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山县新农村建设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黑山县新农村建设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
录入:电子政务办2009/3/31人气:1489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实施科学规划,示范先行;全面启动,逐步推进;突出特色,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策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可喜成果。
一、新农村建设成果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副职为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全县新农村建设分四条战线,设四个专门建设指导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国土与城乡规划建设战线指导组,二是发展与物质文明战线指导组,三是环境与精神文明战线指导组,四是和谐与政治文明战线指导组。每条战线由县领导挂帅,各部门参加,任务具体、职责明确。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同时还建立了城乡帮扶、村企共建责任机制,即每位县领导包抓一个乡镇,几个县(市)直单位帮扶一个乡镇;县内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相互帮扶,促进示范村工作农业协调发展。
为更好地指导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县情,编制了《黑山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和《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黑山今年后五年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目标、任务和策略。并以中共黑山县委、黑山县人民政府文件印发给个乡镇、各部门,在《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中,确定段家、大虎山、镇安乡为2006年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蛇山子、七台子、沈屯等28个村为2006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黑山县人民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办公室同志深入示范村实地勘察,根据村屯自然现状和农民的意愿,测绘、编制了28个示范村的“两图一书”,即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为示范村建设奠定了建设规划基础。
2、全面启动示范先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门采取全面启动、示范先行的方法,要求全县278个村要村村有建设项目,特别是生产发展、村屯整治“四清”和村屯道路维修要全面展开。28个示范村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全面建设。县多次召开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调度会、动员会,省、市分别在黑山召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设施农业现场会。同时,我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广泛发动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激发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3、发展生产促进增收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点、核心点,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真正实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一是以工业为主导,培育经济增长点。以上新项目(企业)和老企业扩能、改造为突破口,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抓工业园区建设、抓项目建设、抓财源建设,抓资源开发。国能集团生物发电项目已经奠基,工程总投资5.2亿元;阜矿集团南扩,到白厂门镇一带,一期工程投资7亿元;黑山膨润土矿转制扩能、西洋特肥扩产改造、黑山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整体搬迁与改造、永丰造纸的环保治理扩产、隆迪铝业投资投产;绿色芳山、弘圣花生、绿源肉业、宝龙肉禽、福山木业等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扩能、投产、达产等,随着新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不断振兴,为黑山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以“一村一品”为方向。经过深入调研,组织乡村干部动员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适合发展蔬菜的就搞温室大棚,适合发展养殖业的就建养殖小区,适合栽果树的就发展林果业。预计全年新建设施农业小区105个,棚室面积2.3万亩;新建畜牧小区70个,占地面积4450亩,进驻农户555户,总投资30303万元。在水果生产上,西北部乡镇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和“两梨”,今年新栽植果树近万亩。积极推进果树标准建设,提高水果生产质量和效益,加强“两梨”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农民增收奠定了产业基础。
三是以标准化、安全化为重点,打造绿色品牌。今年以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县“三品”生产档次和水平,建立健全了基地管理体系、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严格的标识使用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大力推行“三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每个乡村都有“三品”生产基地,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去生产,保证了“三品”生产的有序推进。完成了五大品种167万亩国家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和相关材料,等待省和农业部的验收。今年新增“三品”认证36个,面积5.25万亩。其中,有机认证20个,面积1万亩;绿色认证5个,面积1.65万亩;无公害认证11个,面积2.6万亩。到今年底我县“三品”认证已达到62个,面积195.284万亩。养殖业“三品”生产正在有序推进,今年有1/3总量的畜禽,按照无公害以上标准组织生产,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申报认证。绿色食品的生产,为实现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现代农业转变奠定了基础。
