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

时间:2019-05-13 10:3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

第一篇: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根据,也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任务,是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站在全局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党委、政府要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努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分批实施,逐年落实,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区-1-

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区分不同地方,多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窝蜂上,不搞一刀切,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完善机制,形成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共同关心和热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不断总结经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抓好试点,发现典型经验,实践创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扎实推向前进。

三、工作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首先,农村在产业发展上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尤其我们横县,根据横县实际,巩固现有特色产业,提升优势产业,进一步引进高效农业,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增加收入快的订单农业、观光农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逐步规模化、集团化、基地化、产业化,并向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农业转变。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大力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其次,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除发展种养经济外,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实施“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建设培训基地,组织劳务输出。另外,引导一批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农民工带资金、技术、经验、市场、信息返回当地投资创业,形成就业与创业共振效益,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认真实施扶贫整村推进战略,加快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步伐。第三,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们农村,按照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要求和业

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在农村利用节日、农闲开展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参加,不断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文化环境好、社会风气好等,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第四,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必须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切实抓好水利、道路、沼气、人饮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学校、幼儿园和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地心等文体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文体设施建设,抓好村屯卫生站等卫生设施建设,抓好房屋和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加强村容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做好村建设规划,解决农民住宅与畜禽舍混杂问题,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第五,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基层干部要转弯作风,真抓实干,积极采取“党政引导,村组自治,群众为主”的工作机制,规范村民自治,发挥村民组织作用,拓展村民参与重大事务决策、管理、监督的渠道,让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村中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吃透用活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

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始终与时俱进谋划农村改革,始终立足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发展,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增加农民福祉,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变化,以新变化带动新发展,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XX镇关于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为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订本意见: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改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综合文明程度为重点,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抓住影响农村发展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促进城乡一体,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紧密结合本镇工作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必须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强迫命令,不搞扰民伤民工程;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切忌零打碎敲、无的放矢;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不搞大呼隆、一阵风,持之以恒,抓出成效;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不搞大包大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条不紊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新村镇

我镇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镇,为迎接全市上半年的观摩检查,我们确定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在搞好村镇规划的前提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建设新型村镇。

一是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在完成18个村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全部31个村的规划。规划注重打破村域界限,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做到科学布局、高点定位,特别注重市场、文体设施、医疗教育设施的规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今年四月份,计划举办一次主题为“打造烟台精品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镇建设规划展,以此取得上级领导和群众对规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注重基础设施配套。今后两年重点抓好“两水三路一暖一气一广场”的建设。(1)“两水”。完成全镇自来水管线改造工程,解决管线老化和压力不足的问题;抓好投资580万元的莱山镇明泉--两甲埠污水管线工程的收尾,彻底解决驻地和部分村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2)“三路”。抓好烟乳线黄家疃至官庄路段和沟莱线莱山段道路修缮工程以及将新清莱路向南延伸至千金村道路建设工程。其中,对烟乳线河北段两侧及政府大街“三角”地带,全面进行绿化、美化整治;对新清莱路延伸工程,今年先完成东庄段的规划设计,逐步拉开全镇建设大框架,改善交通环境,切实方便群众。(3)“一暖”。主要是配套供暖设施,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引进热力公司,铺设供暖管道。近两年先为工业园区和镇驻地两个组团配套供暖设施,再逐步向南拓展。(4)“一气”。就是配套液化气设施,采取与供暖设施相同的办法,逐步为全镇的生活小区配套液化气设施。(5)“一广场”。就是投资200万元,完成占地1万平方米的镇中心广场建设,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三是稳步推进旧村改造。结合旧村改造,今年重点抓好政府大街改造工程,完成政府大街门头房、大厦的拆迁工程,对大街河道重新浆砌、扣盖;结合大厦的改造,将露天市场和门头房全部退路进厅,建设全天候交易市场和居民生活小区,优化驻地环境。扎实推进旧村改造,根据市场要求,循序渐进,对31个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即对条件基本成熟的工业园区和镇驻地所辖村,以圣杰小区和碧水新城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旧村改造步伐,一步到位实现“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资产经营股分化和公共服务城市化”,纳入城市管理。今年,要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启动碧水新城项目。对镇驻地以南村庄,暂时以解决大龄青年自住楼建设为重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对于偏僻的山区村庄,则以维修整治为重点。2006年,全镇争取建设自住楼60栋,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二)以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塑造新风貌

