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文明礼仪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2009-11-
5三、调研地点 xxx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第二篇:中学生文明礼仪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2009-11-
5三、调研地点 xxx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
2、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看法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相比之下,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或者自己的人数则不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约为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教育。受调查者还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而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和举行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次之。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教育网还指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反差现象、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任重道远。
六、具体建议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具体的方法各班可以设立文明礼仪大使,对班内每天的不文明具体现象进行登记,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而班主任老师则定时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
(2)多注意对平时不注意自身文明礼仪同学的引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要特别加大。
(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对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可多个班一起互动上课。
(4)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中增加文明礼仪内容。
七、参考文献:
(1)《论小学生素质教育》
(2)《小学生文明礼仪现象不容乐观》
(3)《文明礼仪伴我行》
第三篇: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2010-11-
5三、调研地点 xxx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
2、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看法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相比之下,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或者自己的人数则不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约为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教育。受调查者还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而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和举行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次之。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教育网还指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反差现象、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任重道远。
六、具体建议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具体的方法各班可以设立文明礼仪大使,对班内每天的不文明具体现象进行登记,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而班主任老师则定时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
(2)多注意对平时不注意自身文明礼仪同学的引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要特别加大。
(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对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可多个班一起互动上课。
(4)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中增加文明礼仪内容。
七、参考文献:
(1)《论小学生素质教育》
(2)《小学生文明礼仪现象不容乐观》
(3)《文明礼仪伴我行》
习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系统化教育:有条理的按一定要求培养。
整体释义:本课题为应用性基础研究。着眼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注重训练和检查,注重行为的正强化,使这些日常生活的习惯不仅促进了
孩子们道德信念的形成,促进了班集体的人文环境,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校风。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策略:
(1)充分利用校内环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如:校训上墙,楼梯口设置文明警示语,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展示学生作品,班设荣誉栏、少先队角、教育角,定期出版,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营造“书香班级文化”。通过这样的细细品读语言文字,逐步挖掘学作品内涵,提取人物的品格精华,再通过教室布置、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读书活动的氛围中,滋润了他们的心田,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并最终渗透在他们的行动中。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 在社会实践体验中,感受文明人的快乐,感受行为习惯的重要。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而真实性、有序性、参与性、有效性的实践活动,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们将课堂搬到社会,老师带领学生到十字路口,认识过马路的红绿灯标志,并带领学生练习过马路;在礼仪教育中,开展了“让食、让路、让座”的“三让”活动,孩子们把第一口饭菜夹到家长碗中,出入门时让长辈和他人先行,乘坐公交车让老幼病残孕先坐,把关爱送给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到每一次实践活动中。每年国庆前夕到天安门观看花坛美景,同学们在广场上捡起游人们扔的烟头、纸屑,用“弯弯腰留下一片清洁”的行动,赢来中外游客赞誉的目光;游园时做到排队不争抢、不毁坏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午餐后“人走地净”已成为共同的行动;观看演出时从进场到离开除了热情的掌声听不到说话声,看不到中途上厕所走动的人;乘坐电梯时,学生们整齐的右侧站立,成为公共场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迎奥运的热潮中,我们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迎奥运”的系列宣传活动。在王府井大街举行的“牵手奥运、礼仪同行”活动中,孩子们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地宣传倡议,400余名中外游人纷纷在宣传板上签名、留言,他们发出“观校尉风采,与北京同行”的感言;“排队推动日”的活动中,学生和家长在长安街上手持“文明乘车、方便你我”,“遵守秩序、排队候车”,“好形象、好榜样”的宣传牌,维持站台秩序;在王府井北口,学生们身披“文明礼仪小使者”的红色绶带,手持“珍爱生命、请文明出行”,“保安全、请走斑马线”,“讲文明、请看绿灯行”的宣传牌,维持路口的交通秩序,劝阻闯红灯的行人;在西单商业街和王府井步行街,孩子们开展呼唤文明、杜绝陋习的“禁痰”宣传活动;在东单路口“世界地球日”的宣传活动中,同学们身穿用废弃物制作的环保服装,向行人发放宣传单和布袋,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环保行为。欣龙春绿色消费网站、《北京晚报》、《北京日报》等媒体都有相关的报道,近两年中,我校已有近500人次参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实践宣传活动。“小手拉大手”影响了社会,收到良好的反响和效果,做文明的社会人,为社会文明作贡献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
