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弥合民族关系_加强民族团结_学习心得
“弥合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学习心得
回顾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发生的人间奇迹般的变化和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及伟大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没有新疆的发展进步、和谐稳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里,新疆各族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一直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破坏民族团结入手,蓄意挑起民族纠纷,制造民族冲突,最后达到其分裂目的。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明确提出,当前要紧紧围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一鲜明主题,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弥合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家入户、面对每一个群众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全面挖掘、大力宣传这次事件中涌现出来的维汉族群众不顾个人安危、互帮互助互救的大量生动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全区各行各业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模范家庭和先进个人活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所形成的休戚与共的民族团结基础是牢不可破的,民族团结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要把所有仇恨集中到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和一小撮暴力犯罪分子身上,坚决不传谣、不信谣、不上当,自觉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国际恐怖主义和包括“东突”势力在内的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主要是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国际上民族分离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三股势力”各自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根本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他们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实质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更不是人权问题,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新疆搞乱,把新疆分裂出去,企图实现新疆“独立”,破坏我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其大肆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种犯罪活动,是严重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的行为,严重践踏了我国《宪法》和法律尊严,严重破坏了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大局,严重损害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股势力”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国际恐怖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祖国的罪恶政治目的,先后在新疆实施了多起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暴力恐怖案件。“7•5”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着十分复杂深刻的政治背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长期纵容支持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新疆进行一系列分裂破坏活动的总积累。从国际上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始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抱有很深的敌意,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上,不愿意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中国出现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民族团结和睦、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总是千方百计利用“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对我进行干扰破坏,企图在边疆民族地区打开对我“西化”、“分化”的突破口。近年来,美国对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的支持由幕后走向前台,使他们进行反华分裂活动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气焰更加嚣张。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如果没有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他们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7•5”事件再一次表明,只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只要中国保持强大统一,境内外敌对势力就会相互勾结,利用各种机会,寻找各种借口,不断
对我进行渗透、捣乱、破坏、颠覆活动,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境外来看,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等境外“东突”分裂势力出于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的罪恶目的,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大肆对我进行诬蔑和攻击,竭力为“新疆问题”国际化造势,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区内四处兜售其分裂主张,大肆造谣惑众、拨弄是非,煽动分裂、挑起**,直接策动指挥新疆暴力恐怖活动。从境内来看,多年来在境外“三股势力”的不断煽动和指挥下,在乌鲁木齐的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几个敌社情复杂的重点片区和南疆几个重点地区的乱点、窝点,聚集了一批政治上十分反动的“三股势力”分子,这些丧尽良知人性的社会渣滓对党、对政府、对社会、对各族人民心怀仇恨,一直伺机进行各种暴力犯罪。7月5日,他们混入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的游行队伍中,迅速开展打砸抢烧严重犯罪活动,特别是在一些偏街小巷实施了恶性暴力恐怖犯罪行径,很多 无辜群众就是在这些地方被杀害的。
“7•5”事件,是建国60年来新疆发生的性质最恶劣、死伤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程度最大、影响最坏的一次暴力犯罪事件,它严重破坏了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影响到全国的稳定大局,严重破坏了各族干部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情谊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给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7•5”事件不仅对乌鲁木齐市乃至全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各族群众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是保持新疆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在新疆,越是维护稳定任务繁重,越要咬定发展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7•5”事件虽然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干扰和影响,但动摇不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改变不了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抓好保增长、保民生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7•5”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障工农业生产,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抗震
安居、防震减灾、学前双语教育、喀什老城区改造、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等重大民生工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疆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确保新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事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新疆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力量,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
在新疆,搞民族分裂的坏人永远只是一小撮,他们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现在,我们政权在手、军队在手、民心在手,敌人胆敢跳出来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必将遭到迎头痛击,难逃自取灭亡的命运。“7•5”事件尽管给我们造成了眼前的重大损失,但改变不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动摇不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新疆的明天会更美好。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各族人民只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筑起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才能不断排除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各种干扰破坏,万
