地整治和落实贫困户移民宅基地和生产用地;通信和广电部门负责贫困地区群众的通信、广播电视、邮政等信息服务;农业部门要积极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林业部门负责退耕还林与有关扶贫任务的落实;科技部门负责贫困地区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教育部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地区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文化部门负责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卫生部门负责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村贫困户医疗救助;民政部门搞好贫困地区特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各级残联负责做好扶助残疾贫困人口的工作;环保部门加强贫困地区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处理场的建设等。

(四)进一步抓好调查研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从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开发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分析工作形势,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扶贫开发顺利开展。每年要集中一定的时间,开展专题调研,使调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五)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要把宣传工作贯穿扶贫开发的全过程,大力宣传扶贫开发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努力提高全社会对扶贫开发的认识,营造各方面参与扶贫开发的社会氛围。要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扶贫政策措施,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法,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不断赋予宣传工作新的内容。要切实做到宣传工作组织领导、工作人员、办公条件、宣传任务“四到位”,提升扶贫宣传效果。

(六)加强扶贫开发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升级晋档工作结合起来,完善基层组织制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要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实、能力强的扶贫干部队伍。

第二篇: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央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级财政扶贫资金、部门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贫困人口分布广,老、少、穷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和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扶贫开发已成为事关2020年我省能否基本消除贫困,能否缩小发展差距,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贵州要实现到2015年贫困人口比2010年减少一半、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奋斗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迫切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抓住

i

发展‚慢‛这一主要矛盾,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方式,促进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互促进,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为此,‚十二五‛时期贵州必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臶,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大扶贫‛的理念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农村扶贫这一最大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的示范区。ii

目 录

第一章 主要成效与经验.................................3

第一节 主要成效......................................3 第二节 基本经验......................................6 第二章 面临的形势......................................9

第一节 机遇和有利条件................................9 第二节 挑战与困难...................................13 第三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15

第一节 范围与对象...................................15 第二节 总体思路.....................................16 第三节 基本原则.....................................17 第四节 发展目标.....................................19 第四章 重点任务.......................................21

第一节 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21 第二节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24 第三节 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工程.............28 第四节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31 第五节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32 第五章 “三大区域”扶贫攻坚..........................38

第一节 ‚三大区域‛基本情况.........................38 第二节 强力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41 第三节 大力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42

i

第四节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46 第五节 大力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47 第六节 加大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扶助力度.................47 第六章 保障措施.......................................48

第一节 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48 第二节 抓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49 第三节 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开发.........................49 第四节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监管.....51 第五节 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推进实施‚大扶贫‛战略.....52 第六节 加强产业化扶贫支撑平台建设...................52 第七节 大力实施‚扶贫样板‛工程.....................54 第八节 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54 第九节 建立健全贫困动态监测及绩效考评制度..........545 附件:

图1:贵州省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分布图………………57 图2:贵州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图…………………58 图3:贵州省产业化扶贫主导产业建设布局图…………………59 表1:贵州省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重点项目

实施进度安排表………………………………………60 表2:贵州省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投资估算

汇总表…………………………………………………65 表3:贵州省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及减贫进度安排表……………69 ii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扎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攻坚阶段。为加强对我省‚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第一章 主要成效与经验

‚十一五‛时期,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基本思路,扎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第一节

主要成效

(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采取‚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三类扶贫措施,分类扶持不同贫困群体,农村贫困人口在扶贫标准不断上调的情况下持续减少。2005年末,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777.7万人。2007年7月建立农村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255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2008年底,国家将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并将扶贫工作标准上调到1196元,全省农村贫困人口585万人。2010年底,扶贫工作标准提高到1274元,农村贫困人口418.0万人,比2005年减少了359.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2.1%。

(二)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显著改善

坚持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基本农田75.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2005年的0.38亩提高到0.64亩。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建成通乡(镇)油路10403公里,通村公路74493公里,实现96.9%的乡镇通油(水泥)路,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分别比2005年提高35.2和9.7个百分点。解决了无电村和无电户的用电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0.17万户。‚两基‛工作通过国检,‚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医疗点的村级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029.17万人,参合率达到96.28%,比2005年提高32.57个百分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新成绩,参保人数达到223.72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534万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2007年的742.5元提高到1186元。

(三)贫困人口收入快速增长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实施了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

项目,试点县从2007年的20个增加到2010年的43个,项目户人均收入4432元。启动了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发展了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利用3900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撬动了16亿元信贷资金扶持245家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带动近30万户贫困群众增收。实施‚雨露计划‛,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71万人,转移就业49.32万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末的1877元增加到2010年的3472元,其中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41元增加到3105元,年均增长13.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十一五‛时期,全省完成造林面积38.93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6.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34.9%提高到2009年的40.52%。2008年在55个县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试点三年来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5549平方公里。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96.0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2007年启动农村清洁示范工程,四年共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50个,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2006-2010年对31291户/133100人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促进了迁出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

(五)‚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在做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扶贫,基本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

深圳、宁波、大连、青岛四个对口帮扶城市,通过提供帮扶资金和物资,实施了一大批帮扶项目,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能力。23个中直单位在定点扶贫3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时,帮助当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选派得力干部到贫困地区蹲点挂职,帮助当地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省地县机关单位共派出近10万名干部下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010年以省委常委和副省长联系的19个定点帮扶乡镇为重点,开展3年为一周期的集团帮扶。开展外资扶贫,积极组织实施日本政府贷款贵州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顺利完成福特基金会环保与扶贫合作试验示范项目。

第二节

基本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贫困乡镇建立了扶贫工作站,统筹协调扶贫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扶贫工作责任制,如‚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级管理、各负其责‛、‚机关单位定点挂钩扶贫‛、‚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等,使扶贫开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工作措施上,各级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逐年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及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二)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基本思路

采取‚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三种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扶持。围绕‚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围绕‚三个三‛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突出重点,按贫困程度将934个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3973个重点村划分为一、二、三类,在扶贫工作中先难后易,渐次推进。重点抓好水、电、路、沼气、通讯‚五通‛工程,开展‚百乡千村‛扶贫工程,稳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实施‚雨露计划‛,提高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积极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

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按照‚绿色生态、立体发展;调整结构、种养结合;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的思路,探索出了林牧结合、林药结合、林薯结合、林菜结合、林草结合、林果结合等山地农业扶贫开发模式。推广‚晴隆模式‛,扩大草地生态畜牧业试点县,43个试点县中有37个县在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县之列,促进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民增收‚三位一体‛。推出了‚整合资源、连片开发‛、改‚整村推进‛为‚整乡推进‛的‚印江经验‛。针对自然灾害频繁的省情,坚持‚灾后恢复重建尤其是生产发展优先‛的原则,促进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