四是以水利化、机械化、绿化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今年晚成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流整治工程和3座排水站的更新改造工程等。新增水浇地5万亩,春季新建万树村庄50个,全年植树造林面积超过6万亩。今年完成机整地170万亩,机播种158万亩,机收60万亩,全面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以上。
五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收入。充分发挥“阳光工程”作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逐步转变农民收入格局,到年底预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近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近2亿元。
4、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从根本出发,在全县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一是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充分发挥县内各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举办培训班、科技讲座、参观学习、印发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农民分类进行培训。到目前,培训务农型农民8万人次,务工型农民0.5万人次,培训农民经济人近千人。印发各种资料十万余份。
二是加强民主管理,充分体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把民主管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各项活动的始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县里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指导和协调本乡镇各村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全县每个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制定了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对本村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权益。
三是实行村务公开,增加农村工作的透明度。村务公开是保证村级事务实现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确保农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的有效方法,是农民真正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我县制定并出台了《黑山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施方法》,统一印制并发放了《村民代表手册》、《村务公开理财小组记录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记录薄》,规范了村务公开工作的具体细节和程序。在公开时间上,统一采取定期村务公开制度;在公开程序上,采取“两委”例会研究、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方式进行;在公开形式上,采取政务、财务两项内容分开公布的方式进行。同时做到了公开的内容全面,公开的结果真实。
5、净化环境改善生活
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为此,我们紧紧抓住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直接关系切身利益的工作入手,以“四清四改”为切入点,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全面开展“四清”,对278个村主要街路进行垃圾堆、粪堆、柴草堆、违章建筑的“四清”工作。对28个示范村的所有街路进行了彻底的“四清”。对村屯的道路进行了维修,维修长度100多公里,部分路段修砌了边沟。对主要街道院墙进行了修补,部分院墙进行了粉刷,基本达到了街面干净、道路平整、院墙整齐的标准。一些村屯建立了长效的环境保洁机制。
二是逐步进行“四改”。今年新建水厂12处,解决了2.05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村村通油路涉及12个乡镇25个村,总完成油路建设88.52公里。全年新建沼气池1500个,到目前全县累计建设户用沼气池5342个,中型沼气池3个,秸秆气化站1处。段家乡蛇山子村1025个农户,其中有600户建了沼气池,半数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这一新型可再生能源。农村改厕项目全面铺开,在此基础上,一些村屯主要街路厕所移至院内,并采取了处理措施。
三是村民文体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村建文体广场32处,文化长廊56处。大部分示范村建成了完整的“四厅”,并有宣传标牌和宣传标语。“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电影放影工程”继续发展,今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电影放影普及村屯,农民的业
余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得到保证。为建立健全农村防保体系,保证农民身心健康,今年全县普遍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人数达40.3万人,占农民总人口的81.3%,建立乡镇防保站22个,建立健全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等各项工作制度。全县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达95%以上,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别乡镇领导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拖拉,致使县下达的各项任务没有按时完成。
2、新农村建设发展不平衡,各乡镇产业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环境整治存在着较大差距。示范村与非示范村之间差距更大。
3、一些县(市)直帮扶单位工作不到位,没有具体的帮扶措施和工作目标,甚至有的单位还没有到过所帮扶的乡镇,就更谈不上帮扶开展新农村建设了。
4、有些单位建设规划实施力度不够,没有认真去研究应该干些什么,只停留在口头上,仅做些表面文章,所以没有什么好的成果。
5、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没有形成农民广泛参与的氛围,出现一种“事不关己,你建我看”的不良局面。
6、村容整治和村屯道路维修不彻底,还存在一些死角。
三、2007年工作计划
1、在巩固提高28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2007年再启动3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启动的32个示范村,根据自身特点,必须有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既可建设综合文明示范村,又可建成具有特色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专业示范村。
