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标点符号应用
一、标点符号的应用
1、引号的作用作引用出现的形式所引的是整句诗句、格言、俗语或者对话描写;
否定或讽刺即指平时的说反话;
表强调引号内词语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
表特定称谓引号内的词语有比喻的含义;
2、引号的运用①所引用的诗句作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时,后引号前不带标点;
②对话描写时,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应在引号之内。
3、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书名号适用于文章的题目、书的名称、报刊的名称、歌曲的名称、电影或电视的片名,不能
用引号。
4、顿号、逗号、分号的区别:顿号:几个词语与词语,短语与短语之间停顿时适用;
逗号:一般句子之间的停顿;
分号:几个句式相似的句子间的停顿,或者“
一、„„;
二、„„;
三、„„形式之间的停顿。
5、省略号的运用:用了“等”字,“等”字后面就不用省略号。
6、问号:同一个总是连问,问题之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最后一句才用。
二、常见病句的修改
1。
23倒的毛病。
如:“你用心去品味它,接近它,你一定会发现汉字的神奇魅力”中品味后”与“接近它”互换位置。
4如:“我在海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浪花”可修改为“我在海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或者“我在海边呼吸着。
5、“只有„„,才„„”和“只要„„,就„„”的区别 当前半句是后半句结果的唯一条件,用“只要„„,就„„”,否则就采用“只有„„,才„„”。
6、语意的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词:如“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中的“如同”与“好比”两个词意语意重复。
7、成分残缺:①“我们应该增强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一句中缺少了 的意识。(宾语)
②我校开展了“品味书香,喜迎奥运”一句中缺少了 的活动。(宾语)
8、另外还有搭配不当,主谓不当,动宾不当,情感色彩不当,词义轻重不当。成语误用等。
9、病句修改的练习:
①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互相挽扶。
②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句中出现防止、③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备的词,后面应该限的是坏事)
④在“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意见。
⑤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
⑥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⑦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⑧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
⑩婺剧对我是很熟悉的。
三、阅读常用到概念
2和
34、写作手法:对比烘托、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作引用、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作解释、摹状貌等。
6、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因到果、由困到因、由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由总到分等)。
顺叙:指的是按事情的前后发展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文章;
倒叙:指的是把事件的结果或整个事件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文章开头的形式;
插叙:指的是这部分内容与文章主要记叙的事件有关,但又不是这件事的本身的内容,它的位置处于文章的中间;补叙:指的是主要记叙的事件已经结束,在结尾部分加以补充的形式。
8、插叙的作用的答题格式:
①这部分不能删去;②概括好这段话的内容(段意);③为下文“谁怎么样”交代了原因。
9、倒叙的作用的答题格式:
设置悬念,使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
10、人称有: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三种。
第一人称的作用:使文章当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实感、更亲切动人; 第二人称的作用:更便于直抒胸臆,更好地抒发了作者对什么(谁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人称的作用:使文章的情感倾向更客观、更公正;
四、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答格式:
1。的形式回答,“什么样”可包括主人公的身份地位、身体状况、生活处境等方面,“在什么情况下”可包括天气状况、社会氛围等方面。
2、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形象)
(形象)
3、环境描写:这段话属于(运用)什么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烘托人物在什么情况下怎样的心情;
②烘托出一种怎样的气氛;
③与人物的某种情况形成对比,更突出人物怎样的形象;
4、题目的作用:①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含蓄地点出了文章的内容或主题;
③文章以“一”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说说文章为什么以“一”题)
5、文章第一段的作用:①如果是环境描写参照上面的“3”;
②开门见山的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含蓄地点出文章的主题;
④写结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⑤写出哪能几个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交代什么事件的起因。从而引出下文。
① 承上;②启下;③承上启下三种中选一种。① 前面设点过题时:总结上文点明了文章怎样的主题;
② 前面已点过题时:总结上文,升华主题;
③ 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④ 如果运用了修辞方法: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更好地写出了一种什么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8、为什么说:“„„„„”?的题型:
9、“这、那、它”指代内容的确定,思考角度同“8”。
10、句子含义的理解:
① 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就采用取消修辞写出句子的本义;
② 如果句子凝炼的哲理味浓的句子,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具体一些;
12、文中的“A”与“B”是否矛盾?
① 不矛盾;②“A”指的是什么;③“B”指的是什么?
