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店谋转型 福建新华涉茶业

时间:2019-05-13 10:3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书店谋转型 福建新华涉茶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书店谋转型 福建新华涉茶业》。

第一篇:传统书店谋转型 福建新华涉茶业

传统书店谋转型 福建新华涉茶业

本报实习记者 刘旸

现今,经营茶叶已不再是茶商们的专利,福建新华发行集团也将战略眼光投向了茶叶市场这块沃土。想必您和记者一样都有疑惑,书店经营茶业可行吗?发展前景又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相关咨询和调查。

书香牵手茶香 谋求多元发展

记者了解到,福建新华发行集团转型涉足茶业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响应国家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充分依托茶乡福建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加工优势,以及茶文化与茶行业人才众多的优势,将售书和售茶相结合,促使书文化和茶文化相融合,从而做大做强新华文化产业;二是积极面对电子书籍便利、网络书城低价等竞争上的挑战,抓住福建特色茶文化,实现产业转型,丰富产业链,以多元化发展谋求多方位营销的胜利。

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分公司总经理陈文伟对记者谈到,现在实体书店经营难,新华书店利用位于闹市中心或经济繁华地带的优势,整合现有资源,打出地方特色茶品牌产品,例如闻名遐迩的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他说,新华书店销售的不单纯是茶叶,更多是通过销售平台把创意赋予其中,达到台湾实体书店的销售效果,将茶销售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带动地方茶叶产品推广,满足顾客读书与品茶的需求。

书店经营茶叶,在创新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引来部分消费者的质疑:茶叶的销售会不会压缩新华传统的图书销售呢?福建新华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暨鸿华认为并不矛盾。因为茶与书这两种产品并不冲突,不会彼此争夺市场空间,相反书与茶的文化结合会壮大彼此的实力。书茶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精华,读书人偏好饮茶古而有之。现在,新华书店的书籍不再只陈列于普通门店,而是多了一个展示的窗口,被摆放于古典高雅的茶室内(新华茗茶终端门店),成为艺术品供人欣赏。这种做法,不但提升了整体书籍产品的层次,还丰富了新华文化的内涵。所以说,书店卖茶,谋求多元化发展也未尝不可。

新华茗茶 国有品质

提及新华书店转型涉足茶业,就不能不说到借由新华书店的优势渠道而成立的福建新华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新华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茶叶、茶文化衍生品为主要产品,同时涵盖精品图书、红木、陶瓷、寿山石等福建特色文化产品,以打造书、茶文化为主,形成强势的“新华茗茶”文化品牌,通过成立省级合资公司、开设直营店、联营合作店、加盟连锁店及批销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销售目标。从已开业的福州门店、宁德店、光泽店的销售情况,以及参加河北省新华书店首次“文化礼品”推介会(一次性订货销售达70多万)的情况来看,“新华茗茶”的市场前景无比广阔。

福建新华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行政人资总监卢香海在电话采访中告诉记者,现阶段,新华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全国推广工作进展顺利,市场反响良好。2012年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新华茗茶”品牌一经亮相,就引起了众多领导、嘉宾的关注,得到了充分肯定。各省合作单位都表示出浓厚的合作兴趣,山西、河北、黑龙江、北京、辽宁、内蒙古、吉林、天津、浙江等省份出版发行集团已与“新华茗茶”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新华茗茶”将借由新华书店成熟的全国渠道系统迅速实现市场覆盖,积极拓展省外非产茶区的市场,尽快在各省推动省级合资公司,直营门店以及加盟连锁店的市场拓展工作,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公司战略规划。

卢香海坦言道,“新华茗茶”拥有其他茶企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将逐步凸显出来,在中国茶行业品牌中树立一枝独秀。首先,新华茗茶系出名门——福建新华发行集团,与新华书店一脉相承。凭借新华书店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和优质的服务,“新华茗茶”将迅速在消费者与合作伙伴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新华茗茶”有别于传统茶企单一的茶文化营销模式,走多元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公司以茶叶、茶文化为基本,结合母体集团特有的书籍文化、书籍产业链,实现书、茶两种文化的融合,同时配以销售福建特色的文化产品,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交谈中,记者感受到了新华茗茶人的自豪与自信。对他们而言,每一个开设的新华茗茶门店,不单是书香与茶气相宜的雅室,也是多元文化与多元产业的展示窗口,还是新华茗茶人发扬“爱拼、敢拼、能拼”精神的依托。记者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新华茗茶”成为新华书店后的又一个经典是不难落实的愿景。

