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的通知》,落实市县关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相关文件精神,为促进我县生猪生产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使我县所有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落实到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工作
我动物卫生监督所成立了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操作程序,落实专人负责,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责任,做好无害化处理及登记工作
我所对辖区内所有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户)进行了登记造册,报省、市备案和公示,并组织人员指导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户)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所有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分乡镇指定两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病死动物及处理情况实施监管。出现病死猪时,养殖场(小区)立即上报,在辖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监督下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填写《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登记表》,并由养殖场(小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双方签字确认后上报。
三、严格登记保存原始凭证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如实进行登记,将拍摄的资料编号留存或存于安全的介质中,作为附件进行登记,以备核查。并填写**县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统计表》上报市所。
四、做好无害化处理核查,汇总好全年报表
由于不是全部的养殖场每月都有病死猪登记,在汇总全年报表前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又组织人员重新对有发生病死猪的养殖场进行登记、汇总饲养量和死亡量。汇总出我县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全年申报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617头。
**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第二篇: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关于枣强县畜牧局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申报补助
培训工作报告
近日,我枣强县畜牧局就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申报补助事宜在我县各乡镇统一开展了一次针对规模化养猪户(年出栏量50头以上)培训。我局本着为较快、较系统、较完善的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申报补助项目处理的目的,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做了积极安排部署,由我局领导统一安排,并抽调专人到乡镇基层开展培训工作。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为确保各户明白,我局以发放明白纸,为农户发放档案的办法,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明白纸中已明确写出建立养殖档案,病死猪上报程序及补助申报注意事项各项要求,以便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二、现场培训养殖档案的填写、修改的具体相关知识,以便确保农户不盲目填写或者不知情况胡乱填写,避免到时各农户病死猪申报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培训后,我局相关人员及时解答农户疑问,并及时解决农户在实际病死猪申报具体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麻烦,为确保我局病死猪申报现场检查,现场验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培训会上,农户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培训完后,农户们踊跃提出问题,响应热烈。我局开展的为期两天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申报补助相关培训顺利落下尾声
2012年4月19日
第三篇: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
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
为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经研究,选择在部分省份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立足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探索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部分大中城市、养殖密集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及重点水域周边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探索经验,总结完善,逐步推广,尽快在全国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防止随意丢弃病死猪污染环境,防止病死猪流向餐桌引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防止病死猪传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试点范围
(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的全部区域;
(二)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省的部分地级市、部分生猪调出大县;
(三)辽宁、吉林永吉、海南等经农业部评估认可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试点具体名单见附件。
四、试点时间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
五、试点内容
(一)探索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有效运行机制。探索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基础、养殖量及养殖密度、养殖方式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一是要求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对养殖过程中的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其他环节产生的病死猪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建设无害化处理厂,实施政府直接负责运转或调动社会力量实行企业化运作等多种模式,集中处理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病死猪。
