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三万”活动走访农户心得体会
参加“三万”活动走访农户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精品学习网 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心得体会范文参考,解决您在写作心得体会时的难题。2012年1月27日,冬寒料峭。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省委书记李鸿忠署名文章《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一石激起千重浪,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公安县,感受到阵阵春意,广大干部内心奔涌着汩汩暖流。公安县环保局干部胡xx,在办公室,手捧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字里行间,他认真仔细阅读着。“农村工作抓落实需要坚定信心,需要饱含深情,需要提振精神,需要扑下身子。”谆谆话语重重敲击着他的心房.1个月后,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作为单位派驻下村参与“三万”活动的一员,胡xx踏上了他最熟悉的农村这片热土。带着深情访农家 3月 5日,胡xx来到麻豪口镇新华村。这个村,国土面积x亩,x户x人,村民有一半祖籍是湖南人,全村地势低洼,水源丰富。落脚新华村的第一晚,看着笼罩在夜色中的村庄,脑海里不断回响着鸿忠书记说的“研究农村问题要进村,研究农业问题要下田,研究农民问题要入户”。进村!下田!入户!每一项任务都是嘱托、每一个目标都是责任!这一宿胡xx久久难寐,心潮难平……
一带三,4个村x余户,如何更有效地联系上、走访到、并且深入了解,这是摆在胡xx眼前最为紧迫也最为首要的事情。于是,他按县“三万”活动工作组的要求,设计表格,制订计划,迅速进行民情走访……
这里有胡xx一天的走访行程,这也是他工作在新华村两个多月来的一个缩影: 2011年3月8日。早上8:00。走访新华村12组张世奇家。养殖大户。家4口人。反映养殖业扶持贷款和农村环境整治问题。9:30。访新华村12组严宏贵家。党员。
10:00。走访新华村12组谢光宝。养鸭专业户。在油菜地里。12:30。走访12组特困户夏顺军。15:30。13组易志辉家与6户农户座谈。晚17:00,在村主任孙家兵家,商量第二天开会事宜。……
走访工作量大大超出了他的想像,腿走累了,口讲干了,有时他真想坐下来休息几天,但是他没有,甚至双休日也没有回家,脚步依然没有停下,继续坚持着往前走。渐渐地,村里便传开了:“村里来了胡干部”,“全省开展„三万‟活动”,“还是李书记号召的”……
胡xx82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兄弟姐妹几个轮流照顾着,3月份正轮到胡xx,他想自己应该回家尽孝心,照看母亲。但是回是留?他心有犹豫。想到鸿忠书记说过:“情为民所系,这个情就是视群众为父母的赤子之情。我们要带着这种感情做农村工作”,在小家与大业之间,他选择了后者,花1200元钱请人照顾了母亲一个月。家里人责怪他:“你在村里不过呆三个月时间,你干嘛这么认真。”他回答说: “就是因为时间短,我更要把工作做好!”
3月19日,胡xx走访到新华村11组吴瑞珍家。初到吴家,生活境况让他备感心酸:壮年时,吴瑞珍夫妻俩罹难不幸,妻子吴瑞珍患乳腺癌、胆结石,连续2次住院手术,丈夫张玉良高位截瘫。几年下来,医药费共花去12万多元,至今欠债2万多元。2002年丈夫去世,母女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唯一的电器是别人用旧的17英寸黑白电视机。从吴家出来,胡xx心情一时难以平复,既为这一家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更为吴瑞珍坚强的生存意志所感动。“群众看到干部在他们身边,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心理上的依靠。某种意义上,这比救灾物资还宝贵”,胡xx此刻更深深明白,自己的意义就是鸿忠书记所说的“主心骨”。想到李书记的话,胡xx觉得吴瑞珍家需要他……先后他去到吴家8次,不仅自己拿出200元钱缓解吴瑞珍燃眉之急,还专门向环保局党委作了汇报,局领导很重视,抽出时间,拿出钱物,一行人专程来到吴家,为吴家送上生活用品和钱,吴瑞珍逢人就说:胡干部对人真好!4月14日这一天,是妻子袁丹凤的生日。胡xx原本想着陪妻子逛逛街。回城路上,途经新华村1组路口,胡xx远远看到有一群人在争吵,他迅速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两家人因买卖粮食引起纠纷。于是胡xx领着大伙到屋里去谈,并让人把组长杨立松请来。胡xx手机“铃铃铃……”响个不停,是儿子儿媳催促他回家吃生日宴的电话,他接:“正在村里有点事,不要等我。”调解中,家里还是电话不断,后来他“狠心”摁掉铃声,苦口婆心直到两家言和,不觉己过了吃晚饭的时间。出门后,胡xx长舒了一口气,此时外面已是星空满天,胡xx想起妻子生日心有愧疚,对妻子“欠账”太多的过往一一在眼前浮现,他赶紧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又编了条长长的道歉祝福短信,好在妻子很理解他,深夜,他久久不能入睡……
两个多月下来,老胡记了上万字的笔记。在他的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走访的每家每户情况,从基本人口到种植田亩,都很详细,对困难户、老党员户他更是如数家珍。截止4月18日,胡xx走访新华村农户484户,其中空巢老人36名,留守儿童48名,孤寡老人12名,特困家庭26户,走访入户率达96%。真情入户送政策
“胡干部,我们家修房国家有没得政策补贴?”