(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创新资金整合机制,抓住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改革契机,20个试点县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在整村推进基础上,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推进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实行‚规划先行、主体明晰、谁积极支持谁‛的‚竞争入围‛机制,实施以‚市场取向、效益优先、结果导向‛为核心的‚以奖代补‛产业化项目和以‚省级领导联系、责任部门负责、社会力量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样板先行‛的社会集团帮扶项目。推行‚源头控制、程序规范、行为遏制、下管一级、全程监控‛的资金监管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五)强化贫困人口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贫困人口参与,坚持扶贫项目到村、扶持到户,强化贫困人口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在整村推进中,运用参与式理念动员广大群众直接参与村级扶贫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在产业化扶贫中,让受益群众全程参与产业化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监督和管理。在实施‚雨露计划‛中,充分尊重贫困农民的需求,采取适合贫困农民的培训方式,根据需求差异分别实施初级技工培训、普通农民工培训和农业产业化培训等,并根据他们的意愿帮助转产转业。农民主体地位的增强,提高了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扶贫开发的效果。

(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优化整合扶贫资源

坚持党政主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优化整合扶贫资源。专项扶贫主要瞄准重点区域和贫困农户,以整乡(村)推进为基础,以整县脱贫为目标,重点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和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行业扶贫着眼于资源整合,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扶贫致力做好4个对口帮扶城市和中直定点扶贫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重点加强经贸协作、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加大省地县党建扶贫工作力度,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本着‚定点到乡、帮扶到村‛的原则,开展集团帮扶。积极做好外资扶贫工作和发动社会各界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

第二章 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扶贫开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机遇和有利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的持续落实,‚十二五‛期间我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具有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

富作为首要任务,制定了新一轮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强调要‚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明确了方向和奋斗目标。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决定将省扶贫办升格为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机构,加强对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列为‚十二五‛期间‚十大民生工程‛之首,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15年贫困人口比2010年减少一半、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新的十年农村扶贫纲要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见,并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持重点,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贵州,‚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农村扶贫开发将会得到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重点倾斜。同时,随着新的扶贫标准的施行,扶贫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国家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利于贫困农户的

脱贫致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方针,‚三农‛成为投入的战略重点之一,将有助于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贫困地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着力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三个重点工作,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我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特别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正在逐步打破,扶贫开发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加上农村贫困人口生产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农户经营观念逐步转变、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了条件。

(四)扶贫开发思路更加清晰,符合各地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基本建立

在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思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扶贫开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以控制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为主体,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化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局部地区分散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以及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科教文卫保计生等社会事业为重要补充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适

应新形势的扶贫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初步总结出了符合贵州各地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如‚晴隆模式‛、‚印江经验‛、‚长顺做法‛和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等,为深入推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无公害蔬菜、马铃薯、特色林果、油茶、中药材等,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了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今后贫困农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扶贫的层次和水平。工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一个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支柱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符合省情的特色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以自然生态、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农产品企业和工业企业的集群发展,工业化发展加速,城镇化发展加快,为我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大力扶持和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扶贫攻坚合力基本形成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社会帮扶、共同致富‛,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初步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大扶贫‛格局的

构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良好氛围,搭建起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的合作平台,有助于整合和协调扶贫开发的各种资源和力量,聚集社会各界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资源,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创新和完善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动今后我省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

第二节

挑战与困难

(一)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自2000年以来,虽然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但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比重持续攀升。按国家现行扶贫工作标准,2010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高达418.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3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5.55%,分别比2000年的9.25%、2005年的11.40%上升了6.30和4.15个百分点,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所占比重最高的省份。2011年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我省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到1149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和贫困发生率都居于全国前列。

(二)致贫返贫成因复杂,扶贫攻坚难度大

我省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且95%左右集中分布在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6个县(区、市),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

题相互交织。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不足,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落后,农村市场发育不足,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致贫因素复杂,并且因灾、因病或因市场风险的返贫压力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制约了我省扶贫开发的进程,减贫速度趋缓、扶贫攻坚难度增大。

(三)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差距大

‚十一五‛以来,我省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贫困人口的总体收入水平低,区域、城乡和农户间差距大。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仍高达4.1︰1,远远高于同年全国3.2︰1的平均水平。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民族自治州农民人均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1年的71元扩大到2010年的200多元,与全国30个州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1年的2.5元扩大到2010年的500多元。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9.4%,而且贫困县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重点县中最高收入县与最低收入县之间的绝对差距由2005年的473元扩大到2010年的1102元。

(四)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城乡差距十分突出

‚十一五‛以来,我省以农村交通、饮水安全、农村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广播电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发展缓慢,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十分突出,制约

我省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依然存在。全省还有部分乡镇不通油路、部分建制村不通公路,偏远贫困乡村行路难、上学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省还有22.36%贫困村未通自来水,1299.8万农村贫困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有13.4%和8.7%的贫困人口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已经建设完成的教育、卫生设施质量不高,服务水平较低。

(五)扶贫投入水平低,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大

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中央和省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但中央补助我省扶贫资金的份额不足,2010年仅占全国扶贫资金总额的8.7%,与占全国15.55%的贫困人口差距较大,加上我省财力薄弱,投入有限,总体上扶贫开发投入水平较低,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较大。据测算,我省实施整村推进,每个贫困村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左右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而全省目前平均每村只能投入50万元,扶贫资金缺口较大,且延缓了整村推进扶贫进程,2010年底全省尚有4094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我省需要进行扶贫的贫困人口将大幅度增加,扶贫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第三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范围与对象

(一)扶贫开发范围

‚十二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以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

桂黔石漠化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5个县(区、市)作为主战场,以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优先区域。扶贫开发范围具体包括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部乡镇村和3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市)的贫困乡镇村。在坚持整村推进的同时,积极推动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整县推进转变,促进区域连片开发。

(二)扶贫开发对象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即在区分不同贫困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贫困群众差异化的扶贫政策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对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和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对因灾因病等陷入暂时性贫困的人口提供救济帮助,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救助保障制度加以解决。对不在产业扶贫项目区的分散的贫困农户,实施‚一户一策‛的扶贫政策。

第二节

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突出‚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主导战略,按照‚用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

体要求,围绕到2015年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半、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平均指标达到2010年省内先进地区水平‚四大战略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三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5个县(区、市)为主战场,以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优先区域,以934个贫困乡镇为工作重点,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着力实施以少生快富工程、产业扶贫致富工程、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工程、‚三个一细胞‛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为重要内容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推动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的示范区。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两轮驱动‛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区分不同贫困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方式,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努力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现扶贫工作全覆盖,确保全体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讲求实效‛ 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发展条件和贫困人口状况,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实施分类指导,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规模推进、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安排项目布局和投资计划,提高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

(三)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为重点,整合扶贫及各类涉农资源,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瞄准重点地区和瞄准贫困人口同步推进

