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遇见未知的自己 读后感 颜慧珊(范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财务部颜慧珊
看到书名的时候就想到《蝴蝶效益》系列电影。记得是08年的时候在学校寝室四五个同学聚精会神地紧盯同一个电脑屏幕,一口气把三部都看完。像大多数时间旅行电影一样,《蝴蝶效应》也是带着强烈的目的性试图回到过去并且改变历史。“侵入过去,救赎未来”这是一部带给我们直接的冲击和享受都来自于时间旅行的剧情悬疑大片。它触及了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人生某个时候的不同选择,会带来怎样的不同呢?蝴蝶效应这个取名也极其形象与真实,扑面而来的是对自身生活的审视。我们有的时候在想,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也许会很好,可真的是这样吗?就如书名《遇见未知的自己》到底是“遇见”还是“预见”。
看完书的第一节的时候,我就在那边跟舍友说:这是我见过最烂的一部小说,文章开头巧遇老头,剧情狗血、梗太烂、文笔又不好,像这类有点励志加心理学教育层面较多题材的书真的不适合采用小说的形式,这种书销量能达到几百万册,这么神奇。。也许是因为明星出书,我的观点是有点“不务正业”。但是读完整部书之后,我就开始对自己说过的话感到惭愧无知。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一部非常强大的书,它涉及的知识面真的太广了,不仅仅是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化学、物理还有强大的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瑜伽、饮食、健康。把现实最热门的身心灵各方面知识的重点都融合到一起,而且贯穿的非常顺畅。突然觉得这是一本营养丰富的小说,像书评中有提到这是一本实用的参考书,也是一本可以帮助很多人的书。
总是不经意的留意每一个不经意接触到的电影的机会,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后面也是无意中发现书中提到的电影就一并鉴赏了。《关于这个世界你知道个X》《圣境预言书》《 自然法则:吸引定律》而其实整本书可以说都是贯穿着这几部电影,以及书中提到心理学的书,我想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去看一下书中有提到的电影,再来读这本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人让若菱看的电影《关于这个世界你知道个X》
这是一部说电影不叫电影,说记录片不叫记录片的东西,说它是电影是因为在里面有一个故事情节,很简单,不过却很震撼。说它是记录片是因为这里面充满了量子力学、神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等这些个乱七八糟理论的大杂烩。多数人都看过《骇客帝国》吧,你看的时候感触到了什么吗?你有没有发觉,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分辨什么是真实?我们看到的,是脑子看到的,而不是眼睛看到的事物,我们的大脑,根本不能区分记忆和现实,两者的神经反应是相同的。既然无法判断,谁又知道我们看到的是不是事实呢?
该部电影就是以采访一些著名学者的形式结合故事讨论关于真相、记忆、眼睛、大脑等等深奥的话题。有一个长得像爱因斯坦的老教授在旧金山美术馆的背景前说,“问一个人上帝是什么,就像问一条鱼它存在其中的水是什么。”这样的表述也许只有对一个基督徒来说才有意义,我觉得很有趣。通过一个小孩子的眼睛结合科学理论、或者尚末证实的科学猜想,大胆假设,揭露分配量的不确定世界常态,叫醒真实。其实这些统统都是为了给那个故事背后的一切现实一个解释,引导我们把眼睛投向美丽的存在,让我们自己去创造美丽。
电影中的故事,一个刚刚因为老公有外遇而离婚的失语女摄影师,(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另外一个若菱,我猜想作者写女主角的原型应该是她)一直生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开始讨厌婚礼,讨厌男人,讨厌自己,认为自己万事不顺,好像人人都跟自己过不去。就当最后终于在她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发脾气的时候,先前偶然在地铁中看到一个展览点醒了她,自己开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世界重新美好起来„„呵呵,就跟童话一般。不过剧中的女主角
真的非常漂亮而知性。
片子里给我最深感觉的,是那个日本科学家所作的关于水的试验,真是神奇,那么简单的水,在不同的感情上,在我们人类对它所施加的不同意识中,竟然会有那么奇妙的变化。当然还提到很多比较抽象的学术理论。物质真的是客观存在吗?在电子云的范围内,电子没有一定的位置,也没有任何因果的轨迹可寻?既然我们能够对水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对所有,这万物,包括我们自己,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等等一系列问题。书中提到的胜肽,电影中其实也用了比较特殊的方式给我们呈现出来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只是在电影里看到了这些。
一本好书是经得起细细品读的,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现代修心书。老头是谁?是智
者?还是就是那个未知的自己呢?在微博盛行的时代,不妨关注一下张德芬,关注她的另外两部书《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看她又会带领我们探究怎样的自己呢?
