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示范新村建设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10:4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区示范新村建设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区示范新村建设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区示范新村建设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全区示范新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昨天,大家现场参观了去年全区重点建设的8个示范新村。前面,大石镇、泥窝村、龙潭乡、区检察院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寿于同志传达了市上会议精神,总结了2005年示范新村建设暨特色农业发展工作;正平同志具体安排了2006年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去年以来,我区始终坚持示范新村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根主线,促进农民增收这个目的,狠抓了无公害蔬菜、种草养畜、水产养殖、岩桂和油橄榄栽植,不少村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回头审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还不够,存在产业趋同现象。二是在调整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一些地方不是面向市场调,围绕农民增收调,而是围绕目标考核和应付检查调,调整的起点较低。三是招商引资、龙头企业、业主开发多种成份、多方力量参与不够,还是仅仅依靠农民自己调,一家一户调、单枪匹马调,农民群众怨气还比较多。四是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营销手段还十分落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五是对农民的技术技能(包括农业科技和非农技术技能)培训、观念和理论的引导还不够,也存在一些盲目性。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意三点。

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在此前提下,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推进优势农产品合理布局,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定位要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性举措,要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示范新村为载体,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的,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和项目支持等措施,全面启动“绿色经济长廊”工程,重点培育无公害蔬菜、种草养畜、白龙湖网箱养鱼、岩桂和油橄榄种植四大特色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产业格局。

三是培育壮大产业结构调整载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通过财政支持、实行税费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等措施,培育壮大、改造提升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要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形式,推、育、引、聘等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民、机关干部从事农业开发,引导种植能手、专业大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发展规模经营,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扩大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吸引一批从事二、三产业开发的业主投身农业开发。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营销组织、行业协会、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拓展营销渠道,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又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既是政治问题又是当务之急,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努力建立农业增效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调动好广大农民的自主经营的积极性,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支持和维护他们意愿,不要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强行干涉。

二、关于示范新村建设问题

去年,我们把加快示范新村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相融、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按照一个新村、一个特色、一个载体、一根链条的工作思路,抓领导,抓投入,抓帮扶,示范新村开局良好,真正起到了“小 示范、大推动”的作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示范新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载体。我们一定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思想,牢固树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思想。凭自己的双手,发扬迎难而上、无私无畏、铁骨铮铮、勇争一流的精神,通过科学、求实、苦干来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区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变“要我帮”为“主动扶”,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示范新村建设为己任,带着感情做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新村建设要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继续增加财政的导向投入,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学习苍溪“户办工程”经验,继续把改田改土、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通邮架电、生态庭院等作为示范新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增收致富基础。

三是加大产业培植力度。示范新村建设要以庭园为载体,以户为支撑,围绕打造108线、212线绿色经济长廊,加快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抓好特色骨干产业,重点抓好赤化到大石蔬菜产业带的建设,认真实施家庭牧场项目,着力打造龙潭仔猪之乡,大石奶牛养殖基地,抓好白龙湖网箱养鱼,壮大“支撑”活“载体”,搞活“载体”强“支撑”。

四是用好用活资金。对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对口帮扶、退耕还林还草、广播电视村村通、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等各类专项资金,实行“投资渠道不变,用途不变,集中打捆使用”的办法,投入到示范新村建设上。严格实行资金专储制、预算制、审批制、回单制和奖惩制,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五是强化村级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特别是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特别是“两委”及“一把手”的经济发展理念、决策指挥水平。要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要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走“支部+协会”运行模式,使支部与协会有机互融、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真正达到形成联动合力,实现双赢效果,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同时积极推行“强村并组”工作,选派年富力强的优秀乡镇干部到村任职,配强村干部队伍,为示范新村建设提供监督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完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始终围绕农村发展经济抓党建,提高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找准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找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连接点,在帮民致富的产业活动中发挥引导带动作用。二是要进一步转变工作观念。要坚定不移地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创新服务机制,改变只重视生产的单一做法,要了解市场、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帮助农民树立起商品意识、发展意识和效益意识,按市场需求选择生产,按科学技术改变生产,按增收致富发展生产,按现代农业要求融入产业化链条。三是要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农村工作的指导要从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到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上来,遵循经济规律,坚持依法行政;从直接指挥生产、广泛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转到加强政策引导和优化公共服务上来,当好引导者、服务者和“裁判员”;从一般号召转到具体指导、典型示范上来,注重深入实际,增强工作实效,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四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民办好事,减轻农民负担作为衡量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标准,带着深厚感情,抱着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态度,注意研究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防止对减负工作出现松劲情绪,着眼于减少和积极预防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发生,及时化解容易引发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理顺农民群众情绪的工作。切实把人民群众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工作开展。

