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和谐发展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外部现象问题

时间:2019-05-13 11:3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旅游和谐发展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外部现象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旅游和谐发展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外部现象问题》。

第一篇:城市旅游和谐发展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外部现象问题

城市旅游和谐发展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外部现象问题

随着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关联性特点越来越明显。作为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旅游资源同有的稀缺性和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部性现象。从中体现出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外部不经济性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科学分析和应对旅游业的外部性现象,对建构高效的公共管理体制是推进城市旅游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需要兼顾相关群体的利益

从资源的归属来看,旅游资源无论处于何种开发状态,并根本属性是城市的公共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当的开发行为或过度商业化现象,既破坏了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了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公共物品的属性是可供全体居民或部分居民消费或使用,而不需要或不能够让这些居民按市场方式分担其代价或成本费用的产品。不同类型的旅游组织或旅游地,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尽相同,而且以不同的行为主体为中心会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这就要求在识别利益相关者时,不能仅重视正式的组织而忽视了非正式的利益相关者组织的重要性。

(二)旅游产业要素的“交叉治理”,需要加强政府的统筹管理

旅游资源作为城市的公共资源,在管理权归属上存在很大差异。不少城市的景区景点类资源属于园林管理系统,宗教文化资源属于宗教管理部门。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溜达要素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的政治地理范围内,同一旅游资源虽然具有共享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但在鬼话和开发无法阻止“搭便车”的现象。以政府主导为核心的旅游业运行体制既是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现实条件,也是旅游业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的必然产物。政府统筹的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集合各方力逞,加快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区域旅游发展的“屏蔽效应”,需要加强管理上的统一协调

地理差异性是旅游资源的显著特征,但旅游资源所在地理区域与行政辖区并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城市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旅游区的窄间位置关系,导致由于一个或几个旅游区的存在而对某特定旅游区形成空间竞争态势,并使之处于劣势的现象,形成了旅游区的区位闭屏现象。而旅游资源是以内在物质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同于行政区域的分布规则,旅游区之间在通过各种渠道弱化“边界闭屏”效应的同时,应该发挥边界重组相邻次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性治理功能。这种治理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城市旅游资源无论是城市内部的资源位置差异还是城市之间的资源差异,在进行开发利用时都应树立“大旅游”和“一盘棋”思想,对具有共同特征、跨越行政地域界限的旅游资源,要紧紧围绕资源本身的价值进行开发和利埔。区域间的统一协调、互惠互利,可以有效解决体制上、管理上和经营中的一系列问题,事先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协同发展。

(四)旅游产品的促销层次性,需要进行有机协同和统一的旅游形象宣传

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各个环节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旅游产品的促销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第一层是旅游形象宣传,如省级旅游形象、地区旅游形象等;第二层是跨区域旅游线路或旅游大区宣传,这是仅次于形象宣传的旅游促销内容;第三层具体到企业的产品促销。显然,政府主导进行的宣传主要是在第一、第二层次,其中旅游形象宣传是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即政府出面组织大型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企业通过缴税或上交特殊费用等方式统一为促销贡献财力;跨区域旅游线路或旅游大区的宣传主要是政府间的合作、协调,强调的是采取统一行动、保持统一步调。

参考文献:

【1】

【2】

【3】

【4】

【5】

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的研究综合【J】.旅游学刊.2006(10):85-91 江若尘,企业思维模式的新趋势: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6):35-41 曹国新,解析中国旅游商品的政府失灵【J】.旅游科学,2004(4):6-9 杨新军,霍‘霈,张祖群,旅游闭屏区的城df空间拓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74-77 胡彬,谭琛君,IX域空fnJ结构优化重组政策研究【J】.城市问题,2008(6):7-13

第二篇:我国现行城市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发展取向

一、城市管理体制概念的提出

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城市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关于城市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总和。城市管理体制是确保城市管理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载体和保证,也是支撑城市管理系统的骨架支柱。城市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市区街道的层级管理体制等,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一般而言,城市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机构的行政领导体制。它包括城市管理系统中的诸机构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以及各自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城市管理系统在市政府行政机构序列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及协调与被协调关系、市政府其他职能机构与它们的关系等。总之,城市管理系统内的各组织机关及其职能机关的关系网络,构成了城市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2、城市管理系统内各机构的职能及权责关系。城市管理系统各组织机关的职能,由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其权责结构由职能体系所决定。

3、城市管理体制中的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制。首先是三级管理中的职能分工,如市级的宏观决策指导与综合协调职能、区级的分解与协调及决策职能、街道级的执行职能。其次是事权分配及管理原则,如市级的规章政策制定权、区一级的决策指导权、街道的执行处理权。第三是指同一层级上的各管理机构的关系。如区级的规划、建设、管理的不同于市级的体制形式。

