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动漫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异文化交流之我见
也许在一百年前没有人会相信,动漫的存在与发展,在那时,人们也许会认为,几张灰白甚至彩色的图片,只是幼稚孩童的玩意儿,根本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但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把动漫当做孩童玩意的人才暴露了他的落后与无知。动漫已在全球风靡,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引领着时尚潮流。然而,推动动漫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日本。动漫对于日本,就好比武侠小说对于中国一样,是举世无双、无法取代的。
作为世界的第一大动漫强国,日本其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发展模式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1917-1945的萌芽期,1946-1973的探索期,1947-1989的成熟期,以及1990至今的成熟期。在漫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日本人对漫画的态度也发生从“孩子娱乐的玩具”、“低俗浅薄的读物”到“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成为青少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及”青少年生活中相互沟通的记号“的转变。作为日本的第三经济产业,漫画已渗透进日本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小学的孩童,中学的少年还是成年男女,居家老人,都对动漫情有独钟。
日本动漫不仅在国内有巨大的影响力,也给全球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日本经济学家曾经断言: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日本制造“既非丰田汽车也不是松下电器,而是动画片。有数据显示,日本卡通出口占全球动漫的60%份额,可见,日本动漫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例如中国近年来刮起的”萌“之风,就与日本动漫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日语在青少年之间也逐渐风靡,与日语一同流入一国的是以日语为载体的是日本本土文化。有许多人因为日本动漫而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兴趣,本人也是因为日本动漫而选修了日本文化。日本动漫产生的衍生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甚至成为时尚的标志。
纵观日本文化之种种,不仅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日本文化会“称霸世界“呢? 我思考出了以下几个结果:
1、日本动漫传承了日本的本土文化并继承了世界的大众文化具有与现实生活相似甚至相同的生活理念,较为易被人们接受。
2、日本动漫剧情丰富,人物个性鲜明有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剧中人物外表靓丽,偶像气质浓厚,这也是吸引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原因之一。
3、思想开阔,理念先进,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人流连忘返。
4、动画质量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相比之下,中国动漫仍处于一个较为低迷的状态,主要是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思路不够开阔,观众较少,此外,质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动漫,作为文化产业的一支新秀,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让人耳目一新的角色。日本文化因动漫而渐渐植入人心。但世上没有永生的神话,动漫能一直以昂扬的姿态继续他的全球之旅吗?日本能依靠动漫有怎样的作为?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篇:投身动漫产业的准备工作之我见
投身动漫产业的准备工作之我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在政策助力下,中国文化艺术市场迎来了规范发展的大好时机。本人所喜爱的动漫产业也迎来规范发展的好时机。
虽然作为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将来的就业首选是医学专业,但由于家族多人从事动漫产业,且个人也很喜爱动漫,所以仍有可能投身动漫产业,因此,想在前,早上手很重要,结合个人实际,就投身动漫产业的准备工作谈一些粗浅看法。
首先,真正地了解自己是否对动漫产业有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投身于动漫行业,并不是短短的几年便可以站稳脚跟的,如果没有兴趣,对于工作是不会有热情,工作的压力加上自己的厌倦,很快便会让我们变成工作的奴隶,那么人生百年就太辛苦、太受罪了。所以,在投身动漫产业之前,确定自己对动漫产业的热爱并且愿意付出自己的热情,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二,最基本的就是就必须了解动漫产业的政策和市场行情。现在中国动漫业的产量突破22万分钟已成为第一大国,至于多少部就很难说了。但是产量不代表一切,中国现在动漫业距离日本甚至欧美,都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原因主
1要有:一是中国动画制作团队核心决策人物都爷爷奶奶们,他们思想比较老旧;二是法律上对动漫作品内容的要求过高,爱情、打架之类的都不行;三是动漫作品在中国上映必须全集通过审核,一次性投资过大,风险高,而日本一周出一集,问题就少很多;四是中国盗版严重,动漫很难赚到钱,所以没有公司愿意投资,日本动漫公司都是有别的公司投资的拥有很多资金,对于知识产权又保护的很好,所以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生产线”;五是制作目的不同,中国动漫的播出目的是为了早期教育和公益广告,所以制作面向低龄儿童。日本制作动漫主要是为了盈利,所以为了市场更广阔,从而面向全年龄。作为一个想要投身漫画产业的青年来说,这些都是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信息,它不仅可以告诉我们现状,让我们抛开那些美好的幻想,也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动漫产业政策和市场行情。
其三,根据自身的实际掌握一门动漫产业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是投身动漫产业的根本。如果自己光是很喜欢漫画,抱有很大的热情,但却没有制作漫画,应用相关软件的专业技术,或者说没有销售漫画、推广漫画等市场运作将项目转化为财富的管理技能,那也是无法在动漫这个行业立足的。因此,要么选择一个自己擅长,可以发挥自己的领域,要么就从基础开始学习专业技能。