2、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007年实施“双百工程”,即新建畜牧小区100个、新建棚室小区100个。大力发展“三品”生产,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新发展水浇地5万亩以上。植树造林6万亩以上,并有指定的绿化区域。新栽果树1万亩,重点发展干果和“两梨”。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70%。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4万人以上,不断增加非农收入比重。
3、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全力争取改厕、新型能源、安全饮水和村村通油路工程项目,努力实现资金捆绑向示范村倾斜。
4、在发动农民继续开展“四清”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长效的保洁机制,使农村环境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
5、努力列入省级示范村建设设计规划,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扶持。
黑山县农村工作办公室
二00六年十一月八日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我局结合自身监管工作特点就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历来是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一个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市县机构改革前,我局将继续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农村自办家宴监管等工作。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食品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书,要求各乡镇对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监督本乡镇各项食品安全工作,成立领导机构,每季度研究一次食品安全工作,制定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预案。乡镇要设立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定一名同志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室统一设在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整合基层农业、水利、工商、卫生等监管资源达到“五个一”(一间办公室、一块机构标牌、一部电话、一套工作制度、一本工作台帐)的标准要求。同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群众威望的同志中聘任乡镇食品药品协管员、村级信息员,形成属地统一领导、全覆盖的监管网络。做好协管员、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每月向县食品安全办公室报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表,年底报送全年工作总结。确保农村食品安全,严防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农村药械市场监管
加强村级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农村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将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游医药贩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识别假劣药械的相关知识水平。积极推进药品“三统一”制度的落实,抓好合疗基本用药的检查,以合疗用药、国家基本药物为重点,加强监督性抽验和快检。继续面向农村和边远山区,鼓励发展药品零售企业。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大规模,发展连锁经营。扶持有资质的企业发展农村药品配送网络,延伸配送链条,药品配送进乡入村率达到95%以上。
三、加强村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
村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大事。今年,我局将继续协调卫生、财政等部门,加强与各乡镇的联系,严格按照医疗体制改革和村级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严格按照省局医疗机构“规范药房”标准,督促村级医疗机构加强改造,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药品使用行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规范化建设。
四、继续抓好扶贫帮困工作
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2010年我局继续加强对--镇东村实施对口帮扶,将积极协助东村寻找适合当地的扶贫开发项目,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向县上汇报争取资金。同时,我局将继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采取单位同志捐一点,集体拿一点的方法给新华村的困难户、五保户、贫困党员送去温暖和爱心。继续开展“关爱女孩”活动,对结对帮扶对象,我局长期予以关注,今年继续加强联系积极解决她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各级经济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建设旅游名镇、生态大镇为目标,继续实施“环境立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旅游活镇”战略,坚持不懈的壮大镇域经济,坚定不
移的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淄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在招商引资工作上下功夫,努力实现资金投入上的新突破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就没有大发展,招商引资是山区加快发展的唯一途径。今年在招商引资方面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资源招商。引导各村各单位立足淄河的特色和优势去招商。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做好生态旅游的招商,重点保证梦泉生态旅游区和聚峰庄园的建设进度和质量,以精品景点的建设推动全镇生态旅游的大发展。以马鞍山抗日遗址被认定为省级爱国教育基地为契机,做好红色旅游的招商,将马鞍山景区建设成为闻名齐鲁的红色旅游圣地。以丰富的矿泉水资源为品牌,加快开发利用力度,鼓励矿泉水企业和知名企业合作联营,采取挂靠、贴牌等各种形式来提高企业档次,加速矿泉水基地的建设步伐。利用我镇出产的丰富的农产品,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招商。二是以商招商。以骨干企业为平台做好企业招商,重点抓好友谊电缆、永祥铸造、泾源酒厂等骨干企业的对外招商,加大对大项目、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引进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不断壮大企业规模。三是多门招商。多渠道、多门路、找朋友、奔关系,进一步加大招商宣传力度,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引资覆盖面,努力在全镇形成人人关心招商引资,人人都抓招商引资,人人有招商引资责任和压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二、在发展特色经济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特色板块经济的新突破
