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报告
医疗报告
随着经济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的健康需求大大提高了,但是农村目前的医疗卫生服务却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最近我们小组对长清多个地方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调查以下是我对长清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村民的反映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长清地区实施多年,也由于各乡的经济发展不一样,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各乡的实施情况也各不相同。据周围某镇办事处透露,该镇农民的参合率相当高,达到95%以上、各村村委会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了大力支持,做了大量的宣传,讲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至于报销程序上是不麻烦的,只要村里证明,街道盖章,医院审核盖章即可。
村民的反映:在对国家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的了解程度这一栏调查中,大多数村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不太了解。政策的宣传效果和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应该脱不了干系,这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为题之所在。据村民反映,报销程序较繁琐。如果住院治疗,需带住院单,然后回村里盖章,拿好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再回医院,审核,然后再去信用社取钱。总体上,村民觉得麻烦,有时忘记带身份证,有时办事人员出差,就要来回跑好几趟。由此可见,报销程序上也有一定的漏洞吧。
总体言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当地的实施情况良好,能以大病统筹为主,为农民排忧解难,小病也是即时的为农民解决。但由于农民的小农意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的误解也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的总结经验,大力的宣传,从而能够真正的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惠民政策,要是此政策长久持续的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深入农村,深入民心,我们必需要完善此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谓前一发而动全身,就如治利生态环境一样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加强领导、宣传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于保证农民居民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防止因病致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筹资机制和运行机制。
我的心得:由于一直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现实了解的不多。这次走进了农村,贴近了农民的心,真切的感受到耕耘的辛苦,收获的喜悦,所了解的东西是教科书不能给我们的。我们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示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有助于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篇:医疗质量检查报告
1、有关部门对评价标准理解不到位,使用管理工具进行质量分析评价等方面相对欠缺;
2、医保范围外诊疗项目管理未形成制度化,未纳入绩效考核;
3、未按消防安全要求开展检查、季节性检查等专项检查,未对特殊部门进行消防演练;
4、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布局欠合理,消毒剂使用欠规范,手术器械等物品清洗质量有待提高;
5、个别工作人员对有创技术操作的授权管理及审批程序不熟悉;
6、病危患者病情变化未在医生交班本中体现;
7、科室质控工作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科室质量目标监控管理不全面、自查频次少、问题描述不清、原因分析不够、整改效果评价少等;
8、运行病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效果不明显;
9、不良事件上报有漏项;
10、部分工作人员风险预警分级标准不掌握;
11、个别外科科室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内容空乏,流于形式;
12、职能部门质控工作存在深度不够的情况,如非计划再手术的质控等;
13、药事管理组织有效监管、药品质量管理、全院药品警示
— 1 — 标识未体现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14、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的规定与程序欠完善,医师、药师、护士对上述规定和程序知晓度有待提高;
15、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评价不及时;
16、年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不够熟练;
17、临床科室护理质控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整改措施不具体,无追踪评价与成效分析;
18、护理部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19、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较少,对上报的不良事件未进行深层次根因分析,改进措施缺乏针对性,无追踪评价与成效分析; 20、责任护士对重点病人病情掌握、风险评估等准确性有欠缺,专科护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医疗整改报告
中心医院整改方案
县农合办会同卫生局、财政局、物价局、和医保中心近期对我院进行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执行情况等方面的检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现汇报如下:
一、医疗服务行为及收费方面
医院要求全体医务人员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守信利民服务”的原则做到“合理诊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让病人在我院诊疗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公开透明、取信于民”。
1、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严禁在国家规定之外擅自设立新的收费项目、超标收费、分解项目、比照项目收费和重复收费等不规范收费现象。
2、进一步完善我院向社会公开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提高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我院已分别在门诊大厅的led大屏幕和医保科门口对每一位医保病人的总费用及报账情况进行了公示,另外还设置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的公示牌,对各科室住院病人医疗服务收费实行“一日一清单”、门急诊病人医疗收费实行“一人一清单”制。
3、医院将成立检查督导小组对全院医疗收费行为(包括:门诊处方、在架病历检查情况及归档病历)进行全面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督导,严格把握用药及检查指征,对于贵重药品、超过100元的特殊检查和自费项目必须对病人或者家属进行告知并签字。同时要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我院医疗服务收费的监督减少医疗服务收费投诉要积极处理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收费的投诉对发现的违规医疗服务收费要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整改、坚决纠正相关责任坚决落实到科室和个人。
4、取消原定的套餐收费、组合检查,真正做到收费透明化。
5、应物价局要求对x线等检查项目进行合理的降价。
6、按照政府要求定期报送并公开发布有关医疗服务费用信息如每门诊人次费用、每住院床日费用、单病种平均住院费用、药品比例、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等。
二、执行医改政策方面
1、各科室及门诊医师进行医改政策学习,更进一步宣传三保合一“600元报账模式”,严格把握报账指征。
2、为了减少患者的负担同时降低医疗风险、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要求各病种进行专科专治。对于有必要或者要求转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的住院患者,必须由科室主任会同医务科主任和相关的业务院长进行会诊确定后方可办理转院手续,同时到医务科进行登记。
3、医院将组织开展向卫生行业先进典型人物的学习,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体医务人员要做到仪表端庄、衣着整洁、语言和蔼、主动沟通、关爱病人,仔细周到为广大病友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4、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执行国家有关药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规定,对中标药品、高值耗材按照合同采购合理使用。
5、全体员工要做到不私自收取病人或家属的现金,不收受病人或家属红包、物品等;不收受任何方式的回扣,不得以任何方式的开单提成,不非法执业,不出具假证明,不能乱收费,不推诿任何病人,不使用假劣药品,不设立小金库,由纪检小组进行督查。
6、开展全院性行风建设自查自纠和行风建设满意度民意测定调查工作,行风办公室每季度开展一次门急诊病人、住院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测评确保服务满意度≥90。考核办公室每季度开展病人、临床科室对职能科室、管理科室、医技、后勤部门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确保服务满意度≥90。
今后我们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做好院内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严格遵守服务规范,从各个方面促进医疗服务工作的发展,以上内容,敬请领导提出宝贵指导意见。篇二:医院卫生监督检查整改报告 ××医院卫生监督检查整改报告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年×月×日,由市县两级卫生监督部门成立的检查组重点对我院在医疗废物和放射执业管理方面进行了现场检查,并提出了监督整改意见。我院在接到书面整改通知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刻成立了以业务副院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对照监督意见书,对我院在医疗废物管理和放射执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现将医院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医疗废物管理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务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科、总务后勤及各临床、医技科室的负责人。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设置感染管理科为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各个环节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把监督、检查的结果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根据需要在不同范围内进行公示。同时通过监督、检查以评价各项规章制度、各部门职责的落实、到位情况、培训与宣传的效果,以及医疗废物管理措施的效果等。
重新梳理医疗废物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细节,进一步健全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明确医院院长为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的领导工作。
2、完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流程。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并张贴于各医疗废物产生科室醒目位置处。规范、指导各科室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置等管理。
3、配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等相关设施、用品,保障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购进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专用垃圾桶、暂存周转桶、利器盒等设施,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为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配备工作服、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以保障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
4、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严格暂存管理。
鉴于我院科室不健全,规模较小,医疗废物产生量小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地点,设置了一间专用的小型医疗废物暂存间。其外张贴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其内放置专用的医疗废物周转桶,严格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5、完善登记资料,严格档案管理。