4、城市管理系统中的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定位。城市管理体制中的政、事、企关系错综复杂,彼此制约。这是由于城市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城市管理的许多内容属于社会福利性质的社会性服务范围,是不能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或货币形态。因此,这类社会组织大多由市政主体的政府来出资或补贴,并得以继续发挥其管理的职能。其次,城市管理的实践中难免与作业联系在一起,这样以来,不论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都难以承担此职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兼有了政府、事业单位的特征,政企关系、政事关系、企事关系纠结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从世界范围的城市管理来看,政府与承担城市管理作业任务的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

二、影响城市管理体制的主要因素

任何事物都是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没有孤立的存在。城市管理体制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管理实践,因而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十分广泛。影响城市管理体制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1、环境。环境是指城市管理体制以外的其它客观事物,包括总体环境和具体工作环境两大类。前者是指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社会、科学技术、教育、人口、资源等。后者则指城市管理过程中同决策、执行、监督等相关联的具体因素。总体环境与具体环境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不断变化着的,总体环境的力量不时地会转变成为影响城市管理的具体环境。

环境对城市管理体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决定了城市管理体制的职能体系和目标体系,它们都随城市管理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二是环境决定了城市管理体制的分化和整合。城市管理体制的稳定是因为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大于抵触性;同样,它与环境的不协调就是城市管理体制需要调整和改革的动因。环境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导致了城市管理的不确定程度加大,所以城市管理体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力求建立一个有弹性的有机结构。这是因为:一方面城市管理体制的运行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结构,是同其他相关的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城市管理体制是兼容的动态结构,它一直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影响其发展的积极或消极因素。环境的复杂性、可变性愈大,城市管理体制结构的动态性和不确定也随之加大。寻求与环境相适应的城市管理结构体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2、技术要求。从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来看技术的影响,它包括了:

一、城市管理过程中方式方法,如系统方法、管大放小方法等;

二、城市管理过程中各资源因素的性质特点,如执法检查中的车辆、通讯手段等的运用状况等;

三、城市管理实践中的知识含量,如人员素质、决策水平、效率效益等。

技术是最能与城市管理发生直接联系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操作上与设计城市管理体制的关联性很大。一般来说,体制规定的操作程序及标准,都是通过技术来实现的,因而体制与技术必须统一起来。技术在体制运转中的作用,大致有三种判断的标准:一是体制中各职能部门的相互依赖程度;二是不同职能单位间的协调途径;三是对外界变化的适应程度。现实工作中,很难给技术在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作用定一个明确的、划一的标准,它在某些情况下的优势,可能是另一种情况下的劣势。所以,技术与体制的一致性,要求城市管理的实践工作者要区别对待,综合处理,体现出弹性原则。

3、社会心理系统。这是人本观点在城市管理中的借鉴和推广的结果:行为主义管理学认为,管理的核心主体是人,“人”的感情、价值观、态度、期待和愿望的影响等构成了人的价值观。但同时,影响“人”行为的因素还包括由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社会心理系统。它既包括个人的行为与动机、地位与作用的关系,也包括由个体所构成的群体心理。籍此,城市管理的实践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及社会的心理因素对体制的影响。

4、战略目标。战略是指决定城市管理体制的性质和根本方向的总目标。它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体制密切关联,是城市管理过程中衡量、评判和纠偏的标准。战略目标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总目标、分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既定目标、暂定目标等。战略目标在我国往往与“远景规划”、“战略构想”等是同义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城市管理体制是指城市管理系统内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决策、执行、监督及其与系统外相关事物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关系。不管从哪一点来认识城市管理体制,其过程都是统一的:即为了实现城市管理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而且,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管理程序等都是以其所担负的任务〈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为前提的。城市管理的诸多构成因素都受制于战略目标,城市管理的过程就是战略目标实施的不同阶段。一旦战略发生改变,城市管理体制从职能配置到组织机构乃至保障性的政策、法规等也都必须发生改变。

三、我国现行城市管理体制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呈现出多元模式并存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种态势:规划、建设、管理合一的大建委模式;建设与管理合一的模式;规划、建设、管理各自分离的模式。

