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1321412010廖翠薇 “一直到长大成人,生活里碰到厉害的人,我就走避,不搭讪、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呆在一起,我才觉得舒服。”初看这段文字,很难和镜头里的柴静联系起来。
屏幕方寸之间的柴静,面容沉静,眼她不是一天养成的。从《夜色温柔》、《新青年》到《时空连线》,从《新闻调查》到《看见》,她的报道之路并不平坦,电台阶段的她,只是安静地与陌生人分享心事,午夜时分,隔着电波,彼此取暖,互相慰藉,少年的她蒙过这份温暖的恩宠,长大了也希望能温暖他人。留在湖南,原本也是条坦途,二十出头,外人看来,该有的,都有了。可是她却毅然离开,到北京进修,之后被陈虻意外挑中,进了央视,成为新闻评论部活跃十年的见证人。她可以单纯做个演播室里的主持人,那样其实也没有人会责难她,每天化妆、上台、对话、下班,日子自在余裕,可她不甘。那时,陈虻也还在。
陈虻去世,是柴静写书的最大动机,她说,陈虻死了,没有什么能大过死亡,想到这里也就踏实了。采访短道速滑队教练李琰的时候,柴静说,她特别理解李琰,仿佛看到陈虻,教练的责任就是训练你,没有义务对你好。她接着说,所以陈虻一直在,时不时就会出现在她的采访瞬间。在这本书里,她从陈虻起笔,以陈虻落笔,最后一篇名为《陈虻不死》。追忆陈虻,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管走得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何出发。
为何出发?为真正的自由,这份自由,不来自外界,而出于自身。神凌厉。也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等刺到内里,就一笑收束,或者归于无言。
可细想也不意外。看柴静的文字,不事浮华,字句质朴,慢慢地白描。等到有所触动,漫以为该结束了,她又转一个面向,用信息带入更深的层次。
《看见》的开篇写柴静告别“夜色温柔”,拖着未尽的“文艺气息”,一脚踏进新闻行业。陈虻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她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话看来平淡,其实有乾坤。
举凡属意新闻工作,多是出于对世界的好奇。但走着走着,难免有所偏差,热情倦怠、定见成型,从无知无畏到熟门熟路,一种遮蔽取代了另一种遮蔽。于是偏向仕途、偏向职场,好奇逐渐让精明逼退,每一条道路都愈加理性,唯独难见初心。
柴静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她是冲着人去的,所以迷惘不致逼退,阻遏不致转变。新闻里的人,把她推到今天。《看见》讲了很多人的故事,最触动是借一位曾患抑郁症的病人之口,解读药家鑫的悲剧。在关注人的时候,柴静只是一个容器,并不承载预设的观点。她只是试着去理解。在外人看来发指的连捅6刀,换另一种视角,也有人性的因素。
现下很少再看到这样的新闻观。面对爆炸的信息,每家媒体都神色峻急,要在白刃战里争个你死我活。不是独家爆料,就是专家解读。很少有人真切地关心一则新闻背后的逻辑,以及逻辑背后的共性。但也有人在看。柴静一路的体悟是,新闻要对人宽容。宽容不是道德,是一种理解。而理解的基础,是感受。新闻最原初的价值,也许并不是突发、现场、黑幕、阴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怀。在这个意义上,《看见》是一部纪实,采访对象在变,采访者自己也在变。变幻之间,关乎人性的,都叫人动容。一开始,柴静觉得媒体谈启蒙,是要教化大众。后来她醒悟过来,引了康德的话,启蒙就是人摆脱自身的蒙昧。记者应当放下使命、放下角色、放下自我,天然地与人交流。采访并不当是一种介入,而是人性的抵达。真实的人性自有它的力量,新闻都是人性的枝条上开出的花朵。所以王开岭对柴静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书里很多新闻的方法论,无疑是观念的培训和技术的试炼。但《看见》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澄澈的叙述之间,激起对初心的激发与探寻。也许一个人只有在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浑然忘机,或者是最好的新闻态度。
柴静数次采访“公民律师”郝劲松,事后“他和我没什么联系,但我们都嵌在这个世界当中。”说到底,讲滥了的没有人是孤岛,要真切地信服,还需要对世界的真诚和初心。
新闻记者理当对世界充满质疑,但之所以不懈追问,也是因为相信世间总有一套标准,关乎真理与自由。因为这种最根本的信仰,很多人才选择上路。
《看见》写新闻,写故事,写他者,也写自己。山形依旧枕寒流,时移世易激发了很多思想的动荡与情感的不安。但在抒写和人的相遇时,柴静也让读者扪心自问,试图回到原初的自己:无论所志何业,所建何功,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第二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记录了自己的错误的失败,而没有把自己的荣誉和成功写下来,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歌词相关读后感,欢迎阅读。
看见读后感篇一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见读后感篇二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第三篇:看见读后感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读《看见》有感
