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在新
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内容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在文新课改的大环境中,以及言文教学逐步得到关注的今天,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 文言文教学 效果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
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我们常见的现象不外乎: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明白;学生埋头苦干,一字不落的记录,生怕漏掉一个词语的解释,往往来不及思考,个别不做记录的,则是一本资料书管到底。最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
我校于2012年3月全面铺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提出了宾川四中“1234”课堂要求,即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二种课型:自主课、展示课。三个转变:教师角色转变,由“师长”变为“学长”;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转变,由“讲堂”变为“学堂”。四个环节: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感悟,归纳反思提升。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自主课和展示课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讲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 1
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
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我们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5-6个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课程中,我们一般都是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我们班有九个小组,那么每个小组一部分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各个小组的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因为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言文打瞌睡,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整个课堂民主、轻松,且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坚持学”。
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现就以《师说》一文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步粗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精读。在《师说》的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居然更好了。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几遍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总之,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以上几点只是作为一个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参考。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还应多探索,多思考,多总结。
第二篇: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语文课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如何
上好语文课
内容提要: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而思想来自于读人、读书和思考,同时,要求语文教师要是一位有智慧的教师,就是具有文本解读的智慧和掌控课堂的智慧。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课 思想 智慧
随新课改的推进,我们有语文老师惊叹“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课”我们每天都在上,都自信自己会上课,实行新课改怎么就不会上了呢?问题不在新课改,而在语文教师本身。怎样在新课改背景下上出优质的语文课,这是一个值得去认真思考的问题。“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而不是选择适应教学方案的学生。”这句话说得有道理。是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去学习从而学会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我们应对自己的教学法作深刻的反思,应从设计好每一节语文课开始,提升自己的上课能力,做一个会上课、上好课的教师。
首先,会上课的语文教师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语文老师容易,做一个会上课、上好课的语文教师就有点难度了。思想从哪里来?从读人、读书和思考中来。
思想来自读人:先读自己,看自己的哪节课最优秀,亮点在哪里,哪节课失败了,失败在哪里,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反思”。课后反思是课堂进一步更有效的保证,也是教师迅速成长的关键。反思是教师对自己一节课下来利弊得失的思考和总结。每一节课上下来,总有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教师可趁上完课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还在,静下心来思考和总结。对成功之处,要总结成功经验,分析成功的原因,继承和发扬;对不足之处,要重点琢磨,多问为什么会不好,怎样做会好些,以便弥补和借鉴。一定把这些都写在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一栏,平时多留意这些不足之处,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上就会少走弯路出效率,教学就会科学优化有效果。然后读名师,走近名师、专家,了解他们,学习他们,比如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程红兵等。
思想来自读书、来自思考。书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会读书的教师才会给学生带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泛泛而谈,枯燥传授。会上课的语文老师是爱读书的老师。文学书籍要读,特别是经典,一个人有了文学的滋养就会温润起来,才不会变得很硬。老师心里温润的时候才能对学生温润。颂中华古典文化唐宋诗词,能让人奠定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读文学也要读教育书籍,更要读名师的教育专著。如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高万祥老师的《教育苦旅》,王荣生老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孙绍振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名作细读》,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北大教授钱理群的《与鲁迅相遇》《名作重读》等。
我们应该怎么读书?要精细地读,把书读懂读透彻,做笔记,还要在实践中思考,我们读书的目的是用于实践,不光要会读,最后还要落脚到实践,结合实践进行思考,不要做纯粹的读书人。这是最基本的读书之道。读读下面这些文字吧,我们会有些感悟的: 读书是和伟人对话。每打开一本书,我们就打开了一扇门,不用预约,不用敲门,不用问候,甚至不用得到允许,我们就这样轻手轻脚地进来了,没有人说我们不礼貌,没有人督促我们离开,大师们积淀了多年的智慧„„读累了,干脆就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在这份宁静中你能品味到——偷偷地获取别人的智慧其实是一种很有乐趣的事。
会思考的教师是会读人的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听到学生心底的声音。在课堂上,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在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课堂”,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相互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让学生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
