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思想汇报:中日地震的深思
敬爱的党组织:
在最近发生的事情中,日本里氏9.0级地震想必是广大民众最关注的事。这次日本地震引发了国人的无限思考:有人认为日本人当年肆无忌惮地杀害中国人,进行南京大屠杀,如今还制造出钓鱼岛事件等,地震是他们的报应;有人却认为日本人也是人,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得把恩怨放下,给日本人民送去祝福和关爱。那究竟,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
身为党的追随者,我觉得在如今这个时候更应该去关心在地震中受到伤害的日本人,即使中日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依然存在着许多没有解开的问题,但是汶川地震让我们体会到了撕心裂肺般的难过与痛心,现在日本也遭遇到了同样的悲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便消失得的无影无踪,我们难道真的能眼睁睁地看着却无动于衷吗?历史固然不能忘,国耻也自当铭记,以前的惨痛教训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它自会时刻鞭策着我们,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当知道日本发生了地震,作为党的追随者来说,我们做不到冷眼旁观,更做不到看着同胞在受难的时候却不愿意伸出原本可以救助的手。
在一直持续的救灾工作中,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宽容的大党,他抛弃掉了狭隘自私的思想,在日本地震后能够及时做出判断,派出救援队伍,全力营救受难的日本人,这是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宗旨的大党的表现!但是我们除了积极进行人道主义的驰援外,还需重新审视日本地震带来的教训,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的各项准备。
日本建筑都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实践证明,日本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减缓地震造成的伤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地震面前,日本民众普遍表现出的秩序和冷静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显然也是经过了常年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中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普通民众进行抗震知识普及和避险演练也应该择机提上日程。
日本大地震是人类的一次灾难,我们也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升自己防震减灾的能力。另外,点一支蜡烛,看着那一点微弱的星火,让我们静静地为日本人民祈福吧!日本,加油!
以上就是我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检验我。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二篇:入党思想汇报《中日地震引人深思》[推荐]
敬爱的党组织:
日本3·11大地震给日本一次重创,给世界各国也将带来程度不一的影响。震后的救灾仍在继续,中国也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中国来说,除了积极进行人道主义的驰援外,还需重新审视日本地震带来的教训,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的各项准备。
日本地震对中国另一个重要提醒,是如何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抗震能力和救援能力。日本建筑都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而学校之类的建筑,更是达到抗震10级,因而被称为最好的避难所。实践证明,日本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减缓地震造成的伤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对提升学校和一些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也极为重视。北京今年校舍加固预算20亿元,这样的投入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显而易见,在加强校舍等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方面,各项工作还可以更快一些。尤其是地震多发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必须尽快投入相当的经费,确保各项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
地震面前,日本民众普遍表现出的秩序和冷静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显然也是经过了常年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公司,日本的抗震演练已是家常便饭。日本人也养成了很多防震的好习惯,比如家里的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等。中国也
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普通民众进行抗震知识普及和避险演练也应该择机提上日程。“要积极应对灾害危机,还需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常德传在会议间隙谈到近日发生在云南盈江和日本近海的地震以及近几年中国遭受的自然灾害时说。
日本3·11大地震是人类的一次灾难,我们也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升自己防震减灾的能力。
汇报人:
2011年3月24日
第三篇:2011年3月入党思想汇报:中日地震引人深思 (转载)
