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菊与刀 读后感
菊与刀----日本大和民族的性格浅析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偶然在新闻中了解到日本政府否认慰安妇事件,日本右翼分子试图抹杀历史,对慰安妇惨无人道的待遇矢口否认并加以污蔑,让我既恼怒又愤恨。但是身为大学生,我更想要弄明白,在日本大和民族的血液中,是什么样的根源决定了他们如此与众不同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文化渊源导致了他们的处事和行为习惯。
“最孤立的行为相互之间也有某种系统的联系。”这句话出自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我在想,研究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以辩证、系统和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并且要从根深蒂固的想法和观点脱离出来,站的高、才能看的更远。
首先,提到日本文化,“刀”可以说是一个很形象的象征。刀,作为冷兵器,冷酷无情,坚韧不屈。因此,人们都说日本是好战的民族,但是这个“好战”,到底归结于那些因素?众所周知,不得不说的是日本人对天皇的盲目崇拜,日本日对“恩情”有特殊的情感,他们时刻都怀有一种所谓“报恩”。在日本等级制度中,天皇的“皇恩”成为了日本民众情感的集中地,所以整个日本心甘情愿接受天皇的领导,为了报答皇恩,士兵们愿意以自杀的方式完成对天皇的尽忠。另一方面,日本的道德体系要求每个人“各安其所”,等级制度非常严苛,然而日本还想把这种制度和模式强加给别的国家,企图使别的国家接受。这样不知不觉中会使日本走上极端。
战争中的日本人,以刀为象征的武士道精神仍延续至今,他们对精神力量的信奉令我震惊。日本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唯有精神是永恒的,而且精神能统御物质环境,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有一个事例,在冬天的防空洞,为了抵御寒冷和饥饿,日本在广播中发出指示,让人们做热身体操,并且解释到只有通过更多的消耗体力,才能增加体力。我们都知道足够的睡眠和充足的食物才能保证充沛的体力,日本不看储备的能量,认为那是物质主义。
日本对名声的看重,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履行。平日生活里的一举一动,极其讲究礼貌,以来维护自己的名声不受侮辱。比如说在新年来临之际,债务必须偿还,因破产而还不起债的人可能会以自杀来“洗刷罪名”,只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名声。由此可见,现在日本当局者的一些做法,例如在小学历史教科书里篡改侵华的罪行、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以及文章开始所讲的慰安妇事件等,这些有损于自己国家名声的历史罪恶,他们都不愿意承认和直面,而且他们知道一旦承认这些,蒙在鼓里的日本民众的民族荣辱感定会被点燃,接下来的后果不堪设想,这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稳定。
日本生活的道德圈子,可谓复杂又严格,有时候不得不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界。一个人生活的圈子包括“忠的圈子”“孝的圈子”“情义的圈子”“仁的圈子”和“人之常情的圈子”,还有许多其他的圈子。每个圈子有特定的具体的规则,他们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时不会说某个人不好或者不厚道,而是会具体说出是在哪些特定的领域触犯了规则。我们在很多书中了解到武士们动不动就拔刀剖腹自杀,让我们很费解,原来自杀是日本武士为了在“忠”和“情义”两个圈子寻求一个平衡的解脱的办法。可想而知,在日本各个道德圈子对他们心灵造成多大的压抑和摧残,再加上如此严苛的等级制,日本有些畸形的性格的形成也是这些极端的产物。
然而,不管怎样,我们既不能歧视其他民族所特有的性格缺陷,也要看到他们人性的光芒。日本在战后所表现的出健康而繁荣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好学和谦逊的的精神,正如“菊花”一样,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的修剪和成熟,然后蓬勃的发展。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作为世界众多民族中的一支,日本理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繁衍下去。对于我们来说,放下仇恨,但是勿忘国耻,才是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持有的态度。
第二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亲爱的书友:
大家好,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近期看过的《菊与刀》。
《菊与刀》是一本介绍日本文化双重性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从一个西方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运用各种专业的方法,帮助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维度去理解日本。
日本是一个极度矛盾的民族,正如书中所说:“他们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这种矛盾性和他们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借鉴和模仿的民族,从公元7世纪开始,日本开始向唐朝学习,不断派遣遣唐使,并且仿照当时的长安城修建了奈良城。19世纪60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又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这些借鉴和模仿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经过日本民族的加工和消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有着中国和西方的残影,但更多的是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和风韵。