(二)探索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收集体系。科学测算无害化处理厂的辐射范围,并综合考虑其处理能力等因素,配备必要的专用运输车、运输袋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同时建立病死猪收集点,一是年出栏5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至少建设一座存放病死猪的冷库;二是年出栏1000-5000头 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至少配备一台存放病死猪的低温冰柜;三是乡镇或村根据生猪饲养情况设立1个或几个病死动物集中收集点,建设冷库,购置冰柜以及短途运输设备等,作为生猪散养户病死猪的临时存放点。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无害化处理方式。目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深埋、焚烧、高温高压化制以及生物发酵等四种方法。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各自情况的处理方式。从总体情况看,一是对病死猪应就近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应考虑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以及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等因素选择无害化处理方式;三是对发生一类动物疫病以及炭疽、结核等重点动物疫病死亡的猪必须实施工厂化焚烧处理。
(四)加强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监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监管,一是对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和无害化处理厂,要有专门人员实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二是对病死猪收集点要实施监管,还要实施定期抽查;三是定期对生猪规模养殖场防疫档案、冷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实施监管。
(五)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要积极配合食药、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定期通报打击结果。
(六)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 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提高兽医服务水平,降低动物死亡率。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投入力度,支持规模养殖场(户)、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试点省(区、市)要细化落实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探索完善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管能力的有效方式。各试点省(区、市)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和专家组,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要进一步明确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所有生猪养殖场(户)及运输经营者是其养殖、运输经营过程中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承担主体责任。
(二)健全机制。试点省份要在落实现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机制,积极探索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要建立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的机制,加快推进育肥猪保险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规定实施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出险生猪理赔的条件是必须实施无害化处理。试点省要对养殖场所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等给予适当补助,并加大对专业化无害化处理厂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保证试点区域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经费满足工作需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四)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对养殖场(户)的宣传培训力度,普及健康养殖和防疫常识,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积极推行本地屠宰,大力推广消费冰鲜肉的习惯。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向群众宣传病死猪的危害及其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监管“群防群控”的长效机制。
附件:试点名单附件
试点名单
一、北京市(16个区县)
二、上海市(18个区县)
三、天津市(16个区县)
四、河北省(5个县级)
新乐市、徐水县、三河市、滦南县、抚宁县
五、黑龙江省(1个县级)齐齐哈尔市铁锋区
六、江苏省(39个县级)
地级市:苏州市(11个区县)、无锡市(8个区县)、南通市(8个区县)
县级:阜宁县、泰兴市、盱眙县、新沂县、武进区、浦口区、六合区、仪征市、江都区、靖江市、丹阳市、扬中市
七、浙江省(32个县级)
地级市:嘉兴市(7个区县)、湖州市(5个区县)县级: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萧山区、临安市、金东区、婺城区、义乌市、兰溪市、浦江县、龙游县、江山市、衢江区、柯城区、绍兴县、平阳县、温岭县
八、山东省(9个县级)
莱州市、乳山市、临沭县、诸城市、即墨市、平度市、胶州市、黄岛区(原胶南市)、莱西市
九、河南省(5个县级)
济源市、汝州市、新郑市、永城市、郾城区
十、湖北省(5个县级)
夷陵区、监利县、蕲春县、安陆市、宜城市
十一、湖南省(7个县级)
浏阳市、长沙县、攸县、屈原区、慈利县、双峰县、祁阳县
十二、广东省(5个县级)
高州市、化州市、江城区、新兴县、溯溪县
十三、广西自治区(5个县级)
博白县、武鸣县、全州县、陆川县、兴安县
十四、重庆市(13个县级)
荣昌县、忠县、合川区、黔江区、主城九区(以重庆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厂为依托)十五、四川省(5个县级)
简阳市、邛崃市、达县、安居区、泸县
十六、陕西省(5个县级)
杨凌示范区、西乡县、澄城县、榆阳区、兴平市
十七、辽宁省(19个县级)沈阳市(13个区县)、彰武县、北票市、黑山县、昌图县、庄河、瓦房店
十八、吉林省(2个县级)永吉县、九台市
十九、海南省(5个县级)
海口市、三亚市、东方市、儋州市、屯昌县
第四篇:“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好事也难办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好事也难办
作者:张艳红
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11期