企业转型 引起关注

新华书店的转型经营,吸引了不少茶企、茶叶专家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尧得知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投资经营茶业的措施后,为此叫好,他说叫好的原因有三:一是又有企业青睐茶产业了,茶业梧桐树又召来了金凤凰;二是福建省在整合资源优势、推动茶产业发展方面又带了一个好头;三是茶业消费的多元化带动了茶业生产的多元化。陆尧认为,这是茶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茶产业必不可少的步骤。叫好的同时,他呼吁不要轻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建议茶界朋友向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取经学习,顺应多元化消费趋势,拓展多元化经营渠道,积极建设服务品牌,彰显人文关怀,使茶文化彰显中国软实力。

针对此事,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记者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复合式经营对茶叶销售与书籍销售是件好事,为留住买书顾客,茶可以作为辅助产品在书店内销售,增加茶文化服务。他建议,售茶可采取多渠道销售模式,茶叶资源共享和营销渠道供销,如果将茶与其他商品整合销售,高端茶和奢侈品礼品搭配,中低端茶和烟酒搭配在便利店里出售,既方便消费者的便利需求,又能减少运营成本,让利给中低端消费者。同为业内专家的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认为,若要考究新华发行集团这一转型经营的经济效益,需要时间经验的积累,不可急于求成。如今的茶叶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有专业的质量把控团队来衡定茶叶产品质量,这对采购、销售集为一体的新华书店而言是不小的考验。

记者就此也咨询了著名品牌专家、和君咨询独立董事蒋同,他认为,在当当、亚马逊这些垂直电子商务网站的冲击下,未来书籍音像市场会被有成本优势的电子商务网站垄断掉,国有体制下的新华书店也难逃困境。所以,福建新华发行集团业务模式的更新是必然,联姻茶业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就福建省来看,茶叶的市场广阔,目前市场容量是100亿,未来五年将会超过200亿。蒋同建议,新华书店若想做足体验感,绝不是卖茶这么简单,应该在门市网点辟出区域做“茶巴克”,消费者买书的同时享受品茶氛围。

第二篇:2012松阳茶业谋“转型”

2012,松阳茶业谋“转型”

2012-03-26 10:01 点击:

52出处:浙江日报 文字大小:【大】【中】【小】

起点领跑:茶园生态化

松阳茶农当上“甩手掌柜”的背后,是茶园的良种化、标准化、丰产化建设,确保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

“这么一盏杀虫灯,杀虫效果可以覆盖周边30亩茶园。”松阳县第一茶乡新兴乡茶叶办公室主任李关俊介绍,这种绿色、节能、高效的杀虫灯,白天可自行利用太阳能充电,晚上则根据光线的亮度进行开灯诱捕害虫,有效解决了虫害防治时机难把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这,仅仅是松阳县在推进茶园生态化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加快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融合,促进科技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已成为松阳县在茶产业发展中形成的共识。该县先后制订颁布了《松阳银猴系列茶》地方农业标准和《地理标志产品松阳茶》省级地方标准,同时积极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从茶树新品种引进、母本园基地建设、良种选育环节入手,推进茶叶品种结构调整。

在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后,先后引进福云系列、浙农系列、乌牛早、白茶、中茶108等20多个无性茶树良种,目前无性系良种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浙江省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浙江省良种之乡、浙江省茶树良种先进县,成了浙西南茶树良种繁育中心。

随着全县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千家万户分散防治病虫害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松阳县在茶园标准化建设和产品质量管理上下功夫,开展良种化、标准化、丰产化茶叶基地建设,实行生态化、高标准建园,确保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根据茶类生产地理条件,松古平原形成早生高效无公害茶区,山区地带形成有机茶区。同时严格按照“统一防治人员、统一植保机械、统一防治时间、统一药剂、统一安全间隔期”的五统一要求推进茶园统防统治工作,茶叶安全生产和小规模种植得到有机结合。松阳县新兴乡上安村的张海宝自去年年初与松阳茗春茶叶农机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协议之后,他便以每亩260元钱的价格将自己的16亩茶园托付给了合作社,自己则安心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在统防统治的基础上,该县又大力实施茶产业“提质增效立体开发工程”,推广茶园测土配方高效施肥技术,提出了“减氮、少磷、增钾、补镁”的“八字方针”,全方位地减少和规范化肥施用,2.1万亩农业部标准茶园亩产值达7360元,比非核心区的茶园每亩增加15.1%。同时,完善了茶叶质量可追溯管理,提高茶叶经营质量,确保松阳银猴系列茶产品的生态特色品质更加突出。

