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佛耶鲁网络公开课走红 清华北大生优越感不再
哈佛耶鲁网络公开课走红 清华北大生优越感不再
2010年12月04日10:48新民周刊邵乐韵 季天琴 贺莉丹 任蕙兰我要评论(0)字号:T|T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
国人重视各种排行榜。在我们这里很被看重的全美大学排行榜,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校长会把它们当回事。哈佛是高贵的人文传统,斯坦福是地道的美式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以科技领先自豪。各有各的个性,风格千姿百态,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不过,国内各个高校的理念看似高度统一—— 大跃进式地堆砌大学城、跻身各大排行榜前端已成为各校领导乃至各地政府炫耀其政绩的“面子工程”。
牛校牛在哪?
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见过世面的了吧,但是,看看网上那些欧美名校的公开课,那些曾经的优越感会不会骤然间灰飞烟灭?
今年3月里,复旦大学延请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Sandel)教授讲座。前往追星的粉丝无数,提前两个小时到达会场还嫌太迟,才能勉强挣得一个站位。
忍渴挨饿的同时,在现场观看Sandel如何与前后左右挤满的热切渴望的学生们讨论,观众仍然大呼值得。在散场之后,在门口买Sandel授课讲义的人挤成了一堆,抢到最后一本讲义的学生乐得飞飞的。
这位Sandel教授1982年就因批判罗尔斯的正义论而在学术上扬名了,还曾任职于小布什总统生命伦理委员会。不过,他在中国的突然走红,全仰仗于网络公开课的流行。他在哈佛教授的那门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算得上是网课的里程碑,其意义如同《越狱》之于美剧在中国的流行。
网络名人和菜头在“以人格保证”强烈推荐该课程,曾说:“并非因为它只适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又或是只适合于哈佛学生那样的高智商人群。单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就已经足够性感。”
这个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课程,是最受哈佛新生欢迎的公开课。每周,超过1000位学生坐在哈佛的大礼堂里,听Sandel口吐莲花,学生们同时还将接触过去一些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密尔、洛克,然后师生们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
所谓“思辨的性感”——大体可以理解为:彼此尊重,在对话中修改或坚持自己的判断,虽然没有统一的最高原则,但都以不侵犯他人正当利益的自由最为重要。
网友Frederick Wang在看完该片后感慨:“推荐它不是课上得多么好,而是社会体制在高等教育里的体现。民主的精髓就在这里,争取大多数的同意,那么精英就要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解释清楚。这样的社会是思辨和成熟的。相反,把民众排除在外,就必然会愚民。长此以往,两种社会表现出的智识差距判若云泥。”
对于那些求知欲很强的人而言,这些各路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如同一个挤满了山珍海味的菜单——耶鲁大学的哲学系教授Shelly Kagan为本科学生开设名为“死亡”的公开课,这个穿着牛仔裤、帆布鞋,长相酷似萨达姆的“大仙”坐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地和一帮年轻人大谈生命和死亡的本质。他还花了五节课的时间和来自物理系、电子系、化工系、政治系的学生讲解柏拉图的《斐多篇》对灵魂本质的讨论,这可不是随便在哪花上一点钱就可买到的心灵鸡汤。“再怎么比较也是血泪”
哈佛、耶鲁之所以能成为牛校,当然是因为人家很有钱,也有良好的声誉积淀,所以能雇到最牛的教授,招到很牛的学生。同时,也因为他们蕴含了丰富的博雅精神。这点,从哈佛的“核心课程”上最能集中体现。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开放给本科生的基础课,学生们从中挑选几门作为必修课。对此,哈佛开宗明义声称,核心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其“核心课程”被分成七个领域:外国文化、历史、文学、道德判断、数理判断、科学、社会分析。仅“道德判断”这一板块而言,除了上述招致万人空巷的那门《公正:该如何做才好》,还包括另外13门课程,罗列如下:
《民主与平等》、《国际关系与伦理》、《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儒家人文主义》、《有神论与道德观念》、《自我,自由与存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比较宗教论理》、《传统中国的伦理和政治理论》、《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现代政治哲学史》。
这还是九牛一毛。事实上,仅仅是针对本科生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以及对这些课程3-5行的介绍,哈佛就一口气列了1000多页。
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媒体人士贺某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他自称是咽着口水看完了这个课程清单,过去多少还有点的牛校感不堪一击,当场崩盘。他悲凉地声称,“我显然已经不敢把我读的学校叫做大学了。”
其实北大曾经还是有点样子的。在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中,附载了《(民国二十三年度)国立北京大学一览》,193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的课表,豪华得令人目眩神迷。就连当年外系所开供中文系学生选修之课程中,梁实秋、周作人、钱穆、向达等牛人的名字也频现。
不知道现在的清华北大,能给那些一心向象牙塔里扑腾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课程中的几门?
