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归纳集锦
《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归纳集锦》问答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
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
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
E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F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增加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
第二篇:Ammszln_a2010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2010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
(一)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
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
E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F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增加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12、简要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家庭年收人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人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然会自发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13、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平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类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投资、就业等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城乡居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各地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部地区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劳动服务,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14、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才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
②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③ 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5、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 全面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 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
③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
邓小平理论笔记
邓小平理论笔记详细 0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
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推动
企业科技进步;(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1)产权清晰
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权责明晰
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3)政企分开
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管理科学
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1)商品市场
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2)金融市场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
(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
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
(4)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
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
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
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
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
E.房地产金融市场。
F.涉外房地产市场。
(5)技术和信息市场
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
(6)期货市场
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
(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
(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
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
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
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
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详细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
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
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三篇:2010年-2013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三)
2010年-2013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
(三)三、民主政治建设
1、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①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
②依法执政不仅强调党要领导立法,还必须强调党要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实施依法治国。
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还需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附: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党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②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③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④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与正义。
2、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
(1)观点认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的作用仅归结为这一点是片面的(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团结联合各党派各族群众,为党和政府广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3、辨题:“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确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实行“开门立法”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保证立法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
事业单位笔试面试,公务员省考国考,教师招聘,教师资格,政法干警,公安招警等专营提供
②在我国,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认为“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的观点是错误的。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实行“开门立法”有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但“开门立法”并不意味着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4、人大立法中举行听证会,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请运用政治学知识谈谈你对人大举行立听证会的认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土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有权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体现,人民有权参与立法③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使立法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④搞好立法工作,对于扩大公民的立泫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⑤有利于立法工作科学化,提高立法质量。
5、从政治常识角度运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说明公民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有的正确态度。
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公民也应该自觉履行义务,提高素质和职业技能,维护国家利益。因此,公民要积极主动学习,在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6、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公民应自觉节能、节水、节电。同时政府要求水、电、气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建立社会听证制度,在水价、电价的制定上,社会听证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在作出决策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①可以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和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能够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③扩大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程度,促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7、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体现在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上。(辨析)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重要体现。
(2)在我国,人民不仅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而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它们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
事业单位笔试面试,公务员省考国考,教师招聘,教师资格,政法干警,公安招警等专营提供
(3)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由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通过其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只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8、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理由。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农民工的经济、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权利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职能。②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③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9、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有利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3)有利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0、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党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1、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我们党怎样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①科学执政: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办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民主执政:支持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提高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③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党对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工作的领导,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坚持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事业单位笔试面试,公务员省考国考,教师招聘,教师资格,政法干警,公安招警等专营提供
事业单位笔试面试,公务员省考国考,教师招聘,教师资格,政法干警,公安招警等专营提供
第四篇: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 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 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D 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
A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 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D 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B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
C 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 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
E 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F 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1、请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党和政府加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依据?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说明了党的先进性,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②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引导和支持,要求政府发挥统筹规划、合理引导等职能,这是国家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实施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③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而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都要求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加大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的力度,这正是依法治国的体现和要求。
④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由于我国目前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贡献率所占比重过低,因而使许多产业和产品缺乏综合国力,也影响了综合力的提高。因此,要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从政治学角度,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②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深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规,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④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⑤坚持以人为本,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①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③完善分配制度,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④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为自主创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⑤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税收减免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⑥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附: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②自主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粗放型经营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
④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运用国际竞争的知识说明为何要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将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③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没有核心技术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我国的产业发展就不可能突破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就不可能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
④只有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5、从哲学上说明应怎样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①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创新需要勇气,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创造条件,克服困难,走自主发展之路。②世界是物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推进企业刨新需要科学的态度,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创新需要行动,只有弘扬创新精神,立足群众实践,企业自主刨新爿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6、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必须实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
①要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要降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过高投入,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要避免在国外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必须做到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7、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党和政府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①党应该加强政治领导,制定好大政方针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还应加强思想领导,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②国家要依法治国,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履行文化职能,重视人才培养,尊重知识和人才,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政府要履行对交流职能,发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五篇:军转干部安置: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汇总(一)
军转干部安置: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汇总
(一)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
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 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 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D 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
A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 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 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B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
C 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 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
E 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F 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