※ 建立星级评比制度,在检查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凭简单的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总要在实践中得以训练和体现。因此,为了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持之以恒地开展“日查、周结、月评、期末奖”的常规教育评比活动。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荣誉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在学生中形成一个争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日查:每天由老师和小卫士(学生)组成的检查小组,按照“进校”、“卫生”、“放学”、“课间”、“两操”五项,进行全天“五项全优,及位斗、桌面、书本皮、书包拉链、储物柜、开窗通风的细致检查,随时随地纠正学生行为偏常的现象。同时对学生的违规行为逐人登记,逐班评分(采用加分制),逐日公布,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周结: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加分情况,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月评:进行每月的班级量化的评比,以共同明确待达标要求,以评价促养成,循序渐进鼓励评价提高,使学生外化行为转变为内驱力,产生正效应。
期末奖:每学期末都要根据平日的量化成绩,评选出“班级量化”奖项、“五项全优”的奖项,以促进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整体提升。
※ 加大自我教育力度,营造学校教育氛围,深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开设“礼仪课堂”,“好习惯课堂”丰富学生认知,利用七嘴八舌议道德大讨论,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力度,形成共识。弘扬正气。又如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我校各中队都举行了“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队会的观摩活动。队会紧紧围绕“好习惯伴我成长”的教育主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让队员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白应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改正不足,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让队员们深刻地认识到养成好习惯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更要付诸实践。队会活动不仅成为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成为展示少先队员风采的舞台,孩子们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班级管理中,我们推行了班级责任岗位制,创设各种学生岗位:卫生、文明、节能、作业、纪律、活动等小干部岗位,明确各种岗位的职责,让学生,体验岗位的酸甜苦辣,感受岗位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学生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负责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设立了家庭责任岗位,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劳。我们在体验的同时也进行岗位职责考核评比活动,对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进行打分,从而激励学生对自己一言一行进行反省与修正,最终提高负责的决心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3)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多方面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而在各学科中都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丰富内容,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
中的重要地位,各学科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
因此如何挖掘这些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强化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加强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此我们坚持做到了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我们坚持制定每节课的德育渗透点。渗透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做到: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自觉渗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全面渗透;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关注动态生成资源,有机渗透;精心创设情境,巧妙渗透。
总之,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渗透的德育点不同,避免生搬硬套。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各种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从而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贡献力量。
(4)“小手拉大手”,两代人共同成长,利用家校合力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家庭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以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着特殊作用。我们在思考中感到,学校教育永远是处在大环境中的,是与家庭教育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今天的孩子们非常幸运的成长在相对稳定与进步的社会,他们对成人的世界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两代人共同成长”是新型社会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文明素质,是促进家庭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的责任不仅要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同时还要力求影响和带动家长,营造家庭的文明氛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基于此认识,我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力求解决问题、指导行为。“我与家人共答题”,共同学交通安全知识,和家长一起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文明行路人;“我与家人文明看戏”,同看话剧,和家长共同做礼貌热情的文明观众;“我与家人共成长”的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家长共同做有素质、有教养的文明北京人。我们要求学生们将每一次的礼仪知识讲给家长听,既考察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知晓情况,又影响带动了家长。一位家长是这样写的:“听儿子给我讲了关于乘车、走路、上下楼梯、乘电梯等一些生活细节中的礼仪常识,以前我并不清楚,是儿子给我补上了这一课。现在孩子既然告诉我们,并要求我们做出榜样,那我们就不能无动于衷,让我们跟孩子一起做一个文明的行路人。”三年级一位学生的父亲写道:“以前我常骂孩子,看他们学习和其它事不满意,一着急就开始骂。今天听孩子回家宣传告别脏话,我一定改掉这个坏毛病,一定!”
“礼仪课堂”、“好习惯课堂”和“家长学校”互动相融,改变着家长的生活陋习,促进着家长的文明观念,形成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局面!