把培植特色板块经济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摆在重要位置,按照产业化、板块化、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齐抓并举的原则,紧紧依靠电缆材料、矿泉水、陶瓷颜料、木材木器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全力实现特色板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巩固电缆材料基地。鼓励金源电缆加强与韩方的合作,逐步改善企业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全力实现企业振兴。积极引导友谊电缆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增强发展后劲,继续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产品的档次,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二是壮大矿泉水基地。我镇拥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矿泉水基地已初具规模,要想让淄河的矿泉水品牌覆盖整个淄博市场,就希望各矿泉水企业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以产品质量为生命线,狠抓优质矿泉水建设,整合矿泉水市场资源,让各企业抱起团来闯市场,合力建设全区乃至全市最大的矿泉水基地。三是做大陶瓷颜料基地。福明陶瓷、圣源陶瓷等企业要按市场需求,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不继引进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延长产业链,逐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把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培育木材木器加工基地。我镇木材市场较为零散,针对这一情况,我镇将整合木材市场资源,以新建设一处大型木材木器加工、批发市场为契机,鼓励上新创新,扩大生产,努力建成立足鲁中、辐射全省的大型木材木器加工、批发基地。五是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我镇丰富的优质干鲜果、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抓好泾源酒厂的果酒系列生产和贵信农副产品加工等,调动个人投资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积极性,激活民资,努力带动农户生产,解决农产品的销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和企业的双赢。
三、在旅游开发管理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旅游名镇建设的新突破
精心实施旅游名镇战略,不断整合旅游资源,深化旅游内涵,拓宽旅游空间,大力发展红色游、历史文化游和绿色生态游,着重突出“农家乐”的旅游度假形式,努力实现全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推进。
1、在三大景区上做文章,加快精品景点建设。做大做强马鞍山风景区的红色旅游。紧抓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牌,举办各种教育纪念活动,打造全省知名的红色景区;创新宣传方式,扩大齐兵营、齐长城的影响力,推出历史文化游专线;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倾力争创aaa级景区。大力推进梦泉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计划投资450万元,启动梦泉山庄二期工程,建设高档休闲房,扩建停车场,修建孟姜女文化馆和孙膑书院,建成大型拓展训练基地。加快聚峰庄园的建设进程。投资500万元,建设高档休闲别墅100套,修建会议中心和娱乐配套设施,开发瓜果基地,规划好桃花谷、香椿谷等八个单元景区的开发方案,努力建设多功能、高品位的休闲庄园。
2、紧抓景区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我镇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众多的人文景观,旅游开发的潜力很大,各村要把握住自身特
第四篇:全县新农村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全县新农村建设十一五及2011年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强抓基础,突出为民办实事,狠抓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法推进农村社区村委会选举,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十一五”以来,我县开展了三批市县工作组驻村帮扶工作,先后派出县直帮扶单位155个次,派出县直驻村干部182人次,帮扶社区、村庄85个,围绕“路、能、院、电、体”等几个方面,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共计硬化村内街道65553米,其中完成示范村村内街道硬化37153米,并配套建设排水设施39608米,安装路灯1100余盏。全县新增有线电视安装16000余户,新增宽带5200户,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安装太阳能6000余户,新建沼气池1686户,新能源走入农村家庭。新建及改建文化大院92处,增设文化书屋28个,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倡全民运动健身,实施了篮球进村工程,共计有5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使用上了篮球场地,安装高标准篮球架57个,健身器材228组。