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报告
关于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报告
市爱卫办:
根据《关于做好年度前相关爱国卫生工作的通知》(雅市爱卫„2011‟7号)要求,现将我局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报告如下:
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景区”、“进饭店”、“进农家乐”活动
统筹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查找各县(区)、各旅游企业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制定了专门的整治方案,通过责任分解和采取联合交叉检查、抽查等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了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营造出了和谐干净的旅游氛围。在网格化管理中,落实专人和专项经费,积极联合社区和相关单位认真开展治理工作,营造出了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
二、主动作为,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借城市规划修编之机,我们向市委、市政府和城市规划编写组分别提交了《完善城市旅游功能的建议意见》,希望进一步完善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功能;完善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旅游标识标牌等导引系统;完善展览场馆、会议中心、电影院、旅游厕所、停车场和休息凳椅等公用设施服务系统,逐步把中心城区建成旅游集散中心和独具魅力的城市旅游区。
三、践行“四化”,启动实施全市旅游低碳行动
(一)在首届中国旅游日庆典活动上,正式启动了低碳旅游行动,倡议:在饭店行业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力争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80%以上都创建为绿色饭店;在旅游景区中倡导生态旅游行动,从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游客消费方式等方面做到生态、节能减排和文明旅游;在旅行社行业中倡导文明旅游,从而把雅安建成中国生态旅游的样板和典范。
(二)积极联合气象部门,实施生态气候旅游城市品牌打造行动,开展了市区和主要旅游景区(点)负氧离子数量的监测工作;启动开展了雅安生态旅游气候资源科学研究,通过“中国生态气候城市”科研认证,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中国生态气候城市”。
(三)积极联合农业部门,筹备实施农旅合作,在全省率先启动“游生态雅安,吃放心食品”活动。
特此报告
第二篇:雅安市省级卫生城市巩固工作情况汇报
雅安市省级卫生城市巩固工作情况汇报
雅安市人民政府(2012年10月19日)
尊敬的王正荣副厅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上午好!
卫生城市是创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和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工作,雅安市自2003年纳入“四川省卫生城市”管理范围、2007年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合格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爱卫会的精心指导下,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我市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省级卫生城市的巩固和发展,为创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和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打下了基础。现将我市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雅安市位于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盆周西南部边缘。距省会成都市区130公里。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155万。是香格里拉古驿站,西蜀咽喉,民族走廊,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世界”、“天然氧吧”等美称。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6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226.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6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2012年上半年我市完成GDP1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近些年来,我市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
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魅力城市、国家生态气候城市等荣誉称号,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卫生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总体形象、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市把爱卫工作与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各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制定了《雅安市爱国卫生工作“十二五”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雅安市省级卫生城市复查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越良任指挥长。2012年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雅安市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动员大会,陈越良市长作动员讲话,要求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治理城市乱象,突出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城市品味,确保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验收,为雅安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打下坚实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市创卫工作做到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使雅安的天更兰,山更绿,地更净,雨城更亮、更美、更具魅力。
(二)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在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动员大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姜小林对“省卫”复查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副市长吕芙蓉与23个工作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市政府目标办将创卫工作纳入了市政府目标考核,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切实做到了工
作目标明确、目标责任单位明确、目标责任人明确、工作进度明确。4月,市省级卫生城市复查指挥部办公室针对省爱卫办对我市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检查调研中提出的突出问题,对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与结合部门工作目标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整改,实行“省卫”每周例会制和工作进展情况周报制,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创卫工作顺利开展。
(三)落实爱卫人员和经费,确保爱卫工作顺利开展 市爱卫会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内,有3名办公室人员负责爱卫办的日常管理工作。各级爱国卫生组织机构、人员、经费、任务四落实。做到了爱卫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市、县设置了健康教育机构,市健康教育机构有人员编制3人,每年均落实有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市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并由财政拨款开展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四)部门密切配合,群众广泛参与