众一心、披荆斩棘、排难而进,共创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王乐泉书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是长期的,连续不断的,不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认识,增强免疫力。反分裂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反分裂斗争形势,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坚定的阵地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牢固的大局意识,充分
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有一下几点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当前我们面临着与西方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激烈斗争。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从国际、大局、全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自觉地、主动地站到反分裂斗争第一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反分裂斗争的重任。
二、通过学习,深化了我们对反分裂斗争的认识,提高了政治水平。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紧密联系反分裂斗争的现实,始终牢记和实践党的宗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工作,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我要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增强新优势,赢得新发展。
三、通过学习,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发展和稳定始终是新疆、阿克苏地区工作的主题。意识形态领域是反分裂斗争的重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严肃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我们应做到政治上合格。我们应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在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疆也没有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今天的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被举世公认。我们正告那些妄图制造谣言、搞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各种恐怖活动的人: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一个团结、稳定的新疆,一定会不断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二篇:和谐民族关系》新疆民族团结教案
《和谐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四(3)班 毛旭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了解新疆的基本概况、明确我国的民族国情;通过材料,了解分裂活动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危害。
二、态度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图片、图文资料,理解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探究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的分析,体会作为一名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教学重点:
理解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掌握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五、教学难点:
从历史、政治、经济三个角度理解为什么“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7.5”暴力事件的有关图片 感受分裂活动的危害 新疆概况我了解 通过图片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 提问:
1、新疆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2、新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有哪些地形单元?
3、新疆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提问:
1、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区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出示材料:今昔新疆对比说明了什么?
1、回顾、思考、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发展新疆。
“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
1、出示讨论题,给出提示。(从政治、经济、历史三个方面来考虑)
2、指导学生的讨论。
3、小结学生的讨论
1、小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感受“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不能得逞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民族分裂我反对
1、出示相关图片
2、提问:(1)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2)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回顾八年级思品的有关知识。
3、回答有关问题。民族团结我维护
1、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2)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3)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国家该怎么做?
1、思考、回答问题。
2、感悟: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你认为能否在新疆建立与香港、澳门类似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和区别?
1、思考、回答问题。
2、明确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区别。
第三篇:《和谐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和谐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7.5”暴力事件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了解x疆的基本概况、明确我国的民族国情;通过材料,了解分裂活动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危害。
态度与方法目标:通过相关图片、图文资料,理解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探究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7.5”暴力事件的分析,体会作为一名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理解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掌握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从历史、政治、经济三个角度理解为什么“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7.5”暴力事件的有关图片
感受分裂活动的危害
x疆概况我了解
通过图片介绍x疆的地理位置
提问:
1、x疆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2、x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有哪些地形单元?
3、计算杭州与乌鲁木齐之间的实地距离;
4、x疆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思考、回答问题。
2、板演:计算实地距离。
3、根据x疆的位置,分析x疆气候产生的原因。
民族国情我知晓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政区图
提问:
1、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区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出示材料:今昔x疆对比说明了什么?
、回顾、思考、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发展x疆。
“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出示讨论题,给出提示。(从政治、经济、历史三个方面来考虑)
2、指导学生的讨论。
3、小结学生的讨论
、小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感受“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不能得逞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民族分裂我反对
、出示相关图片
2、提问:(1)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2)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回顾八年级思品的有关知识。
2、回答有关问题。
民族团结我维护
、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2)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3)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国家该怎么做?
、思考、回答问题。
2、感悟: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出示问题:
你认为能否在x疆建立与香港、澳门类似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和区别?