好事者在网上检索出《2007年北大中文系上半年本科生课程表》,整理出必修课寥寥十几门。对比完了新旧两个时代的课程表,网友们纷纷感慨“那时的大师还是上课的”,“俱往矣,再怎么比较也是血泪”。
专栏作家刘瑜在论及名校等话题时声称,“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就像Sandel教授在《公正》一课的结尾语中告诉他的广大粉丝,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一旦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环境,世界将不再一样。我希望你们,至少已经体会到了一点点的不安。这种不安,会促发我们的批判性思考,以及政治和道德生活的完善。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唤醒你们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看看它将把你们带向何方。如果我们至少做到了这点,如果理性的不安继续在折磨你,那么,我们就不是一无所获的。”
因为国内的大学闹出的笑话不少,所以媒体也动不动就会把“大学精神”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一下。基本上大家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据说,大学应该熏陶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不过,国内的名校,经常为自己是不是一流名校争得脸红脖子粗,这点就很没人文精神了。
国人重视各种排行榜。在我们这里很被看重的全美大学排行榜,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校长会把它们当回事。哈佛是高贵的人文传统,斯坦福是地道的美式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以科技领先自豪。各有各的个性,风格千姿百态,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
不过,国内各个高校的理念看似高度统一——大跃进式地堆砌大学城、跻身各大排行榜前端已成为各校领导乃至各地政府炫耀其政绩的“面子工程”。在世俗化的今天,如何建设所谓的“大学精神”?对此,《新民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
“教育是有普世价值的”
《新民周刊》:总体而言,英美这些名校的课堂还是思辨的。但是我们的多数老师有时还是单方面的传声筒,学生是被排除在外的。
葛剑雄:其实我们并不缺少这种传统。上世纪30年代,我的导师谭其骧先生在燕京大学做研究生时,他就曾经指出他的老师顾颉刚在课堂上的错误,顾先生跟他写信,进行了几个回合的讨论,最后顾先生非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把他们的往来信件当作补充教材在课堂中分发。
我在课堂上也会鼓励自由探讨。其实,中国有很多教授都是受过西方教育的,问题是如何在体制上保证他们教学的自由。我想,教育是绝对存在着普世价值的,严格地讲,就是塑造一个“人”字。要鼓励他去追求真理,有时也意味着,他要挑战一个现有的真理。
《新民周刊》:确实如此,什么样的教育产生什么样的人才。
葛剑雄:是的。不过,什么样的社会,也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这跟鸡生蛋、蛋生鸡一样,都是循环往复的。
从晚清以来,不少寻找真理的人,最后都想把自己的真理普及他人。所以,毛泽东当年说,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还加了一句,“教育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可能他年轻时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跟他的这个方针并不符合,因为他的地位不同了。
《新民周刊》:学生们说,那些欧美的教授能把问题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截面。而我们的不少高校教师要么就是照本宣科,要么就是不着边际。
葛剑雄: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中美两国缺乏可比性。据我所知,欧美混日子的老师还是有的,还得放到不同的教育体制下来考察。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我们还在编写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英美有这个吗?
我们有些课是硬性规定要上的,但是老师、学生其实心里都明白,这些课是毫无意义的。我校也有个老师想开一门课,后来被禁止了。那这是教授的问题么?在一个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真正能落实教育传授知识、培养一个“人”的宗旨,那么很多问题,只是个技术问题。
现在学生逃课,也有些是根本不愿学。我就收到过一封学生的来信,说他根本不想上那个专业,是家里逼着上的。不上也不行,现在社会不公正,如果他爸不是李刚的话,拿不到大学的文凭,就找不到工作。
《新民周刊》:相比那些网课中的欧美教授,现在国内高校,有个性的名师很少。
葛剑雄:这个也要分开来看的。有个性的老师,那个中学教师袁腾飞,他的有些话我是反对的。他说“拿破仑绝对是个爷们”,这是给高中生上课么?“爷们”具体内涵是什么?大学的选修课可以,但是基础课,如果我是系主任,我是不允许这么上的。
在普通高校,有个性、有才华的老师注定不可能出现。要么他被更好的学校挖走,要么他所在的那个土壤也未必容得下他。这是毫无办法的。我们学校的3208教室以前是发布各种新奇观点的,现在还有吗?