在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扶持重点的同时,把让贫困农户和贫困人口直接受益作为实施新时期扶贫开发项目的着力点,提高各项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切实把农村扶贫这一最大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进实施‚大扶贫‛战略 适应扶贫开发综合、攻坚、持久的特点,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在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促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各方联动、合力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六)坚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主体地位

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必要的帮助和扶持的同时,充分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增强自我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

(七)坚持统筹发展,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 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与机制,将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缓解贫困地区长期面临的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八)坚持以奖代补,建立鼓励勇摘贫困帽、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机制

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减贫摘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采取‚减贫摘帽‛不减政策、以奖代补、一定几年不变的办法,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乡给予奖励。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推进‚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产业发展‛上一个大台阶,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自我发

展能力明显增强,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到2015年全省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50%以上。

——贫困县、乡‚减贫摘帽‛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实现30个重点县和500个重

点乡‚减贫摘帽‛。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

——贫困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产业化扶贫取得明显成效。扶持500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2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50万户以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100万人、转移80万人,其中妇女所占比重不低于40%。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12年,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15年,70%的建制村实现通油路(水泥路)。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9亩、农村人口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0.5亩。全省工程性缺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大幅提升,达到省内先进地区水平,与全国总体水平的差距明显缩

小。——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

——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趋于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第四章 重点任务

围绕‚十二五‛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大力实施以‚少生快富工程‛为主体、‚产业扶贫致富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创业工程‛为两翼、‚三个一细胞工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为重要补充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

第一节

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遵循‚少生育、多保障‛的总体原则,加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计划生育家庭民生,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促进计划生育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有效控制贫困地区出生人口数量,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

(一)控制出生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强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整合基层计生服务和卫生妇幼保健资源,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全面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孕前优生免费健康检查,努力提高贫困地区新生人口素质,有效遏制贫困地区出生缺陷导致的贫困。‚十二五‛期间力争5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建立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综合利用经济社会政策,以义务教育、合作医疗、扶贫开发、住房保障、社会救济、子女就学就业等为重点,不断创新完善以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保障、救助、优惠‚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资金动态增长机制,优先优厚解决计划生育家庭民生问题。深入开展‚万千才富行动‛、‚幸福工程‛、‚生育关怀行动‛,推行‚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加大对孤儿监护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其他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扶贫开发、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向人口计生工作做得比较好的贫困村倾斜。扶贫生态移民、产业化和信贷扶贫、‚雨露计划‛、就业促进等专项扶贫政策或项目,优先优待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二女户中的扶贫对象,并在扶持标准基础上提高一定比例。在扶贫开发整村、整乡、整县推进中,帮助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率先脱贫致富,培养一批能够带领广大群众少生快富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改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

(三)加强基层人口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贫困地区优先配备或更新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信息化服务等设备,‚十二五‛期间为贫困地区中心乡(镇)全部配

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在举办的生殖健康咨询师、执业医师等考前培训名额分配中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贫困地区加快推广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微创技术。加大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公益岗位设臵力度,加强乡村基层服务管理。贫困地区所有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和60%以上的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达60%、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达100%。加大对村级人口计生服务室新改扩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全员人口信息在省级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完善人口信息动态采集和更新机制,提高人口信息统计质量。建立完善人口计生统计监测网点,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发展状况。

(四)深入开展宣传倡导

全面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和‚青春期性/生殖健康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大力传播计划生育、性别平等、优生优育等文明婚育观念,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利益导向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引导更多群众遵纪守法、转变婚育观念、少生优生。针对性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树立‚健康饮食、健康行为、健康环境、健康父母、健康婴儿‛理念,促进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创建活动,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提升。突出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进人口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少生快富等新型婚育观念。

第二节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

按照自然条件、发展方向的类似性,存在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的共同性,以劳动地域分异规律为基本依据,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自然区划和行业规划为基础,突出特色,规模发展,加大财政贴息和信贷融资力度,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扶贫体系。

(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群。围绕建设‚全国南方重要核桃基地、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重要省份、全国地道中药材主产省、全国最大马铃薯产地、全国南方油茶主产地、全国绿茶主产省、全国蔬菜主产区‛等目标,充分发挥贫困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立体农业优势明显的良好条件,以‚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产业化扶贫布局为基础,集中力量、集中投入,大力发展核桃、草地畜牧业、蔬菜、马铃薯、茶叶、油茶、中药材、竹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等主导产业,扩大基地规模,优化区域布局,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性扶贫开发特色支柱产业的形成,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最大限度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和促进农民最大限度增收、可持续增收的载体。同时,按照‚抓大不放小‛的要求,把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作为瞄准贫困农户的重要举措。到2015年,建成优质核桃基地10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亩,油茶基地300万亩,茶园面积500万亩,中药材面积300

万亩。

大力推进‚三位一体‛产业化扶贫。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贫困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立体农业优势明显的良好条件,围绕规划建设的主导产业,按照区域相对集中、产业类型适当集中的原则,推行‚绿色生态、立体经营,调整结构、种养结合,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的生态经济种养模式,把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与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采取政府主导、村委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运作、示范户牵头联户经营等形式,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在发展种草养畜主导产业扶贫项目的同时,发展种草养禽等林下经济等‚短平快‛的辅助产业扶贫项目,配套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产品保险制度,形成‚三位一体‛、多方受益的利益导向机制,推动茶叶、油茶、林果、乡村旅游等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和‚产业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紧扣‚多彩贵州乡村游、抓好旅游促增收‛主题,充分利用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充分发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红色资源和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加快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拓展扶贫开发领域。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尽量直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的要求,通过竞争入围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品

牌战略,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生态休闲‛三大主题功能区的形成。到2015年,形成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20个地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100个各具特色的县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农村就业人员的20%和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

加强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推动公路建设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和旅游扶贫产业区延伸,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改善优势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条件,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成本高、价格低以及乡村旅游基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种养结合、良种良法、林下经济等成熟的农业适用技术,提高技术成果运用率、良种良法覆盖率、先进技术普及率、实用技术掌握率。

(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探索路子,跳出农村抓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树立走农村工业化路子的理念,在工业化、城镇化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培育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扶贫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项目立项、启动资金、贴息贷款等方面大力扶持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提升‚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扶贫的层次和水平,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

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以肉、粮、油、茶、药、果、薯、蔬、椒为主的扶贫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特色优势加工基地和扶贫加工产业带,提高企业、基地对农民的吸纳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直接投资农村,建立生产基地,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功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加大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保护力度,整合区域产品加工品牌,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

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市场。依托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农户为主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等,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和风险协调机制,形成规范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大力培育专业市场,以专业市场和流通大户为纽带,把广大农户连接起来,带动或主导生产,引导贫困农户直接进入市场,提高贫困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扶贫产业由‚小规模‛向‚大群体、产业化‛转变。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通过合作方式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十二五‛期间,每年发展以农民为主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400家。

(三)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适应产业扶贫需要,切实加强农民适用技术技能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着力培养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