这种城市管理体制,是伴随着长期的城市管理的实践而逐步产生的。我国现行城市管理体制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但是,真正对现行城市管理体制产生实质影响的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在这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城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线。现行的管理体制就是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则是直接促进我国城市管理体制形成的两大背景要素。特别是在最近十年里一直与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形成、发展所息息相关。这一时期主要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8年至1993年。期间,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在城市铺开,并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五次机构改革。城市经济建设的推进,必然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城市管理体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作了相当大的改革:一是抓住城市管理转变职能的突破口,重新调整、凸显了城市的建设职能;到九十年代时,随着《城市规划法》的实施,城市的规划职能逐步明确,并在城市管理体制中初步占有了应有的地位。但是相关的城市市政等管理职能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实行简政放权,赋予了区级政府一定的权力。这一时期权力下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为了便于领导,区级普遍设立了同市级的相应机构,并明确了市、区两级的职责权限和任务分工。由于没有相关性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在向区、县下放权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市、区两级的职权界定太细,操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市、区两级都难以应付;规划权的下放造成违章建筑很是普遍,等等。三是调整城市管理的内部结构。这段时间刚好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酝酿准备阶段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起步时期,所以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向建设倾斜的过程中,一些诸如“基础设施先行”的口号和方针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些结构的调整趋势。总之,这一时期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不很显著,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建设行业的企业行为十分普遍,改革的进程还有待继续深化。

第二阶段是1993年至今。这是我国历史上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步子迈得最快,取得成果也最显著的时期。这一阶段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也是两个:一是按照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所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理顺体制,理顺关系;二是第六次机构改革的推动,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城市管理的机构改革。这几年来的改革成就可以简单概括为:

1、进一步以转变职能为切入口,优化城市管理的内部结构,初步明确了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分配框架,并着手解决以往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现象。

2、逐步明确并初步界定了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制的格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和要求也在进一步的完善过程中。

3、加强了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颁行了一大批的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城市管理初步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4、重点强化了城市管理的执法监察工作,初步形成了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相结合、权力监督同群众监督及社会监督相补充的执法监察的框架体系。

5、本着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着力解决城市建设职能界定宽泛、政企不分的问题。

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取向

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必须能够体现管理客体(管理对象)的要求,并能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背景决定了城市管理体制的性质,并框定了它产生效力的范围。我国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袭着原计划经济的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作出改革、调整。那么,什么样的城市管理体制才能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呢?这是关系到未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重要内容。

1、职能体系上必须体现出合理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管理体制,它的职能体系的合理性要求对城市管理在内容形式、价值取向和方法手段上都能够体现出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其合理性表现为:

首先在形式上,避免走向两个极端:即事无巨细、统办统揽的职能定位极端;全盘推向市场、由市场主宰的职能虚位极端。城市管理是一种投入大、见效慢、重复性极强的浩繁工程,政府统包统揽肯定会出现“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局面。然而,统统推向市场更不可取,利益驱动会使本来利小或无利可图的福利性的城市管理陷入无序混乱的尴尬境地。合理的职能定位,一是能体现出宏观指导性〈如订立法律规章、颁发政策等〉,二是能体现出市场性。

其次,在价值取向上,应该体现出“强其所应强、弱其所应弱”的职能定位。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政府职能的主要取向,是遵循其传统的政治价值观:“管得最少是最好的政府⑨”--政府职能“弱”的价值取向。然而,市场经济对城市管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发达的市场条件、健全的保障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宽松的运行环境等等。这些反而是城市管理职能“强”的价值取向的表现。

第三,在管理手段上,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这里行政手段的运用职能必须首先得到确定。一般说来,城市管理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其中的经济手段要求城市管理的职能体系能够更多地体现经济杠杆的作用,实现间接管理。而法律手段则是为了实现规范化的管理目标,当然,其途径是要注重法律法规的运用。最后在对外关系上,城市管理体制的职能结构应该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能够不断与体制外的环境进行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这实质上属于城市管理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领域。

2、在组织机构的数量上,应该体现出精简性。

相对精简的数量结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

一、市场经济体制使城市管理的职能结构有别于计划经济条件的职能体系。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转变,削弱、甚至彻底废止了部分职能。作为职能载体的机构相应作出调整,因而也势在必然。

二、市场经济使城市管理也要与成本和效率挂勾起来。一定规模的行政组织机构与管理人员队伍必须与社会资源和财力相适应。否则,将造成运转不灵、效率不高等弊端。控制机构数量的最有效方法是搞好编制工作。市场经济要求机构编制部门不但要健全相关的法制,而且还要按照最低数量原则设置部门和职位,科学地分解职能:一方面是控制机构数量;另一方面是压缩人员编制,减少职位设置,杜绝闲职和冗员,做到每个职位都定事定责。