13、语言赏析的思考角度①有修辞方法找修辞:如: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的怎样的情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者突出了刻画对象什么样的形象; 对比:形成对比,更好地写出了着重刻画对象怎样的情景;
排比: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语势,更好地写出了谁什么样的情形,更好地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偶:句式整齐,节秦明快;
反问: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发读者思考;
14、感悟题:①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先列出文中的主要情节,再谈感受;
② 读本文,请联系实际,你从这句话中(常常是中心句或者是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得到什么启示?——先写出这句话的含义,然后写有关的实际生活现象,最后写我会怎么办。
15、人物形象的概括:① 理出文中形容这个人物的形象的形容词;
②抓住文中详写这个人物的情节,参照人物描写赏析的方法加以概括。
五、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答格式
1、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相当于说明文中的“谁”或“什么”
以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回答
2、概括出说明文的内容。
谁(什么)+怎么样(形容词为多)
3、指出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列数据:准确地说明了前面一句话或者根据数据用形容词概括;
下定义:客观科学地说明了定义名称的特点;
作引用:印证所引用句子前面的那句话,丰富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4、说明性语言的赏析
⑤题型(1)这个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a、不能删去;b、写出这个词的意思; c、去掉这个词,则成了“什么”意思与事实不符。
题型(2):句中加点的这个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a5、信息的筛选
题型(1):全文从哪些方面来说明的?
答题时应注意每段的总起句或总括句。
题型(2):文章介绍了事物的哪些优点?(或采取那些措施或存在哪些危害)。
答题时应注意这句话前面或后面文章中的“首先、其次、另外、还有,除此之外,也”等词,这些词中常常一个词的后面内容就是一个方面。
6一般在“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中选其一。
7、说明的顺序,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选择。
8、说明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的感悟题就着重谈科学道理。
二、诗词赏析:
(一)《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了诗人赏菊
时的情态。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二)《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3、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
4、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三)《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香如关寒长。
5、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8、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怎样的情感。
(五)《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本诗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手法,化静为动,武予花朵以动态美。
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悉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期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蝉——高洁
不同类别诗词意境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哀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二篇:引号内外标点符号的应用
引号内外标点用法九例
1、然而三年后,“尽管我担当一切的辛苦与操劳,早起晚睡,谁知到头来,他却翻然变脸”!
解析:引文末尾该用叹号或问号的句子,叹号或问号应放在引号内。本句中应将叹号提至引号内。
2、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解析:“寸金难买寸光阴”与“这句话”之间没有停顿,构成同位复指,且引用部分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句号多余,应去掉。
3、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解析:两处引用均是各自句子的一部分,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表示整句话都结束了。
4、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解析:引号中为罗素说的话,属于直接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5、“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就是为了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
解析:这是引用唐代卢延让《苦吟》中的两句诗作为句子的内容,所以“数茎须”后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与其他话语构成完整的陈述内容。
6、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记念刘和珍君》)
解析:这一句与例5属同一问题,只不过所引用内容的位置,例5为主语,本句为宾语。这是一个完整的引用,“山阿”后面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感恩。
解析:引号间的并列要不要标示,目前《标点符号用法》尚未有明确的规定,习惯是可停可不停。
8、“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有道理”。
解析:“某某说”放在引用的话中间时,后面用逗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所以这句话中,冒号应改为逗号,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9、刘真昨天跟我说:“他感冒很重,今天不能去踢球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总之,关于引号的用法,一个比较简易的判定方法是,如果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之内;如果引语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外面(问号、叹号除外)。
相关口诀: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 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分两种情况。
(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再如:“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 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2005 年山东卷)(引文为间接引用,引语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所以引号里的句号应放在外面)
3、除了引用以外,使用引号的情况还有:
(1)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强调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如: 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2)表示讽刺和否定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如: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3)有特定称谓的词语,可加上引号。如: 老根据地的人民亲热地叫它“量天尺”。“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今天是“五一”。
(4)拟声词、译音词要用引号。如: 河水“哗啦啦”地流。车轮“轰隆轰隆”地响。
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①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97全国)(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来强调层次。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高考题)(地名来命名的路、站、工程等均不需要使用引号,如“京广铁路”“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工程”等,所以该句中的引号应删去)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例: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注意:
1、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屠!”
