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粒沙里见世界——《冰点故事》读书笔记
一粒沙里见世界
——《冰点故事》读书笔记
税晓霖
英国诗人布莱尔有一首小诗《天真的预言》: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堂,把无限放在掌心,让永恒收藏刹那。
李大同说:“我从不认为我本人具有平民的视角。在实际运作中,我关注的还是‘不普通’这三个字,任何普通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而原本普通的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或者在不普通的命运中展示出了一种普世价值,这才是能够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新闻的基础之一。”
前者像禅语,后者像新闻理论,但某种程度上,表达了相同的含义:运用独特视角把握外围世界与时代脉搏。这种感悟,在阅读《冰点故事》一书的过程中,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北京最后的粪桶蕴含着什么?一次搬家为什么值得报道?撇开编辑的勇气,我更欣赏编辑的眼光。《冰点》的很多选材,放在其他编辑手里,很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新闻的隐性价值被李大同演绎到了极致,他用独特的眼光让粪桶和搬家焕发出独特的风采。事件或人物的新闻价值原本存在,李大同并没有赋予他们任何价值,他做的,仅仅是拂去他们表面的尘埃,仅仅是让他们自身的价值绽放而已。不过但此一点,足可见差距。
循着一个编辑十年的《冰点》历程,你能看到一个新闻人胸中的激情与梦想。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国内问题的错综复杂,这一切对于新闻人来说像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记者们是一群战地记者,我们每天读到的大新闻则是他们的战地作品。战争双方、战争结果、伤亡人数„„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了战争,记录了历史。这或许是个不恰当的比喻,请再容我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这些记者是杜甫,写下了“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诗句,那李大同则是陈陶,吟出的是“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角度选择的不同。李大同喜欢选择在硝烟荡尽之际来到战场,撷取别人不曾注意的平凡,用更底层、更深邃、更独特的视角诠释战争,因为他的理念是:新闻的最高使命,绝不是“记录”下来一点什么,以后供个把历史学家来做资料。恰恰相反,新闻如果不能影响“今天”,那才是失职和对我们职业天条的亵渎。从一粒沙里寻找世界,细微又独特,李大同希望影响力能在这里建构,虽然后期有些偏差。
改革开放轰隆隆地前进着,社会显示出祥和繁荣的景象。但改革势必伴随冲突与斗争,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上辈与青年,时代巨变引发的波潮时刻滚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溅起了一朵朵小浪花,一般人只看见水滴,李大同却隐约从中瞥见了大海。小保姆与女主人之间的冲突,显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心理隔膜与沟通障碍;搬家中父母与子女的冲突,显示了市场经济下提倡消费与老一辈勤俭节约,除旧与怀旧的难以磨合。这些小事经过记者的挖掘和编辑的整合,决不再被扣上“鸡毛蒜皮”的帽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它引发的是读者对生活,对社会,对时代的思考,新闻的深度与张度尽显无遗。着眼于小处,以小事折射时代精神,李大同不是第一人,但无疑是做得最纯粹、最极致的一人。他让《冰点》成为独一无二的专栏,同时不失《中国青年报》应有的大气。
一粒沙里见世界,需要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准确的领悟能力。我们虽然还没有正式踏入新闻岗位,然而在平时的实践中,也亲身感受到这点。每期《清新时报》的发行,都要记者和编辑们想选题,这似乎是件苦差事,因为经常看到同学愁眉苦脸地找新闻。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太平凡,没有新闻价值。正当一个个选题面临被枪毙的命运时,拿到“领导”那里一看,经由他们一说,事件瞬间就焕发出价值来了,于是不免唏嘘感叹,这就是差距。李大同在书里讲述了一件事。一个年轻记者慕《冰点》之名,执着地想加盟进来,不幸屡战屡败,选的题材都未获通过。被其精神感动,李大同决心帮助后辈,仔细读完稿子,却从不起眼的一个200字自然段发现了合适的题材,《你在哪儿,妈妈》这篇文章由此出炉。
喜欢独特的视角,因为李大同不满足新闻的纪实功能,他要的是新闻的影响力。通过揭示普通中的不普通是提升影响力的有效方法。眼睛盯着下面,脑子里想着上面,犹如埋藏炸弹,在土里埋得越深,一旦爆炸,震撼力就越强。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急于影响社会,李大同自觉不自觉地将个人观点融入《冰点》文章,有些报道显得有失新闻平衡。《不仅仅是语文》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但细细一想,中国的语文教育已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现实果真如此让人绝望么?至少成长在现行语文教育体制下的我们不至于只会写八股文。如果新闻被烙上太多编辑个人价值判断的印记,我们有理由怀疑新闻的广义真实程度。
《冰点故事》给我开了一扇窗,推开窗户,我看到了一篇新闻见报前的命运轨迹。采访新闻的艰险,触碰新闻底线的心惊胆战,新闻这条路充满困难,也充满挑战。李大同勇敢尝试过,成也《冰点》,败也《冰点》,不管现实状况如何,对未来,我们和他都应该乐观。现在,我们要锻造的是新闻人的“火眼金睛”,从一粒沙里看到世界而不仅仅只有沙子。戴着镣铐起舞,要学会寻求最广阔的生存空间。
第二篇:一粒沙里看世界
作为一个在市场里面呆了20年的交易者,有过非常多次的市值重大起伏和喜怒哀乐,但慢慢地,一切灿烂均归于平淡:你渐渐会发现,这20年来,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一些朴素的真理永不磨灭。其实波动的不是市值,而是人的心理预期。