3、操作运用上,要体现出弹性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要求城市管理体制在付诸实施的诸环节中,能够根据管理对象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对灵活地作出调整。市场经济的变化性很大,机械地沿用刚性约束的体制是一种僵化的做法。在操作运用中必须做到将体制的机械的刚性与环境变化的灵活的适应性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首先,以体制的刚性约束性为基础,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弹性操作的前提是不应该同体制的基础特点相抵触,需要保持城市管理体制的正规性和固定性。其次,必须控制城市管理体制的基本结构模式、基本职能结构、基本组织结构及其与其它部门机构间的关系。比如,同属城市管理体制的规划部门与综合管理部门分别实行“条条”、“块块”管理就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不必遵循城市管理体制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约束。再次,关于体制的规范,要权责明确,使操作的弹性空间有约束,不能随心所欲、无章无法。

4、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及运用结构上,应该呈现网络化的特点。

现代管理与信息的关系非常密切,信息是决策、执行、沟通、检验反馈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依据。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管理,一方面由于社会事务的增加,管理中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造成信息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信息所反映的城市管理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再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市场信号也越来越快,反映这种变化的信息也出现了快捷性的特点。正是由于信息的诸特点,造成城市管理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所以,城市管理的体制自身也必须具备对信息的学习、研究和利用的功能,而保障和强化城市管理体制的信息利用功能最便捷的手段是形成网络化的信息结构。信息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要求在城市管理系统内部形成一个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相互连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以便及时地收集、反馈和处理信息。城市管理正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总结,才能加深了解和把握管理对象及外部环境,通过检查和调整,不断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第三篇:绍兴文物保护与城市旅游和谐发展轨迹探寻

绍兴文物保护与城市旅游和谐发展轨迹探寻

宣传中

内容提要:绍兴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通过资源整合、产品打造、品牌培育,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旅游的和谐发展,走出了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品牌;从故居到故里、从景点到景区;从观光游览到休闲度假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成功路子。关键词:资源品牌故里 城市旅游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000多年的文化积淀和近2500年的建城历史,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为绍兴文化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上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机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使文物工作与旅游经济相互支持、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和城市旅游和谐发展的独特道路,并正在沿着这条轨迹前行。

一、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品牌

以文物为重点的历史文化资源奠定绍兴旅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现有101座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分成6种类型,而绍兴包含了古都、水乡风光和传统建筑风貌3种文化类型。从时间分布看,绍兴自夏以来直至清末的各个朝代都有着相应的文化遗存,从舜禹遗迹、越国古址、秦汉碑刻、唐宋摩崖到明清故居可谓应有尽有,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从类别看,包括了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古建筑、古典园林、名人故居,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尤其以名人故居为主的地上文物众多。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54处,县(市)级208处。馆藏各类文物3.5万余件。从风貌看,城内幽深的台门,狭长的弄堂,潺流的小河,景古、街古、城古的古城风韵处处可见。由此形成的“三乌文化”、“酒文化”、“桥文化”、“兰文化”、“石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等绍兴地域文化个性清晰。

历史文化遗产在绍兴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逐渐为世人所知。自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旅游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一时期以“参观学习”为主,绍兴的人文景观成为国内游客接受教育和参观学习的重要阵地,绍兴因此成为国内最著名的旅游城市;第二阶段为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末期,这一时期以观光游览为主,绍兴以其众多的旅游景点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绍兴也因此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第三阶段为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我国旅游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休闲度假趋势,游客对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体验、感受、参与以及与休闲度假相结合,逐渐成为旅游活动的时尚和主流。绍兴旅游也顺势而动,从古巷深处的酒旗风,到老台门里的饭菜香,从环城河上的浆声橹影,到夜排挡中的灯火市声,处处弹奏着休闲感受的动人乐章。三十年来,绍兴的不少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名人故居和风景名胜因为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效益,许多文物古迹也伴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合理利用中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通过资源整合、产品打造、品牌培育,绍兴旅游品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中国兰亭书法节、鲁迅文化艺术节、中国水城旅游节、东湖乌篷船风情节为重点的节会品牌,享誉海内外。如一年一度的中国兰亭书法节,已经举办了21届,历久弥新,每年的书法节都有创意。去年的兰亭雅集诗书大会,云集当代中国最著名的42位诗人及书法家,再造1651年前的曲水流觞、文人雅集之盛况;今年的书法节,由王羲之的后裔广发“英雄帖”邀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后裔聚会兰亭,发表了关于弘扬先贤书法精神的《兰亭宣言》,推出了汇集 117

今人和晋人两次曲水流觞雅集成果的《兰亭诗书集》。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活动,兰亭书法节已经成为扩大城市旅游影响力的一个知名品牌。以“文豪诞生地鲁迅故里、书法圣地兰亭、水石盆景东湖、爱情名园沈园”为重点的景区品牌影响深远,通过内涵挖掘打造的“三味早读”、“仿晋曲水流觞”“十八缸习字”、“坐乌篷、品黄酒、看社戏”、“坐三轮、游古城、访名居”等动态活动品牌,深受游客欢迎。