在日常的爱卫工作中,卫生、工商、城监执法、住建、食药、公安、环保、文化、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了各行业管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及爱卫月活动,把交通秩序、市场卫生及城中村、五小行业及“五乱”作为市容环境整治重点,经过三年努力,集贸市场基本达到功能分区,加大了熟食品卫生管理力度,屠宰场卫生管理井然有序,车辆停放有序,城区主次街道有标示、标线和标牌。市爱卫办、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还联合发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主要成员单位都要上报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总结,推动了巩固卫生城市
工作向前发展。
(五)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2007年以来,我市结合地震灾后重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7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发展迅速,新建了姚桥至青衣江大桥宽敞优美的滨江大道,城区90%以上的街道得到了高标准的重新改造。雅州廊桥副桥已建成投入使用,城后路改造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沿江公路工程已于6月26日开工建设;G108线城区段(青江干道)改造工程,7月份正式开工;龙观东路改造工程正在进行;金凤路和先锋路下段工程已动工。今年还突出抓了城市景观工程,对城区的城市公共设施含三雅园广场进行了全面维修,城区主要街道和沿江两岸(彩虹桥至西门大桥)风貌塑造工作已基本完成,现正组织实施沿江两岸亮化工程;其次,着力抓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目前,市发改委已立项,预计投入4000万元,对垃圾场进行升级改造,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在原有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又实施了污水生态处理试点工程,在对市区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和苍坪路市场升级改造后。将对创业商场、北二路市场、飞机坝市场,并新建魏家岗、先锋、西门3个市场, 再次是重点抓了绿化提升工程,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标准,突出地方特色,努力构建绿色雅安。通过上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巩固省级卫
生城市成果夯实了硬件设施基础。
(六)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搞好市区环境卫生 我市把治理脏乱差作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的重点内容长抓不懈。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方案,把中心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划分为146个网格,将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所有治理盲区全部纳入了网格化管理。以治理“五乱”为重点,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以及“文明新风进万家”等活动,中心城区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逗硬落实门前“五包”管理责任,切实加大背街小巷、边远乡镇等薄弱环节和死角盲区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健全清扫保洁制度。今年以来,共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1万吨,城镇街道清扫率、垃圾清运率均达到100%。
开展了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今年上半年共拆除违法建筑13.9万平方米;开展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纠正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1550余起;结合城区风貌塑造,开展了户外广告整治工作。今年共清理“牛皮癣”小广告4300余起,清理破旧、损坏广告1235幅,取缔落地式灯箱广告60个,规范商家正确设置店招店牌 1800户,依法拆除违规设置的大型户外广告35处;开展了扬尘污染专项治理行动。纠正工地扬尘、抛洒等施工乱象455起,书面要求整改83处;开展了集贸市场专项整治攻坚月行动。加大我市中心城区苍坪路市场、创业商城等市场的管理力度,清理流动摊点,认真督促各经营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治理市场爆市和出摊占道经营行为。
加大了环卫设施设备投入,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为完善生活垃圾池、中转站和收集点、果皮箱等环卫基础设施,市、区两级政府今年以来,已新投入300余万元用于更新及新增环卫设施设备。
(七)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全民参与迎接创卫复查的良好局面。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结合创建工作各阶段的重点,开设专栏、专版,制作专题节目,及时报道创建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工作进度,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形成共识。一是利用 “爱国卫生月”及创卫宣传等重大活动中,积极组织开展街头宣传咨询、悬挂标语、散发宣传资料等多形式宣传。二是认真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有计划地在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三是依托学校,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四是充分发挥市区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开展创卫宣传工作。雅安电视台积极开展创卫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五是针对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着力开展了以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以及以食品、饮水安全知识为主的多种健康教育活动。并结合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和主要宣传日宣传工作,大力开展结核病、血吸虫病、碘缺乏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脊灰强化免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三、主要成效
(一)健全爱国卫生组织,加强爱国卫生管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每届市爱卫会主任均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和重点责任部门的领导任副主任,市财政、卫生、住建、城管执法、食药监、工商、环保等23个职能部门任爱卫会成员,爱卫会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落实,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健全,机构、人员、经费、任务四落实。市、区爱卫办配备了与工作相适应的人员和办公条件,工作运转正常。健全爱国卫生监督检查网络,目前我市城区16个社区都有专人负责爱卫工作,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单位四级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城区各大街小巷有601名保洁员分段负责日常保洁工作。
(二)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制定了健康教育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应急预案;制作宣传实物1.1万余份、编写和印发宣传资料31.24万余份。2010年—2012年上半年,雅安市电视台播出创卫宣传片及专题栏目46期,播出城乡环境整治、疾病预防的公益广告、专题片45.7万条次,控烟知识5.1万条次;《雅安新闻联播》共播出动态报道103条,滚动8480多次,《名声123》播出141个专题,滚动2500多次,《周末话雅安》栏目播出19条,滚动1000多次,《雅安内外》栏目播出34期,《百姓零距离》栏目播出135期。雅安日报社也在《雅安日报》
上对全市创卫工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宣传报道,据统计,2010年—2012年上半年,共刊发了创卫工作进展及健康、卫生防病宣传版面60个,稿件800余篇(文、图)。近三年来,各社区和单位共办健康教育宣传专栏3265期、黑板报264个,张贴宣传标语4014幅、宣传挂图53910份,发放卫生科普宣传资料1852341份。社区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服务和市民学校活动中,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形式。目前,雨城区已建立“健康教育示范社区”5个。城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3%,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2%,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78%,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 84.3%,健康行为形成率达 80%,各单位公共场所禁烟标识设置已占90%以上。