他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跌倒了爬起来,永远是“啥也别想挡住我!”这么一句话。(引文作为作者的语言一部分,感叹号保留)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罗伯特 • 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引号里边的话是独立的,后面的句号是引文的一部分,应点在引号里边)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引号里边的话不独立,它是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去掉了独立性,句末的句号是整个句子的句号,放在引号外面)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3、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当所引内容虽独立成分句,但前面有陈述的几个分句,则点号也在引号外,用这个句号句断全句。例:
陈小艺表示,她和范伟的合作非常好,“当进在拍摄的时候,就觉得老范演得真好,每天拍摄结束回去我都会和人说”。
4、引文为间接引用时,引号前不应加冒号。如: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 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 学好作文。(2004年全国卷Ⅲ)(例句中引号前的冒号应去掉。需要注意的是,引文中两个问号的用法是正确的。
5、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6、加引范围要清:例: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94全国)
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虽然欧洲刚刚在“猎兔犬”2号上受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制定雄心勃勃的“极光计划”。(引号引用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名词,不能把它隔开,引号应加在“2”后面。
7、引诗歌时,每节开头加前引号,结尾才加后引号。
第三篇:中考标点符号理解与应用升级版
标点符号
【课标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对标点符号方面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考点归类】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但有利于表情达意,而且可以使语言内涵丰富,鲜明生动。这一考点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考生的要求是:“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也不尽相同。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标点符号的书写;二是辨别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三是理解具体语境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从考查形式看,主要有:一是选出几组句子中正确(或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二是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三是给出一段(句)话,在空缺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四是理解标点符号在具体语体语境中的作用。杭州市中考试卷中对标点符号的考查题型是选择题,选择题有正选题,也有错选题。
【知识导航】 标点符号的种类:
常用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点号、标号两大类。点号表示语言的停顿和语气。有7种它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表示语言隔号,标号有9种,它们是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杭州市历年的考查的标点符号是: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知识讲解】
一、引号的使用
1、引文完整引用(去掉引用的话语,句子结构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05年杭州中考)
2、引号前有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如: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04年杭州中考)
3、引文非完整引用(去掉引用的话,句子结构不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面。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4、引文非完整引用时,如果这句话还不完整,句末的点号去掉。
如: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5、引文非完整引用时,如果这句话完整了,句末必须要有点号。
如: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6.间接引用,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7、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如:面对各种新出台的政策措施,老百姓常常会有不要“一刀切”的呼吁。
二、问号的使用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如:景区门票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需要充分论证。
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句,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如:亲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问。
5、设问句,反问句。
如: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成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品质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06年杭州中考)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05年杭州中考)
三、冒号的使用
1、用在总结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如:北京的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词后面(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的后面,引出具体的内容。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3、用在总结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
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如果只管到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某某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高兴地说,“我也姓过一回唐。”
6、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7、一个句子中,冒号不能连用。
如:“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四、破折号的使用
1、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句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即是“中外之界”。
2、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末,而破折号则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
如: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五、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萝卜切得纤细,均匀。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 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如:这个小孩有四五岁。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很多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无逗不分)
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07年杭州中考)人,不仅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角和动因,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角和动因。
六、书名号的使用
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文件名、戏曲名、歌曲、电影剧作、绘画作品等。
2、电视节目、报刊节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七、省略号的使用
1、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之类”,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之类”。
如:大年二十九那天,妈妈上街买了鸡、鱼、糖果、蔬菜、水果等年货。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起省略。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典型例题透视】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键脾解酒等功效。
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解析:选“C”。“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是宾语从句,虽然有疑问词,但不用问号,所以第一个改为逗号,第二个改句号。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解析:选“C”。“人民的生活”与“健康”构成小并列,“农业,工业,”与“人民的生活健康”构成大并列,小并列用顿号,大并列用逗号,所以第一个,第二个顿号都改为逗号。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解析:选“B”。A选项中,“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与“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构成并列,所以句号改为分号。C选项中,是完整引用,所以问号放在引号里面。D选项中,第一个句号改为冒号,“
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表示一个概数,删去顿号。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解析:选“B”。C选项是不完整引用,所以删去冒号。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据统计,江苏、上海和浙江出生的院士合计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41.19%,这三地堪称 “中国院士的摇篮”。
B.陈水扁大玩公投花样,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如此等等,但都改变不了卸任的结局。
C.中日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促进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双方合作交流,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D.近期,北京奥运圣火在全国各地传递。作为中国人,谁不欢欣鼓舞?谁不为国家强盛而自豪?