以寻踪鲁迅文化为特色的鲁迅故里修学游,以体现书法艺术为特色的兰亭书法朝圣游,以体现山水文化为特色的东湖乌篷风情游,以体现名士文化为特色的名人故居文化游,以挖掘古越文化为特色的古越文化寻踪游,以解读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与绍兴相关课文为特色的跟着课本游绍兴等修学游品牌,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得到广大旅游界同行的认同。

二、从故居到故里、从景点到景区

文物史迹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利用文物优势,发展旅游产业,然后哺育整个文物保护事业,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绍兴走出了一条文物史迹、风景名胜及周边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成功路子。从1999年至2005年的六年间,我们投资5亿多元,全面修复了周恩来祖居、蔡元培故居、鲁迅祖居、大通学堂、秋瑾故居、范文澜故居、古越藏书楼等各级文保单位,实施了鲁迅故里保护一期工程、兰亭保护一期工程、沈园三期工程、周恩来祖居环境改造工程、秋瑾故居保护整治工程、东湖绕门山休闲工程,在加强对文物史迹、风景名胜保护的同时,大大改变了绍兴人文景观景点散、小、浅的格局,实现了从故居到故里、从景点到景区的提升。特别是鲁迅故里保护项目的成功实施,使长期困扰绍兴旅游业发展的“满天星斗,独缺月亮”局面得到了显著改变。

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故居(包括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有寿家台门、陈家台门、朱家台门、邹家花园、长庆寺等5处绍兴市级文保单位(点),以及大量与鲁迅文化和绍兴传统文化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如:都昌坊口、咸亨酒店、土谷祠、塔子桥、街亭、恒济当铺等。周边还保存着一批相当规模并传承了丰富历史信息的传统民居台门建筑。街区因伟人鲁迅而声名显赫,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广大青少年和文化人对大文豪的“朝圣”之地。但随着城市的发展,鲁迅家门口的都昌坊、秋观弟,路面已拓宽到25米,昔日屋檐相对、隔窗相望的石街,变成了单面建筑的交通干线;鲁迅出生的周家新台门的主轴线改建成了具有绍兴标志性的现代建筑——鲁迅纪念馆,市委党校、百草园公寓等钢筋混凝土楼房替代了那些让人抚今追昔的老屋,在建筑尺度和风貌上与街区的历史氛围不相协调。居民的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部分老屋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街区历史风貌的协调,街区已无法与鲁迅笔下的风土人情和江南水乡绍兴古城相联系。我们认为,保护名人故居,不仅要保护故居本身,更重要的是保护名人生活的真实环境。

2002年6月,鲁迅故里保护工程开始启动,规划面积51.57公顷。通过采用保护、改善、保留、整饬、拆除、重建、移建、新建等八种保护与整治模式,全面实施鲁迅故里保护工程。2003年9月一期核心保护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原汁原味的文物保护,古朴厚重的步行街道,老房子新空间的鲁迅纪念馆的移建,传统风格的民居维修,风貌协调的街区氛围,受到各方好评,被评为绍兴市区92年以来的十大明星建筑。“从故居到故里,从景点到景区”的保护利用模式引起国内外旅游、城建和文物等方面专家的广泛关注,被专家和领导称之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经典之作。在2003年、2004年分别举行的全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论坛和联谊会上,被称为中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绍兴模式”。旅游界同仁评价,鲁迅故里已成为目前绍兴旅游的集散中心,成为全国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典范。

鲁迅故里的成功,启示我们:文物资源乃至历史遗产只有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身的价值和效用才能显现;同时,旅游也应该是文物持续存在的最大收益者,用旅游收益

促进文物保护,是旅游资源本身的再投入,符合旅游发展的自身规律。

三、从观光游览到休闲度假、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旅游将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基本内容,成为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方式。但是,富起来的游客更多地愿意去有自然野趣、休闲活动的目的地旅游,休闲、度假、参与、感受、体验型的旅游持续升温,并向纵深发展。在绍兴,保护城市遗产,发展城市旅游,已经成为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产业信心,沿着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品牌、从品牌到产业、从故居到故里、从景点到景区的发展轨迹,以城市整体为旅游板块,保护利用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历史建筑物,有机整合旅游资源及产业要素,努力实现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历史性跨越。