比如,日本是一个阶级观念非常强的国家,这种观念从封建时期的“士农工商”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日本强调“各就各位”,每个人都特别“顺从”,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位置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去做出逾越的行为。日本的道德观是基于“耻辱感”的,他们非常害怕被嘲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侮辱,并且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认为这种报复行为是值得被尊重的。除此之外,日本人往往把自己视作一个“负债者”,而他们的一生都在还债,这种债是一种恩情债,天皇的恩,父母的恩和来源于身边各种人的恩。他们把这种恩情视为一种“债务”,所以接受来自他人的恩情对于日本人而言是一种负担,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尽量避免接受来自各方的恩惠。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需要我们抛弃我们的主观臆断。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种被自己国家和人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文化现象,在别的国家看来,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启示就是,我们在了解别的文化的时候,始终要具备国际视野,要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能从历史原因推断出国民价值观的根源。
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教”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搬运,更是文化的传承、解读、熏陶、维系和文化力的培养。因此,借鉴他国的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好方法。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最后,祝愿书友们在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幸福安康。
第三篇:《菊与刀》读后感
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日本人基本上是白眼狼的代言人。我们常说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但是为什么同在一个汉文化圈内,他们就如此的残忍狡猾呢,难道是人种问题?直到我阅读了这本书,在作者的层层阐述之下,我开始有了一点理解。
在二战即将结束之前,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接受了美国政府所托从日本战俘开始研究,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然后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份报告。本尼迪克特用“菊”和“刀”这两样东西来形容日本人极端矛盾的性格。其中“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而“刀”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这一系列矛盾的体现,都源自于日本独特的文化模式。在作者看来,日本是一个极其崇尚等级制度的国家。各守其位是核心思想:每个人都有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每人都应安守其地位,享受其地位应得的权利,履行该地位所要求的义务。一个人必须向地位高于他的人表示敬意,而地位高的人不得侵犯地位低的人的权利,否则地位低的人的报复是正当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人总不愿意承认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因为日本人眼里,他们只是想重建东亚的国家等级次序:我们日本是第一等的国家,你们其余的国家都要接受我的管理,接受我的制度就可以了,我们各安其位。
日本早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了汉文化。他们使用汉字,推崇儒家文化,他们的京都是按照唐长安来建造的。在发展过程中,日本在对儒家文化的吸收上,根据其特殊需求做出了改变。比如我们中国人崇尚的“忠、孝”,日本人也把这两点作为了他们名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点。“忠”是针对国家层面,而“孝”是针对家庭层面。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的忠是忠于自己的上级。即大名效忠将军,武士效忠于大名。封臣的效忠对象只需要是自己的封君,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即可。到了明治维新之后,忠就统一变成了效忠天皇。而孝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在家里面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所有人都应该谦卑的对待父亲。子女在面对长兄之时也要谦卑有理。
是在接受了“忠、孝”这两点的日本人眼中,中国人看重的“仁”则被他们抛弃了。我们所说的“仁”是一种极高的道德标准,包括了仁慈、慈爱、博善等一切美好的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但是日本人则认为“仁”是多余的,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等级观念以及极端的“人情债”模式。因为他们的等级制度很严格,上级无论做了什么,哪怕是错的你也要遵照着去办,否则就是冲撞了上级。这是对他最大的羞辱。而平级之间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别做多余的事情去“麻烦”别人就可以了。这个“麻烦”就是会引起“人情债”的东西。比如说A走路摔倒了,B就应该看着他自己站起来,如果这个时候B去帮忙搀扶了,那么A就已经欠了B的情。“人情债”就这样产生了,这会让A背负着心理压力。所以“仁”是多余的。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做多余的事情即可。这种思想让日本人过的非常压抑,书内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因为接受了朋友请客的一杯冰水而觉得自己背上了“人情债”。内心一直处于非常纠结的状态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这个朋友在背后说他坏话的时候,他愤怒的把1分钱——那杯冰水的价格扔到了他朋友的手中,并大声说道:我已经不欠你什么了!是的,你没有看错,哪怕是极其小的一件事都可以让日本人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我一直对日本人极高的自杀率感兴趣,在阅读了本书之后,我还了解到了日本人对于耻辱的理解。即作者所说的“耻感文化”。