制作《××医院医疗废物处置交接登记表》,对医疗废物的产生科室、来源、种类、数量、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监督人等信息进行详细的等记。登记资料一式两份,分别由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和监管部门保管,保存三年以上备查。
二、放射管理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成立了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由院长全面负责辐射安全防护领导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辐射安全保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射线装置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并及时修订辐射安全管理规定、x射线机运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护与安全设备维护与维修制度、个人剂量监测规定、辐射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方案等。设置放射防护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的管理人员,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制定并落实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对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证》中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体检等项目信息及时记录并管理。
2、强化防护措施,保障诊疗安全。
我院严格按照要求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并按规定使用。放射诊疗设备和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每年由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和放射防护检测,以保证影像质量和防护安全。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方可从事放射工作。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后定期进行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培训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放射工作人员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按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以上措施多措并举,即有效地避免了受检者不必要的意外照射,又很好地保护了我们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医院
×年×月×日篇三:医疗机构执业整改汇报 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现场审查 的整改报告
2011年11月24日,吉安市卫生局检查组对我院申请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进行现场审查。针对存在的问题,2011年11月28日,我院召开科室负责人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按照《县级医院建设标准》的要求,合理设置科室,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设公示栏公示医院简介、人员信息及收费标准和基本药品价格。
二、规范人事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按照《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等法规的要求,医、护、药、技人员持证上岗,执业医师证书、注册护士证书、麻醉药品培训证书、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证书等相关资质、资格证书复印存档备查。
三、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1、医疗投诉及处理制度,2、落实医疗核心制度,3、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4、院内感染工作制度,5、处方点评及病历评审工作制度,6、消毒、隔离制度,7、药品管理制度,8、质量控制制度,9、人员培训、工作自查、重点科室监测工作制度,10、人员岗位职责等。
四、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购置专用垃圾箱、垃圾袋、利器盒分类储存垃圾,该毁形的毁形,该消毒的消毒,如实做好记录;医疗废物暂存点配备防鼠、防蝇、防盗设施,经常保持清洁卫生,与优艺环保公司签订合同,要求 48小时内转运医疗废物。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1年11月28日
第四篇:医疗整改报告
潘家湾土家族乡卫生院
医疗质量安全检查整改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就医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根据市卫生局5月15日对我院进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督查反馈情况,我院组织医务人员再次对照反馈情况进行了严格的自查梳理工作,现将有关自查及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认真组织安排
我院在局督办情况反馈后,院领导非常重视,迅速召开院班子会议及全院职工会议,对督办反馈情况安排制定了自查梳理步骤,会上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业务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院长李春华同志要求全院职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科室负责人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具体落实、严格自查、积极整改。要求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依法行医,持证上岗。加强医患沟通。正规采购药品,做好药品安全储存。医疗仪器合理、安全使用。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严格禁止过度医疗行为,保证新农合基金的合理和安全使用。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和医疗法规,加强全 体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同时大力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会议强调,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卫生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卫生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各岗位要规范医疗行为,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细化管理过程,真正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二、自查情况
自查领导小组5月18日起利用一周时间对各科室国家基本药物应用、麻醉药品管理、门诊处方和登记及住院病人病历书写与管理、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三基三严”培训工作、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事件报告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等,进行认真细致检查并征求医务人员对查出问题的整改意见。
检查中发现个别科室成员不能熟记核心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医疗管理制度不力。各种医疗操作查对制度执行不严,病历书写不完全规范,新农合报销流程审核不严格,某些技术操作也不够规范,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格,个别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医疗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医患沟通技巧不够,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检查领导小组根据检查的具体情况和职工反馈情况于5月22日晚职工周会上,对存在问题逐条进行剖析。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医德医风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求各科室成员对患者要有责任心及仁爱之心,熟记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科室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落实岗位责任制。要积极学习先进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坚觉执行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认真履行职责,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杜绝大处方、人情方,杜绝提成药、杜绝过度检查等医疗行为的发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建立健全规范医疗行为及医疗质量长效监管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科室间相互协调及互相监督机制,建立医生与药房、医生与护理、各科室与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等相互协调与制约机制,层层把关、责任到人。通过集中学习与制度落实,全体从业人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危机感和责任感,人人从自身出发,找不足学先进,医疗及服务质量基本达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督办和自查中出现问题的个别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进行了必要的处罚,并追究相关科室的领导责任。
三、整改措施
㈠药品和医疗器械设备管理整改
1、加强和完善卫材、器材购进验收纪录。
2、加强和完善“三证一报告”归档管理。
3、明确设备科有关工作制度,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4、严格执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处方点评制度。㈡医疗质量管理整改部分
1、加强职工的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医疗安全防范意识。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以院长任主任的三级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实行科室负责人周查、分管院长月查、院质量管理小组季查的管理方法,采取现场查和事后查、定时查和随时抽查、奖与罚相结合的具体措施,以控制医疗护理质量。
3、加强核心制度培训和落实,建立健全各项登记本并作相关记录。将核心制度纳入我院“医疗质量安全与管理综合目标责任书”,院科两级签订,并检查落实。
4、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的落实,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开展相关手术及新医疗技术。
5、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再次细化抗生素分级,开展详细处方点评,并落实奖惩制度,同时安排1次全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培训。
7、严格落实临床用血规范。
8、进一步加强疑难危重病人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危急
重病人管理制度,彻底落实临床辅检危急值制度;加强急诊急救的管理,落实120急救出诊管理制度;加强住院危急重病人的监管,重点落实疑难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以及上级医生查房和会诊制度。
9、完善知情同意书内容。
10、落实合理检查,提高大型检查阳性率,加强临床辅检危急值的管理,同时加强医生临床辅检结果的应用培训,特别是阳性结果的临床应用。
11、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细化各项护理工作,加强院感监测。
12、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临床医护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同时抓好执业资格考试培训,加强无证执业人员的管理。
㈢医德医风整改措施:
1、加强“三好一满意”的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发放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调查表。
2、进行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调查。奖励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工作满意度调查制度,并落实每半年调查一次,将调查统计结果向院党委和领导班子汇报。
四、今后工作方向
我院要通过规范医疗行为、狠抓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的篇二:医院校验后整改报告
临汾市卫生局年医疗机构校验整改报告 经过临汾市卫生局年医疗机构校验检查验收专家评定,指出诸多存在问题,我院及时召开了整改小组会议,针对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逐条提出整改意见,明确责任部门、人员,由责任部门提出整改计划、措施及时限并实施,确保整改实效。现将整改方案报告如下:
一、医院管理方面 1.皮肤科没有相关专业人员,医院申请取消皮肤科设置,儿科医院招聘具备资格医师执业。
2.曹坤君同志2012年9月已办理退休,附退休证。3.闫晓芬转岗到康复科工作。4.王青彦转岗到内科工作。5.薛翠梅转岗到医务科工作。6.焦红红转岗到护理部工作。7.《放射诊疗许可证》卫生监督所和卫生局已审批,很快就能发下来,附审批表。8.增加护士问题已向公司领导汇报,领导已安排有关部门解决。9.完善医院管理,尤其是麻醉药品、输血的管理。