其四,搭建动漫行业的人脉,营造借鉴和沟通学习的资
源。在大学就读的学习之余,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参加动漫行业的社会活动,结交动漫行业的前辈和朋友,并争分夺秒努力学习提升自身在动漫行业的综合素质,从而营造借鉴和沟通学习及互相帮助的资源,并促使资源的良性循环。
其五,树立从事动漫产业的信心。有信心并持之以恒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主要条件,若对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没有信心,对自身从事动漫产业没有信心,那还是尽快调整为好,以免一旦入行却难有作为,半途而废却虚度了大好青春时光。
至于真正从事了动漫产业,如何取得成功那是一个新的课题。
2013-6-26
第三篇: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从日本动漫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摘 要:众所周知,日本对动漫文化的重视与开发由来已久,在发展动漫产业同时,日本不忘将这种颇具穿透力的动漫文化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向世界推广。提出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实现国际化的思考。
关键词:日本对动漫;本土文化;动画形象日本动漫在国内外的影响
本世纪初,日本文化商人就曾如此放言:“美国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的一半,我们应该占据另一半。”面对日本动漫这股冲击波,美国媒体惊呼自己的文化产业遭遇了第二次“偷袭珍珠港”事件了。
日本动漫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确不可小觑。首先,动漫文化给日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俨然成为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了。其次,日本动漫扮演着某种程度上的“文化侵略”角色。毫无疑问,在进行日本动漫制作时,制作者总会有意无意地将日本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思维杂糅其中。于是,当他国消费者在消费日本动漫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本意志”的影响。最后,日本动漫可以给日本形象加分。日本动漫世界里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忠奸美丑,都具有形象美特质。而这正好使世人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国民形象有一个善意的感知。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当中,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放的各类动漫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种动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头,早已超越了杂志和电视的范畴,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广义上说动漫产业已经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4倍。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可以说,看到好莱坞的电影比美国产品能更多更广地渗透到世界各地,日本也开始追求他们在国际文化中的地位,动漫备受日本政府青睐俨然已经把发展动漫产业带动日本经济发展定为国策。中国本土动画受到动画强国的冲击
从20世纪60年代起,动画开始了自己文化商品产业化的探索之路,逐步诞生了美国、日本、英国、荷兰等动画制作强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动画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美国、日本等国的动画市场开始逐步趋于饱和,出现萎缩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动画大国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动画强国进军尚处于萌动时期的中国动画市场,极大地促进和繁荣了我国的动画事业,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的中国动画工作者。这批专业人士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成长起来,扩展了文化视野,尤其是受到西方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影响,对动画的认识从根本上转换了思维方式。应该说,为开辟中国本土化的动画市场,迎接中华民族化的动画产业明天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然而,正像民众所关注的那样,目前我国动画产业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动画形象。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国外,当代流行的像米奇、史诺比、凯蒂猫、圣斗士、青春美少女等等,已经成为青
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这是值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重视的现象。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发生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入思考的。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