其次,会上课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这里的“智慧”指的是具有文本解读的智慧和掌控课堂的智慧。文本解读——在上课之前的读书,在讲解中间的读书,不同的时间要求我们读出书中不同的东西,这也是要求我们多多进行尝试才可以做到的。
1、读透文章,读懂文字本身的意思。
2、纯净地读。就是对待文本做到自己先去一字一词的去读,把自己的见解和领悟批在书上,不管自己的初步解读出的东西价值大小,这完全是自己不参考任何资料下的解读。
3、仔细地读。字词、标点、思考、研究、批注„„这个时候不要急着用价值衡量。
4、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这一条是我们很多老师所欠缺的,只依据教学参考去备课,是不够的。
5、对着文本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
6、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名师备课资料、教学操作技术和教学思想等等。要做个勤快的老师,在遇到名家作品时查原文、查教育以外的专家对文本的解读、查相关影视作品。当一切和文本有关的资料都了解后才会对文本有着跟深入的解读。此时方可以找准文本的支点,依据主题取舍材料,让自己的课简约而丰满。
7、让哲学和美学开启解读文本的第三只眼睛。在我们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埋下对未来学习充希望的种子。
课堂掌控——这是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寻求的境界,做一个语文教师很容易,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却不是简单的事情。怎样才能在课堂上运筹帷幄?提两点建议:
1、备课要精透。所谓“精”,就是在备课时,站在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角度,精炼备课内容,去粗取精。试想,一篇文章,能讲的东西确实多,但教材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编排的,不同学时阶段,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就是每篇文章,学生学习目标也是不同的。备课充分,提倡备课时不要备成线性的,要从多个角度去备课,如怎样提问?怎样鼓励学生?怎样纠正错误等等。
2、上课要放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
2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如何掌控好课堂中的每一个过程,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第三篇: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谈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秦艳芳(湖北省大冶市第二中学)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
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我们常见的现象不外乎:教师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讲解,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明白;学生埋头苦干,一字不落的记录,生怕漏掉一个词语的解释,往往来不及思考,个别不做记录的则是一本资料书管到底。最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进程慢,学习效果差。
我校于2012年3月开始全面铺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提出了课堂要求,即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二种课型:自主课、展示课。三个转变:教师角色转变,由“师长”变为“学长”;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转变,由“讲堂”变为“学堂”。四个环节:集体编写学案,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感悟,归纳反思提升。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自主课和展示课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要好的导师。”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方法,也就是汪广仁教授提倡的悬疑教学法。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
其实,我们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我们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由5-6个学生组成。在学习文言文的课程中,我们一般都是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我们班有九个小组,那么每个小组一部分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各个小组的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因为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
言文打瞌睡,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整个课堂民主、轻松,且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坚持学”。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
现就以《师说》一文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步粗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精读。在《师说》的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得居然更好了。
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
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总之,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以上几点只是作为一个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的参考。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还应多探索、多思考、多总结。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7年2期)
第四篇: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多媒体在语文
教学中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媒体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并且成为了教育方式的一股潮流。当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碰撞时,必然会引起人们为之探讨和议论。笔者就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各位同仁交流。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信息利弊
如果把多媒体技术比作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那么,新课程教学则是一朵绽放的花蕾。多媒体技术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其进程必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而日益加快,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把新课程教学带入一个划时代的世纪。而且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我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多媒体系统的特点
多媒体是一个外来词,英文为Multimedia,它结合多种表现信息的媒介如文字、图像、视频和声音等手段于一体,现在一般指融合幻灯、录音、电视和电脑等多种传媒的性能为一体的设施。多媒体技术就是要将多媒体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性:
集成性:一是表现为信息载体的集成即文本、数字、声音、视频、图像的集成。二是存储信息实体的集成,该系统是一种由视频设备、音响设备、存储系统和计算机的集成。所以,多媒体系统是多种表现信息的载体和储存信息的实体的集合。
控制性:多媒体系统不是多种设备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来加工处理来自各种周边设备的多媒体数据,使其在不同的流程上出现。计算机是整个多媒体系统的控制中心。交互性:多媒体利用图像、窗口、图标等美观形象的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的界面,利用键盘、鼠标等方式进行人机之间频繁的通信活动及人机对话,使人们能够控制媒体信息的内容及其处理方式,使人机对话更为自然。