“养猪还差点钱,想贷点款,胡干部,能帮忙跟上头说说不?”
“我领的低保钱咋没得隔壁村的多,胡干部?”
……
每天在新华村,胡xx都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从来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即便是一大群村民围在那七嘴八舌地向他咨询,他也是温和地让大家一个一个来,耐心回答、细致解释。有时也会碰到自己不大清楚的政策问题,他就先记在走访笔记本上,留下联系方式,待自己弄清楚了再跟农户答复。胡xx很少回家,即便回家一趟,胡xx也闲不下来,本子上那些问题时刻督促着他。回城后第一个跑的地方总是驻村干部的“大本营”公安县“三万”办公室,积极报送驻村信息,收集各种政策资料,“要想很好的解决农民提的问题,首先自己要释疑解惑。”胡xx如实说。3月30日,新华村14组姚新兵家。老姚曾任村干部30多年,担任支部书记8年。听说曾任村支部书记每月可以领到100多元的国家补贴,而他没领到,心里不平衡,想知道个中缘由。胡xx理解他的心情,答应帮着去了解清楚。次日一清早,胡xx就专门到了镇里。得到的答复是:补贴政策有年限和职务两项要求,必须是连续任村正职15年以上才可享受。而老姚只有8年,不够年限。胡xx回来跟老姚耐心解释,还复印了相关文件带回来,老姚心里平和多了。在新华村,还有这样一则“古有礼让六尺巷,今有新华争稻场”的故事。事起新华村12组两农户,张家与夏家,屋住前后。住前屋的张家因建房把沙土堆在了夏家门前稻场上,直到建完还有部分沙土堆着。夏家恐张家把场地占据,久而久之稻场变成张家的,多次要求张家把沙土运走,张家以种种理由不予理睬。胡xx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分头做工作,张家态度强硬,夏家得理不饶人,怎样让双方心服口服、和平化解? “是的,政策!”胡xx心里想着,于是找张家耐心解释农民宅基地有关政策,又用“六尺巷”的典故开导他,最终让张家想通了,问题解决了
第二篇:“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根据黄石市委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科协“三万”工作队于3月15日开始在民爱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一个月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就让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姓程的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反正讲了也是白讲”。其实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启发大家,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公路问题。虽然村级主干道已部分硬化完毕,但是组组通目前尚未硬化,平时路面就是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行路艰难。
2、普遍反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在我们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年轻人大多在黄石周边地务工。若干年后,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的都在外打拼,耕地面积会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也日趋下降。
3、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目前农民生产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年年生产投资太大,但是病虫害及旱涝等自然灾害威胁日益严重,一年下来除去投资的部分,余下只能过个生活。希望国家今后要大力监管物价,调节物价。
4、虽然农民认为现如今的惠农政策好,也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普遍还是认为农民看病贵,农村家庭教育负担重。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大学,但是昂贵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无力承担。
5、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三篇:“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根据公安县委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县法院“三万”工作队第三小组于5月9日晚对埠河镇金龙桥村4个村民小组387户村民进行夜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夜间走访,更容易拉近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在和农民交谈中更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就让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们,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反正讲了也是白讲”。其实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开始反思自己,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走访,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公路问题。虽然村级主干道已部分硬化完毕,但是组组通目前尚未硬化,平时路面就是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行路艰难。
2、普遍反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在我们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
3、虽然农民认为现如今的惠农政策好,也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普遍还是认为农民看病贵,农村家庭教育
负担重。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大学,但是昂贵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无力承担。
4、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篇:“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三万”活动走访心得体会
根据石首市委开展“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分局“三万”工作组与4月20日开始在石戈垸村12个村组的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通过进村入户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一个月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却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万名干部万村入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微幅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让我们遇到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姓陈的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启发大家,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我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得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是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公路问题。虽然村级主干道部分是柏油路,但都是十几年前修的,平时路面就是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行路艰难。