今年,我们要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环境整治入手,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塑造良好的农村风貌。

一是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本着“新起点、新环境、新风貌”的原则,在全镇广泛开展环境整治“四清四化”活动。2006年,突出抓好6个村“四清四化”典型,以点带面,在全镇推广。到2010年,全镇31个村主要街道及所有胡同路面全部硬化,硬化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村庄主要街道全部安装路灯,安装路灯1000盏以上;村里的粪堆、草堆、垃圾堆及村庄四周彻底整治并适时绿化,绿化面积

2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有效整治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问题,全镇新辟垃圾填埋场二到三处,村村成立规范的环卫队,设置垃圾箱,垃圾清运及时。对污水处理本着彻底整治的原则,分步实施,即对工业园区和镇驻地所在村,实施管网排放,逐步实现与镇排污管网和区排污管网并网。对其他村庄,先采取小区域治理的办法,待条件成熟后,再彻底整治,实现与镇、区排污管网并网。另外,要积极抓好沼气试点工作,镇政府将列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车家疃村养殖场发展沼气工程,解决农村燃料清洁的问题,走可返姆⒄孤纷印?SpANlang=EN-US>

二是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研究实施“星级村庄”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文明村、文明户创建的新形式,不断赋予新的内容;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改变农村各种生活陋习,引导农民向市民转变,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创造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力争5年内全镇80%的村基本达到“五星级”文明村标准。

(三)以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为重点,建立新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几年我镇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不断创新,全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养老、救助等社会事业,努力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着眼于救助贫困群众,立足于创新,从镇财政列支45万元资金,与市慈善基金总会联合,在全市乡镇率先建立首家救助基金,开展安老、慈孤、扶残、助学、济困、赈灾等救助活动。同时,以救助基金为依托,依法定向向社会募集捐款,使全镇特困群众救助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春节期间,将开展首次救助活动,启动救助基金。

二是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我们将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实施镇医院的搬迁改造工程,争取2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以医院为依托,以片为单位按统一标准着手筹建6处社区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社,为农民提供就近便利的医疗服务。同时,继续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5年内全镇31个村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全镇初步建立起基本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三是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我镇敬老院已争取挂区级敬老院的牌子,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搞好协调,抓紧运作敬老院搬迁改造工程。争取用2-3年的时间,投资1000万元,新建高标准老年公寓1.5万平方米以上,为我镇、我区五保老人及社会代养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不断提升敬老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自身良性循环。加快实施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到2008年,五保对象愿进全进率达到100%。继续抓好农村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争取到2010年,全镇80%以上的群众参加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金额达到400万元以上。

四是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抓好中学教学楼后续工程建设;着手运作官庄教学楼工程,争取2月底开工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在此基础上,本着“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的原则,争取两年内完成镇幼儿园和小学的布局调整,幼儿园由现在的15所合并为6所,小学由现在的7所合并为4所,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四)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下一步,将从本镇实际出发,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在我镇建立农民培训基地。依托市区一些大中专院校,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具体培训内容,根据群众意愿,采取由群众点题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工作,着重是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全镇80%以上的适龄农民逐步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五)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是首要任务。农民增收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寻找出路,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坚持城乡统筹,工农互动,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打造承接城市反哺、工业支持的新平台,开辟农民增收的更大空间。”

一是着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重点立足于我镇现有城郊型特色农业基础,着力培植以莱山蜜桃、大樱桃为主的果业、商品蔬菜、苗木花卉等三大特色产业,适度拓展规模。逐步在东庄至曲村、马村、千金一带形成万亩特色果业产业区,在明泉、官庄一带形成无公害蔬菜产业区,在友谊、朱塂堡一带形成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区。依托本镇农业产业和周边区域,发展果业、花卉批发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不断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步伐,招引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高附加值。争取在2—3年内,全镇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2家以上。