——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按照“一林二牧三市场四加工”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大力植树造林,全县8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已有65个村庄完成了村内街道绿化任务,共计种植围村林2300亩,种植经济林木223万余株,栽植各类风景林木12万余株;二是依托﹡﹡、﹡﹡、﹡﹡、﹡﹡等农字号龙头企业,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壮大养殖规模,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共计新建养殖基地82处,新增养殖大户472户,全县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3%,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55%;三是实施标准生产,发展订单农业28万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8000余亩,扩大订单小麦种植1余亩,新品种、新科技得到了普及推广,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四是依托专业市场、积极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造了“渔网之乡”、“低压电器之乡”、“金融机具之乡”、“绿色蔬菜之乡”等特色乡镇,规范壮大了﹡﹡、﹡﹡、﹡﹡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加工种植专业村,扩大了加工种植规模,增加了群众收入,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新变化。为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十一五”以来,我县采取举办农民培训班、增设流动课堂、实施阳光工程、外出参观学习,发挥﹡﹡党建频道和远程教育网络作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与本领。同时广泛开展了移风易俗、评选好媳妇、好婆婆,举办农民篮球赛、歌咏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农村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树立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气,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二、建成乡镇农民服务大厅,实现为民服务“一站式”。
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按照“乡建县补、乡管民用”和“便民、务实、高效”的建设原则,各乡镇全面启动了农民服务大厅建设,县乡共计筹资400余万元,建设面积2700余平方米,大厅设置政策咨询与来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服务窗口、农村财务管理窗口、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窗口、农村土地管理窗口、财政咨询与服务窗口、农村医疗服务窗口、民政咨询与服务窗口、惠农政策落实窗口、农民工再就业窗口等“一中心、九窗口”,面对面为民服务,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的高效、快捷、一站式。三、村庄合并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分类指导,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指导原则,自10月,我们积极行动,扎实工作,积极推进村庄合并工作,5月,圆满完成了村庄合并任务,全县村庄(社区)总数由原来的﹡﹡个减少到﹡﹡个社区和﹡﹡个独立村庄,减少村庄﹡﹡个,减少村干部﹡﹡人,每年减少村级干部工资100余万元。新建社区全部实现了“六个新”(“新名字”、“新班子”、“新牌子”、“新场所”、“新章子”、“新制度”),全部实现了健康有序运转。四、社区村委会选举扎实有效。
在全县顺利完成村庄合并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全市合村并建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展了社区(村庄)村委会选举,通过严格程序、依法操作,截止到5月,共完成了﹡﹡个社区的选举工作,一大批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办事公道、热心为民服务的“双带双强”型干部被推选为社区村委会成员,夯实了基层工作基础,促进了农村社区班子融合、工作统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合村、合人、合心,为全县农村经济和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五、农村服务型社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按照“一厅四室一园一场所一超市”(“一厅”为社区服务大厅,“四室”为警务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一园”为村级幼儿园,“一场所”为文体活动场所,“一超市”为社区购物超市)的服务型社区建设要求,先后规范建设了﹡﹡镇﹡﹡社区、﹡﹡镇﹡﹡社区、﹡﹡办﹡﹡社区等农村服务型社区27个,有效改善了农村办公及服务环境。六、合村建区工作扎实推进
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的要求,全县村庄合并后的158个社区(村)的安置区占地全部科学调整并预留,社区新址占地全部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完成了64个并建社区规划设计,并通过县评审小组审核和县政府审批。,全县已启动建设的社区达到﹡﹡个,占全县社区的﹡﹡%,涉及到﹡﹡个自然村,启动总户数达到14679户,其中二层7780户,占53%,多层6899户,占47%;总占地面积4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其中二层118万平方米户,占60%,多层78万平方米,占40%;总投资22.8亿元,其中二层13.2亿元,占58%,多层9.6亿元,占42%。第二部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干部群众的认识程度还相对较低。新农村建设及合村建区工作,个别乡镇领导认识不到位,部分社区干部思想保守,一些群众依赖性强,存在着等、靠、挨思想,乡镇之间开展不够平衡,社区启动个数差距大,社区之间建设进展也不平衡。
(二)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力度还相对较小。在合村建区上,各职能部门协调上不一致,有的部门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推进速度。(三)群众资金短缺还是制约新农村及社区建设的主要矛盾。新农村尤其是合村建区工作,从绝大部分群众的经济条件看,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状况。实际运作中,没有足够的信贷支持,在信贷环节上有着诸多的门槛,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及合村建区进度。
第三部分、2011年工作计划2011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区合村并建工作,积极争创“齐鲁统筹城乡发展先锋县、全市小康建设示范县、全市新农村建设样板县”。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社区建设。