解析:选“B”。B选项中从“咨询性公投”到“防御性公投”;再到“和平公投”没有并列的关系,所以把分号改为逗号。
第四篇:标点符号专题
标点符号专题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难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
1、教师读一篇没有使用标点的学生习作(教师一口气读,必须憋得喘不过气来)让学生说说感受。(找一篇学生习作)
是啊,在平时的读书和写作文的时候,标点符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多多地了解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和背诵文章时,能帮助我们进行正确的停顿,表现出正确的语气和感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帮助我们写一篇篇好作文。
3、在以前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指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4、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标点在格子中的正确位置。
二、师导生学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接触了那么多的标点,它们的用法我们都掌握了吗?请大家取出“热身准备”信封,练习给句子加标点符号(信封提前放入学生课桌里)
1、我们紫微小学创办于1906年 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如有学生以“!”结尾,让学生用朗读展示)
2、送去 怕这和氏璧是有去无回了 不送去 又怕秦国派兵来打(说说分号的用法)
3、红楼梦 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吗 不是的(知道书名号还可以用在哪里吗?)4、1916年9月15日 孙中山先生到海宁观潮后题写了 猛进如潮 四个大字(引号除了引用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
5、老大娘眼里噙着眼泪说 解放前 大雪封门 地主来逼债 把我赶出家门 住人家的牛棚(省略号除了表示话未说完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举不出例子来,教师就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来说说和例句的用法一样吗)
1、学生自由答题
2、交流反馈穿插对部分标点作用的理解(实物投影出示 朗读展示)
3、说说做这些题目有些什么经验或是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小结:读句子——知大意——加标点——再读检查 成对出现的标点写了前半个后不要忘记写后半个。
三、“小试牛刀”,练习给一段话加标点
真厉害,看来标点符号的方面的知识都已经大家掌握了,不过能背武功秘笈的不一定拥有一身高超的武艺的,让我们来试试看吧!请大家取出“小试牛刀”题,自由练习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了人间 小河清凌凌的 就像一面透明的大镜子 婀娜多姿的柳姑娘对着 镜子 梳妆打扮 并且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身影 岸边的小草探出了脑袋在干什么 它们想看一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无数的小花 红的 黄的 白的 散在草丛中 美丽极了 几只小鸭子在小河里排着队游来游去 仿佛在告诉我们 春江水暖鸭先知
1、学生自由练习。
2、交流校对
3、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给一段话加标点的,可以分几步?哪些方法比较好?(1)通读(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2)断句(弄清这段话应该有几句话,并加上句末标点尤其要注意引号不要只写前引号而忘了后引号。)(3)加标点(4)再读
四、骁勇善战
现在我们的功夫练得都不错了,那就让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有A、B、C三组句子,难度分别是低、中、高,请任选一题,按照刚才的方法完成。
A、下列句子中有三处的标点是用错的,请你找出来。
爸爸问小明:“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借书,”小明喝了口水说:“我借了好几本,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B、保护视力要做到三注意 一 看书和写字时 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远 二 看书一小时后 要休息几分钟 三 字要写大些 要清楚整齐
C、这时 我不禁想起了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大姐姐 尽管她瘫痪 不能下地像正常人那样行走 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 但是她仍然刻苦自学 有时 身子不能动弹 她就把书放在枕头边 利用镜子的反照 继续学习我还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他虽然下肢瘫痪 双目失明 但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它鼓舞着全世界人们顽强地与命运斗争 我想了许多许多
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批阅。
3、出示原文,校对。
4、说说你帮同桌查出了什么错误,帮他改对了吗?(校对后发现了什么错误,现在明白了吗?)五、八仙过海
正因为标点在生活奇妙作用,才使得文章的表达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文学句法之精妙,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标点的趣味故事:
1、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他可没这样读,他读出来的意思正好和住人的相反,你知道他是怎么读的吗?