、思考、回答问题。
2、明确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区别。
课堂作业
出示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小结
齐声朗读
第四篇: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小编推荐)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内容摘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特殊的区情及地理位置使民族关系也由此而显得尤为重要,新疆民族关系的走向直接关系到我国总体民族关系的大局走势。因此,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新疆来说具有其特殊意义和重要性,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关系和谐
一、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提出
旧中国的民族关系是不平等的,民族之间的猜疑、隔阂、矛盾非常突出,许多民族内部也是不团结的。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期间,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后来历经曲折,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展开的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面对严峻挑战,我们党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明确把民族自身的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提出加快发展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打牢了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我们党还明确提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重要思想,科学概括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现状,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005年5月27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平等为基石,以团结为主线,以互助为保障,以和谐为本质,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①。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构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客观而真实的概括,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民族关系中不和谐因素存在的原因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不同,不同的民族区域内部的民族关系互不相同。比如,在现代化建设的早期,民族关系主要体现为民族社会成员在建设热潮中的不知所措,在新旧思想碰撞时会产生矛盾。逐渐地,那些较早适应了这种形势的民族可能会借助于外在的政策环境提前获得经济上的提升,相应地,民族关系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
当前我国正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社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因素都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与差距拉大的矛盾、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的矛盾、市场竞争和民主平等的矛盾等等,其中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成为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截至2009年底,西部地区在人均GDP、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这四个方面均处于全国最低。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有375个,贫困人口占全国的66%。尽管各地区在改革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济加速增长,但就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20年明显地高于西部民族地区。
2、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族群认同的多样性
当今世界,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出于对改善生存现状的强烈追求,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这在促进社会发展和增强不同民族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小视的负面影响。首先,一些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后,仍然保持着浓厚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与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于不能迅速适应城市生活而与当地文化进行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和碰撞。其次,个别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违法犯罪事件给城市治安造成了不良影响。另外,还有一些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人员违反市场管理条例和市政管理条例的现象问题和一些行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而引发的城市民族关系问题②等都不同程度地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入城市而增多。
