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过程中的政策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贵州省贵安新区建设过程中的政策路径探索
摘要:如何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带动一方经济的活力,已成为当前各地市政府经济建设战略思考的重大课题。城镇化不但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更是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贵州省贵安新区在全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所处的环境以及将要面对的问题,从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等方面梳理了贵安新区建设的现行政策,希望能为新区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贵安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政策路径探索
根据《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截至2012年末,贵州省城市化率约为36.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可以说,2012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意义的一年,城市居民比例已超过农村居民。这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出来。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存在规模大、周期长、影响广的“大拆大建”现象。据国家发改委课题组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平均要建4.6个新城区。一些城市定位过高、速度过快、用力过猛,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考验。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理念、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支撑、统筹兼顾为原则,促使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不断提升,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其核心是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其基本目标是城乡一体化。2013年1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指出:“城镇化要汲取国家工业化教训,避免重蹈过去重物理外观、轻权利制度安排的覆辙,要减弱行政主导城市化的色彩,增加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办元素和市场元素”;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认为:“不能从提振经济出发,用简单的、应急的眼光看待城镇化,城镇化不是拉动内需的应急猛药。”
城镇化正反两方面作用都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出现问题就停止探索其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的城镇化实践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探索中完善。城镇化是降低私人和公共投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降低公共服务供给平均成本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以城镇化带动的人口集中将自然而然地促动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及公平分配。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2012年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
进贵阳——安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要“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贵安新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是支撑黔中经济区和黔中城市群发展壮大的重要增长极。今后,在产业发展上,“将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
贵安新区行政区划控制范围大致包括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石板镇、党武乡、麦坪乡,清镇市红枫湖镇,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七眼桥镇、大西桥镇、旧州镇、刘官乡、黄腊乡,平坝县马场镇、高峰镇、城关镇、天龙镇、白云镇、夏云镇、羊昌镇等18个镇(乡),约156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5万人。其中直管区管辖范围为两乡两镇七村,约470平方公里,人口约14.4万人;规划控制范围的其他区域为非直管区,约1090平方公里,人口约50.6万人。在贵州省设立贵安新区之前,属于农村地区,是在历次发展建设过程中被边缘化的地区。因此,新区的设立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将贵阳市、清镇市及安顺市相交接的边缘地区加以整合建设,使之在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引导下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最后力争形成位于中国西部腹地的黔中经济开发区。
破解贵安新区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使其获得更大的自发生长的集聚效应与带动作用,首要在于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阻碍、科学规划构建新区城市社会管理的框架,改变现有的行政审批体制,为新区的经济平稳增长保驾护航;其次,在全国城镇化进程所形成的产业转移中做好产业承接工作,发展实体经济,有选择的引进有益于新区发展的企业,落实项目优惠政策。切实有效地提高贵安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建立健全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监督机制,也是城镇化过程政策探索中必不可少的题中之义。另外,由于新区内农村地区的大量存在,如何为其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在出台公共政策中要考虑进去的重要方面。
(一)科学规划构建新区城市、社会管理的框架
作为2013年全国两会备受瞩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批准,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在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取得新的共识。2012年10月28日,贵州省省人民政府决定,正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贵安新区管委会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的直管和派出机构,在省委、省人民政府和贵州贵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统筹协调贵安新区规划、开发、建设工作,行使市级人民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本文认为,贵安新区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在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上,应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新区行政管理和改革的经验,努力构建一个有限的、责任的、法制的服务型政府,形成与贵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
在具体设想上,第一阶段在提高贵安新区经济管理权限的基础上,推行乡镇园区合一,形成“小机构、大协调、大服务”的大部集中制,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将经济管理职能向新区管委会集中,政府全资的开发投资公司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实行园区开发的公司化、市场化运作,快速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第二阶段新区管委会层面通过部门事务重组,进一步强化决策、统筹和监督职能。逐步弱化乡镇经济职能,将园区管理职能逐渐分离出来,成立行政色彩相对较淡的功能区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开发建设,操作执行的事务下沉到功能区层面,以贴近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效率。乡镇政府转变为社区服务中心,其基本公共支出与招商引资脱钩,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乡镇转移出来的经济职能则由功能区域承接。第三阶段形成“新区政府-社区”二级管理架构,功能区管理机构和政府全资的开发投资公司转变为高级工业园和商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和运营商,彻底完成企业化改造,完全自负盈亏。社区服务
中心和社会中介组织共同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