易经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具体解释就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对应于交易者,参与这个交易市场的本质,其实是一个心灵的自我历练过程,你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世界。首先必须形成一个交易体系,构成世界观的一些支点或者说朴素原则必须非常稳定并坚信不疑,具体的技巧则可以从交易中学习和完善,努力保持奋发向上的风貌并百折不挠;要有一个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努力汲取不同学科或派系的知识,多做不同交易对手的换位思考,包括当时异常尖锐的反对意见,能够听取到异议者逻辑的合理性,同时保持改变自身观点的灵活性。总体上,交易者的市值表现会告诉你是否契合当下的市场节奏,顺利时多做,不利时少做,你就自然实现了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境界。计较其它的一些东西,例如因交易而产生的自满、沮丧或者与实力不相符合的名誉、贬损等等,对于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均是有害无益的羁绊,真正具有天行健精神的人完全可以做到不役于外物。
然而,大多数交易者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他们通常会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去解释已有的市场现象,但并不会去深究其逻辑的严谨性与一惯性,而是采用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那么悲情剧的轮回就开始了,错误的认知体系在下一个类似的部位总是会犯类似的错误,盖由于对一些朴素原则的认知模糊而无法形成正确的体系。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市场越涨,参与者的情绪就越饱满越乐观;反之,越跌就越悲观。3000点以上看多的人数要远远高于2300看多的人数,不独是普通的参与者,作为市场高端精英的基金经理也是如此的。
“市场从来都一样,关键是人总容易忘记,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恐惧和贪婪”。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每一轮次的下跌,首先从周期性品种开始,此时抗周期的品种如医药、通讯、公用事业、消费类个股仍然能够得到基金的追捧,但到熊市中后期,基金经理往往会认为这些品种的估值水平也不靠谱;中间一些题材类的个股,往往得到游资的大力追捧,作为市场主旋律的变奏曲,而构成阶段性反弹很重要的一部分利润。所以,一个很朴素的真理:大多数基金经理转为悲观,防御性品种也大幅补跌的时段,大体上离底部比较近;同时,大量游资重新开始出没的时段,至少构成一个阶段性反弹的机会。当然,质疑的声音总也是有的,例如在熊市接近底部的阶段,是否存在基民大量赎回而导致仓位被动提高的现象?至少从历史经验上看,并非如此,赎回压力最大的时间段是净值重新回到接近面值的位置,而不是在下方,越是距离面值远的下方,反而有陆续的补仓抄底的资金流入,对于巨幅的割肉,无论是散户还是中小基民都不存在此种投资习惯,更常有的是就地卧倒,以及部分的默默摊平成本。
此外,市场对于上升过程中的利好、下跌过程中的利空均有心理放大作用,越是累积了一个阶段的波幅,此种放大效用就越显著。例如,偶的好友温故以知新兄在上一轮的2000点就写过一篇“坐上998的时光空梭机”的文章:在998点附近,当时普遍的市场舆论是认为尚福林主席的股改政策,完全是以市价减持大小非的一种盘剥政策,因此998附近的市场是非常疲弱不堪的,包括基金经理的平均仓位也就65%的最低程度。同样,在2000点左右,基本上经济界的大佬,对于2009年的经济前景是悲观的,2010年也打不齐,反正先通胀后滞胀什么的,中央就是出点
什么撒撒小米的财税政策,也是挡不住衰退的。当时有句话说得够味道:“王石、任正非、马云都准备过冬了,我们比他们还NB吗?”而在之后的报道中,998点是由于股改造就了三年牛市,1664点则是四万亿政策的提振,那么在当时市场充分意识到此点么?显然并非如此。例如地产业的知名人士任志强,在当时就撰写:“房地产业目前只是秋天,冬天还没到来”,他也没能意识到地产业会在下一年就出现数个十倍牛股。而9月19日出台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向出让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9月18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等利好组合拳也是使市场快速反弹后又迅速创出新低。08年11月5日,中央是出台了四万亿政策,不过当时反应最快的600528、601766这批个股,早在10月中下旬就提前止跌并开始上行了,但是当时的行情却是游资一力主推的,重仓的机构却是一路猛烈减持,显然市场是视为一次游资的题材性炒做,而不是一个对市场宏观面影响深远的经济政策。同样,作为短期龙头的600553仅仅由于低价,在政策出台当天被短线资金暴炒而后来居上,这更类似一个如当今的西部大开发的短线题材。如果当时仅仅从交易数据的角度出发,可能短期还比较悲观,因为有实际性利好支持的一个板块,机构猛烈出局是很看空的表现,其它无消息面支持的板块就更不能够炒做了。
这种错觉其实对于交易者非常有害,事后的心理建设已经过滤了不利的选择,重要是反复质疑自己的交易系统:如果的确是这些因素影响到了趋势,那么当时你能够捕捉到,并且充分反应吗?偶个人的理解是如果从前不能够捕捉,那么今后也必然不能,拿一个相当于后视镜的信息反馈系统开车是非常危险的,但对信息的充分反应则是有可能做到的。例如游资对信息的反应就非常充分。这就要求你不断去观测一个市场由弱转强中的各种信号,同时判断这些信号的可操作性与持续性。客观上,无论四万亿政策是否最终影响了市场,当时的建设概念股的确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短期炒做纵深,这是可以捕捉到的;而无论当时的时点是否出四万亿政策,1664点附近已经跌不太动,即使到了1364再出四万亿而后行情转为复兴,一些先行的强市股可能早就起来一波行情,而未必见得跟随创新低;即使在中线的估值上考虑,1664也是一个能够获得长期超额收益率的部位。
因此,朴素的真理之二是:越是中长期的政策影响,在当时的市场反映越是不充分,不要被事后的心理暗示所迷惑。市场预测这玩意,多的是事后的神明,少的是当时的神灯。随时保持一个清醒、积极的投资心态,觉得市场环境可以、估值水平也可以接受,那么你就大胆做,做得对不对,市值本身的波动会告诉你的,只需要增加赢利的交易部位就好。因此,在熊市的后半场,偶通常都呆在场内,即使什么也不做也不要紧,你可以选择一些标的,静静地观测它们的强弱,看看多头和空头角力的形势,有兴趣的话就参与一下,看看趋势是否如自己的预期,但总体上操作心态应该转为积极,其它的交易者越悲观,越是大牌或者原先越是坚定的交易员叛变了,你就应该越是积极乐观。因为这个市场只要有交易对手的存在,那么真理在少数人一边也是大概率的,尤其是在一些极端的悲观或乐观情况下。