技种植养殖能手、农民经纪人等。围绕核桃、草地畜牧业、茶叶、蔬菜、油茶、马铃薯、果药竹等主导产业,在9个市(州)各建设一个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提高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的效益和水平。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和推进园区建设所需人才,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围绕乡村旅游、交通运输、建筑、服务业等开展需求量大、服务面广、就业面宽的劳动技能培训。

第三节

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工程

围绕农民充分就业、促进持续增收,以服务‚两大主导战略‛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自主创业、稳定就业、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一)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工作机制

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式。采取政府出资购买‚三位一体‛式培训、职业培训机构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扶贫培训基地‚送教上门‛式培训等培训形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转产、转业。

完善培训工作机制。推行培训资金政策整合机制,加强扶贫部门与财政、教育、人保、农委等部门合作,整合资源,提高培训质量。规范培训工作程序,全面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产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台帐及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帐制度。督促产业园区企业与

农村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职业培训机构与产业园区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合同,实现劳动用工、定向培训、资金来源及政策、就业培训绩效评估四项工作‚无缝‛对接。推行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加强培训机构建设与管理。加强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完善培训设施设备,充实培训师资力量,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和效果。抓好定点培训机构管理、考核,强化培训过程监督,规范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转变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强化培训实名制管理和培训机构动态管理。积极实施‚品牌‛项目培训,打造培训工作新亮点。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部门服务、典型带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机制,把扩大农民就业作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采取扶贫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企业‚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扶贫部门出资补贴的方式,实行‚谁用工、谁出资、谁培训、谁享受补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转移10万农村劳动力。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有序转移,实现每年向信誉度高、福利待遇好的省外企业稳定培训输出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加强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促进受训后的贫困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向产业覆盖区

转产、就业。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的作用,整合力量,积极组织农村妇女劳动力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技能,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

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以‚两后生‛为重点,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雨露计划〃助学工程‛和初级技工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和定向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两后生‛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及各种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教育培训、定向培训和中短期职业技能等培训,培训结束后有能力深造的,继续给予适当补贴,对有就业意愿的由职业培训机构推荐就业。‚十二五‛期间,每年开展1万名劳动预备制培训。

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式培训。针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扶贫和二三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实现‚门口办班、就业培训、出门就业‛。特别是要结合我省山区农业发展特点,大力培养乡、村农技人员和贫困群众骨干。通过‚送教上门‛式培训,每年培训5万人。

努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加快大中城市、小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镇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带动资源、产业、项目、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加强创业培训,优化创业环境

加强创业培训。对贫困地区农村已经出现的创业带头人,具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开展有针对性 的创业培训,培养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做大做强农民创业群体。大力培育贫困地区经济能人,发挥经济能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带动作用。

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向外转移逐步转向鼓励农民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制定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政策,带动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享受招商引资的同等待遇,并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结合农民工创业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园区,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载体和平台。建立创业孵化平台,开展创业培训、信息咨询、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等创业服务。设立农民创业基金,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程序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贫困群众、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提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全面落实农村妇女创业小额信贷优惠政策。加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的衔接。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相互促进良性机制,为创业培训合格人员优先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对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者优先提供创业培训。

第四节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

在对重点区域、重点县、重点乡镇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的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对其他局部地区分散的贫困农户实施‚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采取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产业扶持等方式,以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形式,进行差别式、有针对性的扶持,实现扶贫工作对贫困农户的全覆盖。

(一)加大‚三个一细胞工程‛实施力度

坚持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抓好‚瞄准扶持对象、精选入户项目、强化跟踪管理‛三个环节,把处于弱势和分散状态、不在产业扶贫项目区的贫困农户作为扶持的具体对象,按照‚规划到村、工作到户、因户施策、责任到人‛的原则,围绕乡镇特色种养业,通过实施‚一户一策‛的扶贫开发项目,使每个贫困农户家庭‚十二五‛期间转移1个劳动力、种植1亩经济林(园)、1人掌握1~2项增收致富实用技术。通过倾力扶持,促进分散贫困农户尽快脱贫、共同富裕。

(二)抓好‚三个一细胞工程‛典型示范

筛选一批‚致富有潜力、发展有活力‛的贫困农户作为基本扶持对象,按照‚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思路,建立‚细胞工程‛示范点。通过‚一带一‛、‚一带多‛,形成‚村带村、户带户、村户联动、区域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完善‚三个一细胞工程‛配套服务

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积极开展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分散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本领。加强对贫困农户的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扶贫对象得到直接有效的扶持。

第五节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多元投入,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共享。

(一)促进基础设施向贫困地区农村延伸

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农网改造、信息畅通、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等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地区农村延伸,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城乡联动发展能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加快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大力推进通村油路建设,着力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确保到2012年100%的贫困乡镇通油路(水泥路)和贫困村通公路,到2015年70%的贫困村通油路(水泥路)。加快贫困地区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全省工程性缺水问题。‚十二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77万亩,改善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70万亩。搞好贫困地区农网改造,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替代燃料试点工程范围,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实现自然村全部通电,城乡同网同价。加大贫困地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农村‚光纤宽带进乡入村‛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提高信息入户率。

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整治。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支持和引导贫困农户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

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采取原地分散重建、相对集中重建、地质灾害易地搬迁、五保户集中供养、局部改造等多种形式,全面完成13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扩大农村清洁示范工程试点范围。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夯实‚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础。加强贫困地区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广应用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加大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易发区的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发展山地农业扶贫项目,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探索和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成果,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新增治理石漠化面积1.6万平方公里,完成土地流失治理面积1万平方公里。

(二)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事业

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科、教、文、卫、保、计生等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贫困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促进城乡教育

的均衡发展,确保所有乡镇有一所较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形成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的格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艰苦行业相关专业学生学费。完善贫困地区教师编制政策,对到县以下边远农村学校履行服务期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实行享受政府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津贴、职务(职称)、住房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大力开展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区域内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完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对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2015年,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有较大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高等教育毛入率达到27%,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宿舍和食堂建设问题、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问题。

着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各类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村医定额补助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制度,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构建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到2015年,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有1所村卫生室。

努力健全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将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灾、因病、因祸、因学或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进行临时救助或资助。

着力增强贫困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救灾救助、灾后重建有机结合的新机制、新思路、新举措,实现减灾救灾与扶贫开发同部署、共推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帮助多灾易灾贫困地区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全面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有效提升抗灾救灾能力,防止和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重点扶持受灾贫困户发展生产,提高受灾群众救助质量和生活保障水平。

繁荣贫困地区乡村文化事业。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臵向乡村倾斜,加强贫困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推进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等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制村基本通宽带,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乡镇数字化广电网络覆盖率达100%。

强化贫困地区乡村社会管理。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健全贫困地区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水平,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对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实现消除贫困与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