实现三个阶段的转化过程,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打造服务型、高效能的政府,在于加快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加快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是政府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义重大。行政审批改革的目的是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凡是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好的,应尽可能转移给社会组织。过去的政府重审批、轻服务,重准入、轻监管,贵安新区依托政策先行先试的优点,可以使政府少审批、重服务,宽准入、严监管。行政审批改革不能停留在审批项目数字的增减上,而是要职能部门对相关项目全程追踪,特别是涉及环保和民生重大关切的方面,需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另外,新区应对目前现存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审批,实行网上公开申报、受理、咨询和办复。面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各方监督。最后,简政放权,积极培育一批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积极探索转移给社会组织的职能转什么和怎么转的问题。目前,我省行政许可项目已经由过去的978项压缩到了35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由过去的318项压缩到了89项。为进一步提高省政府行政效能,我省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及非行政审批项目。力争通过3年努力,把行政审批项目压缩到300项以内,非行政审批项目压缩到30项,将我省建成周边省区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
(三)有选择的引进有益于新区发展的企业,落实项目优惠政策。
贵安新区定位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全国产业转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必然要求,在劳动力成本、内部交易成本攀升及环境压力的影响下,东部需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而贵州省经过多年的财政投入和市场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意愿明显增加,加上国内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政策推动,贵安新区的建设于是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新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要用足后发优势,提高项目落地门槛,拒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项目落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2013年10月21日,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仪式在贵安新区举行。富士康将引进国外最前卫的园区建设理念,打造一个集饮食、生活、运动、生产为一体的全方位产业园区。预计到2016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将会为贵安新区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2013年12月17日,中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贵安设立云计算中心,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已初见雏形。预备建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大数据基地,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另外,在落地项目政策优惠方面,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和日益加大的成本压力,新区为企业出台了诸项减负政策,涉及多项税收和行政事业收费的减免。(《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除了进一步加大政策出台的力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推动政策的真正落地。
(四)建立健全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监督机制
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不仅体现在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也表现在完善的公共服务监督机制方面。针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应理顺思路、分步开展。贵安新区的基本服务体系应包括:公共设施、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教育文化、城市管理等诸方面。由于贵安新区距成立才一年时间,服务内容还十分有限、资金少等问题客观存在。因此,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公共服务要既分工明确又有机统一。首先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规划路网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如步行、自行车“绿道”;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尽量减少建设过程中不合理因素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另外,完善新区配电网及地下管网的覆盖,打造智能电网、提高新区应对城市内涝的风险系数。在新区的城市管理过程中,由于新区无行政级别的特殊性与暂时性,管委会在缺少人力物力条件的支撑下,可以依托国家新出台的政策积极探索,实行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产品服务的举措。2013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贵安新区在建区初期,可以通过承包、委托、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竞争择优,确定承接主体,向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并严禁转包。在服务监督上,由政府提供的服务应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引入和实施“标杆管理”的绩效评估方式,并通过贵阳市现有的“12319”公共服务热线进行公民参与式监督,体现“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区参与”的公共服务监督体系。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外包性服务应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织协商形成评审机制,评价购买服务的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五)破解新区内部二元结构难题,推行城乡服务“均等化”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其发展的核心是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其基本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不是通过所谓的“户籍新政”,指望通过行政手段,用揠苗助长的方式来“就地城市化”。而是打破城乡社会二元结构,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全体居民自由迁徙,强化公共资源配置,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文明共同进步。因此,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不仅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还应被视为是一个城乡公共福利社会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但实现均等化的难点在于,农民的市民化需要政府巨大的财政投入,包括征地补偿、各类社保投入、公共服务投入、住房保障投入等。财政部财科所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每增加5.9个百分点,将带动当地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如何分配高成本的转型资金压力,考验新区政府的融资管理能力,但是无疑政府要主动承担更多的部分。而高成本带来的高收益:如人居环境的改善、社会的融合以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会为新区每一个人所共享。
2012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均等化”是这部规划突出强调的重点。《规划》明确要求:“国家“十二”时期,县(市、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2013年7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了省发改委《关于贵州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计划》强调:“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推进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贵安新区作为省政府直管的派出机构,理应利用政策优势,率先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省树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就是要按照国家、省政府统一的计划部署,在范围为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八个领域为区域内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是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实际上也包含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汝信.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
[2] 蔡洪滨.城镇化不是拉动内需的应急猛药[J].理论学习.2013.08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4]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安新区管理体制方案》的通知(黔党发 〔2013〕4号)
[5] 曾宇航.贵安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草案)[R].2013.11
第二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路
径探索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文章梳理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成效和主要问题,指出了城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并提出了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推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095-04
