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3 10:3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报告

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今年已是新农建设的第四年,这几年中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报告着重调查我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的状况及本镇新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与此为当地政府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推动该镇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一、祁东县金桥镇概况

金桥镇为祁阳县首治(264年~621年为古祁阳县城,古祁阳县今分为祁东县和祁阳县),位于衡阳市祁东县城东南10公里处。金桥镇下辖新屋、竹叶、龙溪、映月、黄桥、会皂、朝阳、深柳、银盘、九塘、富子、马桥、深田、云丰、天堂、清塘、路陂、新桥、黎明、月坪、枧桥、龙门、长寿、柿中、平山、胜利、分水、沙冲、黄吉、金竹、福寿、油子、丰仁、许家、楠木、长岭、官山、狮峰、曾家、深山、下铺、宫夏、金桥43个村,黄土岭、新市2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827亩。200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8.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69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093万元,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5263元。

金桥资源丰富。为中国最大草席生产基地、全国著名的草席之乡,盛产草席、荸荠、稻谷、生猪、鲜鱼、湘莲、柑桔、桃李,草席、荸荠为清代贡品。该镇在全国 18个省市设立了草席销售点,所产草席远销东南亚 6个国家和地区。

金桥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北靠湘桂铁路和322国道,南临衡昆高速公路和湘江航道,省道210线穿境而过,白河清水纵贯沃野。

金桥社会事业发达。程控电话国际国内直拨,村组公路四通八达,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电视收视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厂供水清洁,电力供给绰绰有余。城镇面积由0.5平方公里扩大到2平方公里。

近几年来,金桥镇党委、政府着力实施“科教兴镇、农业立镇、民营富镇、城镇带动”战略,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环境政策宽松优惠,社会大局稳定安宁,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镇建立了1.6万亩优质席草基地。先后被评为衡阳市“红旗党组织”、“二五普法先进单位”、“村民自治模范镇”、县“全面绿化先进单位”。“行政执法先进单位”,荣获县“招商引资一等奖”、“双文明建设二等奖”、“水利建设三等奖”。

二、金桥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概况

目前整个金桥镇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以官山村为中心的,2009年又把本镇沿白河一带的楠木、官山、狮峰、曾家、宫夏五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调查的 5个村都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主线,产业开为基础,农民增收为目标,乡风文明为灵魂,村容整洁亮点,管理民主为保障,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主要做法有:

1、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针对农村耕地乱批、房屋乱建等情况,为彻底解决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差、编制手段和方法滞后、群众对规划认知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市坚持全盘规划,在建设上不留遗憾、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标准要求各示范村的村庄规划工作、规划既考虑了各村经济情况 自然条件、村落大小等因素,尊重客观实际,以人为本,不大动手笔,又彰显地方特色,力求实现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不搞齐步走与一刀切 如官山村村突出席草、烤烟农业示范园建设。

2、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农村六小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村水、电、路、沼气等建设,不断改善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五村共投入300余万元硬化村级公路,官山村投入15.9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00余户农户饮水问题。

3、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在组织开展“守法规、讲道德、爱家园”活动中,各示范村开展“平安村组”、“星级农户”、创建评比活动。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村级活动室,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2009年投资100万元建设位于五村交界地带的官山中学,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4、加大村容村貌整治

全市以示范村为重点,以“清洁家园”行动为契机,通过“三清三改四治一提高”,示范村基本实现了道路平坦、饮水洁净、能源清

洁、圈厕卫生、环境优美、村容整洁。

三、金桥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5个试点村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形势较好,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村容村貌正在变化,农村社会也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稳定增收增产较难

一是土地生产能力受制于天。被调查的村都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基础条件较差,以设施农业、机械农业为标志的现代农业比重小。二是农产品加工滞后,产业化水平低 突出表现在产业化组织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发展资金紧缺,政府扶持力量分散;中介组 织发展缓慢,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加之缺乏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尚处在初级阶段,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三是科技贡献率较低 缺乏技术支撑体系,农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结构不优 品种不精,种养技术不新,导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较难,科技贡献率提高慢。四是发展产业与劳务输出之间的矛盾凸现。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劳务输出与发展特色产业对劳力的需求形成矛盾。