敬爱的党组织:日本3·11大地震给日本一次重创,给世界各国也将带来程度不一的影响,2011年3月入党思想汇报:中日地震引人深思(转载)。震后的救灾仍在继续,中国也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对中国来说,除了积极进行人道主义的驰援外,还需重新审视日本地震带来的教训,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的各项准备。日本地震对中国另一个重要提醒,是如何有效地增强自身的抗震能力和救援能力。日本建筑都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而学校之类的建筑,更是达到抗震10级,因而被称为最好的避难所。实践证明,日本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对减缓地震造成的伤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对提升学校和一些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也极为重视。北京今年校舍加固预算20亿元,这样的投入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但显而易见,在加强校舍等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方面,各项工作还可以更快一些。尤其是地震多发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必须尽快投入相当的经费,确保各项防震减灾工作顺利进行。地震面前,日本民众普遍表现出的秩序和冷静也令人印象深刻,这显然也是经过了常年的精神和物质准备。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公司,日本的抗震演练已是家常便饭。日本人也养成了很多防震的好习惯,比如家里的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等。中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思想汇报对普通民众进行抗震知识普及和避险演练也应该择机提上日程。“要积极应对灾害危机,还需完善应急保障体系,思想汇报《2011年3月入党思想汇报:中日地震引人深思(转载)》。汇报人:XXX时间:XXX2010年入党申请书(大学生,谈学习和认识)http://大学生村官第三季度入党思想汇报 http://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http://2010年11月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意在身先http://最新党员思想汇报:人生的真正价值 http://入党转正申思想汇报:深刻理解党的纲领http://2011年3月入党思想汇报:中日地震引人深思http://2011年大学生学习两会精神思想汇报:改革大学教育体制http://大学生500字入党思想汇报样文 http://以上文字来自思想汇报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入党思想汇报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第四篇:中日两国地震救灾对比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8.2级汶川大地震。遇难69142人,失踪17551人,地震实际造成8.6万多人死亡。-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宫城县发生9.0级地震。根据目前估计,地震至少造成1.2万人以上死亡。是近千年来,日本境内发生的最严重地震。-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文化相似。甚至文字都有30%是相同的。千年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两国发生了许多理不情的纠葛……-
巧合的是,中日两国发生的地震时间竟然也是相同的。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2008年5月12日),与日本宫城地震发生的时间(2011年3月11日),两个数字相加都是等于2025。即: 2008+5+12=2025;2011+3+11=2025。如果我们用数字游戏的方式来诠释两国地震的话,则是“汶川地震”与“宫城地震”的数值是相等的。当然,这纯粹是一种巧合。但有一点不是巧合,那就是地震发生后,两国对于抗震救灾的做法,有许多可比性。
根据几天来的观察,敝人以为,中日两国在抗震救灾中,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简单来讲,就是:中国政府抗震救灾的能力、效率、成效优于日本政府;中国的民间社会抗震救灾的能力、心态、秩序弱于日本的民间社会。-
下面重点谈谈中日两国政府抗震救灾能力对比分析。-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应对灾情,呈现了高速、高效,运转协调的应对机制。对灾情判断及时,处置有力,行动迅速,上下齐心,效果非常明显。三天之内,即迅速平稳整个灾区的混乱社会秩序。-
2011年日本宫城地震发生后,由于日本国民素质高,民间社会比较成熟,灾情发生后,灾区社会秩序良好,没有拥挤,哄抬物价等情况发生,灾民情绪比较稳定。然而,由于日本政府抗震救灾指挥调度不力,行动不果断、出手不迅速,犹犹豫豫,畏畏缩缩,首鼠蛇端,未及及时调谴大量人力、物力扑灭灾情,致使灾情在三天后迅速扩大,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核电站爆炸、核泄漏、核辐射……坏消息一桩接一桩,接踵而至。
躲过地震、海啸、火灾的日本灾民,在三天后,仍然缺水、缺粮、缺衣,日本的公路并未受到严重损毁,而奇怪的是,救灾物资却运不进去……
可以对比的是,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立即调集大型机械不惜一切代价,挖山开路,填壑搭桥,在损毁极其严重的丛山峻岭中,开辟出了抗震救灾的生命线。相比之下,日本政府的救灾是懒洋洋,根本没有什么气势。观者多,动者少。政府效率低下,协调能力也很差,指挥调度也不太灵,好象主要是靠自觉,而不是行政命令。-
3月12日,核电站发生冷却剂失灵后,其实是重大灾难前奏,奇怪的是日本政府处置相当犹豫,先是拒绝美国答应帮助运送冷却剂,政府却也不组织强有力的核电站事故抢险队,害怕承担责任,听凭、放心地让核电站公司独立去去处理这场世纪劫难…… 所作所为,不可想象。象这种紧急情况,中国一定是出动军队,组成十万火急的抢险队,赶赴灾区,及时除险,扑灭灾情,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中国是绝不可能让核电站发生爆炸泄漏事故的!-
险情处置得早,后续麻烦就会少许多。
但是,3月14日,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重大危机爆发后,日本政府仍然没有派军队前往处置,也没有由政府协调组成抢险队,举一国之力,扑来险情,而是仍然由电力公司组织员工进行除险救灾。实在不可思议!
在最初处置核电站爆炸事故中,日本政府和首相基本好象是没有什么作为。听到核电站第二次爆炸,核电站公司为策安全,撤回大部分员工后,日本首相菅直人所做的事,竟然是暴哮一顿:“你们竟然敢全部撤了下来,你们的这样的公司活该100%倒闭!”