一、我国城镇化及其特点
(一)城镇化的涵义
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土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它包含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质量的变化和城市自身的不断完善过程三层涵义。城市化如果只有数量过程说明进入城市人口没有被城市文明所同化;只有质量过程说明已接受城市文明的人仍然被当作农村人口对待;同时城镇化还应包括原有市民素质的提高和城市自身的不断完善过程。目前,我国以小城市与小城镇化为典型特征的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正在蓬勃开展。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过去的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高速发展。进入到21世纪,当代世界的城镇化正朝着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在不断扩大,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呈现出了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大城市急剧增加、城市群的崛起、高科技城市的兴起、逆城市化等发展特点。我国的城镇化起步时间和发展规模都晚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但是经过建国6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梳理出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一是城镇化发展快慢不一,波动性较大。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显示出了我国城镇化的波动性比较大、快慢不一的特点。1949~1957年期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0.6%,应视为正常城镇化。1958~1960年期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45%,属过度城镇化阶段。1961~1963年期间城镇化为负增长。1964~1978年期间是为我国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时期,其中1978~1995期间年均增长0.63%,也视为正常城市化阶段。但是,1995~2005年,全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达到1.4%,“十二五”规划把城镇化速度确定为每年提高0.8%。
二是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又相对滞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支持小城镇建设到重点发展大城市、再到支持和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又相对滞后的发展特点。以常住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衡量的城镇化率为例,从1978年的17.9%提高至2012年的51.3%,但是按户籍人口计算实际仅为35.2%左右,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则更低。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42%的水平;同时,也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实际城镇化率仅仅是中下等收入
国家的发展水平。
三是我国一些地区城镇化发展已经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一贯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匀的差异,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力贯彻党中央开发发展西部地区的时候,不同程度的城市群正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较发达地区悄然兴起;尤其可喜的是逆城市化现象也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许许多多的农民工回到农村或者郊区、乡镇创业打工,更加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地就近转移和消化。城镇化发展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是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利用好逆城市化的发展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断提高我国各地的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阶段和必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城镇化有利于拉动国内供需,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供给面,拉动投资和消费是需求面,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可以弥补当前我国经济供求结构的变化,在我国未来形成的新的产业层次和消费热点,创造出更多内需,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
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可以拉动投资建设。通过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加快中小城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和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对城市公共产品产生很大的需求,推动以教育、就业、医疗、健康、社保、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同时城镇化可以推动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和以餐饮、商贸、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发展。
城镇化还能极大地促进农业产业化和集聚化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化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发展阶段,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可以拉动消费。我国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消费依然是国民经济的短板,外需严重不足,内需亦严重不足,而影响内需不足的群体则是农村消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7亿多农村人口人均消费能力不到城市的30%,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还很低,也预示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对于拉动农民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农民工通过进城实现市民化或者是农民就地城镇化导致的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有利于拉动我国消费需求。
(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随着外来人口的加入,会产生人口集聚效应。不同阶层的人口汇聚,会不断改变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改革开放的30年来,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城镇化水平每年都保持以年均约1%的增长速度,全国各地的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飞跃发展。同时,在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等也在不断调整。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许多新兴产业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的金融和保险业、信息和计算机服务业的产业结构都会依托城镇化建设得以快速发展和转型。
(三)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
从我国近些年的区域经济发展来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城乡共同富裕、打破城乡二元
结构的有效途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共同富裕主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就是要扩大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使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进城经商、就业等途径变为城市居民,广大农民通过城镇化实现身份、职业的转变,对于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共同富裕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的过程中推进的新一轮城镇化建设,需要梳理出以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只有对以往城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规避,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才会取得更大的成效。在笔者看来,以往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而小城镇建设动力明显不足