(三)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一是环卫基础设施全面实现了换代升级。先后完成市区改建现代化公厕40座,垃圾场,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使用和营运;新增果屑箱100 个、垃圾吊臂箱14个、垃圾桶640 个;二是城市绿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面实施“城市绿化系统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5.8%,主要街道及广场有绿化美化景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三是“脏乱差”、城中村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城区亮化工程效果显著;四是我市全年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5天,占总监测天 8
数的100%,二氧化氮年平均值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和PM10年平均值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5.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1分贝,声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四)食品安全有保障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2010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狠抓落实,把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作为重点,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规范”,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的责任制度,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各项工作,2010年-2012年,全市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为使食品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市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目标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2010年以来,市政府印发了《雅安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雅安市食品安全目标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确定了部门职责,强化社会监督。2012年印发了《关于下达政务目标任务的通知》,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政府政务目标管理内容。
种养殖业方面。截止目前,全市有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22个,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2个,面积142.3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达104个、绿色
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已达6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已达5个。
为切实加强监管,近年来,市政府办公室每年都要印发了《雅安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确定监管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目标,有力促进食品安全形势好转,食品产业有序发展,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整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市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切实保证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县政府落实经费为2010年85万元;2011年149万元;2012年纳入财政预算117万元。2007年以来,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100%,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覆盖率达到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面达到100 %,“五病”患者调离率100%。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五)提升公共场所卫生
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目前市区内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565家,公共场所监督频率为每年4次以上,监督覆盖率为100%。经营单位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经营,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五病”调离率100%。2007年以来,市区范围内未发生公共场所卫生事件。
(六)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市区范围内现有8个集中式供水单位和4个二次供水单位,均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从业人员165人,均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季度监督检查制度,监督覆盖率达100%;制水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持证率达100%。全市2007—2012年无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事故和介水传染病发生。
(七)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我市各级政府加大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建设,建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传染病管理组织机构和疫情报告网络和报告制度。目前,全市网络直报覆盖率达到100%。预防接种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达100%。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0%。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重大疾病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五年来,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医院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事故。
(八)巩固病媒生物防制达标成果
成立了以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除“四害”领导小组,制定了《除“四害”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除“四害”专项整治活动,坚持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主,生物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原则,每年开展了春、秋两季灭鼠和常年的灭蝇、灭蚊、灭蟑螂活动,清除“四害”孳生场地。聘请具备
专业资质的消杀公司,对城区公共场所、农贸市场、垃圾场所及“四害”孳生地开展集中消杀灭服务。三年来,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投药量已达到标准,投药覆盖率100%,有效控制了四害密度。2012年9月,通过了省病媒生物防制单项考核验收。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不断规范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单位基本形成了完善的爱国卫生组织和创卫网络,使爱卫和创卫工作真正形成了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格局。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爱国卫生月以及重大节假日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三年来,各社区和卫生单位共开展32次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共出动人员49265人次,车辆476余台次,清除大型卫生死角3876余处,清理垃圾1623余吨,疏通各类沟、渠45万平方米,清除户外小广告约43583处。目前,市区正在开展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院落工作,首批对189个居民大院开展帮扶,环境卫生治理是本次进院落的重点内容之一。各帮扶单位有针对性的对院落的道路、广告、违章建筑、下水道、车辆停放秩序等进行治理。
