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1:3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总结第一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以来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旅游发展的工作。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于9月10日在阿坝州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召开。省委学忠书记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当前四川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旅游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要把旅游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总体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思路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旅游发展的工作重点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做到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更加注重发挥旅游在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社会能力,更加注重发展入境旅游,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学忠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步伐。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六个突破”: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旅游发展条件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突出特色和优势,在精品建设和多层次产品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不懈抓旅游环境建设,在推进依法治旅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下大力气开发旅游商品,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在旅游对内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学忠书记还特别赞扬遂宁的中国死海旅游项目,是一个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旅游比较成功的案例。利用盐卤水建一个中国死海,一下就把遂宁的知名度提高了,把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都带动起来了,正是因为中国死海这个项目的带动,遂宁市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收入比2002年同期增长41倍。实践证明,只要因地制宜,在突出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旅游经济发展就能够打开一片新天地。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内容很丰富,精神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努力把遂宁建成优秀旅游城市讲四点意见。

一、客观评估一年来的工作,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态势已经形成近几年来,尤其是我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年多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点:

1、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明确。通过广泛宣传和充分论证,全市上下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热潮空前高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形成了共识,对开拓成都、重庆两个得天独厚的客源市场形成了共识,对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开发形式形成了共识,对旅游资源四张名片的整合及旅游精品的打造形成了共识。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打造中国死海飘浮运动之乡、中国观音民俗文化之乡和成渝两地的休闲度假基地,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遂宁建设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抢抓机遇、不辱使命,遂宁正在成为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一年多来,我们围绕打造旅游精品,通过举办“旅游文化宣传周”和“中国百姓生活游——走进神秘的遂宁启动仪式暨千年珍宝大揭秘”活动,参加“川港”、“川澳”、“川京”合作周,在省内广泛宣传和推荐遂宁旅游,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旅游精品的知名度,观音珠宝印、宋瓷荷叶盖罐、蓝采和家谱等一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珍宝扬名千家万户。中国死海及广德、灵泉景区成功跻入省政府规划的三国旅游精品环线,遂宁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今年1-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319.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8.3%,其中,外地过夜游客达122.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尤其是“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遂宁旅游异常火爆,共接待游客125.86万人次,比2002年同期增长296%,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413%。

3、旅游辐射作用日趋凸现,产业体系逐渐形成。随着中国死海和广德、灵泉等景区人流增多,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凸现,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形成。遂宁旅行社增至11家,星级饭店达8家。除康年、天友等一批星级饭店运行良好外,又有一大批特色餐馆、咖啡厅、“农家乐”应运而生。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日渐丰富,文化包装及产品质量逐渐提高。旅游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遂宁的改革开放形象明显提升。近一两年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遂宁,了解遂宁的人迅速增多,遂宁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受到各级领导、省内外客商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近百次省级乃至全国性会议在遂宁举办,遂宁的整体对外形象正在逐步改观。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遂宁旅游发展战略发展旅游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特点,把握市场态势,瞄准市场需求,把差异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的竞争策略。中国死海作为省内最大运动休闲项目,填补了省内旅游景点无大型参与性项目的空白。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回避了千篇一律的寺庙旅游资源的竞争,引起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产生了极大的市场效应。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这两大优势名牌,用科学发展观实践我市旅游发展战略,实现遂宁旅游后发优势。

1、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总体把握。旅游寓消费于生产,寓生产于消费,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交汇点,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部。抓旅游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旅游本身,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要求,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去定位、去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一是把旅游业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旅游业是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又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推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商品生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诸多产业的发展。二是把旅游业作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扩大就业始终是我们抓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市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0.7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在新增就业中旅游业约占三分之一。全市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达到0.33 万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就业1.65万人以上。要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的优势,使旅游业成为解决就业尤其是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三是把旅游业作为扩大开放的响亮品牌。我市正因为死海项目的巨大市场潜力,才获得了数亿元的引资成功。正因为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才在“川京合作发展周”上以10亿元的大单招商成功。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要进一步打响这个品牌,用好这张名片,以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四是把旅游业作为传承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在发展旅游中弘扬和传承我市的观音特色文化。

2、坚持“以人为本”,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加快旅游业发展。旅游是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游客需要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游客的视角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使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同时,旅游开发必须尊重当地群众的利益,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旅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总的来讲,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很不够,效益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我们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还很不相称。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使旅游经济的增长从外延扩张转向外延与内涵并重,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把功夫下在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上,要搞好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综合开发,加强对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延长旅游产品链、经营链,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一是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我们要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对祖先和子孙后代负责。我市森林覆盖率达32%,比全省高出7.77%,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一流的生态环境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市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旅游业向农村延伸和辐射,出现了船山麒山农业园、安居塘河村、射洪洋溪的桃花山等一批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作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这两篇文章,促进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统筹旅游景点打造与城市个性定位。景点只是游客出游的吸引物,而大量的消费将在城市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就是一个景点。我市在开发特色旅游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景点个性与城市个性的协调统一,把打造广德、灵泉风景区和建设具有观音文化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有机统一起来,按照景是一座城、城是一道景的理念,努力做到旅游与城市的完美结合。三是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旅游是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年,射洪蒲家浩桃花源、蓬溪赤城湖等景区被评为了省级自然生态小区。说明我们在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大景区景点和旅游沿线村镇、居民区的环境整治力度,限期关闭污染工矿企业,净化美化旅游环境。要按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要求,以旅游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促进旅游开发。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遂宁打造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遂宁旅游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局,各区县、市级各部门要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添措施,落实责任,推动全市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把遂宁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1、做大做强旅游精品,让“中国死海”、“观音故里”真正成为遂宁旅游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中国死海运行一年多来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关部门要协助企业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服务质量,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对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整改,尤其要确保水质卫生和游客安全。要规避人造景观火爆一时的短期效应,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积极推动死海二期工程的建设和配套景区的开发,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国宏天合投资公司投资打造观音故里,这是我市招商引资的第一大项目,也是我市旅游开发的第一大项目。我们要立足全国市场,高起点、大手笔、高投入打造我市旅游经济的龙头产品,让观音故里成为继中国死海后的又一大新亮点。在省内宗教旅游市场,要力争形成观音民俗文化、青城道教文化、乐山大佛文化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国宏天合投资公司的工作,转变职能、简化程序、作好服务,齐心协力创造一流的投资和创业环境,让观音故里早日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品牌。中国死海和观音故里及其他景点要合作互动,做好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市场的合理分销,拉长游客在遂宁的停留时间,提高产业收入。要加强与周围地市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旅游客源地的合作,搞好宣传促销,扩大对外影响,让遂宁旅游走向全国。