由于城乡二元制度、区域发展水平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上,把城镇化的发展重点放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和各省省会城市建设上,大量的国家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在大城市,大城市的建设规模急速膨胀,导致大城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越来越优质,也就使得国外投资和全国各界人士都大批进入大城市,这使得各大城市的交通、环境不堪重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资源和治安等各类资源承载和社会问题,最终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限制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同时,在现有“以大管小”的城镇管理体系下,不少大城市盲目建设扩张开发区,大城市往往会调配和掠夺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资源,最终导致了我国小城镇发展资本和公共设施投入不足,造成中小城市尤其是城镇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
(二)城镇化在政策设计上缺乏宏观思维和科学理念
一是政绩观影响城镇化建设的政策顶层设计。在以往以GDP经济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政绩考核体系下,国内各级领导都是实行任期制,不同的领导上任都想在任上做出成绩,新任领导对前任领导实施的政策路线都会发生改变或者是推倒重来,造成城镇化建设在政策设计上缺乏战略性和长期性,城镇的发展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谋划思路和长期有效的推进措施。二是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在国内已有的城镇化建设上,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存在规划不够科学的通病,大家经常看到的城镇化建设景象是许多城镇拆了建、建了拆,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因为城市规划不科学,导致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效应不强,不少城镇市区辖区偏小,中心城市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城镇化建设面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瓶颈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来看,城乡差距拉大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最大表现。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想缩小甚至是消除城乡差距关键在于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户籍改革虽然早在2001年就开始在不断推进,但是直到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求全国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但根据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的调研发现,各城市的落户条件还是比较苛刻,户籍改革有不少难度。另一方面,城市本身也存在着二元结构的问题,如不能够保障外来人口和本市籍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许多农村人口虽然在表面上是在城镇居住,也在城镇工作谋生,但是这其中的很多人因为没有城市户口,往往不能够享受到该城市居民可以享受的医疗、上学、就业等均等公共服务。笔者认为,外来人口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未来的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城镇化建设对策
(一)要全面认识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如何进一步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建设,首先就要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内涵给予界定,这是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撰文《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在何处——“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中指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各级政
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也出现了政绩工程、强制征地、暴力拆迁、资源浪费、经营城市等问题。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再是行政权力主导下的大范围布点和圈地运动,而是在总结汲取历史教训上的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道路,未来城镇化新路包括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基本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研究员撰文《“过客”定居可让中国GDP再翻番——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市民化》指出,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是未来加快城镇化转型和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对户口制度、土地、住房等进行改革,才能释放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更多红利。笔者认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优势和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为突破,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建设内容,这是未来数十年的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各地的城镇化建设不能够唯城镇化而城镇化,而应该注重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联互动关系的宏观把握,只有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才能够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决定性的基础。
(二)坚持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城镇现代化
从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基础面貌改善,城镇化建设是包括多项制度改革在内的系统工程。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一定要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各地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定位,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综合考虑全面推进城镇现代化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等城镇化建设的改革内容,并根据城市特点进行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的发展布局、功能配套和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制度化改革相互协调与衔接,保持全面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性、持续性。
(三)以产业建设为基础,推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城镇化建设体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就是要追求适度经济规模,适度的经济规模将为产业发展搭建平台和必要的资源聚集。笔者认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产业优势,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需要是人口聚集需要的前提条件,若是一个城市没有支柱产业发展,就会出现无产业支撑和需要的“空城”,或者会出现大量的城市贫民。各地的城镇化建设要根据区域产业优势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和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为城镇化建设构筑合理而又极具经济发展前景的产业发展形态。
(四)加快各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
以城镇化的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来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重要的出路在加快各项制度改革,让更多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笔者认为,新阶段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一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就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打工收入也逐步提高,务工经济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新时期的城镇化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要开展各种类型的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农民进城务工的经济收入增长,是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经济基础。二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已经实施多年,其弊端和矛盾也在逐渐显示出来。各个城市要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有稳定就业岗位、收入、住房、有意愿的农村户籍人口逐步注册登记为城镇人口,让农民工有机会率先在中小城市实现市民化。三是逐步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口居住在城镇,这只是城镇化建设的表象,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进城农民有机会享受到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所有公共服务产品,通过逐步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的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在何处——“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EB/OL],(2013-02-06)[2013-03-3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206/c112851-20451941.html
