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内容及贯彻意见

时间:2019-05-13 10:1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内容及贯彻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内容及贯彻意见》。

第一篇: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内容及贯彻意见

奎文区卫生局

关于对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

内容的贯彻意见

9月3日,市卫生局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妇儿医院举办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培训班由市卫生局医改办主任张洪才主持,总结了今年以来文秘、医改工作相关情况,介绍了培训班的日程安排,市交通局丛炳登、市妇保院王爱婷分别就文秘工作作了经验交流发言,郭晓刚传达了卫生部政务信息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2010年第一次季赛评选结果,高勇安排了《潍坊卫生动态》的编辑事宜,刘铮对“如何更好的应对媒体”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现场培训,最后张洪才安排了《公文格式规范》、“《潍坊保健》进病房”的宣传征订工作,并安排部署下一步文秘及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工作。

一、主要会议精神

(一)做好《潍坊卫生动态》的投稿编辑工作。市卫生局《潍坊卫生动态》自本周正式开始编辑,市直各单位、各个县市区的文秘库人员做好投稿编辑工作。

(二)建立文秘信息共享机制。各单位都要编办信息或新闻简报及报刊,要根据各自实际灵活确定。另外,建立主流媒体宣传联系人制度,更好的沟通媒体,加强正面宣传。

(三)做好相关报刊、材料的宣传征订工作。每县市区选择1家县级医院作为“《潍坊保健》进病房”的定点医院。

二、会议其他要求

(一)报刊的的征订工作。每县市区选择1家县级医院作为“《潍坊保健》进病房”的定点医院。

(二)通报2010年度第一季度“季赛”情况,对前三等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求各单位组织好年度第二次 “季赛”投稿工作。

(四)《潍坊保健》报刊,纳入新闻和信息两项工作考核项目,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新闻和信息的异同点,积极投稿。

(五)其他工作。省卫生厅网站开通了“地方医改工作动态”项目,各单位要及时进行学习。

三、我区贯彻意见

(一)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卫生系统文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印发<潍坊市卫生系统文秘工作督查考核办法>等6个配套办法的通知》文件,按照要求落实工作:一是选报文秘人员,填报《全市卫生文秘人员库入库申报表》,认真组织开展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公文写作比赛等形式的活动,提高机关文秘人员的公文写作水平。二是按照规定设立政策研究室,规定文秘人员参加(或列席)单位办公会、党委会。三是配备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必须的器材。

(二)完善卫生系统信息和新闻宣传网络。一是与区卫生系统的各成员单位建立宣传联系人制度。各单位宣传联系人将卫生系统信息每周上报区卫生局政策研究室(wfkwxx@163.com),编办《奎文卫生》信息,并将其上报市卫生局政策研究室。各单位

采用信息作为半年或年终考核加分依据。二是与各街道(社区)建立宣传联系人制度,将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信息与新闻(尤其是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进行共享。三是与《潍坊保健》、《潍坊晚报》、《奎文公共信息》等各信息、新闻单位建立宣传联系人制度,将信息、新闻等及时联系供稿,并做好整理留存。

(三)正确应对新闻媒体。一是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接触。新闻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因此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新闻,我们都应该采取积极地态度进行应对。二是要正确地认识新闻媒体的作用。新闻媒体既是朋友,也是敌人。三是要善于利用新闻媒体。

(四)其他。一是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进省市区的医改工作动态,如江西省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安徽省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等,为我区的医改工作借鉴好的经验,做法。二是根据市卫生局《09年的文秘工作年终考核细则》进行工作梳理,做好整理归档工作,力争在年底的县市区评价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第二篇:全区卫生信息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及贯彻意见

全区卫生信息化工作

推进现场会精神及落实意见

7月2日,全区卫生信息化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呼市和林县召开。卫生部信息中心主任孟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毕力夫出席会议。如何科学高效管理高速累计中的各类卫生信息,最大程度地发挥卫生信息在提高行业决策水平和行业监管中的作用,建立一个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

会上,毕力夫厅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卫生信息化是卫生领域中的一场技术革命,也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技术支撑,更是落实医改任务的重要技术手段,各地应当充分认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所在,严格按照要求从统筹设计、服务需求、注重安全和鼓励创新等几方面理清建设思路,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毕力夫厅长强调,各地在推进卫生信息化工作过程中要坚持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不同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坚持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学习,要以卫生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力推进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发展。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在会上作了题为“卫生信息化发展形势与任务要求”的讲座,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

我国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形势、建设思路、重点任务及居民健康卡建设。希望内蒙古自治区继续积极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使用居民健康卡,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充分融合,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和林县卫生局汇报了和林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会后,与会人员分别前往和林县医院、舍必崖卫生院等地进行实地观摩。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区卫生信息化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提高对卫生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盟卫生局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我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