1.保护水城格局,发展水上旅游,感受“同样的水乡,不一样的绍兴”。

绍兴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水是绍兴旅游的灵魂。了解绍兴的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一是“古”,二是“水”,对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赞不绝口,对以河流为骨架、街坊临河、宅第傍水的水城格局记忆犹新。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保护与利用这一颇具特色的水上旅游资源呼声强烈。对此,建议以七大片历史街区为重点,对城内“一河一路、一河两路、有河无路”的传统河、路、桥格局进行保护改造,实施清水工程,改善两岸设施,协调环境风貌,精心组织、强势运作水城旅游。一是开辟“舟游绍兴”线路。以水上“的士”乌篷船为载体,以七大片历史街区为重点,整合推出流转市区的水上短途旅游和街区休闲旅游、景区观光旅游,向游客展示“一河一路、一河两路、有河无路”的传统水乡风光,让游客感受水中乌篷、水上石桥、水边戏台,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浓浓水乡风情。二是设计“醉在绍兴”休闲娱乐项目。注重“亲水性”,突出“娱乐性”,推出画舫式水上餐厅、娱乐性水榭社戏、传统型民居旅馆,开办历史街区沿河茶室、酒楼、黄酒馆、戏曲馆、特色小吃馆、传统工艺展示馆、旅游纪念品购物商店等,打造具有绍兴特色的夜间娱乐休闲项目,制造卖点,放松心情,做成板块,形成气候,发展吸引眼球、留得住客的感受型旅游经济。三是串联市区人文景观。让游客停舟上岸,寻访鲁迅足迹,瞻仰总理祖居,朝拜大禹王陵,凭吊秋瑾遗迹,畅游沈园美景,使游客在亲水的同时,感受古城、古街、古景、古台门。

2.保护地域文化,展示旅游亮点,体验“台门风情、乌篷神韵、修禊雅集”。

一是寻访名人足迹,体验台门风情。名人绍兴,凡是房屋比较象样一些的都是台门,且往往聚族而居。鲁迅先生就诞生在绍兴古城都昌坊的周家台门,包括:祖居老台门、故居新台门,以及后来所购买的过桥台门。由于鲁迅先生的关系,绍兴的台门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绍兴台门的旅游看点有三:一看台门中走出的众多名人。了解他们与台门的渊源,感受他们对台门的感情,寻找他们在台门的足迹。二看台门里的绍兴传统建筑。流传至今的台门是绍兴特有的建筑,从建筑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审视台门构架,了解绍兴风俗。三看台门文化,看它衍生出的一系列绍兴风土人情,从台门来解读绍兴,品味绍兴,感受绍兴,体验文化和旅游完美结合的成果。

二是享受水上交通,体验乌篷神韵。水城绍兴,乌篷船是一个传统的交通工具,也是一个独特的旅游形象,更是一个迷人的文化载体。它作为绍兴“三乌文化”之一,显现出绍兴水上特有的风情,同时也为城市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坐乌篷、游东湖、看社戏”、“坐乌篷、游古城、访名居”,“坐乌篷、游运河、观风情”等等,都是以乌篷船为媒介,体验集自然与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品牌线路。

三是忘情曲水流觞,体验修禊雅集。书法绍兴,人们最直接联想到的就是书法圣地兰亭。曲水流觞作为兰亭游览参观中的一项特色活动,仿照当年的形式,赋予特定的主题,感受1600多年前的修禊雅集,把黄酒和书法这两大绍兴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树立好修禊雅集的品牌,可以极大地调动游客的参与热情。吸引的不光是高层次的文化人士,更多的是将其定位在广大游客之中,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增添其休闲游览性,让原本文人化的曲水流觞大众化、多样化。

3.保护古迹名胜,深化月亮工程,建设“鲁迅故里、书法兰亭、休闲东湖”。

一是打造鲁迅故里精品,推进二期、三期、四期工程。重点是实施鲁迅路步行街西段延伸工程,春波弄越文化博物馆工程;建设鲁学文化研究中心,咸亨酒店周边主题酒店、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中心;修复东咸欢河以北恒济当铺、陈家台门、邹家台门、守安堂等文保单位(文保点)及传统民居台门建筑风貌。使鲁迅故里真正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名人故里之

一、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样板工程;成为体味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意境、展示鲁迅笔下风情和解读鲁迅作品,独一无二的真实场所。

二是挖掘书法文化底蕴,启动兰亭保护整治二期工程。全面完成逸少轩、大令阁、禊贴汇、艺林馆、书法碑廊、十八缸习字廊、乐池改造等景点工程,规划建设兰亭书法度假村,发展书法文化产业,使茂林修竹、翰墨飘香的兰亭成为中国书法基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专家、学者、中小学生、文化旅游团队乃至社会各界人士前来休闲、度假,创作、研究,书艺交流,培训和朝圣。