同志们,示范新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事关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找差距、想办法、添措施、破难题,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掀起示范新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新的高潮,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观摩会精神,对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刚才,会议分别通报了各乡镇(街道)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推进情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情况。一会儿,本强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就抓好我县下一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

当前,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县委、县政府召开这么高规格的会议,来专题研究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足以体现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高度关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暨农业园区建设现场观摩会后,我对部分乡镇(街道)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对比,我认为,我们乡镇(街道)的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工作已经落伍了,为什么会落伍,是什么导致落伍?在座的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去年,县委1号文件、12号文件和15号文件就已经对全县“三农”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明确提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可以说我们的发展理念是先进的,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清晰的,我们的工作部署是超前的,但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工作推进落伍了,从调研实际以及农业、扶贫部门的通报可以看出,我们大部分乡镇(街道)对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工作思路不清又不主动作为,统筹力、执行力、落实力差,顾此失彼,以致于有机构但没有专人抓农业工作,有些乡镇甚至未成立工作机构,“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以各种借口、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县直各有关部门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农技干部对关岭农情掌握不透,下基层调研指导力度不够,工作效率不高。乡镇(街道)、部门没有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阵风”、“一头热”、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今天的会议不仅是工作推进会议,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一次作风整顿会议。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参会的同志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领会会议精神,不打折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抓现代农业工作的主基调和主抓手。赵克志书记强调,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要围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来调整,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让土地种出“摇钱树”,让土地产出“金元宝”。陈敏尔省长指出,突出抓好农业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凝聚力量、形成共识,真正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这为我们农业园区建设明确了目标。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对我们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农业原料和产品的需求迅猛增长,大量农民脱离土地向工业和城镇转移,促进了土地集中流转、集约经营,加快发展农业园区的各项条件基本成熟,制约瓶颈逐步消除。同时,完成初步积累的城市工商资本正在积极寻求多元化投资,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最佳选择。从省、市层面来看,始终坚持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实施项目配套,初步形成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各级现代农业园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从我县发展实际来看,现代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科技含量较低,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不大,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步子迈得不大,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规模经营急需扩张。这些,既是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也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克服解决的突出问题。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是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一是有利于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树立新样板;二是有利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新平台;三是有利于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辟新途径。

关岭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可借鉴黔南州“185工程”的理念和模式。“185农业产业化工程”是黔南州为破解山区农业发展难题,自2008年开始实施的一种货币量化的种养模式,按照一年多熟制,种养加配套等立体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在一个农业生产内,使单位面积亩产值达到10000元、8000元、5000元以上。要把“185工程”的理念和模式作为我县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山地现代农业的主要路径。推进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率。普利的林药间(套)作模式、上关的林草间(套)作模式都很值得借鉴和推广。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和土地经营权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方式和手段,努力实现农业发展规模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土地产出最大化,带动和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认真谋划,整合优势产业,倾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园区

关岭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石漠化严重、土地破碎,没有上规模的大田大坝,只能向“盆景式”农业、“庄园式”农业要效益。农业园区的建设务必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适度规模化、结构多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商品化、营销品牌化”的总要求,围绕“大园套小园”的建设模式,各乡镇(街道)要整合现有优势产业,至少要建成1个县级以上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这里我着重强调,各乡镇(街道)在整合现有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有些产业是不能“丢”的,比如板贵在发展火龙果种植的同时,就不能“丢”了花椒,花椒是板贵精神的体现,要采取有力措施将花椒种植上移到海拔650米以上区域,并不断巩固发展;坡贡就以小黄姜为主导产业,切实治理好坡贡河的污染,不要因水污染而把“小黄姜地理标志”“丢”了;断桥的早熟蔬菜种植也不能“丢”,要着力抓好蔬菜品种的升级换代,促进蔬菜提质增效。农业园区建设要突出主导产业和产业特色,每个园区的主导产业选择不能超过3个,配套产业也不能杂,园区建设规模不得低于1000亩。各乡镇(街道)要结合通过评审的农业扶贫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倾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力争出彩。