(十)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逐步开展
我市市区城中村18个,18个城中村都以有偿服务等各种形式落实了卫生保洁员,“门前五包”责任书签订率达85%以上,为促进城中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截止2011年底全区18个城中村已全部建成各级卫生村,其中省级卫生村3个,市级卫生村4个,区级卫生村11个。坚持开展城乡
结合部及城中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年多来开展综合整治活动28次,共出动人员39712人次,车辆473台次,清除大型卫生死角3595余处,清理垃圾1310余吨。经过日常保洁和综合整治活动,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四、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巩固创卫成果的关键
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卫生城市巩固工作,坚持硬件上项目,软件抓管理,创建上水平,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三落实。为加强对创卫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了市、区两级创卫体制,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市爱卫会主任每年主持召开爱卫会委员会议,专题研究爱国卫生、创卫工作,并经常深入大街小巷,现场检查,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级爱卫会、创卫办每年都组织了多次的爱国卫生、创卫工作进展情况检查。陈越良市长亲自率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创卫主要责任部门一把手结合中心城区城市管理检查创卫工作进展情况。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小林同志在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列入对文明社区、文明大院打造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并带队督促检查“门前五包”和环境卫生。8月8日,由市人大副主任朱玉贵、政府办副秘书长郑乔带队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查,主要内容是“门前五包”。分管卫生、城管的副市长分别带领相关部门领导检查指导创卫工作,及时解决创卫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有力的促进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创卫组织网络是创卫巩固的保障
2000年以来,每届政府都及时调整了爱卫会组织机构,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市、区(县)爱卫机构健全。为进一步加强创卫工作,我市于2006年8月成立了雅安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指挥部。今年又及时调整了组织机构,由陈越良市长任指挥部指挥长,市委、市政府的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主要责任部门和雨城区的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创卫”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全面负责“创卫”工作的组织领导,下设办公室,与市爱卫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工作人员从宣传、城建、卫生、交通、工商、环保、食品药品、档案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工作。雨城区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按照市“创卫”指挥部的要求开展工作。
(三)全社会参与是创卫巩固的基础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单位利用会议、板报、资料,宣传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在市委宣传部牵头协调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卫”宣传,主要包括媒体宣传、设置户外公益广告、张贴画、制作发放宣传手册和城市名片等。雅安日报、雅安电视台等媒体加大了创卫工作宣传力度,刊登和滚动播出了创卫标语口号、控烟知识、健康66条等宣传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提高了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参与意识、家园意识,有力的推进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进程。
我市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省爱卫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不断深化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市“省卫”巩固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是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我们将借这次省级卫生城市复查的东风,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创卫工作。通过“创卫”,进一步提高雅安人民的健康意识和工作生活环境质量,将雅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第三篇: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
甘州区东湖幼儿园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改善我园卫生现貌,优化幼儿学习、生活环境,以良好的城市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区教委、教育局《关于印发甘州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创建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方针,本着“以人为本,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味”的原则,对照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标准,动员全园教职工的力量,从自身做起,加强学校美化、绿化、净化和幼儿卫生健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巩固提高现有创建成果,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面貌,努力创建一流的幼儿教育环境,提高幼儿学习、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甘州,确保年内顺利通过省上检查验收,实现创建目标。
二、主要工作和任务
1.认真开展健康教育课。结合“创卫”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成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幼儿讲卫生、讲文明的新风尚,组织幼儿开展热爱祖国,爱护校园设施,自觉美化校园活动。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设立健康教育橱窗、专栏,张贴禁烟标语,充分利用板报、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师生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结合幼儿园实际,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积极配合卫生
部门对幼儿进行体制健康检查和传染病隔离及转诊治疗等工作;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比赛活动,引导幼儿重视体育锻炼,开展阳光运动,保证幼儿每天有2—3小时的户外游戏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加强控烟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阻劝吸烟”活动,现吸烟家长广泛宣传被动吸烟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加强教职工环保意识,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类工作;加强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做到有分工、有活动、有记录。