2、学生取出练习纸,尝试给这个句子添加标点。
3、交流“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4、其实这一句可以有好多种说法,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好几种,你能加出来吗?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几种常用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教学准备:
1、学生人手1份短文材料(提纲);
2、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概念入手,揭示课题。
明确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哪些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二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三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复习,梳理方法。
(一)复习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
1、复习课文
复习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用什么方法概括。
2、讨论,小结,让学生明确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方法。(如:连接各部分意思,提问题想答案……)
(二)复习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
1、复习课文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到的思想,要求学生思考:怎样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课文 内容 思想 从重点词句段体会
《荔枝》 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
《一夜的工作》 讲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2、讨论、小结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即:边读边问为什么(抓住主要词句段)]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抓住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下面,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2、分发提纲,出示短文《借镜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3、师生共同评议、交流。
4、师小结,鼓励:瞧!大家已经能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了,真聪明!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回去请同学们从课外读物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三)复习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复习课文(仍以上述课文为例),想想这些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体会到的? 1、2、讨论、小结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阅读课外短文,要求运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
段落复习教案
复习要求:
1、会认识段的一般结构,能给段落分层次、理解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2、能抓住一段话的中心,概括整段话的大意。
3、能把一段话的顺序整理清楚。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个不同的段落按一定顺序组合而成的。这节课我们专门复习有关段的内容。(板书:段)关于段这一部分知识,你平时存在哪些问题呢?指名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二、复习段的结构
1、段,是由若干个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段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分几个层次叙述的,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板书:段的认识)
2、小组讨论:段通常有哪几种组合方式呢?
3、指各组代表回答。
4、教师小结:
总分式。(板书)这种段式,作者常在这一段的开头,写上一个高度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以下就围绕着这个内容来展开。如:(投影)《威尼斯的小艇》中一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
另外有的先分后总,(板书)即先分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再在最后做个总结.如(投影)”1952年焦裕禄回老家时,穿着一身破旧衣服,村里人说他当了几十年干部,怎么连一身好衣服也没有„„他家人多,加上他管得严。九口人平均每天最多吃几角钱的菜„„焦裕禄就是这样过着艰苦的生活。”
除了以上所讲的“总分”或“分总”外,还有一种是:总、分、小结段式。(板书)如:(投影)XX同学他学习非常努力,每天清晨他总是六点多起床,在吃早饭前读英语,到学校后他就进教室早读„„他这样努力学习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另外还有一种,开头先提问,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后回答,这也属于“总分”的形式。如(投影)《鲸》中的一段“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小鱼和虾„„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连贯顺接式。(板书)
这种形式结构是按事情顺序或行为动作的顺序,一步接一步地写,句子之间不能调换。
第一种,按时间先后顺序。这种结构一般都有表示时间的词。如(投影)《雪猴》中一段“清早,嘹亮号音伴来晨光,军人出操了,树林里雪猴也按号音起身„„早上,军人在操练,猴儿也蹲在枝头观赏;上午,战士们上课,猴儿也会不远不近地学着战士们席地而坐„„
第二种,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排列。
如(投影)《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董存瑞看看四周,这桥有一人多高,两面是光滑的土坡,炸药放在那呢?”„„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拖起炸药包,右手„„
空间变换式(板书)
这种段落形式是按地点、方位变化来排列的。这种结构一般都有些方位的词。如(投影)《小站》“小屋左边的那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红榜旁边有一小块黑板„„出站口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
除了上述的三大种段的结构方式外,“因果式”、“并列式”也是较常见的结构方式。
5、学生独立完成练习(1)(提前印好,每生一份)
6、读下面各段,根据以上复习的知识,用“‖”给各段分出层次。
那只红色的月菊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化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他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没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彭德怀同志在中南海居住期间,没有单独起火,一直在食堂吃饭。有时剩下点饭菜,下顿热一下再吃。它的内衣破了,就补补再穿,很少买新的。平时穿的是军装、布鞋,只有接见外宾才穿上礼服和皮鞋。彭总就是这样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北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6、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 复习段的条理
1、谈话:我们已经分清了段的层次,大家知道一个段是由若干句子组成,有的安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有的按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方位的变换„„掌握了这些规律,理清排列错乱的句子就不难了。(板书:段的条理)
2、(投影)理清下列句子的顺序,按序号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一)()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溪水是那么清澈、明净,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小溪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的流过。