这是指日本人之所以感到愧疚不安是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耻辱——这种耻辱可以是因为做了不合别人期望事由自己造成的,也可以是别人无端施加的。耻辱加身是日本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而努力洗刷耻辱则被视为最应得到称赞的品行。决定日本人是否感觉受到耻辱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行为本身正确与否,而在于别人对行为的看法。如果自己的行为遭到社会其他成员的鄙夷,那么即使这种做法本身无可指摘,日本人也会因感到莫大的耻辱而备受心灵的煎熬。日本人认为自我牺牲以努力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被视为一个人坚毅、勇敢的表现。所以如果你创业失败了,读书成绩不好了,让周围的人指指点点了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让自己和家里人蒙羞”,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只能自我“牺牲”一下来表现自己的勇敢。
除了社会家庭等级观念和特殊的“人情债”以及如何维护“名誉”外,本书还讲了日本家庭教育,自我训练等,都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同事可以读一读。《菊与刀》虽然成书很早,有一部分的观点已经和现在的日本社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依然是一本研究日本人,了解日本人的必看之书。
第四篇:菊与刀读后感
报恩于万一
读《菊与刀》有感
对日本的兴趣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刚开始只知道日本很厉害,后来长大了渐渐了解到日本和中国自古以来错综复杂的关系,便产生了一种异常矛盾的感觉,就像不想用日本的东西,但又不能不看日本的动画,不坐日本的车一样。这样一来,对日本的兴趣就更大了。
无疑的,第一次看到菊与刀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把它买回家了。“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和刀象征着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他们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日本人。一个充满矛盾的民族。
虽然说日本这个民族不懂得真正的“仁”,但是,另一种思想——报恩,在日本社会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日本现代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村女学生因为天灾,被自己的父母卖到妓院里去。她的老师发动村民凑了一笔款子为她赎身。然后,这位教师的母亲把这笔钱偷了。儿子知道钱是母亲偷的,却不得不自己承担指责和惩罚。他的妻子发现了真相,为保全丈夫的名誉,就留下遗书称丢钱的责任全在自己,然后抱着婴儿投河自尽。事件宣扬出去后,母亲的责任居然无人过问。儿子尽了孝道之后只身前往北海道,磨练自己人格,以求今后能坚强地经受同类的考验。电影里这个儿子全然是正面形象,是品德完美的英雄。
还有一个例子,有位比较现代的日本妇女,住在美国,曾经在东京收留过一个被婆婆赶出来的年轻孕妇。这个女孩子的丈夫很爱她,但只能悲伤地与之断绝关系。当时她没有责怪丈夫,把感情逐渐倾注到即将出生的婴儿身上。但孩子刚生下来,婆婆就带着那个孝顺的儿子来索要婴儿。当然婴儿是属于婆家的。婆婆把孩子带走后立刻送进了孤儿院。
在日本,母子关系很特别。或许是因为我是中国人的关系,我不能理解日本这种所谓的恩情:孝道是子女必须要偿还的,受之于父母的债务。
大和民族是一个我们需要去了解的民族,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陌生人亦或者作为敌人。
作者说,要解放一朵朵被看不见的线圈捆绑的菊花,日本人要负责擦掉自己“刀上的锈”。而这刀“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者的比喻”。
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仇视日本的精神,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五篇:《菊与刀》读后感
读《菊与刀》有感
《菊与刀》是美国的一个叫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人类学家写的一篇研究报告,报告的主题是研究日本,作者着重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的研究,研究日本人的民族特征,以“菊与刀”作为指代,阐释了日本传统精神理念中矛盾统一的特质,这本书虽然是写关于美国和日本的诸多异同,但也为我们中国更好的了解日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于我们探讨中日的敏感问题也有一定的意义。我看的这本书是由天津人民出本社出版,由王颖、杜翠云编著的。
一、菊——高贵美丽的象征
菊花是代表着日本天皇的族徽,作者借菊花来喻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人有着森严的等级秩序,这种秩序给日本人带来的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所以,不管日本怎样变革,这样的等级制度依然没有改变。日本人的内心里有着他们那个民族该有的暴力和好战因子,但日本人也相信他们从出生就是善的,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了恶,也能够及时的消除,日本人很注重感恩,对于别人对其的恩惠,日本人都会觉得应该要为其付出代价,所以,在其他国家看来对别人的一种帮助是一种人之常情,特别是我们中国,乐于助人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帮助别人不仅使别人方便,也让自己的内心能得到快乐,而日本人则不这么认为了,在他们的观念里,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会依赖别人,也绝不接受别人的帮助,若是你非要伸出援助之手,可能他们就要生气了,本书还特别针对日本的这个“恩”提出了两个定义,一个是“义务”,它的范围是针对自己的直系亲属,通常是无止境的,子女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完全报答父母的情义,这里其实讲的就是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之情必须报答父母,但我个人认为日本的这个“义务”有点我们中国愚孝的味道了,不管父母提出怎样过分的要求,都要去做的话,未免有失偏颇了,我们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看待这个问题,因此很多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合常理而招致子女的怨恨在日本也是经常发生的;“道义”的范围则是针对姻亲家属,“道义”是有限度的,同时,它的规定也是非常严格的,必须要报答的,所以,大概就知道为什么日本人不喜欢被别人帮助了吧。对日本人来说,最高的道德就是对天皇尽忠,这是从明治维新时期以来,统治者为了使国家能够达到国家精神上得以统一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忠诚具有强制性,而“忠”在历史的不断前行中,也就慢慢的成为了每个日本人对他们的神圣首领的报恩,也是日本永恒统一的象征。
