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读后感——老百姓的公正何在 范文
《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读后感
——老百姓的公正何在?
吕雉年轻时嫁给刘邦,刘邦可能是个好的管理者,但不是个好的丈夫,至少对于吕雉而言,吕雉任劳任怨,充当了一个合格的家庭妇女角色,且在适当的时候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是个十足的贤内助,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读后感——老百姓的公正何在。
如果刘邦当了皇帝之后,能念及吕雉为他付出的种种,能稍微的善待她一下,凶残的吕后也许不会出现,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古代的女人是命苦的,特别对于吕雉而言,本来嫁给刘邦就是下嫁了,嫁过去还感受不到呵护,干农活,当人质,无人问津,自己的孩子也得不到父亲的保护,即便是回到了刘邦身边,也无疑相当于从一个国家的人质变成自己国家的人质,毫无差别。
大家对她的“凶残”有个主要的印象来源是她对戚夫人做的事情,的确,太残忍了,一个女人咋米能做出这种事情呢,还有心吗,但是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能找到一定的逻辑必然性,戚夫人在刘邦生前的种种事迹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总归是触碰到了皇后的底线,不管这个皇后是吕雉也好,是其他人也好。虽说古代是一夫多妻制,但后宫皇后只有一个,且得是老大,其他人要不把“皇后”抢来,把皇后除掉,要么就别有这样的心思,一旦有了,要么你当皇后,要么就死吧,不然留着就是个祸害。皇后不得宠也就算了,可恶的是那得宠的还要不停的炫耀,就好比你穷,吃不起鸡腿,你同学不找个地偷偷吃,还当着你的面天天吃的满嘴是油,还要讨论鸡腿的味道是如何的美,还不让你当着他的面咽口水,这种人你说犯不犯贱,要是从小受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可能就拉倒了,但你要是马加爵上身,估计就拿个鸡腿塞你口中,找个衣柜塞你进去了,读后感《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读后感——老百姓的公正何在》。残忍,怎么拉,要么对戚夫人残忍,要么就对自己残忍,吕后是聪明的女人,何苦让自己难受呢。
不是她想当坏人,她也是被这样一步步逼上梁山的,狗急了还跳墙呢,何况是个人呢,特别是个聪明的女人。任何一个坏人背后总站着更多的更坏的人,坏人不是你想当,相当就能当的啊,不受点刺激,不吃点亏,当不了。
吕后执政时期,国家慢慢恢复生产,百姓生活开始变好,她虽然心狠手辣,但对于国家还是做了应该做的努力,一句话,坏人可以是个好君主,好人不一定是个好皇帝。比较起她儿子,刘盈,看见戚夫人的摸样竟然吓傻了,连个小场面都能吓得屁滚尿流,是个皇帝该有的样吗,遇到点事情,撑得住场面吗,I doubt it。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一是历史评价,注重客观理性事实,二是民间评价,挑有意思的说。对于吕后,历史评价是她对国家的贡献,她的德政,她对经济发展的努力;民间评价,更多关注了人性,特别是“人彘”这种前所未有的怪事。这当然没有错,任何片段被选取出来讲都是有其价值意义的,根据某个片段事实,结论的确是这样,但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又往往喜欢管中窥豹、以偏概全,一言以蔽之的说她是个坏人,反正人已死,不会跳出来反驳,但真心认为看历史要注重广度,不能盯着一个坑挖深度,这样更能看到历史的智慧,这只是个人见解。当然,关注历史片段也有其客观必然性,中华历史悠久,岂能随随便便把握全局,探究彻底。吕后的评价也好,历史上任何一个任务的评价也好,说好说话也已改变不了什么了,但未来的路还长,未来要遇的人还多,切忌根据小点儿判断全局。
第二篇:《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个人读后感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掀翻一个世界,自是千古一帝
2012年7月28日到8月25日,在www.xiexiebang.com上并结合图书观看了《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全)(共47集,上部24集,下部23集)被深深吸引,谨以此文作为第一次观看后的感想,并希望运用这些精神财富开阔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对今后的人生有所启迪。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是一个统一而连贯的不断发展的整体。每一集,王立群老师都在充分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引经据典,用历史的本来面貌,带我们还原历史现场,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而从整个节目着眼,我觉得,整个秦始皇节目可以被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秦国崛起和横扫六合;第二部分讲秦朝兴亡;第三部分讲的是后人论秦。