()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二)()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
()到干旱季节,小河就断流了,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水湾。
()每次到那里,我都钓回满满一网兜。
()小水湾里鱼可多啦,柳条鱼、麦穗鱼,还有金鳞红尾巴的鲤鱼拐子。
()鱼可爱咬钩了。我把它浸在水中网兜里,鱼越来越多。
()我们村外有条小河。
四复习段的中心
1、我们能够分清段的层次、条理还不够,还要知道段的中心。(板书:段的中心)
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段,有一个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一句句的写下去,这个中心有时在这段话已经明确指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中心句”,有的没有中心句,要我们根据内容做概括。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提前印好,每生一份)
读下面各段,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无明显的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一)勤劳的王大伯,今年已经65岁了,早该退休在家安度晚年。可是他总不肯闲着,看见弄堂地面脏了,它就马上扫干净;阴沟堵住了,他就用手给掏通了;邻居买米买菜,凡是他遇上了,总要去帮人一把。他常说:“我做惯了,歇着就难受。”
(二)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要慎重的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他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出来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三)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做在小挺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作者小艇上教堂去做到高。
五 复习段的写法
1、知道了段的中心、层次和条理,就要学会写段。这是写作文的基础。小学阶段主要是围绕中心写具体。
2、(投影)
(一)把下面两段话改为对话描写。
①林强向妈妈要了一元三角钱,妈妈以为他又要拿钱买冰棒吃,便不给他。他告诉妈妈,这一次要钱与以往不同。是为了买一本《小学生作文选》,学着写好作文,妈妈听了很高兴,马上把钱给他。
②、一个小朋友在意各小沟边哭泣,我看见了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他的钢笔掉到水沟里了。我帮他把钢笔从沟里捞上来,小朋友很高兴地感谢我。
小组讨论交流
(二)任选一题写作交流
按提供的中心词写段
①今天天气十分炎热。
②他的作业多么认真。
③课外活动时,操场上热闹极了。
④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
⑤这棵树真大呀!
(三)按提供的小标题写段
①专心致志
②热情 ③感谢 ④马虎 ⑤焦急
积累复习指导
(一)复习指导思想。
小学生通过五年的课内外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调用积累,同时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要点。
1、指导学生自主的归类整理。
⑴ 积累的类型主要包括:成语、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家名篇等。
⑵ 每个类型根据内容的不同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
例如:① 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② 说明“谦虚”的名言: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漠》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德]尼兹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法]巴尔扎克
你愈是少说你的伟大,我将愈想到你的伟大。——[英]培根
③ 描写“积累”的谚语:
千条小河成大江;
急火不如慢太阳;
聚尘土而泰山;
燕子衔泥垒大窝。
④ 描写“春光”的古诗: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贺之章的《咏柳》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描写“离别”的古诗: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赠汪伦》
高适的《别董大》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2、指导学生正确地调用积累。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唤醒学生的积累,让学生正确地运用积累。例如:
⑴ 给学校的花草树木上挂上“古诗牌”。
⑵ 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
学校餐厅、体育馆、图书阅览室„„
(三)巩固练习。
1、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可以有:成语接龙、歇后语填空、古诗朗诵会、名人名言读后感等。
2、根据要求写。
⑴ 写出以“一”、“百”、“千”、“海”、“不”、“有”等字开头的成语。
⑵ 写出表示“革命烈士气节”的成语。
⑶ 写出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成语。
⑷ 写出两句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
⑸ 写出两首“表达爱国热情”的古诗。
⑹ 写出两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⑺ 写出两首描写“友情”的古诗。
⑻ 写出两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⑼ 写出两句“农谚”。
⑽ 写出两句反映“气候”的谚语。
3、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可以用合适的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创作。
⑴ 学校花圃:
⑵ 音乐教室:
⑶ 实验室:
⑷ 学校餐厅:
⑸ 体育馆:
⑹ 图书阅览室:
第五篇: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 顿号、分号 ; 冒号 : 引号 书名号 破折号 ─── 省略号 „„ 括号 〔〕
“” ‘’ 《》
1.标点符号口诀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2.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3.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1.在文章中,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符号书写时占一个字 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这七种符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 顿,应该跟在一句好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 须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2.引号、书名号、括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 开头,不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3.破折号、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段。连接号(用—表示)和间隔号(用·表示)一般占一个字的 位置。这四种符号点在格的中间。4.着重号(用.表示)标在字的下边。4.标点符号的用法 4.1 逗号(用,表示)逗号表示句子的一般性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我们都是来自附近山村的孩子,为了学习,来到了这所学校。4.2 句号(用。表示)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我来自遥远的大山深处。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的末尾 还是让我来尝试一下吧。4.3 感叹号(用!表示)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天气终于晴朗了!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的末尾 来!和我一起打球!4.4 问号(用?表示)问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我怎么不知道呢? 3.用于设问句 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吗?一定会。4.5 顿号(用、表示)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的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的末尾
来!和我一起打球!