一、刀——武力和权威的象征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日本的首相去参拜靖国神社,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这一刻的时候,我想大家的想法跟我是一样的,愤怒甚至是厌恶,这样的情绪来源于首相安倍晋三的行为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那根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那一幕幕的鲜血淋漓,而这些都是因为日本疯狂的屠杀和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安倍晋三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站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公然的参拜战犯的墓地,这是对我们国家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国家的不负责任,这些都是以前的我所以为的,但今天的我,或许应该明白了安倍这样的做的原因了。日本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民族,他们的骨子里有日本民族暴力的血液,同时又认为本民族是一个高贵的民族,他们多变有固守陈规,总之,有时候,你都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去形容这样一个“神奇”的民族,这些特征是来自他们的代代相传,也来自于他们的文化土壤的影响,在日本,天皇只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就像英国的女王一样,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团结和稳定,而真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人,则是将军,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一直是由幕府的德川家族统治,德川家康时期,他把日本完全的封闭起来,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同时,还为日本民众划分了等级,佩刀是其特权和阶级的标志,在当时只有武士以上的阶层才能拥有佩刀,所以,佩刀也是权力的象征,在那个时候,武士的佩刀是可以用来杀平民老百姓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佩刀更多的是象征武士道精神,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复仇心和毁灭情节,他们的民族性格善于吹毛求疵,面对无法完成的复仇目标,他们倾向于毁灭自己,以保证尊严和荣誉不被践踏,在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抗战片中,就会看到日本人在失败之后,更多的是选择用自己的佩刀剖腹自尽,从而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荣誉,以及对天皇的忠诚,这种极端的武士精神,放眼世界,着实很难有民族做到,而形成这些极端观念的正式来自于日本本国的教育以及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日本人的军国主义,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军国主义与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分的不太清楚,其实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军国主义是日本人骨子里的好战情结以及在他们本国征兵入伍以后形成的这么一个观念,日本是一个很注重自己的尊严的一个民族,也是一个龇牙必报的民族,所以,老兵欺负新兵若是在其他国家,或许忍忍就过去了,但是在日本可就不行了,被老兵欺负,不仅是身体上的欺侮更是对其整个人的否定,是抹杀了其尊严的行为,所以,就算新兵打不过老兵,也必须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所以日本的军人往往会陷入老兵欺负新兵而新兵必然报复老兵的恶性循环,军队里的指挥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去管的,因为他们认为军人就应该有战斗力,所以,在这样的影响下从而形成的军国主义,而武士道精神则不是这样了,武士道精神更多的为维护自己的荣誉,对自我的了结。
《菊与刀》这本书从日本这个民族的历史、日本人的个性特征、孩子的成长教育等等多方面来研究日本这个民族,得出了日本这个民族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民族,尽管看了这本书,对于这个民族,我其实也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或许,从我的角度看日本,终是不明白,从日本人的思维出发,也许我懂了,但是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不一样,我仍然不解这样的一个民族,但我学会了一点,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和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另一个人的做法,虽然,我似乎理解和明白了日本人当年的行为,但我仍然想要说的是,抛开我是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日本人屠杀中国人,他们除去了战争的非正义性,还缺少了对人性的那一点点良知。对天皇最高的忠诚和对武士道的精神,铸就了日本这样一个民族,他们一些好的精神闪闪发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而糟粕的部分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也不应该去发扬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放下历史的恩怨,学习他们那些优秀的品质,也希望有一天,中国和日本能进行友好的交流和访问,促进两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