在民族关系问题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问题始终处于非常敏感的位置,他们不仅处于引发民族关系问题的最活跃、最敏感的位置,而且波及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③。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大批进城、东移是城市化、全球化深化带来的一个新变局。因此,在处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问题的民族工作中,如何加强管理,强化他们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是事关调适民族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3、国际敌对势力的干涉
当前,民族问题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目前来看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最大的、最现实的因素,威胁国家安全统一的问题主要:
第一是以“东突”为纲领、为旗帜、为口号的分裂势力依然存在,新疆将面临着反分裂斗争的实践过程。“东突”恐怖势力为了实现新疆的独立,大肆歪曲和杜撰新疆民族、宗教演变的历史,违背历史事实地杜撰:“新疆自古以来就只有伊斯兰教。”其目的是推导出:“只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才是新疆的世居民族”,最终为他们反汉排汉,破坏民族团结,挑拨民族关系,引发民族冲突,分裂祖国统一的政治图谋制造“历史依据”。
第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政策不变,我们也将面临反分裂斗争的实践。根据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特征来讲,它会根据国际国内形式的发展变化,变化手段、变化活动策略。目前,新疆境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已经形成了,以欧美为国际化整合,以西亚为大本营,中亚为桥头堡的对新疆进行全方位渗透的格局。西亚和欧美地区主要是利用所谓的人权,所谓的民族宗教想努力的促使新疆问题国际化。西亚大本营的工作是培育所谓的民族精神领袖和骨干。全方位渗透格局的形成意味着新疆各地都需要对稳定问题高度警觉。
三、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要素中,经济发展是首要因素。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不断促进公平正义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的重大政治问题。
每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条件,它需要一个生态环境,它也依赖于自身的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在这一意义上必须要看到民族发展关系和社会和民族关系之间密切相连。新疆是由55个民族构成的,社会中的民族作为社会中的构成要素,它必然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不可能脱离社会力量为民族而民族。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民族就只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要实现民族的发展根本的途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的发展来推动民族的发展。民族问题是局部问题,不是总体性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新疆民族问题的解决是要依赖于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通过新疆的发展来推进新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这是由于民族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民族越发展越需要和谐的民族关系,因为民族发展的内在要求就是交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它都依赖于自己生存所拥有的资源品质条件。就新疆来讲,新疆拥有其他省区无法比
拟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其中包括水土光热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等。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新疆的这些优势资源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和充分的转换开发,造成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形成一种“富饶的贫困”状况。要把这种优势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资源产品是依赖于一定的劳动力的,是需要资金技术的。从资源配置的意义上来讲,新疆有优势资源,但比较而言,从资金、技术、人才上来讲,新疆不占优势。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讲,东部地区有。所以始终讲中国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要合作共赢。
2、合理定位民族认同,实现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