三是拓展水石盆景外延,实施东湖保护与发展项目。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42.93公顷,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为核心景区的整治扩建。主要是绕门山山体景观改造及山体以北、104国道以南越文化村和生态休闲区及景区主入口处的整治和建设。目标是打造休闲、生态和运动时尚的东湖。第二期,为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是绕门山以南的东湖度假山庄和沿山时尚运动休闲设施建设。第三期为人民路以南水景园的景观房产开发建设。建成以后将成为市区最有特色的观光休闲时尚旅游胜地。

同时,围绕大禹文化,建设以大禹陵为核心的观光休闲度假区;围绕古越文化,开发以越国遗址为中心的府山越文化中心。并加强对古迹遗址背景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4.整合旅游要素,实施品牌服务,打响“旅游到绍兴,服务找中心”。

从城市旅游的角度来说,绍兴是一个整体,而非星罗棋布的景点景区之和。为此,我们以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目的,组建了集景点展示、信息查询、导游服务、旅游购物、投诉受理、绍兴一日游等九项功能于一体的绍兴市游客中心,提出“旅游到绍兴,服务找中心”的品牌服务理念,重点有三个:一是加强对各个景区的有机整合。推出鲁迅故里、东湖、兰亭、沈园、周恩来祖居等景区景点的绍兴一日游,提供车辆免费接送和导游全程服务。即以鲁迅故里为中心,用乌篷船免费送游客到沈园,用三轮车免费送游客到名人故居,用出租车免费送游客到东湖。二是解决旅游要素分散问题。为游客代订宾馆、餐饮与旅游车辆,提供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代售业务,展示具有绍兴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介绍全市旅游景区分布情况、旅游线路指南,及时提供准确、全面的旅游信息,受理市区旅游投诉。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市区讲解员队伍。改变讲解员只会讲解单一景区的局限,以整个城市资源作为旅游的背景环境,选拔和培养一批全程讲解员,做到“讲不完,问不倒”。

如果说,以文物为重点的城市遗产是绍兴旅游的制高点,那么,以休闲为特点的城市旅游将是绍兴旅游的新高地。只要坚持把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文物及城市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靠基础,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文物及城市遗产保护事业效益不竭的源泉,绍兴一定能走出一条由点到面、由分到合的文物保护与城市旅游和谐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宣传中,男,1959年生,浙江上虞人,绍兴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副研究馆员。

第四篇: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针对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和劣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20202

引言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比较丰富。和国外的乡村旅游相比较,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因此,如何使乡村旅游快速带动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是当前共同关注的主题。吉林省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

2.1 吉林省乡村旅游现状

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随着国家和省主管部门的宏观政策调整,吉林省乡村旅游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从全国上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还完善,游客不集中,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乡村旅游市场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导致目前吉林省的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直接影响吉林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2.2 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旅游产品雷同

在吉林省内各地都有兴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度假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但对于游客来说,乡村旅游地留给他们的感觉大多都是“千村一面”的,提供的产品水平低,服务的项目类似,从而造成彼此间的激烈竞争,部分地区发展效益下降,没有体现出吉林省的特色。

2.2.2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吉林省各地的乡村旅游产业由于对外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不能被大众所了解。在招揽客源上资金不足,广告效应打不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2.2.3 规划设计不合理

吉林省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忽视整个经济行业的规划和设计。盲目发展经济只会抑制吉林省乡村旅游业今后的道路,只有合理地开发和规划才能充分发挥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

2.2.4 乡土文化不突出,缺乏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体现“乡土文化”,对乡土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开发,然而现在吉林省的乡村旅游乡土文化不突出,没有特色,不能很好地体现吉林省民俗和文化。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和劣势分析

3.1 优势分析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业人口为1484.25万人,占总人数的55.9%,即使在城市也有浓厚的乡村情结。与城市相比,农村和城市的郊区具有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灵气清新等特点,还有不同与城市的乡村文化。对于居住在拥挤嘈杂、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十分快的城市中的居民来说,乡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吉林省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乡村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独特

吉林省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和旅游工艺品,优美的自然风光,农耕收获,乡村习俗都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体现,也是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

吉林省地貌大致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在东部山地中有着吉林省独特的特产人参、灵芝、五味子等珍贵药材和特有的动物东北虎、马鹿。紫貂、黑熊等珍禽异兽。而中西部平原地区则种着玉米、水稻、高粱等特有的农作物,因此吉林省被称为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这些都是吉林省特有的资源,可以作为吉林省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