王立群老师用前二十六集向我们展现了秦国崛起和横扫六合的整个内容。从前十二集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秦国的崛起先后历经六百年,经历了三十五代国君。其中秦国经历了非子封秦、襄公立国、穆公东扩、孝公变法、连横破纵、召襄王称霸、异人奇缘、李斯为政、通天大计等等事件,这些明君的雄韬伟略最终增长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始皇吞并天下建立秦朝打下了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基础,可以说秦始皇吞并天下和建立秦朝后实行的统一制度都是出于先辈们的奋斗与总结。在接下来的十二集中,王立群老师带我们还原了秦王扫六合的宏伟场景。通过韩氏初兴、三家分晋、韩国灭亡、长平之战、邯郸之战、赵国之亡、水灌大梁、秦灭燕国、楚国之亡、不战而亡等,王立群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兴与亡,为我们讲解了每个国家衰亡的真正原因,并从反面说明了秦国横扫六合的历史必然性。接下来的两集股肱之臣和六世余烈中,王立群老师着重分析了秦国的优势以及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我们不难看出秦国之所以能灭六国,最重要的是因为秦国具有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这些历史必然性表现在七代明君,代代重才。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秦惠文王重用张仪,以连横破六国合纵;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策略摧毁六国生力军;秦孝文王在位三天无功无过,姑且称之为明君吧;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任,重用王翦、王贲父子、蒙骜、蒙武、蒙恬祖孙三代、尉缪、吕不韦、李斯、蒙毅等人最终统一六国。期待国军都奉行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礼贤下士的人才政策,他们有强烈的历史使命,又将重用人才当作实现统一天下的重要手段。当然历史有必然性就一定会有它的偶然性,而且有些情况下偶然性也能占到很大一部分。在这些“历史偶然性”中最重要的就是六国所犯下的无法弥补的错误以及秦国的七代国君的继位和代代贤明重才都很偶然。在这些大趋势之下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当属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在注重诚信、不畏权贵、先经济后政治以及法典化原则下为秦国打下了经济、政治、文化根基,为秦国崛起做了充足准备。秦国统一天下的第三点原因当属“国策正确、军事外交政策得法”。这些都跟明君贤主和重用人才分不开。
而相对于秦国而言,六国所犯下的错误是导致六国最终积重难返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些因素中每一项失误都是致命的。一曰“昏君庸主谗相”所导致的国策失误。接下来是一连串联动效应。二曰“改革失利”,战国末,各国都有变法,但六国变法时间、广度和深度都不及秦国,大多失败。三曰“政治腐败”,统治者穷奢极欲,谋臣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卖国。四曰“人才流失”,各国人才不能在本国转化为政治资本,纷纷流向秦国。五曰由于各国不同的利益、国情,各国不明大势、主次不分所导致的“合纵失败”。
紧接着,王立群老师用接下来的十七集给我们介绍了秦朝兴亡。其中前五集向我们展示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所建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制度、修筑万里长城、大求仙药、焚诗书坑术士等。后十二集通过叙述秦始皇死后沙丘政变的发生,李斯、胡亥、赵高的专权弄权乱纲,最终子婴亡国,盗陵毁陵之谜向我们展示了大秦帝国从兴亡走向没落的过程。
最后,王立群老师用最后四集着重向我们介绍了汉代、唐代、明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王立群老师自己对于秦始皇的千秋功过的评价。我们应该从正确看待这些评价。古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最早可追溯到秦汉之际刘邦和项羽。他们认为做人就应该像秦始皇一样。从汉代开始,贾谊的《过秦论(全)》基于刘汉政权合法性的现实政治目标,对秦朝二世亡国所做的议论,把秦始皇塑造成了一个暴君,对秦始皇在秦亡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秦朝速亡的四大原因:第一,三主失误,秦始皇负有主要责任,二世加速秦国灭亡、子婴临危受命,无力回天;第二,皇帝制度导致大臣失语;第三,不是仁义;第四,民心尽失。汉儒们想以此作为新朝代的前车之鉴。在唐人那里,秦始皇被视为一个警示的样板,不断从历史中翻出来作为恫吓当朝君主的有力武器,这种警示作用在不断强化着对秦始皇的负面评价,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证明。唐代柳宗元则从反对藩镇割据的立场出发肯定秦始皇。随着历史的发展,对于秦始皇进行评价日趋集中,郡县制、“焚书坑儒”成为不断被拿来评价秦始皇功过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对“焚书坑儒”的评价逐渐博取了主观色彩,人们开始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这一事件以及前人的夸张说法进行重新审视。明代李贽给秦始皇以高度评价,说秦始皇横空出世,“掀翻一个世界”,把秦始皇视为千古一帝的言论亦出现在其《藏书》中。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十个钟评价的综合体。只有整合正面的、负面的各种“片面的、深刻的”评价,才能认识真正的秦始皇。一味地歌颂与一味地批判同样是偏颇的。而王立群老师从秦始皇的不同阶段出法,对秦始皇的一生进行了评价。他把秦始皇的一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至十三岁)一个没有权利的孩子;第二阶段(十三岁至二十二岁)无权,权忍等待;第三阶段(二十二岁至三十九岁)评定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政治集团,加强君主全力,准备并开始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主功;第四阶段(三十九岁至五十岁病故)有功有过,越老越糟糕。而王立群老师认为秦始皇之所以被人们关注的原因有三:一曰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二曰后世的“骂”;三曰秦朝速亡的三大原因(同志思想缺儒、贵族的腐朽、秦始皇对接班人选安排的失误)引发了后人无尽的思考。