都什么时候了,如此人命关天的天大之事,事涉全日本、全世界人民生命安危的大事,首相竟然如此搪塞责任,要一家电力公司独立去承担,如此严重的事故、责任和灾情,它一家小小的核电站公司应对得了吗?真是狗屁逻辑!-
面对如此艰难危局,政府要做的,不应是去斥责心力交瘁的核电站公司,而应是立即由政府牵头,组成强有力的抢险队,举全国之力,调集人力、物力,立即抗灾扑险,把事故所带来的危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日本首相去斥责势单力薄的核电站公司,叫他们去应对天塌下来一般的灾难?他们应对得了吗?日本政府抗震救灾严重失职!日本首相把最宝贵的抢险黄金时间错失了!-
记得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32分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得到消息后,立即从中南海启程,乘车赶往机场,乘专机飞往四川,指挥抗震救灾。他是一边走在路上,一边吩咐手下,通知国务院各部委立即入川,各司其职,组成抗震救灾抢险队。
我依然记得,2008年5月12日和13日的电视新闻,当时,温家宝总理走得很急,没有带厚衣服,只穿了一件西装加薄白衫。他当晚就到达都江堰,看望了一所小学的受灾学生。他当晚在嘉凌江的江边,设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办公,现场指挥。当时,夜深了,旁边哗哗的河水声都听得到,温总理因为穿衣少,冷得他有些打颤,后来不知是哪位民警给了他一件警服棉衣穿在身上,让他遮风挡寒。温总理是穿着警服棉袄,四川度过了指挥抗震救灾的第一个极其重要的难眠之夜。-估计也是总理第一次穿警服吧。
温总理从中南海出发飞四川的时候,有中央台电视记者陪同前往。温总理在飞机上接受了采访,总理是将讲话简单地写在一张纸上,偶尔看看,肯定是飞机上临时写的。我清楚记得总理当时讲过的最关键、最重要的话:“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冷静、镇定、信心以及强有力的指挥!”
温总理在飞往四川的空中,其实并不知道灾情有多严重。他只是听到7.8级地震发生(后修正为8.0级),立即判明重大灾情,然后二话不说,立即赶赴灾区的。事后证明,总理对灾情的判断多么及时、准确。温总理此举,挽救了多少灾区人民的生命!
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就这样身先士率,高速、高效,勇敢、果断地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最前线,及时领导抗震救灾,为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温总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非常到位,那就是:冷静、镇定、信心以及强有力的指挥!后来的抗震救灾,都基本遵循这一原则进行,特别是强有力的指挥。-中国政府对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实现了强有力的指挥!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在三天内,调集了10万军队入川。其中,有8万解放军正规武装部队,2万公安和武警人员,加上政府组成的救灾人员、志愿者等,直接参加救灾的人数至少50万人以上。
当时,灾情发生后,中国的电视新闻实行24小时滚动播出救灾画面,那些催人泪下的画面,触及了国人的情感,全国迅速掀起了支援灾区的高潮。民间的救灾物资、救灾人员源源不断地往灾区输送。
地震发生后,在三天,基本缓解了缺衣、缺粮、缺水的困难;五天后,基本确保生活的基本所需,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睡觉。震后第七天,建起了“抗震救灾帐篷小学”。这是“抗震小学”的诞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人心,迅速平稳了灾区的秩序和人心。
以上这一些,中国政府所能够做的,我没有在日本政府中看到。-今天是日本地震进入第6天,我所看到的情景是,日本的地震灾区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灾情在扩大!