1、完善和建设两大基础信息资源库。电子健康档案基础信息资源库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电子病历基础信息资源库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过程进行系统、规范记录,作为电子健康档案的主要数据来源,并在电子病历内有效整合临床路径,实现专科、专病的精细化管理。

2、合理设计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框架,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网络化、动态化。并逐步统一于自治区卫生行政管理信息体系。

3、医疗卫生机构就建立业务的协同运作。民健康信息

系统打破区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的格局,为双向转诊、病历调阅、代理检验(检查)、远程会诊等提供平台满足疾控、医疗保健、临床科研、行政管理等各方面需求。

4、从医疗服务及管理理念上,区域卫生信息化实现了从“以医疗保健机构为中心”走向“以居民为中心”,从“一院一病历”走向“全盟一卡通”,从“城市为重点”走向“城乡一体化”,从“解决看病问题”走向“服务一生健康”的重大转变,实现了从过去的“以治疗为主,以营利为目标”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向“以预防为主,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的服务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医疗卫生行业“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具体落实。可以说,区域卫生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创新,更是一种服务和管理理念的创新。

总之,卫生信息化对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技术、行政实施有良好的支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载体的作用。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有效落实医改措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篇:卫生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

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6】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财政厅(局)、卫生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人事、财务司(局): 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6 ] 56 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6 ] 59 号)精神,制定了《卫生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人事部 财政部 卫生部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

卫生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

案》的实施意见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结合卫生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意见。



一、实施范围

这次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事业单位中 2006 年 7 月 1 日 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

医院、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急救中心(站)、门诊部(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血液中心(站)、妇幼保健院(所、站)、疗养院(所)及其他卫生事业单位。 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卫生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所属的卫生事业单位不列入这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 

二、岗位绩效工资的实施

卫生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政策和标准。 

(一)岗位工资的实施。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卫生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13 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 8 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 5 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附表一至三)。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1 专业技术人员。

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经人事部批准,执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一级主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二级主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三级主治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医(药、护、技)士岗位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卫生事业单位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卫生事业单位在按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并完成岗位聘用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暂按以下办法执行:聘为主 任 医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副主 任 医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主治医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医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医士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执行十三级岗位工资标准。待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并按规定核准后,专业技术人员再按明确的岗位等级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2 管理人员。

卫生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任命的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局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三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四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处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六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七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员岗位的人员,执行九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 3 工人。

卫生事业单位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工岗位工资标准。 

(二)薪级工资的实施。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 65 个薪级,对工人设置 40 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附表一至三)。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附表四至六)。

套改年限,是指工作年限与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合并计算的年限,其中须扣除 1993 年以来除见习期外考核不计考核等次或不合格的年限。不计算工龄的在校学习时间,是指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只适用于这次分配制度改革,不涉及工龄计算问题)。在校学习的时间以国家规定的学制为依据,如短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实际学习年限计算;如长于国家学制规定,按国家规定学制计算。

任职年限,是指从聘用到现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

工作人员按现聘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如低于按本人低一级岗位套改的薪级工资,可按低一级岗位进行套改,并将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与低一级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这次套改可将原聘岗位与现聘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工作人员按套改办法确定的薪级工资,低于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的,执行相同学历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薪级工资标准。 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且 1993 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按国家规定高定了工资档次,仍保持荣誉的人员,以及由人事部选拔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可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适当高定薪级工资。

在麻风病院(村)和精神病、传染病医院工作的人员,按现行政策,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级薪级工资,浮动工资满八年予以固定,离开上述单位的,取消未固定的浮动工资;已经固定了工资档次的,在本人套改工资的基础上相应高定薪级工资,最多不超过两个薪级。 

(三)绩效工资的实施。

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是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人事部会同财政部、卫生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人事、财政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调控本地区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体水平。各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同级政府人事和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综合考虑所属卫生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事业发展、岗位设置和经费来源等因素,下达各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卫生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自主分配。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一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地区附加津贴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1 卫生事业单位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新的分类办法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出台前,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卫生事业单位,如公共卫生机构等,绩效工资总量暂按工作人员上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核定;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卫生事业单位,如公立医疗机构,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和单位的等级、类别,绩效工资总量可分别高出一定幅度;经费自理的卫生事业单位,在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考核情况,绩效工资总量可再适当提高。目前,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暂按现行工资管理办法核定。首次核定绩效工资总量要保持合理的存量、严格控制增量,以后按照综合绩效考核情况进行调整。

单位主管部门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依据考核结果核定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完成公益目标任务不好、考核较差的,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

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卫生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给予适当倾斜。 对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要根据社区服务人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综合考虑所在城市(区)综合医院绩效工资的平均水平等因素确定。