4.认真开展幼儿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整治工作,确保园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卫生状况良好。教室、寝室清洁明亮,通风良好,空气清新,被褥常晾晒、清洗,保持干净整洁;办公室、教室无脏、乱、差现象;室内外环境整洁、绿化美化、无杂草。无乱丢弃废物、无污水洼池、无乱写乱画、无蚊蝇滋生等。
5.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加强幼儿园食堂的饮食卫生管理,做好食品采购索证、加工、储存、留样的工作,办好幼儿膳食,加强膳食营养,提高饭菜质量;进一步加强校园厕所设施建设,培专人负责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防止蚊蝇滋生和病菌传播。
6.积极参加“除四害”活动。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灭蝇、灭鼠、灭蚊、灭蟑螂活动。
三、实施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自接到通知日起---5月20日)。成立工作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召开全园教职工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明确创
建目标和工作职责,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全面任务落实阶段(5月21日---8月20日)。根据安排,严格按照《甘肃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和《甘州区教育系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落实职责。利用暑假期间对园所的内外进行全面粉刷升级装修。
3.自查阶段(2008年8月21日---9月1日)。按照区教育局的要求组织内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迅速整改。
4.迎接检查阶段(2008年9月2日---9月20日)。收集整理创建资料,总结经验,继续巩固和提高各项创建工作,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迎接市、区及省卫生城市验收专家对我区考核验收,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实行园长负责制,层层分解任务,签订责任书,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制定宣传计划,多新式、多渠道进行宣传,设置固定的创建宣传标语和橱窗,引导广大师生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形成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良好氛围。
3.强化检查、评比。通过班级之间、教职工之间有序的、经常的检查评比,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附:甘州区东湖幼儿园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小组名单
甘州区东湖幼儿园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赵佳慧东湖幼儿园园长
职责:上传下达任务指标,安排创建工作,督促指导教职工有序落实创建工作。
副组长: 张永斌东湖幼儿园常务园长
朱金玲东湖幼儿园教育主任
徐小燕东湖幼儿园保育主任
职责:依照园办制定的创建工作章程,合理安排部署工作,并详细分工,量化到班、人,督促检查创建工作的实施。
成员:马银花食堂主管
师慧琴食堂工作人员
郑凤琴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杨丽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叶小兰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沈燕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张茵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张桂芸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管丽娜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雷晶晶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管冬花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管婷婷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杨花东湖幼儿园幼儿园教师
第四篇:2015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总结
XXX中学2XXX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总结
XXX年以来,我校在武威市凉州区区创卫办的指导下,围绕市政府创建“全省卫生城市” 的目标,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从组织管理机构、资料收集整理到校园卫生,从创卫知识的宣传、卫生知识的传授到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个人卫生到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的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学校创卫工作进展顺利,有成效,现将创卫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领导对创卫工作十分重视,把创卫工作摆上了学校工作重应议事日程。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有《个人卫生 制度》、《教学卫生制度》、《环境卫生制度》、《食品卫生事故应急预案》等各种卫生制度和规定。为了使我校认真、扎实、全面、有效开展创卫工作,成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和预防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也称“创卫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学校中层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及卫生保健教师组成,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下设创卫工作小组,主应负责创卫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和学校卫生工作。对创卫工作,校领导亲自抓,创卫工作小组负责整个学校创卫工作协调和安排,使创卫工作各项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学校应求各个机构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有目标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同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员工的。
学校对创卫工作非常支持。校级领导经常过问、指导创卫工作。每个学期学校安排五次以上全校性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大检查,几位校级领导带头行动,并积极落实、检查。在检查中对存在问题明确提出,提出尖锐批评,并责令当场改正。校级领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学副校长主管健康教育,德育副校长主管学校环境卫生。
二、加强师生日常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积极防治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生。
1、利用校会、班会加强师生日常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不定时抽查学生个人卫生情况。
2、将学校的公共卫生区、教室划分各班负责清洁,坚持早、午打扫,每天有学生纠察队员检查评分,列入班级柳丁红旗评比。并且同时有值日老师和值周领导每天巡视校园,检查校园卫生并做好记录,对于做得不够的班级立即督促整改。
3、公共厕所每天都安排专人负责,下晚学后冲洗,每周一次消毒、除臭。
4、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制订好管理制度与措施,保证食堂环境整洁。
5、学校定期要求清理卫生死角,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三、加强健康教育