2、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花大力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也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后,我们要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把旅游城市建设与经营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城镇旅游功能,切实提高文化品位,全面提升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大英县要高起点作好旅游城市的规划建设,争取在2-3年内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城区要争取3-4年完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工作。有关区县和部门要大力支持遂渝、遂绵高速公路和遂渝铁路的建设,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市城区要重点抓好广德灵泉猫儿洲开发项目、渠河西片区饮用水源保护项目、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滨江路、河东新区的建设,要符合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城区公园、广场、车站的标牌设置要突出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其他区县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城市发展战略,认真思考如何吸引分流市城区的游客,做到差异化竞争,互补性发展。

3、不断创新,全面提升遂宁旅游形象。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全市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都要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努力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上有所突破。一要理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消除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弊端。创新旅游开放经营机制,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经营的管理经营模式,千方百计引进经济实力、竞争力强大的旅游企业,使其成为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主体,不断为旅游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二要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景区要加快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旅游干部管理队伍和服务一流的经营人才队伍。要继续抓好导游考试工作,不断提高导游人员队伍素质。三要下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将旅游商品开发纳入行业管理,加强质量监督和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业挖掘市场潜力,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培植有影响力、游客喜爱的著名旅游商品、旅游名小吃,做大做强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企业。四要全面提升遂宁旅游形象。通过邀请承办商务会议和商务性赛事,扩大遂宁的对外影响。各旅行社大力组织外地游客到遂宁旅游。市文联、文化局、旅游局、宗教办等单位,要编写出我市旅游景区、景点有权威的、统一的解说词和故事,深度挖掘遂宁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文化氛围。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个遂宁人自觉做热情好客、诚信文明的高素质市民。全社会齐动员,把遂宁打造成成渝经济圈中优秀的旅游休闲胜地。

四、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开创我市旅游工作新局面打造遂宁优秀旅游城市,我们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但任务还非常艰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努力把全市旅游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抓旅游。市委常委会作出决定,把旅游业作为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象抓工业发展一样抓旅游开发,力争用3到5年时间,把遂宁打造成为以“中国死海”为龙头,以广德、灵泉为依托的具有观音民俗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成为成渝后花园和山水园林式的休闲渡假胜地。这是市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全面审视自己的资源特色和竞争环境,转变思想、寻找差距、增强信心。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明确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开放、抓旅游就是抓就业、抓旅游就是抓扶贫。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把旅游业作为主要领导亲自抓的“重点工程”,作为社会各界参与打造的“富民工程”,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精品工程”。旅游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行业指导、管理、服务等作用。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围绕建设优秀旅游城市这个战略目标,积极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切实形成推动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

2、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管理监督作用。实施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是许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市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很多,同时制约因素也不少,必须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战略。政府要着力于制定发展规划和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造旅游整体形象,改善旅游发展环境。要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搞好旅游规划的问题。旅游规划是旅游开发建设的龙头和基础,是一个需要大智慧、新创意的工作,各地在旅游开发中一定要优先抓好规划编制。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反复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科学性和权威性。没有科学完善的规划,旅游项目一律不得上马。

3、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管理水平。各级干部和从事旅游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研究旅游方面的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市旅游业如何乘势前进、出奇制胜,对旅游行业的管理者、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力争成为发展旅游的行家理手,以科学的战略、全新的思路去开拓遂宁旅游的新天地。

4、真抓实干,切实把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各区县、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力争在旅游发展上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把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作为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检验执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会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大会精神和政策落实的跟踪、督查,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措施,解决新问题,使旅游工作年年都有新的进步。同志们,面对西部旅游的崛起、四川旅游的腾飞,面对我市最佳旅游区位优势的凸现,一个巨大的旅游发展商机正迎面而来,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们一定要鼓足干劲,扎实工作,为把遂宁打造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总结第一届遂宁旅游发展大会以来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旅游发展的工作。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于9月10日在阿坝州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召开。省委学忠书记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当前四川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旅游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要把旅游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总体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旅游业发展理念和思路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旅游发展的工作重点上,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做到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推动区域旅游合作,更加注重发挥旅游在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社会能力,更加注重发展入境旅游,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学忠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步伐。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六个突破”:继续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旅游发展条件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突出特色和优势,在精品建设和多层次产品开发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不懈抓旅游环境建设,在推进依法治旅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下大力气开发旅游商品,在提升旅游经济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旅游区域合作,在旅游对内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学忠书记还特别赞扬遂宁的中国死海旅游项目,是一个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旅游比较成功的案例。利用盐卤水建一个中国死海,一下就把遂宁的知名度提高了,把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都带动起来了,正是因为中国死海这个项目的带动,遂宁市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收入比2002年同期增长41倍。实践证明,只要因地制宜,在突出特色和优势上下功夫,旅游经济发展就能够打开一片新天地。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的内容很丰富,精神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努力把遂宁建成优秀旅游城市讲四点意见。

一、客观评估一年来的工作,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态势已经形成近几年来,尤其是我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一年多来,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点:

1、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明确。

通过广泛宣传和充分论证,全市上下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热潮空前高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形成了共识,对开拓成都、重庆两个得天独厚的客源市场形成了共识,对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开发形式形成了共识,对旅游资源四张名片的整合及旅游精品的打造形成了共识。确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打造中国死海飘浮运动之乡、中国观音民俗文化之乡和成渝两地的休闲度假基地,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遂宁建设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抢抓机遇、不辱使命,遂宁正在成为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

一年多来,我们围绕打造旅游精品,通过举办“旅游文化宣传周”和“中国百姓生活游——走进神秘的遂宁启动仪式暨千年珍宝大揭秘”活动,参加“川港”、“川澳”、“川京”合作周,在省内广泛宣传和推荐遂宁旅游,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旅游精品的知名度,观音珠宝印、宋瓷荷叶盖罐、蓝采和家谱等一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珍宝扬名千家万户。中国死海及广德、灵泉景区成功跻入省政府规划的三国旅游精品环线,遂宁正在成为一个迅速升温的旅游热土。今年1-10月,全市共接待游客319.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8.3%,其中,外地过夜游客达122.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尤其是“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遂宁旅游异常火爆,共接待游客125.86万人次,比2002年同期增长296%,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413%。