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扶贫生态移民专项资金支持,整合中央支农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支持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相关的基本农田、通村公路、通村水利设施、学校、卫生院、村级公共设施、生态工程等建设,着力改善贫困群体生存和发展条件。加大对扶贫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扶贫生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为扶贫生态移民农户增加收入、提高能力提供后续支援,开展技能培训,发展后续产业,合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使搬迁的扶贫对象‚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有保障‛。

鼓励依托城镇化发展集中安臵。立足省情,坚持以依托城镇安臵为主、其他安臵模式为补充,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促进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对依托城镇建设集中安臵的,对安臵农户达到150户以上或者安臵贫困人

口700人以上的安臵点,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开发进程,加强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创业培训,促进移民就地就近转产转业,实现每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使依托城镇安臵的搬迁农户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第五章 “三大区域”扶贫攻坚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将西藏、四川藏区、新疆南部三地州和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与罗霄山区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本规划以国家认定的各大区域覆盖范围为基础,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加大对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在我省覆盖区域的65个县(市、区)的支持力度,以扶贫项目为平台,将各种要素和工作重点向三大区域转移,实行资源聚集,要素集结,区域集中,板块推进,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

第一节

“三大区域”基本情况

贵州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人口发生率为全国之最,95%左右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且贫困问题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75%以上的深度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民族自治区域。根据三大区域覆盖范围,我省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

化区的县级行政区,在致贫原因上具有相似性,产业发展具有趋同性。

(一)武陵山区贵州片区

武陵山区地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带,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在我省覆盖区域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川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包括铜仁市的全部10个县(区、市)和遵义市的5个县,共15个县(区、市),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0个。具体包括铜仁市的碧江区、万山特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遵义市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安县、湄潭县、凤冈县。在国家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中,该区域占11个。在2011年实施的国家200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中,该区域15个县(区、市)全部进入。区域国土面积2925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61%;按照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203.97万人、贫困发生率34.4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7个百分点。

(二)乌蒙山区贵州片区

该区域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包括毕节市7个县(市)和遵义市的3个县(市),共10个县(区、市),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具体包括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黔西县、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遵义市的桐梓县、习水县、39

赤水市。在国家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中,该区域占8个。在2011年实施的国家200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中,该区域有9个县(区、市)进入。区域国土总面积3244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8.42%;按照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276.12万人、贫困发生率34.2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3个百分点。

(三)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片区

该区域属于滇桂黔石漠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个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0个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安顺市的6个县(区)以及六盘水市的2个县(区),共40个县(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3个。具体包括黔东南州的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和丹寨县,黔南州的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和三都县,黔西南州的兴仁县、普安县、睛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和安龙县,安顺市的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及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和水城县。该区域是贵州石漠化问题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著名的麻山、瑶山、月亮山、雷公山等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深度贫困地区就位于该区域的苗岭山脉腹地。在国家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中,该区域占25个,在2011年实施的国家200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中,该区域占31个。区域国土面积7980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5.32%;按照

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498.49万人,贫困发生率39.1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77个百分点。

第二节

强力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坚持‚整体规划、县为单元、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综合开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各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工程性缺水等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加快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加速推进二级公路、旅游公路、通乡通村油路、通组公路建设,完善乡村路网,提高乡村公路等级和道路通达通畅率,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交通状况。尽快实现100%的乡镇、70%以上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缩小各区域特别是区域内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与其他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夯实支撑区域发展的交通基础平台,突破区域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切实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水源工程、灌区改造、饮水安全三大重点,推进区域内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城市供水工程、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大力实施‚五小‛工程,推进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工

程建设。‚十二五‛时期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人均0.5亩基本口粮田目标,区域内工程性缺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三)加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信息传输能力和网络覆盖率。移动2G和3G网络覆盖率均达95%以上,乡镇及行政村‚村村通‛光缆,C网基站覆盖率达100%,电话、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积极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大力发展用户宽带接入网。推进数字化区域建设,建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完善广播电视设施,全面推进数字电视业务发展。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在电子政务、商务领域中的综合运用,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建立完善区域市场体系

加快建成设施完善、城乡一体、产销互动、开放畅通、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加强以市为中心、县城为骨干、乡(镇)为基础、村为补充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市场基本流通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依托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具有特色和规模、品牌效应的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推进区域农产品市场的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区域性流通贸易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建设跨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流通市场主体、现代流通方式、流通政策手段、流通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大力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

把产业扶贫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

渠道,大力推进区域性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帮助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各类优势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一)加快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

以市场为导向,以专项扶贫资金为主,整合部门、行业和社会资金,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先安排扶贫贴息贷款重点扶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类型、多层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开发的整体效益。

武陵山区贵州片区。大力发展以优质肉猪、肉牛、肉羊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打造乌江优质肉羊、肉牛等特色品牌,建设中国南方优质肉羊、肉牛生产基地;加强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富硒(锌)绿茶、出口绿茶为主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以及优质干果、优质烤烟、优质油茶、中药材、脱毒马铃署特色早熟种薯扩繁基地和鲜食型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加强野猪生产基地、以大鲵为重点的冷水养殖基地建设。

乌蒙山区贵州片区。大力发展以优质肉羊、肉牛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加强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高山‛有机绿茶为主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以脱毒马铃薯为主的各级种薯扩繁基地和加工型商品薯生产基地,以优质苹果为主的精品水果生

产基地,以优质核桃为主的干果生产基地,以及优质烤烟、特色小杂粮、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片区。大力发展以优质肉牛、肉羊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加强以地方名特优畜禽产品为主的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以冬春早熟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优质猕猴桃、火龙果、苹果、枇杷、桃李、柑橘等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以及高档名优绿茶、优质干果、优质油茶、冷水养殖、中药材、脱毒马铃署特色早熟种薯扩繁基地和鲜食型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二、三产业发展 围绕区域优势特色农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进高端营养保健品生产加工、茶叶精深加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林特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依托区域矿产资源优势,推进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资源深加工等产业。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区位优势,努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镇)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优化非农产业发展布局。支持区域内各县发展工业集聚区或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发展以农产品流通为主的交通运输、市场营销、中介服务等服务业。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大力扶持贫困

地区发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拓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领域。

武陵山区贵州片区。以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为重点,着力打造以碧江区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梵净山、乌江山峡、九龙洞、十里锦江、太平河、玉屏舞阳河、松桃苗王城、思南石林、石阡温泉群等旅游景区的梵净山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组团,以及玉屏—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务川—道真、印江—石阡—余庆—湄潭—遵义、铜仁—遵义、道真—正安—遵义等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实现新跨越。