二、医疗质量管理方面 1.根据处方书写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处方规范书写,中西药处方分开开具,对患者疾病诊断应规范书写,不准用症状或体征代替,必须书写规范名称,完善各种签名。2.对临床各科运行病历应及时打印,根据医疗质量和医疗核心制度要求,真正做到三级医师查房,并作详细记录。对于手术科室,根据术前、术后访视要求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访视,并作详细记录。对于手术患者,要认真进行手术安全核查,并详细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3.对每位住院患者都要做详细的医患沟通工作,认真细致的交待病情,并填写医患沟通谈话表。
4.对临床各科危重患者进行床前交接班,并建立专门的危重患者交接班记录本,对患者所有情况及交接班内容做认真、细致、全面、及时的记录。5.根据卫生部医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要求,完善本院各种医疗制度。
三、护理质量方面 1.要求临床各科护理站对住院病人一览表进行护理级别标识(一级护理红色等腰三角左上角标识 二级护理蓝色三角左上角标识),并且要求做到一览表、床头卡一致,使护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2.治疗室区域划分明确,医疗垃圾应放置污染区,每天负责上交者与回收者二人签字,防止丢失。没回收之前放置规范(应在污染区)。3.各科治疗室区域划分明确(清洁区 污染区),紫外线消毒登记规范及时。紫外线消毒监测按时(3月至6月次)规范,标清大于
多少或小于多少。4.各科急救药品应有专人管理(护士长或护士长指定专人)定时检查定期更换。无菌物品保证有效期内(灭菌后7天以内)。急救药品分类清楚,标识明确。5.建立规范的执行医嘱的治疗本、护理本。用铅笔抄写利于修改并转抄人、核对人双签字。6.输液按程序量化标准执行:每输完一部液体划“√”。7.建立与完善护理核心制度与岗位职责并落实到位(护理部完成),各科护理站各班岗位职责由各科护士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上交护理部。8.体温单绘制按照新《病历书写规范》模板要求。
以上整改内容在本周内完成山西三维华邦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2012.11.8篇三:医疗机构执业整改汇报
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现场审查的整改报告 2011年11月24日,吉安市卫生局检查组对我院申请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进行现场审查。针对存在的问题,2011年11月28日,我院召开科室负责人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按照《县级医院建设标准》的要求,合理设置科室,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设公示栏公示医院简介、人员信息及收费标准和基本药品价格。
二、规范人事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按照《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等法规的要求,医、护、药、技人员持证上岗,执业医师证书、注册护士证书、麻醉药品培训证书、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证书等相关资质、资格证书复印存档备查。
三、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1、医疗投诉及处理制度,2、落实医疗核心制度,3、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4、院内感染工作制度,5、处方点评及病历评审工作制度,6、消毒、隔离制度,7、药品管理制度,8、质量控制制度,9、人员培训、工作自查、重点科室
监测工作制度,10、人员岗位职责等。
四、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购置专用垃圾箱、垃圾袋、利器盒分类储存垃圾,该毁形的毁形,该消毒的消毒,如实做好记录;医疗废物暂存点配备防鼠、防蝇、防盗设施,经常保持清洁卫生,与优艺环保公司签订合同,要求 48小时内转运医疗废物。
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1年11月28日篇四:医疗废物整改报告
岱庄卫生院医疗废物专项检查整改报告
尊敬的县局领导: 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工作监督管理的要求,认真进行了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并积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一、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健全。
2、医疗废物暂存室门前种菜,无防鼠板设施。
3、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管理松懈导致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有混放的现象。
二、2012年4月23日我院组织检查结束,我院立即组织院委会召开会议深刻剖析原因。
1、对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的学习不足。
2、缺乏对医护人员有关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学习。
3、对医疗废物监督检查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院领导高度重视,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于4月22日调整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由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并召开了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存在问题的科室和个人提出了批评,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对下一步整改提出了具体措施。
1、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认识,抓好每一环节,针对检查出的问题,于4月22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护人员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培训,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如《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专用运送工具和暂存地清洁消毒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并且以院办公室的名义将相关制度、预案发至医务科、护理部、化验室、b超室、影像科、各病区及重点临床科室。
2、于当日下午组织人员铲除医疗废物暂存地旁边种植的蔬菜,并在门口设立了防鼠板。今后我们将积极主动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做好院内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敬请领导再次来我院指导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2012年04月23日 岱庄卫生院篇五:卫生院合作医疗整改报告
郎岱镇卫生院合作医疗 整改报告 我院接到上级文件〖六枝特区半开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关于转发《六盘水市20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考核情况通报》的通知》〗(六合医办发[2013]9号)后,立即组织召开会议,认真进行学习,并对我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具体整改内容如下:
一、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对来院就诊患者进行一对一宣传,在每周赶集时进行发放宣传单等,提高农民对新农合政策利率;建全新农合管理的监督体制,确保资金安全;每期报销完整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病历、处方书写;建全药房管理制度,药品上柜前必须先验收合格,药品按品种存放,每种药必须标明价格,若有价格变动,随时更新,药房保证避光条件,每天检查温湿度计是否完好,并做好各项记录。
三、加强收费管理。严格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严禁巧立项目收费,严禁分解处方,各种手术费用严格按照国家物价局收费标准收取。
四、严格把握住院标准,对病情较轻,达不到住院的,不能收入院,避免小病大治,加重患者负担,对于需要住院的,不能推委,对病情较重的,不能在本院治疗的,请示医院领导同意后方能转院。
第五篇:医疗调研报告
为继续深化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市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从2008年8月开始,就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调研组先后走访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卫生局、市建设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及医卫界部分老同志,组织召开座谈会,查阅分析有关资料,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医疗资源逐渐增加,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有了基本保障。
(一)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医疗服务范围逐步延伸。据了解,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95家,其中市级综合性医院4家,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康复医院、惠民医院各1家,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地名卫生院11家,民营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1家,村卫生室487家,口腔诊所33家,企业学校医务室22家,门诊部12家。目前,我市以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构筑,20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成型,医疗服务范围不断延伸,群众就医保健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已基本形成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二)等级医院建设富有成效,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增加。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和医院上等级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截至2007年底,我市拥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各1家,二级甲等中医院1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家,二级乙等专科医院1家,二级甲等民营医院1家,二级乙等民营医院1家,省级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1家,台州市级示范性社区服务中心2家。重视引进外地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尽力方便群众就医;注重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协调发展,综合性医院与专科医院的互补发展,逐步丰富优质医疗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保健需求。
(三)医疗业务不断扩大,医疗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随着卫生事业的较快发展,我市各类医疗机构逐步完善,医疗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总量进一步增加,综合指标位居台州乃至全省前列。据统计,2007年,全市医疗卫生单位业务额10.6亿元,门、急诊4813479人次,住院102541人次,住院手术44694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完成诊疗1802144人次。全市共有床位数3098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2.7张,其中市级医院病床2505张,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地名卫生院458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9%。磁共振、直线加速器、dsa、ct等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基本到位,能满足各类疑难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医疗资源和参合带来的实惠。
(四)卫生人力资源不断扩大,队伍形象逐步提升。随着医疗机构的较快发展,我市卫技队伍也得到不断发展。近10年来,我市卫技队伍总量达到4868人,增加了近3/4,其中执业医师1370人,执业助理医师67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76人,每千人拥有护士数1.21人;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拥有技术职称的数量尤其是中高级职称人员明显增加,其中高级职称257人,中级职称997人,中高级占25.8%。不断深化“医
院管理年”和“三心”(爱心、责任心、进取心)教育活动,卫技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规范,卫技队伍整体形象逐步提升。
