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懂新闻英语的十大方法
(一)尽量先以自己熟悉的语言了解新闻内容
刚到ICRT 国内新闻中心上班的外籍记者,虽然多半中文程度并不差,但是有时候“新闻中文”并不强,在翻译或阅读一些中文的新闻稿时,虽然可以查单字,但要完全了解整体的意思,往往有些困难。发生这样的状况,我会建议他们先去看英文报纸的同样一则新闻,透过自己的母语,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再回来看中文稿时,本来以为很复杂的内容,就变得简单多了。
同样的,在进行当天的英文新闻学习前,先从中文的媒体了解当天主要的国际或国内新闻内容,在听英文新闻时,就容易多了。当然,这是在学习期间,过了入门的阶段,就不需要了。
(二)掌握各类新闻英语的有限单字
世界之广,事件之多,大部分的人一定认为,要掌握新闻英语的相关单字,恐怕好几千个,要背完一整本的新闻字库,才有办法听懂。这个想法似乎很合逻辑,但是其实有个极大的错误,从政治新闻到娱乐新闻,当然很可能有几千个单字,但是相关的单字每几个月,甚至每几年才出现一次,就是所谓的rarely used vocabulary(罕见单字),例如:multilateral currency realignment(跨国货币调整)或planned obsolescence(计画的陈废),如果连这些也要背,那可真是不得了。
幸好,每天新闻会遇到的单字,八成五以上,都是我们称为的commonly used vocabulary(常用单字)。换言之,只要你能掌握这五、六百个重复出现的单字(也就是本书所介绍的字汇),就可以听懂八成五以上的新闻。其它一些较专门的财经或科学等新闻字汇,等主要的单字会了之后,再慢慢的增加难度。
(三)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想它,继续听下去
你一定有个经验,在听英语新闻或英语节目时,遇到一个你不会的字或没听清楚的段落,就开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来的内容全都没听清楚。所谓“一心不能二用”,绝不可以在听的同时,边想前一句的意思,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思考,专心听下去。
某个段落没听懂,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也许有个没学过的单字,或有较特殊的句型,也许主播播报的速度一时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没听好。无论原因是什幺,不管它就继续听下去,还是有可能将主要内容听懂,因为九成的时候,漏掉一点,不会是关键到让你无法连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惟卡在前一句,肯定全军覆没。
但如果另外那一成确实是关键呢?要是有空,可以上网找相关内容的新闻,了解一下是否有关键单字或内容较不熟悉,如果是重要新闻,一般来讲不会报一次就不报了,可以收听当天其它整点新闻的播报,也许还可以听到同样的新闻,也许听第二次就完全了解了!
(四)不要太在乎特殊难懂的人名及地名
2000 年初夏,裴济发生政变,没多久就宣布戒严令,军方的领导人,头衔连姓名叫“Fiji military commander Commodore Frank Bainimarama”,每次我播报新闻,念到这里时,都差点要吃螺丝。想一想,连我都要花时间先练习这些较难念的名字,而听众听我播报,三秒就过去了,难怪有人对这些外国人名及地名叫苦连天。
遇到这样的状况时,该怎幺办呢?别理它吧!说实话,我自己听 BBC 或 CNN 的新闻,也常常听到不太熟悉的人名或地名,如某国家的人,也许我没听过,很可能听完新闻你再问我,我也答不出来他的名字,但是多半时候对了解新闻内容并不影响,我只要知道他是某国的国会领导人就够了。再如俄罗斯南部某个难念的小城镇发生什幺事,清楚它他是俄罗斯南部的小城镇,足够我了解新闻内容。你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不要为复杂的名称所困扰。当然,重要的新闻人物及地名还是得熟悉一下。
(五)以正确的播报速度来学习
我刚来台湾时,常常有人找我为一些英文教材配音。进录音室时,我坐在麦克风前,拿了稿子开始念,没念几句,负责人请我是否可以念慢些,于是我从头开始,放慢了速度,念了几句,他又问我可不可以再慢些。等到教材出版后,我听了卡带,自认为不但听起来怪怪的,对学会也没有帮助,因为人正常说话根本不是这样的。
经常有本地朋友抱怨,我在ICRT 播报新闻的速度,快得让他们听不太懂,我只能说,这是播报新闻正常的速度,即使 ICRT 播的慢些,等到你要听BBC或CNN,还是会听不懂。那该怎幺办呢?我来台湾时,基本的中文会话不成问题,时间久了,报纸也能读看,但是打开中广或三台的新闻,还是觉得“雾煞煞”,于是我将中文新闻录音下来,重复的听,如果不会的单字,请朋友帮忙听一下,听到上百遍,直到完全听懂为止。因为我自己这样的练习,现在听中文新闻,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有了手上的这套教材,你不用自己录音,更不需要麻烦别人帮忙听,但是你会发现,专业的播音员录制在CD 片上的新闻都是以正常的速度播报,因为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会新闻英语,如果听不太懂,多听几次,一定大有进展。但是,如果用一些速度放慢的教材,那只能永远听教材,真正新闻的速度会跟不上。
(六)尽快锁定大略的新闻内容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听英语新闻时,主播经常会在报某条新闻前,来句类似And now in sports...(现在进入体育新闻),或Turning to the Middle East...(转向中东地区……)或In U.S.election race news...(有关美国选举新闻……)等,没有一定格式或说法,这样短短的一句,就是要让不同类型新闻的转变自然些。
播报某条新闻前,来个这样的“自我介绍”,对学习新闻英语是很有帮助的。怎幺说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到目前为止,我听得懂的台语还是有限,如果随便跟我说几句,我很可能听不懂,但是若有人先让我知道他准备跟我聊的话题,接下来对我就容易的多了。这个情形跟新闻前给你一个小提示一样,知道即将要接收哪一类的讯息,可以先准备一下自己的思惟。当然,不是每条新闻前都会给你这样的提示,要是没有,自己也得赶快锁定内容及方向,如果看电视新闻的话,可以试着从画面了解是哪一类的新闻;若是广播的话,也应该从第一句就可以判断。
(七)经常听,经常练习
或许你会认为这幺简单的道理不用说也知道,但是你会发现,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重要的。
我记得刚来台湾不久,中文尚未十分流利,只要回美国几个星期,回台湾之后,讲起中文来,舌头便不听使唤,结结巴巴的。后来,我与美国史丹福大学的一个东方语言学教授聊起来,他说,其实只要每天花点时间接触它,就可以完全避免这样的状况。
《新闻英语8周打通关》的课程可以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听懂大部分重要的新闻内容,但是八周后还是要每天或每两天找点时间打开收音机或电视听听英语新闻,维持“基本工夫”。
(八)虽然要“听”新闻,正确的“说”也很重要
本书的目的,是让你打好收听新闻英语的基础,做个一流的“听众”,但听力再怎幺好的中国人,不会自己想做英语主播,所以为什幺要管发音呢?其实,这个道理是很简单,如果自己对某一个新闻单字的发音不对,很可能会听不懂,例如唱片或记录叫record,录音也叫record,但是前者念﹝re'cord﹞,后者念﹝'record﹞,如果认为这个字只有一个发音,很可能就会弄混。
有时候也很容易将两个不同单字的发音弄混,例如:Philadelphia battered Chicago, winning 14 to 1.(费城击败芝加哥,以 14 比 1 赢球。)如果这句的battered听成batted,虽然发音接近,但意思就不对了。
避免这方面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听本书所附的 CD 时,单字的部分自己也跟着念。如果花一点时间确定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对听懂新闻英语也会有帮助。
(九)了解学习新闻英语的过程及进步的速度
学习任何东西,尤其是语言,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到了某个阶段,学习的速度会自然而然的加快。学习新闻英语的起步阶段,也许经常觉得听不懂,但是继续努力,不知不觉会发现,费的精神较少,但听得懂的部分变多了。
为何了解这个过程是诀窍之一呢?因为很多人还不到“半途”就以为自己学不会,但是其实只要有恒心,绝对可以有令人非常满意的成果。
(十)对自己有信心
一定有人说,讲这个谁都知道,但不少人对自己却是没有信心或信心缺乏,而对自己学习的进度及成果大打折扣。英文有句话:We are our own worst enemy.(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虽然学新闻英语一点都不难,但如果心里想:“我一定学不会”。还没有开始奋战,已经被自己打败了,要突破自己设下的心里障碍,比实际学习的障碍还更困难。