二是组建新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我镇情况看,重点在农业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引导农民成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争取2年内在全镇初步建起果业和传统的豆腐、烧鸡、汽车运输等各具特色的行业发展协会。同时,探索和推广“支部建在协会上”等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提高新经济组织的服务功

能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扩大行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立足于解决“三农”问题,下大气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我们将依托工业园区,在适度拓展园区规模的基础上,对园区项目扶优限劣,分类指导,膨胀壮大园区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抓好工业园区配套商贸居住区建设,靠完善的商贸居住区提升小城镇建设的品位。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旧村改造工程。力争到2010年,全镇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前来就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六)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着力点,创建好班子。

村级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级组织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去年,我镇已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许多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确保基层组织政权正常运转,下一步,我镇将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和基层党校这一阵地,实施“村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就农村实用技术、商贸知识、行政管理等方面对全镇基层党员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轮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党员干部从本村的实际出发,选准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路子,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拓展。

(七)以新思路、新理念,多渠道融资

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主要矛盾之一。我镇的许多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很多工作农民自己做不了,镇政府又“包”不起。面对这一矛盾,我们下步要积极探索新的思路,以新的思维和理念广筹资金,采取政府补一点、向上争一点、集体出一点、银行贷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等办法,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投入的问题。

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为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如期推进,我镇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镇长任常务副组长靠上抓,镇党委政工书记和政法书记担任副组长分头抓,镇两委成员任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合力抓。领导小组下设工程组、综治组和综合组三个小组,形成工作上既有明确分工,又互为补充、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强有力的工作领导体制。各村、各单位也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成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制定明确的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要求,采取得力措施,扎实推进工作开展,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镇党委、政府将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和责任督导机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2006年的重点工作加以考核,考核结果与各村年底评先树优挂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和单位及个人将给以表彰;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及时给与督促整改,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二○○六年一月十日

第三篇:某某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与措施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年,某某镇抢抓机遇,坚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下面就某某镇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谈谈思路和措施。

一、基本情况:

某某镇下辖14个行政村51个合作社,181户9926人。其中居民人口550人,现有2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21人,其中农牧民党员391人。全镇耕地面积20160亩,牲畜存栏16244头(只)。2005年底人均纯收入达2072元。

二、某某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级基础设施薄弱。村级公路、电力、水利、通信、广播电视及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全镇部分自然村水、电、路不通,大部分行政村教学设施简单,教学质量差。全镇只有二所卫生所,各村缺乏医务室和专业医务人员,广大山区群众缺乏基本医疗保障。浅脑山地区缺乏电信、电视等信息服务设施,信息闭塞,对外联系困难。缺乏必要的文化、娱乐设施。

2、农民增收过度依赖种植业

家庭农牧收入比重过大,商贸、运输、劳务输出及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不发达,群众生产、生活费用过度依赖于种植业,种植业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低,增收困难。

3、劳动者素质差,缺乏非农就业机会

群众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无法获得系统的培训,就业范围狭窄,增收渠道单一。

4、缺乏资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得不到更多的信贷资金,很多家庭经营项目不能实施。现有二、三产业经营者仅以家庭条件好、劳力较多的为主。

三、思路与措施

“十一五”期间,某某镇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全面推进某某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和学校、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大力改善农村基本面貌,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大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发展黄果生产,做强黄果产业,某某是黄果的主产区,也是黄果品质最好的地区,配合“万亩黄果基地”建设,充分调动群众种植黄果的积极性,在川水区农田及格拉滩、塔相滩、赛加滩进行连片种植,规模生产,充分发挥特产规模效益,增加群众收入。

2、大力建设畜棚设施,发展农区畜牧业

发展农区畜牧业可将牧区瘦弱牛羊转到农区育肥,同时可充分利用农区秸秆及饲料资源,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进行调整。一方面要不断改进更新蔬菜种植技术,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一方面要不断引进冬季果类生产技术,菌类生产技术,花卉、药材生产技术,利用农业设施内气候、温度、光照、湿度等可调性,及时进行调整,求得市场的最大效益。

