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5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10:3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

第一篇: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

关于莫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人对 县莫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先后通过各个自然村党小组、村长及一些村民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展开讨论,深入了解 某某村的现状以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对策。

一、某某基本情况

(一)村庄地理位置及人员状况。某某村地处 县城东南面,距镇上10余公里。现辖xx个自然村,有100户,约360人。

(二)村庄经济状况。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蔬菜,养鸡、养鸭等为主。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养殖业逐步发展,生猪、蛋鸡养殖基户逐步增多。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整体来说,村庄建设距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

1标还有距离。为此,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项为重要的工作。

(四)精神文明建设。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这样大好形式的感召下,某某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二、某某村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不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某某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 某某村属于沙石土质,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作物产量不高。

(二)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共有4450人,而党员人数只有80人,其中大多数党员年龄偏大,由于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近年来新发展的党员很少。

(三)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宣传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没有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让全体群众动员起来。

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水、电、路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重点解决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五通”问题;二是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大力争取金融系统的支持。要通过特色资源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大农民筹资力度。正确引导和鼓励群众主动筹资投劳,积极参与投资少、见效快、自己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沼气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近年来,某某村多方筹集资金,实现了村村通,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一是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扎实做好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工作,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群众创造增收来源。二是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宣传工作,把中央财政的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农民得到实惠。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一是要提高党员、干部思想

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并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二是积极发展一批思想素质好、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党员。要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三是切实改善村级活动场所。

(四)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是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宣传,提高学生乐意接受更高教育的意愿。二是建立农业示范基地。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做好宣传。发挥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契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以新农村建设来检验各级班子和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工作始终,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来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败。我们要精

心部署,广泛动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借助村务公开栏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予以曝光,形成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2012年7月16日

第二篇: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南丹县国土局驻六寨镇松柏村指导员 杨明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促进北冶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人对新安县北冶镇仓西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先后通过村长、各个小组组长及一些村民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展开讨论,深入了解仓西村的现状以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对策。

主题词: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一、仓西基本情况

(一)村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仓西村地处北冶乡东北部,距镇上10余公里。属于丘陵地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650毫米。现辖9个村民组,401户,1560口人,耕地面积1785亩。

(二)村庄经济状况。农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还辅助性的种一些中药材金银花、丹参。全村年均纯收入2105元。全村大部分青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大部分群众仍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为二花和核桃树。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养殖业发展迅速,生猪、蛋鸡养殖基地初具规模,生猪存栏量 1 2600头,蛋鸡存栏20000多只。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及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村两委办公室位于村庄南段,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齐全,配置符合要求,达到“五防一配套”标准。整体来说,村庄建设距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还有距离。为此,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一项为重要的工作。

(四)精神文明建设。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这样大好形式的感召下,仓西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一些不健康、庸俗等低级不良思想在群众中仍然存在,如不得到及时的遏止,并将对良好的社会风气构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仓西村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不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仓西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仓西村属于沙石土质,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作物产量不高。全村没有配套的水利设施,今年的冬旱造成了该村的小麦大量减产,靠天吃饭又成了该村的事实。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无主导产业,农民收入低。种地、打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近三分之二的人外出打工,占青壮年劳动力的75%,劳务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80%。农民工以煤矿工人、泥工、木工等体力活和传统手艺活为主,工资性收入普遍不高。今年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大量的农民工返乡,2009年的第一季度就要过去了,可是返乡农民工却依然没有一点要出去打工的迹象。

(三)、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共有1560人,而党员人数只有30人,其中大多数党员年龄偏大,由于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近年来新发展的党员很少。此外,村民对村中大事不闻不问,村干部法律意识不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得不到实现,计生工作更是难以开展。

(四)、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生产能力差。由于该村大多数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事物、新东西的能力较差。譬如在三月份全乡掀起整治“村容村貌、路容路貌”高潮的时候,有的群众就说“咱就住在农村,不管怎样打扫它还是农村,不会变成城市------”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该村的形象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离新农村的标准还是差距很大。

(五)、新农村建设中,“等、靠、要”的意识较强,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内涵知之甚少,有的概念混淆,单方面认为国家投资建设新农村。

(六)、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 3 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没有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让全体群众动员起来。

