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地信一班
学号:0809100101
姓名:徐莹睿
指导老师:张谦智 王云
实习单位:登封 嵩山
时间:2011年6月1日——6月6 1日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为了加强对《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学习思想
二、实习内容
在中岳庙——后沟。我们了节理形态,表面沟网以及唐窑断层。近距离了解片麻岩、石英岩。石英岩主要由石英组成的浅色粒状岩石。一般为块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由砂岩和硅质岩经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形成。由于石英在温度作用下不易发生化学变化,在低温至高温的宽广范围内,主要引起重给晶作用。因此,石英岩在不同的变质相条件下都可形成。远在二十五亿年前的太古代,嵩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泥砂物质、火山喷出物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这些物质变成了石英砂岩和火山岩。在距今十七到十九亿年前,嵩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嵩山运动,使海底沉积的石英砂岩和泥质岩石变质,形成了石英岩。嵩山主要由一些坚硬的、不易风华的石英岩组成。石英岩是由砂岩经变质而成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所以岩石既坚硬,抵抗风化的能力又强。强烈的地壳上升运动,把它抬升起来高出中原数百米,形成群山耸立,层峦迭
嶂的山势。《诗经》上称“嵩高为岳,峻极于天”,古有“峻极峰高四望雄,中原颖气弱天下,西连华岳三峰渺,下瞻黄河一线通”的说法,都是对嵩山高大雄伟的形容。也是如此嵩山地区土壤发育差,土地贫瘠。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通常为中-高级变质作用的产物。具明显的片麻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我们第一日采集的为浅绿色黑云角闪片麻岩和白色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岳庙处的背斜山十分典型,岩层与岩层之间分隔十分明显,且为厚层节理。背斜山右侧大约40度,左侧倾角大约20度。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嵩山地质博物馆,嵩阳书院,攀登了俊极峰。了解了发生在距今23亿年(命名为嵩阳运动)、18.5亿年(中岳运动)和5.7亿年(少林运动)三次前寒武纪全球性地壳运动形成的沉积间断和地层角度不整合界面遗迹,中岳运动塑造了嵩山构造地质体的雏形,为风化剥蚀作用提供了原始条件;燕山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局为现今嵩山面貌提供原形。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在不断隆升中经受剥蚀,断层碎裂带成为隘口;破碎的节理、裂隙形成形状大小、深浅不同的峡谷;产状直立的石英岩被剥蚀为簇林地貌或壁立千仞的悬
崖。形成隆、陷、褶、断等地壳表面构造类型与环、线、块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缩影,是研究前寒武系沉积建造受运动影响挤压变质、褶皱造山、剥蚀夷平等过程乃至地壳演化规律的天然实验场。参观了各种岩石及动物化石。同时也对洪积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们去了玄天庙和少林水库。栋梁庄、新新煤矿。了解了元古界的岩石——砂岩、河流阶地和洪积扇、河漫滩三种流水地貌单面山。河流阶地由于河流下切,河床加深,河漫滩相对抬升,超出一般洪水期水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岸,这种地形就叫做河流阶地。其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先发育一个相当宽广的谷底,后来河流向下侵蚀。在王堂水库左岸溢洪道处,河流阶地为二元沉积。最上层为粉砂,向下依次为砾石、砂岩。其剖面形态如图。洪积扇在干旱或半干旱的山麓地带,每当暴雨或冰雪大量融化时,巨大的洪流流出山口后,迅速展开成辐射状散流,加上一部分水渗入地下,水流搬运能力随之大减,大量砾石、泥沙发生沉积,形成一个以沟口为中心的半圆形扇状堆积体,称之为洪积扇。其面积可达数十至数千平方公里。与谷地出口处相接的扇顶,坡度可达5°~10°,向扇形地边缘,地面逐渐低缓。山前一系列的洪积扇联合起来可形成联合扇或洪积平原。在登封地区,整个登封市都在山麓洪积扇上,站在太室山半山腰即可清晰的看出。河漫滩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
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它们具有以下特性: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富含碳酸钙;黄土结构疏松,颗粒之间空隙较多(易受流水侵蚀);无沉积层理,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可开挖窑洞)。在登封,我们在梁庄观察到了风成原生黄土经流水再次沉积后形成的黄土地貌。此处土层深厚,达3-5米,直立性良好,但由于受流水侵蚀,其剖面已不再平整。由于黄土易受流水侵蚀,当地应做好防范水土流失的工作。单面山又称单斜山。在单斜构造地区,岩层倾角较缓,软硬相间,受侵蚀切割后,软岩层蚀成谷地,硬岩层突露成山岭,即单面山山体延伸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山脊往往成锯齿形,两坡明显不对称。其特点是1陡缓差别很大2一面坡度与层面一致3山脊走相与岩石走相一致。嵩山是远古地质历史发展的见证,在世界地质史上都是罕见的,如果毁坏将不可再生。在实习中我们发现,由于人们长期的开矿、挖山铺路,致使当地的许多地质地貌遗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对研究地史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第五天,到联庄——东金店少林河谷底进行实地勘测。少林河谷地貌:少林河河谷纵剖面呈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三部分,其中在河漫滩呈二元结构:漫滩相沉积和河床相沉积,其岩石依次为细粒、粗粒。在哪儿我们一班级为单位进行了地质测量,并绘制出了剖面图。充分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
第六天,玉皇庙。学习判断断层。断层上盘前缘所形成的崖坡或陡坎。断层是岩石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断裂构造。该破
裂面称断层面,断层面在地面的露头称断层线。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断层盘。如果断层面是倾斜的,则断层面上的盘称断层上盘,下面的盘称断层下盘。根据断层上盘的性状,断层崖分为:①构造崖。深受断层控制,阶梯状断层形成阶梯状断层崖;老断层崖形成后,断裂活动复苏,在老断层崖下又出现新断层崖,称复苏断层崖;②侵蚀崖。又称断层线崖,指断层两侧的岩石长期受差别侵蚀形成的崖壁或陡坡。断层崖受侵蚀逐渐消失,但侵蚀作用继续进行,软弱岩石受侵蚀较快而低下,坚硬岩石受侵蚀较慢而相对高起,形成沿断层线突起的崖壁,即断层线崖。如侵蚀崖壁出现于原上升一侧,称顺向断层线崖;如发育在原下降一侧,称逆向断层线崖。断层崖如受侧向沟谷或河流的线状切割侵蚀,形成断层三角面,其谷口流水常在断层崖下堆积一系列扇形地。随着断层的活动,扇地形态也发生变化。参观石淙河,了解卡斯特地貌的发育形态。石淙河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易受流水侵蚀,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小型石林和溶洞。
三、实习总结
通过为期六天的嵩山地质实习,我们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观察到的景象相结合,一方面使我们看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使得我们对基本的地质地貌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
第二篇:嵩山地质野外实习(本站推荐)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
习报告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地科2班; 姓名:徐跃;
同组同学:李来福,杨金光,牛秀丽,何景伟,张会丹,李灵,高雅静,马晓璐,王喜花,张静艳,陈亚楠,仙春贺;
指导老师:江富建,蒋国富;
2010年5月1号;
(1)
前言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牧羊曲》写出了嵩山的雄伟壮丽和少林寺的秀丽景色,嵩山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同时嵩山也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会汇集,其中还包括了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此外,还包括太室山黄封盖下的中岳庙,嵩阳书院气宇恢宏,古朴高雅。
风景名胜区内,人类文明的产物——寺、庙、宫、观、庵、洞、坛、台、阙、院、碑、塔等等举目即拾。据统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二台、三阙、一院,碑刻数百通,宝塔二百七十余座。真可谓历代典型建筑大荟萃,艺术境界巧夺天工,是祖国少有的建筑艺术宝库。
在2010年4月23日时候,学校为了我们更好地学习地质,地貌的知识,在马书记,蒋国富院长,江富建老师,白耕勤老师的带领下由学校出发,途径汝阳转车来到了旅游胜地,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在登封的中岳旅社落脚。
嵩山那里地质现象明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地质现象完备,地层发育齐全,各种构造地形清晰,矿产资源丰富,旅游景观有名,交通便捷,是各个高校学习,实习地质地貌的最佳之地。
嵩山北到黄河边,南到萁山,西到洛阳龙门,东到密县白寨。气势雄伟,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南北宽20千米,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其中嵩山主体部分有:少室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 1491.7m),称我国之----中岳。
嵩山地区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十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我国历史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百科全书”。
前人对嵩山有着深度的研究,几十年来许多中外地质学家慕名而来,1950年,张伯声对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嵩阳运动”;1954年,张尔道在嵩山地区地质调查确立了“中岳运动”,1958~1959年王曰伦等对嵩山地区进行路线地质研究,提出了“少林运动”的存在;1958年以来马杏垣等对五佛山的层序划分和嵩山构造变形史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区内“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和模式”,以上这些研究奠定了嵩山地区的地质研究基础。
本次实习共七天(路上两天),实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学会辨别几类典型岩石的特征,掌握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地质锤,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地质实习工具。对实习地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地貌有基本的了解,在实践的基础上能更深一步对课本知识了解,理论知识到野外能够解释多种现象,以实践促进学习,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出用地质观点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观察分析岩石特征及用途,褶皱,断裂特征,辨认和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及自然地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第一章:嵩山地区自然,经济概况