(一)研究结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就是把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内部联系组合成的整体去进行教育的过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应该包括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层次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等内容。
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首先明确目标方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方向和规格,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的选择和管理评价。我们以上级文件为依据,研究拟定出了不同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形成各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之间的相互街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
2、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层次化。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拟以上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为依据,筛选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形成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渠道。我们拟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途径为横坐标,以小学生不同年级为纵坐标,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层次性教育,形成一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立体途径系统,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果本研究继续延伸,可以形成系列的活动设计、效果检验标准、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化教育的具体实施建议和有效的实施策略。为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研究者,提供生动、具体的研究素材。
第四篇:中学生文明礼仪(精选)
一、课外交往礼仪
1.出入学校大门
(1)在学校无论何时何地见到老师都要主动问好。学生应该面带微笑的一边问候,一边恭恭敬敬地行鞠躬礼,这是作为学生最基本的礼仪,不仅表现对老师的尊敬,也表现了自身的素养。
(2)进出校门要佩戴胸或相关证件,胸卡是学校的标志,应该坚持佩戴。
(3)进入校区要严守纪律,不揽腰搭肩,不互相追逐打闹,高声喧哗,骑自行车的同学进入学校要主动下车推行。
(4)遇到同学要主动问好,虚心接受门卫与值日同学的检查指正与督促。
(5)放学回家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向师长鞠躬致敬并主动道“老师,再见!”对同学也要道声“再见”。
2.进出老师办公室
(1)不要唐突造访。作为学生随便出入教师办公室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唐突造访,冒失进入,不但影响自己要找的老师的工作,也会影响办公室其他老师的正常工作。进入老师办公室要先敲门,然后喊报告,在得到老师的同意之后,才能进入办公室。
(2)不要停留太久。老师每天既要钻研教材、备课,又要批改作业、试卷,还要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每天的工作安排通常都是紧凑的、有计划的,如果学生在办公室里停留太久,就会打乱或影响老师的工作安排。
(3)不能随便乱翻东西。如果所找的老师不在办公室,不要乱翻老师的东西,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不礼貌,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4)不要大声说话。在教师办公室里说话要小声,轻声轻语,尽量保持安静。出入时要注意不要发出声响,尽量不影响其他老师的正常工作。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轻声的把门带上,并有礼貌的离开。
二、课堂教学礼仪:
1.课堂礼仪
(1)课前做好上课准备,准备好相应的课堂用品,按时进教室等待老师上课。
(2)课上遵守课堂纪律,积极举手发言,态度端正,声音洪亮。
①课上坐姿要端正,注意力要集中,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做好笔记,独立完成练习,不看与本课无关的书报,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说闲话或做其它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②自习课上,同学应认真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不做其它无关事情,更不能随便走出教室,要始终保持教室安静。
③如在上课过程中对老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时,最好下课后单独找老师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若非提不可时也要注意场合和说话方式。
④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允许不能随便说话,更不能随意离开座位或做出一些粗鲁无礼的行为。
⑤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切不可坐在座位上,就冲口而出,在其他同学回答老师提问时,不要随便插话。别人回答错了,或者回答不出,不可在旁讥讽嘲笑,捣乱课堂秩序。陈述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让别人听清自己的观点。发言后,经老师允许方可坐下。当被问到答不出的问题时,切不可有抵触情绪。
⑥上课迟到应特别注意举止的文明和礼节的周到。站在教室门口用老师能听到的声音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适当时向老师主动说明迟到的原因。回座位时,速度要快,脚步要轻,以免再次影响他人。坐下之后,应迅速集中精力,取出课本和笔记,融入课堂气氛,静听老师讲课。
2.下课礼仪
(1)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班长喊“起立”,每个同学都要及时起立,站直站好,双眼注视老师行注目礼,并鞠躬齐声问候“老师好!”或“老师再见!”以表示对老师辛勤劳动的感谢。待老师离开课堂或经老师允许再自由活动。如有听课老师,应先请听课老师退席,同学才能自由活动。