(五)环境状况。由于村庄养殖业户较多,环境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如何改善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一个很迫切需要要解决的工作。另外在农忙时节,秸杆还田工作也是极为严肃的工作,有少数的人致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而不顾,焚烧秸杆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仍有发生。为此,在以后工作中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秸杆还田、保护环境的益处,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从根本上做好这项工作,为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水、电、路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重点解决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五通”问题;二是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大力争取金融系统的支持,加大信贷投入。要通过特色资源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大农民筹资力度。正确引导和鼓励群众主动筹资投劳,积极参与投资少、见效快、自己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改厨、改厕、沼气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近年来,仓西村多方筹集资金,实现了村村通、还把水引到村民家里,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一是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扎实做好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工作,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群众创造增收来源。二是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农民得到实惠。

(三)、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要抓好农村教育工作,面对当前社区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如何改变?如可何提高?我认为一方面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让党员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这是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接通电视后经常显示在屏幕上一名话。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即为党员干部及群众提供政策法规,教育大纲、教学题材、市场信息等学习资源,帮助党员干部提高学习能力,指导村民科学致富。其中,里面也有很多很多教育方面的内容,在以后工作中,我会定期组织孩子及家长收看其内容,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以“八荣八耻”、热爱家园、遵纪守法和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5 要加快乡、村两级卫生院改造和标准化建设,争取尽快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医疗救治体制,为农民看病、治病提供保障;三是要加强文化建设。重视抓好重大节日、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积极组织好“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发展农村体育,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现体育的生活化、大众化;四是要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机制,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五是积极探索殡葬改革。要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推行以火葬为主的农村殡葬改革,提高文明治丧水平。

(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一是要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并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二是积极发展一批思想素质好、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党员。要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三是切实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同时,要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努力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五)、要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是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 6 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为学生解决就学实际困难。二是建立农业示范基地。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做好宣传。发挥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契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以新农村建设来检验各级班子和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工作始终,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来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败。我们要精心部署,广泛动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借助村务公开栏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予以曝光,在全区形成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贫困地区而言,由于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等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压力大、担子重、困难多、路程远。如何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条件落后。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但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仍然非常落后。

2.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贫困地区大多是农业县,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乏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农业的整体实力较弱。

3.农民收入水平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返贫现象比较突出,平均返贫率在20左右,有些地方高达70至80。另外,贫困地区农民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5.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缺乏。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弱病残留守,一方面导致劳力、资金和物力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参与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人员明显减少,精神文明建设也无法保证。同时,贫困农村普遍存在党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乡村干部培训又跟不上,党的基层组织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6.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也有少数基层干部认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缺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和办法。

二、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水、电、路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重点解决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五通”问题;二是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大力争取金融系统的支持,加大信贷投入。要通过特色资源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大农民筹资力度。正确引导和鼓励群众主动筹资投劳,积极参与投资少、见效快、自己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改厨、改厕、沼气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

近年来,马山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实施了县城给水系统改造工程,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的目标。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个、人饮工程20个,建设生态文明村20个,建设沼气池12530座,沼气池入户率达38.2。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努力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要坚持以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城镇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基地、经营龙头产业、引入科学技术、完善基础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同时,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近年来,马山县在培育支柱产业上狠下功夫。一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利用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特色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优势产业群,又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二是采取“公司 基地 大户”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实施养殖业“一十百千”工程(即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全县罗非鱼年产量达1万吨、瘦肉型母猪年末存栏达10万头、马山黑山羊年饲养量达100万只、马山土鸡年饲养量达2000万羽,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翻一番)。通过引进产业化龙头公司、资金扶持、技术培训、成立协会等方式,建立了马山黑山羊种羊和马山土鸡种鸡生产等农业产业化基地;三是以城镇为依托,发展壮大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此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一是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扎实做好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工作,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群众创造增收来源。

近年来,马山县投入资金1.54亿元,实施贫困村道路、校舍、沼气池、人畜饮水、电网改造、通讯光缆等项目建设,解决了9.6万人行路难、饮水难和

第四篇:关于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贫困地区而言,由于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等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压力大、担子重、困难多、路

程远。如何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条件落后。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重大改善,但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相比仍然非常落后。

2.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贫困地区大多是农业县,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乏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农业的整体实力较弱。

3.农民收入水平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贫困地区农村返贫现象比较突出,平均返贫率在20左右,有些地方高达70至80。另外,贫困地区农民和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4.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