总之,多媒体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技术,以往的计算机只能在显示屏里显示图形和文字,而没有声音、动画、影像等;也不同于电视、电影、幻灯片等,虽包含图像、文字、声音,但没有强大的数字处理功能和交互式功能。
二、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环节中多功能的、方便灵活的辅助性手段。它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教学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并能实现人机对话,有着极大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传统中,教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朗读的教学还不尽人意,许多时候,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学主体水平的高下。多媒体教学制作时,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的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 1
激昂的都能把握的非常到位。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到情景氛围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基调。
例如:在教《沁园春.长沙》时,多媒体可再现湘江的碧水缓缓北流的情景,又可再现出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的场面,这里可以有语言描述情景,画面再现情景,音乐渲染情景,唤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为学生走进作品开拓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又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时,在朗读时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舒缓、低沉,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可知、可感的情景,使人仿佛感受到“母亲”深沉的爱,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是很有帮助的。
这样利用多媒体,教师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善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使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与需要,唤醒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
(二)、增强课堂密度,提高信息容量
多媒体的使用增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它能为教学提供各种资料并能随机抽取。如文学资料包括教学所需的背景、作者简介、同一作家的其它作品以及同一选题的其它作品等。如教师在教余光中的诗《乡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作者余光中的背景资料以及以“乡愁”为题的其它诗,教师也可以上已建好的校园局域网抽取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同时放在屏幕上,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很快就能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并能掌握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最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诗中的句子“乡愁是------”写一句话,选较好的习作通过幻灯放映出来供大家共享,并作简要点评。这样整个教学环节可以节省许多时间,既增加了信息密度,提高了效率,又使知识前后相连,加强了知识系统性,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诗歌。
由于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很强,很适合个体单独运用,所以多媒体不仅能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在课后个别化教学中甚至可以替代教师,如在“第二课堂”的选修课中,教师只要安装教学光盘,学生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通过上校园局域网,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自控学习,自己调整学习方法,这一改以往传统课堂的单纯被动接受,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节省了教师的时间精力。又如我们可以在校园局域网中建立语文能力科学系统,根据语文能力的构成分为听、说、读、写四类,并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题型训练的设计,包括字、词、句、段、篇等,题型分高、中、低三级,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在训练完毕后,系统再给学生判卷评分。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入系统进行课后必要的训练,这样既方便快捷,又做到因材施教。当然教师在平时就要注意将课文中散见的知识点、文化常识以及练习题通过计算机软件积累起来,当教学所需时再将它们调用出来。
(三)、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教学重点是知识体系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学习内容,也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应该着重教学的内容。根据大纲精神,每一册教材,每一个单元,乃至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不够突出的现象比比皆是。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没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突出重点是一个主要因素。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由于绝大多师生没见过景泰蓝工艺品,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只能空讲,学生则很难 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如果利用电脑软件——三维动画片(条件好的学校可自制),景泰蓝及其制作的六道工序将直观地活现在学生眼前。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在,它是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经历以及知识的模糊性等原因造成的。多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通过对各种多媒体信息的交换、加工,制作成二维、三维动画,在时空中,自由展现各种动态图像;也可以通过运用艺术手段和特技效果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要表现的内容在远与近、大与小、繁与简、虚与实、快与慢之间转化,便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比如古诗《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体会其意境是个难点。运用多媒体可以进行如下的教学:首先以行书书法为前景,以春江月夜图为背景,配以中国民乐,进行吟诵,以渲染出诗歌特有的意境。在学生大致读懂诗题的基础上,在屏幕上展现有节奏的配乐范读,同时,根据诗歌内容按序在背景上出现相关图像,并最终完成诗歌意境图。最后,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读中,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欣赏诗歌描绘的意境。再如《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是假?学生往往各执一辞,争议不休。如果让学生观看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的表演(电脑软件或VCD提供剧片断),这个问题就迎“戏”而解了。
三、不恰当运用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运用多媒体主要就是教师对课件的制作。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有些材料并不理想,但又不想使整个课件半途而废,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取不大理想的材料,而正是这些内容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甚至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我看过一个课件《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里面涉及到厅、堂、楼、阁、亭、轩多种古代建筑,但由于课件制作过程中“厅”的图片没有找到,但又不想放弃整个课件的制作,只好找来现在建筑中一间装饰豪华的“厅”的图片来充数,这就影响了整个效果,甚至对学生掌握知识产生误导。还有,有些课件里的录音范读不如许多同学的朗读,我想就有些一味地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实效。