2、投入不足,资金问题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

对于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很高,配合程度高,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的改善需要大量的资金 从调查村的情况看,通过近年来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普遍存在建设力度不大、示范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加之乡镇财政吃紧,村级财力不足,农民投

入有限,需要各部门倾注大量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

3、激发主体积极性的形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怎样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承担建设新农村的重担,还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予以解决。目前,农村仍然缺乏能人带动,一直以来,村支部书记虽然在保稳定、促增收等方面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但真正能带领农民致富,引导农民发展经济的领头羊并不多,不论是从政策了解,还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都缺乏应当具备的知识和经验。

四、建议和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建议突出抓好以下 4 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1、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水平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效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应用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产品的商品率。同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开发与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的都市农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2、要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

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与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广辟渠道,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使更多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待遇和政策环境、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创造方便条件。

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手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要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加快村级商贸开发,发展第三产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

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4、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技能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力保障 培训方面要重点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民培训体系,从科技培训、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三个层次上推进。在科技培训方面,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新品种、新技术的使用,做到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转移就业方面,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区分不同行业 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努力开拓转移输出市场,增强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使劳务经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引擎。在创业培训方面,按照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增加自我发展的能力,重点突出种养能手 能工巧匠、农民技术员、农民企业家,使他们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者。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摘要】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十一五”三农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农村建设为例,调查研究新农村建设中政策的实施与取得的效果,旨在调查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实施的方法以及现阶段建设下所取得成绩

【关键字】生态农业 改革发展 致富

自2006年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镇坪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4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抓点示范,重点突破,在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综合整治、社会事业发展上攻坚克难,全县共完成35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狠抓产业建设,促进农村持续增收

(一)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以园区建设为重点。

通过扶龙头带农户,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生猪一县一业优化升级,在强力突破良繁体系建设的同时,狠抓以食用菌、林下养鸡为主的山林经济,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着力发展以“猪、沼、园”、“林、菌、果”、淡水鱼等特色养殖和烤烟等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县建成的35个新农村示范村基本实施每村有1-2个专业合作组织,每户有1片增收的山林经济园,户均每出栏3-5头商品猪。

图1“猪、沼、园”生态型养殖

(二)是围绕产业建设,依托科技之春活动,对新农村示范村内的农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实现每户有1-2名能熟练掌握产业发展技术的人员。三是在推进产业扶贫中,着力创新扶贫资金投入机制,积极探索财政性资金入股、带动贫困农户参与和入股分红的新路子,在洪石镇乌鸡产业、城关镇蔬菜产业等部分村镇产业建设上已经启动了试点工作。

二、狠抓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发展条件

以规划为龙头,加强项目资金捆绑,建立了“政府统筹、部门配合”的工作新机制和“完善规划、集中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新机制。把各类项目、部门扶持资金、金融单位、民间自筹的多元资金集中用于新农村建设。从路、电、水、堤、桥、堰渠、排污、通信等方面,有效改善新农村示范村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发挥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集约效应。目前,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共投入项目捆绑资金7000多万元,小额信贷2000万元。35个新农村中,启动了6个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村。35个新农村示范村,新修硬化通村公路7.5公里,新建便民桥5座,有效解决了重点村内行路难问题;新建人饮工程13处,修缮堰渠3公里,解决了26个集中安置点的供水问题;修建河堤2.8千米,有效提高了新农村示范村内的特别是农户聚居区的防洪能力;架设通讯塔15个,增强了通信能力。通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示范村内基本实现路、电、水、电视、电话入户。