二、我市医疗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我市医疗资源配置离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的需求,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在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医疗机构的设置缺乏指导性和调控力。我市于2007年制定了《温岭市区域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对全市医疗机构的总体布局、等级标准、建设规模等提出了原则性意见。但未制定医疗机构设置的详细规划,在全市医疗机构新建、扩建、改建中,对医院的功能定位、学科设置、设备配置、卫技人员配备等缺乏一个全面、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在《温岭市区域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受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调控力,各医院之间往往各自为政,较难统筹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院之间的过度竞争,从而导致医疗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局部性浪费,出现了有的医院因建设规模过大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影响各级各类医院的持续发展。
二是医疗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矛盾日益显现。从医疗机构分布情况看,医疗设备、资产和卫生人力等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区和城镇医院,而我市人口的70%在农村,明显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导致病员流向不合理,造成城区医疗机构负担过重,压力较大,影响了市级医院对疑难复杂病种的研究和“名院”、“名科” 的建设,难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而基层医疗机构却业务清淡,出现资源浪费,有些面临生存危机,影响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据了解,2007年市一院、市中医院(不含原市三院)、市妇保院的业务总量分别达到4.34亿元、1.39亿元和0.53亿元,依次占全市业务总量的40.94%、13.11%和5.0%,仅此3家市级医院业务量就占全市业务总量近60%,而且其一般性质的医疗业务量所占比例较大。
三是公共医疗资源政府性投入有待加大。全市卫生事业费投入虽逐年增加,但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卫生事业费增长幅度不低于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仍未达到市财政总支出的5%以上。2007年卫生事业费投入(包括农民健康体检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补助)5756.793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2.63%。对公立医疗机构、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难以体现,就医成本难以降低,公共医疗机构、传染病、精神康复等专科医院建设相对滞后。四是医疗机构卫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由于受卫生人事体制的影响,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无技术职称、无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长期沉积、比例较高,据2007年底统计,全市卫技队伍中无职称人员达304人,占6.2%,影响了卫技人员的合理流动和新分配医科专业大学生的招收。而且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中,中高级职称大多集中在市一院和其它市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所占比例极低,城乡差距较大。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98名卫技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仅14人,中级职称的145人,分别占1.55%、16.2%。
三、对优化我市医疗资源配置的建议
进一步促进我市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科学规划,注重梯度发展,实现整体提升,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技术优良的医疗资源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完善规划,加强资源调控力度。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既是卫生事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浙江省医疗机构“十一五”设置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浙江省卫生资源配置指导标准》以及温岭市域总体规划要求,坚持“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科学编制《温岭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现有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整合优化各层次医疗机构。规划要对市级医疗机构和镇(街道)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室的布局、规模、功能定位、人员结构、名医培养、学科建设、设备配置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以适应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要强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加强对规划实施和资源配置的约束力和调控力。要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标准和要求,避免规划调整的随意性,有效盘活利用医疗资源存量,严格控制建设增量,限制和减少盲目的扩张和升格,特别是市级医院规模的扩大、镇(街道)卫生院的升格以及民营医院的设立等一定要慎重。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程序,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等,无论何种资金渠道,都必须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要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二)提升层次,丰富优质医疗资源。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要以现行设置的医疗机构为基础,以当地的实际医疗需求为依据,加强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均衡、优质发展。
医疗资源集聚的中心城区,要合理规划新增资源,做强做精现有资源,凸现医疗业务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综合规划市级医疗中心。市级综合医疗中心,要以三级乙等的市一院为基础,以建设三级甲等综合性现代化医院为目标,集医、教、研于一体,加强高精尖学科建设,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使其真正成为我市医疗技术龙头和骨干,成为医治疑难疾病的业务中心,成为台州南部的医疗中心。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医改方向,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和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加强重点中医学科建设,提高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能力。延伸中医服务网络,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辐射能力。加强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根据《“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妇女儿童医院的功能定位,继续发挥产科优势,加强儿科和妇科建设,形成妇女儿童医院应有的特色和品牌,真正把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成为台州乃至全省一流的妇女儿童医院。
要加强各医疗机构合作交流机制建设,既要重视引进外地优质医疗资源,又要重视市内医疗资源的合作和共享,实现资源的对接和深度合作,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医疗资源的档次和医疗服务水平。
(三)培育品牌,促进特色医疗资源建设。
随着诊疗科目不断增加,各医院特色学科建设日显重要,已成为优质医疗资源培育的重要内容。一要重点扶持已有的特色专科。综观现有特色专科现状,要积极扶持诸如肿瘤、骨伤科、小儿科等特色专科的发展,带动全市学科品牌建设。例如市二院肿瘤专科在周边县市都有一定的影响,病员不断增加,病区建设不断扩大,但由于医院规模扩展较快,医院进一步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支持,通过盘活其闲置的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肿瘤治疗中心院区的建设和当前医院所面临的财务困难,以进一步促进肿瘤专科特色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温岭乃至台州的肿瘤治疗中心。二要加强特色学科错位发展。针对我市实际病源和医疗业务水平,要正确引导各医疗机构在特色学科建设上错位发展,形成各自品牌。继续抓好原三院的泌尿科、四院的肛肠科、中医院的推拿针灸科、台州骨伤医院骨伤科等专科特色建设,拓展特色专科领域。三要加快传染病专科医院建设。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规划》和《浙江省医疗机构“十一五”设置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的标准和要求,县级市设立传染病专科医院要依托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因此,结合我市传染病防治技术力量的实际,建议挂靠市一院,与医疗中心建设同步规划,并严格按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实施,尽早列入建设规划。四是发展康复医疗机构。随着康复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市精神康复医院的硬件建设和技术力量的扶持,切实改善办院条件,使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和发挥社会效益。此外,还应根据医疗实际需求,可筹建市级康复医疗专科医院。
(四)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要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要根据《温岭市区域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温岭市镇(街道)卫生院设置规划》,按每个建制镇至少建设好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加强对镇(街道)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强化镇(街道)卫生院“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合理调整卫生院布局,归并和改制地名卫生院。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和设备装备的投资,按规划目标稳步推进卫生院规范化建设。要强化镇(街道)卫生院的公益性质,确保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使卫生院能承担起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要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规划要求,继续加大“网底”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致力推进其规范化建设。要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引导其合理用药,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信息平台要逐步向基层全面覆盖,让更多的参合农民享受到医疗资源快速发展带来的实惠,从重点保大病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提高保障水平。
(五)健全机制,提升卫技队伍整体水平。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的关键因素是卫技人员。要进一步深化卫生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和合理配置卫技人员,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人才流动。要进一步完善院长负责制和卫技
人员双向聘任制,激活卫生系统人才的有效流动。要根据岗位要求和执业标准选配人员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要逐步分流,对无职称的卫技人员进行有计划清退转岗。要深入开展市级医院牵手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和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建立城乡卫技人员的合理流动机制,实现城乡卫技人员互派学习,支援农村医疗,方便群众就医。要制订并实施新分配卫技人员和农村卫技人员的培养方案,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鼓励和支持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积极培养面向农村的全科医生,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要采取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加强名医工程建设,逐步建立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社会认可的名医队伍,引领我市品牌学科建设,切实提高我市医疗的整体水平。篇二:医疗卫生调查报告
河南省南阳市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