我记得在美国刚开始学中文时,有一天在纽约唐人街的书店拿起一本厚厚的中文小说,书名三个字我只认得第一个字──“红”,翻开看看,里面只认得几个零星的字。当时我心里想,真的会有一天我能看得懂这个吗?对外国人而言,要认得汉字可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不过我当时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学会,绝不轻易“罢休”。
当时我在唐人街手握着的书,书名的另外两个字是“楼梦”,至今《红楼梦》我看过三遍。如果当时我想:“ 啊!这个太难了,学一百年都学不会。”我现在认得的中文,可能还是那零星的几个字。所以在强烈的学习欲望及好方法之外,也要对自己有信心,英文有另外一句话,就是What the mind can conceive, it can achieve.同志们,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亮剑”。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尤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空军第十六航空团,P-39飞蛇战斗机大队,竟产生了二十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与此同时,苏联空军某部施吴德飞行中队产生了二十一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模范飞行员。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同志们,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我们靠的就是我们军队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第二篇:十大新闻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
1月8日至9日,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该机制正式启动。一年来,中国外交全面进取、积极有为,取得瞩目成就:全方位外交不断拓展,既有大国关系良性互动,也有周边外交精耕细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深化拓展,多边外交精彩纷呈;成功举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积极参与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等多边活动,主客场外交协同呼应;提出的一系列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广获赞誉,“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合作倡议开花结果,参与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成效卓著。
二、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
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地区发生8.1级强烈地震。地震在尼泊尔境内造成约9000人死亡、2.2万多人受伤,全国受灾民众达800万,约占尼泊尔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震还导致尼泊尔大量基础设施和文化古迹损毁,其中包括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杜巴广场,尼泊尔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业受到重创。灾害发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施以援手,帮助尼泊尔灾区开展救援和重建工作。
三、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国际社会举行一系列活动,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5月5日,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9月3日,中国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65位外国领导人、政府高级别代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应邀出席。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在纽约举行,一个主要目的是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四、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
7月14日,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经过近两年谈判,达成解决伊核问题的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放弃部分核计划,西方则逐步解除对伊经济和金融制裁。10月18日,协议开始生效。12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结束对伊朗是否秘密研发过核武器等问题长达12年的调查,为有关方解除对伊制裁消除了不确定性,协议将进入执行阶段。尽管达成全面协议,但伊朗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改善关系之路仍然漫长。
五、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议程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将为未来15年世界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引方向,各国承诺努力使新议程到2030年得到全面执行。多年来,中国2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对发展中国家最新援助举措,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六、难民潮冲击欧洲
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的新干涉主义使包括西亚、北非在内的中东地区国家战乱进一步加剧,导致大量难民出逃。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涌入欧洲的难民已超过百万,其中绝大多数跨越地中海进入欧洲,并已有近3700人因渡船沉没葬身海底。欧盟预计,难民潮仍将持续,到2016年年底,涌入欧洲的难民将突破300万。这场二战以来欧洲经历的最大难民潮已开始冲击欧洲原有的安全、社会、文化和经济秩序及一体化进程。
七、全球反恐形势严峻
10月31日,一架俄罗斯客机在埃及坠毁。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系列枪击爆炸事件。极端武装“伊斯兰国”宣称制造的这两起事件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今年以来,恐怖分子还在肯尼亚、突尼斯、科威特、土耳其、马里、美国等地制造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公愤。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要求加大对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俄、法以及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加大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的打击力度。
八、人民币“入篮”特别提款权
北京时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批准中国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新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人民币将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入篮”有利于中国深化金融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九、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新协定
12月12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法国巴黎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中国为推动达成协定作出了积极的建设性贡献,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十、亚投行成立促进互联互通