1、强化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配有专职的教师上课。利用健康教育课和积极的教学手段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了卫生与健康知识。例如:三月份的流感作预防的专题,四、五月份的儿童手足口病、红眼病毒等,在健康课上作了预防渗透教育。除此之外,各校还积极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向师生宣传卫生保健、防病治病、饮食饮水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监督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意识较高,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们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把上课、宣传、活动等结合在一起,让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学生饮食、饮水管理。要求各校安排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学校食堂工作人员严格体检,实行持健康证上岗的制度;食品进货实行索证制度,并建立台帐,严把进货关;食品采取留样制,并由总务主任负责食堂的卫生检查和督促。食堂还配备了消毒杀菌设备,每天对厨房设施和各种餐具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师生的饮食、饮水卫生。
3、积极进行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我们严格按上级文件精神工作,师生定期体检,建立并执行学生晨检制度,并作好情况登记,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沙眼,视力不良当作了重点来抓。
四、完善健康档案。
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一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查,对学生体质健康检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存档。
2、根据防疫部门要求及有关规定,做好学生疾病的防疫工作。宣传、动员学生提高对疾病预防的认识,积极参与防疫工作。坚持做好“两操”,增强体质,减少近视眼发生。
3、做好常见病、传染病的宣传、防治工作,定期出黑板报、墙报,宣传有关卫生知识、传染病的预防方法,使常见病的发病率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均水平。
4、做好晨检和午检记录,针对疾病高发季节各班做好晨检和午检工作,每天早上和下午班主任进班检查学生健康情况,如果发现学生异常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如测体温或根据疾病特征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学校进行隔离,并做好情况记录。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创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系统工程,但仅靠领导重视是远远不够,只有把全校师生真正发动起来,形成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的齐动手态势,营造良好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卫工作落实,保证创卫工作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能了解创卫工作重应性、必应性,并积极参与到创卫活动中来。创卫工作也是一项群众性活动。是一个集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学校环境等的综合工作。我校领导在充分认识创卫的重要性后,创卫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卫例会制度,每月集中研究创卫工作,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
学校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动员教职工全员参与创卫工作,利用课堂和班队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学校充分利用课余和周末,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全体教师都有自己的卫生责任区;学校各部门,特别是党、团、队组织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创卫日”活动。各年级组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我们根据学生年级、年龄特点,对一年级学生,教育他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自己了解到的环保常识向家人、小朋友、邻居宣传,要求同学和父母定下“五不”环保协议:
1、不随地吐痰、扔果皮纸屑;
2、不随便扔废电池;
3、不在小摊上买东西;
4、不吃“三无”食品;
5、不用一次性筷子;根据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拿起工具打扫校园和清洁区卫生,为创卫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学校大队部还组成宣传小组,到街上进行集中的创卫宣传,同学制作标语牌,宣传单,提醒大家注意和保持环境卫生;鼓励同学们上网搜集大量的环保资料和健康卫生常识,积极参加区和学校的环保征文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同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动员学生“弯弯腰,校园美”发现地面上的塑料袋、碎纸片马上弯腰拾起来,扔进垃圾筒,班里的垃圾主动分类;五年级的同学还向全校同学写了倡议书,号召大家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主动为创卫做贡献。
由于我校重视爱卫工作的开展,对学校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近年来,学校顺利接受了多项检查。我校将继续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市、城区爱卫办工作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卫生工作,大力排查,积极整改,使学校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省级卫生城市标准
省级卫生城市标准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有创建卫生城市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市、县联创,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县城、卫生镇村工作。
2主要领导重视,亲自抓落实,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落实。
3市、区爱卫办行政列编,具备与所承担工作任务相适应人员(市级行政人员5人以上)、经费和工作条件。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社区和各基层单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
4爱国卫生工作每年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坚持开展爱国卫生月、病媒生物防制和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活动。
5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和病媒生物防制、控烟、卫生先进单位管理等规范性文件。
6认真办理群众卫生投诉。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健康教育
1市、区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设备、经费落实,能够承担业务技术指导中心职责,全市三级网络健全并发挥作用。2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0%,健康行为形成率≥70%。《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得分≥85分,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健教活动。
3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向病人及其亲属以及居民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4街道办事处、社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7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60%,基本技能掌握率≥60%。5各行业能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疾病预防、卫生保健、控烟等方面的健教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6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有健康教育专栏或专题节目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开设曝光栏目,对创卫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
7机场、车站、广场等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大型卫生科普宣传栏。
8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积极开展无吸烟单位评选活动,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三、市容环境卫生