3、旅游辐射作用日趋凸现,产业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中国死海和广德、灵泉等景区人流增多,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凸现,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形成。遂宁旅行社增至11家,星级饭店达8家。除康年、天友等一批星级饭店运行良好外,又有一大批特色餐馆、咖啡厅、“农家乐”应运而生。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日渐丰富,文化包装及产品质量逐渐提高。旅游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4、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遂宁的改革开放形象明显提升。

近一两年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走进遂宁,了解遂宁的人迅速增多,遂宁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受到各级领导、省内外客商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近百次省级乃至全国性会议在遂宁举办,遂宁的整体对外形象正在逐步改观。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推进遂宁旅游发展战略

发展旅游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市场特点,把握市场态势,瞄准市场需求,把差异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市旅游经济后发优势的竞争策略。中国死海作为省内最大运动休闲项目,填补了省内旅游景点无大型参与性项目的空白。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回避了千篇一律的寺庙旅游资源的竞争,引起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产生了极大的市场效应。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这两大优势名牌,用科学发展观实践我市旅游发展战略,实现遂宁旅游后发优势。

1、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旅游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总体把握。

旅游寓消费于生产,寓生产于消费,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交汇点,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部。抓旅游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旅游本身,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要求,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去定位、去把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应。一是把旅游业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旅游业是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又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推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商品生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诸多产业的发展。二是把旅游业作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扩大就业始终是我们

抓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全市旅~业直接从业人员近0.7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在新增就业中旅游业约占三分之一。全市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达到0.33 万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就业1.65万人以上。要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的优势,使旅游业成为解决就业尤其是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渠道。三是把旅游业作为扩大开放的响亮品牌。我市正因为死海项目的巨大市场潜力,才获得了数亿元的引资成功。正因为观音故里品牌的提出,才在“川京合作发展周”上以10亿元的大单招商成功。旅游业已成为我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名片。要进一步打响这个品牌,用好这张名片,以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四是把旅游业作为传承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我们要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积极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在发展旅游中弘扬和传承我市的观音特色文化。

2、坚持“以人为本”,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加快旅游业发展。

旅游是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游客需要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游客的视角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使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同时,旅游开发必须尊重当地群众的利益,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旅游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总的来讲,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还很不够,效益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我们建设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求还很不相称。抓住机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使旅游经济的增长从外延扩张转向外延与内涵并重,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把功夫下在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上,要搞好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综合开发,加强对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有机整合,深度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从而延长旅游产品链、经营链,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我们要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对祖先和子孙后代负责。我市森林覆盖率达32%,比全省高出7.77%,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一流的生态环境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市把农业生态旅游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旅游业向农村延伸和辐射,出现了船山麒山农业园、安居塘河村、射洪洋溪的桃花山等一批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作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这两篇文章,促进我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统筹旅游景点打造与城市个性定位。景点只是游客出游的吸引物,而大量的消费将在城市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就是一个景点。我市在开发特色旅游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景点个性与城市个性的协调统一,把打造广德、灵泉风景区和建设具有观音文化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有机统一起来,按照景是一座城、城是一道景的理念,努力做到旅游与城市的完美结合。

三是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旅游是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年,射洪蒲家浩桃花源、蓬溪赤城湖等景区被评为了省级自然生态小区。说明我们在统筹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大景区景点和旅游沿线村镇、居民区的环境整治力度,限期关闭污染工矿企业,净化美化旅游环境。要按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要求,以旅游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促进旅游开发。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遂宁打造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遂宁旅游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局,各区县、市级各部门要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旅游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添措施,落实责任,推动全市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把遂宁建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1、做大做强旅游精品,让“中国死海”、“观音故里”真正成为遂宁旅游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

中国死海运行一年多来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但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关部门要协助企业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服务质量,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对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整改,尤其要确保水质卫生和游客安全。要规避人造景观火爆一时的短期效应,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积极推动死海二期工程的建设和配套景区的开发,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宏天合投资公司投资打造观音故里,这是我市招商引资的第一大项目,也是我市旅游开发的第一大项目。我们要立足全国市场,高起点、大手笔、高投入打造我市旅游经济的龙头产品,让观音故里成为继中国死海后的又一大新亮点。在省内宗教旅游市场,要力争形成观音民俗文化、青城道教文化、乐山大佛文化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国宏天合投资公司的工作,转变职能、简化程序、作好服务,齐心协力创造一流的投资和创业环境,让观音故里早日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品牌。

中国死海和观音故里及其他景点要合作互动,做好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市场的合理分销,拉长游客在遂宁的停留时间,提高产业收入。要加强与周围地市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旅游客源地的合作,搞好宣传促销,扩大对外影响,让遂宁旅游走向全国。

2、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机遇,花大力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也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后,我们要以打造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把旅游城市建设与经营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将旅游产业要素纳入城镇和景区建设的总体规

第三篇: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范文)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团风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应文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这在我县建县以来还是第一次,规格高,意义很大。特别是市委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卢辉局长,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姜剑锋总经理,以及旅游专家方华国教授莅临大会指导,充分体现了您们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让我们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旅游业发展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实干,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决定》,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把握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2010年 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

定》,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决策;今年召开全省旅游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加强领导努力推进我省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对旅游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在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011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重点部署和谋划旅行社发展工作,推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选择。就我县而言,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有资源优势,也有政策机遇,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可谓正逢其时,机不可失。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经过持续的建设、宣传、推介,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已奠定了较好的开发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开发,并成立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我们在不断加大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人文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的同时,立足“红色团风、名人之乡”“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之乡”“全国农民画乡”等的实际,紧紧围绕打造“武汉后花园”的发展定位,把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依托项目,加大投入,着力改

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累计完成各类投资过亿元;积极实施 “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参加省市成功举办的“华中旅博会”、“大别山旅游节”等旅游节会,以及团风武汉旅游对接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了我县的旅游资源,使我县的大崎山森林公园、回龙山名人故里、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团风渡江公园、牛车河水利生态旅游区等旅游品牌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不但展示了我县的资源优势,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开发、宣传、推介等各项工作,就能使我们的旅游产业效应有一个大的提升,使我们所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