乌蒙山区贵州片区。以森林生态游、文化生态游、喀斯特景观生态游、史前文化探秘游、夜郎文化游、红色旅游、避暑旅游为重点,着力打造织金—大方—毕节—赫章乡村旅游区。

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片区。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和扶持苗岭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民族文化品牌,努力把三个民族自治州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和民族文化保护示范区。围绕黄果树、荔波、万峰林、舞阳河等大景区,着力打造平坝—镇宁—关岭乡村旅游区,凯里—雷山—台江—剑河—黄平—施秉—镇远乡村旅游区,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乡村旅游区,荔波—独山—三都—都匀—平塘乡村旅游区,以及兴义—万峰林—安龙—贞丰乡村旅游区,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品牌鲜明、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产业化核心建设区。

第四节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

借鉴毕节、黔东南等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经验,以建设生态乡镇、生态村为重点,以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沿线为主线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带,以点连线、点线带面,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连片整治。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广应用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山地农业扶贫项目,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成果,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区域环境保护,推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实施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和监督管理减排三项措施,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减少农药、化肥施放、集镇村庄整治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臵。

第五节

大力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实施差别化政策,对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攻坚实施‚特事特办‛,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加强规划指导,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提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区域内企业、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村实用人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搞好职业教育和公共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综合治理‛,加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进集团帮扶。

第六节

加大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扶助力度

加快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让贫困地区群众尽快提升自身素质,改变自己生存和发展状态。实施和完善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健康素质。大力发展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教育,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每年选送一批贫困家庭学生赴发达地区、省内大城市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并优先推荐就业。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 “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 “十二五”规划

日期:2012-05-08 来源:广西扶贫信息网 作者: 阅读:2093次 字体:大 中 小

努力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抓住新机遇,深入贯彻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促进我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实现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继续组织实施和全面完成《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意见》,战胜各种灾害,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的影响,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层层落实扶贫责任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整村推进和连片特殊特困区域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对406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和对连片特殊特困区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大石山区特困村屯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试点工程,培训和引导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稳定就业。突出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综合素质提高,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和推行贫困群众参与式扶贫。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全区扶贫开发投入达296.8亿元,其中中央扶贫资金35亿元,自治区财政10亿元,扶贫项目贷款75亿元,社会各界等61亿元,水库移民投资115.8亿元。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按计划、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继续开展连片特困的大石山区五县、桂西五县、距边境0—20公里范围内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区新、改、扩建通贫困村四级公路和通自然村(屯)道路2万多公里,使贫困村通公路率由2005年的47%提高到2010年的96%以上,贫困村20户及以上自然屯通简易公路率由55.61%上升到84.68%,贫困村交通难得到有效缓解;在贫困村建设沼气池92万座,4060个贫困村沼气入户率达50%,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55%,贫困地区的生态明显改善;解决了35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改造贫困农户茅草房或危房4.5万户;建设水库移民新村591个,建设库区村屯道路3958条、饮水项目1042个,搬迁安置水库移民6.49万人;对缺乏生存条件的18.5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同时巩固完善了部分历年扶贫异地安置场点的建设。

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增加。加大扶贫项目贷款和到户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力度,扶持和培植了113家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新建、续建一批甘蔗、水果、桑蚕、中草药、香料、茶叶、剑麻等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生产基地,扶持贫困农户养殖一大批牲畜和家禽,扶贫产业覆盖95%以上的贫困村。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782元增加到2010年的3454元,年平均增长14.2%,增幅高于全区水平1.5个百分点;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536元增加到2010年的3037元,年平均增长14.6%,增幅高于全区水平1.9个百分点。

扶贫职业教育培训效果明显。认定了74个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63万人次,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实施大石山区贫困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试点工程,资助3万多名贫困村困难家庭子女就读中、高职学历教育,在城镇稳定就业率达90%。

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贫困地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小学生入学率为99%以上,全面改造农村校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新农合全面覆盖贫困县,农民参合率达90%左右,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乡乡建有卫生院,大部分贫困村建有卫生室,贫困群众缺医少药状况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大部分的乡镇和贫困村建有文化站,实施50户以上自然村屯通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8.5‰左右,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有效遏制,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扶贫开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多,发展差距大;二是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地矛盾突出,投入成本相对提高;三是返贫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由于稳定增收的产业不多,社会保障体系弱,导致抗风险、抗灾害的能力差,已解决温饱的人口有较大的脆弱性,返贫问题突出;四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五是贫困群体需求呈现多样化,给扶贫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六是服从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守边固土的需要与扶贫开发措施的矛盾给扶贫工作带来困难;七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建立给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八是有些地方扶贫意识比较淡薄,扶贫机构有弱化的趋势;九是群众参与程度低,等靠要思想仍有存在。同时,“十二五”时期我区扶贫开发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国家继续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二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十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实施,将进一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建设的扶持力度;三是国务院颁发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明确提出我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明确我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措施,为我区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有利于扩大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五是随着我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将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加快扶贫开发进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抓住机遇,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统筹发展,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核心;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政府主导,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加强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对本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把扶贫开发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农村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重点攻坚对象,根据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产业发展型、生态型、教育扶贫型、劳务输出型、科技扶贫型等扶贫模式。

——自力更生,社会帮扶。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处理好政府扶持、社会扶持与自力更生的关系。继续推行参与式扶贫,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拓宽帮扶领域,提高帮扶水平。

——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各行业部门要根据全区扶贫开发总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密切协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我区“两区一带”发展布局相结合。

(三)主要目标

围绕到2020年稳步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重点县和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发展差距。

到2015年,力争实现贫困户人均一亩经济林(园)或每户有一项以上增收项目,初步建立基本覆盖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贫困村通沥青或水泥路率比“十一五”期末有较大提高,有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和连片自然村的片区通村屯道路,鼓励修建硬化路;基本解决贫困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所有的贫困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屯全部通电;已通电的村屯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改造农村危房(茅草房)50万户;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事业,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0%左右,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贫困村公共卫生、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发展,每个贫困村有符合规定标准的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加强贫困村能源建设,改善贫困村用能条件;推进生态建设,改善贫困村生活环境;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贫困村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能力和特殊困难家庭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温饱靠救助,发展靠扶贫开发;力争对19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新建2000个水库移民新村,累计培训水库移民50万人;实施30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对贫困村贫困家庭15万个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并实现劳务输出;开展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00万人次;职业教育移民5万人。

三、扶贫对象与重点

(一)扶持对象

在自治区制定的扶贫标准以下的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对少数民族、妇女、计生困难户、退伍士兵、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扶持对象的识别机制和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

(二)扶持范围

1.把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的滇桂黔石漠化区及自治区划定的未列入国家片区规划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市、区)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2.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持工作。继续扶持被调减出国家或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

四、主要任务

(一)专项扶贫

1.实施连片大石山区综合治理工程。根据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治理的计划,结合广西实际,实施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综合治理。坚持基础设施扶贫,改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发展条件;坚持产业扶贫,走就地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移民、劳务经济相结合的路子,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产业开发型、生态型和红绿色旅游型的村屯。

2.继续采取大会战的方式,整合资金,集中人力物力,集中时间,对特殊困难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条件。