每个乡镇(街道)建成1个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是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刚性要求,今年8月份,我们将召开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项目观摩会,通过现场观摩,对各乡镇(街道)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验,同时对各乡镇(街道)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排位,明确奖惩措施,对工作推进好的乡镇(街道)将给予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里我再强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乡镇(街道)务必将“沪昆”高速公路(关岭段)、关兴公路、320国道、210省道、永花线沿线25°以上坡耕地种植的玉米退下来,结合退耕还林还药还草,抓好公路沿线产业结构调整。

三、强化措施,抓好农业园区建设,助推同步小康取得新进步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机制。园区建设要如期建成并产生效益、发挥带动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当前,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想办法、求突破。

一是明确建设管理主体,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

要借鉴新型工业化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区域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分工协作。在这里着重强调,乡镇(街道)是农业园区建设的责任主体,乡镇(街道)党委(工委)书记、政府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县直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各乡镇(街道)要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扶贫工作站,抽调专人负责推进园区建设工作及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要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扶贫工作站和农业服务中心成员集中精力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园区建设的工作机制。要确保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扶贫工作站以及农业服务中心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园区建设工作。对不抓紧落实,不成立专门机构并明确专人负责“三农”工作的乡镇(街道),今后申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将予以限批;没有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及园区建设工作的农技人员,不得参与职称评聘。

二是建立土地流转平台,解决“建园瓶颈”的问题。

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土地流转是制约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园区建设的一大瓶颈。各乡镇(街道)在土地流转中都存在困难,特别是板贵乡、上关镇要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不要因此影响已经签约项目特别是与青岛共建的火龙果种植项目的建设进度。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土地流转工作平台,集中流转园区建设所需的土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承包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集中,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土地流转“流出规模、转出效益”。要充分发挥“小老板”工程、支部带富工程、党员带富工程、能人带富工程的积极作用,对流转的土地采取反租倒包等形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园区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园区真正成为“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重要载体。

三是做细做实规划编制,解决“怎样建园”的问题。

要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规划是龙头,是保证园区建设的重要前提。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已通过评审的农业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和拟定于8月份召开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园区建设项目观摩会,综合考虑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建设规模和配套体系,科学制订完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抓好本乡镇(街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以规划引领园区建设。要因园施策,通盘谋划园区特色主导产业,细分建设目标任务,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四是突破资金因素制约,解决“有钱建园”的问题。

各乡镇(街道)要整合各类财政扶贫资金,集中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在打造核心区的基础上,向外辐射、拓展。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能,鼓励引导社会资金、金融机构资金投入农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对口跟进,牵线对接,不遗余力地找信息、要政策、盯项目,把可用的、该得的、能争的在第一时间落实到位;二是发动群众,对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后有什么好处、带来什么效益等等,都要给群众讲深讲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是充分发挥县农口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今后凡是农业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都要集中打捆安排到园区建设上,形成集聚效应;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谋划编制大项目、好项目,对外宣传招商,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五是不断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对工作积极主动,农业园区建设推进顺利的乡镇(街道),县财政将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资金给予奖励。

五是通过做富农业园区,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使农业技术、设施、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集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要算好农业园区内的农户收入这本账,与其他农户的收入形成鲜明对比,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农业园区建设中,通过做富园区,示范引领,促农增收。

六是消除项目实施梗阻,解决“资金积压”的问题。

从刚才扶贫部门的通报来看,有些乡镇积压了大量的财政扶贫项目资金,项目申报了,资金到位了,落实不了,这是严重的不作为,是严重的“新官不理旧事”的官僚主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了项目,有了资源,你都不加以重视,不去组织实施,那你怎样造福人民,怎样消除贫困,怎样同步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汪洋副总理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开发是关乎我们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赵克志书记强调:“我们要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站在增进全省人民福祉的高度,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全力总攻绝对贫困”。陈敏尔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省贫困人口多,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薄弱。要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扶贫开发机制改革”。这些新定位和新要求,是对扶贫开发战略地位和认识的重大飞跃,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定推进扶贫开发的决心。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站在国家战略和同步小康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抓紧组织实施积压的项目,推动同步小康不断取得新进步。今年,省委、省政府改革了贫困县考核机制,对贫困县重点考核扶贫开发工作。因此,县委、政府也要重点考核乡镇(街道)的扶贫开发工作,请各乡镇(街道)对照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逐项抓好落实,年终必须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加强领导,凝聚强大合力,确保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三农”工作的核心,这既是中央、省、市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也是我县刻不容缓的重点工作任务,事关长远,意义重大。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建,形成合力,确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园区建设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四帮四促”活动,扎实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的组织实施、协调服务等工作,切实保障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投入保障。