以下是我对书中四大部分内容做的分享:
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
一部《武林外传》让那个深度近视、背微驼、热爱文学、喜欢平面设计、懂金融,会抄股的宁财神迅速成名。武林外传中的那个唯唯诺诺、讲一口流利英文的吕秀才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在这部剧中做的最伟大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战胜了连白展堂都无法赢的杀手姬无命。那段对话提到了,我是谁?最后姬无命就是被这个的问题折磨到崩溃自杀死掉。
吕秀才:慢着,杀我可以,但得说明白了,我到底是死在谁的手里?
姬无命:废话,我呀。吕秀才:我是谁?姬无命:我怎么知道你是谁?吕秀才:问题来了。姬无命:你„„什么意思?
吕秀才:这得从人和宇宙的关系开始讲起了。在你的身上长久以来,一直就有一个问题在缠绕着你。
姬无命:什么问题呀?吕秀才:我„„是谁?姬无命:这个我已经知道了。
吕秀才: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吗?你是谁?姬无命?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
姬无命:我不知道,我也不用知道。
吕秀才:好,好,那你再回答我另一个问题,我是谁?
姬无命: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了。
吕秀才:不,刚才问的是本我,现在问的是自我。
姬无命:这有什么区别吗?
吕秀才:举个例子,当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我,而我就是你。
姬无命:这,这,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嘛?
吕秀才:那就问几个有意义的。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姬无命:够了。吕秀才:(爬上桌子)我和宇宙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了,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吗?
姬无命:我杀了你!(抓狂中)
吕秀才:是谁杀了我!我又杀了谁!(咆哮中)
姬无命:是我杀了我!(神经错乱中)
吕秀才:回答正确,动手吧!
姬无命:(崩溃中,自杀掉了,哈哈。)
吕秀才:(长嘘口气~)他不会再醒来吧。
白展堂:应该不会了。郭芙蓉:这,算个什么说法呀?
吕秀才:(甩发带)知识就是力量。
“你是谁?”这是第一次见面时老人问李若菱的第一个问题,“我叫李若菱!” “我问的不是这个,名字只是个代号。”“我在一家外企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营销经理”“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记自己是谁?我们很多人每天生活的都不开心,即使我们拥有了很多财富、金钱、美色。。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以为我们就是财富、金钱、美色。。。的代表。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要的东西呢?我们总是习惯地去观察模仿别人,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最希望拥有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寻找的地方,表面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身上,在这个外在的物质世界中寻找解答和快乐,结果都是徒劳无获的,主要是我们找错了方向,找错了位置。所以这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问题,那么你是谁?我是谁?你们有答案了吗?
第二部分:与自己的内心交流
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
书中是这样定义吸引定律。所谓吸引定律,又称吸引法则,是指世间万物皆由能量或者振动频率组成,相同的振动频率相互吸引,并引起共鸣。人类的意识也是能量的一种,正面的思想会促成积极的结果,反之负面的能量则会吸引不好的结果。
你想什么,然后你就成为了什么——《自然法则-吸引定律》
上小学时,每当老师要提问时,我就像个乌龟一样缩着头祈祷:“千万别叫我。”但老师偏偏叫了我回答问题。你读书时,有木有碰到这种事?我猜一定有。洗碗时,你心里担心千万别摔了盘子,于是真的摔了盘子。好友甲,只要身边有人她永远拧不开瓶盖。为什么呢?她心里想:“我肯定拧不开,让A帮我。”当她孤身一人时,饥渴难耐时,她心里想:“我得拧开,我好渴。”于是就拧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的想法是有一定频率的能量波,而它会引起具有接近频率的能量波的共振。于是,如果你有一个糟糕的想法,你就会吸引具有类似想法的人,以及具有同频率的宇宙中的能量波,而最终你会收获一个糟糕的结果。相反,如果你有美好的想法,你最终就可以收获一个美好的结果。你的注意力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第三部分:情绪的调节
被负面情绪套牢——情绪的障碍
一个女子,看上去温柔贤惠,同时也很能干,是一位小有地位的公务员,但她却经常鼻青脸肿地去上班。原来,她的老公很暴力,经常打她。她受不了,离婚了,但第二任老公又是如此。约40岁时,她再一次离婚。这时,她对男人绝望了,想单身下去,因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不过,有一个男子喜欢她很多年了,这时继续对她穷追不舍,而且这个男人据说没有暴力史,别说打女人,连和女人吵架的事都没干过。又爱自己,又是好男人,那还有什么好挑的,她心动了,嫁给了他。但刚结婚两个星期,她给她的几个朋友打电话,哭诉说,她又被打了。
朋友们赶过来,自然对男人一通斥责: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多不幸,你又说爱她,那为什么这样对待你最爱的女人„„但这次来的朋友中有一位心理医生,她没有加入谴责男人的队伍,而是问,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告诉我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魔鬼,而魔鬼般的细节一出来,所有赶来的人都鸦雀无声。
原来,两人先是吵架,吵着吵着,女人对男人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了,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
男人回答说:怎么可能,我从不打女人,今天怎么能和你吵成这样,我都纳闷。
女人不信,说:你就是想打我,你打呀打呀,你不打就不是男人!