——实施边境一线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工程。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广西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边境地区发展的意见》(桂发〔2010〕24号)的精神,编制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并组织对距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的交通、能源通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土地开垦整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口岸、产业开发、农村低保、农村合作医疗、村干补助等13大项建设项目的实施,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任务。

——分期分批对革命老区村、少数民族县的贫困村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坚持自愿原则,力争对19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其他移民搬迁项目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衔接,共同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考虑资源条件,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移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搬得出、移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4.实施教育移民和雨露计划工程。以促进大石山区扶贫对象稳定就业,逐步缓解大石山区人地矛盾和生存难为核心,实施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移民工程和继续实施雨露计划。用财政扶贫资金或社会捐助资金资助贫困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接受中、高职教育,并实现毕业后稳定到城市就业;对贫困村富余劳动力实行中长期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同时,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劳务输出,发展劳务产业,走市场化、技能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路子,强化技能培训、组织管理、维权服务等关键环节,努力推进劳务输出由季节型向常年型、体力型向技能型、打工型向企业型转变,力争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5%以上。结合当地产业开发,整合各种资源,采取“农家课堂”和与行业部门、扶贫龙头企业联合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贫困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扶贫开发管理水平的培训。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扶贫部门干部的培训要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资助贫困村一村一名村干部接受高等职业学历教育,逐步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5.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五年内,分两批对3000个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实施水、电、路、气、房以及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贫困村规划,分两批实施,五年一次性验收。以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县为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机关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资源,集中投入,确保村均整合项目资金3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整合资金200万元以上。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加强整村推进的后续发展,巩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

6.深入实施以工代赈。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开发条件的改善,加强贫困地区村级以下道路、人畜饮水、水利、基本农田工程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综合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7.实施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本着“投资水平符合实际,项目储备调控实施”的原则,加大专项资金投资规模,着力解决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已建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移民教育培训等问题,集中资金建设水库移民新村,建设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增收项目,让广大移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在重点解决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农村水库移民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统筹兼顾解决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连带影响问题,做好在建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8.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和推进旅游扶贫等。引导贫困群众从零星分散的产业开发转变为集约经营、连片规模开发和基地化建设;从粗放低端产品生产转变为生态有机产品生产、标准化生产、品牌经营;从重视种植、养殖环节转变为种养、加工、销售统筹考虑;强化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和互助资金组织等带动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继续探索实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加强产业发展的后续服务。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工商企业到贫困地区兴办利用当地资源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项目。自治区重点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十片以上特色优质高效、连片在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或特色高效的养殖示范基地,每片示范基地辐射覆盖贫困户1000户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户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扶持培植1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扶贫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期末,辐射带动的贫困村农户数增加一倍以上,力争农户增收一倍以上;通过示范基地和扶贫龙头企业带动1000个以上贫困村为产业化扶贫示范村,到“十二五”期末,力争示范村内贫困农户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在有需求并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逐步实施互助资金试点,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农民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力度,大力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扶贫,不断增加对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扶持。

(二)行业扶贫

1.明确部门职责。各行业部门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并完成本行业的扶贫任务。

2.注重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林、牧、渔产业的指导和农村社会化服务。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在贫困地区发展的产业可实行联合开发的办法,财政扶贫资金与行业部门的资金捆绑使用,扩大项目规模和提高项目开发的成功率。

3.积极开展科技扶贫。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带动作用,继续围绕蚕桑、药材、水果、畜牧、水产、竹子、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鼓励区内外科技人才积极参与科技扶贫工作,建立一批科技服务型专家队伍,培育贫困地区农村科技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完善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社会化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在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进行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注重进行贫困地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行政村的路网建设;大力开展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和基本农田整理建设;建设安全饮水工程等。

5.加大对贫困村农户危房(茅草房)改造力度,重点推进农村危房,特别是边境地区边民危房、少数民族村寨、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危旧房改造。

6.改善社会公共服务。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政策。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的统筹投入,完善贫困地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边境县、民族自治县和革命老区实施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定期组织城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下乡”活动;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户给予优先重点扶持。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贫困地区普遍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建立五保户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覆盖生活困难且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强抗灾救灾能力,尽力避免因灾返贫,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政策。

——支持文化事业。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强化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文化队伍服务能力,建立便捷畅通、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和传播体系,支持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事业。

7.加强生态建设。继续深入实施生态扶贫工程,加大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创新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模式,推进乡村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增强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补偿功能,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资源补偿方法和模式,让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得到必要的生态、资源补偿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增强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社会扶贫

1.继续加强定点扶贫工作。自治区、市、县和中直驻桂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的骨干企业、高等院校、驻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工作,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实行区、市、县、乡(镇)党政领导定点联系扶贫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与定点扶贫工作。积极鼓励各类大中型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各帮扶单位要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结合起来,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和新一轮整村推进目标,确保每个贫困村都要有一个县级以上部门定点帮扶,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整合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

2.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完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体系,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市、县列为扶贫协作重点。除了继续深化广东帮扶广西的扶贫协作工作外,自治区内实行经济条件较好的设区市结对帮扶一至两个贫困程度较深的,脱贫难度较大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本市范围内实行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对口帮扶本市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着重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经贸合作、劳务输出、干部交流与培训、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协作,加强经贸、交通、教育、劳务、旅游、文化、卫生、环保、生态、城建等部门的协作,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产业联动、经贸互动、技术拉动、就业带动的工作机制,密切沟通交流,推动协作事项落实,使扶贫协作取得更大成效。

3.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基金会、红十字会、侨联等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我区扶贫开发,组织开展扶贫募捐、“村企共建”、区内对口帮扶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扶贫志愿者活动。

(四)国际合作

多渠道、多形式争取国外政府、国际双多边援助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对我区扶贫开发的支持和援助,深化减贫项目合作,积极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探索新的扶贫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广西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在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抓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国际减贫培训实地考察基地建设,承办好“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及扶贫经验国际研修班等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扶贫开发责任

坚持中央统筹、自治区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各市负责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长抓不懈。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任务分解、督促检查、跟踪问效、行政问责体系。自治区实行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一名在职的省级领导挂钩联系,负责指导联系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各市也要参照自治区的做法,实行领导联系重点县工作。县(市、区)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进一步完善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工作部门和重点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各市、县(市、区)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结合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规划,研究制定本级扶贫开发规划。

(二)建立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管理机制

建立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综合改善。把行业扶贫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列入部门绩效考评的指标,并建立健全奖励和问责机制,制订驻贫困村干部的选派和管理使用规定。

(三)完善金融、财税、土地服务政策

多方面拓展贫困地区融资渠道,建立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担保基金。继续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信贷和农村妇女小额信贷。认真落实国家涉及税收优惠政策,运用税收杠杆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免税优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贫困地区移民易地搬迁用地需求和扶贫产业发展需要。在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安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四)完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管理机制