4、做好三项基础工作

(1)搞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几十年来,由于掠夺式开发,严重破坏了生产环境,破坏了正常的水气循环,使原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水量减少,发挥不了正常效益,使灌溉用水出现紧张。搞好水利项目及配套建设,就能提高产量、增加群众收入,从而有效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2)搞好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恶化,直接导致农牧业生产效率低下,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紧张,要严格保护森林草原的同时,大力加强植树造林工作,扩大森林覆盖率,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断引进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积极推广马铃薯垄种,果树嫁接、密植、配方施肥等技术,采取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农牧业增产增收。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

某某城自万历年起,已有400多年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与周围的藏族、土族、某某族等少数民族文化长期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文化,特别是剪纸、刺绣、书法、社火等方面尤为突出,俗称特色文化之乡。境内有铁城山古城,新城遗址,烧人沟遗址,东干木遗址,下庄寺等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辖区内尤格寺、思哈卡寺、戈档寺、桑尕塘寺等,均始建于明代,历史悠久,形成了某某地区独有的民族宗教文化。

利用某某古城保护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古城知名度,对文化遗存点进行挖掘整理,修复古城遗址,建设城门广场及交通等配套设施,以古城遗址、农家乐、乡村民俗、民间艺术等为开发项目,辅以各种民间特色文化,如剪纸、刺绣、舞龙、舞狮等极具民间艺术美丽的文化活动,将某某民间剪纸、刺绣、书画等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打造某某镇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四)全力抓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民致富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在进一步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阳光工程”等培训措施,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组织好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就业能力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致富技能,通过劳务输出增加非农收入。大力加强农村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基本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全镇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5%以上,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村级文化站,增设娱乐室、阅览室、音像室及体育活动设施为群众提供日常读报学习、交流、娱乐、健身的场所,使群众真正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五)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改善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加大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异地开发扶贫力度,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众,建立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对贫困人口救助面,提高救助水平。

(六)加强基础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XX镇关于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为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订本意见: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改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综合文明程度为重点,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抓住影响农村发展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促进城乡一体,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紧密结合本镇工作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必须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强迫命令,不搞扰民伤民工程;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切忌零打碎敲、无的放矢;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不搞大呼隆、一阵风,持之以恒,抓出成效;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不搞大包大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条不紊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新村镇

我镇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镇,为迎接全市上半年的观摩检查,我们确定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在搞好村镇规划的前提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建设新型村镇。

一是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在完成18个村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全部31个村的规划。规划注重打破村域界限,提高规划的整体性,做到科学布局、高点定位,特别注重市场、文体设施、医疗教育设施的规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今年四月份,计划举办一次主题为“打造烟台精品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镇建设规划展,以此取得上级领导和群众对规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注重基础设施配套。今后两年重点抓好“两水三路一暖一气一广场”的建设。(1)“两水”。完成全镇自来水管线改造工程,解决管线老化和压力不足的问题;抓好投资580万元的莱山镇明泉--两甲埠污水管线工程的收尾,彻底解决驻地和部分村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2)“三路”。抓好烟乳线黄家疃至官庄路段和沟莱线莱山段道路修缮工程以及将新清莱路向南延伸至千金村道路建设工程。其中,对烟乳线河北段两侧及政府大街“三角”地带,全面进行绿化、美化整治;对新清莱路延伸工程,今年先完成东庄段的规划设计,逐步拉开全镇建设大框架,改善交通环境,切实方便群众。(3)“一暖”。主要是配套供暖设施,采取分步实施的原则,引进热力公司,铺设供暖管道。近两年先为工业园区和镇驻地两个组团配套供暖设施,再逐步向南拓展。(4)“一气”。就是配套液化气设施,采取与供暖设施相同的办法,逐步为全镇的生活小区配套液化气设施。(5)“一广场”。就是投资200万元,完成占地1万平方米的镇中心广场建设,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三是稳步推进旧村改造。结合旧村改造,今年重点抓好政府大街改造工程,完成政府大街门头房、大厦的拆迁工程,对大街河道重新浆砌、扣盖;结合大厦的改造,将露天市场和门头房全部退路进厅,建设全天候交易市场和居民生活小区,优化驻地环境。扎实推进旧村改造,根据市场要求,循序渐进,对31个村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即对条件基本成熟的工业园区和镇驻地所辖村,以圣杰小区和碧水新城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旧村改造步伐,一步到位实现“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资产经营股分化和公共服务城市化”,纳入城市管理。今年,要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启动碧水新城项目。对镇驻地以南村庄,暂时以解决大龄青年自住楼建设为重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对于偏僻的山区村庄,则以维修整治为重点。2006年,全镇争取建设自住楼60栋,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二)以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塑造新风貌