她歇斯底里地一直念叨这句话,某一瞬间,男人突然脑子里一片空白,一拳挥了过去„„ 男子挥拳前的那一刻,发生了什么?
洗脑!这个男人脑子里一片空白,是因为他一直持有的好男人的逻辑被抹去了,而接受了女人用歇斯底里的方式强加给他的坏男人的逻辑。
女人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心想事成!她预言过“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句看似悲观的话是她引以为傲的生存基本,是她对这个世界有控制感的基石,是她自恋——这是芸芸众生最重要需求的重要养料,她需要不断证实这一点,而一旦遇到一个“好东西”,她由此建立起的关于亲密关系的大厦就会崩溃,这会令她不舒服,令她恐慌,所以她会努力将这个“好东西”变成坏男人,那样才能证明她对这个世界的确是有掌控力的。
这种心理机制,用心理学的术语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如果我对某一事物做了预言,那么,我就会努力在这一事物上实现这个预言。
科学证明:负面能量是正面能量的一千倍。你把注意力集中在BAD,于是你就真的倒霉了。你心里想的,宇宙会把它带给你,不管你要不要。如上例的女人,如何跳出糟糕预言?怎样才能做到心想事成?
第四部分:转念思想
为实现前就先感恩——最后的试炼
那么,如何应用心想事成达到成功呢?
例如这位女子如果彻底接受自己有一个糟糕的爸爸之后,她会对改造男人彻底失去兴趣,于是坏男人对她的吸引力就不存在了,她可以把能量从对这一不幸的纠缠中解脱出来。运动员臆想行为,站在起跑线上,深呼吸,双腿开始迈出。经医疗检测,其肌肉、呼吸、心跳与正常运动时一样。因为你的潜意识不知道这个是真是假,他都会做出反映。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钢琴师,因罪入狱十年,出狱后参加比赛,夺得第一名!人们都很惊奇,你十年来一直没练啊?“十年来,我一直在心里练。”
感谢什么,就会带来什么。
1、列一个感恩的清单,如我的健康,美貌,工作等。
2、做你的想象画板:在上面贴上你的目标,豪宅,法拉利,帅哥男友,钻石等。
3、有了灵感立即行动。
想改变糟糕的人际关系?把与你接触最多的那个人的优点写下来。爱自己,先调整自己,要看到你周围人的最好的一面。把自己从“不可能”一面带出来。反对候选人,就支持他的对手;反对饥饿,就支持丰衣足食,跟从你的快乐。当人们开始关注他们想要的事情时,他们不想要的会自动消散。没有你不能成为、去做、或者拥有的事,只有你没有想不到的。所以,开始,就是未来——迎风飞扬。
PS:
忍不住要吐糟,这是一篇花费我最长时间完成的文章,要做的功课太多;单单一本书就够我看的了,还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电影,收集故事。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最近猛长痘的女青年,我每天的内容就是上班、吃饭、睡觉。空闲时间还要抱着堕落机关注电影、上猫扑、看豆瓣、刷微博、玩十字绣、还要应付考试、我的时间太有限了,不得不说花时间完成它真的很伤神呐!