5.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缺乏。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弱病残留守,一方面导致劳力、资金和物力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造成参与农村政治、文化建设的人员明显减少,精神文明建设也无法保证。同时,贫困农村普遍存在党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乡村干部培训又跟不上,党的基层组织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6.群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也有少数基层干部认为扶贫就是给钱给物,缺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和办法。

二、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和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改善水、电、路和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支农资金比例,重点解决农村通水、通路、通电、通沼气、通信息等“五通”问题;二是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大力争取金融系统的支持,加大信贷投入。要通过特色资源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大农民筹资力度。正确引导和鼓励群众主动筹资投劳,积极参与投资少、见效快、自己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改厨、改厕、沼气等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

近年来,马山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实施了县城给水系统改造工程,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的目标。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个、人饮工程20个,建设生态文明村20个,建设沼气池12530座,沼气池入户率达38.2。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努力培育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要坚持以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城镇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要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特色基地、经营龙头产业、引入科学技术、完善基础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同时,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近年来,马山县在培育支柱产业上狠下功夫。一是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利用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特色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优势产业群,又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二是采取“公司 基地 大户”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实施养殖业“一十百千”工程(即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全县罗非鱼年产量达1万吨、瘦肉型母猪年末存栏达10万头、马山黑山羊年饲养量达100万只、马山土鸡年饲养量达2000万羽,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翻一番)。通过引进产业化龙头公司、资金扶持、技术培训、成立协会等方式,建立了马山黑山羊种羊和马山土鸡种鸡生产等农业产业化基地;三是以城镇为依托,发展壮大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此扩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一是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扎实做好贫困户的小额信贷、异地安置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工作,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加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群众创造增收来源。

近年来,马山县投入资金1.54亿元,实施贫困村道路、校舍、沼气池、人畜饮水、电网改造、通讯光缆等项目建设,解决了9.6万人行路难、饮水难和用

电难问题;发放贴息扶贫贷款2350万元,扶持4500多户群众发展生产;投入500万元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建设,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实用技术培训,智力帮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先后解决12736人的温饱问题,全县贫困人口由2002年的24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6.17万人,扶贫攻坚取得了较好成效。

4.发展农村各项事业,促进城乡协

调发展。一是要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抓好贫困地区的高中和职业教育,着重解决贫困地区农民子弟上高校难的问题。大力实施以“八荣八耻”、热爱家园、遵纪守法和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乡、村两级卫生院改造和标准化建设,争取尽快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医疗救治体制,为农民看病、治病提供保障;三是要加强文化建设。重视抓好重大节日、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积极组织好“三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积极发展农村体育和少数民族体育,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现体育的生活化、大众化;四是要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机制,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五是积极探索农村殡葬改革。要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推行以火葬为主的农村殡葬改革,提高贫困地区的文明治丧水平。

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要实施“三个培养”工程。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了的党员培养成村党支部领导,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带动力和战斗力;二是继续抓好大学毕业生选任村官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2005年以来,马山县以乡、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选派120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委任职;先后培训党员7100多人次;抓好农村党员帮扶工作,已有1237名党员乡土人才与4950个农户建立帮扶关系,创建党员中心户405户,帮带农户3150户;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试点工作,共有2450名农村党员找到了适合的岗位。全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6.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一是全面启动“农家课堂”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二是实施“示范教育”工程。要以致富带头人为典型,通过言传身教,带动邻里乡亲共同致富;三是大力实施农民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组织服务工作;四是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和技术返乡创业。

近年来,马山县加强了对务工人员输出前的培训和返乡后的扶持,劳务输出的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外出务工人员10万多人,年外出劳务总收入4亿多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劳务输出正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马山县已有乔昌玩具厂等30多家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的企业,投资总额2200多万元,安置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00多人,全县共有上万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投入到反哺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之中。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贫困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只要我们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立足贫困地区的实际,切实从群众最急切、最现实的实事抓起,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就一定能取得成效,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

任重而道远

路漫须求索

——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与科学工程学院调研组 本文以2010年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对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的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报告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内容。深入分析了会立乡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全国新农村示范点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提出一定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调研的结果如下:

一: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虽然山西省是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基础并不薄弱,但是基层新农村建设不能像重工业那样得到较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如何起到主导作用,利用最合理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切合农民利益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关系到会立乡经济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会立乡农村建设事业中出现了那些问题,应该如何克服;会立乡农村与标准中的新农村的差距如何,怎样去缩小这种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在会立乡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面的问题。