[2]易宪容,“过客”定居可让中国GDP再翻番——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的市民化
[EB/OL],(2013-02-06)[2013-03-30],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206/c112851-20451825.html
[3]蔡秀玲,中国城镇化历程——成就与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2011,(63)
[责任编辑:舒生]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四川山区聚居点的建设研究
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项目来源 申请经费 姓名 禹成 项目刘润东组成赵鹏
员
安玉 吴丹 姓名 电话
主要教学工作导简历
师
主要科研工作简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四川山区聚居点的建设研究 社会调查, 无 教师指导选题 5000.0 学号 院系专业 联系电话 20124869
公共管理学院
XX 20124855
公共管理学院
XX 20124872
公共管理学院
XX 20124885 公共管理学院 XX 20124887 公共管理学院
XX 廖周伟
单位
公共管理学院 XX
E_mail 时间
授课名称
1997~
微观、宏观经济学
2002~ 中级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时间
项目名称
2010
广安市“十二五”组团式大城市发
展战略研究
2011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重建情况调查
项目编号:2014148所属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起止时间
2014年 5月至2015 年4 月 E-mail
lorrylee01@163.com
804262425@qq.com
1012235611@qq.com
329279146@qq.com 1273367501@qq.com
职务/职称 副教授
lzw6102@sina.com
授课对象
本科生
研究生 获奖情况
一、申请理由(包括项目背景及自身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和已参加过SRTP等科研项目的条件)
在我国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四川城镇化率却一直低于全国水平。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53.73%,四川城镇化率仅为44.90%。四川省山区面积广阔(山地、丘陵、高原3种地貌类型占到全省面积的91.8%)、山区居住分散、交通设施建设成本高、经济不发达等原因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也注定四川城镇建设不能走中东部地区的老路子。因此如何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程。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四川山村聚居点的建设研究”则是在这种背景下,来研究一种适合四川山区农村地区的资源状况和发展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并对这种以聚居点建设模式的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本组成员全为大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大学学习,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暑假时已经在金堂县和简阳市的几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优势,一定能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并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使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将得到提升,专业知识将得到丰富。
二、项目简介(500字左右)
新型城镇化是近几年的城市和农村改革的重点项目。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中,四川的平原地区,因其天然优良条件,城镇化进度良好,但是大部分山区难见成效。一方面是山区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交通设施建设成本高、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实行城镇化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未能立足于山区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实现通过以城镇化建设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让山区地区的居民既能享受类似城镇的生活条件、环境、方式,又能更有效地进行以农村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民进行经济建设。从而避免上农村“上楼”,但实际上却导致了农民生活状况的恶化,违背了城镇化建设的初衷。我们的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四川山区聚居点的建设研究”则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在山区农村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研究一种适合山区农村的存在形态,一种聚居区的构建,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并对其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它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型聚居点。这对解决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环境污染严重,文化活动缺乏等问题,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都有现实意义。
本项目将利用我们已掌握的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主要以成都地区的山区农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实地问卷调查和相关单位提供的资料数据,并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示范区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有效的实践经验和汲取其他地区失败的教训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就四川山区地区对聚居点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聚居点的选址、土地使用、聚居点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管理以及相关的支持政策进行研究。
三、特色与创新点(200字以内)
1.该研究项目能将经济学的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相结合,能很好地锻炼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通过研究山区农村聚居点规划和建设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在新城镇化和山区发展的现状下,聚居点建设的途径、模式及相关产业政策。2.通过深入探讨山区聚居点建设的意义,认识到聚居点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意义;
3.通过对山区农村的实践和调研充分认识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聚居点建设的特点;
四、项目进度安排(查阅资料、选题、自主设计项目研究方案、实验研究、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研制开发、填写结题表、撰写研究论文和总结报告、参加结题答辩和成果推广等)
起止时间
2014年5月-2014年6月 2014年7月-2014年8月 2014年9月-2014年10月 2014年11月-2015年1月 2015年2月-2015年3月
2015年4月
开展内容
查阅相关资料,拟定研究计划,准备调研提纲。
进行实地调研,搜集查卷数据资料。
整理相关资料,拟定研究报告写作提纲,准备接受中期检查。
撰写研究报告初稿。
搜集补充资料,充实研究报告内容,修改研究报告。
参加答辩,并将成果向外宣传。
五、拟利用资源(实验室、研究所、实训基地、仪器设备、资料等)
六、所需经费及使用计划(购置实验材料、试剂、药品、加工测试、资料、复印、调研、交通等经费开支)
支出科目
金额预算
七、预期研究成果形式及申请经费:
文献资料综述 设计
八、项目诚信承诺
调查报告 硬件研制
研究论文 申请专利
开发软件 其他
本项目全体成员慎重承诺,本项目研究将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他人成果,不弄虚作假,先诚实做人,再诚信做学门和研究,按项目研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如有违规行为,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项目组成员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意见:(从项目学术性、创新性、可行性、研究性、可操作性和成效性加以评价)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学校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日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图书馆建设论文
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从新型城镇建设化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是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加强城市人文建设,完善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如何借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现阶段尤为重要。