12月25日,57国共同筹建、筹备800余天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截至当天,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批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批准书,股份总和占比达到50.1%。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根据筹建工作计划,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将于明年1月在北京举行。亚投行的成立,将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篇:2016十大新闻新闻
问题疫苗曝光
3月18日,山东警方披露一起特大非法经营人用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总值5.7亿元。山东疫苗案曝光后,从有关部委到地方机构,从国务院到世界卫生组织,从媒体到民众,各方都在持续关注此事。作为疾病防控的“守门员”,疫苗安全事关重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这起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里约奥运中国国旗出错
8月8日,中国队在里约奥运会中共获得6枚奖牌,有眼尖的网友指出,包括首枚金牌女子10米气手枪的颁奖仪式,女子10米气步枪、男子10米气手枪、女子重剑个人赛和男子400米自由泳的颁奖仪式所用的中国国旗疑似出错,“四颗小星应该环拱在大星的右面,应该是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而不应该是平行的。” 许多网友评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不容有任何问题。据悉,奥运会场馆内所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都由当届奥组委选定厂家进行制作。
“魏则西之死”引出莆田系医院
随着大学生魏则西的逝去,潜伏在事件背后的莆田系也被推至风口浪尖。魏则西曾经就医的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肿瘤生物中心,其背景就是莆田系,涉事公司柯莱逊背后老板正是莆田人士陈新贤和陈新喜兄弟。
中国超级计算机太湖之光成为世界第一
6月20日下午3点,TOP500组织在法兰克福世界超算大会(ISC)上,“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登顶榜单之首,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这是中国首台完全使用国产芯片且运行速度排名世界第一的计算机。
南海仲裁案
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并否定了“九段线”,还宣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
南海仲裁案,即所谓“菲律宾控告中国案”,是一个临时组建的仲裁庭,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进行的所谓“裁决”,其实质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里约奥运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北京时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以3:1击败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之后,再次夺得奥运会金牌。年轻的女排姑娘在郎平的带领下拼出了中国女排又一个辉煌。
G20杭州峰会
G20峰会9月4日-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9月4日的开幕活动并致辞。
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
9月25日,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仪式昨天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举行。它由中国科学院与贵州省政府合作共建,总投资近7亿元,是世界上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发射成功。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
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
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四篇:十大新闻
一、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184天时间里,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这是4月30日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大型灯光喷泉焰火表演在上海举行。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这是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三、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
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了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根据纲要,我国将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这是7月27日,宁夏灵武市农场学校的学生在上音乐课。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四、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举行。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30年来深圳的地标建筑越来越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宾馆,到80年代的国贸大厦,90年代的地王大厦,很快将迎来京基金融中心的新高度(从左至右,拼接图片)。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五、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8月7日23时40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甘肃舟曲……2010年,我国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异常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篇章。上图:4月18日,救援人员在玉树地震灾区结古镇一处地震废墟上搜寻幸存者。新华社记者朱祥摄下图:这是8月13日拍摄的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受灾核心区域。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六、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七、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刷新3项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和27项亚运会纪录。29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金牌,3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奖牌。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199枚金牌、416枚奖牌,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12月12日至12月19日举行。这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上图: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主火炬在开幕式文艺表演《启航》中升起。新华社记者凡军摄下图:这是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八、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计算机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这是7月29日,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科研人员正在对已完成装配的“天河一号”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毛振华摄