(2)课后按时、认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认真体会老师在作业中悉心批改之处,这同样是对教师的尊重。
3.课间礼仪
(1)课间休息时不得在教室里打闹;可放松身体坐在座位上休息,也可到走廊里或窗前远眺让眼睛放松一下。
(2)课间言行举止要注意文明,严禁在走廊里乱跑乱撞,追逐打闹,大声喊叫,以及在路上吃零食。
(3)课间在走廊等地遇到老师时,要主动给老师让路,并点头示意说:“老师好。”
(4)课间上厕所时应注意形象,遵守秩序,不可大声喧哗,不在厕所墙壁上乱涂乱划。
(5)课间游戏要注意安全,文明高雅、相互谦让,可稍微活动,但不能影响下节课的上课质量。
(6)课间要抓紧时间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如书籍、文具的准备,知识的热身等。
三、同学交往礼仪
1.同学之间要平等待人,相互友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遇到同学应主动打招呼,态度要热情、诚恳。
2.同学之间免不了相互借用东西,但是必须做到有借有还,不能随便乱用他人物品。要注意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如有需要,应及时征求他人同意,不能自说自话,拿了就用。
3.同学相处要自尊自爱,不要热衷于接受他人的馈赠。
4.同学之间谈话要注意场合,掌握分寸,态度要诚恳、谦虚,真诚对待每一位同学,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得到他人的尊重。
5.在集体生活中,要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要按照大多数人的意志做事,千万不可我行我素。
四、校园与公共空间
1.校园与教室
(1)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校园是我们生活学习的地方,整洁的校园环境会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愉悦地工作。作为学生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自觉保护校园环境。
(2)爱护校园的体育设施。体育设施是为学生锻炼身体和进行体育活动所准备的,爱护体育设施是确保体育场地充分使用和身体锻炼的安全有效的保障,也是健康身体的必要保证。
(3)爱惜教学设备。教学用具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辅助教具,是沟通抽象和具象的纽带,学生应该自觉爱护这些公共财物。使用时要小心,拿时要稳,放时要轻。
(4)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有些同学爱拿教师教学用的粉笔,在教楼、教室的墙上乱涂乱画,这些都是不应该的。还有的同学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和食品包装袋,这些毛病也要努力克服。
(5)举止要文明。校园活动时,有的同学在校园内追逐打闹,横冲直撞,高声喊叫,没有一点斯文的表现。在校园里,如果不是因为特殊情况是不能随意跑动的,因为学校里有很多人走路,如果不遵守秩序,乱跑乱撞是很容易出事故的。尤其是上下楼梯时更要按要求靠右慢行,千万不能骑在扶手上往下滑。(6)爱护桌椅,维护班级纪律和环境。不能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爱护桌椅,不能用小刀在桌子上刻划留纪念,杜绝灰色的“课桌文化”;不得高声喧哗,影响他人;同时更要做好值日保持整洁的卫生环境。
(7)用语文明,不说脏话。无论是校园还是班级甚至其他公共场所,学生应该注意文明用语,不说脏话。对所有老师教职员工或学生无论年龄大小,认识与否都要有礼貌。
2.食堂里的基本礼仪。
(1)依次排队,并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尊重炊事人员。打饭时,有的同学有时会因为炊事人员做的菜不合口味或认为炊事人员分饭菜不合理等原因而与他们争执起来,这也不符合中学生应有的礼仪。作为中学生,要试着宽容体谅他人,即便炊事人员有不妥,也应事后向学校管理部门反映,请求解决,切不可争执吵闹。
(3)讲究卫生。吃饭时应坐下来,骨头、菜屑放一处,吃饭后再与剩饭剩菜一起倒在指定的地方。3 住宿生礼仪要求
(1)注意保持宿舍整洁,按轮值的方法定期打扫宿舍,冲洗地板、洗手间、桌子、门窗等。
(2)自觉搞好个人卫生。盥洗用具、吃饭用具等要安放整齐,不与别人的靠叠一起,更不要随便混用,以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
(3)不要擅自拿用他人东西,借东西要经主人同意,用后及时归还。若损坏,应照价赔偿。
(4)重要物品不乱丢乱放,要安全可靠地放置在自己上锁的书桌内或箱内,以免因保管失当,造成遗失,引起同室舍友间的不信任情绪。
(5)爱护宿舍内的公用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放回原处,不可乱丢。刮风下雨时要注意关好门窗,晚上睡前要记得关灯。
(6)平时用电、用火要注意安全。熄灯后应立即休息,不要再点灯或蜡烛,以免影响舍友休息,甚至造成火灾。
(7)宿舍内,应讲究语言文明,不可乱叫同学绰号,不可讲粗话或脏话。第二节
各种集会礼仪
学校里召开集体大会,一般规模比较大,就像是在一个特大的课堂上授课,参加的人数多、班级多,为了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客观上便要求每位同学都应更为严格地遵守纪律,顾全大局,遵守礼仪。不论是何种性质的集会同学们应该尽力做到:会前准时到场,快速整理队伍;会中聚精会神,保持良好状态;会后按序出场,服从他人指挥。
一、升旗仪式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按国家教委所发《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严格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的通知》精神,各校国旗升旗仪式应该在每周星期一的早晨举行(寒暑假及天气不好除外)。遇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时、也应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校的全体师生都应参加。首先应将全体学生集合在大操场上,使队列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1.升旗仪式的程序
列队---出旗---升旗---唱国歌---宣誓---国旗下演讲---退场。
2.降旗仪式的要求
降旗时态度要严肃认真恭敬,然后将旗叠好,不能将国旗落地弄脏。国旗切不能随手乱放,以免弄脏弄皱,亵渎其严肃性,要收交给负责保管的老师。
3.升降旗礼仪规则
升降国旗和奏国歌是对国旗和国歌的尊重,实际上就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尊重。作为中国学生,我们每人都应懂得尊重和热爱国旗和国歌。在升降国旗和奏国歌时,同学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1)升降旗仪式要规范,参加升、降国旗仪式,仪表要规范,仪态要庄重,穿着要干净,要立正脱帽。
(2)在升降国旗时队列要整齐。全场学生、老师自觉站在指定的位置,维持良好有序的秩序。