在这个体制下,看不到任何解决的希望。无论是学术腐败、学风不端,真正的弊端在于权力对学校的干预。权力比金钱更加容易腐蚀大学。光是金钱,大学还不至于这样,大学经费增加,老师稍微有点骨气,还能抵挡得住。但是权力和金钱一结合,老师们就没有办法了。
《新民周刊》:您对中国的教育是十分悲观的。
葛剑雄:根本原因就是行政控制一切、腐蚀了高校。
比如说,中央党校的学历,教育部都不承认的,但是中组部承认。一些官员动不动就党校学历,有本事你去念个正常的学校?重视这个学历,一是没有自信,二是权力控制一切。我们学校中文系的陈思和教授,谁都知道他就是个本科学历,谁敢嘲笑他?
“我们从没有过大学精神”
《新民周刊》:现在我们的高校除了教育的逻辑,还流淌着官场的逻辑。葛剑雄:现在,行政机构掌握的钱或资源不受制约,以至于它的权力凌驾在学术之上。根源是整个国家都是这样,“泛行政化”。
现在的教授如果没有行政职位,还不如一个科长。现在一个小小科长都指手画脚,因为他掌握着资源。去行政化,是怎样保证学校有经费,有学术自由。有些人成天谈这个问题,我笑他们太天真了,这简直是与虎谋皮。你看朱清时去深圳创办南方科大,难得不得了呀!动不动就要去求当地政府部门,行政化只是换了个手段而已。如果这样,那还不如给他个行政级别算了。
《新民周刊》:跟欧美大学相比,我们的高校也存在着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您怎么看?
葛剑雄:现在都在大惊小怪,说你们大学有钱,其实资金也没有增加到该增加的程度。我们的图书馆,英文书不如哈佛也也就算了,连中文书都输给人家,这说明我们其实没钱。所以,你给我几个亿,我也用得完。
现在大学的经费条款分割,国家财政拨款只占到了总经费的1/4左右,其余3/4来自各个项目和学校自筹经费。这个项目最后落到谁手中,你以为是评委么?在评委之前首先是一批行政官员。如果这些钱无条件发到学校,校长要去教育部“跑部烧香”?如果校领导无条件地分发到各个院系,我要去跟你磕头、拍马屁吗?
《新民周刊》:国外的私立大学也各有特色,但是我们的大学是被包办的。葛剑雄:现在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就送到外国去,每年几百亿、上千亿的钱就流到外国。如果是能够花钱在中国得到非常好的教育,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做。
教育不能包办,只能依靠市场。现在我们的收入差距这么大,应该容许增加学校,这实际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有利于穷人上学。有的国家规定,私立学校需要提供一定比例的经费让穷人也入校接受教育,或者拿出办学实际收入的一定比例捐给教育工程。这样,私立学校完全可以办成最好的学校。
对这些学校,国家只有监督的权力,没有管理的权力,比如监管它们的教育质量有没有达标。我们现在就莫名其妙地去限制民办大学的学费,这是不应该的,你给补贴了没?
《新民周刊》:现在国内不也在讲“教育家办学”吗?
葛剑雄:这又是一个空炮。现状是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这到底为什么?!
我曾跟中
第二篇:哈佛耶鲁公开课
名校公开课,今天你淘了吗
不用点名,不用占座,没有考试,没有学分,想上就上的国外名校课程让中国的高校学生、白领阶层趋之若鹜,大声宣称——以前爱逃课,现在爱“淘”课!
你知道2006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是谁,去年最火爆的新生公共课又是哪门吗?你知道耶鲁大学那个半仙一样盘腿坐在讲台上大谈死亡哲学的大胡子老头吗?你知道即便不能坐在鼎鼎大名的常青藤院校课堂里,在家照样能够免费聆听大师的授课、理化工商文哲医史任君选择吗?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计划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嗅觉敏锐的人惊呼: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正在卸下门锁、拆掉围墙,这是教学史上继远程函授之后又一令人激动的创举!
果然,麻省理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以及财力丰厚的基金会的陆续加入,犹如水滴汇成浪花,将“公开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运动推向了正轨,并且一发不可收。
不用点名,不用占座,没有考试,没有学分,想上就上的国外名校课程让中国的高校学生、白领阶层趋之若鹜,大声宣称——以前爱逃课,现在爱“淘”课!