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如何,与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医疗卫生搞得好,可有利地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反之,则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当大家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农村时,身为医学生的我们,也情不自禁的加入到这一行列。为此,今年8月,我们来到了南阳市的各乡镇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方法与对象:采取抽样调查法,以实地采访为主,结合问卷调查,对南阳市各个县乡镇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2011.8.05——2011.8.20 正文:
我国十三亿人口当中有八亿是农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国家关心的最大的公共利益。奔小康,必须先有健康;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病者有其医”。“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我国不少农村,特别是比较边远的山区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显然无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如何,与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息息相关。农村医疗卫生搞得好,可有利地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反之,则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查、分析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基本上对奴前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状况有一个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相对于城市来说,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还是很落后的。首先,从卫生服务资源的总量上看,城市地区占有卫生资源的70-80%,农村地区只拥有20-30%的卫生资源;其次,从资源的质量上看,农村拥有的卫生服务资源质量远远低于城市,几乎所有的高层次卫生资源,包括人员、技术、设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都分布在城市地区;第三,卫生投入的重点也在城市,包括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等,都建设在城市地区;第四,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此外,还有政策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等等,共同构成这种城乡之间的不均等状态。县级医疗机构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基本还可以存活,因为这些机构还是县域内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最强的医疗机构,它们还可以保有赖以生存的服务量。乡镇卫生院基本上还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处于有“盈余”状态,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少量经济不发达但乡镇人口密集的地区;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勉强过得去,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处于长期“亏损”状态,这些卫生院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靠财政拨款勉强维持。农村卫生站则是形式多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村办村管政府给予一定补助的(如宁夏),有村办个人承包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如广东)的或不给补贴的、有个体办的、有村与个体联办的、有卫生院下伸举办的等等,形式多样。总体来看是县和乡镇医疗机构以政府主导为主体,村级卫生站以个体为主导者较多。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参差不齐。在农村医生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医生有的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后来通过进修取得了乡村行医资格,有的是卫生学校或者医学院毕业后在农村行医。从调查情况看,村级医生的受教育程度以中专为主,大约有70.6%的村医生是中专学历,8.3%的是大专学历,本科学历者占1.9%,还有19.2%的村医生是没有学历者。在村医生中,大约有80%的医生具有乡村医疗资格,约20%的村医没有取得乡村医疗资格。另外村诊所的医疗器械,目前仍是原来的三大件,此外就一无所有了,镇医院里比较昂贵稀有的就数b超机、x光机、电镜。医生们反映,常规器械和药品一般能满足需要,至于特殊的器材像核磁共振仪,无力添置,也没必要。因而在质量方面私人诊所和村卫生室相对较差,比不上卫生院和其他更高一级的医院,限于设备和文化水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县及县以上医院最不方便,价格相对也最高,但是质量好。鉴于农村的医疗设备状况和医术,很多人都对农村的医疗机构不是很信任。看个头痛发烧还好,但遇到要做手术时,就不敢轻易就诊了。
这些年农村卫生事业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医疗价格不断攀升,农民医疗负担过重。同样一种药,在医院买比起在药店买可能要翻番。有些药,在外面又买不到。而且,没有哪个医院愿意病人拿着处方到外面买药。在外面买,便宜些,但还是不放心,生怕买假药。虽然今乡镇已经在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减轻病人看病贵的想法,如病人可在指定的顶点卫生院就诊,若是门诊治疗则每天可减免三十元的医药费,若是住院治疗则既可报销百分之八十的医药费,若是在县级医院就诊住院则报销百分之五十,市级医药则报销百分之二十,低保户既可全免,这样的措施实则为病人带来福音,不仅收容了病人到指定的卫生院就诊,同时也给病人减免了医药费,让其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大大改善,为此医疗卫生改革是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但是,合作医疗范围之内的药品少,农民生病后,发现好多效果比较好的药都不在报销之列,而之前对哪些药可报又不清楚。而且,参加合作医疗以后,各项费用都上涨了。就算报销,但最后还是没少花钱。由于农民朋友自身对合作医疗不是很了解,加上合作医疗具体实行中的种种限制,很多人都对合作医疗开始产生怀疑。好多人都说:“政策是好的,但执行有问题!
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表现在应就诊和未就诊,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患者比例上,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患病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五十七,农村为百分之四十五,患者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城市为百分之二十七,农村百分之三十,在出院患者病情未痊愈就主动提出要出院的占百分之四十三,自己要求出院患者农村百分之六十七是由于经济困难而城市只有百分之五十三,尽管中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最紧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的差距,这些差距有重要的根源。
存在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多样性的。首先是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政策未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村卫生仍然落后于城市卫生工作;其次是农村卫生投入少,农村卫生工作者的待遇低,晋升机会少,导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尤其是高中级专业人才流出多于进入;第三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条件差,业务发展机会少,吸引不了高层次人才到农村工作。第四,农村卫生工作管理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导致产出不足。
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导致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支付能力的差距,医务工作者的报酬和收入持钩,影响了贫困农村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结果把农村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进行分析,收入差距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大多数地方富裕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城市不相上下,而在中西部的贫困农村,这些问题最突出。另外城乡二元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完全不同,城镇医疗保障水平远远离农村,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二元结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都不同程度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长期以自力更生为主,是农村居民难以与城镇居民一样公平的享受医疗卫生服务。
虽然政府卫生投入的重点是最近几年在向农村转移,但数十年来政府卫生投入的重心在城市,因而积重难返,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大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既然农民对大病依然很难负担(合作医疗补贴有限),那么,能不能在疾病发生发展之前就把它遏止住呢?中医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预防为主也是我国医疗工作的基本方针。政府如果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特别是基本卫生保健的投入,组织好人力、物力,开展好基本医疗保健工作,这不仅仅是农民的福音,更是整个社会的福祉。一来,农民的健康意识会大大增强,身体素质会有一个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农民身体棒了,吃饭香
了,疾病少了,不仅可以使政府避免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大规模消耗,还能为社会生产、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基本前提。长远观之,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是能够产生正的效果的。
其次严格管理农村医药市场。我国医疗市场化之后,长期以来,医院走的都是以药养医的路子,服务费收得低,药价自然而然的高了。二是目前的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剥皮”如药厂、医生、医院、药品销售公司等几个环节,医院环节占了50%以上。(2)所以,对于自负亏盈的医院来说,他们很难舍弃“药品”这个砝码。加上医药市场缺乏有力监督,农村假冒伪劣药品四处蔓延,农民对此怨声载道。要想逐步扭转这种局面,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大力监督,坚决抵制不合格的药品,打击不法商贩,提高药品质量。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减少药品销售流通环节,规范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坚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集中采购、公开竞标和区域配送的试点,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受惠于民。
医疗卫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容,如何去审视这一系列问题,那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改革,适应卫生改革需求,培养使用性医学人才间接的进行了医疗卫生改革。
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处于一个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的历史发展时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从规模和结构质量控制,课程改革,定向培养,毕业后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入手,推动医疗改革的进程。基层医疗就是一个国家医疗事业的基础,所以重视我们的基础医疗,重视我们的基层医疗,那么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才会稳步前行。篇三:医疗调查报告范本 2015年农村医疗调查报告范本 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一年多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市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医)体系。为切实巩固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我市新农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总结概括制度的现状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发展对策。