弯道超越:加工精深化

从“喝茶”扩展到“吃茶”,折射出松阳茶产业的规模发展和拉长产业链之路。

放入一小汤匙速溶绿茶粉,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瓶矿泉水冲兑,不到2秒钟,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正荣就为前来考察的“康师傅”采购代表泡出了一杯色泽碧绿、香气浓郁的正宗生态绿茶。

凉水泡茶、口味更醇、茶氨酸含量更高、“100%原叶”绿茶却不见茶叶,这让客商们不禁啧啧称奇:振通宏让世界喝上了中国“咖啡”!这意味着松阳县茶产业正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迈进,传统产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实现从传统的“喝茶”到“吃茶”转变,这只是松阳茶产业走向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十年来,松阳全县良种茶园面积从最初的1万亩左右迅速增长到超过11余万亩,全县半数农民依靠茶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随着茶园面积日趋饱和,走规模发展之路,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了松阳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当务之急。于是一家家龙头企业,一个个茶叶能人成为茶产业转型升级道

路上的一匹匹领跑“骏马”,带领全县茶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弯道超越”。松阳诚天和食品有限公司别出心裁,用茶叶老枝条研制出了茶叶熏火腿新产品。在这家公司里,一排排腌制的火腿正挂在特制的灶房里熏制。公司负责人陈金富介绍,这些熏火腿多以茶农修剪下来的老枝条作燃料熏制,外表呈紫褐色,味道淡甜而带茶叶清香,别具风味。茶叶熏火腿在松阳供不应求,松阳县城多家酒店已订走大部分产品。

而浙江茗阳茶业生物有限公司,则不断开发茶类终端保健食品,成功研制出茶宁片、茶口含片、茶爽、茶叶籽油等深加工产品。产品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保健食品证书,2010年12月被鉴定为浙江“省级新产品”。

目前,松阳全县已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茶厂,并优化改造了130多家初制茶厂,其中碧云天茶业有限公司和越玉兰茶厂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厂”,3家茶厂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7家茶厂通过QS认证,茶厂优化改造工作成效明显,有力提高了茶叶加工水平和加工质量。

据松阳茶叶办初步统计,目前松阳茶叶深加工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而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

关于松阳,笔者在2011年记住了一组数据: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茶产业,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茶产业,全县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从事茶产业。

这样的数字,使得松阳茶业的魅力,已远不止于以“一叶之轻”牵起松阳“众生之口”,舞起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一条龙;它更以不断强大的集聚效应,辐射着丽水以及金华的周边县市区以及湖北、江西、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的100多万亩茶园,惠及四面八方茶农。经历了一年的深耕,松阳茶业是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阳春三月,笔者再度来到恢复县制30周年的“田园松阳”,只见茶农乐田头,茶商闹茶市,银猴销四方。茶叶,谱成了松阳春天里最令人愉悦的大地飞歌:

2011年,松阳全县茶园总面积发展到11.3万亩,全年茶叶总产量10500吨,产值8.08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5.38%和25.66%;

浙南茶叶市场全年交易量5.59万吨,交易额25.99亿元,同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18%和46.01%;

松阳茶产业主打品牌“松阳银猴”更是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之列和“中国最具经营力品牌”,品牌价值达12.78亿元。

2012年,松阳茶业如何不断谋取转型升级之道?松阳县委书记钟昌明简洁明了地进行了概括:“茶园生态化,加工精深化,监管全程化,市场全国化。”

耐力考验:监管全程化

要泡一杯放心茶,松阳实行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

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而有效的市场监管则是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手段。近年来,随着茶叶来源渠道的拓宽,一些以次充好的问题茶叶责任不清,严重制约了松阳茶产业的升级发展。