大家都来OER
2005年以来,全球已经有150万人次在YouTube上浏览过戴蒙德教授的网络课程“综合生物”。除了她以外,还有许多世界顶级学校的大师 ——比如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罗伯特·希勒、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幸福课”的讲授者泰勒·本沙-哈尔、耶鲁大学的哲学“大仙”雪莱·卡根等,都成了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的网络新一代学术明星。
麻省理工学院72岁的物理学教授瓦尔特·勒温同样因为网络开放课程成为千万学子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位身高188厘米,满头白发的教授,为了介绍钟摆的周期与吊挂物体的质量无关,曾躺在从天花板垂下的吊索上,让自己像钟摆一样摆荡。“各位请看,这可是钟摆之母。”接着他在讲台上荡来荡去,然后喊道:“物理学果然不假!”教室立时爆出欢呼声,这段画面也通过网络传遍全世界
以欧美高校为主的公开课免费传播俨然成了一种时尚,分门别类的讲座录像、教学大纲、课堂笔记就这样大方地摆在各校的官网上,任人分享。而自从 2006年苹果公司开放了iTunes U(U代表University,大学)学习频道,把乔治·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课程资料集中起来后,更像是开辟了一块新的知识自由市场,截至去年年底,iTunes U已经突破了1亿的下载量。
英国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的开放课程经常出现在iTunes U下载排行榜前五位中,课程依难度分为“导论、中级、进阶、研究”四个等级。该校名誉副校长玛丁·比恩说,公开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已经有1600万人次的下载量,其中英国以外的下载量占到89%。有6000名左右的学生在尝试了免费网络课程后,还购买使用了非免费课程。
有数据显示,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的使用者中,42%是在校注册学生,43%是校外自学人士。耶鲁大学的情况也类似,校外的资源使用者占到了69%。
OER在中国
网络公开课在中国的走红可以借鉴这样一个例子:今年3月19日,复旦大学邀请哈佛大学的人文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桑德尔来讲讲《什么是正义》,结果据到场的学生讲,“场面从来没有这么火爆过”,能挤进讲堂站着旁听的同学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了——现场版如此爆棚,更不难推断网络版的受欢迎程度。
由于OER运动起自美国,大多数公开课程都是以英语形式传播。iTune U、YouTube等国外资源平台固然给力,但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只有英语够好的人才能先行尝到甜头,英语水平较低的网民则不免望“课”兴叹。
字幕组,让语言不再是传播的障碍。按照那些名校的版权解释,使用者只要遵循CC版权许可协议,即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协议,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再创作和相同方式传播(即基于CC产品产生的新产品仍遵循CC协议)四个条件,作品就可以免费传播。
如果说朱学恒的OOPS计划是华人界翻译海外公开课程的先驱,让网友们开始了解和接受这样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大陆的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与美剧字幕组的合作,就是第二个里程碑,让网民有了更多选择。
从今年4月份开始,VeryCD开始筹备这个新的教育频道。夏宏毅找到著名美剧翻译人人影视YYeTs字幕组,寻求长期合作——VeryCD提供课程资源和发布平台,字幕组负责翻译。起初,人人影视有些犯难,虽然这是个好东西,但翻译难度比美剧大得多,非常耗时耗力。
在夏宏毅的软磨硬泡下,人人影视终于答应“做一个试试看”。
5月28日,由人人影视翻译的耶鲁大学教授卡根的《死亡》课程出现在VeryCD首页。一时间,网友的反应出于字幕组的意料——下载量远远超过热门电影。人人影视开始大量招募一批精兵强将,专攻公开课程翻译。不久,TLF字幕组、OOPS(提供部分翻译,并与国外院校沟通)、内地的超星大学堂(负责提供国内院校课程)等也加入了协作的行列。
7月9日,VeryCD U正式上线。夏宏毅在公告帖中写道,“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课程的整理、发布、翻译能够带动起网上学习的热潮,如果还能自下而上的推动国内院校的积极响应,更是我们乐见其成的。”“2010年7月9日,我们回望1919年5月4日,会不会与有荣焉?”
中国网民的热情被一下子激发了,从浏览量看,VeryCD U上各热门课程的浏览量都突破了百万,尤其是人文类课程,而且“很大一部分使用者是在读大学、研究生”。论坛里好评如潮:“有了这个等于免费无偿的在家上国外名校啊!如果我们的大学也能做到那么开放就好了!”“我也是超级支持,毕业后我就在这里继续充电,继续我的„后大学‟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开源与开放对教育的帮助!”