一、现状和成效 2003年,我市共有乡镇132个,村(居)委会3914个,常住人口549.07万。其中农业人口380万,户数141.7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 6221元。乡镇卫生院155个,村卫生室2838个,乡村医生3273人。自2003年7月1日镇海区率先开展新农医试点工作以来,至今除海曙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已全面推开。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参保乡镇109个,占83%,参保村2694个,占69%,参保人数达275.4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76.4%。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农医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支持和保障措施。市政府2003、2004连续两年把实施新农医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县(市)区根据市政府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新农医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常务副县(市、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医协调小组,并设立经办机构。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都把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新农医政府资助资金的到位。二是精心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农医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村群众参加;卫生、财政、民政、农业、宣传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解释和工作督促;人大、政协等部门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支持和监督;基层乡镇、村(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承担了组织发动、人员登记、经费收缴和医保卡发放等大量基础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重视,工作扎实,群众参与热情高,确保了各地筹资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是规范管理。各县(市、区)成立了新农医管委会,设立了专门的新农医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了新农医联络员,三级组织网络的建立,为新农医制度的规范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经办机构在制度正式实施后,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简化结报审核流程,实施服务承诺,努力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切实加强基金监管,制订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基金收支专门帐户,严格费用审核,建立重大结报金额复审制度,杜绝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补偿支出,定期通报和公布基金运行情况,提高基金运行透明度,并接受同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二)坚持原则、因地制宜、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农医的多种运作模式。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实施原则。各地在筹资过程中,坚持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由于宣传引导工作到位,在全面推开的县(市、区)中,参保率均在 80%以上,其中镇海、北仑、鄞州、江北等达到了90%以上,大大突破了预期的目标。在筹资机制中,坚持了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22109.3万大病统筹基金中,其中个人(包括集体经济扶持)出资8093.0万,乡镇财政资助4910.7万,县(市、区)财政资助 5256.5万,市财政已资助3849.1万,体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构成比。在基金的使用上,坚持了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障适度的原则,大部分县(市、区)还设立了风险调节基金,保障合作医疗正常运行。
二是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确定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由于综合考虑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地方财政、保障人数和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础的不同等因素,各地在个人出资、财政资助和补偿水平上略有高低,“南三县”相对较低,市辖区相对较高。总体上看全市筹资水平基本上都在75元以上,高于全省47元的平均水平;各级政府资助一般在45元以上,最多的65元,而全省一般在 22-25元;平均补偿水平在25%—35%之间,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不拘形式,积极探索各种管理模式和机制。目前,各地在新农医的具体运作模式上主要有三种:卫生部门运作型—包括慈溪、余姚、江北、江东、大榭、镇海,占主导,建立区域定点逐渐转诊,控制医疗费用;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积极为参保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行门诊优惠减免,支持新农医。社会保障部门运作型—鄞州区积极探索由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城乡医保管理运行机制,利用城镇医保的经办机构、人员网络和软件系统,实施新农医制度。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型—北仑区、宁海县由人寿保险公司进行运作,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各地对新农医运作机制的有益探索,为实施这一制度打开了思路,值得尝试和探索。(三)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雏形。
一是实施大病统筹,使广大农民的健康有了一定保障。参保人员因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而发生的符合支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大小,分级定比,按照医药费用,分段计算,累进补偿。余姚、慈溪、镇海、北仑和宁海等地区对某些特殊疾病的门诊医药费用也实施一定的补偿。截止今年12月底,全市住院结报 75456人次,补偿总额12913.2万元,人均补偿1711元,实际补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25.0%,占有效费用29.3%;门诊补偿669人次,补偿金额88.4万元。
二是实施医疗救助,加大了困难弱势群体的医疗帮扶力度。在实施大病统筹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农村五保供养农民、农村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其大病统筹个人出资由县(市、区)、乡镇两级财政代缴;同时两级财政出资每人 5-20元不等,设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上述对象及个别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严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参保对象实施除大病统筹外的医疗救助。目前开展新农医的县(市、区)均开展了医疗救助制度,如镇海区对有效医药费用在5万元及以上的这类对象给予至少5000元的救助。截止9月底全市到位救助资金1460.6 万,已资助低保、五保、重点优抚、患重大疾病对象等困难人员免费参保5.15万人,资助总额135.65万元;资助经济欠发达区参保对象6.59万人,资助金额88.29万元;对困难人员医疗费用救助5177人次,救助金额763.3万元。
三是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了农民的小病普惠。实施新农医制度后,各地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农医有机结合,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做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活动。镇海、余姚、江北等地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适度让利,采取必检项目和农民自选项目相结合,上门体检和集中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保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慈溪市探索小病受惠机制,将村卫生室通过竟聘后,改建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县镇两级财政对每个服务站每年给予平均3万元的补助,服务站对参加新农医的村民提供门诊优惠,药品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让利,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注射费,业务用房、水、电等费用则由集体经济给予补助。北仑区设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专项基金,按照参加大病统筹人数每人每年4元予以投入,主要用于下乡巡回医疗、健康宣教和扶持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解决边远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另外,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已启动,52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列入标准化建设,市政府将每年投入1000万,县镇政府1:2配套。
总之,新农医制度的实施,初步构建了我市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雏形,广大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对促进我市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对全市302户家庭995人抽样调查显示,对制度的满意率达到了93.1%。
二、困难和问题
新农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之初,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地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二)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县(市、区),乃至全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和服务,意见仍然较多,尽管各地适时作了调整和完善,但审核结算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三)政策制度尚需完善,部分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农医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金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现了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县(市、区)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四)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农医管委会和基金监督管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虽已成立了相应组织,但应承担哪些义务和权利没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新农医基金收支和管理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程序,对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的资金如何加强监督更缺乏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对策与建议
总体发展目标:2005年全面实施,覆盖面达到全市农村居民应保对象的85%以上;2006-2009年,逐年完善政策制度,扩大覆盖面,增强保障能力;2010年前后建立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医保接轨,最终建立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建设“三大体系”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导,抓住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突破口;二是医疗救助为补充,突出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力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弥补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不可及性;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配套,扩大制度的受益面,增强制度的普惠性,克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面窄的弱点。清晰确立“三个定位” 一是目标定位:最终目标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与城镇医保并轨,实现城乡统筹,实施中把握制度的发展目的和方向;二是阶段定位:“低水平、广覆盖” 起步,制度将有一个较长的初级发展阶段,实施中重视制度的稳定和巩固;三是过程定位:在巩固初级阶段成效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面和受益面,实施中着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切实保证“三个到位”一是政府责任到位,既要落实个人义务,更要强调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二是宣传引导到位,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要强调科学引导,形成农民主动参与的氛围;三是资金支持到位,既要坚持个人出资,又要保证合理的财政资助,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