今年,县财政将安排1000万元资金投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县乡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投入机制,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政策研究,用足用活扶持政策,除了县出台的奖励扶持政策外,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国土、金融、交通、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协作与配合,积极聚合部门项目资源,全力支持乡镇(街道)农业园区水、电、路、渠、沼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用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推动园区加快建设。

四是加强目标考核。

为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对今年启动建设的13个乡镇(街道)现代农业园区建立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县级领导负责对联系的乡镇(街道)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进行包抓督促。两办督查室、县农业局要抓紧制订出乡镇(街道)现代农业园区阶段性责任考核办法,将园区建设纳入目标任务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两办督查室要适时开展督促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将在全县进行通报批评,实行效能问责,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是当前我县“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鼓足干劲,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为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市农业产业化暨结构调整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暨结构调整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暨结构调整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亚平书记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必要性,发展思路和重点,全面分析了我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推进我市农业产业

化经营和结构调整乃至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等一下,早彩副市长还将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部署,晓锋副书记还将作总结讲话,我都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和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实现了既快又好的发展,呈现出多年没有过的强劲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7亿元,增长30.1,同比加快7.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完成24.2亿元,增长38.5,同比加快7.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1亿元,增长16.7,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亿元,增长63.9,高于全省36.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22.5亿元,增长22.3,同比加快5.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02亿元,增长21.7,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实际引进市外资金146.8亿元,增长47.5;实际利用外资8982万美元,增长79.7,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33亿美元,增长123;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68元,增长13.5。多项指标的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也是自“九五”以来增幅最大的。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5.77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4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亿元,增长15.3;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96亿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完成27亿元,增长2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23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增长21.7。

在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引导下,今年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形势喜人,成为今年全市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760万亩,增长21.4,粮食总产达51亿斤,增长38.4,比历史最高的1997年增加0.5亿斤;农民收入改变了多年缓慢增长局面,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增收517元,达到2900元,增幅达21.7,比去年同期高14.7个百分点,比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9.2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绝对额创历史新高,应该说这是一种跳跃式增长了,可喜可贺!

这种跳跃式增长的“爆发力”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说,是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释放的能量,显示了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强大威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这种跳跃式增长中,也有一些难以持续的因素。其中,农业税减免和农产品涨价两个方面,占了较大比重。今年,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使农民人均政策性减负增收45元,这一块明年就变成基数了。今年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净增300元,占增收总量的近六成,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不小份额,而随着今秋粮食的丰收、粮价的回落,价格推高的作用也衰减了。因此,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把农民增收的爆发力变为持久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从全市情况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农民收入经历了3次跳跃式增长,每次年均增幅都在15以上。1978-1984年,农民收入年均递增15.1,动力源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88-1990年,年均递增15,动力源是乡镇企业的崛起;1993-1997年,年均递增20,动力源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产品的大幅提价。分析这几次跳跃式增长的动力结构,可以看到有两种因素在起作用:一种是持久起作用的因素,如工业化进程、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等,这是决定农民增收的基础;一种是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如农产品涨价、某些政策利好等。当这些暂时起作用的动力因素衰减之后,很快便会出现农民增收乏力的低增长状态。15以上的高峰与5左右的低谷交替演进,便构成了20多年来我市农民收入的增长曲线。这一曲线告诉我们,农民收入要在短时期内形成跳跃式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长时期内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增长。可持续,是我市农民增收的着眼点,应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立

第四篇:在全市农业产业化暨结构调整流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书记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必要性,发展思路和重点,全面分析了我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对于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乃至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等一下,早彩副市长还将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部署,晓锋副书记还将作总结讲话,我都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和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经济社会实现了既快又好的发展,呈现出多年没有过的强劲发展势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出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7亿元,增长30.1%,同比加快7.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完成24.2亿元,增长38.5%,同比加快7.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1亿元,增长16.7%,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亿元,增长63.9%,高于全省36.7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22.5亿元,增长22.3%,同比加快5.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02亿元,增长21.7%,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实际引进市外资金146.8亿元,增长47.5%;实际利用外资8982万美元,增长79.7%,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33亿美元,增长123%;市区居民人均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可支配收入达到6268元,增长13.5%。多项指标的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也是自“九五”以来增幅最大的。预计全年瓿晒谏苤?95.77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4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亿元,增长15.3%;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96亿元,增长25%;财政总收入完成27亿元,增长2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23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增长21.7%。