图2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新机制

三、加强 安居扶贫工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把人居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区域板块,科学规划布局,着力改善示范村内的居住条件,有效促进农村人口适度聚居。把新农村建设与陕南移民紧密结合,35个新农村示范村内规划建设移民安置点26个,通过陕南移民政策的引导,完成移民搬迁482户,在建设中,加强用地规划、风貌标准的控制管理,严格红线和房屋样式标准,提升了安居扶贫工程的整体效果。坚持新建房屋与改造旧房相结合,整合捆绑项目资金,按照户均补助改造资金0.3万元标准,统一实施示范村内的房屋的风貌风格建设,在示范村内实施危房改造和旧房风貌改造1500户。对示范村内的特困农户,推进建设“政府全额投资、产权公有、扶贫局统一管理、镇村调配使用、对象公示公议免费入住”的“交钥匙”工程,2011年至今在两个连片开发区域启动建设150套“交钥匙”工程。通过加强安居工程建设,改善农户的住房条件,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面貌。

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一)狠抓社会事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陕南移民的政策机遇下,大量农民向新型聚居社区集中,老旧的村级服务场所已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为提升村级社区服务水平,我们积极争取上级和帮扶部门资金,完成新农村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以新型农民聚居社区为中心,通过入户调研、征询镇村干部意见,争取帮包部门帮建,投入资金200万元,建成7个村民健身场;对全县农村医务室实行改造升级,提高村级医疗服务水平。

(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扎实文明新风建设

按照整洁、美观、有序、文明、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人居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强对示范村的综合管理。一是加强环境建设,夯实文明新风建设的硬件基础。加强对“三口”重点部位(村口、路口、门口)环境建设,对三口实行美化、绿化、净化,达到村口有标石,路口有绿地,住户门口有花坛、有垃圾桶,给排水设施通畅、美观,每村建成1-2个垃圾池、建设一个休闲广场,将形成全县社区建设的新典范。二是加强环境治理,倡导文明村风。对“三乱”(乱占、乱建、乱放)进行专项整治活动,拆除违章建筑物,房前院中全面消除乱摆杂物,确保了村内道路平整畅通、村容整洁有序。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村风。大力倡导用村规民约和村民一事一议等制度管理事、民主办事,示范村内的移民搬迁对象、“交钥匙”工程入住对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事项都要经过一事一议、公示决定,在村务民主化管理上做到了阳光运行。

五、加强工作协调力度,争取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领导挂联、部门包抓、定点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抓好各级各部门帮村扶贫的联系与协调。积极争取省市县扶贫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在帮建工作中,包抓领导定期深入试点村,帮助村上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全方位支持示范村的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综合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协调和争取项目。全县每年都至少有7个省级单位、7个市级部门和75个县级部门帮扶新农村示范村,他们的帮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效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扶贫局等30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镇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在扶贫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采取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的方式,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对35个新农村在规划、资金、技术、物质、信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配合村上抓好新农村工作。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会及协调会,具体落实了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工作分工及目标任务。各乡镇也相应的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落实了工作责任,为我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为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有计划、快速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县级领导参与,抽调两批次329名科级后备干部,深入到村组农户开展扶贫开发基线调查,实行一镇一村一报告,形成调研报告43篇,基本理清了全县的贫困状况、致贫因素。结合乡镇及村组干部意见后,对确定的24个新农村示范村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经过反复讨论、修订,组织指导镇、村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

总结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锡文社会主义研究, 2006.[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贺聪志,李玉勤-农业经济问题, 2006.

第三篇: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永州卷》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助推农业规模经营

李 建 民

近年来,我县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耕地面积1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9%,流转林地面积21.6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4.12%。参与流转农户为

6.58万户,流转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9.92%。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引导,扎实推进。通过采取宣传教育、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形式,积极鼓励、引导土地向大户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一是注重宣传鼓动。结合实际,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农民从传统的土地观念中解放出来,增强发展意识,克服小农意识,消除疑虑,放心流转。切实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白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方式,使他们明确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性。二是注重示范带动。针对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的现实情况,我们发动各级干部做典型、当标杆,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大江水库管理所职工谭沂城,从2007年1月开始,在肖家村镇护民村租赁稻田319亩种植优质稻,发展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2009年种粮收入达71.6万元,在当地粮食生产中发挥了较强的示范 1