借着这次参加新东方助教项目的机会,我阅读了柴静的这本《看见》,之前没有关注过这本书,也没有关注过这个人,短短三天只是读了这本书的皮毛,我觉得有好多内容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皮,柴静与质朴的农民坐在一起,那种笑容很干净,很美。看了书的内容,感觉很真实,但是有些地方以我现在的经历和阅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的。之所以说是真实,是因为让我有一种画面感,尤其是关于非典的那一部分,记得两千零三年的时候,自己还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听老师和家长说全国有非典了,很严重,每天上课教室里要放熟醋,每餐后要喝板蓝根,也是因为非典取消了六一儿童节的节目表演,但是那个时候真的不懂,觉得不痛不痒,好像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看了书里的内容之后,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仿佛我也去过现场,一切好像如此真实,如此震撼,心中产生了一种敬畏感,柴静,真棒!
这本书看完,触动我的不仅仅是她非典的经历,更多的是这一路走来,她的经历,她的成长与蜕变。就像柴静在书中写到过“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十年前,当陈莽问她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回答,把她推到今天。十年的时间,成就了今天的柴静,但她依然是一种朴素的态度,坚定的走下去,是的,人生就是应该用最质朴的东西来彰显华丽。
十年的时间,每个人都能书写出一段不一样的成长经历,而我觉得不论未来我们能够走得多远,在现在的这个起点上最重要的是找到最真实的自己。陈莽也和柴静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成长的路上要勿忘初心。
现在我大三,我把自己归类为即将毕业的人,从上了大三开始,自己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紧迫感,自己在大学里也没少折腾,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最真最朴素的东西才能支撑自己走的更远。现在呢,看着大四的学姐学长们忙着论文的答辩,在即将离开校园之际能够传授给我的的就是社会如此之现实,而看着大一大二年级的同学时,看到她们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也许这就是不一样吧。而我呢,想着自己未来的定位,想着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规划,认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当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从书中感受到,柴静在做新闻的时候,是十分充实的生活状态,可能熬到很晚,可能受伤了也要继续工作,我喜欢这种状态,年轻就需要这样一种状态,一种像阿甘一样傻傻奔跑、傻傻坚持的状态。
成长的路上时需要认清自我的,之前我也和同学探讨过,到底何为定位,不能仅仅做一个解释,而且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但是,这是自己的一个方向,我一直告诉自己,要给自己一个目标,未来的一个大的方向,有时我会困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清醒之后发现这样完全没有意义,能不能实现是要靠双手来创造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如果仅仅是以现阶段的认知来看未来的话,那岂不是很局限了吗,我也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因为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是我的就一定会来到我的身边,光靠脑子虚幻的构想是没有什么实在的结果的。
然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又是漫长并且痛苦的。“没有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这是柴静在做非典节目时说的话,这才是放下自我,把自己拽进去做事的态度,并且她也做到了。再把它延伸到我们的身上,就真的是要放下小我,用一句我喜欢的话来概括就是“打破了才能重塑,放下了才能担当”,我们往往没有选择去做一些事情,或许是我们内心不够自信、不够勇敢,又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应该相信一点,该做的总是逃不掉的,该经历的也是早晚要经历的,我也一直告诉自己,要以一种试错的态度,坦然的接受事实,不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是也要敢于面对、敢于接受别人的评价,虚心,并且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贪图一时内心的舒适,而拒绝了成长,害怕自己受伤,所以用一层厚厚的盔甲来保护自己。书中白岩松这样告诉过柴静:“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想想自己曾有过那么一段经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有压力,也有动力,忙的自己根本没有心思去考虑这样舒不舒服,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事情事情事情。