第三个真理:产业资金或者说大小非对自己的企业,以及行业趋势有着相对清晰的认识,并不意味着此种理性能够战胜投资者的贪婪或恐惧,但在长周期内基本上是有着较大胜率。同时,个别的企业主会有产生错误的机率,例如腾讯的马化腾就把腾讯股权的出让价格大大低估了,但整体性犯错误的机率显著降低,同时长期看它们的进出时点和价格要优秀于二级市场的平均水平。产业资金、社保资金这些的中长期力量,通常也在熊的后半场出没,此时极度悲观的市场往往会为它们挖一个或几个坑。这些收购有时是为了再融资的需要,有时是为了产业并购,或者就是
为了谋取二级市场的收益,不一而足。这些产业资金考虑的出发点,例如吨钢市值、吨水泥投入、吨啤酒市值、分红率、市场份额等等不一而足,但不可否认,历史上高溢价收购600600、002032、600801之类的外资,以及在弱市下平价收购水泥、钢铁股之类的内资,在长周期内均实现了较好的投资收益,而当时认为它们愚蠢的投资者,有很多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被消灭。
在全流通以后,应该说市场的并购行为更容易发生,包括高出市场价格的并购也并不鲜见,此种可以构成类似的价值防护垫的一部分。例如当前诸多看空银行股前景的朋友,可能与地产未来的坏帐形势相联系,但汇金公司当前无论以何种方式增持银行股,均体现为最大的大非对此投下的信任票。08年9月19日的汇金增持,当时偶也认为是做秀的一部分,但之后证明偶的想法是错误的;因此2010年的增持,偶更愿意视为投下信任票。关于这一点,建议投资者寻找一下彼得•林奇1992年11月6日在旧金山举行的首届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投资者论坛上的发言,就在90年代初的加州地产危机发生以后,房地美和房利美进入了林奇的投资视线,并大获其利。当时不见得有人愿意去评估在危机下这些以地产贷款为主业的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也就不可能具有较大的投资视野。而在同一个时期,巴菲特不止买了房地美,还买了相当巨大的拥有不少加州地产重灾区的抵押贷款的富国银行的部位。如果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理性地对比当时的PE/PB情况,有可能对目前的ÄÚ地银行业估值会有相对清晰一点的判断。
同样,前几天在一个标榜价值投资的论坛,有一位名马甲宣称内地地产股的下跌空间将是与香港地产股的0.7倍PB相当的水平。偶就问一个问题:目前200002的PB是多少?它相比000002的净溢价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你如何解释?实际上,在2005年的低谷阶段,我们就关注并讨论过类似的现象,当时200002也是有好几个月溢价于000002,就这么一个纯粹周期性、还有行业管制利空的品种能够反复走强,同时在深B中的权重极大,导致了深B成为深圳指数的阶段性领先指标。当时讨论后被普遍认可的理由是:彼时的QFII已遇到连续净申购,但限于额度无法购买到足够多的更为廉价的000002的正股,但能够无限制购买200002,而境内的交易者仍然处于悲观情绪的影响下,促使000002不断下跌,所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二者比价迅速由升水转为贴水的状态。事后看,这种溢价状态的收缩,包括AH溢价的升水转贴水是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的,至少说明境内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了显著的偏差。大多数交易者没有做过足够的功课,就能够轻率地下结论,这是异常危险的。证券交易的不公平状态,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对于能够掌握超额信息的大小非、机构交易者等等的行为,更应该多换位思考,并结合其历史上的操作得到尽可能圆满的解释,也不一定非要追随操作,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市场的估值水平。
第四个真理:所有的投资路径其实是依照历史价格回归法则来进行的,这也是人类本身作为经验性动物必经的成长之路。简单说,就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因为它的经济总是周期性繁荣或复苏,但经济总量基本上是长期增长,所以是螺旋性上升的结构。因此资本市场的长期价格趋势总是存在原始的上升趋势线或上升通道,而每次在价格趋势的顶部或底部总是会有些人宣称,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但它们总是错的。长期看,相信复归哲学的交易者,会在靠近上升趋势线的下轨部位寻求交易机会,就能够保持较好的胜率;经济学层面上的解释也是类似的,由于企业连续几年的成长,1664点的估值和成长预期已经与998点相当,2300点的估值和成长预期也与前两个点位水平基本相当,目前主要是PE水平,PB水平还有距离。不过,前提是你必须得相信回归法则,比如你在下轨相信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行将崩溃,那
么过去的历史经验肯定是不能够作为依据的,同样,在上轨部分的乐观派也是如此,例如纳斯达克系统的公司基本转型新经济了,这个经济体系与旧经济体系完全不一样,所以可以摆脱估值的地心引力,一般这两类人在长期来看都没有特别出色的投资成绩,原因就是各国证券市场目前为止的整个历史其实就是历史价格回归的趋势。在这里想重温一下林奇在92年的演讲:“我想就目前的商业环境和股票市场说两句。我想说的是目前经济一切正常……每当经济衰退来临,人们都会说:“这次与以往不同。”这句话实在是太出名了。确实如此,每次的衰退都各不相同。但是你猜结果又怎么样呢——我们战胜了二战以后的八次衰退!我确信,我们仍将走出目前的第九次衰退”。在类似的时点,巴菲特通过旗下的子公司也持有了房地美约9%的股权,同时大量增持了富国银行。关于投资富国银行的PE/PB水平在下文有个转载,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研判整个投资路径。所有的投资成功并非幸运所致,说巴菲特因为生在美国所以成其伟大,也对也不对,美国资本市场的成长的确有助于大投资家的发迹,但这是事后才知道的,但你在二战后将遇到九次实实在在的经济衰退以及相应的股价恐慌,此时你要如何选择呢?同时在股价恐慌中也会遇到重大的损失,例如查理芒格先生,在73年前后连续两年市值净损失在20%以上,此时你还能够坚信自己一惯奉行的投资体系和价格复归吗?