(二)、过多的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教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有重难点的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烦琐的单调,只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而教师忽视了教学密度,使课后学生脑子里空空荡荡,因为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三)、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化,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检验一位教师是否有经验,从他对课堂灵活性的驾驭能力上可以看出,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尤其是语文这门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课堂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避免不了只要对学生提出比较个性化的问题,也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显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也是我们一直大力提倡的。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教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事先设计好了,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感悟和思想启迪的训练,而且特别注意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而文学艺术却是一种视觉和想像的艺
术,二者应该说是有区别的。如果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反过来会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手脚,甚至出现教师和学生被课件“牵着走”的现象,这对高中语文教学是极其不利的。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会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方面还应该是教师的基本功,要有渊博的知识,对所讲授的内容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时刻把握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状态,用教师自己的魅力来启迪学生,让学生有美的享受。
总之,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另一个方面,切不可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失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核心位置。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这样,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才能走上良性的、健康的、积极的发展道路,圆满完成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和教学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探索下去,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的学习,为教育的改革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第五篇: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
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摘 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要重视朗读,从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学生重视朗读,最终热爱朗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尤其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现在的语文教学,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型之路。那么,是不是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已经俱备了呢? 在高中朗读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下这些令人担忧的情况:
1.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朗读过程中常出现语音,逻辑停顿的错误。如把“戏谑”的“谑”(xuè),读作“虐”(nuè);把“戛然而止”中的“戛”(jiá)读作“嘎”(gá).如把“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冰心《笑》)的正确读法“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错读为“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
2.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读。
主要是指声音又细又低,神态扭扭捏捏。这样的学生在高中有相当数量。当然,不能自然大方地朗读,也就不能进行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了。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六个方面叙述了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唤起高中老师,学生对高中朗读教学的再认识,使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一、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没有“琅琅的读”,哪有“出中成章”? 学生通过朗读优秀文学作品,可以真切地体味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培养交流思想的能力。
要朗读好一篇作品,决非易事,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例如发言标准,吐字清楚,念词完整,不读破句,感情饱满,抑扬顿挫等。另外还要深入研究作品,弄清作品的中心思想,对作品的每一章节,每一段落,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第一个标点,都要仔细揣摩,激发自己的真挈感情,使朗读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有感情,从而引起听者的共鸣。
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进行严格正规训练,使学生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通过朗读去领会文章神韵,陶冶情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强调了语言对文章的重要作用。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强调了语言锤炼的艰辛。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说:“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么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在语言方面都经过千锤百炼。诗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红杏枝头春意闹”。散文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语言具有含蓄美和音乐美。小说方面,福楼拜认为:“无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要一个词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性质鲜明。”戏剧的语言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化。
总之,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语言用词追求立体感,分寸感,句式讲究节奏美,整齐美,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可以“一字传神”,甚至“不着一字,尽着风流”。