1,自然方面:嵩山北到黄河边,南到萁山,西到洛阳龙门,东到密县白寨。气势雄伟,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南北宽20千米,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其中嵩山主体部分有:少室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 1491.7m),称我国之----中岳。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河之浜,古城郑汴路之间,以中岳嵩山为主体,面积1200平方公里。它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以国营登封林场经营的17.3万亩山林为主体,以中岳嵩山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依托,于1986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兴建,是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印支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形成于27亿年前的太古代岩层被称为“登封群”,距今21~19亿年的元古代形成的浅海岩类称为“嵩山群”。形成于14~8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后期和新元古代地层称为“五佛山群”。形成于6.5~5.8亿年前、沉积有山岳冰川。形成于5.43~4.9亿年前的寒武纪的发育完整,化石丰富,以灰岩、页岩、白云岩为主,含有三叶虫化石,奥陶纪地层以页岩、灰岩、白云岩为主。形成于4.1~2.5亿年前的晚古生代、石炭纪地层含有铝土矿、赤铁矿,二叠纪地层含有砂岩、页岩、煤炭和丰富的植物化石。形成于2.5~0.65亿年前的中生代嵩山只沉积了三叠纪地层,缺失了白垩纪、侏罗纪地层,以砂岩和炭质页岩为主,也有油页岩。形成于0.65亿的新生代至今的地层含有围岩、砂砾岩、亚黏土和黄土。
三大类岩石发育齐全,褶皱,断裂构造明显,最大的褶皱为登封大背斜。两大断裂将嵩山分为太室山、少室山和五指岭三部分。,地壳运动显著,主要有三次古代运动(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古生物化石基础地质内容丰富。
2,经济方面:在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农业经济发达,工业不发达,旅游业,加工业发达。
农业方面: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烟叶等。
工业方面:登封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矿,铝土矿,麦饭石等。工业企业有电力企业。
第三产业:旅游: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登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嵩山历史文化建筑群包括太室阙、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少林寺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等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有中岳嵩山、三皇寨、卢崖瀑布、九龙潭、石淙河、白沙湖等,形成了武术游、文化游、天文游、地质游、宗教游、考古游、山水游、乡村游等8个旅游线路。
第二章:岩石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成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
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本次实习主要观察,采集基性岩和酸性岩类。时间:2010年4月24日; 天气:晴;
地点:嵩山山腰;
内容:基性岩(辉绿岩)辉绿岩:
辉绿岩的颜色:以黑,灰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和辉石;结构:结晶,细粒;构造:块状;
在嵩山山腰处,有两座山之间相接部分由下往上的颜色为黄色,泛黑长度5米以上,高50米左右,岩层破碎,表面为黄褐色和黑褐色,左边的边界线平直,右边呈锯齿状,这一部分即为辉绿岩。风化后的颜色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在这一段的灰绿岩墙的围岩,形成于太古代登封群,围岩又称条带状混合岩,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构造为条带状。
图: 花岗岩:
火成岩的一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通称花岗石。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
时间:2010年4月25日;天气:小雨;地点:日本侵华飞机场;内容:酸性岩(花岗岩)
花岗岩的颜色:灰白色,肉红色,纯红色,绿色,黑灰色; 矿物主要成分:长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成分:角闪石,云母(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
结构:结晶结构,花岗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2010年4月25日上午我们在登封市西边约6公里的日本侵华飞机场实习了花岗岩,我们主要见到了5种花岗岩,肉红色的,黄褐色的,灰白色的,黑色的,红色;如红色的最为常见,绿色的最为少见,建筑材料以绿色为最好,花岗岩中黑色的物质主要是角闪石和黑云母,粒状为角闪石,片状为黑云母。除了采集花岗岩标本外,还采集了花岗岩变质后的岩石------花岗片麻岩。
2,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70-200℃,一至十几大气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
1,碎屑岩类:在嵩山主要采集的碎屑岩类主要为砂砾岩,角砾岩,粗粒砂岩,细粒砂岩。
砂砾岩:
在登封玉皇庙附近,我们采集了砂砾岩。
颜色:紫红色;矿物成分: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粘土等;结构:粒度大小不一,碎屑粘土结构;构造:层理构造。
砂岩:(1)粗砂砾岩:又称大战矿岩。颜色为青灰色或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白云母。碎屑结构,层面构造。
(2)细砂砾岩:又称平顶山砂岩。学名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白云母和粘土矿物。碎屑结构,层面构造。
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这次实习主要见到和采集到的标本是:石灰岩; 主要是白云质石灰岩,颜色:灰白色;矿物成分:方解石,白云石;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碎屑结构;
石灰岩: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标本描述: 颜色:灰黑色;
主要成分:方解石,可含少量白云石。结构:碎屑结构; 构造:层面构造。
我们在石淙河实习了石灰岩。图;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这次实习我们主要采集了一些典型的变质岩,有石英岩、断层角砾岩。石英岩:
石英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可含有云母类矿物及赤铁矿、针铁矿等。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石英岩含量大于85%),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一般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石英岩的原岩可以是:单矿物石英砂岩,含泥质、钙质石英砂岩,胶体沉积的硅质岩(包括陆源碎屑溶解再沉积的硅质岩和与火山喷气有关的硅质岩)和深海放射虫硅质岩等。不同原岩形成的石英岩,可根据结构、变晶程度、副产物、岩石共生组合及产状等加以区分。
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晴;地点:中岳庙后山山沟;
石英岩标本描述:颜色:新鲜面为灰白色、青灰色,风化后呈浅褐色; 矿物成分:石英,可含长石、云母和磁铁矿; 结构:粒状变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千枚岩:
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的低级变质岩。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可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有时还有少量方解石、雏晶黑云母、黑硬绿泥石或锰铝榴石等变斑晶。常为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粒度小于0.1毫米,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原岩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是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因原岩类型不同,矿物组合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千枚岩。如黏土岩可形成硬绿泥石千枚岩;粉砂岩可形成石英千枚岩;酸性凝灰岩可形成绢云母千枚岩;中基性凝灰岩可形成绿泥石千枚岩等。千枚岩可按颜色、特征矿物、杂质组分及主要鳞片状矿物进一步划分为银灰色绢云母千枚岩、灰黑色碳质千枚岩及灰绿色硬绿泥石千枚岩等。千枚岩分布很广,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
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晴;
地点:中岳庙后山:
千枚岩标本描述:颜色:银灰色、褐色、灰白色; 矿物成分:绢云母、石英和富钠斜长石; 结构:细粒变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第三章:地质构造
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
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①核,褶皱的中心部位;②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③轴迹﹐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时出露的轴部;④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⑤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该面上的轴迹;⑥轴,想的圆柱状褶皱可以由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而描绘出该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这一直线又称为褶轴。褶轴只是具有表明几何方位意义的线段,圆柱状褶皱的枢纽方向代表了褶轴的方向。非圆柱状褶皱可有枢纽线而没有统一的褶轴,只有把它分解成许多近似圆柱状褶皱的区段,才可分别确定其褶轴;脊线和槽线,在横剖面上褶皱面的最高点称为脊,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为脊线;反之,褶皱面在剖面上的最低点称槽,同一褶皱面上槽的连线称为槽线。
这次实习主要是褶皱(背斜,断裂);平行不整合。背斜:
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
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晴;
地点:中岳庙后山登封大背斜。
该背斜为倾斜背斜,两翼倾角不等:左翼约23°右翼约45°。宽约230米,高约75米。褶曲节理发育,岩性为石英岩,形成于中元古代。北翼地层出露较完整。
图: 断裂:
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一类叫劈理,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连续性。最常见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发育的轴面劈理,常呈扇形(以褶皱轴面为对称轴)。第二类称节理,是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
时间:2010年4月28号; 天气:晴;
地点:登封市玉皇庙。断层标志:
1、有主断面。
2、两侧若是沉积岩,产状不一致,紊乱。
3、脱泄,褶皱代表本盘受力方向。
4、有构造岩(动力变质岩)
5、有角砾岩,带棱角,碎后胶结,成分单一。
6、断层泥(处于最近仍在活动的断层中)
7、动力变质矿物:产状方向沿重力作用方向,断层面两侧有氧化铁,呈红色,析出二氧化硅,原岩胶结硅化。
8、有擦痕,断层两侧发生移动。
9、有阶步
图:
平行不整合:
在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使沉积区上升,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因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
又称假整合。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是:①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沉积了一套或多套沉积岩层;②地壳发生显著上升,原来的沉积环境变为陆上剥蚀环境,经长期的风化剥蚀后,地面上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剥蚀面,剥蚀面上分布有古风化壳及铝土矿、褐铁矿等风化残积矿产;③地壳重新下降到水面以下接受沉积,形成新的上覆沉积岩层(其底部由于开始沉积的地形差异较大而常形成底砾岩),由于地壳基本上是整体上升和下降的,故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所以,平行不整合的出现,反映了地壳的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