九、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
国家统计局12月3日发布公告,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产
2.9%。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是战胜严峻自然灾害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我国粮食总产已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9月19日,在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水稻种植户在场院里晾晒水稻。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十、中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适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外景(8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国外的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2010-12-30 14:43:22.0 来源: 新华网 跟贴 0 条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这是目前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涵盖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使双方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效率显著提高,为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海地发生强烈地震重建艰难
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粗略估计造成20多万人死亡,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为海地200年来最严重灾害。灾后重建进展缓慢,至今仍有约130万灾民住在临时帐篷里。10月,海地又暴发霍乱疫情,数周内蔓延全国。截至12月22日,霍乱疫情已导致近2600人死亡,超过12万人接受治疗。地震、飓风、霍乱以及政局动荡,使海地人道主义局势日益严峻。
三、东北亚安全局势持续紧张
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黄海)爆炸沉没,104名官兵仅58人生还。5月20日,韩国公布调查结果称,“天安”号遭到朝鲜小型潜艇鱼雷攻击而沉没,朝方称其与这一事件毫无关系。11月23日,朝韩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相互炮击,造成韩方4人死亡。朝方称,交火事件由韩国向
朝鲜领海发射炮弹而引起。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参加。12月3日,为期8天的日美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又在日本周边海域展开,东北亚安全局势一年来持续紧张。
四、冰岛火山灰致欧洲航空瘫痪
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在高空向东向南飘散,在挪威、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多国上空聚积,导致欧洲空中交通一度瘫痪,波及全球空运。火山喷发一周内,欧洲取消约10万架次航班,经济损失达数十亿欧元。持续约40天的火山喷发还对冰岛畜牧业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
五、美墨西哥湾漏油酿生态灾难
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水域爆炸起火并最终沉没,导致11人死亡和大量原油外泄。事故发生后,堵漏工作一波三折,不断受挫。9月19日,美国政府宣布漏油钻井被永久性封堵。其间,400多万桶原油流入大海,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对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六、新兴国家全球经济地位上升
4月25日,世界银行决策机构发展委员会表决同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重提高到47.19%。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通过份额改革方案。2012年前,IMF将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世行和IMF在治理改革上相继取得突破,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和IMF第三大份额贡献国,在两大机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
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4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再次下调希腊信用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也先后被下调,去年年底在希腊首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之势,严重冲击欧元稳定和欧元区经济复苏。5月2日,欧元区启动希腊救助机制;11月,债台高筑的爱尔兰也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市场还担心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为应对债务危机,欧元区多国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八、全球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诞生
5月20日,美国基因专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培育出了全球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组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这一成果向人为创造简单生命形式迈出关键一步,并有助于推动新型生物燃料合成工艺的研究。这一成果有望开启基因工程新纪元。
九、智利矿难救援创造奇迹
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井下700米深处,在艰难的条件下团结自救,顽强求生。智利举全国之力,在国际社会帮助下展开救援行动。经过两个多月努力,于10月13日将被困矿工全部救出。此次救援规模和难度之大、矿工井下生存时间之长,世所罕见,创造了世界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十、美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他国质疑
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2011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这项政策在全球引发广泛质疑与批评。批评者认为,美联储“大印钞票”以刺激经济复苏,实际效果难以预料,并将导致美元流动性泛滥和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涌向其他国家,危及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复苏。
第五篇:2010十大新闻
再过两天就是元旦了,在这个即将到来的2011年,我们一起来回味下2010国内十大新闻,一起来看看2010国内大事都有哪些,同时也看看这些2010国内重大新闻中有哪些是最受网友们关注的。
盘点2010国际十大新闻事件
侮辱华裔上榜2010年十大新闻事件
“中日撞船”事件位居2010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之首
网友最为关注的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1)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184天时间里,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
