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去年以及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全面部署。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概括了五句话“二十个字”的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我认为,现在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的新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农村发展的内在规律,理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二、根据我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层次的问题:
(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让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
2、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
4、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 制。
5、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
6、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
3、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
1、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2、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
3、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
4、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1、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
2、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
3、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还应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一)一定要保护好农村这块最大的“绿宝石”。我国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难以治理的高污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先做好规划、论证,再上马项目,使农村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农产品更合格,人更向往。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拓大学生就业门路。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低,如只依靠城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远远不够。在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得到一个较好的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使农村成了广阔天地,大学生到哪里去大有作为,我认为大学生要多思考这条就业路子、发展路子、创业路子,敢于上山下乡,不止做村官,不止做支教,要开发高科技农业,要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去推销农产品,到农村去开办服务行业,去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要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去发展。农民既可到城市发展,城市居民也可到农村发展,双向流动。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城市居民可给农村带去更多资金、更多技术,更多产品和更多市场,农民可用土地出租,或与城市居民合股,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总的要求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要加快发展农区和牧区畜牧业,保护和利用好渔业资源,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的节约型农业。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要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法确权、确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的机制。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整体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更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要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十一五”期间关键是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三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
事实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各方面的要求下,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的几点思考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镇客观实际,我认为当前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用建设措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思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具体为:
1、大力加强集镇、村寨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建基础平台。一是按照20xx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逐步将XX建成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近两年应抓好的重点工作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3年内,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按照“总体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抓好各具特色的重点村寨建设。重点抓好坡脚寨的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和马头寨以茶园为主的民族生态旅游村寨建设。在村寨建设中,要做到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设计建成一批造型美观,格调鲜明,具有XX民俗风格、反映地方文化底蕴的民宅,使特色民宅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其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三是加强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xx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四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调整教育校点布局、培育农贸市场,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电力供应、电视覆盖、电信服务等配套设施。
2、抓好“五朵金花”,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后续支柱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使农民真正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一是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实施北烟南移战略,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到20xx年,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田烟生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促进农民增收。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茶)政策,依托都匀毛尖品牌优势和建设“西部茶都”机遇,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继续发动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扶持各村茶叶协会,到20xx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茶园10000亩,把我镇建设成为“西部茶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二是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坡脚、样畦、坪洋等公路沿线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通过企业的介入,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用2-3年的时间,将XX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订单蔬菜种植突破3000亩,西瓜、红枣、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产业。结合州市畜牧行动计划,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的几点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的几点思考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镇客观实际,我认为当前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用建设措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思路
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具体为:
1、大力加强集镇、村寨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建基础平台。
一是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逐步将XX建成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近两年应抓好的重点工作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3年内,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
二是按照“总体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抓好各具特色的重点村寨建设。重点抓好坡脚寨的民族旅游村寨建设和马头寨以茶园为主的民族生态旅游村寨建设。在村寨建设中,要做到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设计建成一批造型美观,格调鲜明,具有XX民俗风格、反映地方文化底蕴的民宅,使特色民宅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其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是加强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四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调整教育校点布局、培育农贸市场,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电力供应、电视覆盖、电信服务等配套设施。
2、抓好“五朵金花”,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后续支柱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使农民真正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一是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实施北烟南移战略,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到2010年,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田烟生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促进农民增收。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茶)政策,依托都匀毛尖品牌优势和建设“西部茶都”机遇,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继续发动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扶持各村茶叶协会,到2010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茶园10000亩,把我镇建设成为“西部茶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
二是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坡脚、样畦、坪洋等公路沿线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通过企业的介入,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用2-3年的时间,将XX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订单蔬菜种植突破3000亩,西瓜、红枣、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产业。结合州市畜牧行动计划,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大力推广坪洋“支部 协会”模式,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
第五篇: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
文章标题: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根据市、县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乡客观实际,我认为当前我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用建设措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思路
树立和落
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具体为:
1、大力加强乡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搭建基础平台。
①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乡域总体规划和详细建设规划,依托项目的支撑,抓住整村推进等重点项目的实施,逐步将**乡建成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整洁、具有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近期应抓好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项目的准备与项目库的汇编工作,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3年内,实现**通县、通村公路上等级。
②按照“总体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抓好各具特色的重点推进村建设。重点抓好上店子村建设,在建设中,要做到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设计建成一批造型美观,格调鲜明,具有**民俗风格、反映**地方文化底蕴的民宅,使特色民宅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其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③加强道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实施“村村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④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调整教育校点布局、培育农贸市场,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电力供应、电视覆盖、电信服务等配套设施。
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后续支柱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使农民真正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①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各村和不同情况在北梁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和规模养殖,在后山各村在继续做好退耕还林的同时,发展蚕豆种植和畜牧养殖业,全乡搞劳务。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引导农户在退耕地内种植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
②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大卜峪、下店子等后山六村发展蚕豆订单生产,通过天水昌盛公司的介入,实现蚕豆的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用2-3年的时间,将**建成**公司**生产基地。全镇订单**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产业。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羊专业村,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推广退耕地种草养畜,全面推进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创新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把**建成甘谷畜牧大乡
⑤培育好**生态旅游产业。创新旅游载体,大力培植一批旅游以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为主体的“农家乐”,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生态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发财致富的当家产业和乡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3、加强农技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育新型农民。
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通过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和“人才工程”,使全乡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同时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创建农村新组织。
一方面
深入扎实地开展以实践“三个代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建效机制,继续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为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力,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战斗堡垒作用。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双层经
营体制。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培育壮大农村新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等各类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完善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及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为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塑造良好新风貌。以“三清三改”工作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所有村委开展“治三乱(乱堆杂物,乱停车辆,乱放物品)”活动,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同时,按照“三清三改”标准要求,逐步实现“四化”乡村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二是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为载体,认真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邻里关系,组织农民群众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抓好特困农民群众救助。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农民就医、上学等困难和问题,使全乡广大农村社会风尚良好、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为主”工作,建立立体的群防群治网络,打击非法、维护合法,构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和道德认知。
二、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摆上乡党委、乡政府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其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各村委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工作任务。同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纳入村级考核以及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任务落实到人头,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考核奖惩。实行定期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2、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精心部署,层层发动,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3、群众参与,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科学规划。乡党委、政府要加强乡村规划的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做到规划适度超前,力求美观大方,富有地方特色,形成生态庄园式,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为旅游产业发展创建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收益最大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委抓起,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某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及建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