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不仅是要求我们对民族之间这种密切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我们还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正确的把握,所以加强民族团结要每一个人合理的定位民族认同,实现自身全面和谐发展。
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生活都是多元的,认同也是多元的。每个人有多样化的需要,所以就有多重的社会身份。一个人之所以归属于一个国家是因为国家是每个人基本的政治依托,它保证每个公民,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民族是基于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心理素质构建的一个社会群体类型,这个群体来满足本质意义上的生活方式的共同体。
在新疆我们需要把民族认同合理定位,起码要树立一个意识,公民身份是第一位的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保证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益,对于这个更大的社会共同体,社会成员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的承担最根本是我们自身需要它,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解决我们自身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强调民族认同合理定位,不能把民族因素强调到不适当的首要地位去,要分清谁轻谁重,我们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每一个民族具体利益和国家整体的根本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于这个大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社会、民族、人的全面发展。
3、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统一不动摇
我们常说,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各级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疆稳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统一思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五观”、“四个认同”教育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发扬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坚持不懈地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今后,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步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肃清他们所宣扬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影响,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四个”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分裂则人民遭殃,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政治敏锐性。处理民族关系时,要维护法律尊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各族人民群众法制观念和思想意识,帮助各族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知法守法的公民,要依法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破坏活动。
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熟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是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④,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少数民族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感情深厚,能把少数民族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转达给党和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处理新疆民族问题的关键。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2005年中央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的讲话
②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与城市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1期
③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满族民族》,2001年第1期 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
第五篇: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的和战》导读?-