也许自己有些时候就是习惯性的考虑很多吧,但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滋味并不好受,我最信任的人跟我说,你从小到现在,已经变得足够复杂了,而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放下很多包袱,让自己变得简单,就像父母这个年纪的大多数人,往往看事情都看的很开,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就是因为他们经历的多了,没有那么脆弱了。我想,柴静获取就是这样吧,从刚开始做新闻的青涩、文艺,慢慢的达到熟练的掌控这件事情,但是她也依然坚持自己要在成长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中唯一不能拒绝的事情就是成长。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得知道自己为何做这样一件事,读了大学,会让我们对一些事情理想化,等我们真正踏入社会之后,又要让自己从理想中脱离出来,回到现实当中。老师们也总是在提醒我们,找到大学真正的意义,搞明白为什么读大学,而不是随大流的心态。
其实我还想说,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还要有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盲从。总是听别人说成功的人都是孤独的,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但是自己又不是很理解,我会和我的好朋友说,瞧我自己,好像一直是这个样子,没什么变化,翻出近几年的照片,不变的发型,不变的表情,但他很认真的告诉我说要耐得住寂寞,我听了,似懂非懂。说的通俗点就是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并为之坚持,即相信自己。而柴静,给我做了最好的鉴证,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庆幸的是,我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书的最后写到,在柴静演讲结束后,有位她的同行拍着她的肩对她说:“今天早上我特别不愿意来,但听你讲完,觉得有的事还是要把它当真,不然就真没意思了。”而柴静的演讲最后提到“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很多事情经常提,大家就麻木了,但是还是要用心去感受,如果你觉得自己没什么明确的目标,那么按照她说的方向去做,并且真的能够做到,那么就已经很好了。
在阅读中的我,也不免在《看见》这本书中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我们总有相似的地方。想到自己毕业后初入职场的青涩,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或都将会有。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盲目额适应别人,而忘记了最本真的自己,最终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对于我自己来说,也要一次来勉励自己,找到真实的自己,坚持自己的坚持。
第四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
与动物一样人具有一双外显的用来看见表象世界的眼睛,与动物不同人有一双内隐的用来看见真相的眼睛。真相是对事件双方不偏不倚,是对事实的客观陈述。然而真相常常被有意无意的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埋葬在无意识之下。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表象背后的真相,对“真相”熟视无睹。
一、学会“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睛。睁开眼睛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让思维深入到表象背后,给人以真实。可是我们太习惯、也太熟悉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了,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被模式化的思维蒙蔽了双眼。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图片新闻“一群在新疆一线防爆维稳的民警,在路边吃盒饭,席地而眠。我很习惯的在评论里赞扬他们的奉献精神。第二天我看到了外国网友对这则新闻的评论,他们很惊讶“为什么中国的后勤保障部队没有出现”。对于同样的一则新闻,我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也只停留在了表象之上,我习惯性的去看,认为看到就是真相,我没有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思考。我只看到了他们吃盒饭和席地而眠,但我没有看到是我们国家警察系统中后勤保障的滞后。我是这样,那我们的整个民族又处于何种地步。2006年两会期间网上有段视频被热传,是一只猫被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踩死的过程。舆论一致谴责视频的拍摄者和踩死猫的人,这似乎反映了我们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弱势群体的同情,可是事情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为什么不去思考虐猫事件出现的原因呢。记者柴静采访了虐猫事件的当事人,采访视频的拍摄者时,视频拍摄者朋友透露他并不是一个残忍的人,他曾在高速公路上救过四个人。可是问道为什么会拍摄这段视频是,他说:“为了钱。”我们无法说这个人善于不善,他对人是善的,但对动物不是。对生命的尊重不仅仅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爱护,也体现在对所有生命的敬重。同时这种虐待动物的现象也反映出了一个社会法制的不健全。在一些法制比较发达的国家,它们都相继出台了《反虐待动物法》,可我们国家直到现在都没有。当采访视频中虐猫的主角时,她透露出的是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虐猫行为是她发泄这种不幸的表现。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慢慢的发现她也是一个弱者,生活的弱者。