在这些节目中,王立群老师还就秦始皇的五大谜团为我们做了一一解读,使我们对于当时的情境和秦始皇的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王立群老师还穿插了一些有关的历史寓言、成语故事还有人生的哲理,比如李斯的 “老鼠哲学”、“人生四行”等,在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和栩栩如生的图片,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铭记历史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历史知识,他们不能直接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学习的是从事件中求的真知的能力和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和眼光,当然这些历史哲学和王立群老师力求真知的过程也对我们的做人、做事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人们认识历史也要经历四个过程:一曰史官对历史的文学性记录;二曰后人的理解与注释;三曰今人的讲解与评说;四曰我们老百姓自己对这些讲解的理解。所以理解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也不用苛求强记下什么,只要多多关注自己的札记久久自能领悟。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在历经千年岁月才能让人体会到它的价值所在,在历经千年沧桑后才能让人领悟到它新的意义。当代人用当代的眼光解读历史服务于当代,必将赋予历史新的含义,也必将塑造非同凡响的人生。
第三篇:读《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观后感
看完《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我对司马迁的《史记》和《史记》中汉武帝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残害,改变了司马迁的命运,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和一部卓越的史学著作《史记》。司马迁一生为《史记》而生,因《史记》而死。他把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灵魂都埋进了书中,藏进了字里行间。
在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史记》和其他的史书虽然都是二十四史,但是有很大的差别。.第一点,《史记》充满了爱憎之情,这一点是其他史书不具备的。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地、公正地记述,不要求抒发感情。但是《史记》记述人物的时候,往往带着作者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他特别对一些悲剧人物,像《项羽本纪》写项羽,《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对这些人物的记述,《史记》可以说写的是悲歌慷慨,荡气回肠,非常令人感动。
《史记》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人物的记述融入了很多文学的手法。比如说“鸿门宴”,“鸿门宴”一直被选为我们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达半个多世纪。“鸿门宴”简直就是一部小说。
第三,《史记》还起填补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人物史的空白。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史记》的话,我们中华民族很多伟人我们今天就不知道了。《史记》还融入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批判,这一点就更不简单。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司马迁年少博闻,其父是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励志向父学习,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惜天妒英才,专心写书的他却只因为替朋友辩护,而受到腐刑。出狱后他却并没有怨言,反而发愤写书,写下这一千古绝唱——《史记》。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作者司马迁以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撰写史记,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司马迁在《史记》中间批判最尖锐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第二个是司马迁生活的当代皇帝汉武帝。一个史学家敢批判开国皇帝,敢批判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是了不得的。没有胆量是不敢写的,司马迁既写了汉武帝广招贤才,最终成就大业的他的事迹,同时也写了刘邦心胸狭隘,杀戮功臣,语言粗俗,写了他很多不良的记录。至于对汉武帝的揭露更是比比皆是,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汉武帝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这就是《史记》的实录精神,批判精神。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王立群对汉武帝的精彩评述 :汉武帝是汉代风云人物中间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个第一,他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第二,他是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三,他是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四,他是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他是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jiyuan的皇帝;第六,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来自我批评的皇帝。