? 匈奴族的形成及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 战国末年,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游牧民族在大漠南北崛起了,它就是匈奴。尧舜时它称做荤鬻(Xūnyù),自称是黄帝的后代。夏朝时与夏族为邻,居内蒙古河套大青山一带,双方交往密切。商朝时称鬼方,西周 时称猃狁(Xiǎnyǔn),常侵扰北方,掠财害民。春秋战国之际史称西戎和北狄,与华夏各族时战时和。战国后期称为匈奴。是由许多部落和氏族聚集、结合而形成的民族。??? 匈奴族诞生的民族“摇篮”是内蒙古五原郡gè@①阳县西北的“头曼城”(今包头市东),这是匈奴第 一个单于头曼的驻牧及统治中心。
??? 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产品有了剩余,集体化游牧转变为个体化,公有 制转变为私有制。随着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出现,以及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积累了大量 财富和奴隶,加强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成为氏族部落中的统治者。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的头曼单于便在 此基础上建立起东邻东胡、西连月氏、南接秦朝,以漠北为中心,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 前209年头曼长子冒顿(Mòdú)杀父自立为单于。冒顿时期(前209年-前174年),首先加 强和完善组织机构,增设等级森严的各级官职,把匈奴分为左右中三大部,中央设单于庭,统领全国军政,左 贤王庭在东部、右贤王庭在西部,分管各自的军政事务。为了维护匈奴奴隶主的统治秩序,冒顿建立了一套从 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组织,又发展了一支拥有三十余万铁骑的军队。
??? 冒顿先后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南灭楼烦王,占白羊河南王之地;北服浑瘐、丁令、屈 射、鬲昆、薪犁等各族,把我国北方大漠南北东西统一起来。它的领土东起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秦长城,成为西汉时期北方塞外草原上的强敌。在亚洲大陆东部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两个社会性质不 同的政权并列对峙的格局,两大政权开始了长时间的对抗与交往。??? 匈奴的强盛及其对秦汉的威胁 ??? 早在战国时期,“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匈奴驱驰于楼烦之下”,不断南下侵扰燕赵秦北方 边境,给三国以很大的威胁,迫使燕赵秦三国修筑长城以御之。前325-前299年赵武灵王北破楼烦、林 胡,筑外长城,与匈奴隔长城相望。前265年赵孝成王派李牧守代、雁门郡,以资防备,结果大破匈奴十余 万骑,给匈奴以很大打击,迫使匈奴十数年不敢侵扰赵国的边城。秦统一六国后,前215年以头曼为首的匈 奴主开始向外扩张,把矛头指向秦朝的河套一带,被蒙恬率32万大军打得大败,夺回“河南地”,迫使匈奴 向北退却700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秦始皇“筑塞于河上”(在河套一带筑障塞)又移内地 3万家至河北(今乌加河北)、榆中(今河套东北岸)以实边防。前214年又把燕赵秦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并向东西扩展,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郡的万里长城,派蒙恬拥兵坐镇上郡守卫。其后,匈奴奴 隶主利用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中原内乱,北方空虚的时机,南越长城,侵扰燕、代一带,把蒙恬收复的 河南地四十四郡又全部夺了回去,对刚建立的西汉王朝构成极大的威胁。
??? 西汉初期,中原几经战乱,社会经济残破,劳力不足,物资匮乏,国力极度空虚,社会秩序极不稳定。刚 建立的汉王朝面临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秩序的巨大任务,加上地方“异姓诸王”的存在,中央集权尚未确立,无力抗拒匈奴的不断侵扰,只能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前201年秋,冒顿单于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韩 王信叛降,引冒顿南下攻晋阳(今太原)。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前往抵御,由于轻兵冒进被匈奴4 0万骑兵包围在平城白登山,七天未能解围。刘邦采用了陈平“奇计”,贿赂冒顿的阏氏(Yānzhī,即 王后)网开一面逃了出来,双方暂收兵。前199年,匈奴冒顿单于数度侵扰汉边境,刘邦采纳了建信侯刘敬 的“和亲”政策,想把女儿长城公主嫁给冒顿,利用姻亲关系和赠送礼物阻止匈奴南侵。由于吕后日夜泣曰: “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致使这次和亲没有实现。
??? 西汉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 刘邦死后,子刘盈(惠帝)即位。前192年,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为阏氏,另送千金财物,结 和亲之约。其后每年奉送一定数量的絮缯、酒、米、食物等,实践了“和亲”政策。从惠帝起经吕后、文帝、景帝六七十年间,“和亲”政策成为西汉初期对待匈奴的一种屈辱政策。对此汉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高 帝九年始,下至武帝元光二年才告终止。冒顿对此并不满足,公然致书吕后,以极其侮谩的言词提出“愿游中 国,娶吕后为妻”,想到中原来当皇帝。汉文帝初年继续与匈奴“和亲”。文景帝先后在前174年、前15 6年和前152年将公主嫁给单于稽粥为阏氏。年年奉送财物,不断增加金帛、丝絮数量,卑辞厚礼。