1认真执行《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2市、区政府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3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路面平整,两侧建筑物立面整洁,广告牌匾设置规范,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居民阳台无乱堆杂物、乱挂衣物等现象,屋顶绿化美化。沿街单位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整洁完好,配置符合标准要求。建成区无卫生死角,无残垣断壁、乱搭乱建,无垃圾渣土裸露和违章饲养禽畜现象。城市道路亮化、美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灯率≥98%。
4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机动车辆停放场建设规划,停车场建设满足停放需要。
5城市环境干净整洁,落实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含高压冲水)≥20%,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
6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
7环卫工人队伍稳定,数量满足需要,待遇不低于所在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8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和再生资源利用,推行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建立废旧电池等特种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9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公共厕所建设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环卫设施标志标示规范,符合《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的要求。10各类市场管理规范。农副产品市场做到划行归市,摆放整齐,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经营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亮证经营;活禽销售设立独立区域,隔离屠宰,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临时便民市场、疏导点设置有短期计划,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良好。
11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设置的隔离护栏规范,临街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2米,市政设施、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工地管理到位,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12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绿线管制制度落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绿化品位高,单位、社区庭院绿化、美化良好。花园式、园林式单位数量逐年增加。古树名木建档立卡,保护措施到位,长势良好。
13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四、环境保护
1近三年城市行政区域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和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有应急经费、设备和人员,纳入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2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90%,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执行率达到100%。
3全年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0%以上。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设区城市考核监测点位必须全部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处于全市域范围内并向市区内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水质标准》Ⅲ类标准。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与环境管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全市行政区域内未发生重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事故等。5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和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市相关规定或目标责任要求。
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
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泥及产生的噪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GJ3025—93)的要求。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且运行正常。
五、公共场所卫生
1公共场所监督机构建制符合规定要求,人员、经费、设备满足工作需要,依法开展各项公共场所监督工作。
2认真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3各类公共场所许可规范,证照齐全、有效,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健康检查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上岗,操作规范。“五病”调离率达100%。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措施落实,卫生设施(清洗、消毒、保洁、通风、采光和排水等)和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六、生活饮用水卫生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与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市区连续三年内未发生重大饮水污染事故。
2集中式供水单位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卫生管理组织、制度健全。供水单位生活饮用水生产和污染事故报告处理符合《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检测采样点选择、检验项目和频次符合《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要求。自身检测和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监测资料齐全。有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消毒剂和饮用水消毒设备有卫生许可批件。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3二次供水单位持有效卫生许可证。水质管理规范,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和制度,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少于2次/年),有常规检测指标的卫生检测报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消毒剂和饮用水消毒设备均有卫生许可批件。供水设施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要求,资料齐全规范。
七、食品安全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和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政府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卫生、农业、质量监督、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形成食品安全监督责任管理体系。制订食品安全中长期工作规划。
2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具体实施计划,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制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处置,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有关资料齐全。
3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整治方案并落实。4开展农副产品污染物监测和控制,农副市场设有卫生管理部门和蔬菜农药现场检测机构,严禁检测超标的农副产品上市销售。