时间:2010年4月26号; 天气:多云; 地点:陈楼。4月26号,在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陈楼,实习了平行不整合。这里的底层为中石炭地层,岩性为石灰岩。
第四章:地壳发展历史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
一、嵩阳运动
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
二、中岳运动
中岳运动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它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
三、少林运动
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生褶皱及构造。
有关此项的一项实习内容是在中石炭地层采集浅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海洋类:
时间:2010年4月26日; 天气:多云;
地点:陈楼,箕山北; 标本描述如下:
1.腕足类 描述:由两个半壳组成,但大小不一致,大可有指甲盖大小,小可至米粒大小。生活在淡水中称哈;生活在海水中称蚌。此类生物附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
2.珊瑚类 描述:主要为单体、管状,有麦秸杆粗细,中空,在圆洞底部中央有小凸起。在75米以内的温暖浅水中附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
3.蜓类 描述:大小、形状似麦粒,纺锤状或接近于圆状,内部有网格状,为生活在浅海中的蜉蝣生物。
4.海百合 描述:石炭纪、二叠纪蜉蝣生活在浅海中,现在生活在深海中,形状比麦秸秆稍粗,圆柱状,中心有极细小洞。
5.螺类 描述:类似于现在的海螺。6.棘皮动物 描述:面上有凸起。植物化石类:
时间:2010年4月26日; 天气:多云; 地点:煤场。
是指存留在岩石中的植物遗骸。我们采到的标本有树类,花类等。
第五章:矿物资源
嵩山附近矿物资源丰富,发现有煤、铁、铝土矿、铜、铌钽、磷、石英岩、脉石英、水晶、钾长石、石棉、石灰岩、白云岩、粘土、天然油石与玉石、麦饭石、建筑用砂和石材等18种矿产,其中具有较大开采价值的是石英岩,主矿层产于嵩山群罗汉洞组,其规模达大型——特大型。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
煤矿:
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登封地区出产的原煤为品位较高的无烟煤和焦煤,主要的煤矿有新登、新鑫、新建煤矿。在煤层地两端煤矸石中保存着大量的植物化石标本。
麦饭石: 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物矿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碘、氟、偏硅酸等十八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约占人体重的0.025%,虽然其含量甚微,但是它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人体中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人体必须不断的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人本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水平的需要。
麦饭石中含铝硅酸盐类(长石),对色素和细菌有吸附能力,如果将麦饭石研成粉末,离子溶出和吸附作用增强。麦饭石处理水使水变成了带+的、-的电原子团多的水。麦饭石能吸附水中游离子,麦饭石经水后,可溶出对人体和生物体有用的常量元素K、Ca、Mg及Si、Fe、Zn、Cu、Mo、Se、Mn、Sr、Ni、V、Li、Co、Cr、I、Ge、Ti等微量元素,麦饭石在水溶液中还能溶出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
麦饭石属火山岩类,其主要矿物质是火山岩。麦饭石被认为是5000-7550万年前火山喷射出的熔岩埋于地下,经过火山的高湿、炎热春天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以及地壳变动所产生的压力而形成。由此可以推断,麦饭石产于火山地带。
登封麦饭石属于火成岩,石英斑岩中的一种矿物质,其外观浅灰色(硬质)和浅黄褐色(软质)两种,其颗粒如麦如米,质地松脆,就象抓紧一饭团,地质上定名为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医学上定名为麦饭石。
:
第六章:地貌
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解释:地表起伏的形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脉等。根据地表形态规模的大小,有全球地貌,有巨地貌,有大地貌、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之分。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较小的地貌形态如有在流水和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沙垄和沙波等。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地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地貌发展变化的物质过程称地貌过程,包括内力过程和外力过程。内力和外力是塑造地貌的两种营力,地貌是内力过程与外力过程对立统一的产物。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这次我们实习主要是: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
构造地貌:
嵩山完整地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和构造。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亿年,18亿年,5.43亿年分别被命名为“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的三次全球性前寒武纪造山、造陆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及构造形态遗迹。
单面山:
指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岳。单面山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长而缓,称为单面山的后坡(或构造坡);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层裂隙破坏而成,称为单面山的前坡(或剥蚀坡)。
单面山发育的因素:
第一,软硬岩层在抗侵蚀方面。如果软硬岩层的抗蚀性差别不大,则单面山地貌发育明显,上部为陡崖,下部为缓坡,上下界限分明,前后坡极不对称。如果软硬岩层的抗蚀性相差较大,则陡壁不明显,上部为凸坡,下部为凹坡。
第二,岩层倾角大小。如果上部坚硬岩层很薄,下部软弱岩层很厚,则前坡保护层剥蚀后退很快,山脊线比较弯曲;相反,上部坚硬岩层较厚,则前坡保护层剥蚀后退很慢,山脊线比较平直,陡崖高大。
第三,岩层倾角大小。岩层倾角越缓,前坡后退越快,山脊线曲折;相反,岩层倾角越大,前坡后退越慢,山脊线平直。
时间:2010年4月26号;天气:多云; 地点:陈楼村;我们在陈楼村实习了单面山,这里一面为陡坡或悬崖,另一面为缓坡或背坡的地形。出现在地层翘起的地区,由坚硬的盖顶层和形成峭壁的下伏软弱层的差异性风化侵蚀造成。倾斜坡度大致为35度。
图:
背斜:
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晴;
地点:中岳庙后山登封大背斜。
该背斜为倾斜背斜,两翼倾角不等:左翼约23°右翼约45°。宽约230米,高约75米。褶曲节理发育,岩性为石英岩,形成于中元古代。北翼地层出露较完整。
流水地貌:
定义: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河流地貌: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河流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与下游3 个部分。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堆积作用逐渐增强。河流根据平面形态、河型动态和分布区域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型。依平面形态可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汊型和游荡型;按河型动态主要分为相对稳定和游荡型两类。山区与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着不同的发育演化规律与特点。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纵坡降较大,谷底与谷坡间无明显界限,河岸与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为顺直河型;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有完好宽平的河漫滩,河谷横断面为宽U或W形,河床纵剖面较平缓,常为一光滑曲线,比降较小,多为弯曲、分汊与游荡河型。
时间:2010年4月26号,下午; 天气:多云;
地点:淮河上游的颍河小桥;
描述:地势平缓,河谷较宽。分为三个部分: 1.平水区 即河床 主要为砾石和粗砂。
2.洪水区 即河漫滩 分为边滩和心滩 成分具有二元结构:上部:黏土类、细砂——称为漫滩相沉积;下部:砾石、粗砂——称为河床相沉积。
3.枯水区 即河流阶地 一般在中上游,越高形成时间越早。洪积扇: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扇面上水系不发育。由于山前构造断裂下降,洪积物厚度可达数百米。从扇顶至扇缘高差也可达数百米。一系列洪积扇互相联结形成洪积平原,又称山麓洪积平原。洪积扇因山地不断抬升,山前平原不断下降,形成上叠式扇体。当山地上升规模、幅度均较大时,老扇随之抬升,在其下方发育新扇体,形成串珠状洪积扇。当山地前缘有不等量的新构造活动时,新扇体向相对下降的一侧移动,使新老扇体并列向一侧偏转,造成不对称形态。时间:2010年4月24号; 天气:晴;地点:嵩阳书院东100米左右;
这里洪积扇的形态为扇形。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物质构成:岩石大小混杂,磨圆度差,渗透性强,地下水埋藏深,越往上走岩石越大。下部则岩石块小,圆滑。
夷平面: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包括准平原、山麓平原、风化剥蚀平原和高寒夷平作用形成的平原等。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夷平面是起伏平缓近似平坦面,发育过程受侵蚀基准面的控制,作用过程中力图降低地面高程,使之接近基准面。剥蚀面与夷平面不同,是指较小范围的、由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规模较小、局部基岩裸露的近似平整的地面。如流水剥蚀面、波浪剥蚀面、风化剥蚀面、溶蚀作用形成的剥蚀面等。有人只把准平原受后期构造抬升,再被侵蚀切割成不同高度的近似平齐的峰顶面称为夷平面,其实这只是夷平面中的一种。山地层状地貌中属于不同地文期的地面,有的可能还处于壮年期,不能认为都是夷平面。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大风;
地点:一沙场附近;
嵩山地区是Ⅳ级夷平面.Ⅰ级夷平面海拔400米~500米;Ⅱ级夷平面海拔是750米~850米;Ⅲ级夷平面海拔是1100米~1200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岭,箕山地区;Ⅳ级夷平面海拔1500米~1600米,主要分布在少室山地区。
黄土地貌:
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时间:2010年4月26号; 天气:晴;
地点:陈楼村委东;
描述:形成:1,由于风力搬运,堆积形成。2,由于流水搬运。3,岩石风化。成分主要是黏土,碳酸钙含量也较多。土质颗粒均
一、直立性好,可挖窑洞,孔隙度大,结构松散,遇水沉陷(黄土的湿陷性)。中间由砾石层,说明1在第四纪,气候有干湿变化。2黄土堆积并非连续过程。
结束语
理论的根源来源于实践,为期七天的实习生活虽然让我们感到有些累,我感觉到自己充实了。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不仅仅局限于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这次实习,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也亲身体会到了地质考察的乐趣。更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这次实习短暂而充实,在实习期间,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多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对这次实习我的体会是:累并快乐着,快乐并充实着。
意见和建议:野外实习中的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要强抓。还有就是我个人认为实习时间应长一点,因为本系学习的地理知识很多都是通过实习加深印象,嵩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好多内容没实习到。希望学校能采纳