4.4 问号(用?表示)
问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我怎么不知道呢?
3.用于设问句
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吗?一定会。
4.5 顿号(用、表示)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的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拔河比赛开始了,口哨声、加油声、鼓掌声、嘘声混成一片,场面非常热闹。
4.6 分号(用;表示)
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1.用于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叫得惨,因为他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2.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大的面积不是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它的底。
4.7 冒号(用:表示)
冒号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1.用于陈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同学们:今年九月,恰值我们小学开学第一年,有人建议大家一起唱首歌。
2.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引出说话内容小李:你们二位一向关心语文教学,请谈一谈一个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小雪: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写、多思索。
小娅:除读好教科书外,必须进行课外阅读。
3.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例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示性。
①小迁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②老师想着:这个孩子完全有条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4.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①我们一般有三门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
②我们的娱乐活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跳绳,一种是打羽毛球。
5.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书籍:引领我们进步的桥梁。
4.8 引号(双引号用“”表示,单引号用‘’表示)
引号用于文中引用的部分。点在格的被引内容一边,前一部分占前一格的右上方,后半部分占后一格的左上方。后半部分的前面有其他符号时,如果其他符号占格子的左下方,后半部分占格子的右上方;如果其他符号占格子的中间,后半部分占下一格子的左上方。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①贝多芬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谁也不能使我屈服。”
②小进说:“老师说:‘要拼尽全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4.9 书名号(用《》表示)
书名号用于各类作品、出版物。点在格的被引内容一边,前一部分占前一格右侧的中间,后半部分占后一格左侧的中间。
①《约翰克里斯朵夫》、《追忆似水年华》
②《读者》、《南方周末》
4.10 破折号(用───表示)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点在格的中间。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雨多的时候,这些在山上居住的村民很难和外面取得联系并得到帮助。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我本来不想去,可大家非要我去瞧瞧周围的景色───有什么好看的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我们在一起大声的呼喊:加───油───啊!
5.表示总结上文
年幼、单纯、好动、贪玩───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比较慢的原因。
6.用在副标题之前
我最好的老师
───想念傅雷
4.11 省略号(用„„表示)
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点在格的中间。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符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
智慧的女儿说:“幸福要靠劳动„„”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学生必须准备必要的学习工具,比如铅笔、卷笔刀、橡皮、尺子„„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续
楠楠扑到马老师身上大喊:“妈妈,妈妈„„”
4.用于语义的省略
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标点符号的对话
小明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就数起数来:“一、二、三„„”数着数着,隐约听见有谁在低声说话,再仔细一听,清楚了,原来是桌上作文本里的标点符号在对话。
“咱们兄弟在一篇作文中会齐,这还是第一次。”句号说。“小明真了不起!”叹号表扬说。“咱们该出现的时候都出现了,但是小明把咱们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呢?”问号若有所思。经问号这么一提醒,标点兄弟可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冒号说首先开了腔:“咱们兄弟多数不能占据每行的第一格,只有前引号、前括号、前书名号、破折号、连接号、省略号才可以,小明不懂这一点,把咱们不少兄弟放在第一格了。”“要是这么说,我也有意见要提。”逗号也发了言,“在方格里,咱们兄弟多数应占左下角,就是把一个方格分成田字格,只能占左下方那四分之一。”“你说多数占左下角,这‘多数’指的是哪些兄弟?”问号问道。“我!我!”还没等逗号回答,句号,叹号、分号、冒号、顿号都抢着说。逗号对问号说,“还有你和我!”“那么少数占什么位置?”问号又发问了。“我占中间。”间隔号说。“我也占中间,不过要占两格。”破折号说。省略号说:“我是六个圆点,多了少了都不是我。”“我的前一部分占前一格右侧的中间,后半部分占后一格左侧的中间。”书名号说。“我也是这样。”括号接着说。引号听了之后说:“我和你们都不一样,我的前一部分占前一格的右上方,后半部分占后一格的左上方。如果我的后半部分的前面有其他兄弟,那兄弟占格子的左下方,我占格子的右上方;要是兄弟占格子的中间,我占下一格子的左上方。”接着是着重号发言,不过他说什么,小明渐渐就听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