不断提高扶贫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健全项目库储备制度。完善资金专款专用和报账制度。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与使用,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加大对各行业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的整合和统筹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公告、公示制度。

中央专项安排贫困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如彩票公益金等项目,逐步减少或取消市县两级配套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由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扶贫资金安排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同等或略高于行业部门同类项目的补助标准。

(五)建立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扶贫开发投入,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比例不低于30%。同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市、县级财政也要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履行扶贫开发职责。探索建立以激励地方政府逐年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的政绩考核机制和扶贫资金随地方投入递增的激励机制。引导行业部门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并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开发。

(六)加强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加强贫困地区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大、中专业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长期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制定鼓励政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等方面给予照顾。积极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医疗卫生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再教育。选拔一批懂农业科技知识、会经营管理的干部、能人及有一技之长的乡土拔尖人才充实到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发挥“能人经济”的作用。

(七)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

各级要明确承担扶贫开发工作职责的机构,并配备适应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的人员。各市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县(市、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同时抓好扶贫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扶贫开发管理水平。加强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选派扶贫干部学习研修、挂职锻炼,积极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进一步加强扶贫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加强扶贫干部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建立、完善贫困地区扶贫干部工作激励机制、贫困群众脱贫激励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强基固本为保证,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有效途径。选派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大学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帮助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

(九)加强扶贫研究和宣传工作

加强扶贫理论和政策研究,注重扶贫实践总结,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加大扶贫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实行扶贫宣传工作考核机制,将扶贫宣传纳入各市、县(市、区)扶贫办工作目标任务,实行宣传情况通报评比制度,对扶贫宣传工作及时进行总结表彰。

(十)加大扶贫监测和督查力度

一是建立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做好扶贫开发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工作,加强对贫困县、村、户的动态监测和管理。二是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监测评估机制,对扶贫项目执行质量、执行进度、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估,提高项目实施绩效。三是不断创新督查工作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建立行业扶贫工作协调督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级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督查、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和项目检查、巡查、抽查等,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全面落实。四是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差的相关责任人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追究责任。

各市、县(市、区)要根据本规划,制定本级实施意见。

本规划由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四篇:财政局关于召开扶贫开发暨十二五规划对接工作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县财政局

结合财政职能,就财政对接省“十二五”规划和近期与省市财政部门对接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关于对接省“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思路。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财税金融体制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同时,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把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列为六大重点改革任务之首。今后一个时期,围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财政体制特别是转移支付制度,以公共财政为核心的预算管理制度,增值税、营业税等税收政策改革都将进一步深化。未雨绸缪,针对可能出现的调整和变化,财政部门将积极主动加强调研和分析研究,做到围绕中心、立足本地、突出重点,不断完善基础工作,积极谋划对策措施,真正为县委县政府经济决策做好参谋、当好助手。

1.在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上。余干作为国定贫困县,同时又是中央首长的家乡,一直以来,中央和省厅都在转移支付补助上给予关心关爱。随着国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要求,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转移支付人为因素影响不断下降,但仍存有一定的弹性和争取空间。当前,要充分利用多年累积下来的人脉资源优势,加强与省财政的汇报沟通,全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重点是要对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办法吃准吃透,在上报相关数据时,特别是在财政决算中,要认真填报相关数据,对财政 1

总收入、财政总支出、年末财政供养人口、可用财力、工资水平等重要指标的上报尤其要慎重考虑。

2.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工作上。去年,我们已经着手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在吃准上级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大营业税基数。今后还将积极主动开展试点前期调研工作,摸清全县应将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情况,会同税务部门分析、测算相关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税收收入的增减情况以及对县本级财政收入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财政收支的增减因素,认真做好财政收入预测分析工作。

3.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密切关注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改革试点工作。财政部门将积极与省厅和税务部门加强沟通,全力做好这项费改税的前期基础性工作,确保我县目前既得利益不减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

二、近期对接省厅的有关情况。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围绕自身工作及职责,积极与省厅保持对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⑴积极对接提高津补贴财政补助经费。据了解,省厅今年新增安排4亿元用于困难县(市、区)基层行政人员津补贴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补助。前期我们积极与省厅有关领导和处室进行汇报和沟通,对我县目前津补贴和绩效工资发放标准和我县财力困难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力争省厅在该项资金分配中能给予余干更多的考虑和倾斜。

⑵积极对接财政困难县财力性补助。据了解,省厅今年新增

安排2亿元用于财政困难县(市、区)民生工程支出。我们在吃准吃透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民生工程项目县级配套情况进行梳理,力争取得国定贫困县更多的财力性补助份额。

⑶积极对接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据了解,省厅今年新增安排1.8亿元用于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主要是用于增加村支书和主任的工资以及村级办公场所建设补助,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基础数据的上报工作。

⑷积极对接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工作。据悉,中央前期对江西上报粮食产量等相关信息存有异议,可能对我省粮食产量水分进行压缩直至对粮食奖励资金产生影响。我局高度重视,主动与省厅有关领导和处室进行沟通对接,并于4月份邀请了省厅经建处同志来余干进行专题调研和座谈。听取我县粮食产量情况工作汇报并实地进行了解,力争不压缩余干产粮大县奖励资金。

⑸积极对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据悉,中央和省厅今年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我们密切关注该项工作进展,并积极对接省厅有关领导和处室,全力利用好我县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的优势,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

⑹积极对接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化解工作。按照中央和省综改办的部署,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乡村垫交两税债务化解工作。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前期工作,并在3月份,邀请省综改办同志来余干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债务情况,省里制定乡村债务化解方案时吸纳了我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以便我县在乡村两

税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中赢得主动。

⑺积极对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资金项目。据了解,中央和省厅今年将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我们抓住近两年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资金项目顺利通过省市财政部门组织的验收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与省厅的沟通,力争今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将有望获得更大份额。

三、全力做好部门项目资金配合工作。一是主动与省厅对接,大力配合项目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近年来,财政部门积极与上级财政提前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政策信息,需要走出去的抓紧走出去,需要配合的及时搞好配合。全力为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当好参谋和助手,避免有些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盲目性。二是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优质财政服务。特别是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规范了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

篇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新华社发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 篇三: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整理版)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 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 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三、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四、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六、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下载凤县 十二五扶 贫 开 发 规 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凤县 十二五扶 贫 开 发 规 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二五规划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种下"摇钱树" 十八"金元宝"谁先瓜熟蒂落 机械 受益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积极有序发展信息技......

    十二五规划

    绥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规划的五年,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科学编制和组......

    十二五规划

    金川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巩固“十一五”全县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十二五”全县......

    十二五规划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浅谈十二五规划

    浅谈“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核心内容......

    浅谈“十二五”规划

    2010-2011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成 绩:浅谈“十二五”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

    十二五规划

    李克强对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阐述 新华网于11月14日23点39分刊发了李克强对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阐述----深刻理解《建议》主题主线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