第三篇:2011年嵩山地区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
姓名:代冯伟
学号:1026308651
专业:网络工程
日期:2011.7.6
一.前言
2011年6月27日至7月3日,我们环境与规划学院全体大一学生及民生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嵩山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在出发之前全员进行了动员大会,实习老实交代并安排了各项事宜,强调了实习期间注意事项和队伍纪律并对同学做了分组安排,每个专业各成一个大组,分别有不同的实习老师带领,每个大组又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小组组长,同时老师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分别发了实验工具有地质锤、测绳、罗盘仪、测纸、化学试剂等等。在嵩山实习的一周内,我们先在少林水库进行了水文、土壤、植被方面的实习,接着按照不同的路线分别进行了地质和地貌方面的考察。地质方面有到嵩山地区的会善寺东侧山上,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考察岩石,沿公路考察嵩山地区综合地层和攀登嵩山考察著名的嵩阳运动。地貌方面有到大金店颖河实测谷底剖面图,观察逍遥谷断层,考察黄土地貌等等。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更加深刻的掌握了有关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发展方向以及前途,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和技巧,明白如何在野外保护自己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
二.地层
嵩山地区的地层的概况
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在距今36~25 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在距今25~5.43 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在距今5.43~2.5 亿年间的古生代,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在距今2.5~0.65 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在距今0.65 所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太古界、下元古界构成该区基底,岩层走向近南北、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盖层,岩层近东西向展布,其盖层、基底格局非常显著,接触关系一目了然。
嵩山地区地层岩性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富含挥发成分的高温粘稠硅酸盐熔浆顺着地带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或侵入地表所形成的的一类岩石。主要分为两大类;喷
出岩和侵入岩,其中侵入岩有分浅成岩(3000 米以内)和深成岩(3000 米以下)。(1)花岗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酸性岩类,其分布面积占所有侵入岩面积的 80%以上。主要有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岩石多为肉红色,灰白色,略带黑色斑点,有粗中细粒花岗岩,其中最典型的半形等粒结构者称为花岗结构。7月1日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观察花岗岩及断层。主要见到的有灰白色的,黑色的,肉红色的,其中红色最为常见,绿色最少。花岗岩中黑色的物质主要是角闪石和黑云母,粒状的为角闪石,片状的为黑云母。标本描述:颜色肉红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钾长石石英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结构粗粒/花岗结构构造块状片麻岩为变质岩,主要成分为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因此,又叫黑色斜长片麻岩,黑色角闪片麻岩。其中黑绿、灰绿、黑灰色的最好。(2)辉绿岩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主要矿物是富钙斜长石和辉石,还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近于黑色或黑灰色、灰绿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成板状或柱状。多以岩床、岩墙产出。质地均匀,无裂纹者可做石材原料,细粒者尤佳。6月29日我们在嵩山脚下观察了辉绿岩及其围岩。整个岩墙外部特征表现为出露清晰,岩墙与围岩界限明显,节理发育(表面有裂纹)且岩石破碎,左侧较平直,右侧呈锯齿状穿插于围岩中且坡度较陡。标本描述:外表颜色黄褐色新鲜面颜色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辉石结构细粒构造板状。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沉积岩的体积只占岩石圈的 5%,但其分布面积却占陆地的 75%,大洋底部几乎全部为沉积岩或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岩不仅分布极为广泛,而且记录着地壳演变的漫长过程。考虑因素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它为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类,颗粒较细,物质成分较纯,又叫平顶山砂岩。标本描述:外表颜色黄褐色新鲜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结构粗粒/细粒构造层理构造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
一种岩石,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其化学成分取决于在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如无交代作用,除 H2O 和 CO2 外,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基本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如有交代作用,则既决定于原岩的化学成分,也决定于交代作用的类型。变质岩的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及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造则指变质岩中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变质岩结构按成因可划分为下列各类:①变余结构②变晶结构(粒状、斑状、鳞片状)③角岩结构④碎裂结构。其构造分为片理构造(片麻、片状、千枚、板状、条带状),块状构造,变余构造。
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
在嵩山地区不足20平方公里范围内,清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 亿年、18.7 亿年、5.43 亿年三次前寒武纪造陆和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这三次“翻天覆地”的全球构造运动分别被地质学家称为“嵩了运动”、“中岳运
动”、“少林运动”。我们在嵩阳景区观测到了嵩阳运动地质遗迹,嵩山嵩阳运动是发生在距今25 亿年的一次全球性地壳运动,由张伯声院士于1951 年在嵩山南坡发现并命名。该遗迹界面清晰的反映了太古宙末发生的一次广泛而剧烈的地壳运动。这次运动使登封群花岗绿岩建造遭受挤压变质、褶皱造山、侵蚀夷平,并形成了具纬向构造格局、多期构造变形和“三个时代”岩浆序列的古陆核。它标志着地球演化早期的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
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
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 亿年的“嵩阳运动”,8 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 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壮观的山势地貌。嵩阳运动: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中岳运动:中岳运动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它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少林运动: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生褶皱及构造。
三.地貌
嵩山地区基本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地貌类型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
1.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又包括摺曲构造地貌和断裂构造地貌。嵩山地区褶曲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南北向褶曲构造地貌和东西向褶曲构造地貌。南北向褶曲构造地貌主要是印支—燕山运动以前形成的,使登封群形生紧密的、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的复式背斜和复式向斜。印支—燕山运动以后形成的东西向褶曲构造,对本区的地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多种构造形迹叠置在一起的复式背斜和向斜,经过多次的断裂作用和外力破坏,多表现为翼部不完整的单面山,以及背斜山和向斜谷等。从总体上看,嵩山是一个走向东西的巨大的单面山,这构成了登封大地形。嵩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等类型,其中东西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最为醒目。各种断裂构造在地貌上都有反映,形成多种类型的断层构造地貌,从而使本区地貌更加复杂。
2.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分为河流地貌,沟谷地貌,流域地貌等。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登封主要是属于淮河流域,部分为黄河流域,主要的水系是颖河水系。颖河水系为不对称水系,左岸支流多且长,自北向南注入颖河,右岸即南岸支流少且短。我们在大金店颍河谷地观察了河流地貌,并实测了河流阶地。颍河谷地地势平缓,河谷较宽,分为三个部分: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床相砾石大,中被粗砂填充,基本无胶结,其中砾石种类多,主要有片麻岩、砂岩、脉
石英。河漫滩相主要由亚黏土组成,颜色为红棕色,厚度约 50 公分。颍河两侧发育有四级阶地,一、二、三级为堆积阶地,四级仅在部分地段有保存为基座阶地,在实习所到地没有观察到。一级阶地由黄色亚砂土堆积而成,北岸宽,南岸窄;二级阶地主要为晚更新世黄色亚黏土组成,内部可见碳酸钙结核。三级阶地下部为中更新世红色土,遇水后黏性较强,垂直节理发育;上部为灰黄色晚更新世亚黏土,中间有层状或分散碳酸钙结核出现。沟谷地貌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洪积扇,洪积扇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嵩山的洪积扇主要是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早更新世形成的从登封盆地到北部,面积非常大,受后期流水侵蚀切割作用,中部、前缘受到破坏,中晚更新世面积变小。一般来说,洪积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育广泛。而在嵩山地区,主要是在风化作用下产生大量碎屑,出山口处,地形变得开阔、平坦,水速变缓,碎屑便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在逍遥谷口,从山脚向上就是一个洪积扇。
3.黄土地貌: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嵩山地区的黄土主要分布于山麓、洪积扇体前缘和河谷两侧,多因流水作用而形成,属次生黄土,原生黄土少见。山麓地带的黄土属洪积和坡积而成的,颜色普遍较红,垂直节理发育,风化后呈松散小块状,见于少林寺附近、玉皇沟、逍遥谷等沟口以及石灰岩分布区的山麓地带,厚几米至十几米,下部亚瑟深于上部。登封市附近洪积扇的垂直剖面上,亦有黄土分布,上部呈灰黄色,颗粒组成为亚砂土和亚黏土,有时可见碳酸钙结核;下部接近砾石层的黄土颜色稍深。层间无钙质结核。河谷谷坡是该区黄土的主要分布地带,厚度从几米至二三十米不等。黄土层的上部,颜色较浅,呈灰黄色,垂直节理发育,有的地方可见到层状或分散状碳酸钙结核,底部黄土颜色较红,接近谷坡顶端的地方,可见到红色土,节理良好,碳酸钙结核少见。沟谷中的黄土多以第三级堆积阶地面为分布的上限,岗地顶面较薄的土层显然与此不是同时期的产物,因此谷地中的黄土是河流冲积的结果。6月30日我们实地观察了在大金店颍河谷底和附近阶地的一处黄土墙,并绘制了颖河南岸阶地及河床剖面图和黄土地貌素描图。