带动作用。白水镇农机员周祥连近几年在该镇福田村承包经营200多亩稻田进行优质稻种植,添置了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机械10多台套,并以自己承包的稻田为示范园,开展机械化育插秧、植保、收割示范表演。在他的带动下,白水镇土地流转面积达3500多亩,涌现了王黑生、王伟和刘爱民等一批上规模的机械化种粮大户。目前,全县各级干部职工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都参与到土地流转当中,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土地流转升温加速。三是注重政策推动。坚决落实惠农政策,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不折不扣地兑现中央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助资金。对受让土地面积多、发展农业生产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重奖。2009年,我县对26名种养大户进行了表彰,其中,种粮大户每户奖励大型农业机械一台,最高奖励价值达10万元。同时,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县内金融机构普遍加大了对参与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种养大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县信用联社积极推行小额商户信用贷款和农户小额信贷,并对一批诚信度佳、经济实力强的大户,有针对性地提高了授信额度、延长了授信期限,支持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潘市镇的造林大户杨植林,承包2100亩荒山发展规模经营,信用社通过林权抵押,给该户发放贷款200万元。县村镇银行创新信贷产品,着力为大户破解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截至2009年12月底,已累计对142户种养大户发放个人联保循环贷款2282万元。通过银信部门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土地流转。

二、积极探索,创新形式。针对本县农村实际,对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目前,全县范围内的土

地流转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自由流转。具体表现为委托经营和互换两种方式。委托经营,主要是在亲属朋友之间进行的土地流转。这种形式大部分为村民举家外出务工,将土地交由亲属朋友代耕代种,租金一般较低,甚至不需要交租金,而且租期较长。互换,就是农户之间通过协商的办法,以调换、互串的方式把各自座落在不同地块的土地集中到一起,实现小范围的规模经营。二是出租流转。有大户承租型、反租倒包型、公司租赁型等。我县种养大户通过承租土地发展规模经营的趋势逐年加快,下马渡镇上赤湾村种植大户王全,2005年开始在本镇大湖塘村租用300亩稻田种植蔬菜,租期8年,每亩稻田年租金为400元,另外,政策性补贴全部发放给发租农户。大忠桥镇罗果村种粮大户邓冬圣,2008年承包稻田380亩,种植双季优质水稻,2009年种植面积450余亩。近几年来,全县共涌现各类种养大户3527户,涉及土地流转面积21万亩。“反租倒包”型流转是我县近年来重点推广的一种流转形式。所谓“反租倒包”,就是由村委会或合作社牵头,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以“高价”连片反租到集体,租期一般在十年以上。然后村委会或合作社再以同等价格转包给经营者,搞统一规模经营,譬如我县文明铺镇近年来对各村山地实行“反租倒包”流转方式,由村委会牵头,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以“高价”连片反租到集体,租期三十年,然后村委会再以同等价格转包给老板,搞统一规模经营,重点发展良种油茶生产。2009年全镇共发展油茶基地1万亩。“公司租赁型”的土地流转形式在我县也出现较早,比较典型的如深圳市顺达林牧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于1995年租用龚家坪镇萝卜塘村1100多亩山地进行生物能源林开发,租期20年,租金20万元,一次交清。三是股份合作流转。由村委会将农民组织到一起,成立合作社,农户以自有土地折合资金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组织少部分人员对社员的土地进行连片经营,社员按照股份进行生产利润分红。我县金浩茶油的油茶种植子公司就是以这种形式运作的。

三、强化服务,提供保障。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特征,综合运用多种服务手段,为土地流转有序、深入开展提供切实保障。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在县农村经营管理局设立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政策咨询、部门协调、技术服务和考核督查等日常工作。积极推动镇(乡、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把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好土地流转中心列入全县(乡、场)农业农村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镇(乡、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辖区内流转的供求信息搜集及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档案管理、矛盾调解等指导服务工作。另外,在各村聘用了以村干部为主的土地流转服务员。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县、镇(乡、场)、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确保了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上下衔接、有序运作。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个体)充分发挥服务功能,近几年来,累计发布土地流转信息1250条,接待土地流转咨询15万余人次,帮助协调解决土地流转纠纷421起,落实土地流转面积73981亩,涉及流出户4万余户,涉及流入户(企业)351户(家)。二是指导规范发展。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把握以下四条基本原则,加大指导和监管力度,确保了土地流转规范发展。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开展土