人为什么会有破坏行为,因为人们的合理需要的不到满足。婚姻的不幸,没有人理解。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她蓄积了太多的负能量,她需要一种方式去消耗负能量,而消耗的结果就是虐猫的出现。她只是选择了这种方式去发泄,也许换一个人就会是另一种方式。时代在变化发展,可我们的思维是否真的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是否还在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思维方式在开眼看世界。我们需要我们的社会有一批具有“看见”能力的人,用他们敏锐的眼光、新锐的思维去思考这个世界,带领我们去用心看真相。可为什么这种具有看见能力的人如此的缺乏,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我想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①
二、看见创伤
2003年五月份,在双城一周之内,同一个班级五个小学生连续用服毒的方式自杀。而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五个孩子之间情感问题。她们是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情感萌动时期,有些许的情感问题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可为什么一个看似复杂的情感问题会相继引起五个孩子自杀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当他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们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在这个五个孩子的家庭中存在着同一样一个问题,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家长们本能① 柴静.看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序言的以为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他们命令孩子做他们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没有给及孩子们必要的鼓励与支持。当孩子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整个服毒事件中,老师进行了必要的干预,但他们的干预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自身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面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他们显得手足无措。有几个服毒的孩子被救活后始终保持沉默,而此时我们的学校和家长做了什么,他们没有及时去疏导孩子,学校把孩子送回了家,家长又把孩子放在了一个不闻不问的地方。面对曾经出现过问题的孩子,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这样这群孩子被搁置了。也许时间会风蚀他们痛苦的记忆,但这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孩子们用生命来启示我们,家长与老师更应该接受教育。
三、看见屈服
他在火车餐车上买了一瓶水,向列车员索要发票,列车员笑了“火车自古没有发票。”于是他起诉原铁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强大的机构面前人们往往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但他不愿屈服,他用法律捍卫自己公民的权利,最终他获得胜利。宪法赋予了我们很多权利,但我们的很多权利都只是写在纸上的权利,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权利,有法可依,但我们却没有有法必依。各地监狱女性暴力重犯中,杀死丈夫的比例很高,有的地方高达到百分之七
①十以上。她们都是在七十年代结婚,没受过教育,没有技能,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她们像栽在水泥之中,动弹不得。她们屈服与丈夫的暴力行为,没有反抗直到最后一次。以暴制暴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最后的办法。家庭本应该是温暖的港湾,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暴力,弱势的一方面对强势的一方为什么选择屈服。近些年,强拆、违规占地、城管打人等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为什么所有的问题都要演化到暴力反抗的地步。我们的生活如同一场游戏,法律为我们确定了游戏规则,为什么我们不在游戏规则内维护自己的权利。除了法律意识的缺乏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中国的社会是乡土的社会,在乡土社会更注重礼治而非法制,而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人们相对滞后的维权意识与礼治观念的淡化,让人们在面对侵权行为时选择了屈服。缺乏维权意识,使得我们一点一点的放弃自己的权利,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我们的放弃而一无所有。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是无法让一个现象去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让强势的一方感觉到痛,让他们害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反对他们,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改变。