四.气候和水文
嵩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该地区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嵩山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气候在空间上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差异。嵩山山麓水平地带的气温状况可以其南麓登封市区的气温为代表。年平均气温14.2 摄氏度;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0.4 摄氏度,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6.3 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5.1 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5 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 31.1 摄氏度,平均最低气温为-3.7 摄氏度。(P113 有表)4~10 月份七个月的月均温均高于年平均气温,其中 5~9 月份均在20 摄氏度以上。11~3 月份如歌月均低于年平均气温。冬季月均温在 0.4~2.6 摄氏度之间,秋温略高于春温。自春入夏和自秋入冬时期温度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最大,而夏季、冬季期间各月温度变化幅度小。气温年较差为 25.9 摄氏度。气温年内的这种变化显示了本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各月平均日较差在8.4~11.6 摄氏度之间,全年平均日较差为9.7 摄氏度。各月中,7 月、8 月和1 月气温日较差较小,而3~6 月份日较差较大,9~11 月份日较差居中,这与各季昼夜长短及温度的差异有关。因为冬季昼短夜长,白天吸热不多,夜间放热有限温度下降的幅度小,所以气温日较差就小。在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大量吸热增温,但夜短来不及充分散热降温,因此气温的日变化也较小。而春季昼夜长短相差相似,但这里秋季温度比春季大,使得夜间散热较慢而温度下降幅度比春季较小,故秋季日较差比春季小。嵩山地区地处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处。大部分流域属于淮河流域,面积为1067.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8.37%;其中颍河流域面积为1037.5平方千米,汝河流域面积为30平方千米。本区径流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其年内分配状况与河流的补给状况密切相关。颍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是淮河的中欧更要支流之一,区内河段是其上游。其主河道在境内长57km近乎东西走向。年平均流量0.5立方米每秒,属季节性河流。本区颍河段最大洪峰流量为5131 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速8.2 立方米每秒,枯水最严重时期发生断流现象。河流平均必将为1/260,河床宽度差异明显,从20m 到300m 不等。流域内群峰林立,地形复杂,颍河两岸次级支流众多,且多分布在北岸。目前,嵩山地区共有大型水库1 座,中型水库3 座,小一型水库 11 座,小二型水库 43 座,共计 58 座。实习期间参观了少林水库,少林水库位于登封市区西北8km,少林寺东南3.5km 的邵阳河上游。水库由大坝、输水洞和溢洪道组成。少林水库的溢洪道在侧边,并且具有防浪墙。水库选址要满足的条件有三:1.要在峡谷最窄处,一方面减少工程消耗,另一方面增大控水能力;2.控制流域面积要大;3.两边地质情况要稳固,以保证工程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其次,输水洞高度为死水位。
五.植被(少林水库西坡)
据《嵩山植物志》记载,嵩山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47 科、643 属、1543 种。其中蕨类植物21 科、36 属、70 种;裸子植物五科、9 属、10 种;被子植物 121 科、598 属、1460 种。嵩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种子植物中有 15 个分布区类型,但以温带成分为主,约占 2/3,并含有相当含量的热带成分。由于嵩山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南北、东西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嵩山地区的植被类型大致可分为六类:1.落叶阔叶林,例如栓皮栎林、桦香林、槲树林,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到了栓皮栎和槲树;2.温性针叶林,有人工侧柏林和人工油松林;3.灌丛与灌草丛,其以草本为主,中间有灌木。4.草甸,以羊胡子草草甸分布最为广泛,还有藿香草甸、白羊草草甸和蒿类。6.水生植被,如浮萍。
六.土壤
嵩山地区的土壤大致可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类,其又可分为许多亚类和土属、土种等。
嵩山地区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 以上的山地上,目前原始植被已遭破坏,多为次生落叶阔叶林、灌木林和部分针叶林,成土母质为基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同棕壤分布相比,褐土区降水量较少,地表植被郁闭度较低,甚至为灌草丛或农田。实习中对淋溶褐土的剖面形态进行了试验测定。
七.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地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中的基本工具。它可以用来指示方位,测量倾斜角度、测定观测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等等。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有两种标记方式:一种是方位角罗盘,一种是象限角罗盘。罗盘在使用时应首先进行检查,松开磁针制动器看磁针摆动是否灵活,将罗盘放置水平看水准气泡能否居中,另外要看刻度盘上0°是否正对罗盘北端,并根据当地磁偏角的大小进行调整。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实地测量了玉皇庙村断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
2、野外观察
地质地貌野外观察要做到四勤:即眼勤:勤于观察、搜素、发现现象;腿勤:多走路,尽可能多看一些现象,多发现问题;手勤:多动手挖、敲、摸、碾,通过手的感觉获取关于沉积物与岩石性质的信息;脑勤:多思考,善于将前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提出问题或形成某种观点。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工作,一般采取布置观测路线,在观测路线上设置观测点的方法来进行的,即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进而掌握整个工作区的地质地貌情况。
八.总结
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有计划有目的的野外实习,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了解到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采用了“学生初步观察—分组讨论—学生发言—老师重点讲解—学生重新观察”的教学模式,通过野外的考察,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好更深的了解和掌握,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野外实习活动。
第四篇:大一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爱我河山
嵩山地区野外 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班级:09级地信3班
姓名:裴肖刚
同组同学:燕康,王
晓义,华
江,韦原,冯洋瑞,周会菊,王寒玲,杨佩佩,闫苗。
指导老师:江富建,蒋国富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目录****2
前言*****3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势磅礴。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嵩山地区在不足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亿年、18.5亿年、5.43亿年三次前寒武纪造陆和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在不足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 绝无仅有的35亿年以来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地层序列,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和天然地质博物馆。
嵩山地区拥有宏伟的巨型褶皱及断裂系统、精美绝伦的微型构造形迹、种类纷繁的岩石矿物组合、丰富多彩的地下水资源等宝藏。走进嵩山,三大构造运动遗迹清晰可辨,“五代同堂”的地层序列举目可及,三大岩类的岩石出露齐全,小构造形迹琳琅满目。地质专家们认为,这种地质遗迹在全球绝无仅有,堪称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和活生生的“地学百科全书”,是研究地壳演化规律、追溯地球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使她成了中外地质学家崇敬和注目的地所,更是我们实习基地的不二之选。
二:几十年来许多中外地质学家慕名而来,相继而至,不辞辛苦,足遍本区,对区内地层和构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50年,张伯声对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嵩阳运动”;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1954年,张尔道在嵩山地区地质调查确立了“中岳运动”,1958~1959年王曰伦等对嵩山地区进行路线地质研究,提出了“少林运动”的存在;1958年以来马杏垣等对五佛山的层序划分和嵩山构造变形史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区内“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和模式”,以上这些研究奠定了嵩山地区的地质研究基础。六十年代以来,河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和武汉(北京)地质学院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包括嵩山地区的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965年和1977年1:20万临汝幅、许昌幅对区内基底与益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武汉)地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地院以及省内各系统的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均对本地区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出版和发表了数以百计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大大提高了嵩山地区地质研究程度。
三:为了合理寻找并开发矿产资源,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正确认识地质地貌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必然。除了收集和研究前人的资料外,必须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学习,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本次实习以时间促学习,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多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回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源主要为自然降水和深层地下水,用水主要靠库、塘、堰等截流蓄水供给,部分地段打深井取水。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林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组成。次生林以栎类、化香、鹅耳枥等为主,形成的林分类型有:锐齿槲栎林、栓皮栎林、橿子栎林、化香林、鹅耳枥林、化香栓皮栎林、化香杂木林、橿子栎杂木林、阔杂林等。人工林有:华山松林、油松林、侧柏林、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油松刺槐混交林、其他阔叶林、经济林等。此外,还有不同类型的灌木林、草地等。