在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引导下,今年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好形势,特别是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形势喜人,成为今年全市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760万亩,增长21.4%,粮食总产达51亿斤,增长38.4%,比历史最高的1997年增加0.5亿斤;农民收入改变了多年缓慢增长局面,预计全年农民人均增收517元,达到2900元,增幅达21.7%,比去年同期高14.7个百分点,比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9.2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绝对额创历史新高,应该说这是一种跳跃式增长了,可喜可贺!

这种跳跃式增长的“爆发力”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说,是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释放的能量,显示了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强大威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这种跳跃式增长中,也有一些难以持续的因素。其中,农业税减免和农产品涨价两个方面,占了较大比重。今年,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使农民人均政策性减负增收45元,这一块明年就变成基数了。今年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净增300元,占增收总量的近六成,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不小份额,而随着今秋粮食的丰收、粮价的回落,价格推高的作用也衰减了。因此,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把农民增收的爆发力变为持久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从全市情况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农民收入经历了3次跳跃式增长,每次年均增幅都在15%以上。1978-1984年,农民收入年均递增15.1%,动力源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88-1990年,年均递增15%,动力源是乡镇企业的崛起;1993-1997年,年均递增20%,动力源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产品的大幅提价。分析这几次跳跃式增长的动力结构,可以看到有两种因素在起作用:一种是持久起作用的因素,如工业化进程、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等,这是决定农民增收的基础;一种是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如农产品涨价、某些政策利好等。当这些暂时起作用的动力因素衰减之后,很快便会出现农民增收乏力的低增长状态。15%以上的高峰与5%左右的低谷交替演进,便构成了20多年来我市农民收入的增长曲线。这一曲线告诉我们,农民收入要在短时期内形成跳跃式增长并不难,难的是在长时期内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增长。可持续,是我市农民增收的着眼点,应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立足点。

实现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关键在于切实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根本途径在于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与工业的关联度,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配置农业资源,用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经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力求新突破。

第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力求新突破。农业产业化内部组织要素主要有4个:龙头企业、农户、主导产品、利益分配方式。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领导者,抓住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就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务之急,必须做多、做大、做强、做活龙头企业。首先,要做多龙头企业总量。围绕我市水产、畜禽、木竹、粮食、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和优质农产品,以项目为载体,大力兴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其次,要做大龙头企业规模。当前,要集中力量支持4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大力发展规模型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再次,要做强龙头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搞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不断引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名牌产品、名牌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培育名优产品、特色产品,把我市具有区域特色的特种水产、木竹制品以及数量众多的绿色食品打倒国内外市场上去。第四,要做活龙头企业的营销。引导龙头企业全面树立“竞争农业”新理念,紧密跟踪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用现代化的营销理念拓宽农产品贸易,根据不同的消费水平、健康需求、消费习惯,生产加工不同的农产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第五,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松散型联结向紧密型联结转变,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对农户的指导、服务、保护农户利益,发展长远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二,以“两个65%”为目标,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力求新突破。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努力实现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比重达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5%。这“两个65”的目标,就是我们农业结构调整的总方向。目前,我市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只有55%,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只有46%,离6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未来两年,必须下大力气努力提高比重。一是要研究市场规律,找准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当前,绿色消费已成为农产品消费的主流。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市场潜力非常巨大。要充分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努力壮大绿色食品产业。按照市场农业要求,加快制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加强农产品原产地保护的申报工作,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农业知名品牌。二是谋求比较优势,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各地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瓜菜、水果、水产、优质畜禽、毛竹、绿色食品六大支柱产业的雏形,县市(区)也基本形成了1—2个主导产业。要继续按照一县一业,一(数)乡一品的思路,坚持不懈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主导产业加快形成基地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格局,使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三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点”。重点要抓好“种子工程”和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抓好新品种的开发、引进、繁育、示范,大力开发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广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农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www.xiexiebang.com查看产品的优质率。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农业结构调整的“结合点”。只有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才能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产条件。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生态保护、农村公路、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市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各地要切实按照“引良种、建基地、精加工、树品牌、旺市场”的产业化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新贡献。