四、再看药家鑫
2010年年尾,陕西西安,一个叫张妙的女人在骑电动车时,被汽车撞倒在地,驾车者拿随身携带的尖刀在她的胸腹部连刺六刀,导致张妙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死亡,药
②家鑫用他弹钢琴的手刺死了张妙。在之前我一直认为药家鑫是个极其残忍的、缺乏人性的,但我我看完柴静的论述,我开始同情这位“杀人犯”,是的我在同情他。他是个弱者,一个家庭生活中的弱者。母亲从小逼他练琴,每当他琴练得不好,母亲就打他的手。父亲是退伍军人,他从不赞扬他的孩子而只是无休止的打压。他以命令的方法来和儿子交流,药家鑫的生活中只有服从,他没和父母有过交流。当他撞了人,当他看到张妙在记车牌号,他最先想到不是去救人而是责任,他怕承担责任。可是他为什么那么怕承担责任,他怕承担责任不是因为他没有责任心,而是因为承担责任的后果是父母的指责,他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指责之下,他害怕。这种害怕是没有经历过得人无法体会到的,从小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生活在恐惧之中,让他不愿承担责任。可这一切他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及时去干预。他有罪,可① 柴静.《看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7
② 柴静.《看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51
是有罪的又岂止是他。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观念及方法。
看完《看见》,我问自己“眼睛还可以相信吗”。是的,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质疑我们所看见的东西,当我们开始质疑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时,也许就是我们转变思维方式,开始看见真相的时候。
第五篇:《看见》读后感
你看见新闻,我们看见你
——《看见》读后感
标题的思路,源自书中“两会”一章中,柴静同事写个柴静的博客留言“你观察两会,我观察你”。
在书中,柴静描绘的是她所看见的是一个个新闻事件里的人,一段段新闻节目台前幕后的故事,而我们能从书中看见的,是一个从默默无闻的地方媒体人一路摸爬滚打到央视一线主持的柴静。我们不仅看见了她眼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更看见了一个不屈服的柴静。
在非典面前,她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人要求她做,不知道做了能不能播,但作为一个新闻人,她认为“我必须知道”。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隔离区了解情况。即使有一定的防护措施,进入非典隔离区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一但感染,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尽管如此,她依旧选择了进入隔离区,和病人面对面的交流。
因为她知道,如果只是关注每天的疫情通报,她了解的不会是真实的非典。所以不论什么样的危险,她都一定要亲眼看到,亲身感受。那一刻的她,不再是初到央视时我行我素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了,她已经在一次次的锤炼中寻到了一份责任。我相信,她的选择绝不是单纯的好奇或是什么别的,而是出于一种潜意识里的责任感。这个选择,让我们看见她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对自己职业负责,更对每一位看到报道的观众负责。
在她记录的采访奥运会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见,那时的柴静,已经褪掉了曾经的尖锐,武断,也少了几分摇摆和茫然。在这场新闻的争夺战中,她准确的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向。当各大媒体都争先恐后的报道冠军时,她却选择了那些不起眼,却能打动人心的运动员。以往的采访中,身为主持人的她可以在一个编导为其安排妥当的条件下采访,而这次,没有相关证件,没有事先准备,一切都要她自己来完成。这样的采访经历对她而言,何尝不是一次成长?相信此时,节目对她而言不再是没有头绪的任务,不再是死板的工作,而是她要倾注全力用心去完成的一个心愿,是从她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声音。
有人认为,在书中看见的是柴静的“装”。我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她可以冒着生命探访非典一线,在不断的余震中走进地震灾区,顶着各方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如果是为了“装”,那么她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她选择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这个选择并不和任何理论概念冲突。她在事件中看见人,从交心的谈话中看见人的内心。正是如此,她的调查才有了深度,她呈献给观众的结论才有了深度。她通过自己独到的角度看见了新闻,我们也从书中,看见了一个真实的柴静。
2013-02-21晨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