(2)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3)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
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根据纲要,我国将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4)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举行。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5)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8月7日23时40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甘肃舟曲……2010年,我国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异常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篇章。
(6)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7)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刷新3项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和27项亚运会纪录。29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金牌,3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奖牌。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199枚金牌、416枚奖牌,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12月12日至12月19日举行。这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
(8)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计算机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
(9)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
国家统计局12月3日发布公告,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产2.9%。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是战胜严峻自然灾害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我国粮食总产已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10)中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适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
以上十条就是2010十大国内新闻,也都是2010国内大事,想时刻关注2010国内重大新闻请锁定深港在线国内新闻栏目
世博考的可能性很大。1.调控房价政府连出“重拳”
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调控房地产市场,被称为“国11条”;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正式出台, 从坚决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等多方面遏制房价,被称为“新国10条”;9月,多部门分别出台措施,再次打出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房价调控“重拳”贯穿全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效抑制了投机性需求。
2.中国高铁里程跃居全球第一
1月7日,铁道部首次对外发布消息: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来,我国高铁一再刷新世界纪录:京沪高铁全线贯通,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铁;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达486.1公里,创造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
3.人大代表选举实现城乡“同票同权”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规定被形象地称为“同票同权”,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农村和城市每1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如今1∶1的变化。“同票同权”,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4.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被誉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界性盛会”。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184天时间里,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成为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届博览会。
5.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拍回月球影像数据,完成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直接地月转移、成功环月等既定的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这标志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为月球“软着陆”和更远的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基础。
6.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全会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7.第六次人口普查进行
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启动,涉及约13亿人口,共有600多万普查人员参与。这是近年来经济社会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这次普查首次把在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11月15日,人口普查顺利完成入户登记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预计到2011年4月,这次人口普查将公布主要数据。
8.“天河一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
11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我国首次有两台超级计算机位列前三。其中,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二期系统以实测运算速度每秒2566万亿次位居榜首,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9.“国16条”稳物价保民生
面对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11月19日,《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16项措施,包括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随着这个被群众称为“国16条”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菜价应声回落,社会情绪逐渐稳定。
10.我国粮食产量“七连增”
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928亿斤,比上年增长2.9%,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七连增”对保供给、保物价、保民生和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