3.1.2 吉林省乡村旅游享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吉林省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的宏观策略决定的,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省内出台的政策扶持,拉动了农村经济,所以省内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省内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现在仅仅停留在资金积累和饮食文化上,所以省内的乡村旅游应沿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省内的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应进一步发掘。

3.1.3 有利于解决本省人口就业

吉林省首先是一个不算很发达的省市,就业率比较低,加上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使得解决就业问题成为该省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等大事。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就业岗位。让吉林省的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1.4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只要是把其中一部分城市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人,都会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利用现在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人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乡村旅游的兴起,延伸了农村经济的产业链条,不断改善当地现有产业结构,也为其优化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转变理念、提高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在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已经逐渐深入到乡村,开展了农民的眼界,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乡村旅游发展较早、较好地区的农民具有更强的市场经济意识。

3.1.5 有利于促进本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乡村旅游将会发展到一个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的高度,更会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对农村生产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也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会有更多的钱投入到环境的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2 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劣势分析

3.2.1 改变了原生态的农村文化

许多在农村生活的乡村旅游的开发者们自己向往城市生活,所以认为在旅游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生活设施可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本着让旅游者的精神可以得到更好的放松而去完善生活设施,不过也因此丧失了农村真正的原生态,使乡村资源的乡村性和原真性遭到了极大地损害。

3.2.2 保护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业是非常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更是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崛起的行业。虽然旅游产业是一个“无烟产业”,但是如果保护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不引起重视,旅游行业的日益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2.3 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农村原有的经济效益

大量人流拥向农村,使一些自然地环境作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也会产生一定的垃圾,而不可降解的垃圾会对土地产生威胁,影响农民的收成,破坏农村原有的经济效益。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4.1 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必不可少的要素,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吉林省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近年来,吉林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策略,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松花江流域综合管理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加强风景林、村口林、水口林的保护,对全省名木古树实行挂牌保护,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环境第一的观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统筹安排,综合决策,科学规划,达到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升。要对旅游业的各个环节实现少或无污染,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布局,在景区内不断充实游览内容,提高或延长旅游产业链。这不单单只是喊出口号就可以了,必须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才算真正的有意义。

4.2 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了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想要一个能够持久实行下去的特色旅游产品就必须要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规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增加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主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如开发冬季独有的火炕乡村游和夏季农家避暑乡村游。

4.3 制定准则,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

为规范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与管理,省旅游局制定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这也将成为吉林省第一个关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质量评定的推荐性准则。为了使全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能尽快走上正轨,该省同时还通过实践检验《标准》的科学性,参照《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工作,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评估。在乡村旅游的评价宣布中共有300多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省旅游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经过遴选,评选出金、银、铜个级别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家,并举行了大会总结,对相关旅游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给予了表扬和嘉奖。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行业,赏罚分明对于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所以,必须要制定出标准的规定,才能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计划在不断发展中更加完善。

旅游业卖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服务,所以在独特的产品面前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质量,一个独特的旅游产品加上高质量的名词才算是完美。一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谋取利益而降低旅游产品质量,不仅砸了自己的招牌,也不会再有回头客来,从谋取利益长远的角度来看,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的高质量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打造的品牌。对于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从业人员给予旅游者的服务也是旅游者们所享受的。不仅仅只有环境可以带给旅游者放松的心情,从业人员的服务也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唯有制订了一定的准则,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才能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获得更大的提升。

4.4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乡村旅游企业和旅行社联合组织活动,促进吉林省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团体和访问关键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杂志和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广告来宣传吉林省的乡村旅游,例如山东省在中央电视台就地区优势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来展现山东各地特色形象。第二,与旅行社签署一系列的相关合同,进行旅游产品宣传、制定新的旅游线路,赠给游客旅游纪念品来推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电视剧《插树岭》拍摄基地现已经被列为吉林市旅游路线的一部分。第三,以吉林省乡村旅游为依托举行地方乡村旅游文化节,把乡村旅游的产业做的更大更强。第四,大力引导影视编导根据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来编排电影或电视剧,从而宣传吉林省的乡村旅游,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广为人知。第五,在全国的每个城市都进行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宣传,在城市的主要街道设立旅游宣传牌、横幅,夸大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

4.5 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的郊区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竞争十分激烈。乡村旅游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联合经营,以众人多方的力量形成比较规模的效果,创建新的品牌,加大旅游市场竞争力,逐渐走上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最终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曾伟.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3).[2]张玉改.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刍议[J].商业时代,2003(24).[3]高曾伟.论乡村旅游资源[J].镇江高专学报,2001(1).[4]刘明菊.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2014(5).[5]曾天雄.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下载城市旅游和谐发展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外部现象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旅游和谐发展对公共管理体制的外部现象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