一、新型城镇化与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建立和完善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对基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硬件设施、服务供给及馆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肩负着满足广大基层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保障广大基层民众享受基本文化权利的使命。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前沿的文化阵地,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职能,对广大居民起着教化和引导作用,通过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能够唤起广大基层民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推动先进文化阵地的前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推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广大居民对文化体闲场所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图书馆通过免费开放,为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真正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特征,在确保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城镇文化的品位,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是政府对基层公共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基层图书馆的工作只是简单的借还工作,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具体的扶持。二是图书馆领导和职工安于现状,缺乏动力和创新,服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二)财政保障没有完全到位
财政上的“分灶吃饭”,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分散化,导致资金的短缺。依靠县财政支持的基层图书馆仅能勉强维持自身的生存,难以向下有效延伸服务;而依靠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的综合文化站因投入太少,常出现资金挪用情况,缺乏财政保障。
(三)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基层图书馆职工的准入门槛普遍较低,没有坚持“以岗定人、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原则,导致非专业人员占用了有限的编制。基层文化站、图书馆室的人员配备大多属于“内部调节”,缺乏专业化知识,且兼职现象普遍,存在一人多岗、一人多责、职责不清等现象,根本达不到图书馆服务的要求。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措施
(一)分类推进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新型城镇化推进遵循“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抓好贯彻落实;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和试点先行,凝聚各方共识,实现重点突破,总结推广经验,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的原则。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地区图书馆也要遵循这样原则,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结合城镇化推进的区域、节奏、步骤同步推进符合不同县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大政府的财政保障
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将图书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人员经费、运行经费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比例,落实基层图书馆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方筹措机制。三是建立图书设备专项资金,以专项资金的形式,保证政府投入的稳定性、长期性和连续性。
(三)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制约基层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馆员素质不高。很多的图书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从一线退下来的老干部,在这里进行“养老”。他们对于基本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都不具备,影响了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招聘一些专业人员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基层图书馆的骨干人员,真正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作出贡献。
(四)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更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特别是县级政府一定要把构建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相对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从顶层设计方面保证形成有理性的发展思路、刚性的投入机制和常态性的建设机制,真正从制度层面把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抓紧制定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服务创新机制、奖励评估和考核机制,将目标细化和量化到各部门,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切实有效地保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
四、结语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必须要加大政府的财政保障;提升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图书馆服务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实现基层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学术
汇报
笔记
主讲:王茂强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 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旅游从无到有、从不发展到发展,逐步深人的体验性活动内容;逐步深人的学习型活动内容;接受环境教育、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活动内容。旅游内容进一步得到充实和丰富。贵州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当前,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精准扶贫,久久为功。因此,加快贵州的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贵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由于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贵州旅游条件对于促进经济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村旅游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旅游市场发展业已成熟,旅游需求已经表现为多极化发展,乡村旅游动机同时包括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方面的因素, 其内容是“观光一休闲一专项”旅游的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贵州省多山,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是我国惟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是一座山奇水秀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分布在奇山秀水中的农村自然村寨中, 数民族村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众多的民族村寨因地处偏远、山水相隔, 塞成就了保留,造就了丰厚的、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成为贵州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地方之一。在这些民族村寨中,处于原生状态的文化遗产与原生状态的乡村自然环境往往相辅相成,对游客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在这些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客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着重一下几点:
第一,依托城市的城郊型农家乐产品系列。深人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保持其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打造农家乐精品。
第二,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系列 产品。要依托成熟景区的知名度,精精心设计文化旅游内容,将文化旅游活动和环境旅游活动紧密结合。第三,依托特色村寨及其群落的乡村深度体验型产品系列。要保护、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精心设计旅游活动,将文化旅游活动和环境旅游活动紧密结合。
贵州旅游资源较好,具有较大的后发优势,打造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未来适合贵州去尽情探索。
笔记人:彭正
学号:***5
班级:2013级地理科学(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