2011年将在启动39个社区的基础上,力争再新开工建设社区10个,按照“九统一、八把关”和“抓重点、抓亮点”的建设要求,力争促使在建社区尽快出规模、出形象,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3000人以上的社区,力争把﹡﹡、﹡﹡社区打造成国家级民俗特色旅游社区,确保实现到2013年全县建成社区达到25处以上。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充分利用好标语、简报、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宣传合村并建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相关政策,同时,深入挖掘、培养、推广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优秀做法,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热情,形成推进合村并建的浓厚氛围。二是凝聚帮扶合力。2011年,我们将继续积极做好政策研究、项目对接、资金争取工作,争取将农业、水务、交通等各个部门的政策向合村并建工作聚集,争取更多合村并建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同时,利用市“三百”工程,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争取建设资金,并积极协调县直单位部门加大帮扶投入,形成建设合力。三是搞好协调迁占。部分开工社区的地上物迁占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积极协调地上物所属单位,尽快将社区新基上的地上物迁移,加快社区施工进度。四是加大考核力度。将各乡镇(街道)合村并建工作作为全县年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创先争优评比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同时,认真研究好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按照考核目标,确立工作重点,推动全县合村并建工作健康快速开展。五是搞好贷款运作。积极协调县国土、住建、发改、环保、农发行等部门对社区建设工程进行包装立项,积极争取信贷支持,推进合村建区工作健康开展。二、真抓实干,推动农村工作全面健康开展。
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搞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二是推进土地流转进程,调优产业结构,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探索农村社区运行管理机制,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四是千方百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力争年内引进项目投资5000万;五是全面完成剩余社区(村庄)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任务;六是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推动我县农村工作全面健康开展。第五篇:全县新农村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及11年工作计划
全县新农村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及
2011年工作计划
全县新农村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全县新农村建设十一五及2011年工作计划
第一部分、“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强抓基础,突出为民办实事,狠抓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法推进农村社区村委会选举,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十一五”以来,我县开展了三批市县工作组驻村帮扶工作,先后派出县直帮扶单位155个次,派出县直驻村干部182人次,帮扶社区、村庄85个,围绕“路、能、院、电、体”等几个方面,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共计硬化村内街道65553米,其中完成示范村村内街道硬化37153米,并配套建设排水设施39608米,安装路灯1100余盏。全县新增有线电视安装16000余户,新增宽带5200户,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安装太阳能6000余户,新建沼气池1686户,新能源走入农村家庭。新建及改建文化大院92处,增设文化书屋28个,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倡全民运动健身,实施了篮球进村工程,共计有5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使用上了篮球场地,安装高标准篮球架57个,健身器材228组。
——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
民收入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按照“一林二牧三市场四加工”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大力植树造林,全县8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已有65个村庄完成了村内街道绿化任务,共计种植围村林2300亩,种植经济林木223万余株,栽植各类风景林木12万余株;二是依托﹡﹡、﹡﹡、﹡﹡、﹡﹡等农字号龙头企业,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壮大养殖规模,提高蔬菜种植科技含量,共计新建养殖基地82处,新增养殖大户472户,全县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3%,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55%;三是实施标准生产,发展订单农业28万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8000余亩,扩大订单小麦种植1余亩,新品种、新科技得到了普及推广,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四是依托专业市场、积极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打造了“渔网之乡”、“低压电器之乡”、“金融机具之乡”、“绿色蔬菜之乡”等特色乡镇,规范壮大了﹡﹡、﹡﹡、﹡﹡等一批新农村
建设加工种植专业村,扩大了加工种植规模,增加了群众收入,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新变化。为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十一五”以来,我县采取举办农民培训班、增设流动课堂、实施阳光工程、外出参观学习,发挥﹡﹡党建频道和远程教育网络作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与本领。同时广泛开展了移风易俗、评选好媳妇、好婆婆,举办农民篮球赛、歌咏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农村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树立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气,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二、建成乡镇农民服务大厅,实现为民服务“一站式”。
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按照“乡建县补、乡管民用”和“便民、务实、高效”的建设原则,各乡镇全面启动了农民服务大厅建设,县乡共计筹资400余万元,建设面积2700余平方米,大厅设置政策咨询与来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服务窗口、农村财务管理窗口、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窗口、农村土地管理窗口、财政咨询与服务窗口、农村医疗服务窗口、民政咨询与服务窗口、惠农政策落实窗口、农民工再就业窗口等“一中心、九窗口”,面对面为民服务,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的高效、快捷、一站式。