第三,以农业投融资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加大农业投入上力求新突破。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各地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调控和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多种渠道和多种经济成份的资金投资农业领域,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制。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今后,对农业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住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尤其要抓住国家即将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机遇,包装更多更大的好项目,争取一批大项目挤进国家计划“笼子”,从而得到中央、省对我市农业的更大扶持,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大力引进市外资金。充分发挥上饶山青水秀、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打开山门水界,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为重要载体,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市外资金到我市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借助外力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是充分激活市内民间资金。各地要借助今年三农工作多年未有的好形势,积极引导市内民间闲散资金投资农业开发,制定更为完善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工商资本开发农业的热情,切实增强广大农民加大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第四,以贯彻两个《决定》为契机,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上力求新突破。今年5月,市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滨湖地区发展的决定》,两个决定,一个是统筹城乡发展,一个是统筹区域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两个《决定》精神,以落实《决定》目标、任务、措施为突破口,深入推进两个《决定》的实施。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改造农村、优化农业、转移农民。要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加大撤乡并镇力度,提高县城和中心镇的经济、人口首位度、集聚度,从而辐射带动重点集镇、小集镇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发展小城镇特色经济,结合农业产业化 经营和农业主导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鼓励、支持农村能人到城镇创办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一批农民从农产品生产的第一车间转向加工营销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产业相对集聚、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小集镇,促进县城经济快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加强劳务培训、打造劳务品牌、做好劳务服务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积累资金,为农村人口城镇化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要进一步加快滨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区域联合,加速各生产要素的整合,主动融入环鄱阳湖经济圈,抓住机遇,依托项目,加大投入,建立起开放式、多元化的湖区经济,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在服务“三农”上力求新突破。新形势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产品供求关系、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农民增收渠道、农业开放程度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也必须不断地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努力实现四个“转向”:一是指导“三农”工作的视野要从局部区域转向全国和全球,从全国、全球的产业格局比较中寻求最低成本、最大效益。二是服务手段要从传统的经验指导转向信息引导,在竞争对手越多越强的情况下更迅速、更准确地掌握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济信息。三是竞争方式要从产后推销转向产前订单农业,将订单农业、期货交易等贸易方式作为今后农产品营销竞争的重要形式。四是发展策略要从产品战转向品牌战,千方百计地创造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到较大市场份额的实实在在的名牌产品,并争取达到以系列化的名牌产品作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无形资产的程度。

另外,猴年即逝,鸡年将至,各地各部门要立足当前,在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的同时,及早筹划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为明年全市经济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我坚信,我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迈向新台阶,为把上饶打造成闽浙赣皖四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议上的发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汇报材料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共洮滨乡委员会 洮滨乡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12年洮滨乡中药材种植情况做一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洮滨乡位于县境南部,洮河南岸。全乡辖12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2100多户9200多人,有70%的群众居住在洮河沿岸。全乡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28米。有耕地面积1.5万亩(但由于在土地包产到户过程中,土地丈量有出入,加上近年来的土地整理开发和垦荒,目前我乡实际有耕地面积2.42万亩)。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是:药材种植、劳务经济和农区畜牧业。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我乡土地肥沃,特别适合当归种植,是全县的中药材种植大乡。近年来,为了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我乡加大了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种植面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任务。一是成立领导机构。从去年开始,我乡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对全乡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工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村社干部和当归种植大户前往岷县等地实地进行考察,学习外地先进技术。成立了洮滨乡中药材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乡长、副乡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负责中药材技术的引进、实施、指导和检查。今年年初,我乡积极与农牧部分协调联系,确定在我乡巴杰村、常旗村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确定后,乡上及时成立驻村工作村,通过调茬,落实了地块。县政府有关领导也深入实地,对当归种植基地建设进行了现场指导。二是实行目标管理。乡政府与村委会、包村干部及农技人员分别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行政与技术“双轨”负责制,确定专人分片包干,包村、包组、包户、包技术、包效益“五包责任制”。同时将当归种植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范畴,实行奖惩。三是强化宣传动员。在积极筹划发展的同时,我乡加强了中药材种植的动员工作,通过给农户对比算帐等多种方式,鼓励群众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扩大当归等优势特色品种的引进种植,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二)强化宣传培训,加强技术服务。洮滨群众历来就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但由于原先种植品种多样,部分药材品种退化,优势和特色不突出,科技含量低、规模小、效益差,没有形成产业。通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实践探索,乡村两级调研后认为,当归种植从气候、土壤等各方面综合因素考虑,适合我乡种植。因此,乡党委、政府将当归种植作为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中之重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在宣传培训上,首先,进行外出考察。组织村社干部、群众代表和当归种植大户45人赴岷县实地考察,增强感性认识,开阔视野。其次,抓点示范。2012年,在整村推进村巴杰村建立400亩当归种植示范点一处,在常旗村建立100亩当归种植示范点一处,为扩大全乡中药材种植规模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再次,实地指导种植。为了确保药材种植成功,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县农技站为我乡派来了技术员,常年进驻村里,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将药材种植技术传授指点给农户,确保了种植的科学规范。