地流转,完善土地流转合同,有效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始终把土地流转建立在农民充分自愿的基础上,不强迫农民流转,不搞行政命令,村、组集体未经农民同意或委托,不得擅自流转土地或代签流转合同。坚持“三个不得”原则。即坚决做到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超前防范农民失地的风险和某些公司实质性控制农用地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切实保护农业耕地资源。坚持有偿协商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的条件、方式、期限、价格由流转双方自主协商。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坚决避免流转事宜由当地政府和村级组织说了算、不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的情形发生。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当地实际,在充分考虑镇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不搞一窝风,平稳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三是促进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服务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条件。几年来,全县累计培训农民工37794人,其中免费技能培训18137人。积极参与区域劳务协作,同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56家职业介绍机构和用工企业建立长期劳务输出协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每年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组织农村劳动力集中跨省转移。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及时发布本县用工信息,组织县内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共33.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7.3万人,本地就业人员6.4万人。通过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切实巩固了土地流转成果。四是

优化农技服务。持续开展农技培训服务。以县、镇(乡、场)村三级联动为载体,以种养业生产大户及基层农技人员为培训范围及重点,以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开展培训,年受训人员达6000余人次。广泛开展农技生产服务。全县现已组建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20个,每年与农民签订机耕、机灌和机收服务订单10万余份,完成作业面积80多万亩。各级农技人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通过示范操作、现场指导等方式,为规模经营大户提供农机操作与维修、病虫专业化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各方面的技术服务,实时解决大户生产中碰到的难题。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水稻等农作物良种供应上全力做好各项服务,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

(作者系祁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第四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

枣庄市第一中学高一(12)班吴建军陈克洋万广富

指导教师孔繁涛

一、调查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政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准备:

人员:吴建军陈克洋万广富

地点: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农村、医院、学校等教育和社会机构)

时间:2013年元月2日上午

三、调查目标:

新学校建设情况,在建设中的农村,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

四、调查对象:

20—60岁之间的居民,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少数为半文盲

五、调查内容及记录:

1、农村教育状况:成人职业教育比较落后,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

2、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总体有改善,服务态度较好,新农合医疗保险比较到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技术人员缺乏,经费紧张,设备不全。

五、几点建议:

1、各乡镇政府应大力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作用。全力

做好农村教育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保障。

2、要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有效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送知识、送技术、送人才下乡,满足农民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在新世纪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十大发展战略之一,充分显示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适逢其时

一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重新提出并部署新农村建设,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项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举措,表明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实施这项战略任务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强,农村消费需求逐年上升。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的综合效益较快提高。三是新型不断造就,成为农村发展的生力军。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有见识的新型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向往城市生活,具有改变命运的强烈奋斗精神;渴望发家致富,具有学习知识技能的迫切愿望;追求时尚消费,成为农村消费升级的带头人。

二、新农村的新模式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村镇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村民发展的问题和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一)农民心中的新农村

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自己的最朴素的理解,总结起来是十二个“得”字:一是孩子上得起学;二是治得起病;三是养得起老;四是走得好路;五是吃得上水;六是挣得到钱;七是社会治安好;八是环境优美;九是做得了主;十是学得到艺;十一是信息化到农村;十二是有丰富的文娱生活。十二个“得”字既是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而现实的写照。

(二)专家学者心中的新农村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把新农村概括为“四新”:一是新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二是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三是新农民。就是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

要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扎实开展农民培训,让农民掌握发家致富的实用技能。同时,要不断加强农民文化道德建设。四是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崇尚科学,远离愚昧;崇尚文明,远离野蛮;崇尚法治,远离鲁莽。