第二,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和省、市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中央、省市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武汉城市圈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启动,对我县实现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只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就能夺得先机,取得更大突破。

第三,我们应该明白,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几年来,我县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随着钢构集群不断壮大、团风新港建设启动、城区规划扩展、城际轻轨开通等,我县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将会急

剧增加,并大大促进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促进我县服务设施建设,使我县旅游业发展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我们应该清楚,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既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提升团风知名度、吸引外界关注的需要。旅游业消耗低、污染低、效益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产业,同时现代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大,能够影响和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成倍扩大消费需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选择。实现我县“强县富民”这一目标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而做大做强服务业,就必须把综合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大的旅游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来培育。一是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我县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各级的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二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交通、商务、信息、物流等多个链条的持续协调发展,促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转移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三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基础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使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并为前来我县投资的客商、游人及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休闲、娱乐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所以,全县上下都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抢抓机遇,面对挑

战,迎难而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真抓实干,不断推动我县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水平的攻坚时期。全县旅游产业开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武汉城市旅游圈,以“革命圣地、人文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精心打造品牌,创新机制体制,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把我县建成特色明显、设施良好、功能齐全、“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配套的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具体要坚持“四个结合”,抓好“六个方面”:

坚持“四个结合”:一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市场监管、政策激励的主导作用,更加注重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今天我县与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大崎山景区协议正式签署,在创新发展方式上迈出了一大步。二要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走“重点先行、逐步推进、保护生态、多元发展、打造精品”的开发路子,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科学开发和整合包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重点打造大崎山森林公园、回龙山名人故里、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团风渡江公园、牛车河水利

生态旅游区等五大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今年要集中精力先行启动大崎山4A景区创建及黄冈革命烈士陵园3A景区创建工作。三要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相结合。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创建旅游产业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推进旅游和城市建设、工业建设、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综合功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先落实星级农家乐创建这块,并着手准备以钢构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以及黄湖移民新村旅游景点创建,将来规划好团风新港旅游区建设。四要坚持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旅游,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崎山景区要注重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回龙山名人故里景区切实做好环境联片治理,牛车河库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抓好“六个”方面: 一要高起点谋划,科学引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和引领发展的蓝图。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强化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把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与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考虑、一体规划,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一是在着力提升城市城镇化建设品位上下功夫,把县

城、小城镇和景区周边区域作为景区来建设,力争把城市的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个大的单体建筑作为精品景观来打造;新农村建设要与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紧密结合;现代工业和设施农业建设也要参照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的思路去规划设计。二是与各重点景区建设规划相衔接,使总体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景区(点)规划能够有效支撑总体规划。各重点景区建设详规在今明两年内都要搞好。三是与全省、全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使我县旅游发展重点项目与国家、省、市投资导向一致,尤其是对规划中涉及的项目要抓紧向上级汇报衔接,争取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倾斜。二要打造优势品牌,培育特色旅游产品。要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一批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综合开发,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一是打造精品。围绕打造优势品牌,集中力量建设精品景区。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基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着力点。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景区的建设。我们必须把景区建设作为重要一环,集中力量打造几个精品景区(点)。立足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高举红色旗臶,积极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高标准打造黄冈革命烈士陵园景区及团风渡江公园景区,建立积极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融入到大别山红色旅游圈。立足我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要积极培育大崎山森林公园景区,加强连通周边旅游区域的关键性景点建设,加快改

善景点分散的局面,形成局部融为一体的区域旅游格局。开发建设牛车河水利生态旅游区,为周边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胜地,做优做特生态旅游产业。立足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高举“名人之乡”名片,重点建设好回龙山名人故里,做大做强人文旅游产业。二是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我县优美的自然风光、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等特色资源,深挖内涵,加大开发力度。要结合当前乡村游、短线游、近郊游兴起的有利时机,鼓励引导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特色,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依托“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之乡”“全国农民画乡”等品牌,积极发展与工农业相结合的观光旅游。集中挖掘民间庙会、社火秧歌、婚嫁礼仪、古建民居等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民间乡土菜肴体系,推广特色餐饮小吃,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和采摘游,使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尽快成为我县吸引游客的特色项目。力争“十二五”末期,以北部山区乡镇为重点,形成鄂东有特色、有规模的农家乐金色乡村游旅游目的地;力争2020年前成功打造鄂东旅游特色商品生产基地。

三要完善景区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今后几年,我们主要着眼于畅通

我县与外界、各地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联系通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一是加强县内旅游交通建设。结合全县交通建设规划,配合推进省道、国道县段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之间的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二是加快县城区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物流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星级饭店、旅游购物和娱乐场所的建设,形成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旅游基础设施体系,用5-10年把我县建设成为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和集中展示特色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我们这几年针对游客吃住难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旅游环境,对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水平发挥了较大作用。近年全县创建旅游星级饭店2家, 申报星级“农家乐”46家,建设星级旅游厕所1座,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广大游客欢迎。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旅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安全和卫生管理,规范设臵垃圾箱及指示标志等,不断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要着眼提升旅游品质,大力提高文化含量。要全面加快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一是围绕我县历史文化遗存,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景点的文化特色。二是培育旅游商品文化,重点开发富于地方特色、便于携带的旅游纪念品,逐步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推进旅游商品的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加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三要开始培育演艺文化,深入挖掘我县民间

文化艺术内涵,组建旅游宣传表演队,编排一批反映我县革命历史、民俗文化的节目,采取外出宣传和景点循环演出的方式,丰富景区文化含量。五要加强宣传推介,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旅游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和眼球经济,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推介至关重要。一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按照“面向全国,重在周边”的思路,切实加大旅游宣传和市场促销力度,提高宣传策划水平,创新宣传形势,建立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通过长期、系统、大规模、多形式的连续宣传,把“红色团风、名人之乡”的旅游品牌推向全国,提升团风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二是创新推介形式。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品牌形象宣传与产品路线推介相结合,联合推介,捆绑营销。要借助外地举办旅游节会的机会,积极参与。要邀请知名机构来我县举办有影响的专题活动、采风写生,举办特色体育项目,多形式宣传团风旅游。旅游行业要围绕全县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景色和旅游商品,策划制作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促销资料,提高对外宣传推广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区域交流协作。要借助大武汉旅游通道,积极培育两条成长型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市县区的友好合作与宣传,重点开拓中、短程客源市场,通过景点整合、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主动融入武汉城市旅游圈,实现区域资源整体开发,推动旅游业区域联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四是积极扶持本地旅行社发展。旅行社一头连接境内外旅游市场,一头连接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客运企业和购物、休闲娱乐场所,是旅游