在动画艺术形象的创造上,多年来,一提到民族化、本土化、中国风格,许多人总认为是落后的、陈旧的,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观带有明显的局限性,然而这种认识在当今动画艺术创作领域又是极具普遍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对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关注诸如剪纸、年画、刺绣、皮影之类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研究的思路也是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切入的,但是真正把这些审美因素导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创新就太少了。以动画创作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的塑造创作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所以今天重新提出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大量深入的调研中,我们开始逐步感受到本土艺术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其造型形象有待开发的潜力是巨大的。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化为动画造型形象,使之把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倍受当代人所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的动画语言。应该说这一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一个时期以来,艺术界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不是“拿来主义”,就是“虚无主义”,对于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缺乏深入的研讨和现实的分析。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承传着文化脉络的基因,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源开发利用好,适用于动画造型之中,应该说这是振兴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命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的确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启,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借鉴传统也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如果照搬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玩具等的具体形象,将无法脱离它自身的功能特点,或许又走入模仿抄袭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在造型的形态、制作工艺、技术加工及传播形式等方面不能形成动画的一个整体,那么动画造型艺术再美也无生存的价值。动画是一个形象化较强文化产业整体,动画形象是其灵魂,动画技术是血脉,是连接艺术与技术因素,创造完美动画的必备条件。所以说,在动画造型形象选择的同时又不可忽视相关因素的制约。我们所主张在本土文化中寻找的动画形象,应该是那些文化品位较高,民族风格鲜明,造型型制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新时代的动画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的木版年画、木雕、砖雕、石雕、刺绣、皮影、剪纸等都有动画所需求的造型因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动画技术的规律,动画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3 中国的动漫产业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奋起直追
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主题先行使创作受到阻碍,思想僵化。娱乐性的丧失使动画由大众走向小众。中国动画片的创作亟须改变传统的创作方式,可以说要走一条借鉴与创新的道路。以往的动画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艺术积淀,但是市场观念欠缺。观念的转化要做到市场观念和受众观念的同步转化。市场观念的转化将会在下一篇中论述。动画创作不要拘于传统,给自己套上枷锁,动画片创作中应有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而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观众也养成这样的观片习惯:动画片是儿童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这种观念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思想上放不开,表现在创作上的也就是缺乏想像力,从而使中国的动画丧失了大量的成人观众。且在“教化”思想下,动画片多摆出一副教育的面孔,缺乏童趣,导致大人不看,小孩也不看的局面。中国的动画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儿童表现,改变受众观念,使观众群丰富多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时四年的大制作《宝莲灯》在这方面做了尝试,这部影片的定位是6岁到80岁之间。可以说这是对动画制作者的一个挑战,要兼顾到差距如此大的观众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影片故事根据中国的古代神话《劈山救母》的故事改编。讲述一个英雄救母的故事,在影像风格和人物造型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添加了原作中不存在的小猴子形象,机灵搞笑,诙谐逗趣,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市场认同。
事实上,文化产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特有的人文现象,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比如,美国的迪士尼、芭比娃娃、荷里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多年来,这些文化产品为美国赚取的外汇收入,几乎无一国能匹敌。再比如英国,一位难称重量级的女作家罗琳,竟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刮起了席卷全球的“哈利波特”狂风。显然,这不仅仅是罗琳个人的“金手扫天下”使然,更是体现了西方文化体制的相对健全。凡此种种,都向世人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人文现象是可以创造经济奇迹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还相当滞后。就在今年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透露说,中外文化贸易的进出口是严重逆差,这个差距比前几年估算的10:1更大。丁伟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观念滞后,国际品牌性的产品缺失,没有建立起国际文化贸易的中介机构,以及相关法律、政策和文化环境不完善等4方面原因。这里,不管怎么说,尽快发展文化产业才是硬道理。在此事上,文化市场的决策者,首先应该正视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活血生肌。总而言之,看着邻国日本动漫文化的勃勃升起,我门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充当文化产业的旁观者了。