附录一 VERYCD上目前已有的一些开放课程
(1)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微积分重点》(Highlights of Calculu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单变量微积分》(Single Variable Calculu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多变量微积分》(Multivariable Calculu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Spring,2004)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经典力学》(Classical MEchanic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物理学I》(Physics I)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电磁学》(Electricity & Magnetism)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振动与波》(Vibrations and Wave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航天系统工程学》(Aircraft Systems Engineering)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算法导论》(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计算机科学及编程导论》(MIT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解释》(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固态化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Chemistry)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生物学》(Biology)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生物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Biology)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生物工程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Bioengineering)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西方世界的爱情哲学》(Philosophy of Love in the Western World)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次心灵太空漫游》(Gödel, Escher, Bach: A Mental Space Odyssey)《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建筑设计:地景中的建筑》(Architecture Studio : Building in Landscapes)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电影哲学》(Philosophy of Film)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艺术、科学和技术中的情感和想象》(Feeling and Imagination in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麻省理工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麻省理工开放课程:西班牙语学习》(Learn Spanish)
(2)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编程范式》(Programming Paradigm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抽象编程》(Programming Abstraction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iPhone开发教程》(Phon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编程模式(C和C++)》(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Machine Learning)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机器人学》(Introduction to robotic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傅立叶变换及应用》(The Fourier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近现代物理专题课程-宇宙学》(Modern PhysicsClassical Mechanic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近现代物理专题课程-统计力学》(Modern PhysicsQuantum Mechanic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近现代物理专题课程-量子纠缠-part1》(Modern PhysicsQuantum Entanglement, Part 3)《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近现代物理专题课程-广义相对论》(Modern PhysicsSpecial Relativity)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线性动力系统绪论》(Introduction to 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经济学》(Economic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商业领袖和企业家》(Business Leaders and Entrepreneurs)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法律学》(Law)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达尔文的遗产》(Darwin's Legacy)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人类健康的未来:七个颠覆你思想的演讲》(The Future of Human Health: 7 Very Short Talks That Will Blow Your Mind)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迷你医学课堂:医学、健康及科技前沿》(Mini Med School:Medicine, Human Health, and the Frontiers of Science)
《斯坦福大学开放课程:迷你医学课堂:人类健康之动态》(Mini Med School : The Dynamics of Human Health)
(3)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基础物理》(Fundamentals of Physics)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天体物理学之探索和争议》(Frontiers and Controversies in Astrophysics)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新生有机化学》(Freshman Organic Chemistry)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生物医学工程探索》(Frontier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博弈论》(Game Theory)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文学理论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ory of Literature)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现代诗歌》(Modern Poetry)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The American Novel Since 1945)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 : 弥尔顿》(Milton)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欧洲文明》(European Civilization)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旧约全书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Hebrew Bible))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新约及其历史背景》(Introduction to New Testament History and Literature)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1871年后的法国》(France Since 1871)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古希腊历史简介》(Introduction to Ancient Greek History)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美国内战与重建,1845-1877》(The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Era,1845-1877)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全球人口增长问题》(Global Problems of Population Growth)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进化,生态和行为原理》(Principles of Evolution, Ecology, and Behavior)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Philosophy:Death)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政治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有关食物的心理学,生物学和政治学》(The Psychology, Biology and Politics of Food)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罗马建筑》(Roman Architecture)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聆听音乐》(Listening to Music)
(4)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开放课程:哈佛幸福课》(Positive Psychology at Harvard)
《哈佛大学开放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哈佛大学开放课程:构设动态网站》(Building Dynamic Websites)
(5)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开放课程:尼采的心灵与自然》(Nietzsche on Mind and Nature)
《牛津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概论》(General Philosophy)
《牛津大学开放课程:哲学入门》(Philosophy for Beginners)
《牛津大学开放课程:批判性推理入门》(Critical Reasoning for Beginners)
(6)其它名校
《普林斯顿大学开放课程:人性》(InnerCore)
《普林斯顿大学开放课程:自由意志定理》(The Free Will Theorem)
《剑桥大学开放课程:人类学》(Anthropology)
《沃顿商学院开放课程:沃顿知识在线》(Knowledge@Wharton)
《哥伦比亚大学开放课程:房地产金融学 I》(Real Estate Finance I)
附录二 部分英美名校开放课程网站
美国
1.麻省理工学院
4.萨里大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