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核心的因素,是串联、集聚旅游各大要素的桥梁和纽带,在推介旅游线路拓展客源市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事关我县旅游发展大局。我县旅行社发展还处于刚起步阶段,需要各方面的大力关心支持。《决定》里有涉及内容,在这里再明确一点,就是今后我县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团外出考察学习活动,一是必须报县纪委审批,二是必须在县旅游局备案,三是必须由本地旅行社承接,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地旅行社不断发展状大,促进我县旅游业财税收入逐步增长。六要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牢固树立“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意识,重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营造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让游客游得舒心、游得满意的旅游消费环境。一是服务行业要标准化。要进一步提高全县旅游行业监督管理水平,加大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今后每2年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一次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选拔、培养出一批服务型高级技能人才。注重引进行业技术人才,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要严格按照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加快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的创建工作。二是旅游市场要规范化。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深入推进旅游行业诚信建设,坚决打击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交通运输、卫生质量、安全应急、服务价格和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安全、舒适、卫生、和谐的旅游环境。三是

旅游服务要信息化。要依托上星卫视、互联网、报刊杂志、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平台,尽快建立完善我县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各重点旅游景区、星级宾馆要建成旅游网点,实现旅游信息化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坚持政府推动,强化组织保障。政府推动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培育发展,通力协作,打破行业壁垒、条块分割,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把旅游业作为我县经济的助推器、团风的形象窗口来共同培育,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要建立健全旅游工作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把旅游工作纳入相关乡镇、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今后,凡是影响景区整体布局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凡是有破坏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凡是需要拆除的建筑和需要搬迁的农户,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计划,妥善做好动员及安臵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设部门要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小城镇布局规划,确

保旅游产业布局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确保旅游资源得到有序利用;财政、土地、林业及相关乡镇要积极做好景区的土地收购、臵换及绿化工作,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改善周边环境;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做好配套规划编制及发展工作,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做好学校、医院(卫生所)布局调整和人员调配工作,确保旅游景区社会服务事业正常发展;公安、工商、安监、质检、消防等部门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消防保卫工作,保障旅游景区安全运营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乡镇和各职能部门要全力予以配合,保护好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

(二)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体制保障。目前,我县还没有专业化、有影响、有实力的旅游开发企业,投融资机制不活,开发渠道单一。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要放宽旅游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吸引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来我县投资。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可以试行把除文物单位外的旅游景点全部划归旅游部门管理,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进程。

(三)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投入保障。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没有有效投入,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要创新思路,坚持多元化筹资,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部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旅游开发和发展。一要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从2011年开始,县级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主要用

于旅游项目前期、宣传推介、客源市场开拓、节会活动、人员培训、专项执法和奖励、旅游工作目标考核奖励等,并根据旅游业发展形势和需要,适时适当进行追加。二要充分利用我县的特殊历史地位,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和专项资金的支撑,进一步加强基础条件的改善及景区建设。发改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和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扶贫开发、天然林保护、以工代赈、财源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也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促进和带动旅游业发展。三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景点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宾馆、餐饮、商品、娱乐项目建设等,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服务功能。省旅游名村林家大湾要先行先试,闯出一条发展新路来。四要加大奖励与补助力度,对晋升等级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对旅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可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助奖励,充分调动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保障。要积极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方法。人力资源部门要把旅游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列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安排部署。要积极构建岗前、岗中和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到

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同时有计划地吸收专业人才,建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逐步解决旅游队伍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旅游工作队伍,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

同志们,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我们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业的重要作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像重视农业那样重视旅游业,像抓工业那样抓好旅游业,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这在我县还是第一次。特别是市旅游局陆局长莅会指导,充分体现了市局对岷县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让我们再次表示感谢!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县旅游业发展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实干,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意见》,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把握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2010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并且第一次召开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建设旅游大省的战略决策,确定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省委书记陆浩

同志明确指出“要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旅游业,像抓工业那样抓好旅游业”。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之所以做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对旅游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在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011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改善民生和扩大开放的重要选择。就我县而言,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有资源优势,也有政策机遇,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可谓正逢其时,机不可失。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经过持续的建设、宣传、推介,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已奠定了良好的开发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开发,并成立县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我们在不断加大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人文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的同时,立足“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国洮砚之乡”的实际,紧紧围绕打造“甘肃南部道地中药材生产、商贸重镇和旅游避暑胜地为特色的经济强县”的发展定位,把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依托项目,加大投入,着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累计完成各类投资1.78亿元;积极实施 “请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在

我县成功举办“中国当归节”、“洮岷花儿会”等全国性旅游节会,在北京、重庆成功举办中药材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以及赴外参加各种旅游节会,大力宣传推介了我县的地旅游资源,使我县的“岷州会议”纪念馆、狼渡湿地草原、二郎山、双燕峡谷等旅游品牌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不但展示了我县的资源优势,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开发、宣传、推介等各项工作,就能使我们的旅游产业效应有一个大的提升,使我们所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

第二,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和省、市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2004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中央、省市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我县实现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只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就能夺得先机,取得更大突破。

第三,我们应该明白,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县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交通不畅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县发展的最大瓶颈因素,对于旅游发展来说,显得更

为突出、更为重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争取项目支持,完成了城马路、岷野路、梅维路、转虎路的拓宽改造,新修了二郎山景区道路、占旋路、锁龙—双燕、岔套—天门山等6条56.1公里景区支线道路,实现了旅游景区公路的全覆盖,取得了公路建设史上的超速发展。我们要相信,随着闾新路、寺郭路、省道306线、国道212线岷县段的升级改造,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兰九旅游大通道、成兰铁路的陆续开工建设,就可以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快捷贯通,我县的人流、物流就会急剧增加,我县旅游业发展就会迎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我们应该清楚,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既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需要,也是提升岷县知名度、吸引外界关注的需要。旅游业消耗低、污染低、效益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产业,同时现代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能够影响和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成倍扩大消费需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选择。实现我县“打造甘肃南部道地中药材生产、商贸重镇和旅游避暑胜地为特色的经济强县”这一目标,就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而做大做强服务业,就必须把综合带动性强,关联性度高,产业链条长,就业空间大的旅游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来培育。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我县的知名度,吸引各级的扶持政策和资金;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交通、商务、信息、物流等多个链条的持续协调发展,促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转移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切实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基础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促使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前来我县投资的客商及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休闲、娱乐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所以,全县上下都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真抓实干,不断推动我县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和水平的攻坚时期。全县旅游产业开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以“革命遗址、人文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精心打造品牌,创新机制体制,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把我县建成特色明显、设施良好、功能齐全、“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配套的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具体要坚持“四个结合”,抓好“六个方面”:

坚持“四个结合”:一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市场监管、政策激励的主导作用,更加注重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二要坚

持重点突破和全面发展相结合。走“重点先行、逐步推进、保护原生、多元发展、打造精品”的开发路子,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科学开发和整合包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重点打造“岷州会议”纪念馆、二郎山、狼渡湿地草原三大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三要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相结合。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不断开拓旅游产品新领域,创建旅游产业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推进旅游和城市建设、工业建设、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综合功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四要坚持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旅游,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好“六个”方面:

一要高起点谋划,科学引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和引领发展的蓝图。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强化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把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与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考虑、一体规划,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一是在着力提升城市城镇化建设品位上下功夫,把县城、小城镇和景区周边区域作为景区来建设,把城市的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个单体建筑作为精品景观来打造;新农村建设要与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紧密

结合;现代工业和设施农业建设也要按照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的思路去规划设计。二是与各重点景区建设规划相衔接,使总体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景区(点)规划能够有效支撑总体规划。三是与全省、全市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使我县旅游发展重点和项目与国家、省、市投资导向一致,尤其是对规划中涉及的项目要抓紧向上级汇报衔接,争取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倾斜。

二要打造优势品牌,培育特色旅游产品。要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实施一批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综合开发,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一是打造精品。围绕打造优势品牌,集中力量建设精品景区。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基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着力点。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景区的建设。我们必须把景区建设作为重要一环,集中力量打造几个精品景区(点)。立足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高举红色旗臶,高标准打造“岷州会议”纪念馆景区。红色资源是我县建设“全国重要红色旅游基地”的基础,而我县的红色资源是全县资源的引领者。我们要抢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机遇,加快“岷州会议”纪念馆、二郎山战斗遗址、旋窝大草滩毛泽东朱德居住旧址、清水乡红军大学、红军医院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把岷县建成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和甘肃的红色旅游中心。要积极培育洮河沿线旅游产业带,加强连通周边旅游区域的关键性景点建设,加快改善景点分散的局面,形成局部融为一体的区域旅游格局。充分落实我县与宕昌、迭部“红三角”发展格局,建立积极广泛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融入到川甘陕红色大旅游圈。立足我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尽快编制《狼渡湿地草原建设性详规》,积极衔接争取,确保规划项目早日批复,早日开工建成,带动东山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建设马烨风景区和玫瑰生态园,为周边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胜地,做优做特生态旅游产业。立足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高举“洮岷花儿”、“貂禅”、“张有才”人文名片,重点建设好二郎山风景区、洮砚文化产业园,开发利用大崇教寺、吉祥寺、红莲寺、前川寺,规划貂禅故里园、秦长城等历史旅游景点,做名做强人文旅游产业。二是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我县优美的自然风光、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等特色资源,深挖“气候养生”、“中药养生”、“食品养生”、“文化养生”等内涵,加大岷归中药材等养生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同时,要结合当前乡村游、短线游、近郊游兴起的有利时机,鼓励引导农户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乡土民俗风情、民间文化艺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业态,以景区、林区、郊区四周为重点,积极创建“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特色,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依托景区、林区、县城周边建设、当归GAP标准化种植加工基地和洮河梯级水

电站建设,积极发展与工农业相结合的观光旅游。集中挖掘民间庙会、社火秧歌、婚嫁礼仪、古建民居等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培育民间乡土菜肴体系,推广“鸡肘宴”、“红军宴”、“军民联欢宴”、“牛肉骨头”、“牛(羊)肉面片”、“筒筒花糕”等特色餐饮和小吃,大力发展乡村“农家乐”、“林家乐”和采摘游,使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项目。

三要完善景区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今后几年,我们要着眼于畅通我县与外界、各地与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联系通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一是要加强县内旅游交通建设。结合全县交通建设规划,配合推进省道306线、国道212线岷县段的升级改造,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兰九旅游大通道、成兰铁路的陆续开工建设,实施闾新路、寺郭路、双燕—柏家庄和青年林洮河大桥等县内道路桥梁工程,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之间的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二是要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物流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岷山国际大酒店、力源酒店等旅游星级饭店、旅游购物和娱乐场所的建设,形成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把岷县建设成为区域游客集散中心和集中展示特色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旅游城市。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我们这几年针对游客吃住难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旅游环境,对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近3年全县创建旅

游星级饭店4家, 市级挂牌“农家乐”旅游示范户7家,建设星级旅游厕所2座,收到了较好效果,受到了广大游客欢迎。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旅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安全和卫生管理,规范设臵垃圾箱及指示标志等,不断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要着眼提升旅游品质,大力提高文化含量。要全面加快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一是围绕“岷州会议”纪念馆、洮岷花儿、巴当舞、洮砚文化、大崇教寺、红莲寺、铁城遗址、大禹治水、董卓、貂禅、张有才等历史文化遗存,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景点的文化特色。二是培育旅游商品文化,重点开发富于岷县地方特色、便于携带的旅游纪念品,围绕洮砚、点心、中药材系列产品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推进旅游商品的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加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特别要突出旅游餐饮文化特色,精心包装鸡肘宴、牛肉骨头、牛(羊)肉面片、红军饭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三要培育演艺文化,深入挖掘岷县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组建旅游宣传表演队(农民艺术表演队和职工艺术表演队),编排一批如“军民联欢会”等反映岷县革命历史、民俗文化的节目,采取外出宣传和景点循环演出的方式,丰富景区含量。

五要加强宣传推介,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旅游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和眼球经济,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推介至关重要。一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按照“面向全国,重在周边”的思路,切