第四篇:动漫产业背景下的动漫专业教学之我见
动漫产业背景下的动漫专业教学之我见
【摘要】 在我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这一背景下,动漫专业教学会出现并存在许多误区。本文首先分析了动漫产业与动漫专业的关系,并在产业背景下重新定向和构建动漫教学思路及教学模式,为动漫教学走出误区提供了依据,推动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动漫产业 动漫专业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1-001-01
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该行业对自身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状态仍较为混乱,要想产业寻求长远及健康发展,就要输入新思想、新标准,因此,在借鉴吸收他人成果经验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自身的动漫专业教育,增强自我探索研究能力。
然而,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动漫专业教学比较罕见,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模式也较为混乱。因此,在动漫产业背景下,加强动漫专业教学是有必要的。
1.动漫产业与动漫专业的关系
一般来讲,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参与协作,教育则能够为动画行业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反过来讲,动漫专业教育的发展决不能与动漫产业相脱离,一旦脱离了产业,教育就会失去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就不能为动漫行业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此外,动漫行业的发展也为动漫教育的模式及思路提供了依据,动漫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具有超前性和独特性。
总而言之,不论动漫产业发展到什么阶段,都需要来自于教育的支持,依靠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来给动漫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动漫教育应创新教学思路和模式,超前发展,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2.重新定向动漫专业教学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丰富程度的要求不断在提升,然而,由于我国动漫教育没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使得我国动漫产业陷入人才极度短缺的境地。加之国外动漫给我国动漫带来的质量及人才的双重压力,这一切使我国的动漫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动漫专业的教育考试,面对我国动漫行业的困境及需求,教育者们将教学思想定位于培养“一专多能”及高级应用型人才上,这一思想决定了动漫专业教学有三种思路:
第一,在借鉴吸取国外先进教育方针及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采用这种教学思路,能够培养出一批具备国外动漫创作风格及自身特色的专业型人才。
第二,加强与动漫生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教学思路能够为生产企业储备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以备不时之需,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第三,根据动漫行业需求,培养速效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动漫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只有一小部分大型企业具备与教育合作的资格,因此,动漫专业教育应该着重关注行业动态及需求,及时将其转化为教学目标,为行业培养输送具备高技术能力的优秀人才。
3.动漫教学中加强手绘能力训练的价值
随着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最初的对于电脑设计的狂热已经开始慢慢消退,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了手绘训练在动漫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几乎可以使一切视觉效果的实现成为可能,但是现在,大量手绘草图依然是一部动画影片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纵观每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动漫影片,无一不是存在着大量的手绘草图。因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像手绘一样快速直接地以形象的方式再现我们的思维。
我国长期以来对于手绘能力训练的选择性忽视,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很多人都抱着搞动漫设计只要会在电脑上操作的错误理念,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由此引进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反思。在动漫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单独能力的培养,没有必要要求学生精通所有的动漫制作技能。学生所要学习的东西过多,往往会导致什么东西都没学好,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和学生期望的发展方向来对学生进行分流,以此达到精细教学的效果,这样才能为我国的动漫行业贡献大批可用的人才,推动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
4.总结
总而言之,动漫产业是动漫教学思路及模式制定的主要依据,反过来,动漫专业教学思路及模式应与动漫产业发展相匹配,应当超前发展。只有这样,动漫专业教学才能为该产业输送满足社会需求并具备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梁志敢.基于动漫产业的动漫专业教学思路与模式[J].华章,2012(15).[2] 刘丹.对当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设置的思考与建议[J].华
章,2014(01).[3] 刘建华.高职高专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第五篇:日本漫画家荻野真-日本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与探讨
日本漫画产业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日本漫画大师荻野真中国美院讲座