具体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是从社会保障角度,明确界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强化政府责任、突出社会管理、强调个人自主参与,明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出台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的指导意见,处理好制度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手段与目的,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宏观把握发展方向,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新的个人筹资模式,科学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地自愿地缴费,减轻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四是有关业务部门、相关学术机构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酝酿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法治的角度加以规范。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农村群众参保积极性。一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二是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现身说法,弘扬讲奉献、献爱心,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制度的意义和好处,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自觉参保意识;三是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篇四:医疗市场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洲区医疗市场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投入的逐年加大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对全区特别是我院的医疗现状作了一个全面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机构设置情况 全区卫生系统共设置区、街道两级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3个,街镇场区卫生院15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590人,区、街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设置病床1458张。全区卫生系统房屋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2亿元,有价值万元以上各种医疗设备370台套,其中百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0台件。我院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53张,设有11个病区23个临床一级科室,6大医技科室和14个行政职能科室;开展西医、中医各科医疗服务。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到黄陂、红安、黄冈、麻城等邻近县(区)市。并且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现有在职职工640人,其中卫技人员507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83人;拥有万元以上设备120余台件,其中美国ge双排螺旋ct、阿克松彩色b超、康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彩色电子胃镜、日本进口血透机、腹腔镜等设备在武汉市区级医院中处于先进水平,医疗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余万元。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注重专科建设。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骨外科、神经内科已成为本地区知名专科,能开展开颅、中上段食道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肺叶切除、部分肝叶切除、椎间盘摘除、脊柱矫形、子宫全切带盆腔清扫、乳突根治等复杂重大手术。每年均有3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上,2~3项新技术获市、区科技进步奖。06《平律复方治疗病灶性心律失常临床与实验研究》科研课题经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被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07年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我院通过管理评审被命名为“二级优秀医院”并顺利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的认证。
由上述情况可见,我区各医疗机机构特别是我院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医疗技术水平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
(二)近5年来全区医疗服务状况 近5年来,特别是在2004年底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近年开始的标准化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建设开始以来,我区的医疗服务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人民群众特别是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了较大的保障,农民开始享有较多的优惠政策,医疗服务网点遍布全区各个角落,使得我区大部分农民群众有条件且能够看得起病,有的甚至可以花小钱诊大病。全区各个医疗机构业务工作量也因此开始大幅增长,有的街镇卫生院业务收入还实现了翻番,这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国家政策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全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状况正在逐步得以改善。
我院作为全区医疗行业的龙头单位,近5年来,按上级领导的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降低药品价格,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得我院的各项工作指标也有了明显提高,现将相关的医疗服务各项指标列举如下:
人民医院相关医疗服务数据
由此可见,全区卫生系统,特别是我院在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业务工作量也正在逐年同步明显增长。老百姓有病大都能够走进医院并看得起病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各项医疗费用仍呈增长趋势。我们对本院相关数据指标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与比照,发现在逐年增长的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占了较大的比例,而实际的服务费用与治疗费用在我院的不断调控下还有所下降,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另外,由于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大家对医务服务的要求开始逐年提高,对服务项目、服务水平与服务内容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许多新的仪器、新的疗法、新的药物开始不断投入使用,从而使得我们的服务成本也大幅提高,这是医疗费用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患者有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花小钱照样是可以看得好病的。正是由于还存在着上述诸多原因,部分老百姓所谓“看病贵”的问题还有待在未来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采取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已经解决了部分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基层卫生条件底子差,发展不平衡,财政投入又相对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势必使整个卫生系统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兑现难。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投入资金有限,并且有的配套资金不能兑现。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区财政对全区卫生系统投入的卫生事业费和各项配套经费应达到4200万以上;2005年,全区卫生系统区财政预算只有1373万元,即使按卫生系统在编在册人员算,人均卫生事业费年均不足5000元。近几年来,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同期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没有保持与财政支出同比例增长。没有必要的财力作为后盾,各医疗单位的就诊环境、设备、设施、后勤保障都将无从保证;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医务人员何以安心工作?在此条件下若想搞好医疗服务谈何容易!
(二)街镇卫生院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
从总体上看,我区街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而且大部分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从业经验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缺乏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咨询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查显示:全区3590名医务工作者,从职称来看,高级仅占6.7%,中级占28%,初级则占59% ;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占43.6%,中专或高中占35.6%,而街镇卫生院高级仅占0.3%,中级占7.8%,初级则占31.5%。目前街镇卫生院在职临床医务人员中职前本科生、专科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专业人员学历职称层次低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另外,街镇卫生院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是整体人员臃肿,另一方面卫生技术人才匮乏。
存在专业从业人员明显不足。这就使得我区基层特别是农村人民群众仍然存在一定的就医因难。
(三)设备设施缺乏或落后。
在基层医院,特别是有的街镇卫生院,设备还相当的落后,有的辅助检查只能做最基本的血尿常规;有的手术室简陋异常,全部手术过程在同一房间里完成;有的连基本的急救设备都不曾备齐。这样的条件是很难为病人服好务的。
(四)区人民医院的实际困难。
我院作为行业龙头,也是全区医疗技术的指导中心,虽然在人员和设备、设施方面比街镇卫生院状况要好,尚可以基本满足常见多发病及少数疑难病症的诊治,但是仍存在着很多实际困难,一直制约着我们更好地向前发展和更好地为病患者服务。
首先,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我院医疗实际发展水平的矛盾渐趋显著。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也必然地要求医疗服务水平相应提高。但作为一所二级医院,其发展与进步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地域、人力、财力、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等。只有各方协作并形成合力,才能使我们的医疗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由于医院建筑、布局、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仍较陈旧和落后,在全市乃至全省同级医院中仍显滞后。全院各病区床位普遍偏少,每到疾病高峰期,经常人满为患,一方面不能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另一方面由于设施不到位也易出现医疗差错与服务不到位从而引发纠纷,也因而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
还有就是外部医疗环境欠佳和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对医院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停尸闹丧、恶性纠纷时有发生。一是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二来限制了医学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创新被认为即是“试验”,所谓“无据可考”的东西更会让“扯皮”者有机可乘。当前,这些不良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着,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如果不尽快予以解决,要想真正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将无从谈起。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大力改善就医条件,添置必要的设备,特别是对
经济相对薄弱街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财政上要予以倾斜。