做好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为会立乡的广大群众寻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正确出路关系到会立乡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要懂得从中取得新农村建设的可鉴经验。关心山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使比较落后的山区农村建设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村民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的实施情况

1、调查的初步实施

为了解会立乡新农村建设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从 7月16日至7月26日,水利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13人进驻交城县会立乡,并深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针对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的居民。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显现特色,实践队将全体成员分成4个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村庄,对其村委会,当地居民进行调查。调查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和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

2、调查结果的整理

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将调查问卷集中进行数据统计,将记录不全或缺少数据的问卷作废处理。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即每村10份,回收40份,其中由于数据不全记录不周原因作废5份,有效问卷数为35份。另外,收集了全体调查员的调查笔记,并对所有笔记进行信息筛选,提取了有关医疗、教育、村民意见等相关信息。

3、资料的收集

当地乡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对农村村民的个别访谈;家庭问卷调查(问卷共计20题,涉及经济、教育、医疗、生活、村风村貌等各个方面)。

三: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1、经济状况:会立村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相比其它三个村的情况要略胜一筹。村民的经济来源分四类:一是靠种田、养殖维持生计,每户农民大概有三四亩的田地,田里一般种植玉米、黄豆、蔬菜;二是外出打工,主要是去交城和太原两个地方,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外出打工基本都是在做苦力,且每月只能挣800——1000元;三是在养鸡场打工,鸡场的半天工每月能挣500元左右;四是一些家住路边的村民在村子里开一些小店铺,比如说饭店、超市、五金商店等。村里通有柏油路,沿着路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居民房。村子里安装有宽带,部分村民家中有电话或者手机。而且这个村子里有诊所,村民看病买药相对比较方便。

神堂坪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这三个村子的经济来源与会立村基本一致。但是这三个村的人们每人分得的土地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亩左右,而且搞养殖业的农户也特别少,基本就是一个村子中两到三户的人家在养一些牛和羊,规模很小。因此在神堂坪村和柏叶口村生活的年轻人们基本都外出打工。在柏叶口村,一些人们还能去柏叶口水库施工现场找一些活干,一天能挣50——80元左右。柏叶口村紧挨着柏叶口水库,所以村民们也开起了一些店铺、烧烤摊,以此贴补家用。这三个村子中,只有柏叶口村里有一个买药的地方,其余两个村中要想看病买药,只能到会立村。

孔家庄是这四个村中最贫穷的一个村子,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写着这样一句标语“村村通电话,幸福千万家”,然而村中的6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有手机,村中也只有四部座机。每户每年收入为2000——3000元。只有两户农家根据多年的积累养起了牛和羊,共有四百只。整个村子只有两个孩子在上学。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没有人愿意嫁过来,村中有四位单身汉。村民的家中更是一贫如洗,灶台、木板支的床、单薄的被褥,仅此而已。省道经过这几个村子,出行还比较方便。便利的交通本应为一个很好的发展条件,但是村里大部分村民依然是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为主要经济来源。

总体来说,会立乡几个村庄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整体发展还不是非常均衡。

2、教育问题:这几个村子当中,以前是每个村中都有学校的,后来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即会立村的明德小学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会立村租房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对于本来收入就不多的家庭来说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孩子因此很小就辍学在家,耽误了上学的绝佳时期。

而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上,有部分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表示出不大的热情,甚至认为最多只让孩子读完初中就得去打工赚钱,特别是农村的女孩更是因父母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而失去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但是由于贫穷落后,现在很多农村家长都表示再穷再苦都要供孩子读下去,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即使抵押房产也会让他读书。因为上一辈吃了没文化的苦,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农民对孩子要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是日益加强的,至少在调查村中表示只供孩子念完初中的父母仅是极个别的例子。在会立村的一名农民还表示要供两个女儿读到她自己读不下去为止,只要孩子有读书的才能就会尽力让她们安心读好书。相信农村教育随着农民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但根据调查组在会立乡实地考察,了解到由于会立乡自身教育条件基础差,起点低等原因,导致现在教学设施还处于落后阶段,师资整体水平也不够高。任课老师也表示出万般的无奈。会立乡地处较为偏僻山区的原因,好多具有优秀教学水平的老师都不愿前来教学;本地能从师范学校出来的人才也大都不愿留在这里,所以会立乡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不是很高。很多教师表示,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师资水平较低、以及人才的流失是当地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幸好的是,有很多当地教师都很有上进心、都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要解决当地教育问题,还要希望政府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当地教师待遇,引进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环境。这样东固教育才会跟上来。