2.动物:本区动物区系的主要特征是华北区种类占主导地位。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鸟兽种类和数量比较多,常见的兽类有黄鼬、黄兔、田鼠、褐家鼠、小家鼠、岩松鼠、豺、鹿等。数量较多的鸟类是八哥、黑卷尾、家燕、石鸡、火斑鸠、灰喜鹊、乌鸦及麻雀等。
海拔1000m以上的区域,隐蔽条件好,食物也比较丰富,以森林动物为主。常见兽类有狐、羚羊、野猪、青羊等。常见的鸟类有金鸡、稚鸡、画眉、短翅树莺等。
3.土壤:嵩山地区的土壤复杂多样,有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环境的差异性,导致土体内部不同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再加上人类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形成,最终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土壤。
嵩山地区的土壤大体可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大类。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址一个。古文化、古科技遗址遍及风景名胜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缩影。
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地点二:登封市西约6公里练车场 实习内容:岩株及花岗岩 1.花岗岩:
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其密度最大的铁镁硅酸盐矿物,在岩浆温度最高时形成;密度较小的矿物,如长石和石英,则在冷却的后期形成。形成于熔岩中的矿物,通常可以毫无拘束地生长,并有发育完好的晶形。花岗岩为粒状结晶质岩石,主要的成分矿石为碱性长石及石英。通常长石含量多于石英,两者成互嵌组织产状有如下三类:(1)不同成分碱性长石单独产出、(2)不同的碱性长石以同形类质成固熔体或双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晶状交生、(3)与钙长石成固熔体造成聚片双晶交生,但其中80-85%为钠长石。碱性长石在岩石学是指正长石、微斜长石、钠长石及奥长石或由上述长石合成固熔体,奥长石中所含钠长石分子百分比不低80%。钙长石与钠长石成分可以各种比例形成固熔体,即矿物学所谓之斜长石矿物或钙,钠长石类。
我们所采集到的标本有肉红色花岗岩,红色花岗岩,灰白色花岗,根据晶粒的大小分为粗粒,中粒,和细粒。
地点三:老母洞南1000米逍遥沟处 实习内容:辉绿岩墙 1.辉绿岩
辉绿岩一种基性浅成侵入岩。深灰、灰黑色。主要由辉石和基性长石(与辉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类)组成,含少量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基性斜长石常蚀变为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和高岭石;辉石常蚀变为绿泥石、角闪石和碳酸盐类矿物。因绿泥石的颜色而整体常呈灰绿色。
辉绿岩为深源玄武质岩浆向地壳浅部侵入结晶形成,常呈岩脉、岩墙、岩床或充填于玄武岩火山口中的岩株状产出。辉绿岩墙素描图: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砂岩:由2—0.05mm的碎屑胶结而成。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是长石、白云母、黏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根据粒级大小,砂岩可分为粗粒砂岩、中粒砂岩、细粒砂岩。根据矿物成分,砂岩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在这里采集的砂岩为中粗粒砂岩,颜色为浅绿色或橄榄色。在王堂水库附近采集的为细粒砂砾岩,又叫平顶山岩.实习过程中我们采集的沉积岩标本有:砂砾岩、、砂岩。砂砾岩标本描述:颜色为红色,为沉积碎屑岩。成分为砾石、红色连接物及少量细砂。碎屑结构,层理构造。
粗粒砂岩标本描述:又称大战矿岩。颜色为青灰色或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白云母。碎屑结构,层面构造。
细粒砂岩描述:又称平顶山砂岩。学名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白云母和粘土矿物。碎屑结构,层面构造。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这次实习我们主要采集了一些典型的变质岩,有石英岩、千枚岩和花岗片麻岩。
石英岩标本描述:新鲜面为灰白色、青灰色,风华后呈浅褐色。主要矿物为石英,可含长石、云母和磁铁矿。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千枚岩标本描述:颜色含银灰色、褐色、灰白色。成分为绢云母、石英和富钠斜长石。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花岗片麻岩标本描述:颜色为青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要成分为片状和柱状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变晶结构,片麻构造。
1.石英岩
是石英含量大于85%的变质岩石,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过热变质作用而形成。矿物成分除石英外,还可含少量长石、白云母及其他矿物。坚硬致密,纯石英岩色白,含铁质者则呈红、紫红等色,或具铁矿半斑点。可作建筑材料和玻璃原料。
在中岳庙后沟处采得的嵩山石英岩标本描述:新鲜面呈灰白色、青灰色,分化后表明呈浅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次要矿物成分为长石、云母、磁铁矿。变晶等粒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为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类石英砂岩。层理表现为有马尾状的斜层理。2 千枚岩:
由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经低级区域变质而成。变质程度比板岩稍高,原岩成分基本以全部重结晶,主要由细小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钠长石等新生矿物组成。
3.辉绿岩
辉绿岩是 一种基性浅成侵入岩。深灰、灰黑色。主要由辉石和基性长石组成,含少量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在登封逍遥沟有一处辉绿岩墙(如图2-1)大约宽8-10m,高约36米。由于受到岩墙积压呈破碎状,节理发育,严氏硬度大。呈灰黑色,细粒全晶质构造。岩墙为太古代登封群条带状混合岩。岩墙与围岩成不整合关系界限分明。岩墙产状:倾向:NE85°倾角:56°走向:SE175°/NW355°
4月24日下午我们在登封逍遥沟实习了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侵入体为辉绿岩(基性浅成岩),围岩为条带状混合岩,属于登封群,岩墙与围岩接触分明为节理发育,形成于太古宙时代,我们按要求采集了辉绿岩与条带状混合岩标本,辉绿岩新鲜面为灰绿色,风化后为黄褐色,成分为富钙斜长石,辉石及少量角闪石和橄榄石,细粒结构,板状构造。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条带状混合岩标本为褐色、灰色、白色,成条带状排列,成分主要为长石、云母、石英等,粒状变晶结构,片麻构造。附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素描图(图2-1)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折端。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有时也称轴部。④枢纽。同一褶皱面中最大弯曲点的连线。⑤轴面。各相邻褶皱面枢纽联成的面,其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轴迹。⑥脊和槽。在横剖面上褶皱面的最高点称脊(对背斜而言),最低点称槽(对向斜而言),相应地,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脊线,槽的连线称槽线。
4月27号上午,我们在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岳庙后山上,观察了登封大背斜(如图3-1)。该背斜为倾斜背斜,两翼倾角不等°。宽约230米,高约75米。褶曲节理发育,岩性为石英岩,形成于中元古代。北翼地层出露较完整。附褶曲素描图(图3-1和图3-2)
二.断裂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断层的规模有大有小,所波及的深度有深有浅(深可切穿岩石圈或地壳,浅可切穿盖层或只在地表);形成的时代有老有新;有的是一次构造运动的结果,有的是多次构造运动的结果;有的已不活动,有的还在继续活动;形成断层的力学性质或张或压或剪,各不相同。
按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断层可分为基本的三类;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正断层,断层面倾角一般较陡。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逆断层,断层面倾角变化较大,从陡倾到近水平。一系列低角度逆断层组合起来,被冲断的岩片就象屋顶上的瓦片那样一个叠一个,可形象地称为叠瓦状构造。如果断层两侧的岩石不是沿断层面上下移动而是沿水平方向移动,则称平推断层。如果把这三类断层与形成的构造应力联系起来,通俗地说,正断层由拉张应力引起,逆断层是挤压应力的结果(故常造成地壳的缩短),平推断层则与剪切应力有关,其断层面常近直立。
断层标志:
1、有主断面。
2、两侧若是沉积岩,产状不一致,紊乱。
3、脱泄,褶皱代表本盘受力方向。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4、有构造岩(动力变质岩)
5、有角砾岩,带棱角,碎后胶结,成分单一。
6、断层泥(处于最近仍在活动的断层中)
7、动力变质矿物:产状方向沿重力作用方向,断层面两侧有氧化铁,呈红色,析出二氧化硅,原岩胶结硅化。
8、有擦痕,断层两侧发生移动。
9、有阶步。
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它分长边和短边。罗盘打开后,罗盘面上有一个小轴,压下去后指针就不会再动,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读数,二是对指针起保护作用。罗盘的盖上有一面镜子,为了方便读数。另外,罗盘既然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那么它自然是以东西为界线(地质方位),就是在0°-90°、270°-360°时把北放前边,如45°读作北东,小于45°时,读北北东,那么大于300°,读北北西;90°-270°就是把南放前边,如135°,读南东。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罗盘是只测其倾向和倾角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就玉皇庙附近这个断层来说,测倾角时,使长边(有刻度的一面)竖着放(放在笔记本上更标准),然后使水平气泡居中,读罗盘中那个小白针所指的度数,经测量,这个断层面的倾角为46°;测倾向时,使罗盘的短边和断层买内平行,然后看到罗盘中的水平气泡居中时,读出指针的数值,测得这个断层面的倾向为155°
三节理
节理是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它是岩石受力而产生的裂隙。
根据节理与所在岩层产状要素的关系,可分为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走向节理的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平行;倾向节理的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大致垂直;斜向节理的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的走向斜交;顺层节理的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根据节理走向与褶曲轴走向的关系,可以分为纵节理、横节理和斜节理。纵节理的走向与褶曲轴走向大致平行;横节理的走向与褶曲轴走向大致垂直;斜节理的走向与褶曲轴走向斜交。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根据节理的成因,可分为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根据节理与成岩过程的关系,可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根据节理的力学性质,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张节理是在引张(拉伸)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隙。