(3)升旗时所有在场人员要端正肃立。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全体师生都要保持肃立的姿态,并行注目礼或少先队礼。当同学们来晚时,恰逢升旗奏国歌要立即停止走路,严肃立正,等待升旗仪式完毕后,方可继续行走。
(4)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时神态要庄严。升旗仪式是非常严肃和隆重的形式,也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全体师生和旗手、护旗要树立起严肃的使命感和光荣感,神态严肃庄重。唱国歌要有激情,曲调准确,声音洪亮。
(5)升旗仪式时要保持安静。切忌喧哗,走动、嘻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更不可随意吃零食,做小动作。
(6)升国旗时应唱国歌并注意仪态。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时应用统一的仪态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崇敬。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象征着我们祖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所以,在场的人应该仰视,让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在心头油然而生。
(7)要爱护国旗,由于长期日晒、夜露、风吹、雨淋,使国旗严重褪色和破碎损坏的要及时更换。当一天结束,按规定把国旗降下来时,要将它小心珍藏好,这意味着对祖国的衷心爱戴。中学生文明礼仪——家庭礼仪 第一节
长辈与晚辈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礼仪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孝敬父母要从如下做起:
1.主动关心问候,听从父母教诲。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2.理解照顾长辈,注意行事态度。经常主动地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有过错不要隐瞒、撒谎;对父母孝顺体贴,要言辞温婉,不顶撞父母,遇事与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气和地解释,而不能与父母为敌。
3.分担父母忧虑,不给父母添乱。体谅长辈的艰辛,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离家外出时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餐后洗碗、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第二节
就餐礼仪
1.盛饭时,不要盛得过满;端饭或端菜时,大拇指要向上翘起,不要让大拇指沾到饭菜上,不然很不卫生。端着饭菜,要走得慢一些,稳一点,不要让饭菜洒出来。
2.不要以口对着热汤吹气。有时端上桌的汤很烫,这时,应先少舀些汤尝一尝。如果太烫,可将汤倒入碗里用调羹慢慢地舀一舀,等汤稍许降温时,再一口一口地喝。
3.我们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应等长辈入座后,才可以入座。坐下后不要随意走动,安静地等待用餐。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4.就餐时细嚼慢咽,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如果饭菜够不着,可以轻声告诉长辈。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用餐时应注意礼让。端饭,要先端给爷爷、奶奶,再端给爸爸、妈妈,最后端给自己。如果有客人共同进餐,要先端给客人,再按照家人辈份的大小依次端上。端菜,要先把好吃的菜,合长辈口味的菜,摆放在靠近长辈的桌前。
6.按时就餐,不要家长或长辈再三邀请,吃好饭后离桌要说“大家慢慢吃”。
第五篇:中学生德育调研报告
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调研报告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人生第二个身体发育高峰,同时也是学生心理逐渐摆脱童年时段走向独立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方向,因此中学生思想教育极其重要。目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中学生思想教育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正视,并且要认真研究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中学生思想教育。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工作的领导者、教育者和核心组织者,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它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批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能够开创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新一代青年。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分析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积极探索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我们行之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根据新时代中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方式进行教育,把握好中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等情况,注意现今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正确的、适当的方法引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拥有伟大的目标,在学业进步的时候,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中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