实加大旅游宣传和市场促销力度,提高宣传策划水平,创新宣传形势,建立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通过长期、系统、大规模、多形式的连续宣传,把“岷州—红军从这里走向辉煌”的旅游品牌产品推向全国,提升岷县红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二要创新推介形式,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品牌形象宣传与产品路线推介相结合,联合推介,捆绑营销。要借助举办中国当归节、洮岷花儿会的机会,积极参与,争取部分运动项目在我县举行。要邀请知名机构来我县举办有影响的专题活动、采风写生,举办特色体育项目,多形式宣传岷县旅游。旅游部门要围绕全县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景色和旅游商品,策划制作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促销资料,提高对外宣传推广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加强区域交流协作。要借助成都—松番—若尔盖—迭部—岷县—兰州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兰九旅游大通道,积极培育哈达铺(腊子口)—“岷州会议”纪念馆—盐井会议纪念馆—榜罗会议纪念馆—会宁—华池和天水—陇南—定西古三国历史遗迹旅游两条成长型旅游线路、加强与兰州、天水、陇南、甘南、漳县、武山、宕昌、迭部、卓尼等市县的友好合作与宣传,重点开拓西安、西宁、乌鲁木齐、银川、成都等中程客源市场,通过景点整合、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主动融入川甘陕旅游圈和临夏—甘南—九寨沟—陇南—天水旅游圈,联合甘南、临夏共同打造沿洮河旅游产业带,实现区域资源整体开发,推动旅游业区域联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六要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牢固树立“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意识,重视加强对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营造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让游客游得舒心、游得满意的旅游消费环境。一是服务行业要标准化。要进一步提高全县旅游行业监督管理水平,加大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两次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选拔、培养出一大批服务型高级技能人才,注重引进行业技术人才,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要严格按照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加快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的创建工作。二是旅游市场要规范化。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深入推进旅游行业诚信建设,坚决打击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交通运输、卫生质量、安全应急、服务价格和宾馆饭店、景区景点进行联合执法检查,着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安全、舒适、卫生、和谐的旅游环境。三是旅游服务要信息化。要依托上星卫视、互联网、报刊杂志、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等信息平台,尽快建立完善岷县旅游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各重点旅游景区、星级宾馆要建成旅游网点,实现旅游信息化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三、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负其责、齐抓

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坚持政府推动,强化组织保障。政府推动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培育发展,通力协作,打破行业壁垒、条块分割,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把旅游业作为岷县经济的助推器、岷县的形象窗口来共同培育,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要建立健全旅游工作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从2011年开始,把旅游工作纳入相关乡镇、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县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今后,凡是影响景区整体布局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凡是有破坏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凡是需要拆除的建筑和需要搬迁的农户,有关部门要制定详细计划,妥善做好动员及安臵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设部门要积极做好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小城镇布局规划,确保旅游产业布局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确保旅游资源得到有序利用;财政、土地、林业及相关乡镇要积极做好景区的土地收购、臵换及绿化工作,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改善周边环境;电力、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做好配套规划编制及发展工作,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做好学校、医院(卫生所)布局调整和人员调配工作,确保旅游景区社会服务事业正常发展;公安、工商、安监、质检、消防等部门要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消防保卫工作,保障旅游景区安

全运营和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各有关乡镇和驻岷各单位要全力予以配合,保护好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

(二)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体制保障。目前,我县还没有专业化、有影响、有实力的旅游开发企业,投融资机制不活,开发渠道单一。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要放宽旅游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吸引有实力的旅游企业来我县投资。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把除文物单位外的旅游景点全部划归旅游部门管理,加快旅游资源开发进程。

(三)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投入保障。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没有有效投入,就难以形成产业规模。要创新思路,坚持多元化筹资,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部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旅游开发和发展。一要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从2011年开始,县级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旅游项目前期、宣传推介、客源市场开拓、节会活动、人员培训、专项执法和奖励、旅游工作目标考核奖励等,并根据旅游业发展形势和需要,适时适当进行追加。二要充分利用岷县的特殊历史地位,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倾斜扶持和专项资金的支撑,进一步加强基础条件的改善及景区建设。发改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和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能源、乡村公路、扶贫开发、天然林保护、以工代赈、财源建设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也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促进和带动旅游业发展。三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景点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宾馆、餐饮、商品、娱乐项目建设等,进一步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四要加大奖励与补助力度,对晋升等级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对旅游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旅游企业,要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补助奖励,充分调动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保障。要积极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方法。人力资源部门要把旅游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人才引进列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安排部署。要积极构建岗前、岗中和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到旅游发达地区学习深造,同时有计划地吸收专业人才,建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逐步解决旅游队伍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旅游工作队伍,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

同志们,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业的重要作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像重视农业那样重视旅游业,像抓工业那样抓好旅游业,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第五篇: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是在“十一五”规划即将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将要启动实施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之所以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会议,主要是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县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需要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努力推动旅游业实现新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提供支撑。刚才,独店、中台等7个乡镇和部门发了很好的言,我完全同意。后面,市旅游局蒙局长、县委王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度和拉动力,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持产业,围绕建设中国西部人文生态旅游示范区这一目标,依托项目建设,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基础

条件,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全面加强行业管理,使全县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2.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4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2倍和69.8倍,旅游业对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0.38%提高到14.1%,直接吸纳社会就业1500人,带动间接就业6000多人。一是科学谋划,旅游发展规划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县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聘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完成了第一部《灵台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及《皇甫谧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新开乡疙瘩庙民俗风情文化园建设规划》等六个专业性规划,为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加大投入,旅游设施建设进展迅猛。五年来,全县共实施50万元以上旅游开发项目14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达到3.12亿元。重点实施了皇甫谧文化园、荆山森林公园、灵台宾馆、达溪河景观带、百里古密须国遗址、疙瘩庙民俗风情文化公园等景区景点开发项目,新建改造旅游道路34公里,铺设景区供水管网26公里,建成星级旅游厕所7个,结合“村村通”工程,建成连接景区的旅游通道5条,使景区景点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是广泛宣传,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成功举办了中国〃灵台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暨皇甫谧文化节,组织新编的秦腔历史剧《皇甫谧》参加了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暨旅游文化节并成功进京汇报演出。组团参加“西洽会”、“兰洽会”及“神奇崆峒〃魅力平凉”等旅游宣传推介活动30多场(次)。举办了全省中医药师承教育