2 卫生事业单位要在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结合单位实际,拟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具体实施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 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以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为前提,以综合绩效考核为依据,突出服务质量、数量,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并保障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绩效工资分配应强化岗位、突出业绩,注重向优秀人才及高科技含量、高风险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拉开差距;同时,妥善处理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各类人员之间的分配关系,防止差距过大。坚决取缔科室承包、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职工个人绩效工资要严格按照其工作质量、工作数量、职业道德等综合考核的结果发放,严禁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

(四)津贴补贴的实施。

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分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补偿。特殊岗位津贴主要体现对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政策倾斜。国家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实行统一管理。

1 艰苦边远地区的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6 ] 61 号)规定,执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

2 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及护龄津贴继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 对在麻风病院及长年在农村、野外或疫区一线专职从事血吸虫、鼠疫防治等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按照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 〉实施意见的通知》(人薪发[ 1994 ] 36 号)和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提高血吸虫病、鼠疫防治人员工资待遇的复函》(人函[ 1997 ] 69 号)规定,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暂时予以保留,今后逐步纳入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

三、正常调整工资办法 

(一)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 2006 年 7 月 1 日起,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 1 月起执行。 

(二)岗位变动人员工资调整办法。

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

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

在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

(三)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和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根据经济发展、财力增长及调控地区工资收入差距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根据财政状况和对特殊岗位的倾斜政策,适时调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

四、高层次人才和单位主要领导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

(一)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措施。

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一流人才,经批准,执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工资标准。

2 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 3 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一次性奖励。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4 对基础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重要人才建立国家投保制度。具体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 对部分紧缺或者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批准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二)卫生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

在人事部、财政部选择试点的卫生事业单位中,探索建立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分配。结合对单位及个人的综合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主要领导的收入水平,使单位主要领导的收入与单位社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相联系,加强对卫生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收入分配的监督管理。 

五、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入轨后,各卫生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规定,一律不得在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工资列支渠道之外,直接或变相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各级政府人事、财政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要按管理权限和职能,加强对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加大对违反政策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政出多门、资金渠道混乱的现象,维护收入分配政策的严肃性。卫生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 2006 ] 48 号)规定,设立专门账簿进行核算管理,将发放给工作人员的收入一律纳入专门账簿核算,不得账外列支;同时建立工作人员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工资支付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 

六、新聘用人员工资待遇



(一)新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含获得双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及以下毕业生,实行一年见习期,见习期工资标准分别为:高中、中专毕业生 590 元,大学专科毕业生 655 元,大学本科毕业生 685 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710 元。高中毕业后入学的卫生学校、护士学校毕业生、四年以上学制的中专毕业生及长学制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其见习期工资可适当高定。在护士岗位工作的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期工资标准提高 10 %。

见习期工资执行期满后,上述人员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高中、中专毕业生执行 2 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专科毕业生执行 5 级薪级工资标准,大学本科毕业生执行 7 级薪级工资标准,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 9 级薪级工资标准。

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 和获得 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不实行见习期。在明确岗位前,执行初期工资,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初期工资标准为 770 元,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初期工资标准为 845 元。明确岗位后,按所聘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分别执行 11 级和 14 级薪级工资标准。

到艰苦边远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乡(含乡)以下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 1 至 2 级。



(二)新参加工作的工人,实行学徒期和熟练期制度。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以及学徒期、熟练期期满后的定级工资待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

(三)其他新聘用人员,已明确岗位的,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未明确岗位的,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工资待遇。



七、相关政策



(一)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在新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护士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提高 10%。



(二)长期在乡以下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其他农村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情况给予政策倾斜。



(三)对军队转业到卫生事业单位的干部按本人现聘岗位(职务)套改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如现聘岗位低于转业时部队原职务的,根据其现执行工资待遇对应的岗位套改工资。



(四)这次套改增资,卫生事业单位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统一按 30 %计算。单位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高出 30 %的部分,套改后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

(五)卫生事业单位未聘及缓签聘用合同人员参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体办法由各地区、各部门确定。 

八、离退休人员待遇

卫生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以及这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离退休费的办法,按照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离退休费等问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6 ] 60 号)的规定执行。护士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提高 10% 的部分计入离退休费基数,原享受的护龄津贴和按月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在离退休时按 100% 发给。 

九、经费来源

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由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现行财政和单位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 

十、组织实施

这次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在京卫生事业单位由人事部、财政部协调,各部门组织实施。地方卫生事业单位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京外的卫生事业单位,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县以上城镇集体所有制卫生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办法。

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在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政策性强,情况复杂,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人事、财政和卫生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肃纪律,做好改革实施的有关工作。各卫生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政策,妥善处理本单位在改革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保证改革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

第四篇:审计署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贯彻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意见实施办法的通知