当然,我们也不应忘记,1993年2月21日克林顿政府公布一份科技政策报告,题为“科技为美国经济成长服务:发展美国经济的新方向”,这个方案列出了美国联邦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准备采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主要为利用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丰富资源和相对优势,恢复美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振兴美国经济。这些新措施强调联邦政府的作用,注重科学技术为经济服务的潜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届美国政府的政策相比,是一个重大的转变。1993年在美国科技政策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相对应地,纳斯达克市场开始了辉煌的牛市历程:
1991年4月12日:500点。
1995年7月17日:1000点。
1997年7月11日:1500点。
1998年7月16日:2000点。
1999年1月29日:2500点。
1999年11月3日:3000点。
1999年12月29日:4000点。
2000年3月9日:5000点。
2000年3月10日:创造5048.62点的最高记录。
这又是一个涌现不少新的投资家的奇迹市场,指数九年十倍,但前提是在1992年传统产业衰退的低谷或者今后的数年中,对于美国转型新经济的成功具有坚定的信念,同时赌对大的产业方向以及个股。
映射到国内市场,赌传统产业的历史价格复归,可能是李旭利先生之类的基金经理人做的事情;赌新兴产业的泡沫必然升腾,可能是罗伟广、石波先生之类做的事情。但投资者无论是何种博弈策略,何种流派,须得先有投资信仰,有如战士信赖自己的武器,战斗以获得荣耀或死亡只是一种宿命而已。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转:
有关于富国银行(wells fargo/wfc)
——————————————————————————
关于巴菲特买入富国银行的背景,在《巴菲特经典投资》中有详细描述(尽管不太清楚该书的准确性)。
巴菲特在1989年开始买入富国银行,买入平均价57.89元(主要是在90年买入的)。富国银行当时的情况是:1989年富国银行已经是全美国公认的一流银行,主要优势归纳几点:
1、创新的、良好的金融服务:拥有全美较多的ATM机,拥有较好的电话银行和在线银行。
2、独特的交叉销售模式:利用银行平台,交叉销售各类金融、保险等产品,最大可能满足客户一站式消费要求,同时降低了客户风险,保证了客户忠诚度。也就是现在讲的金融混业。
3、低成本优势:成本收入比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4、较高的ROE和ROA能力。
在买入之前,富国银行连续数年保持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净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连续数年两位数增长。
富国银行的管理层令巴菲特满意,富国银行在80年代末期的发展中国家债权危机中没有陷入危机,主要原因是一直专注于其最擅长的领域。
但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开始经济衰退,特别是富国银行所在的加州地区陷入了工业产值和消费支出的衰退。1989年的富国银行还没有反映这些悲观的前景,盈利和指标还处于良好状态。
当时的银行业背景是,86年美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业的跨区域扩张(以前是限制的),银行间的跨区域并购和扩张加快,银行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加州等地的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美国出现了很多为房地产提供信贷的金融信贷公司,这些都刺激了银行放松风险控制,开始介入收益更高,风险更大的领域,例如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信贷。
巴菲特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富国银行自85年开始股价到89年9月上涨了接近1.5倍。尽管在90年10月,股价从89年9月最高点下跌了40%,但在89年,富国银行股价走势还是很坚挺的(得到市场的认同)。
1989年,富国银行的数据如下:
核心资本充足率:5%
资本充足率:10%
总贷款规模:417亿美元,其中房地产类贷款191.82亿美元(占46%)贷款损失准备金:3.62亿美元,拨备覆盖总贷款率:0.86%
净利润:5.74亿美元
ROE:25%
每股收益:11美元
市盈率PE:5.4-7.9倍
股价在1989年波动:59-87美元。
巴菲特主要在1990年股价下跌后买入(接近每股58美元),买入时富国银行总市值30亿美元。买入时PE接近4.4-5.4倍左右。
他当时判断是:加州银行业有以下风险,第一是可能发生地震,第二是发生经济衰退从而引发金融恐慌,导致存款挤兑和流失。但这两点发生概率都较低。(不知道是否真实)
在巴菲特买入后,1990年市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并没有体现出来,1990年公司每股收益达到13美元/股,ROE达到26.3%。但在1991年,加州地区的房地产危机日益加剧,并波及到信用卡和其他零售贷款业务。富国银行即便非常优秀也不能幸免。1991年实际上对于富国银行是场灾难。1991年富国银行不良贷款拨备急剧上升至13亿美元(90年是3亿美元),对于总贷款的拨备覆盖率达到6.4%,几乎超出巴菲特预测的两倍(这个不知道真假)。但不管怎样,1991年的富国银行尽管净利息收入保持了稳健增长,但大额的拨备支出,使得当年净利润几乎出现亏损。
1992年的富国银行依然陷入低迷,公司果断降低了高风险领域的贷款,使得总贷款规模下降至360亿美元,净利息收入维持了平稳增长,但拨备依然达到12亿美元,使得最终净利润,相比1990年下滑了71%。
巴菲特1992年和1993年继续增持公司股票,买入均价分别是67美元和98美元,相当于PE15.2倍和9.89倍。