(三)基层干部心中的新农村

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应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其共同规律和特征应该是分三步走,实现“三化”的工作目标。

1、起步阶段的“三化”:一介住房集中化。按照方便生产生活的要求,划定集中居住区,引导农民逐步向新村集中,将原宅基地还田还耕。二是环境卫生整洁化。就是以村组或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为单位,实行垃圾专人清扫清运,建立日常卫生保洁机制。三是农民生活习惯文明化。

2、发展阶段的“三化”:一是农民增收的主业常态化。农民每户要有稳定的主业收入,并且收入要逐年增加,有更多的资金积累用于再生产投入,创造更广阔更有潜力的收入渠道,增强发展的后劲。二是公共设施普及化。在初步完成集中居住的基础上,必须及时配套建设饮水、用电、道路、通讯、沼气等公共设施,形成集中区先行优势,更好地吸引农民进入新村。三是集体服务功能有效化。发展阶段的新农村,集中服务功能必须跟上,特别是村级组织服务功能要发挥出来,在组织农户投资投劳、对上申报项目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要有序有力开展工作。

3、高级阶段的“三化”:一是公共设施城市化。就是按照城市公共设施的标准和要求建设新农村公共设施。二是村民管理自主化。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文化知识、法治观念进入一个较高水平,能够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三是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高级阶段的新农村虽然实行了村民自治,但村级组织特别是党的组织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扰

综合分析起来,当前新农村建设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基层干部素质准备不足。二农民主体作用显现不够。三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难做到。三政策措施不科学。

四、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最关键最要紧的问题主要在四个方面。

(一)要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四种意识。在基层干部中大力倡导和落实四种意识。一是责任意识。抛弃新农村建设与己无关的思想,增加组织引导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责任感。二是开放意识。要大胆走出去、请进来,把本地在外的人才联络起来、老板发动起来,让他们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三是改革意识。推动土地经营权改革,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四是创新意识。运用市场机制筹集新农村发展资金。

(二)千方百计服务农民增收。一是大力招商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和职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兴农的能力和外出务工经商的本领。三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培值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推动专业服务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四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

(三)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造就新型农民。要在农民中广泛开展形势教育、政策教育、法制教育,让更多的农民知政策、明事理、通人情。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鼓舞农民。二是多办实事感化农民。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从而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励农民。

(四)完善新农村的政策支持措施。一是要把握政策的公平性。进一步扩大新农村试点面,加大省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转移支付力度,让公共财政向老区、边区、贫困地区倾斜。二是要把握政策的合理性。对种田农民的补贴要依据乡村组织核实的实际面积,种田则补,不种田则取消。三是要把握政策的针对性。应把对农村转移支付的重点放在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上。

东北石油大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

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白海艳

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班级油工11-2班学生姓名姚长均

学号110201140210

2013年12 月2 日

下载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金融1043班田景辉 10040040436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研究--------以叶家村为例根据学校的要求,我于今年7月下旬在叶家(我们村的邻村)认真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在实......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形式:实地调查 时间:2014年7月28日至2014年8月4日 实践主题:投身实践促成长 迎接校喜添光彩历练青春谱新篇 内容: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成果.调查采访。 目......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2016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2016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2016 赫哲印象:激情在澎湃的江流中涌动,思绪在涌动的江流中翻腾,智慧在翻腾的思绪中摩擦,感悟在摩擦的智慧中迸发,灵魂在迸发......

    社会实践报告(新农村建设方面)

    对于一位知识青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然儿事物的发......

    关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班级:商管101姓名:龚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1.人口 l 劳动力 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该村人口......

    社会实践报告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实践调查报告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对我们的重要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走出学校,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 走进农村,全面了解新农村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山大XX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关注新农村建设,8支校级......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赫哲印象:激情在澎湃的江流中涌动,思绪在涌动的江流中翻腾,智慧在翻腾的思绪中摩擦,感悟在摩擦的智慧中迸发,灵魂在迸发的感悟中升华。一江春水缕不尽万绦风情,一抹斜阳遮不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