2、普遍反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在外面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年轻人大多在外地打工。若干年后,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的都在外打拼,耕地面积会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也日趋下降。
3、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目前农民生产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年年生产投资太大,但是病虫害及旱涝等自然灾害威胁日益严重,一年下来除去投资的部分,余下只能过个生活,希望国家今后要大力监管物价,调节物价。
4、虽然农民认为现如今的惠农政策好,也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普遍还是认为农民看病贵,农村家庭教育负担重。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大学,但是昂贵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无力承担。
5、饮用水的问题,目前全村村民食用的都是井水。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民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篇:2011年参加三万活动心得体会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我们这个组,走访的是官渡镇五里堆村(居委会)。全村共十个组,东与东壤口镇焦家湾村五组接壤,南抵长江沿,西至神农溪边,北邻东壤口镇焦家湾村二组(李家老屋场),区域内有1925户,4032人,其中农村户425户,农民1612人,总面积3.8平方公里。五里堆村兼属库区淹没区移民和神农
小区建设移民的特殊村。该村村民贫富差距悬殊。淹没区移民安置政策、神农小区建设搬迁安置政策、各项惠农政策在执行上集于一体。各类矛盾突出,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自2011年3月15日起至同年4月21日止,我共走访了215户,与215个村民进行了坐谈。在坐谈中,我向每一个村民,讲述了“万名干部入万村进万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了涉农的57项政策和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及村民外出务工涉及劳动保障维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村民另外咨询的相关问题,本人知晓的,均作了相应解答;本人不知晓的,建议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了村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人员结构、劳动力数质量和家庭经济状况等。详细询问了村民目前的困难和所思、所盼。
通过一个多月的走访,和与村民面对面地交流、沟通。215名村民所反应的问题大至可归结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大部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糢糊。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广大村民的温饱问题有了根本性的保证,广大村民所盼的是怎么才能致富。富与贫的表现形式是现金收入的积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于是,大部分村民选择了“打工”争钱。我所走访的215户中,几乎家家都是靠打工赚钱,靠征地补偿致富。村民对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农村特色经济领头人,发展持续性产业,举步维艰。这里试举两例,五里堆村一组村民冯国茂,年垂五十,家庭人口四人,劳动力两人,两个子女上高校(一个在武汉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一个在湖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年前,他也是靠搞副业赚钱的。在坐谈中,他说:“十年前,我在黄土坡平板桥电力公司综合楼建设工程搞过副业,那个时候,我每天主要是揹土,一天可赚得30多块钱,一年下来,我赚了一万多元,人很辛苦,但当年我把债还清了。后来我想,光在外面搞副业,这不是个事,还是要想办法在土地上作文章。,我开始种蔬菜,当年收效不大,一年下来夫妻俩才赚了三、四千块钱。家庭开销大,可以说是收不抵支。第二年,我执意再扩大种植面积,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种植技术,这一年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翻。近几年,又我开始大面积种植经济林木,如柚子、思棉树等,去年,光柚子我的收入就达到了三千元。,我的收入在保证学生读书的情况下,还有一万伍千元的结余。现在,我想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有困难:一是土地少、人手紧,二是缺乏资金投入,三是农资供应没有可靠保证(今年,我想搞点薄膜纸,还是儿子从武汉卖了寄回来的)。当然,我在选择种植蔬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卖小菜的过程中,也曾有很多人(老乡、消费者)讥讽过我,说一个大男人怎么不去打工赚钱,在那儿买小菜!直到去年居委会给我发了奖状和奖金,才没得人这么说我了。”这是我在坐谈中,感触、印象最深的一例。另一例,五里堆四组村民文玉龙,家庭人口六人,劳动力三人。两年前,开始筹款办理山鸡养殖场,现养殖规模年出栏六千只,年纯收入三万元。在坐谈中,他说:“从前,我也是靠打工生活的。在打工的那些日子,我曾想到了自已创业,但又苦于没有好项目而一筹莫展。前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上了我县开办山鸡场的李老板,我们在交谈中对他经营的山鸡项目产生了兴趣。于是,我想找他学习技术,我们谈得很投机,双方很快就达成了给予技术指导和高价购置种鸡的协议。之后,我便开始筹措资金,寻求场地,很快就把鸡场办起来了,在李老板那里买来了八九十只种鸡。没想到的是李老板给我卖了种鸡,却不给予技术指导,使我处于两难境地。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养殖山鸡的资料,摸着石头过河,很快我便进入了角色,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总算成功了,去年,共出栏山鸡六千多只。当时,因对养殖山鸡不懂,有些投入不合理,不科学,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改造,但目前组织贷款资金难,无法正常扩大再生产规模。”这两个实例显现出了当代农民对发家致富的渴求,也暴露了政府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功能上,还有欠缺。比如在技术培训、土地流转、农业信贷方面,政府应当予以调控、指导和服务。
二是关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我走访的215名村民中,有近百名提到了此问题。主要表现在退耕还林、小区建筑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小区建设用石料场尘埃四个方面。这里罗列一组村民谈话。五里堆村七组村民冯国太,如是说:“我们这里搞的退耕还林,发放的树苗都是些板粟树苗和李子树苗,现在已经开始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