第三篇:冰点故事 读书笔记(推荐)
《冰点故事》读书笔记
一口气读完了《冰点故事》,看着书里面每一篇成功的稿子,我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激动,这是作为新闻记者独有的自豪与感动。《冰点》自创刊以来,无数的新闻记者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焦点之外那些不为人知的冰点故事。
看完了《冰点故事》,我去访问了《冰点》的官方主页,找到了当年李大同他们《冰点》的第一篇专题报道《北京最后的粪桶》,读完了这篇一万多字的文章,感觉和暑假里在陕西日报社专题新闻部里接受的专题新闻写作训练差异很大。首先,就篇幅上来说,我们专题新闻组每篇的基本字数也就是五千字左右,一版少说也得两篇文章才能将整版填充满。其次,题材来说,媒体的性质不同决定了报道内容的差异性。党报是政府的喉舌,自然为政府服务。《冰点》的取材方向主要来源于平凡人或者是普通人,这个社会最沉默也是最主要的群体。
李大同当年对于《冰点》的理解,就是要冷静清醒,眼睛向下,时时感受普通人的脉搏,为大多数凡人多说几句话。而今,《冰点》发展到了今天已俨然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繁荣等焦点之外呼唤人们理性的又一“警世钟”。
在《冰点》的开篇稿《北京最后的粪桶》的制作过程中,李大同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刚刚组建的《冰点》记者队伍中有写过大篇幅文章经验的记者屈指可数,一篇近万字的文章写起来和通讯消息迥
然相异。暑期的实习让我有多次写稿子的经历,只是写的稿子被带我的老师改得面目全非,毕竟那么大篇幅的稿子写起来也不得心应手,也没有写大稿的经验。带实习生的老师们也没有耐心一一做指点,只是拿些成功的稿子经常给我们看培养我们写大稿子的感觉。现在看来,当初的那些感觉落实在李大同的书里面,就是长篇报道必须要有结构、在行文和遣词造句上也不能用寻常的新闻语言,还有长篇幅的新闻叙述一定要有节奏。这些抽象的高度概括的专业术语理解起来很难,要是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就轻松容易得多。
《冰点故事》里面提到,当年《时代周刊》关于阿波罗号登月的报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先例,在大量的专业的专题新闻写作人才没培养出来之前,可以将有限的专题写手精英集中起来只负责最后的成稿,其他的记者们都派出去采新闻。《时代周刊》具体的做法是在有关的30多个点派出记者,但是不要求记者们拿回完整的报道,只需要通过电话向编辑部值班的写作编辑报告他们的见闻,所有的素材,由编辑部内的写作高手总其成。这无疑是一种很节省有限优秀劳动力的途径,特别是在时下报社新闻机构缺乏大量的专业精英人才的情况下。
李大同在担任《冰点》专栏的十多年的时间里,越来越感觉到没有报纸可看,我们已经用了太多的视线去仰望名人,却找不到自己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离线。一度的一度,《冰点》开始尝试亲历式报道的写作,在《冰点》发展史上,相继有《小保姆和她的女主人们》、《青春无战事》、《我认识的鬼子兵》以及《搬家》等名篇的问世,这些由当事人自己撰写或者是口述发表的文章,没有太多的渲染,只是一些自然的情感流露就掀起了全国读者们的共鸣,可见在全国崇拜伟人的70年代,人民急需一些朴实无华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人物缓解长时间的视觉疲劳。而《冰点》亲历式新闻报道以基层群众为基准的报道方式正好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冰点》不成功,谁成功?
经常在想,现在的和平年代每年还招那么多的兵干嘛?在各国为裁军尔虞我诈、针锋相对的同时为什么每年还要招收那么多的新兵?这平白无故的加大了国家的军费开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绿色的军营每年都敲锣响鼓的迎来一批批新兵,目送走一批批的老兵退伍转业。几经周转,当年的那些新兵已悄然成为“驰骋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兵,打哪儿来回哪儿去,这是他们自己的悲剧,也是国家的悲剧。现在看来,那些身处军营的年轻人们何尝不是希望用自己的青春染红共和国的红旗,履行他们做军人的一份义务。
在《青春无战事》中,作者写道:这是一代没有战事的士兵,他们宝贵而短暂的青春年华少了轰轰烈烈的业绩和赫然战功,在繁华世界的边缘,他们踏着坎坷荆棘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他们不需要赞美,只希望你静静想一下——如果没有他们,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读完了《冰点》我经常在想这个问题,就拿前段时间的美韩军演来说,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开到了距离我国山东半岛仅170海里的海域,一旦发生战事,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身处美国航母导弹射程之内。局势一旦紧张,冲锋在前的肯定是人民子弟兵,以
及海陆空三军全体出动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我想,没有犹豫,没有徘徊,没有思前想后,这些以往养尊处优的兵操着武器身赴前线,要没有了他们,战争据我们咫尺之遥。
文章最后提到的《噩梦般的遣送》讲的是某些省市的非法收容造成了大学生 黄谦的惨况以及后来造成大学生孙志刚的惨死。幸运的是黄谦的非法收容被聪明的上海市市政府和平摆平,赔钱赔礼道歉了结了此事。但是可怜的孙志刚就没有这么的幸运了,背井离乡含冤而死,单真相大白的屈指可数,中国国内有多少农民工外乡打工儿后就不知所踪的人间蒸发了,留给家人的只是一个渺茫的生死未卜。多少农民工被关进收容所,后被遣送之湖南的劳改农场接受完全没有报酬的义务劳动,而劳改农场的负责人还大言不惭的说“他们就是奴隶么”,在人类文明已经蓬勃发展了几千人的今天,“奴隶”这个概念还回荡在新中国这片新生的国土之上,这个号称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中国。这是怎样的悲剧?