通过开学几个月以来的观察记录以及最近对学生进行的关于中学生德育情况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现状总体上还是比较积极进步的,主流是健康乐观、蓬勃向上的,大多数高中学生具有明确的爱国主义信念、正确的目标追求、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较强的求知欲望,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般,学习目标还不明确,态度还不够端正,有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读书就是为拿个文凭和为父母他人而读书,与父母沟通较少,甚至90%宁愿将心事告诉别人也不和父母讲;容易受外界诱惑,几乎很少学生会利用电脑来学习;不重视思想教育,只有少部分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思想品质及其行为表现存在问题大致分为以下这几类:
1.厌恶学习,缺乏兴趣,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是受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有的是因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强逼学习,导致产生逆反心理,感到读书苦不堪言,压力很大,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有的是因为父母较忙不在身边,从而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从未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的是因为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致使学生缺乏关爱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父母的不满与敌对,导致学生经常逃课,无心上学。
2.心态脆弱,与难而退。成绩差的学生,遇难而退,遇到一点难题,就放弃,学习兴趣下降,无心向学,学习好的学生容易滋生骄傲心理,听不得半点批评。3.好吃懒惰。由于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过于溺爱,给其很多的零花钱,学生娇生惯养,一下课就一股脑儿的跑到小卖部买零食,课堂上连手指也不想动动,很少做笔记,早读不愿大声读书,值日卫生也经常偷懒缺席。
4.我行我素,自负好强。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养尊处优,十分骄傲,不愿接受老师及同学对其行为和学习的指正,一副唯我独尊的模样。
5.心理逆反,憎恨仇视。由于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异或双亡,单亲、重组家庭,)导致学生内心比较阴郁,厌世嫉俗,内心多疑。因此有的学生易因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而心生不满,产生憎恨、仇视的心态,和老师顶撞,甚至对老师打击报复;
有的一和家人闹矛盾就离家出走,荒废学业;有的则在学校拉帮结派,染上一些不良习惯,和同学有不愉快的就打架报复。
6.心思忧郁,烦躁焦虑、自卑。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太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而产生焦虑、郁闷、失望的情绪。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加之比较迟钝,学习成绩较差,总觉得自己渺小,样样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读书毫无动力,经常缺交作业,课堂睡觉等等。甚至不想读。
7.互相攀比,盲目模仿。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和影视传媒的影响,许多学生攀比心理严重。爱美讲面子,不愿意穿校服。
8.心胸较狭隘,自私、冲动,记仇,妒忌心强。现在的中学生因为生活优越和父母的宠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小气,总是记恨人家甚至别人是无意冒犯的,把别人的缺点放大,暗中报复人家,斤斤计较,班里面有人打架或不舒服也不会主动帮忙关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看就人家成绩好或受老师表扬,第一时间不是祝贺人家,而是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中学生有正处于一个青春叛逆期,做事冲动,欠缺考虑,一遇到不高兴的事不管三七五十一的就动手大骂,搞的连父母也动员了。
9.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现在的学生好吃懒做,不肯主动为班集体服务,一到关键时刻就互相推卸责任,拿奖加分就嚷嚷为什么没自己的份。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个人主义思潮在高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一些高中学生缺乏关爱意识、公共德意识和法纪意识。对学校班级、团组织及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各种活动,采取无所谓、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交往中常常强调个人的得失,过多地关心个人的价值实现。10.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缺乏沟通。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嫌自己父母啰唆,管的太严,心里有什么事也不会跟家长老师讲而是偷偷地藏着或选择跟自己的朋友讲。
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到能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探索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有效地开展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二、班级管理案例
案例一:
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因懒惰经常缺做作业。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父母督促其做作业又欺骗说做完了。怎么办?我左思右想,决定改变策略。大课间时,我又找到了他,与往常不同的是,当该生表态:今天一定完成作业后,我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问他:你准备怎样确保作业一定完成呢?他说:“老师我一言九鼎,今天下午一定做完做。” 本来我就十分怀疑,但还是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没想到他真的照做了,我趁热打铁,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这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你们想听听他的介绍吗?”大家都说想听,于是我让该生当众做了介绍。虽然这经验非常简单,可对他来说却有着非同的意义,也许是因为他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经验,言语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听完他的介绍,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听到这掌声,他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知道他体验到了完成作业的甜蜜。放学了,我又找到了他,对他说:“以后的作业能按时完成吗?”他说:“行”,我感觉到他的语气很坚定,我相信他一定不会令我失望。以后,他果然把作业做得非常认真、整齐。我也再没有因为不