??? 西汉在“和亲”的同时也开放“关市”,准许两族人民交易。“和亲”与赠礼品得益的是匈奴首领单于和 奴隶主贵族。而中下层匈奴人生产上和生活中急需汉朝的铁铜器、丝絮、金帛等物品,只有通过关市才能得到 解决。汉人也从匈奴人手中换回所需的马匹牛羊等牲畜以及大量皮毛、毡球等物品。通过开放“关市”两族人 民互相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两族人民的生活。前162年,汉帝致书与匈奴单于相约,以长城作 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活动的分界线,汉匈兄弟相处决不负约。然而,嫁公主、赠财物和开放“关市 ”、以长城为界,并不能满足匈奴奴隶主的贪欲,尽管西汉王朝委曲求全,也未能乞求到和平、安宁,从前2 00年至前133年的67年间,匈奴骑兵西起陇西、东至辽东仍经常南下,攻城着邑,掳掠如故。甚至匈奴 骑兵深入到长安城北。晁错说:匈奴军队“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他们每年掳掠所得,大大超过和亲的 礼品。这是因为,黄河流域先进文化、拥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众多的人口,成为生活在漠北高原、生存物质条 件差的匈奴民族梦寐以求的。“好战的游牧民族”,善射猎,在军事上占有优势。漫长的汉匈边界,给予匈奴 骑兵进行大规模的攻掠以有利的条件。??? 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战 ??? 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西汉王朝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富裕,国力充实,步骑 军力大大增强,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和巩固。汉武帝一改消极的和亲政策,采纳了主战派大臣的意见,对匈奴 实施反击。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欲东西夹击匈奴。前133年冬十月,武帝采纳王恢提出的 “伏兵马邑袭击单于”的计划,以30万精兵埋伏在马邑山中,使聂壹佯为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企图一举歼 灭。六月,单于信以为真,率10万骑入塞,见一路上疑象纷呈,单于捕得汉朝尉史,便引兵撤退,设伏失败。从此,汉匈关系恶化,匈奴大肆进攻北方边塞,汉匈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战争。汉武帝为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 侵扰,先后部署几次关键性战役: ??? 一是河南之战,也叫漠南之战(收复河套以南)。前127年正月,武帝派卫青、李息率大军从陕北榆x ī@②旧塞(今榆林东北)经云中向西北河套进攻,沿外长城向南折回,再沿黄河、傍贺兰山返抵陇西,画一 马蹄型弧线将匈奴右贤王属部楼烦王、白羊王部击败,俘杀甚多,在此设朔方郡,移民十万戍守边境。
??? 二是河西之战。前121年春三月,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从陇西出发奔河西走廊,西过焉支山千 余里,杀折兰王,较卢侯王,俘浑邪王及其部众万余人,大胜。夏季,霍去病又率数万骑从北地出发,西经祁 连山深入匈奴腹地二千里,俘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3000、杀敌3万余,使浑邪王和休屠王率4万余众降 汉。因此,汉朝打通了河西走廊,为进军西域建立了前哨基地。
??? 三是漠北之战。前119年武帝为扑捉匈奴单于消灭其王庭及左贤王势力,派卫青、霍去病各率十几万大 军从定襄和代郡出发,北渡大沙漠,深入漠北腹地。卫青率先锋5000骑,结兵车为营,与单于万骑遭遇于 沙漠。时值夕阳西下,狂风席卷,飞沙扑面,天黑时两军混战一团。汉军两翼包围,单于见来势凶猛,于黄昏 前遁。汉军俘斩1.9万余人,汉军追至@③颜山赵信城(今蒙古杭爱山南)毁其城大胜而归。
??? 霍去病率军北上2000余里,在狼居胥山大败左贤王,俘杀7万余人。东线汉军也大胜,切断了匈奴“ 左臂”。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大宛,以公主嫁给乌孙王,折散了匈奴在西方的同盟,切断了匈奴的“右臂”。在河西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一面隔绝了匈奴与羌的交通,一面在河西 及河套一带实行屯田,又把边防设备烽燧、亭障从酒泉伸展到玉门,又从敦煌伸展到盐泽(今罗布泊),经过 这一系列的军事、政治、边防和经济上的措施,匈奴在北方的威胁才基本解除。
??? 前87年汉武帝死,汉朝暂时停止反击。汉匈经过40余年战争,双方在兵力、物力、财力各方面损耗巨 大,尤其匈奴损失更惨重,上下疲备以极,人民痛苦不堪,各阶层都想暂时停战讲和。
??? 汉昭帝时,匈奴为缓和与汉的敌对关系,实现和亲,把扣留在匈奴19年的汉使苏武放回。但匈奴骑兵仍 不断在汉北方边境出现,由于汉朝防守严密,匈奴骑兵无隙可乘。前73年匈奴转攻西域的乌孙,向其索要乌 孙公主(即汉朝嫁给乌孙王的解忧公主),乌孙王向汉朝求救。汉宣帝组织五路大军与乌孙联合出兵组织出击 匈奴,大获全胜。这是汉匈战争以来的最后一次大战,匈奴惨败。从此北方边塞愈加平静了。
??? 从前133年至71年的汉匈60年占争,匈奴虽被打败,汉朝也付出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沉重 代价。这几十年的反击战,保卫了汉朝北方和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保证了西汉的稳定统治;有效地开发边 疆地区,使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文化得以恢复和发展;打通了古丝绸之路,加强了古代中西方的交通和 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 西汉后期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 匈奴战败后,游牧区域大大缩小,生产日趋萎缩,加上各属部的反叛,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和内讧,庞 大的匈奴奴隶主政权陷于四分五袭的状态。??? 前60年的虚闾权渠单于死。因即位问题,到前57年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五单于争立”的局面(呼揭单 于、车犁单于、乌籍单于、屠耆单于和呼韩邪单于),最后呼韩邪单于稽侯珊按世袭制与习惯继位。他回到单 于庭,眼见经此战乱,人口减损,处境危艰,恰此时,其兄左贤王呼屠吾斯又自立为郅(zhī至)支单于,准备打败呼韩邪,占据单于庭。呼韩邪看到北有郅支,南有汉朝,东西属部早已叛乱瓦解,如不归附汉朝,将 受两面夹击的危险,若归汉还可借助汉朝力量与郅支抗衡,徐图恢复。于是,他采纳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于 前53年派儿子右贤王、弟弟左贤王归附汉朝。他见汉朝厚待子与弟,便于前51年正月亲自入汉觐见汉宣帝,表示归附中央,尊崇汉天子。宣帝派专使韩昌去五原郡迎接,沿途七郡派军民夹道欢迎。来到长安待以最高 礼节,位在诸侯王之上。同时颁发黄金质的“匈奴单于玺”,承认他是匈奴最高首领,确定匈奴政权隶属于汉 中央的藩属地位。此外又赐予大量的珍贵礼物,并先后调拨谷米,救济匈奴民众。