读完了《冰点故事》,有种想把文中提到的那些大搞名篇翻出来研究的冲动,弄清楚李大同所讲的一万多字的大稿子的结构和节奏到底是如何处理的?写长篇大稿子如何避免素材堆积?在学校读书时就把这些问题解决去报社写稿子时就可以避免始料不及的“写作障碍”,尽早独当一面。
第四篇:语言学作业一粒沙里见世界,一个字中悟诗情
一粒沙里见世界
一个字中品诗情
——结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论艺术语言的审美功能
2009级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B班崔洁(09420103021)
[摘 要] 艺术语言是变异(反叛)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它一般通过反映客体的疏离,来达到对心理世界的描述。艺术语言往往用情感逻辑来取代理性逻辑,它不以自然之真为归宿,而以艺术之美为终极。艺术语言因情而生,离形昭神,表现发话主体的深层意识。艺术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美学功能。笔者结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试论艺术语言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 高中诗歌鉴赏 艺术语言 审美功能
自然语言和艺术语言是人类所创造的两个最基本的语言符号系统,表现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反映方式。前者是以概念、逻辑、判断的方式表达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后者则是以形象、直观、感性的方式表达艺术家或诗
人对于客观世界的丰富的独特的体验。因而两种语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
所谓“艺术语言”,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情感思维的言语形式”,艺术语言中的文境解释作“一种虚无之境”,“是发话人主观情感和反映对象的统一,是—个深层境界的创造(形与神统一,情与理统—)„„它不仅给受话人感到直观无隔,而且气韵生动,传神显心。它具有美的韵味”。“艺术语言”就是指变异化的语言,以一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来显示自己的特点,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偏离,不以语法规范为据,追求的是更高的社会规范,以“立象以尽意”来反映客观生活,描写发话主体的情和意。[1]
艺术语言作为一种超越性的语言形态, 它超越了现实需求,是在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推动下进行的审美创造。艺术语言超越了现实世界而进入人类的精神世界, 创造了独特的审美心理时空, 它蕴含了主体独特的体验、情感和深层审美信息, 它追求的是语言的表情功能和美学功能, 有效地克服了常规语言的局限性, 最大限度地释放了语言的审美潜能, 使欣赏者获得高度的审美享受。可见, 审美性是艺术语言的基本特质。
笔者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教学中发现,古诗词是文学领域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它有生动优美的语言、凝练传神的形象、深邃高远的意境。古典诗词洋溢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美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带着一种兴,一种强大的感发的力量,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很多的美好情感和高尚的意趣,是生生不已的。中国古典诗歌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节奏分明,同时又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艺术语言的运用比比皆是。有人说:“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歌,诗歌是人生命的花朵。”确实,诗歌是艺术语言的结晶、是深幽心灵的歌唱、是真挚情感的火花、是睿智思想的光焰,她伴随人类从远古走到今天,成为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璀璨的花朵。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所说:“文学审美是语文学科区别于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们看到艺术语言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指美、意象美、变异美、情感美。
一、自指美
人们使用自然语言的时候,关往的是语言的所指,即它所承载的意义,也就是说自然语言具有“意指性”。[2]但在艺术语言中,语言的能指也具有审美意味,它在引导人们关注语言意义的同时,还使它的能指也具有吸引力。这就是艺术语言的“自指美”。中国古典诗歌所具有的格律即是诗歌语言自指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诗歌所具有的押韵和节奏使得它从日常生活语言中独立出来了;而唐诗又将这种艺术语言的形式推到一个极高的高度。尤其是律诗中讲究字数、押韵、平仄,对仗,还有“豁”和“对”,“拗”和“救”,更赋予了诗歌形式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歌鉴赏中我们首要强调学生带着带着情感与诗人对话,强调从诵读开始。
如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的((送友人》
诗所表现的内容不过是朋友间的送别;但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艺术美:音节错落有致而又和谐自然。在诵读这样的诗歌时,人们不仅仅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其形式本身也能独立地具有审美意义。到宋代,人们更是将诗歌形式用词牌的形式固定下来;所以即便到后来与音乐分开了,词这种艺术形式也依然具有独立的意味。这正如俄国形式主义大师雅可布逊曾说过:“诗歌性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词使人感觉到是词,而不只是所指之对象的表示者或者情绪的发作。表现在词、词序、词义及其外部的和内部形式不只是无区别的现实引据,而都获得了自身的分量和意义。”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有的形式不仅使人们理解其所指,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味,具有自指美。
二、意象美
陈植愕说:“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3]这句话也正指出了自然语言与诗歌语言的区别。在自然语言中,主要是运用词语的概念意义,明确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思即可。而古典诗歌语言中,意象则具有一种“中介”作用:方面,它以语词的形式指称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另一方面,诗人又借助这一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诗人的感情即蕴含在这些丰富的意象之中。笔者在执教高中诗歌鉴赏主张的是:意象是诗歌鉴赏的钥匙。诗歌若只如初见,恰似见到诗中的人、景、物。艺术语言的意不在象内,而在象外,即境生于象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其意境由情与景交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来表现,是发话主体所创造的生动丰富的艺术空间,使景物成为情思的寄托,创造了含意深远的艺术想象空间。这是其他语言难以达到的发话主体情感的真实感和自然感。
艺术语言的“意”和“境”往往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的言语表现无形的意,以实境表现虚境,使再现真实情景与艺术语言所暗示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创造了广阔的艺术空间,给人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感情激动时,发话主体对描述的客体往往处于“言不尽意”,但又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立象以尽意”的自然的状况)。[4]
示例: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溪居即事崔融道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第一首诗歌中诗人极力渲染一幅蓬勃多姿、动静结合的秋光图,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第二首诗歌开头描写了令他神迷心醉的风光:秋天的湖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眼望去,犹如白练初展,千里横陈;隔着清纱般的烟霭中,传来采菱姑娘们的喧哗声。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第三首诗歌描绘了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临水的村庄等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和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这是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舒坦的心境。
三、变异美
自然语言是按照词语之间内在的逻辑规律、通过一定的语法规范组织起来的,而艺术语言是对自然语言的“自动化、机械性进行反常化的语言,是加工了的、扭曲的、变形的语言,是为产生艺术感觉有意为之的语言。”[5]它往往不符合甚至是有意违背自然语言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方式。这种对自然语言的加工和变异,就是“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什克洛夫斯基这样论述“陌生化”(一译“反常化”):“„„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6]自然语言中惯常的表现手法在艺术语言中很难吸引人的注意,因而艺术语言就要打破常规的自然语言法则,对之进行人为的加工和变异,使诗歌艺术语言具有新奇感,强化语言的表现力和对读者心灵的感召力。