为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的补助对象是“全国所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病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无害化处理是指病死猪(不包括强制扑杀的猪),每头给予80元的补助。”诚然,这是一件好事,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文件要求,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才有补助,而那些年出栏在50头以下的养殖场病死猪将流向何处,有80元补助的那些养殖场是否都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也是一个未知数。养殖户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出售病死猪和进行无害化哪一个获得的利益更大。以80元为一个界限,出售价格高于80元的卖掉,低于80元的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势必出现报小不报大的情况,照样会有病死猪流向市场,不能达到原有的补助目的。为避免这个漏洞,能否将补助标准细化,按病死猪体重划分不同的补助等级,让养殖户觉得没有必要再冒违反国家政策的风险进行违规操作。同样,到目前为止,年出栏50头以下的养殖场不在少数,也有必要对这些养殖场进行必要合理的补助。
其次,在无害化处理方式中,深埋虽然是一种不可靠的处理方式,但这种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为大多数养殖场所采用。但大多数养殖场即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些也没有进行正规操作,而是简单地挖一个坑,把病死动物堆积在里面,上面撒些生石灰,并没有填土夯实,而是一个开放式的坑,下次有病死动物照样扔在里面,靠堆积发酵,这样本身就是对养殖环境的一大污染,更何况还有污染水源的可能。
再者,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如何认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数量,又如何进行上报,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如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基层防检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操作,并留取影像资料作为上报领取补助的证据,势必增加基层防检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且现在有些地方兽医体制改革不到位,连工作人员都没有,如何去做这些工作?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不妨借鉴日本处理地沟油的方式,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由政府出资以合理价格收购病死动物,除对某些疫病必须进行焚烧处理外,对其他病死动物可加工提炼工业用油。一方面,可以真正控制病死动物流向市场;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当然,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防提炼的工业用油充当食用油流向市场;再有,对某些病死动物经过高温消毒后还可用于饲料。总之,我们可以积极拓宽病死动物的利用渠道,变废为宝。同时,应加大对出售、收购病死动物的监管力度,一经发现,依法严厉惩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第五篇:内乡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监管长效机制的构建
内乡县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监管长效机制的构建
李生涛(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南阳473000)张定安(河南省内乡县畜牧局)内乡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和省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县,也是畜牧产业龙头企业牧原食品股份公司的大本营。全县养殖总量位居全省前列,2014年,全县生猪、牛羊饲养量达到400多万头(只),饲养家禽超过600万只,万只以上畜禽养殖场区50个,5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960个。2014年以来,我们抓住作为省级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市级育肥猪保险工作试点县的机遇,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育肥猪保险工作联动为重点,突出三大体系建设,抓好关键环节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县建成日处理40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1座,设置一级收储站13个,二级收储站89个,三级收储点92个,2014年处理病死猪11.6万头。
1主要做法
1.1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健全县乡执法监管体系
通过三个方面工作逐步健全了县乡畜牧执法监管体系。一是落实机构编制。县编委下文,成立财政全额供给的县畜牧兽医执法大队和15个乡镇畜牧执法中队,编制80名,大队高配为副科级,中队高配为副股级,组建了县乡两级专门的执法队伍。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队建设一方面依托乡镇原有畜牧站资产,县政府下文要求乡镇政府提供不低于120平米的房产;另一方面对房产已经处置的乡镇,由县乡共同负担,以县为主建设,产权归县畜牧局,15个乡镇执法中队和1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全部挂牌建设到位。全县新建、改建房舍3470平方米,购置办公家具47套,仪器设备784台(套)。实现了乡镇中队阵地建设、人员招录和工作开展三到位。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各种制度,狠抓工作规范,促进了产地检疫、生猪保险、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开展。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在保障大队、中队办公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在县乡两级执法体系建设上累计投资400万元,改善了装备、办公条件,提高了基层职工待遇,使他们安心工作,基层监管能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县生猪产地检疫率达到99%,比2013年提高5%。
1.2织密工作网络,建立覆盖养殖区的无害化收储运输体系 由于我县目前处于大、中、小养殖场和少量散养户共存的现状,病死畜禽死亡面广、量大、随机,如何解决分散收集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设计建立了由执法中队牵头的收储体系,根据饲养量科学测算,设立一、二级收储站和三级收储点,成功实现了对病死畜禽的收集。一是依托中队建好一级站。面对千家万户不同时间死亡的畜禽多层、量大、面广、线长的特点,我们在养殖集中的乡镇依托中队建立一级收储站,建有冷库,有专门管理人员,直接收集养殖户和三级收集点上交的病死猪,同时管理二级站和三级点。二是在规模场配套建设二级站。在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场,根据死亡量较大的实际情况,为防止疫病交叉传播,发挥企业主体责任,以养殖场自建为主,统一标准,于交通便利处,建设35立方米以上的冷库,存放本场病死猪,多日存储,统一报验,集中收集处理。三是合理布局三级收储点。依靠防检网络,在中小型养殖场、养殖集中区域及部分小区,以防疫员为主建立三级收储点,购置不低于800立升的低温冰柜,就近收集社会上的病死畜禽,量少时由防疫员上交一级站,量大时由运输车直接到点收集。四是科学设计收集路线。按收储站点布局,规划设立病死猪无害化收集线路,购置专用车辆,由县大队具体负责监管收集运输。根据各个点上报的数量,安排车辆,由县大队工作人员与保险公司勘验员一起随收储车到各点收集,超过10千克保险公司称重,低于10千克的计入无害化处理数量,三方签字核对后装运;到无害化处理厂后,由驻无害化处理厂中队再次核对交接,确保从病死猪收集到无害化处理场的无缝对接,确保病死猪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在动监所全程监管下进行。