它往往具有张开的裂口,节理面粗糙不平,没有擦痕,往往不切过砾石或砂粒,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间距较大,延长不太远,有时为石英脉、方解石脉或矿脉所充填。剪节理是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隙,又称扭节理或X节理,它具有紧闭的裂口,节理面光滑平直,延伸较远,多能切过砾石或砂粒,剪节理发育密集,多发育在与压应力方向成45°夹角的两组平面上。
中岳庙后沟200m处的背斜上发育有许多节理大致有两类:剪节理和张节理,多为厚层节理,在背斜的左边还有间接利于张节理的交叉即X 节理。见图3-1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断层与节理皆属断裂构造,是岩石的脆性变形,而且断层往往是由节埋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就其力学成因来说,它们并无本质差别。但断层规模较大,沿断层面发生了明显的位移,某些规模较大的断层控制着两侧的差异沉积作用和构造变动,有时甚至分隔着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一、嵩阳运动
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
二、中岳运动
中岳运动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它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
三、少林运动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生褶皱及构造。
有关此项的一项实习内容是在中石炭地层采集浅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描述如下:
1.腕足类 描述:由两个半壳组成,但大小不一致,大可有指甲盖大小,小可至米粒大小。生活在淡水中称哈;生活在海水中称蚌。此类生物附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2.珊瑚类 描述:主要为单体、管状,有麦秸杆粗细,中空,在圆洞底部中央有小凸起。在75米以内的温暖浅水中附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
3.蜓类 描述:大小、形状似麦粒,纺锤状或接近于圆状,内部有网格状,为生活在浅海中的蜉蝣生物。4 海百合 描述:石炭纪、二叠纪蜉蝣生活在浅海中,现在生活在深海中,形状比麦秸秆稍粗,圆柱状,中心有极细小洞。
5.螺类 描述:类似于现在的海螺。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6.棘皮动物 描述:面上有凸起。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于地壳中的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天然矿物质保健药石,是一种形似麦饭团粒太的岩石,含无机元素30余种,登封麦饭石属于火成岩,石英斑岩中的一种矿物质,其外观浅灰色(硬质)和浅黄褐色(软质)两种,其颗粒如我国早在宋朝就有记载麦饭石可作药用,明《本草纲目》中亦提到麦饭石“甘、温、无毒”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饭石具有利尿、健胃、保肝、抗疲劳等生物活性麦如米,质地松脆,就象抓紧一饭团,地质上定名为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医学上定名为麦饭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的综合性生产经营格局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往成锯齿形,两坡明显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长而缓,称为单面山的后坡(或构造坡);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层裂隙破坏而成,2 单面山的发育主要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单面山多出现在大的构造盆地边缘或舒缓的穹窿、背斜和向斜构造的翼上。软硬交互的岩层经侵蚀、剥蚀后,多出现这种单斜地貌。3 单面山描述:山脊走向与岩石走向一致,两坡明显不对称。与岩层走向相同的山坡坡面平整,坡度缓,坡体稳定。与岩层倾向相反的山坡坡面陡,坡体不稳定,易被侵蚀,形成坡积物。
单面山横断面素描图:
、二
背斜山
背斜山,指山的形态与背斜构造相一致,山脊的位置与背斜轴相当的山地。两山坡岩层向山外倾斜。断层是岩石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断裂构造。该破裂面称断层面,断层面在地面的露头称断层线。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断层盘。如果断层面是倾斜的,则断层面上的盘称断层上盘,下面的盘称断层下盘。背斜山遭受侵蚀,沿轴部发育了河谷,山的形态破坏,出现地形倒置现象,便成为背斜谷。
中岳庙处的背斜山十分典型,岩层与岩层之间分隔十分明显,且为厚层节理。背斜山右侧大约40度,左侧倾角大约20度,断层上盘前缘所形成的崖坡或陡坎。高约70米,底宽超过230米,上有平行的断裂,因岩石未动,裂隙称节理,有几组平行的节理,如图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一 洪积扇
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洪积扇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较强,扇面上水系不发育。由于山前构造断裂下降,洪积物厚度可达数百米。从扇顶至扇缘高差也可达数百米。一系列洪积扇互相联结形成洪积平原,又称山麓洪积平原。
洪积扇因山地不断抬升,山前平原不断下降,形成上叠式扇体。当山地上升规模、幅度均较大时,老扇随之抬升,在其下方发育新扇体,形成串珠状洪积扇。当山地前缘有不等量的新构造活动时,新扇体向相对下降的一侧移动,使新老扇体并列向一侧偏转,造成不对称形态。
由于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分散形成许多支叉,因气候干旱,分散的水流更易蒸发和渗透,于是水量大减,甚至消失因此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坡度较大的扇形堆积体。在扇体的边缘需有泉水出露,成为干旱区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的绿洲。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叫做洪积物,通常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及亚粘土。洪积扇沿山麓常造成一片,构成山前倾斜平原。
二 夷平面
夷平作用是外营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夷平面是起伏平缓近似平坦面,发育过程受侵蚀基准面的控制,作用过程中力图降低地面高程,使之接近基准面
嵩山地区是Ⅳ级夷平面.Ⅰ级夷平面海拔400米~500米;Ⅱ级夷平面海拔是750米~850米;Ⅲ级夷平面海拔是1100米~1200米主要分布在五指岭,箕山地区;Ⅳ级夷平面海拔1500米~1600米,主要分布在少室山地区
三 河漫滩
河漫滩 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河漫滩沉积大多具二元结构,下部是河床相沉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
在河流作用下,河床常常一岸受到侧蚀,另一岸发生堆积,于是河床不断发生位移。受到堆积的一岸,由河床堆积物形成边滩,随着河床的侧移,边滩不断扩大。洪水期间,水流漫到河床以外的滩面,由于水深变浅,流速减慢,便将悬移的细粒物质沉积下来,在滩面上留下一层细粒沉积。河漫滩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下来的细粒物质组成,下部由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沉积下来的粗粒物质组成。这种下粗上细的沉积物结构,称二元相结构。上部的细粒物质称河漫滩相沉积,多为亚砂土或亚粘土;下部的粗粒物质称河床相沉积,多为砂、砾。有些坡陡流急的山区河流,侵蚀作用较强,河床两侧常常没有沉积物保留,只有狭窄的石质漫滩,或者只有粗大的砾石组成的漫滩。一般只在宽阔的河谷或平原地区的河漫滩才有较厚的二元相沉积。
1.平水区 即河床 主要为砾石和粗砂。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2.洪水区 即河漫滩 分为边滩和心滩 成分具有二元结构:上部:黏土类、细砂——称为漫滩相沉积;下部:砾石、粗砂——称为河床相沉积。
3.枯水区 即河流阶地 一般在中上游,越高形成时间越早。
工级阶地:分布在颍河流两岸,相对高度2~~4米; Ⅱ级阶地:相对高度5~7米
Ⅲ、Ⅳ级阶地:在颍河两侧45米以外处,相对高度15~25米,周围村民多居住于此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域为基本单元。沟道流域内,谷缘线以上的谷间地和以下的沟谷地侵蚀特点是不相同的。
地貌特征::①沟谷众多、地面破碎。
②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③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
4月26号上午我们在陈楼村委东边实习了一处黄土地貌。描述:成分主要是黏土,碳酸钙含量也较多。土质颗粒均
一、直立性好,可挖窑洞,孔隙度大,结构松散,遇水沉陷(黄土的湿陷性)。中间由砾石层,说明1在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也亲身体会到了地质考察的乐趣,激发我们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从中使我们初步掌握了科学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也尝到了野外调查工作的艰辛与甘甜。
意见和建议:
野外实习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落实、交通食宿的安排,这其中学生处于新环境中的思想变化与解决、学生安全措施的落实与检查、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当地相关部门和外校的协调与配合等等,都是要深入细致的一一应对,从而保证野外实习圆满完成。
1.实习经费的问题
学校每人100元的实习经费已经远不能满足实习需要,严重制约了实习教学计划的圆满完成,建议学校加拨实习经费。
2.野外实习的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主要涉及到交通、住宿、饮食、安全等方面,这些众多方面的问题归根到底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应以学院的名义与当地政府和各业务部门取得联系,建立起互利信任
2010年4月30号
爱我河山
机制。特别是能建立起较为固定的食宿场所和有信誉有能力的运输部门极为重要,可以极大的提高野外实习的后勤保障能力。
3.实习期间的学生安全问题
如前所述,学生私自上山、半夜不归、危险区不重视、生病、实习工具使用不当等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对于这些突发问题的处置,应有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得当措施的落实,同时与当地有关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一旦有突发性事件出现,就能在较短时间内予以妥善处理。
随着科普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范围更广的大众的地质文化考察与旅游正方兴未艾,但是嵩山地区在地质旅游方面的宣传力度并不够,对该地区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亦不完善,我们所做的上述努力,旨在能够引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希望能象开发当地人文旅游资源和其他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一样,使嵩山地质文化旅游能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为丰富人类文化生活,为当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010年4月30号
第五篇:嵩山实习报告
嵩 山 地 质 实习报 告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目次
第一章、绪言....................................1 第二章、地层....................................4 第一节、太古宇.................................................4 第二节、元古宇.................................................5 第三节、显生宇.................................................5
第三章、岩浆岩..................................6 第四章、构造....................................8 第五章、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13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14 第一节、太古宙~古元古代阶端..................................15 第二节、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阶段............................15 第三节、震旦纪~三叠纪阶段....................................15 第四节、侏罗纪~第四纪阶段....................................16 第七章、结语...................................16