三、村庄合并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全面启动、分类指导,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指导原则,自10月,我们积极行动,扎实工作,积极推进村庄合并工作,5月,圆满完成了村庄合并任务,全县村庄总数由原来的﹡﹡个减少到﹡﹡个社区和﹡﹡个独立村庄,减少村庄﹡﹡个,减少村干部﹡﹡人,每年减少村级干部工资100余万元。新建社区全部实现了“六个新”,全部实现了健康有序运转。
四、社区村委会选举扎实有效。
在全县顺利完成村庄合并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全市合村并建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展了社区村委会选举,通过严格程序、依法操作,截止到2010年5月,共完成了﹡﹡个社区的选举工作,一大批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办事公道、热心为民服务的“双带双强”型干部被推选为社区村委会成员,夯实了基层工作基础,促进了农村社区班子融合、工作统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合村、合人、合心,为全县农村经济和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五、农村服务型社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按照“一厅四室一园一场所一超市”的服务型社区建设要求,先后规范建设了﹡﹡镇﹡﹡社区、﹡﹡镇﹡﹡社区、﹡﹡办﹡﹡社区等农村服务型社区27个,有效改善了农村办公及服务环境。
六、合村建区工作扎实推进
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的要求,全县村庄合并后的158个社区的安置区占地全部科学调整并预留,社区新址占地全部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完成了64个并建社区规划设计,并通过县评审小组审核和县政府审批。2010年,全县已启动建设的社区达到﹡﹡个,占全县社区的﹡﹡%,涉及到﹡﹡个自然村,启动总户数达到14679户,其中二层7780户,占53%,多层6899户,占47%;总占地面积4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其中二层118万平方米户,占60%,多层78万平方米,占40%;总投资亿元,其中二层亿元,占58%,多层亿元,占42%。
第二部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
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干部群众的认识程度还相对较低。新农村建设及合村建区工作,个别乡镇领导认识不到位,部分社区干部思想保守,一些群众依赖性强,存在着等、靠、挨思想,乡镇之间开展不够平衡,社区启动个数差距大,社区之间建设进展也不平衡。
(二)相关职能部门配合的力度还相对较小。在合村建区上,各职能部门协调上不一致,有的部门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推进速度。
群众资金短缺还是制约新农村及社区建设的主要矛盾。新农村尤其是合村建区工作,从绝大部分群众的经济条件看,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状况。实际运作中,没有足够的信贷支持,在信贷环节上有着诸多的门槛,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及合村建区进度。
第三部分、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区合村并建工作,积极争创“齐鲁统筹城乡发展先锋县、全市小康建设示范县、全市新农村建设样板县”。
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社区建设。
2011年将在2010年启动39个社区的基础上,力争再新开工建设社区10个,按照“九统一、八把关”和“抓重点、抓亮点”的建设要求,力争促使在建社区尽快出规模、出形象,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3000人以上的社区,力争把﹡﹡、﹡﹡社区打造成国家级民俗特色旅游社区,确保实现到2013年全县建成社区达到25处以上。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充分利用好标语、简报、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宣传合村并建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相关政策,同时,深入挖掘、培养、推广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优秀做法,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
识程度和参与热情,形成推进合村并建的浓厚氛围。
二是凝聚帮扶合力。2011年,我们将继续积极做好政策研究、项目对接、资金争取工作,争取将农业、水务、交通等各个部门的政策向合村并建工作聚集,争取更多合村并建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同时,利用市“三百”工程,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争取建设资金,并积极协调县直单位部门加大帮扶投入,形成建设合力。
三是搞好协调迁占。部分开工社区的地上物迁占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积极协调地上物所属单位,尽快将社区新基上的地上物迁移,加快社区施工进度。
四是加大考核力度。将各乡镇合村并建工作作为全县年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各乡镇和部门创先争优评比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同时,认真研究好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按照考核目标,确立工作重点,推动全县合村并建工作健康快速开展。
五是搞好贷款运作。积极协调县国土、住建、发改、环保、农发行等部门对社区建设工程进行包装立项,积极争取信贷支持,推进合村建区工作健康开展。
二、真抓实干,推动农村工作全面健康开展。
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搞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二是推进土地流转进程,调优产业结构,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探索农村社区运行管理机制,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四是千方百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力争年内引进项目投资5000万;五是全面完成剩余社区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任务;六是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推动我县农村工作全面健康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