今年,我们要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环境整治入手,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努力塑造良好的农村风貌。

一是着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本着“新起点、新环境、新风貌”的原则,在全镇广泛开展环境整治“四清四化”活动。2006年,突出抓好6个村“四清四化”典型,以点带面,在全镇推广。到2010年,全镇31个村主要街道及所有胡同路面全部硬化,硬化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村庄主要街道全部安装路灯,安装路灯1000盏以上;村里的粪堆、草堆、垃圾堆及村庄四周彻底整治并适时绿化,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同时,有效整治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问题,全镇新辟垃圾填埋场二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支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突出工业拉动、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着力建设好具有吉林特色的高效创新型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建设好创新型吉林农业

建设创新型农业,就是要把发展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统筹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创新能力,科技支撑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培育建设好创新型农业、创新型农村、创新型农民。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和要求,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期,农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递增6%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75亿公斤的阶段性水平;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2倍,实现利税300亿元;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75亿元,比2005年增长72%;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363亿元,比2005年增长48.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50万人,比2005年增长45.6%;农村城镇化率达到52%。农村公共事业有长足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重点要在“五个一”上寻求突破

第一,创新思维方式,在“一转多变”上寻求突破。“一转”就是要转变工作思维方式,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多予”上下功夫;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统筹上做文章;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在工业化上找出路,形成一套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力的工作路数。“多变”,就是要按照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单一农业向复合高效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封闭型农业向开放型农业转变。一是“粮变肉”。大力发展畜牧业,加速推进粮食过腹转化,到“十一五”末期,全省要有30%的粮食转化为肉蛋奶。二是“小变大”。通过发展合作经济、推进土地流转和专业化生产,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整合成大规模、大生产,形成规模效益。三是“少变多”。通过大力推进粮、牧、多、特、加、劳全面发展,实现由“一元”增收向“多元”增收转变。四是“粗变精”。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和精深加工业。五是“农变工”。通过加大对农民创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由农民向市民、向工人的转变。

第二,创新工作方式,在“一策多法”上寻求突破。“一策”,就是坚决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两个重中之重”的战略决策。“多法”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目标,采取传统创新的办法、巧用科学的办法、实际实效的办法、统筹协调的办法、政策保护的办法,千方百计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在农业内部挖潜上下功夫。要把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把资源转化为效益;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大科研成果和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在农业外部拓展上下功夫。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多渠道、多途径地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在开放联合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会展经济和订单农业,加快与发达省份、地区和国家的农业交流与合作,推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四是在政策扶持上下功夫。各地要切实落实好国家各项扶持“三农”政策,深入研究制定加大“三农”扶持力度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办法。通过政策扶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创新经营方式,在“一化多能”上寻求突破。“一化”就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多能”,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把破解“三农”难题的多功能金钥匙。它能够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最终使我国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要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集中扶持发展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成长性、对农户和整个行业有较强带动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到“十一五”末期,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要达到200个,其中,1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龙头企业5~10个,5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50个。二是切实抓好生产基地建设。要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和服务系列化的生产要求,规划建设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架起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紧密相联的桥梁和纽带。到“十一五”末期,全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000个。四是高度重视品牌开发与培育。要支持和帮助龙

下载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年度村官/三支一扶考试复习资料 更多考试资料欢迎详询QQ:907208006 OR exam163 QQ:962468996 Y2012村官/三支一扶考试复习系统电子书.exe系列之农村政策专项 欢迎详询. QQ: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xxx”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推进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从2006年3月起,在全 镇......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推进牧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从2006年3月起,在全镇开展社会主义新牧农村建设活动,现......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泾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基本情况我们泾河镇位于宝应县中心城镇北边,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亩,有18个应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全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等较好......

    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xx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今年入春以来,xx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布署,以“村容整洁”为基本要......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镇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把握内涵,坚持标准,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