5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持有效证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采购索证、进货查验记录、过期食品退市等制度。生产经营场所布局和工艺流程合理,有卫生操作规程,各种卫生设施齐全;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交叉污染;食品采购、储存、销售符合要求。
6食品生产者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违法添加现象;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符合要求。
7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小作坊、小摊点等)均纳入卫生监管范围,持有效证照。政府对流动食品摊点实行统一管理,规定区域,限制品种。取缔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和无固定加工、就餐场所的食品摊点。
8食品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有效健康证明,掌握相关岗位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五病”调离率100%。9 机关、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等单位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制订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卫生操作规程,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上岗。
10城市实行生猪、牛、羊、禽类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定点屠宰(厂)点符合卫生及动物防疫要求,有严格的检疫程序,工作规范、档案资料齐全。
八、传染病防治
1市、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医疗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资料齐全,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得到有效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良好。2各级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健全,针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订有关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应急队伍健全。120绿色急救通道畅通,能快速、有效处置和转运传染病患者。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达到规定要求,建立覆盖城乡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
4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按期完成国家和省、市规划要求,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
5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有控制院内感染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6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统一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源性污水处理和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
8国家、省免疫规划项目预防接种实行免费,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范要求。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95%。儿童国家、省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9托幼机构、学校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要求报告疫情,无瞒报、漏报现象,有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0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自愿无偿献血≥90%。无有偿献血。
九、病媒生物防制
1坚持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鼠、蚊、蝇、蟑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各项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鼓励有害生物防制(PCO)专业公司以市场化形式参与消杀活动。
3开展病媒生物监测,监测设备、人员、经费落实,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广泛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对粮食、餐饮、食品加工制作、集贸市场等病媒生物适宜栖息的重点单位开展防制技术培训,防蝇防鼠设施完善。
5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市政府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2%以上。3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采购、价格、配送实行“三统一”。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95%,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及省上有关规定进行标准化建设,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
5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省政府当年医改要求标准,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市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20%,基本完成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
6孕产妇死亡率<45/10万,新生儿死亡率<14‰,婴儿死亡率<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7三年内未发生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十一、社区和单位卫生
1社区和机关、学校、医院、工矿、部队等企事业单位及窗口服务行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完善,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卫生社区、卫生楼(院)等卫生评比活动。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档案资料齐全。
2社区和单位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绿化、美化,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无违章建筑、乱堆乱放、乱贴乱画。饲养宠物和鸟类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进行免疫接种,粪便不污染环境。各种车辆停放整齐。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率≥80%。
3市场、餐饮摊点等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符合卫生要求,无占道经营现象。
4社区和单位公众场所禁烟标识醒目,控烟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到位,密度达标。
5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单位卫生工作纳入社区统一管理。
十二、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1有卫生保洁人员和制度,管理规范、资料齐全。2设置固定健康教育专栏,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材料进村入户。
3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100%。有污水排放设施。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村内无旱厕。
4村容整洁,路面硬化平整,绿化、美化、亮化,村内无非法小广告,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率≥80%。
5老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落实,密度达标。无违规饲养畜禽。
6农副产品市场、环境保护和“六小行业”管理符合有关规定,无占道经营、无证经营现象,食品安全有保障。
7城乡结合部整洁有序,无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建棚屋、乱开店铺等现象。
8半数以上的县建成省级以上卫生县城,卫生村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