贫困学生较多,帮扶资金不足。调查组来到会立乡的最大感慨就是这里的贫困学生太多了。对这些读书困难的小孩,政府虽然有减免学费,资金援助等措施,但对会立乡大量的贫困学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调查组开展的学习班中,一个读六年级的女学生告诉我们她今年已经十六岁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今年的初中能否读得上还是个未知之数。听到这些话或许会使人惊讶,但在这里却是真实的存在。会立的孩子就是会立的未来,要发展会立经济,首先发展会立的教育。

4、畲族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的卫生情况有进一步的改善。四个调查村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使大部分村民已经吃上自来水,水泥路通到自家门前,使村民终于告别以前那些刮风就尘土飞扬的日子。随着交通的方便,村民也可以更容易地出去买生活用品,对改善个人卫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普及问题上还有阻力。接受调查的四个村村民都基本上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可见乡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计划落实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村民没有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和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合作医疗时,这些村民表示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认为对自身也没太多作用,所以就没有参加了。

四个村庄中得医疗条件普遍比较落后,神堂坪村的诊所是临时设立的,会立村的诊所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只有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而柏叶口村只有一位卖药的乡亲,孔家庄没有诊所,村民们看病买药只能到相距十几里地会立村,从而延误病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足以说明这里的医疗条件还有待提高。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效益不明显。由于四面环山,可种的土地少之甚少,而且结构单一,一般只种玉米,没有品牌产品,走出去的产品就肯定没有了。依靠打工的收入很不稳定。养殖是个不错的增收途径,但是却很少有农民有能力去投资养殖。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

2、教育与观念问题。辍学打工的孩子们很多,觉得能挣钱养自己就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孩子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孩子提出辍学时,家长就无能为力了,不懂得怎么去教育开导他们。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这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相比交城县就有很大的差距。老师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比较少,而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们是没有好处的。这里紧挨着吕梁山脉,村民们吃水、用水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根本不用花钱买水,所以几乎没有节水意识。

3、管理缺乏民主,医疗条件差。在信用贷款、低保户这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做的不够民主。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存在“关系户”。越是偏远的地方,这种现象就越明显,一些地地道道的困难户没有享受到福利。

五: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新理念。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与考核机制;明确部门负责,开发旅游项目,为农民增收想法子;做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着实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2、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3、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农民之所急需,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4、新农村建设要深入群众,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村民对一些政府的工作表示不解。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如果政府在下达工作时能够事先调研,深入群众的话,相信好多村民对政府的工作会更加支持的。在农村规划上,政府也要做出明确的指导,了解当地农民的切实需要,不要按图照搬地进行盲目的建设。

5、落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心编织农村社会“安全网”。针对农村居民对合作医疗了解的不足,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从乡到村,要求有关人员积极向村民解析合作医疗的详细内容。让更多村民明白到合作医疗对自身的利益。另外,乡里的宣传员也要多地到农村中就有关政策进行宣传,让村民明白到政府政策的目的,使他们明白到政策对自身好处。只有让更多的村民明白政府政策的为民目的,才会使更多的村民拥护政策,确保政策的顺利实行。

6、实行教师再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实行有经验的老师带没经验的新老师,一对一的帮助,使旧新老师间形成师徒关系。另外,老师要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学习。乡政府也应给予物质支持。如果可以,也可以与大学学院签定对口教育支援,让大学生到会立乡进行支教,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会立乡整体教学水平。

7、实现“管理民主”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只有管理民主,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依靠群众,集思广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搞好农村各项事业。扩大基层民主,实现“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地让农民当家作主。

六、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求真务实,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才能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瑜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掌握我区当前农......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庆城县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xx镇xx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正式接触村官工作已经有半个月了,半个月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正逐渐融入到农村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新农村”在五十年代就提出过,人们向往的是耕地不用牛、铡草不低头,点灯不用油;八十年代讲的是三......

    建设新农村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一、基本情况 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处新312国道以南,与老105国道相邻,距镇中心5.5公里。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东西横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XXX中心村建设点是县委确定的新农村示范村,也是我单位新农村建设联系点,经过三年来的工作,新农村建设已具雏形,取得了一定成效。最近,我单位按......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最近,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对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学习,几天的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华西村如火如荼的发展氛围,亲耳聆听了华西村率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