记者:张瑞
荻野真是日本著名的漫画大师,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漫画以华丽恢弘的世界与宗教体系,精致的故事架构,巧妙刺激的故事情节,以及精美的人物设定和背景设定,成为风靡整个80年代日本漫画界众多才子中的一颗重磅明星。他的代表作《孔雀王》,《夜叉鸦》等,已经成为日本漫画的经典作品,获得了极高的荣誉。
今天我们借此机会能够走进荻野真老师,与他面对面探讨当今日本漫画以及中国漫画的过去,今天和未来。除此之外,荻野真老师也带来了他的一些作品与中国美院的各位同学共同分享他的创作经验。
讲座开始,荻野真老师略带幽默的和同学们打招呼,说自己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前面讲课,感到压力山大。他希望能够坐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因为漫画家一般都是坐着创作的,所以压力会小些。”引来同学们一片笑声。
接着荻野真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日本漫画的大致发展过程,以及现金日本漫画的分类。今天的日本漫画可主要分为四类:一种是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所谓“政治类漫画”,一般是四格漫画;第二种是少年漫画,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群体,故事内容以青春,热血,战斗,友情等为元素,同时此类漫画也是当今业界的主流漫画,比较有名的杂志期刊如《周刊少年Jump》、龙杂志等;第三类为以少女为主要读者群的少女漫画;第四类为成人漫画。同时荻野真老师也将他临时准备好的一些手绘的漫画展示给大家,更形象的解释了以上四种分类。接下来,荻野真老师讲述了他为什么来到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年轻漫画家们互相交流。他感慨道,其实在中国想要成为一个漫画家是很难的,对比日本,日本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当然这个群体市场也是历经多年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日本的漫画家可以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设定自己的创作目标和创作风格。其次,日本漫画产业有大的媒体公司或者说杂志社的支持,一个漫画家的作品受到关注后,就有大的漫画公司经纪人负责签约,订稿,续期,推广,为漫画家反馈读者和市场信息等等一系列工作支持。使得漫画家不再单打独斗,从而可以安心创作,最终变成整个产业链上稳定的一部分。通过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漫画家一方面通过版税等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知名杂志社等企业在热门杂志上刊登作品提升知名度。而杂志社则借助不同风格的漫画家的创作满足不断变化着的读者口味和市场需求,同时取得收益,最终成双赢的局面。
荻野真老师强调,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漫画家是需要极大的热情和勇气的。他曾经的创作成长经历为我们揭开了漫画家艰苦之路的冰山一角。荻野真老师坦言,自己在确定自己创作路线以及成名之前,曾几次想过放弃画漫画。而每当他想要放弃或者丧失灵感的时候,他就跑到海边,面对着大海大声嚎叫,借此排解心中压抑的力量。回来后能够重新收拾自己的心情,投入创作。他再一次强调,当你感到压抑和没有头绪的时候,亲近自然是一种非常好的调整自己的方式。“画漫画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他说。
随后,他介绍了他所经历的日本漫画从80年代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他说整个日本漫画市场现在也是在逐渐萎缩之中。同时作为漫画家和杂志社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他所成名的80年代是日本漫画的黄金年代,涌现出一大批颇具才华的创作者,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但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漫画创作逐渐进入低谷。原因有很多,这里他强调作家的作画风格和创作思路出现了问题,传统做法是漫画家创作一个故事主题后,都会和
杂志社的主编和经纪人讨论如何设置情节和构思以最大限度的吸引读者,人物设定和场景设定可以分开创作。逐渐的做为漫画家来说,原创的理念和原始的创作冲动便逐渐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过分的商业化以及同类话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方式。荻野真老师说,当时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改变画风等等。
后来一个人做出了不同的改变,甚至说是颠覆性的改变,这个人就是宫崎骏。宫崎骏老师一开始也是画漫画的,但是他的方法于他人不同,荻野真老师称为image drawing或者image painting。也就是漫画家在作画之前,先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形象,包括背景,人物,以及发生在其中的情节,然后形成一个整体的image也就是场景。而形成的不同场景链接在一起变成连续的剧情,这样就避免了故事结构的脱节,保证了故事情节的连贯性。然后漫画家才开始下笔创作。狄老师说,这需要漫画家拥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具有把自己所想的连续的内容画出来的功力,而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狄老师自己现在也在创作中不断训练尝试以此方式来作画。比如他正在连载的《孔雀王前传》也是用了这种方法。
最后,荻野真老师回答了一些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而同学们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可能是由于荻野真老师的作品创作年代和现在80末和90后的同学们有些距离,关于他作品的问题提问的比较少。作为读过狄老师作品的我来说,准备了一些问题,十分遗憾的是没有被提问到。当被问到“您作为漫画家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时?”荻野真老师说,曾经在一个签售会上以为70多岁的老先生,走到他跟前说他很喜欢自己的作品,这是最感动的一件事,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让他觉得在漫画创作的道路上可以做的更好。
虽然现在荻野真老师漫画画的少了,但是他说,年青一代的漫画家让他觉得自己仍然有力可为,于是他一边创作,一边为年轻漫画家授课。特别是中国的有志成为漫画家的年轻人。他觉得中国的读者很多,人才也很多,中国的漫画市场有一天会超越日本,中国的漫画家也会走向世界。至此感谢了中国美院的全体师生,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此生难忘。谢谢大家!
2013年3月
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