认识还不到位,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动员、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二是景区景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贯通周边、畅通快捷的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通往各景区景点的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三是旅游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全县旅游总体上仍处于接待阶段,文化娱乐产品缺乏,餐饮购物等消费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不明显。四是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管理还不够规范,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整体上还缺乏全方位、个性化、亲情化的精细服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加快旅游业发展是“十二五”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是落实市委“四三二一”发展战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宏观形势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作用强的“无烟工厂”和“绿色产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大背景、大趋势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从政策机遇看,国家相继出台的《关于支持甘肃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和《平凉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都把旅游产业作为今后支持发展的重点。国家和省、市陆续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

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示范区。围绕上述目标,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着眼跨越发展,科学修订旅游规划。规划是指导和引领发展的蓝图。各级各部门要在谋划“十二五”发展、完善规划的过程中,强化服务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理念,统筹考虑、一体规划,促进相关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城镇建设、交通发展等专项规划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融入旅游要素,强化旅游功能。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创建旅游城市的目标,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品位,把县城和景区周边的重点城镇作为景区来建设,把县城的每一个建设项目、每一个单体建筑作为精品景观来打造;交通发展要加快通往景区道路的建设,增加景区的可进入性;土地使用规划要保障旅游开发建设用地需要;现代工业和农业建设要按照发展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的思路去规划设计;林业规划要注重加强林区的保护和绿化;新农村建设要与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紧密结合;文化资源开发要着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品味。旅游发展规划也要依据县情实际和发展需要,继续修订完善。要加强对各景区景点的规划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起点不高,同时,加大与省市旅游发展规划的衔接,使我县旅游发展重点和项目与国家、省市投资导向相一致,尤其对规划中涉及的项目要抓紧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十二五”和相关专项规划。

务的乡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落实,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谋划,依托景区、林区、特色农业种植等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专业示范区,逐步形成乡村旅游品牌。要对现有农家乐进行全面整顿规范,促使其提升档次、健康发展。三要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业态。适应旅游市场多样化的需要,着力打造针灸养生保健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加快培育养生文化、农业旅游、旅游会展等新型业态和产品,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

(三)完善旅游要素,加快延伸产业链条。要充分利用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不断完善旅游六要素,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综合效益。食要有特色。充分挖掘灵台地方餐饮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饮食品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餐饮需求。旅游、商务、宾馆等部门要定期联合举办烹饪大赛、美食节等活动,积极参加省内外大型行业竞技赛事,不断提高灵台饮食文化的知名度。住要有保障。加快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有计划地发展高中档星级宾馆,在重点景区周边规划建设一批星级农家乐,推出家庭客房、农家旅馆等辅助接待设施,“十二五”期间全县星级宾馆达到5家以上(其中四星级宾馆达到2家以上),形成以星级宾馆为主体,农家乐、农家旅馆、家庭客房为补充的游客接待服务体系,年接待能力突破200万人次,更好地适应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行要保畅通。依托邵寨煤矿运煤专线建设,积极争取,与西平铁路贯通,并逐步实现客货分开。按照省

始终围绕“神州祭天台、针炙养生地”这一主题形象品牌进行策划包装,强化宣传推介。2011年在积极组团参加第18届中国国内旅游交交易会、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兰洽会和市上举办的中国〃平凉崆峒山问道养生大会等大型宣传推介活动的同时,精心制作灵台旅游风光片、《印象灵台》画册等一些最能体现灵台特色形象的旅游宣传产品,在央视和周边省市区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进行强力推介。完成“美丽灵台”及皇甫谧歌曲的创作和著名歌唱家的录制,并实现其彩铃在全县所有持机人员中的免费定制。要创新旅游宣传载体。依托皇甫谧和古商周文化内涵,聘请名编、名导、名演,积极策划拍摄反映灵台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的影视剧,举办中国〃灵台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和皇甫谧旅游文化节等高规格、有影响的全国性重要旅游推介活动和节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大型旅游企业、主流媒体参加,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宣传推介。2011年要全力举办第二届旅游文化节暨皇甫谧文化园竣工庆典活动,筹办好皇甫谧中医针灸师承教育大会和灵台县旅游文化活动周等活动,并借助“兰洽会”、“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要节会,开展灵台旅游专场推介会。在高速公路沿线、重点乡镇、县城安装宣传牌达到15面,在通往外地的班车上制作旅游车体广告,着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要加强与重点客源市场的搭接。在巩固扩大陕甘宁青等一级客源市场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大力拓展山东、河南、河北、内蒙等二级客源市场,有效突破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和东南亚高端客源市

0

站”的改版升级。“十二五”期间,4A级以上旅游景区、4星级以上宾馆和旅行社都要建成旅游网站,全县建成旅游信息中心,实现旅游信息化全覆盖,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旅游发展活力。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引导涉旅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引进合作投资主体参股经营,共同开发旅游资源。要把旅游项目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进程。要创新利益分配机制。按照“资源整合,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相关企业加强联合协作,针对我县目前无门票的现状,试行“一卡通”、“一票通”管理模式,通过推出精品线路,实现景区和涉旅企业的有机结合,建立统一营销、客源互送、内部让利的利益分享机制,有效解决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合力不强的问题。要推进文化旅游结合。进一步健全完善资金筹措、创作生产、流通营销和收益分配制度,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今后景区的文化演艺活动,要充分发挥县秦剧团等文艺团体、专业人才的作用,整合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发展。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形成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合力

融机构要积极扩大信贷规模,尽快同旅游、财政等部门出台相关办法,切实加大对旅游开发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督查考核要严格。市上已将旅游产业纳入市与县经济责任目标考核范围,从2011年起,县上也将其纳入全县责任目标,对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县旅游和统计部门要尽快研究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县旅游协调文化资源开发协调领导小组要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对工作不重视、职责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要严肃进行责任追究。“两办”要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定期督查,反馈情况。新闻宣传部门要强化对旅游发展的宣传报道,形成全县办旅游的舆论氛围。各乡镇、有关部分要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旅游局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查反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同志们,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灵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在市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取得新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灵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我县尚属第一次,这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创建旅游强县、实现旅游......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在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全面分析总结全县旅游产......

    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范文模版]

    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并对下一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

    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并对下一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

    市委书记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XX对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了说明,XX还要对全市旅游工作作具体安排,请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

    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把旅游立市做实立实──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旅游立市”战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问题。会......

    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5篇)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m 9 发展大旅游 形成大产业努力打造川东北文化旅游大市同志们: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酝酿已久。这次会议规格很高,阵容很大,会......

    在第九届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第x届xx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第x届xx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总结第x届xx旅游发展大会以来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