今年年初松阳县在全程溯源监管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探索推出了茶叶交易卡,通过刷卡不仅可识别走进浙南茶叶市场交易的上万茶农、茶商的真实身份,还能查询茶农以及茶商在市场内所有的交易记录,进行跟踪管理。此举进一步加强了茶叶市场的监管。

三都乡下田村的茶叶加工大户叶火青说:“凭卡交易后,只要卡一刷,我们的所有信息都在卡上,如果茶叶有问题,客户就能通过卡上的信息返回来找到我们,今后更要对自己的茶叶质量负责任了。”

强化对本地市场监管的同时,松阳县还积极实施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主动加强与茶叶销售地工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先后与茶叶的重要销售地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山

东青岛和济南的工商部门建立了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协作机制,逐步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无缝监管。

2009年,松阳与北京市宣武区率先成立了协作组织机构,建立了日常联络、学习交流、信息互通、宣传推广、监管执法合作协查等五大协作机制,双方实现了两地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与北京成功构筑产销两地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上,2011年,松阳县又与山东青岛李沧区、济南槐阴区签订了全过程无缝隙监管协议,推出了“茶叶来源可识别管理”承诺,进一步加强了产销两地茶叶安全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形成了茶叶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强化了生产源头管理,共同营造了安全稳定的茶叶市场秩序。

“松阳茶叶实现了从茶园地头到茶几桌案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市民才能喝到松阳的放心茶。”青岛市工商局李沧分局局长王军英如是说。

终点冲刺:市场全国化

“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松阳茶业总部经济模式正在形成。

这两天,随着春茶的上市,一群又一群来自本地或外地的茶农茶商纷纷前来销售、采购,将偌大的浙南茶叶市场挤得水泄不通,每天早上6点到中午12点是市场的交易旺期。从马路市场到浙南茶叶市场,从有形市场到无形市场,三易场址的浙南茶叶市场在经过十余年的成长后,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拥有店面200间、摊位10000个,不仅联结了本地11万余亩茶园,还辐射周边县市和湖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100余万亩茶园。

谁拥有市场,谁就能主导产业的发展,这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黄金定律。近年来,松阳县茶产业发展迅猛,然而同时也存在着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发展空间不大等瓶颈问题。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松阳县委在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构建“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的茶产业总部经济发展模式,即让松阳茶叶企业按照“有限区域、无限发展”的思路,通过“基地外拓、加工外移、产品外销”等形式,最大程度地整合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优势资源,不断拓展松阳茶产业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绿茶集散地”这一金名片的获得,松阳茶叶的知名度不断上升,“松阳茶师”这个特色劳务品牌的名气也逐渐变大,不少省市的茶农、企业老板纷纷到松阳请“师傅”,不少“松阳茶师”也凭借着一技之长大胆走出去发展创业。茶叶种植能手李关俊、刘晓高凭着响当当的“松阳茶师”称号,每年都受邀外出到省内的磐安、龙泉,甚至到外省的江西吉水和四川、重庆等地作种植技术讲座,开办培训班。新兴乡大石村的“松阳茶师”陈全福到江西吉水承包了100余亩的白茶基地,并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将炒制好的茶叶运到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销售,几年下来,他创办的企业成为了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

目前,在四川、湖南、贵州、湖北、福建、安徽等地均能看见“松阳茶师”的身影,每年有500多位“松阳茶师”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到外地开发创业,宣传推广松阳茶种植、加工技术。在带动这些省市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松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与此同时,松阳还开设了松阳茶师培训班,希望通过培训为茶叶加工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评茶资格的技术人员,走一条“松阳茶师”的精品化之路,推动松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在外建基地获取原料,逐渐化解本地资源要素瓶颈,这已成为松阳县茶产业“借力”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松阳县还积极打造“松阳银猴”品牌,争取在三年内将“松阳银猴”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精心编织销售“大网”,有针对性地选择苏州、济南等消费大市,与当地的茶叶市场结为友好市场,借产销联姻更好地宣传和推广松阳茶叶;看准时机,及时组织了茶叶企业、生产大户、流通人员到中国北方茶城开设直销点,在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石家庄商城内进一步构建县外市场网络„„

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强了松阳茶叶与全国大市场的对接,把千家万户茶叶生产与“千

变万化”市场对接起来,推动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逐步实现了松阳茶产业“破茧成蝶式”的蜕变。

下载传统书店谋转型 福建新华涉茶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书店谋转型 福建新华涉茶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