例如高中诗歌鉴赏中,有一个专题是《诗歌的炼字》当中提到一个例子: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庭坚忍不住了也填了“轻风抚细柳,淡月嗅梅花。”,小妹还是摇头,他们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
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舞” “抚”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下句中添“映”、“隐”、“嗅”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也就是艺术语言的变异美。诗歌中艺术语言的变异美,让我们有以下审美体验:诗歌描摹心理能妙传人物心绪;描摹物态能抓住景物特征;描摹情景能让人身临其境。
(一)炼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2.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3.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中“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2中“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3中“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4中“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5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当然也有活用动词的情况,如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中“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形象。2中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一个空字,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3中“红”与“绿”形象地表明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以上各句中的“悦”“空”、“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语言的变异美。
(二)炼形容词、副词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2中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3中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炼数词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②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上句“一”点明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十”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四)、炼叠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五)炼拟声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叠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六)、炼表颜色的词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王维)
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
四、情感美
“情感”这种潜修辞贯穿审美意识语言生存和运动的全过程,在审美意识语言的创制中显现巨大的活动能力和表现力。《东记﹒乐本》中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声,”指出了乐乃情之生发。《文心雕龙﹒诠赋》中说:“情以物体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骆小所教授认为说,“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者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艺术歌词是情感的外货。”[7]诗歌语言凭借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优美动人的意境,去叩动读者的心弦,唤起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情感共鸣。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凭借语言的描述而作用于听觉或视觉,启发想像,唤起联想,在自己头脑里进行形象的再创造,从而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那些形象性强、感染力大的优秀诗歌作品,更能使人情不自禁地将心身置于其中,随诗歌意向而动,产生种种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这就是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所在。
诗歌选取现实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或瞬间来表现思想感情、创造艺术形象或审美意境,即使是对景物、事物的描写,其指归也在于抒发情感。诗歌的语言、结构、艺术表现手法等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一般都带有感情的色彩,而这种感情都是诗人心灵的火花,是诗人对现实的独特发现、独特感受的心灵反映。诗歌语言就是凭借饱和情感的艺术形象,优美动人的意境,去叩动读者的心弦,唤起
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情感共鸣的。[8]如: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闺怨》
让读者联想出一幅少妇驱赶黄莺的生活小画面,借这一幅画面,在读者心理产生共鸣:她痛苦的思夫,盼团圆,祈平安,希望过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心愿强烈。这一切意味只有让读者联想中产生共鸣,才能体会得到其中所抒发的情感。“化景物为情思”,景物是实的,情思是虚的,能化景物为情思,即创造以实出虚的妙言。
以上从几个方面简单探讨了在教学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时发现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语言的审美功能。当然,艺术语言和自然语言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事实上,艺术语言是对自然语言的加工和调整,亦即艺术化后形成的语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艺术化的过程表现为语词的意象化和表达的陌生化。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语词倾注内心的情感,使之成为特定的意象;然后将这些意象按不同于自然语言的组合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使具有意指性、概念性、单义性、规范性、通俗性的自然语言艺术化为具有自指美、意象美、变异美和情感美的诗歌艺术语言。注释:
[1] 骆小所著《艺术语言再探索》第1-3页,云南出版社2001出版
[2] 瑞恰兹在《文学批评原理》中称之为“指称性”。参见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16I页。
[3] 陈植愕,(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64页。
[4]骆小所《论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的行为》原文刊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 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m年4月第1版,75页。
[6]〔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见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
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6页。
[7] 骆小所著《艺术语言学》第147页,云南出版社1992出版。
[8] 姜明 王爱华《意向符号与文本的结合体――诗歌语言的话语阐释》,臷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骆小所著《艺术语言学》,云南出版社1992出版。
2、骆小所著《艺术语言再探索》,云南出版社2001出版
3、刘若愚《中国诗学》(赵帆声、周领顺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4、郑颐寿主编《文艺修辞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5、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6、赵迁桥.论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审美素养〔J〕教育探讨,2009(4)
7、唐圭璋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
8、骆小所.艺术语言:“活法”的创造.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1).9、骆小所,赵云生.艺术语言:创造神韵之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4).
第五篇:一粒沙里看世界——“爱国类”作文升格指导
一粒沙里看世界
——爱国类作文升格指导
浙江省新昌中学何文魁
引导学生写爱国文是渗透爱国情感的一种方式,但这种题材的写作,对许多同学来说,是一件头痛的事情,觉得题材涵盖范围太大,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笔,眉毛胡子一把抓,动辄就是屈原、岳飞、文天祥,长城、黄河、山海关,文章流于形式,很难有新意和吸引力。
一、题目设计