————于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年某月某日沥血之作
第二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每个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件礼物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看这本书是出于朋友的反复推荐。一直都对所谓修心、励志之类的书籍无甚喜好,大概因为最初接触的此类书籍都是外国人的作品,像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穷爸爸》等等,无非是格言警句、名人趣闻再加上作者身边的一些花边新闻,总觉得少了一点实用性的、或者能让人产生强烈共鸣的东西,但《遇见未知的自己》不一样。
整本书有着一股浓浓的禅意,围绕着一个30多岁的失意女性,以一个故事的形式展开。说是故事中的若菱在慢慢改变自己,不如说作者在把几年来的研究所得潜移默化传授给我们。或者因为作者张德芬是一个女性,字里行间能让人感受到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初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莫名,但看着看着便有一种渐入佳境的融合感,遇到的问题也许不尽相同,却也无非是围绕着工作、生活和感情。看到书中若菱在遇到某些事情时的第一反应,有几次还会暗暗在心里发笑:如果是我,怕也是这样的反应吧。
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而言,这本书有一些醍醐灌顶的意义。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工作压力、浮躁的处世态度,以至于不快乐、亚健康的居多,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只会埋怨别人,想着快速解决,却很少静下心来好好反思:我们为什么不快乐?怎样才能真正快乐?这本书就是从老人的一句问话:“你是谁?”带领我慢慢跟着女主角一起反思,一起成长。从三碗米饭的能量实验,到胜肽的形成和作用,到潜意识的表达,再到思维与身体的联结,直至最后的认同和改变,作者用很浅显的文学语言、生动的故事概述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学术语,让我在最后跟着女主角一起心境清明: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就像书中的老人说的:“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回顾过去的生活,有一些事件,比如考试的失利、朋友的背叛、生活的挫折,其实这些也不全然是坏事,正是这一件件包装难看的礼物,才加速了我们的成长,让我们懂得珍惜和感恩。心境决定命运,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力也会随之改变。
夏燕
第三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 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时我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追求权利?财富?健康?看完后我才明白。正如老人所说,我们人类所要人类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人类追求的东西,像权力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目的还是在追求喜悦与内心的和平.看完后我才懂得快乐与喜悦是多么的不同。是啊!快樂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樂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又是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语。“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时常检视自己的思想,挑战自己的信念。当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不好的事情时,产生的所有负面思想都只能让我们自己更狼狈而已。我们得想想,当我们的手指着别人批评的时候,有几根手指对着我们自己呢???这个时候老人教导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臣服,因为任何程度、任何形式的抗拒都是徒勞无功的。而臣服往往会给你带来不可预见的好处,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正因为你把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帮助你脱離眼前的困境,或是你不喜欢的情境。” “所以破解情绪障碍直到,最重要的是臣服”
“ 记得,每个发生在妳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禮物。如果妳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妳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妳量身打造的禮物。”所以才会有人大肆宣扬“挫折与困难造就了他们的成功”。我们也应该学会去把那些已经或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好的或不好的事件都当成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用心去体会、享受并臣服。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结果的。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我们现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为了抢夺火把而拚得你死我活,却不知道,只要步出洞外,我们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呵呵,多么恰当的比喻吖!我们都未学会放下,做不到老人那般超然物外。但是,我会试着看淡一切、学会臣服、活在当下!!