1.3算好经济生态账,建立设施完善的无害化处理体系 我们高度重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育肥猪保险工作,县政府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作为破解动物疫病传播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制约瓶颈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县畜牧、发改、财政、农业、环保、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领导小组,出台方案,明确责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是规划建设了占地69亩、日处理能力40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场区三区分开,高温化制,防止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完善有机肥厂建设,把每吨病死猪产生的约230千克肉骨渣作为有机肥的原料,按比例加入猪粪发酵后经加工做成有机肥;每吨病死猪可生产约100千克的油,用作生物柴油的原料(4000元/吨)。二是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育肥猪保险联动有机结合,通过外出考察、宣传发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统一认识,并详细核算风险帐及投资效益帐,养殖户每投保1头育肥猪需交保费6元,1头母猪按投保17头育肥猪算,缴费102元,按8%的死亡率,每头按40千克计算,死亡赔偿金272元,可减少损失170元,消除了养殖户思想上的偏见、误解和顾虑,激发了他们的投保热情,2014年全县育肥猪及能繁母猪保险入保达到109万头。同时,对每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的80元予以分解,养殖环节对农户病死1头猪补贴40元,对无害化处理中心补贴25元,运输费用15元。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勘验与保险理赔勘验同时进行,病死猪经勘验后运送到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统一勘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统一理赔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养殖户的损失,调动了养殖户收集上交病死猪的积极性,实现了养殖场(户)、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厂多方共赢的局面,有效化解了病死畜禽带来的各种风险,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育肥猪保险工作逐步进入良性运转轨道。
2存在问题
2.1县级地方财力较弱,生猪保险及无害化处理配套资金及财政补贴难以承受,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此项工作全面开展的主要因素。内乡作为秦巴山区贫困县每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配套资金就达500万元,这对财政吃紧的县是难以承受的。2.2生猪养殖除大中型养殖企业易于管理外,其他小型养殖企业散、小、广,战线长,工作量大,出现人员经费不足。同时养殖业市场不景气,造成企业自律性较差,管理难度较大。
2.3县乡各级畜牧部门技术支撑薄弱,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监测技术和技术设备落后。全县监管人数不够,执法装备匮乏,收集运输勘验人员防护设施少。
2.4在日常运行机制方面,从收储站向无害化处理中心运送病死猪过程中,一些收储站病死猪存放时间长,存在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三级存储点收集的病死猪还要先行运送到一级收储站,运送过程存在污染环境和疫病扩散的风险。而如果三级存储点直接运送到无害化处理场,则运输费用昂贵。
2.5在病死猪收储站、点和无害化处理场所选址方面,普遍存在选址困难,部分收储点与养殖场所距离过近,且处于上风头,病原微生物容易随风向养殖场所扩散。
2.6全国缺乏统一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标准,国家法规滞后,无法适应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规模化、专业化需要,必将阻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专业化发展。
2.7三级收集点收集员待遇过低,劳动强度达,挫伤了工作积极性,有的冷藏设备简陋,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影响了病死猪无害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2.8病死猪无害化工作经费虽然纳入县级专门预算,但数量少,难以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3建议 3.1农业部尽快制定无害化处理残值利用标准;
3.2对贫困县、畜牧发展大县财政配套应予以减免或降低比例; 3.3对技术、监测、信息等平台的建立及执法装备给予项目支撑; 3.4协调保险公司多畜种开展保险业务,对病死家禽、牛、羊、猫、狗等动物的收集应予以补贴。
3.5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针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任务繁重、人手不够、力量薄弱的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快区域性监督分所建设步伐,强化基层动物卫生监督人财物配备,以适应工作需要。
3.6统筹无害化处理相关工作经费。解决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宣传、监管、处置等方面的费用短缺,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3.7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纳入省级畜牧业发展资金竞争性分配项目,鼓励和引导包括全省无害化处理试点县市在内的各地加快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相关设施建
综上所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监管长效机制的构建的关键环节是:一是用足用活政策性资金,科学分解无害化补助资金,调动“生猪养殖场、病死猪收集者、无害化处理场”三方积极性。二是科学规划布局,建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和一、二、三级收储站点。三是充实监管力量,构建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四是财政全力支持。五是搞好畜牧保险联动,理赔与无害化处理同步进行。六是加强生物安全控制措施。作者简介:李生涛(1964-),男(汉族),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动物疾病防治,电子信箱:liboya123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