(二)加快基层全科医师培训与资格认证的步伐。逐步提高街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一级医疗部门人员素质。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培养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对志愿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实行提前定级,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三)对中心医疗机构更要加大投入,促其发展,继而带动全区卫生系统向前发展。在财力上、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全区疑难、重危、复杂病例大多集中在我院,全区近70%的医疗服务是由我院来承担的,只有不断完善设施、改良设备、激励进取,才能使其真正的成为我区名副其实的龙头,成为全区真正的学术、医疗科技和业务指导中心,从而为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完善配套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标准,服务规范,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五)医药分家,实行药品托管制度。通过托管来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民。全国许多医院已经走在了前面,而且试行的效果颇佳。许多的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好举措。
(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行力。一切依法办事,切实维护好全区整个医疗行业安全的工作环境与良好的工作秩序,为各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六)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实事求是地评价整个医疗行业,纠正当今社会的不良舆论导向。给医院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七)更加深入地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为基层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制度保证。
目前,我区确实仍然存在部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但这不是普遍问题。并且,其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街镇及至村一级的医疗单位。只要政府更加关注医疗卫生工作,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我区的整体医疗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篇五:关于医疗改革的调查报告
关于医疗改革的调查报告 2009年暑假,公共卫生学院安排07级预防专业的学生进行社区预防保健实践。在xx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进行有关医疗改革的调查。
在《小康》杂志连续四年对全面小康进程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调查中,医疗改革一直居关注焦点的首位。本次医疗改革方案主要着手解决广大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疗改革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情况是这次调查的重点,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医患关系状况,发现医疗改革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为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方向。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群众及医生对医疗改革的了解程度和对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从而发现医疗改革过程中仍需注意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山东省xx市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医生,部分私立医院医生,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卫生服务站医生;xx市群众。
一般情况:被调查的医生多为医院门诊医生,被调查的群众多为医院门诊随机抽取,以及社区、单位的部分群众。
三、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问卷分为医生调查问卷和群众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并全部回收,其中,医生执业调查问卷50分,群众意见调查问卷50分。
四、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2009年7月27日——2009年8月15日 调查地点:
医生调查:山东省xx市人民医院、胜利医院、部分私人诊所
群众调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门诊、人民医院门诊、胜利医院门诊、xx市部分社区广场、单位职工
五、调查内容
调查分为两部分:医生执业情况调查,群众意见调查
医生执业情况调查主要内容为医生对其行医环境、医患关系、工资情况的满意程度,是否推荐子女从事医疗工作,对于国家医疗改革与医生待遇和医患关系改善的看法和态度等。
群众意见调查主要内容为了解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的消费比重,对医患关系的满意程度,对医疗改革的了解程度等。
六、调查结果
以下是两份调查问卷的问题回答情况及结果总结:
医生执业情况调查
1、您认为目前行医环境: a.一般 56% c.很差 18% b.很好 20% d.达到了有可能的最差的程度 6%
2、您认为目前医患关系: a.还过得去 52% c.很紧张 38% b.很和谐 8% d.简直像“敌”“我”矛盾 2%
3、您行医时是否很警惕,以防受到人身攻击: a.是 52% c.从不 4% b.不是 18% d.一直很注意 26%
4、与您的工作量和付出相比较,您认为您的工资收入: a.太少 62% c.较满意 13% b.大致相当 26% d.很满意 0%
5、您愿意推荐您的子女从事医疗工作吗: a.极力推荐 0% c.不推荐 56% b.推荐 16% d.由他们自己决定 28%
6、您认为国家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会对医生的待遇产生哪种影响: a.改善医生的待遇
21% c.可能会略有提高 56% b.医生待遇不变 23% d.可能会有很大提高 0%
7、您认为国家正准备进行的医疗改革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可能是: a.不变 24% c.对医患关系会有明显改善 b.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47% d.可能会使医患关系更紧张
8、您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进修学习(可多选): a.迫切需要 31% c.没有时间 20% b.没有必要 2% d.没有机会 18%
9、您以从事医疗工作多少年: a.3年以下 6% c.5-10年 12% b.3-5年 14% d.10年以上 68%
10、您是在哪种医院工作: a.三甲医院 36% c.社区医院 22% b.二甲医院 26% d.其他 16%
11、您所在的工作单位属于:a.公立 68% b.私立 32% 14% 14% 此次调查,共调查了各级医院医生50人。以上为每个问题各答案所占的百分比,由此可得出调查结果如下:
1、医院的级别不同,医生对行医环境、医院关系、工资状况的满意程度差别较大:
上面的表格可或多或少反映出:
总体来看,大部分医生对自己的行医环境不甚满意,与工作量相比,认为工资太低,且认为医患关系不太乐观。
越是级别较高的医院,医生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医患关系、工资状况的不满意程度越高。而与居民日常接触较多的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对医患关系、工资状况基本满意。
2、大部分医生不推荐子女学医,主要原因是,医患关系太紧张,以及医生行业比较辛苦。由此也可看出,医生对医生行业在今后的发展所持态度并不乐观。
3、有关医疗改革方面:
大部分医生对医疗改革将产生的结果持乐观态度,认为国家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可以或多或少提高医生的待遇,改善医患关系。但也有小部分医生认为,由于医疗改革更加侧重于公益性,为公益性改革,因此相对不利于医生的个人利益,容易使利益方面的冲突更容易发生,因而不利于医患关系项有利方面发展。
在交流中还了解到,“以药养医”是当今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以药养医若不能有所改变,医生与病患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关系也就不能有彻底的改观。
虽然国家已经确定了医疗改革的方案方针,但大部分医生认为现在医疗改革的效果还很不明显,在短时间内还不能给医生和群众带来明显的实际利益,医疗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在重症病患比较集中的三甲医院,医患关系等问题可能更为尖锐,医疗改革的公益性效果较差。而在与居民日常生活接触较多的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等处,医患关系较为和谐。自xx市各社区实行药品零差价活动(xx市医疗改革措施之一)后,群众反映良好,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认为群众对他们的满意度较高。
4、绝大多数医生都认为有继续学习的必要,但由于各种原因没办法实现。群众意见调查表
1、您存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孩子上学 43% b.以防生病 17% c.购房 17% d.存钱养老 12% e.其他 11%
2、您觉得目前看病就医方便吗: a.方便,和去年一样 51% b.比去年更方便
16% c.不方便,和以前一样 10% d.不方便,但是比以前好 22%
3、有关医疗改革的情况 请您选择一项: a.政府已经公布医改方案 59% b.政府快要公布医改方案 41%
4、您生病后经常去哪种医院看病:: a.公立医院 36% c.社区医院 16% b.私立医院
14%
5、您就诊时医生开的药: a.太少 2% c.太多 30% b.正好 32% d.有一些是不必要的6、您本人或亲友看病时曾对医生予以物质方面的感谢吗: a.是。希望医生能给我最好的治疗。27% b.是。因为我对医生的治疗感到很满意。21% c.没有。因为医生对我的治疗令我不满意。4% d.没有。因为我已经交了应交的治疗费用。48%
7、您就诊时对医生的服务态度: a.满意。71% b.不满意。24% 36% c.很不满意。4% 此次调查,共调查群众50人。以上为每个问题各答案所占的百分比。由此可得出调查结果如下:
1、群众存钱主要目的是孩子上学,治病医疗相关的消费并不是群众消费的主要方面。
2、群众对医疗改革的效果体会并不明显,没有感到看病更加方便或者体会到更多的看病就医方面的便利。且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群众认为,现在看病就医并不方便,可见有关部门仍有许多便民利民的工作要做。
3、在问及医疗改革的相关问题时,几乎所有的被调查群众都不了解医疗改革的相关情况,不清楚医改的现状和方案,也没有深切体会到医改的便利。
4、大部分群众对医生的服务态度持一般态度,介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相对来说,医患关系在群众眼中较为和谐,但由群众的不满意程度接近30%也可以看出,医患关系还实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5、大部分群众认为就诊时医生开的药过多,有一些要是不必要的,且接近一半的人在看病时曾对医生给予物质方面的感谢。由此可见,群众对医生的诊疗方案并不是完全信任的,“以药养医”,“灰色收入”,仍是阻碍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
6、由于医院体制改革等原因,我市信誉最高的一家三甲医院现为民营医院。这对群众看病就医时对医院的选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多数群众仍叫信任公立医院,但由于市场经济等社会发展的原因,有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在向私立医院转变,使部分群众对大型医院的诊疗效果产生了怀疑。
七、调查体会
为了完成此次调查实践活动,我首先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医疗改革的资料。
国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发展相关的各类问题中,医疗改革连年居于居民关注问题的首位。但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在医疗改革这个布满了体制沉疴的领域,人们充满了失望,同时又满怀期待。在一次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多,人们希望在医疗改革领域加大政府投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保障医务人员待遇,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药品费用等。
在整个医疗改革中,最急迫解决的是医疗保险制度问题,最大的难题是公立医院的改革。显然,中国医疗改革面临的现状是艰巨的,任重而道远。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指出,本次医疗改革方案需要着手解决广大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在走访医院的过程中,我发现,xx市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普及,在各个社区实行的药品零差价制度,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自2001年以来,我市按照“完善制度,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使医疗保险工作更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构筑起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以大额医疗救助、公务员补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切实减轻社区居民要费负担,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康复会社区”,确定了社区100种常用药品的205个品规,实行社区常用药品零差价率销售,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医疗改革中,改善医患关系无疑仍是医疗改革的重点方面。而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在于如何解决医生与患者的利益冲突。就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医疗体系的资产界定不清,使得医院定位混乱,绝大多数公立医院可以利用公有资产进行完全商业化的医疗行为,而对民营医疗机构由要求他们提供队中公共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