日本政府的救灾能力效率低下,其灾区没有发生大规模骚乱,得益于国民素质好,平时守秩序。但是,如果灾区的情况在未来几天内没有得到缓解的话,难保日本社会秩序是否会大乱,种种迹象显示,日本发生骚乱,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谈谈日本首相。我对日本首相菅直人的救灾行为感到失望。我当然相信,日本各级政府官员、公务人员都在努力救灾,他们的确很辛苦,夜以继日,没有休息。就日本政府而言,日本首相这样去救灾,是不行的。日本首相,好象是中国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呆在东京首相官邸,时不时发一个新闻消息,这样的事,不要首相去做呀,新闻发言可以交给部下去做,自己埋头去指挥、协调,去组织人力、物力抗灾救险呀!遗憾的事,日本首相对当新闻发言人很感兴趣,对救灾的事,犹犹豫豫,畏畏缩缩,根本不象一个国家的领导人。-
另外,日本自卫队的表现也太让人失望了。人们对日本自卫队(军队)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二战时的水平,以为今日的日本军人仍然会象二战时一样,勇猛顽强,服从命令,时刻有一种敢死之心。现在看来,今日的日本自队军人,远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他们接到首相命令,要求他们用直升机吊海水浇核电站以降温后,竟然以核辐射太强、太高,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为由,拒绝执行首相的命令。军队以保卫人民为天职,竟然抗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命,真是闻所未闻。
日本卫队竟然好意思袖手旁观,单靠核电站留守的50名工人进行施救。这一幕,不仅日本在看,而且全世界在看!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不仅危及数百万、上千万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危,而且影响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在国家遭受如此重大危机的面前,在最需要军人前往救灾除险的时候,日本军人竟然以堂而皇之的理由逃之夭夭,实在难于理喻,可怜、可叹、可悲!-
日本自卫队在其他地方的救灾,也是懒洋洋的,没有什么气势和规模。我看到他们,更多的是处置遗体,而没有什么象模象样的救灾行为。日本此次调了10万军人前往救灾,人数同中国当年的10万军人救灾一样多,但是,救灾效果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之上。-
在抗震救灾中,日本的舆论不感谢政府,认为是政府的天然职责,不值得感谢。这其实是不对的。是政府天职这没有错,但是,政府也是人,需要舆论的支持、鼓励、激励,如果媒体和舆论只盯着政府人员的责任,那么政府人员就会人人怕事,怕担责,而畏畏缩缩,没有人会猛打猛冲,什么都不敢作主,只好不断向上请示,生怕承担责任,就就没有效率。日本首相可能就是怕承担职责,怕被人骂,所以行动很犹豫。国家最高领导人都这样了,那么,下面的行动就可想而知了。中国有一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日本政府的情形让人叹息。
救人,是最大的恩。被人救出来,获得新生命,表示感谢是最起码的人性,感谢政府,感谢救命恩人,没有错呢。日本媒体鼓吹不用感恩是错误的。
如果自己冒险救了人,不能获得感恩,那么,谁会去救人了。且不要说有没有利益,连一句好话都得不到,会有人积极去救人吗?所以,日本媒体是失职的。
日本媒体的眼光只注重于传播信息,没有注重挖掘人性闪光的东西。这是中日媒体的差异。显然,在抗震救灾中,日本媒体逊色于中国媒体。2008年中国抗震救灾时,中国媒体做得非常好,他们的报道极其感人,激发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国难。在这一点上,日本媒体要向中国媒体好好学习。-
在日本宫城地震发生后,日本成熟的公民社会,民间很有秩序,应对灾难淡定、从容、不慌张,社会和人民团结、守纪,让人很是钦佩。这一点,是值得中国人民学习的。
第五篇:地震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
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 33公里。这次突如其来的天灾给原本宁静祥和的县城蒙上了死亡的阴影,那一幅幅惨烈的图片和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睛。这时时隔512汶川大地震仅仅两年的时间。
灾难再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地震发生后,军队第一时间投入救援工作中,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捐款捐物,爱心源源不断的涌向灾区,这印证了那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胡总书记、温总理立即对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于14日中午赶赴地震灾区。1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也亲临玉树地震灾区,察看灾情,看望慰问救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正在出席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并对巴西进行访问后的胡锦.涛主席因震灾提前回国,18日13点,胡总书记又来到玉树地震重灾区结古镇扎西大同村视察灾情,慰问灾区受灾民众以及参加抗震救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公安等。
灾难已然发生,我们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也是于事无补,所以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鼓励灾区的人们要坚强的站起来,在党的领导下好好的建设家园,告慰那些在灾难中死去的同胞们。在特大洪水和汶川罕见地震中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创造了奇迹,我相信这次幸运之神也会站在我们这边,我们会再创奇迹。然而这奇迹不是一个人一笔就可以写成,需要每个中国人团结一致,各出一份力,以小细流汇成汪洋大海。
尽管科技日渐发达, 地震仍然不可预知。面对天灾, 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坚强挺立, 也应该不断进步。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 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汶川大地震之后, 防震减灾法获得通过, 已经于2009年5月实施, 应急救灾被纳入了法治轨道。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 公民精神随之成长, 很多人自发地为灾区的规划出谋划策, 对应该用于重建的财物进行舆论监督。巨大的社会进步有目共睹, 我们相信这些会在玉树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得到体现。
作为积极分子的我来说,虽然不能到灾区帮助他们,但我可以在心里为他们祈祷,祈祷他们能够早日建设好美丽的家园,还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比如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积极号召同学为灾区捐款捐物,义务献血等等。同时我也明白了解必要的自然灾害的知识是多么的必要,并认真的学习,以便以后遇到灾害,可以救人也可以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