??? 前33年(元帝竞宁元年)正月,呼韩邪入汉朝见天子,表示愿与汉结亲。元帝遂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嫁给他为妻。他高兴极了,号昭君为“宁胡阏氏”,愿为汉守卫北方边疆。呼韩邪附汉是汉匈两族 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呼韩邪审时度势,顺应历史的潮流,通过他个人的政治远见、才能和毅力实现汉匈 两族间的民族融合;结束了汉匈150年来的战争状态,使之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终于完成了汉匈两族团结 合作的事业;开了北方政权接受中原中央政权领导之先河,密切了塞北和中原的政治关系,促成了塞北与中原 的统一;加强了汉匈两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匈奴人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促使匈奴向封建制转 化;结束了匈奴二十余年来的分裂,统一匈奴,为匈奴安定政治、发展生产、人口增长提供了条件;同时,汉 王朝“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北方人民获得达60余年的休养生息;也 使汉王朝的声威在西域大震,各地尽尊汉。
??? 新朝及东汉初期与匈奴的关系
??? 呼韩邪死后,其后裔遵从他的遗嘱,与汉朝中央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30多年。直到公元1年(汉平帝 元始元年)被王莽破坏。
??? 王莽新朝违反了宣、元帝时汉与匈奴的三项约定,把宣帝颁给呼韩邪单于的金质“匈奴单于玺”索回,另 发乌珠留“新匈奴单于章”,蓄意压低单于的政治地位;将“匈奴单于”之号改为“降奴服于”;王莽企图用 武力树立威信,分匈奴居地为15个部分,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削弱匈奴的势力。这样就激起了 匈奴的不满,连年侵扰北方边塞,汉匈两族几十年的和睦共处局面被王莽的错误政策所破坏。
??? 东汉初期汉匈关系仍没有改善。一方面,匈奴附汉以来内部安定,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到公元前后,力量已很强盛,奴隶主贵族中的侵扰势力重新抬头,控制了西域各族,勾结并支持中原割据势力,参与中原 的分裂活动。另一方面,王莽的错误政策和汉末农民大起义,以及中原割据势力的嚣张,东汉初军事政治力量 比较薄弱。这种形势使东汉政府对匈奴的侵扰无法在战略上采取积极反攻的行动,只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和 策略。政治上,光武帝刘秀遣使匈奴赠送金币以通旧好,缓和与匈奴的关系;军事上,调兵边塞以守为主,很 少出击。匈奴针对东汉这种局面,仍继续不断南侵,间或有使节往来,但这种接触,无法从根本改善双方关系。自西汉以来,汉匈关系由和亲到战争,从敌对到友好,以及由破裂再为侵扰,这种曲折、迂回反复演变的过 程,是汉匈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等因素起重要作用。??? 匈奴分裂及南匈奴附汉与北匈奴西迁
???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请求内附,“原永为藩蔽,捍御北虏”。东汉政府让其迁居云中 郡,并按西汉时对待呼韩邪附汉时之旧例,以诸侯王的礼仪颁给金玺,另赐财物、谷米、牛羊3万余头接济。南匈奴政权在东汉支持下稳定下来,汉匈关系十分友好,东汉政府用于南匈奴的费用,每年达1.9亿之巨。
??? 北匈奴连年遭受严重天灾,又受到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退居漠北后社会经济极度萎缩,力量大大 削弱,多次遣使向东汉请求和亲。一怕东汉北伐;二想挑拨破坏东汉与南匈奴之关系;三想在西域抬高自己声 望。四想通过和亲与汉互市交换所需物资。东汉政府没有答应和亲,仅同意两族人民互市。北匈奴从公元65 年至72年不断入侵东汉渔阳至河西走廊北部边塞。随着东汉王朝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在南匈奴 的支持下,开始了征伐北匈奴的反击战。??? 公元73年二月汉明帝(永平十六年)派窦固等四路大军出击,占据伊吾卢城(今哈密)。同年,派班超 通西域南路善鄯国,75年至76年汉匈之间对西域展开了一场争夺战。窦固、耿恭击败呼衍王和左鹿蠡王,占车师、争夺金满城,因明帝死,中原大旱,人民负担太重,暂时罢兵。公元83年至85年北匈奴人先后有 73批南下附汉,加之南匈奴攻击,北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公元87年鲜卑从东部猛攻北匈奴,杀优留单于,北匈奴大乱,漠北又发生蝗灾,人民饥馑,兄弟争位,内部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严重,北匈奴社会危机暴 露出来。东汉乘机大举征伐北匈奴的统一战争于89年(和帝永元元年)夏六月开始,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 奴军会师涿邪山(今蒙古国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1.3万余人,北匈奴先后归附81部20余万人。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90年再击北匈奴,北单于受伤逃走。91年汉军又出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 军,北单于率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开始了西迁的历程。匈奴自头曼单于建立政权至此整整在大漠南北活动了 300年,对两汉北方的威胁至此解除。
??? 汉军击败北匈奴后,西域50余“国”重又归汉,汉又复设置西域都护,保护丝绸之路及维系西域各族的 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