第四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陈建汝
这是一本关于现代都市人应该怎样活着的书,以小说的形式向人们讲解和注释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感觉很特别。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竞争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中,正如书中主人公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清楚的地步。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的越多,迷失的越严重,内心就更迷茫痛苦。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事常常困惑—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书中一位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记得老人教导:“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了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ego)的虚假认同。”我们常常用许多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他人。这些就是我们每日所想的基础,可是我们从来不去自己检测我们思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思想的正确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去判定它,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其实大多数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导致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他自然的发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是我们自己选择它这样的或那样的发生。就像书中所说的:事情本身都是中立的,因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诚如书中的一个小故事,主人公说,把一天业绩考核出来,每一次都的第一的她,突然被挤了下来,她的内心非常难受。早上她上班,发现同事们正用不同的眼光注视着她,有同情,鼓励的,有幸灾乐祸的。在接下来和老板的谈话中得知,在老板的一再要求下原本就工作出色的她终于得到了总经理的认同,得到了并列第一。她喜出望外,回到座位上,她想起了刚进办公室时同事们的眼光。于是,现在的她觉得同事们的眼光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呀。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感觉,当你获得一些与往常有不同生活经历,当自己的想
法改变的时候,总觉得周围的人看自己的眼光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的眼里充满着自己的主观臆想出来的内容。就像故事中提到的有些同事“同情、鼓励”,有些同事“幸灾乐祸”,都是她的大脑自己去筛选、过滤、定位出来的,并不是事实。这样的想法,其实都是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虚构、想象出来的。换句话说是一种假想,是在自己的主观想法作用下杜撰出来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另一则故事,说是在古时候,有个砍柴的人发现自己的斧头不见了,他一直认为是他的邻居偷的,他每次看到那个邻居都觉得他就是那个偷斧头的人,而且越看越像。有一天,他带着新买的斧头上山去砍柴,突然在他曾经看过柴的地方发现了一把已经生了锈的斧头,当他再一次看见他的邻居时,他发现他的邻居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书中说:“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他人的事我们也管不着,唯一可以管的只有自己的事,所以,请管好自己的事,祝福他人的事,看着老天的事,请常常给自己时间冥想,常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不是有句话说:“当我们内心有个深切、真诚地渴望,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的吗?”没有人知道最终的路在哪里,人们的一生恐怕都在为寻找自己的道路而奋斗,那为什么不走捷径呢?感恩吧,感谢一切值得和不值得感谢的东西,那样他将会带你走上一条更加美好的道路。
套用书中的一句话结束此文:“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知道自己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总可以确定要去地方。无论人生处于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还是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于平淡的踌躇关头,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才会走向完美。
第五篇:《遇见未知自己》读后感
《遇见未知自己》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遇见未知自己》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先我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遇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观点,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挺喜欢这本书的`,应该说我喜欢这类书——“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籍,人带来一场心灵之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能像若菱那样真正地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但读完后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思绪不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会遇到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却从来没有去深究人为什么会有那些情绪,那就好比是知道了机器是怎样运转却不知道原理,读了这本后,知道了人喜怒哀乐的源头,知道了我们要什么,我觉得书里说的很正确,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如权利、财富、健康,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书里展开了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在这里我们见证了这些智慧的正要性和实用性。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书中一直在强调寻找真实的自我,确实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这个代号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很少去认识真我是怎样的,事实上每当我想去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是茫然的,就连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样的,我发现认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像书中所说那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外在环境影响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我们容易失落真实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在我读书的城市,那是生活、工作节奏很快的城市,稍不留神就会被落下,那里交通格外拥挤,速食店到处都是,人人都生活在名利角逐战中。是一个躁动的城市,真的是: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忙碌;追求,追求,每个人都追求。为了生活,为了梦想,我们每个人天天都在演戏,扮演好员工,好朋友,好妻子,好媳妇,好父母,甚至是好人!有些是心甘情愿的,能够从中获得快乐,然而在不愿意的时候,为了演好这些戏份,我们每个人都要因时因地的戴上一些面具,正是这些面具遮住了真实的自我。当然还有我们那种小我的虚荣心也会让我们失落自我。然而也不是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就很难找到真我了,书中介绍了一些实用性和灵性的生活指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周围朋友,同事来初步认识自我,因为我们周围吸引来的人和事物,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带着一定的能量震动和我们的震动频率相近。
虽然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还没完全融会贯通,也没进行什么具体的实践,但我真的体会到了他能净化心灵,安抚浮躁,悲观和欲望,他将深奥的人生哲理简单叙述,将修行理念溶于其中,比起禅宗佛学等等思想显得有些粗浅,但更好让人感悟理解。他教会我,当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时,唯有抱持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心境决定人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盲点无法透析,有太多的情绪无法调节,我们蜂拥着学最热门的技能、找最赚钱的工作、报考最时髦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快捷的手段实现我们的梦想。但生活永远不会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舒缓残酷的现实带来的坏情绪,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惰性与私心,珍惜时间和理想,告别庸俗、浮躁,坚持信念,永远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经常审视自己,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打分,寻求真我,解放自我。有时间休闲时不妨静下心来认真读书,读一些关乎身心灵成长的书,修心,养心,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