第一章 绪言
第一章 绪言
地理位置: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
行政区划:登封市辖3个街道、9个镇、5个乡: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大金店镇、颍阳镇、卢店镇、告成镇、阳城区镇、大冶镇、宣化镇、徐庄镇、东华镇、白坪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市人民政府驻嵩阳街道。嵩阳街道:位于登封市区,是登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街道办事处。总面积60余平方千米,原辖16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余人。2006年辖18个居委会。少林街道:位于登封市西区。辖9个村委会。中岳街道:位于登封市区东3千米处。2006年,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中岳庙居委会、新店村、韩村、北高庄村、东十里铺村、花楼村、交河口村、康村、东张庄村。前身是1992年7月成立的中岳经济开发区(1996年改为中岳工业区)。2000年6月8日成立街道办事处。总面积60.1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即:中岳庙居委会、新店居委会、东十里铺村、韩村、花楼村、康村、交河口村、北高庄村、东张庄村。阳城区镇:面积:15平方千米,位于登封市东南部,距登封市中心13千米。辖6个村委会。徐庄镇: 位于登封市区东南25千米处,总面积76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37个村民组,总人口3.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8600人。2007年12月11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徐庄乡,设立徐庄镇。12月27日徐庄镇举行撤乡设镇庆典。
道路交通: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禹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自然地理经济:据登封市气象站资料:全年向阳面平均日照2275小时,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气温14.7℃,最高可达40.5℃,最低为?-15.5℃。年均降水量563毫米,年均蒸发量为1300毫米,相对湿度60%。全年最多风向为东风,频率18%,其次是西北风,频率15%,平均风速3.0米/秒。嵩山山上山下温差(年均)达4~5℃,年平均气温10.2℃。
嵩山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较为丰富。区内主要河流为嵩山南麓的颖河,属淮河水系,区内长30余公里,两岸支流呈羽毛状向东流入白沙水库。区内有小型水库十余个,水资源主要为自然降水和深层地下水,用水主要靠库、塘、堰等截流蓄水供给,部分地段打深井取水。
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第一章 绪言
人,我组成员为:**,**,**。指导教师为***老师和***老师。
交通位置图
图1-1登封交通位置图
完成的工作量:地质观察路线: 路线一:井湾——元古宇、中岳运动界面观察路线
路线二:中岳庙——古元古界、褶皱、节理、飞来峰观察路线 路线三:唐窑——下古生界、少林运动界面观察路线
路线四:稻田沟——上古生界、中生界、地表水观察路线 路线五:石淙河——断谷层、岩溶地貌观察路线
路线六:龙山——太古宇、嵩阳运动界面、泉水、辉绿岩墙观察路线 路线七:嵩顶——褶皱构造、地貌观察路线 路线八:飞机场——花岗岩、风化壳观察路线
路线九:玉皇庙——新生界、登封大断层、河流阶地观察路线
观察点:
路线一:五指岭组观察点、嵩山群庙坡山组观察点、中岳运动界面观察点。路线二:少顶山背斜观察点、罗汉洞组观察点黄盖亭飞来峰观察点。
路线三:张夏组灰岩观察点、馒头组观察点、朱砂洞组观察点、少林运动界面
第二章 地层
会善寺对面公路边 登封群郭家窑组 年龄:Rb-Sr 2510±210Ma 1 坐标:34.4912°N 112.9991°E 高程497m○观察变质片麻岩,新鲜面颜色为灰黄色,风化面为深灰色,岩石的混合岩化不强烈,条带状不太明显,节理发育,风化程度中等,块状构造,成岩矿物为: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在此处原来有一条沟,在那里观察片麻岩较理想,但沟已经被填埋)
龙山南坡 嵩山群罗汉洞组 年龄:Rb-Sr 1952Ma 坐标:34.4866°N 113.0123°E 高程558m 观察的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底砾岩,底砾岩的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差,胶结物为硅质、硅铁质胶结,砾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岩碎块。在爬龙山的的过程中,在山坡山上可见许多石英岩的碎石块。
第二节、元古宇
井湾向北的公路旁 古元古界嵩山群五指岭组 年龄:Rb-Sr 1799Ma 观察的岩石为千枚岩和片岩。先观察到的是千枚岩,千枚岩呈黄灰色,片理面具有丝绢光泽和小的皱纹,千枚状构造,结晶颗粒小,用肉眼无法看到。然后观察到的是千枚岩向片岩过度的千枚状片岩,接下来观察到片岩,片岩的片理面不具有丝绢光泽和小皱纹,结晶颗粒用肉眼已经可以观察到。
唐窑村 中元古界五佛山群马鞍山组 年龄:K-Ar 708Ma 坐标:34.5424°N 112.9593°E 高程601m 观察到的岩石有砂岩和砾岩。砂岩的成岩矿物为石英,铁质胶结,细砂结构,块状构造。产状为347°±4°∠10°±2°。砾岩的砾石主要成分是石英,磨圆度较好,分选性中等,胶结物为硅铁质胶结。此处可能存在小断层。
第三节、显生宇
唐窑村下山小路旁 古生界寒武系朱砂洞组 坐标:34.5442°N 112.9576°E 高程582m 观察到的岩石为灰岩,新鲜面为灰黑色,块状构造,晶质为隐晶质,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属碳酸盐岩矿物。灰岩比较坚硬,在灰岩中,有较多的生物化石。
唐窑村下山小路旁 下古生界寒武系馒头组 坐标:34.5457°N 112.9563°E 高程571m 观察到的为紫红色泥岩,新鲜面为紫红色,块状构造,抗风化弱,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产状为335°±5°∠22°±2°。泥岩的矿物可以细小,用手摸上去较光滑,砂岩用手摸起来有粗糙感,这是区别砂岩与泥岩的简便方法。
唐窑村下山小路旁 下古生界寒武系张夏组 坐标:34.5480°N 112.9521°E 高程557m 观察到鲕状灰岩,颜色为深灰色,可以清晰地看到鲕状,鲕状灰岩是浅海相沉积,在潮汐、波浪的振荡作用下形成的。再向下走,可以见到豆状灰岩、竹叶状灰岩、豹皮状灰岩。豆状与鲕状的差别是:鲕的直径<2mm,豆>2mm。
稻田沟村 下古生界寒武系崮山组
第三章 岩浆岩
3-1
图3-1 辉绿岩墙
登封大断层处的花岗岩侵入体
坐标:34.4368°N 113.0401°E 高程313m 从登封大断层的断层面往北走约15米,可见一片出露的花岗岩侵入体,该花岗岩侵入体遭风化剥蚀很严重,表面的岩石已成为碎屑,颜色为灰黄色。该侵入体是沿层面侵入,侵入位置为大断层的下盘石英岩岩层的底部,该侵入为深成侵入,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采石场
坐标:34.4510°N 112.9964°E 高程385m 在该采石场首先可见到的是出露面积很大的灰黄色的花岗岩岩株,该处花岗岩与登封大断层处的花岗岩属于同一个岩株,该岩株为15km*10km,是早期深成侵入,钾长石含量较高,风化较严重,在表层已经形成风化壳。在采石场,后期侵入的花岗岩沿裂隙侵入到早期侵入的花岗岩岩株内部,后期侵入的花岗岩颜色较浅,岩性坚硬,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辉石、角闪石、黑云母。后期侵入的花岗岩可作为石料进行开采。如图3-2
第四章 构造
为下降泉。泉水一年四季不断,夏季由于降水丰富,泉水流量增大,泉水下游形成的河流里的石头的磨圆度好,分选性好。在犬的旁边,也可见到旁边的岩石有水渗出,但未形成泉。如图4-1
图4-1 裂隙泉
石英岩上的波痕印模
在从井湾到蛤蟆嘴的公路旁,可看到石英岩上的波痕印模,石英岩印模的产状为355°±10°∠60°±4°。该印模波峰朝下,波谷朝上。原处的波痕已被风化或人工开采而消失。如图4-2
图4-2 石英岩波痕印模
第四章 构造
单面山:指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岳。单面山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长而缓,称为单面山的后坡(或构造坡);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层裂隙破坏而成,称为单面山的前坡(或剥蚀坡)。我们在王堂水库旁实习了构造地貌的一种——单面山。
单面山描述:山脊走向与岩石走向一致,两坡明显不对称。与岩层走向相同的山坡坡面平整,坡度缓,坡体稳定。与岩层倾向相反的山坡坡面陡,坡体不稳定,易被侵蚀,形成坡积物。
大石淙、小石淙
坐标:34.3987°N 113.1766°E 高程231m 大石淙和小石淙地区为岩溶地貌,岩石岩性为寒武系的白云质灰岩,到处可见溶洞,溶沟,溶坑,节理发育,由于河流的冲蚀,并且石灰岩易溶,形成了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在大石淙旁边,为一大的断层,该断层为正断层,断层面的产状为340°±10°∠60°±5°。上盘产状为34°±4°∠14°±2°。下盘产状为200°±2°∠11°±3°。上盘岩性为石盒子组的泥岩,下盘岩性为白云质灰岩。
少顶山大背斜
图4-5 少顶山背斜
由于当时天气状况太差,无法进行拍照和测量产状,未观察到背斜的轴部。所以从网上下载了一张背斜的图片。在该背斜的东北侧有一断层,图中未显示。
少顶山背斜东侧沟谷中
在该斜坡上,节理很发育,主要为剪节理,其中一对较大的共轭X剪节理的产状为180°±3°∠80°±1°,272°±5°∠67°±1°。该坡的层理也很3和楔状层理○4。如图4-6 发育,有槽状层理○
第四章 构造
图4-7 登封大断层素描图
图4-8 登封大断层断层面
第五章 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该区已探明的矿产品种达37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优点。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钒土储量2.4亿吨,3
第六章 地质发展史
2300Ma的“ 嵩阳运动”,800Ma前的“中岳运动”,560Ma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200Ma,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230Ma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第一节 太古宙~古元古代阶段
嵩阳运动
嵩阳运动是发生在2500Ma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后期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嵩山渐渐被夷平,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滨海和浅海环境,于是接受了被称为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铁等物质的沉积。
中岳运动
中岳运动发生于距今1800Ma的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遂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渍层的底层层序。
第二节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阶段
大约距今1400Ma前后,嵩山地区开始沉降,这一沉降的范围大大超出以前的范围。首先在嵩山西段边坡沉积了兵马沟组。之后沉积了五佛山群。
少林运动
少林运动发生于距今800Ma~680Ma左右,嵩山地区开始剧烈的隆升,由于隆升速率不一,引起五佛山群重力失稳,形成了嵩山地区独具特色的、发育在浅表构造相环境下的伸张构造体系——重力滑坡构造,遂发生表层滑动褶皱和滑动断裂并形成飞来峰和构造窗。
第三节 震旦纪~三叠纪阶段
加里东、华力西运动
发生于距今543Ma前后的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
参考文献
1高程的测量误差是20m—50m.○2辉绿结构——是一种在自形、半自形斜长石晶体的交叉空隙中充填他形○辉石颗粒的结构.3槽状交错层理——流水成因,槽状前积层长轴所在面会聚方向代表的倾○斜方向即为水流方向.4楔状斜层理——波浪或水流成因,前积细层面倾向代表水流方向,但通○常伴有两组方向.参考文献
司荣军.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河南省地质矿业厅.河南省岩石地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登封气象站资料.网络
黄定华主编.普通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李叔达主编.动力地质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马建华.嵩山地区自然地质及其实习.科学出版社,2006 河南省地质矿业厅编著.河南省岩石地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