审计署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公务员局 关于印发贯彻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意

见实施办法的通知

*

审人发〔2011〕1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局、人事局,审计署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各派出审计局,南京审计学院:

为推进《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快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审计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制定了《关于贯彻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意见的实施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公务员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关于贯彻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 专业化建设意见的实施办法

为适应审计工作需要,加快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审计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见》,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主要目标

(一)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公务员比例。

审计机关公务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并不断提高与其从事业务相适应的职业胜任能力。到2013年,各级审计机关能够直接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公务员比例达到80%以上。

(二)专业技术资格比例。

到2013年,审计署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公务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7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公务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25%。

省级审计机关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公务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65%,其中高级专业技

术资格的公务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20%。

市(地、州)、县(市、区)级审计机关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公务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50%,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公务员比例原则上要达到10%。

(三)专业结构比例。

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要适应审计工作需要。到2013年,各级审计机关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以及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公务员比例应达到80%以上。其中法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公务员比例,应在2010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文化程度比例。

审计机关45岁及以下的公务员,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到2013年,审计署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公务员比例达到90%以上;各省级审计机关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公务员比例达到80%以上;市(地、州)、县(市、区)级审计机关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公务员比例原则上达到60%以上。

(五)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审计业务骨干人才比例。

各级审计机关参照《审计署关于培养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和审计专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制定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到2013年,审计署符合审计业务骨干人才

和审计专业领军人才条件的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的比例达到20%以上,省级审计机关符合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和审计专业领军人才条件的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的比例达到10%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坚持标准,严把进人关。

1.通过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人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用。

2.通过调入方式进入审计机关担任副职领导职务及以下的公务员,特别是从事审计业务工作的人员,除应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资格外,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审计业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以及5年以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财经、法律、计算机、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

3.审计机关根据审计工作需要,经省级及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工程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计算机审计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试行聘任制,按照公务员法和聘任合同管理所聘公务员。

(二)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新录用的公务员,应自进入审计机关3年内通过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届时不具备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的公务员,一般不得从事审计复核、审理工作。

2.审计机关担任项目主审的公务员,一般应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审计机关年龄在45岁及以下的公务员,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但未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的,应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3年内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尚不符合审计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应在符合条件后3年内取得相应资格。在上述规定时间内不能取得审计师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不得担任审计组组长、主审。鼓励45岁以上的公务员报名参加审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关执(职)业资格考试。

4.审计机关公务员拟取得审计专业技术初级、中级资格的,应参加全国统一的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拟取得高级审计师资格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取得。

(三)深化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工作。

1.深化考试制度改革,增强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工作的科学性,强化对参加考试人员能力的考察和测试。

2.完善取得审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实施分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中、高级审计师研究能力培训,着力提升审计专业人才从审计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并从理论高度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科学阐述的能力。

(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1.鼓励和引导各级审计机关公务员参加审计硕士等专业学位教育,充分发挥学历学位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

2.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开展任职和初任培训、审计业务培训、审计项目培训、领导能力培训,审计署要做好对省级审计机关厅(局)级和部分正处级公务员、市(地、州)、县(市、区)级审计局局长的轮训工作。

3.开展一定数量的考试辅导培训,帮助审计机关公务员考取审计专业技术资格。

4.加强投资、企业、金融等行业模拟审计实验室建设,推广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培训方法。

5.加强师资选聘和培养力度,形成规模适当、类别齐全的师资库,促进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师资共享。

6.加大教材和网络课件建设力度,形成包括纸质图书、网络课件、模拟教材等多种形式,涵盖政治类、公共类、法规类、审计类等多个门类的教育培训教材体系。

(五)加大在实践中发现、培养和使用审计专业人才力度。

畅通地方审计机关与审计署之间以及地方各级审计机

关之间公务员挂职锻炼渠道,让人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审计署原则上每年选派30名左右干部到地方审计机关挂职锻炼,省级审计机关选派30名左右干部到审计署挂职锻炼。

三、检查指导

(一)审计署领导全国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省级审计机关负责统一组织本地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上一级审计机关对下一级审计机关专业化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

审计署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设定的目标要求和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对各地专业化建设工作进行重点指导和检查,及时宣传重大举措和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促进解决。

(二)建立情况报告制度。审计机关在专业化建设过程中遇到重大政策问题,应逐级上报,由上级审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各级审计机关应于每年12月底前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专业化建设工作情况。

(三)建立通报制度。对专业化建设达不到目标的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署要向当地党委、政府通报,并提出相关建议。

(四)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

长期规划与计划相衔接的专业化建设目标体系,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加强查核,形成统一领导、部署有序、上下协调、稳步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

下载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内容及贯彻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市卫生文秘队伍2010年第二期培训班内容及贯彻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