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我们有过年初雪灾带给我们的沉重记忆,有过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悲恸,有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喜悦,有过奥运健儿奋勇夺金、神七飞天的狂欢,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爱国的热潮。
爱国既是一个热门话题,又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
请以“爱国”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病文呈现
我爱你,祖国(标题直白,韵味不足)
陈凯伦
那是一抹如此绚丽的中国红,长江与黄河傲然盘踞茫茫的黄土之上,那群黄皮肤的族人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高唱这千年的国魂——祖国!母亲!(切入点太大,且没有展开就用口号式的语言结束,显得突兀也缺少韵味。)
爱国如同一首经久不息的歌谣,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头传唱。屈原投江自杀,只因忧国忧民却又壮志难酬,那豪放的《离骚》不正是他满腔爱国情怀的写照吗?岳飞精忠报国,只因他为国拼杀却终不得志,写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到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从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到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无不体现着这批龙的传人的铮铮铁骨,深深的爱国情。近代以来,这样的人物也数见不鲜,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也曾在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流露出无限的爱国热情。(表面看起来视野开阔,实际上材料陈旧,没有新意,让人看起来审美疲劳,并且与整篇文章连起来考虑,文章缺少一条主干。)
那是七年前的一个夏夜,我和爷爷奶奶坐在电视机前一起看北京申奥直播,电视机里的歌舞场面似乎也预示着这个夜晚中国的胜利。爷爷奶奶高兴极了,我也和他们一同时而欢喜时而担忧。11点半,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大会场,镜头里出现的几乎都是外国人。我 1
大叫着:“要宣布了!”只见一个被称作萨马兰奇的人走上发言台,讲了一大串外语,然后平静地说:“Beijing!”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欢呼着:“我们赢了!”电视里无数中国人顿时沸腾了,我与他们一起感受着成功的喜悦,无限的爱国热情在此刻涌遍中华大地,56个民族凝成一股绳,同样的血液里奔流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华夏的国魂冲上蓝天,仿佛十三亿个声音齐响在东方大地上:“祖国,我为你自豪!”(这段材料是可以的,但是由于前面一段铺的太多,这一段没有展开就草草结束,显得单薄,内容不充实。)
爱国不仅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行动。把它融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紧紧高踞在我们思想的顶端,能将这飞扬的国魂流传百世。(文章最后一段也是口号式语言,呆板,过于直白。)
三、升格点拨
1.“好的标题是写作成功的一半”,无论什么文章,标题都不能过于直白,缺少韵味,对标题的推敲需要我们反复斟酌,仔细锤炼,优中选优。
2.文章引用诗句,有时确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内涵,但材料陈旧,缺乏新意。泛泛而谈,往往会陷入“虚而空”的常见误区。
3.第三段材料是作者亲身感受到的,按理不错,但是由于前面铺的太多,没有时间突出主干再展开叙述,细节描写没有到位,显得单薄,内容不充实。
4.文章中有多处地方是一种口号式的语言,呆板,过于直白,没有太多的闪光点。
5.建议去掉文章第二段,充实第一、三段,重点就写作为亲历者的“我”从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回想七年前北京申奥成功的内容,现实——回忆——现实的结构,更好地挖掘细节,这样的文字就有分量。
四、升格后佳作
梦圆
陈凯伦
那时一簇声生生不息的火光,缀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祥云”之上,缓缓高升在雄伟的鸟巢上空——刹那间,华美的奥运火焰绽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那无与伦比的中国红,不由得使我的思绪飞回那一个激情洋溢的申奥之夜。
那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
我早早做完了作业,和爷爷奶奶一起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火红的画面中不时传出一阵阵欢腾的掌声,那一个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人笑开了花。奶奶一向是爱坐在阳台上乘凉的,可今天却正儿八经地端坐在沙发上,轻摇着蒲扇,眼睛盯着电视机屏幕,嘴里还时不时地
念叨着些什么。爷爷就更不用说了,一手捏着笔,目光却紧紧地锁定在CCTV的现场直播上,时而微笑时而蹙眉,似懂非懂地频频点头。我静静地坐着,似乎感觉到自己这个幼小的生命即将见证一个历史的诞生。
“小伦啊,这是咱们北京在申奥呢!”爷爷朝我笑着,那笑里露着无限的欣喜与自豪。从小和爷爷在一起,他总爱给我讲一些听起来似乎很遥远的国家大事,每每讲到深处,他便不由得生出一些或喜或悲的感叹,好象把这个大大的世界当作了他小小的孩子。“93年我们没成功,给悉尼夺去了。那时真不知道有多少人哭得昏天黑地的。8年了,现在的中国和以前那真是大不相同了,要说这回再不选北京,那真是„„”爷爷手舞足蹈地讲着,似乎是在向我传递着他的梦想。我笑了,也不由得投入到这个即将让我一生难忘的夜晚中去。
11点半,电视机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气氛严肃的会场。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一次次出现在镜头里。会场正前方悬挂着一面白底的奥运旗帜。主席台上坐着一排西装革履的外国人,他们低着头窃窃私语,手指着资料圈圈画画着些什么。底下的人个个挺直了腰板,显出庄重的神色,紧闭双唇,直直地凝视着前方。这种紧张感透过画面传到了我家的客厅里。爷爷一手撑着膝盖,一手拽着沙发,身体完全侧向屏幕,眼里满是期待地念叨着:“中国,中国„„”奶奶则索性走到了电视机边上,神情严肃。突然,电视机的镜头切到了一个窄窄的发言台,身着藏青色西装的白头发老人低着头开始神态自若地讲了起来。我什么都没听懂。我只知道,在那一串长长的英文单词后面,缀着一个我们期盼已久的响亮的名字:
“Beijing!”
“我们赢了!赢了!”我机敏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大叫道。奶奶兴奋得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似的,脸上堆满了畅然与欢愉,仿佛一个晚上的纠结在此刻倾然释放。爷爷的眼里闪烁着幸福的泪光,他激动得一个劲地直拍手,容光焕发咧着嘴呵呵地笑着,红扑扑的脸上满是成功的欣喜与骄傲。
眼前又是举国欢庆的火红场面,当梦想照进现实的这一刻,我与7年前一样,无限自豪地笑着,只不过这笑里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分深沉。我学着把爷爷的爱紧紧地放进心底,牢牢地记着,深深地沐浴在这一片飞扬的中国魂之中。
五、升格指导
我们在这类题材的写作时要有所突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现实,以小见大
爱国类题材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如果从大话题、大视角来写,最容易写空,泛泛而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应该在“爱国”这一大方向上,寻找一个小的切入口,依
据各自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关注社会现实,捕捉、提炼和加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写出自己的情感与见解,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体现出一个中学生的眼界。譬如有同学针对网络上语言乱用的现象,深感担忧,主张纯净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用字,这其实就是爱国的表现。写作口径小了,表达的却是大主题。不要试图以哲学家的眼光来写作,这样不仅达不到成人的思想高度,反而让你的文字在盲目模仿中失去自我特色。
此外,注意文中体现“自我”,一粒沙里看世界,我以我手写我心,从我们身边小事入手,彰显爱国精神,这也是一种好方法,这样在你的笔下,文字就五彩缤纷起来了。
二、化虚为实,不落窠臼
“爱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单纯从概念出发,就会把文章写的“空而虚”,写成口号式、说教式的文章,很难有感染力。如果能够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譬如思考爱国体现在哪些方面?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写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等等,是不是爱国?这样一联想,我们就可以从具体形象的生活小事中揭示所写话题的深刻寓意,并在此基础上布局谋篇,润色升华,写出好文章。
创新是文章的生命,写“爱国”类作文,最容易也最怕写得雷同,篇篇相似。要避免一般化,大众化,就要找一个独到的视角去建构文章内容,不能一提起“爱国”,就想起那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典型的、具体的人、景、事、物,千人一面,千腔一调。典型的事例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另辟蹊径,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这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看多思多感多悟,才能视野开阔、情感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视角独特。
三、删枝去叶,突出主干
高中阶段一般要求写800字左右的文章,篇幅本来就不长,意味着写作时只能突出一个中心,如果把所想到的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内容都尽收笔底,多管齐下,试图面面俱到,反而漏洞百出,泛泛而谈,更有甚者离题万里。所以千万不能把自己所能想到的东西一锅烩,要对文章删枝去叶,突出主干。一篇文章能把一个想法说清楚讲透彻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