做作业而找过他。
反思:但对我的启示是很深的。它告诉我,对于那些尝够了失败的苦涩滋味的后进生来说,如果能让他们提前品尝到成功的甜蜜,那么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走向成功的信念,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走向成功。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给学生对一些鼓励,不断总结,是自己不在班级管理工作时间不断成长。
案例二: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在各科课堂上都特别喜欢睡觉,对此我在班会上强调过很多次,也教育过很多次,效果不大。既然讲道理不行那我就尝试别的渠道。据了解这几个学生小学时就特别喜欢在课堂睡觉,所以已经形成一个习惯了,必须得及时引导,否则整个初中都极有可能是睡过去的。学生课堂睡觉很有可能是因为兴趣不大,所以首先尽量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然后通过比较幽默的方式来提醒学生,让其印象深刻。对此我尝试过几种方法,效果还不错,例如以下几种:
(1)课堂发现学生睡觉时,我轻轻地来到这个同学跟前。我和他周围的同学都可以听到他均匀的打起了呼噜,我举起食指作“嘘嘘”状制止了大家的笑声,脱下外衣盖在了他的身上,便离开了他的位臵。下课以后,这个同学红着脸把外衣送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脸上明显地带着熟睡时在桌子上硌出的印痕,而神态早就羞愧不已了。然后我趁热打铁跟他说:“睡醒了是吗,睡得还好吗,某某同学呀,你可不可以体谅一下老师,下次不要在课堂睡了,老师不是天天都有穿外套的”。这个同学扑哧一声笑了,腼腆的说着:“老师没有下次了”。
(2)课堂有学生睡觉时,我会首先盯着他看,隔壁的同学就会叫醒他,当他醒过来时,我就看他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呀,擦亮一下你们的眼睛看一下某某同学,这就是传说中的睡圣,既然睡圣睡醒了,可否赏个脸认真听老师上课,这个同学笑笑的点了头。下次上课时,发现该同学上课非常认真,没有再睡觉,于是我趁机表扬了他:“看来今天我们的睡圣清醒过来了,谢谢你对我课堂的支持,不胜荣幸。但是其他同学也不要相继倒下,千万不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呀”。大家一哄而笑。
(3)课堂有学生睡觉时,我会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一下他,示意他醒过来,然后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讲过,课堂时累了想睡觉怎么办?”学生回答:“可以告诉老师,站起来听课,直到清醒了再坐下。”“好,那某某同学,你知道怎么做了吗?”该名同学主动站起来,于是我继续上课,过一会故意提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就对全班学生说:“那个同学会的,主动站起来回答。”这时全班人就会看着这位同学,于是我顺势推舟说”某某同学站的最快了,好就你来回答。”大家都笑了。因为比较简单,所以该同学一般都会回答出来,就趁机让其坐下。
反思: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家里听家长讲道理和批评听得很厌烦了,所以对于
班主任惯例的教育也习以为常,当做家常便饭,左耳进右耳出。所以要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吸引的注意,消除他的困意,让他对老师感兴趣,继而对课堂感兴趣。
一个班级总会存在学生睡觉、开小差、缺交作业、打架等等事情,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所肩负的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更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加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要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备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2.赏识自己的学生
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其实,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信赖和真诚。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告诫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品德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3、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为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的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4、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我主动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
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5、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比如,学生病了,要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学生病假回校,要能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6、做家长的朋友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例如提高家长教养水平,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传媒内容,发展和利用文化设施,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等,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背景,使学生成长为和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