(三)加大资金投入,保证生产种植。在资金筹措中,我乡实行政府补助和农户自筹的办法,保证了资金的足额到位。一是县农机推广站为农户每亩落实地膜5公斤、化肥25公斤。县农技站领导多次到我乡检查药材基地建设情况,安排了蹲点技术人员,专门进行技术指导。县、乡、村三级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通过轮番倒茬的方式,全面完成了今年县上下达的1.2

万亩当归的种植任务。二是乡政府统一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将物资落实到位、技术指导到家,种植面积达到了预期规模。三是通过“双联行动”、亲邻相帮等自筹一点的办法,保证了部分贫困户的当归种植;部分特困户也通过帮扶,顺利完成了当归种植。四是中药材种植协会积极发挥作用,想方设法帮助当归种植户联系当归苗,保证了及时种植,不误农时。

(四)强化机制创新,搭建服务平台。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是我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也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所在。如何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做大做强中药材这一特色产业,我们进行了认真探索。一是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在药材种植和销售过程中,全乡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个。由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农户自主参与,统一调配种苗、调配机械,进行药材种植;同时,专业合作社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在药材价格上涨后,尽量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帮助群众销售药材,实现了销售收入的最大化。二是积极探索增收渠道。运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就地加工,增值转化。今年,“双联行动”中帮扶我乡的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在了解了我乡的实际情况后,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实地查看当归示范点建设,在统计了全乡当归种植面积后,决定集团公司初步投资200万元,群

众以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自筹100万元在我乡投资建设药材加工厂,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协调当中。同时,窑煤集团在“联村联户”行动中表示,集团公司将尽快与佛慈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协调联系,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将我乡作为佛慈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原料初产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真正实现与终端市场和药材加工企业的对接。

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我乡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群众对中药材种植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部分群众对发展中药材产业还持谨慎的态度,仍不愿放弃粮食生产而全部种植中药材。二是广大农户对中药材生产技术缺乏,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种植科技水平低下。三是农户与终端市场和药材加工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受制于二、三级中药材收购商。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乡将尽快努力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全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全面促进我乡中药材的发展步伐。

(一)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的科学引导。在深入推进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定科学规划和加强引导等方

面。积极加强与发改、农牧、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联系,深入村组和农户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市场行情,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多种措施,扩大当归种植面积。

(二)提高中药材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今后,我们将针对我乡当归生产中农户与终端市场和药材加工企业联系不够紧密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好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终端市场和药材加工企业的联系,促进我乡中药材生产发展。

(三)积极抓好中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组织编写《洮滨乡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扩大我乡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规模。同时,在种植区域集中地段,加快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推进GAP生产,促进中药材的规划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在全区示范新村建设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区示范新村建设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机关效能建设现场会上讲话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进一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 为交通“XX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在机关效能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机关效能建设现场会,目的是......

    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讲话

    同志们:最近一个阶段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加快构建常州现代农业新体系,增创常州农业发展新优势,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作......

    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讲话

    创新思路扎实工作 努力争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吴川)现场会上讲话 (2008年12月24日) 陈耀光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社......

    在全市平安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强化基层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在全市平安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基层基础工作搞得较好的......

    在全县“平安×××”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align=center>在全县“平安×××”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省县平安建设会议精神,回顾上半年全县平安建设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措施,进一步把平安创......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 讲 话 同志们: 县委、政府召开这次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主要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前不久在x县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精神,并通过观摩......

    在全市师德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市教委在新阳路小学召开了哈尔滨市师德建设**现场会。这对全市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将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次师德建设现场会,听了**区教委、五......

    副县长在全县烤烟移栽暨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当前,已进入烤烟大田移栽的关键时节,经县委、政府同意,决定召开全县烤烟移栽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烤烟移栽暨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议精神,部署烤烟移栽暨基础设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