高中学生认为朗读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实,他们不知道: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才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如果不读我们就品味不出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体会不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再现不出散文的意境美,展现不出戏剧角色的个性。
三 通过朗读提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是朗读。古人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仅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所谓的“涵泳”,就是沉浸其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课文极好的解释。例如《荷塘月色》一课,如果我们靠老师讲解,会觉得其中许多话语令人费解。怎么办?读,响亮地,有感情地去读,你会发现眼前霍然开朗,有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许多学生反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他们说:老师,你授课时讲得太多了,太清楚了,而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又太少了。这样一味地把知识往我们头脑里灌,我们会因“积食”而“消化不良”的。这是众多家学生的心声。高中语文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去朗读,去思考,不然,课本中的精品就会寡然无味了。须知,光靠老师讲,学生思考,是培养不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高中阅读理解得分不多就是明证。我们不要忽视朗读理解文章的作用,而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四、朗读也是高中阶段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熟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朗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对《陈情表》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理解,默记,不知这样一个艰涩的文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这篇古文背下来,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文章背熟了便于理解,记得牢固了便于吸收利用。如果把高中语文课本中(包括课外)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尽可能多地贮存于大脑的记忆仓库里,那么,高考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运用自如。巴金,钱钟书,叶圣陶,鲁迅等大家都运用过朗读进行记忆积累,其效果大家是不言自明的。
五、朗读可帮助字斟句酌,修改文章
朗读,可以形成语感。语感对于检查语病,改正语音不通,拗口,逻辑不严密等问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说:“在看和读之中,能够发现重复罗嗦的地方,把文字改精炼了;能够找出拗口,不通顺的地方,把语言改通顺,流畅了。”叶圣陶先生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自己写了东西也要念,遇到念不顺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改诗时,就采用“读”的方式,“读”的修改法使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音韵优美,雅俗共赏。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应用“读”这种方式修改作品成绩最为显著的是海明威。他将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反复读了二百余遍,修改了二百余次,最后才付印。海明威就是用“读”的方法,从感觉,视觉,触觉上去刻画形象,用最乘法,炬的语言将作者,形象,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形成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
由此可见,通过“读”来修改文章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虽然课业紧张,但每写一篇文章务求其精,“文章不厌百回读”,只有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语病,只有通过读,才能迅速地找到言“心语”之语。这样,可能初改文章时费时费力,但从整体写作教学来说,它却是省时省力的。学生一旦掌握了边读边改的方法,必可受用无穷。
六、朗读可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指良好的情绪,人们对周围一定对象和现象的积极的特殊倾向,心理学称为“兴趣”。高中学生由于课业紧,学习压力大,对朗读重视不够等原因,对朗读,对学习无兴趣可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通过朗读来创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呢?本文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示范性 在朗读方面来说,示范性主要是老师和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主要指录音机。
⑴老师的示范性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一堂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朗读课,能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充满情趣,给人一种艺术的氛围。
例如:老师在讲《陈情表》一文时,不是用太多的讲解,而是身穿肃装,表情严肃,用低缓而常常的男中音,饱含深情的朗读,来表达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音色深沉,苍劲,课堂沉浸在悲怆的氛围中。老师率先垂范,先声夺人,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朗读和学习的欲望被激发出来。
⑵录音机的示范性
录音机的示范作用,主要指朗读录音。朗读录音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朗读录音教材是朗读大师经过认真揣摩,摊牌练习制作的优秀作品。它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调等方面的示范,使学生学有标准,学有兴趣,能够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
例如,在讲《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我们可以利用录音教材,只要一播放,必会先声夺人,使用权人入境。氛围有了,何患激情?当然,如果老朗读水平高,由老师来读会给学生“望尘可及”的心理,更有说服力。
2、主体性
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都有“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高中学生也不例外。“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通过形式,传授给学生朗读方法,技巧,让学生比着读,赛着读。我们应该常识他们,让他们“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这时,我们也要注意选材的新颖性,实用性,并且有一定难度。朗读,有一定难度对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俄国教育界认为:“难度要如同树上的苹果,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这样高中生才会在挑战的氛围中对朗读产生兴趣。
语文课是学习语言的,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汉语语音有它所特有的显著音乐性——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由于音节中元音占优势,语音晨乐音特别多。辅音和元音的互相间隔,形成了分明的音节,使语言富有节奏性。声调的变化,也使语言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色彩。词汇里双音节化和四字格的同语结构以及双声,叠韵,韵音的形式等,也都能显现出汉语语言的音乐性。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文辞赋,名篇佳作在语音上都有能显示美妙动听的音乐性。如果我们忽视它们的音乐性,那么它们就不是生动的,形象的,立体的再现作品,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遐想的。
本文从几个方面粗略地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进行了论述,目的就是引起教师和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重视,使朗读在高中语文课上焕发出它应有的风采,通过它来释放出一曲曲美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