所以,汉武帝这个皇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上,他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长,约有五十四年(前140年—前87年)。在他执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得到空前的发展。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的业绩令后人瞩目,同时他的过失也受到后人的多方评论。我们认为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他的功绩远远超过他的过失。汉武帝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到当时历史的时代影响和限制,我们不能拿今天的眼光来苛求古人,每个个体都要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不能超越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认为汉武帝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他加速了历史的前进步伐,从而在他统治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取决于他的个人魄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尽管这些改革措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过程,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汉武帝,给他一个公允的评价。
鉴于前朝的教训,为进一步削减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的积极措施。
一、政治: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二、经济: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三、思想文化教育: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
四、军事外交: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在南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⑤和日本、朝鲜交往过:
综上所述,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统一。在政治上汉武帝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得,主要权利再次集中到了中央的手中,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势力,使得国力得以最有效的发展。
在军事上,培养了强大的皇家直属军队,改变了以往臣服于匈奴的政治角色。主动与匈奴交战,最后经过数年的战争最后击败匈奴使得汉朝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在文化上,汉武帝重视对历史的传承,任命司马迁撰写《史记》为世界留下了宝贵了历史文化遗产。
在用人上,汉武帝虽然也能算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还是表现出了其用人的排外。虽然对匈奴作战问题上,卫青、霍去病是有大功的,但是对同样杰出的将领李广汉武帝却显得异常刻薄~~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亲族,而李广则是外族且性格桀骜固留下佳句“李广难封”。而最后李广因小时而含恨自刎更显示了汉武帝用人体制上的弊端。
在对藩王的官吏上,汉武帝显得更为严酷,设立了中央对藩王的稽查部门。任何人控告藩王,藩王便要接受中央的调查。让人感觉汉武帝更像是逼迫藩王谋反然后讨伐借机削弱其势力。最终汉武帝时期确实出现了几次著名的藩王判反事件(有欲加之罪的也有真的)。但也正是因为这几次时间使得汉武帝自景帝之后更加巩固了中央集权。
总的来说汉武帝是一个严酷的帝王,他崇尚中央集权下的绝对权利,对帝国的统治更是以绝对的强硬手段来实行的。但是其对文化上的保留以及对主权、领土的进步观念,却是汉王朝能够延续数百的基石。
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黜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我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前古的历 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使政 治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 之量又有鉴人之明。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艺术。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奴尔哈亦、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他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成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支那则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他的诞生据说伴随着母亲梦见红日人怀,他的曾祖父刘邦托梦为他命名为“彘”(野猪)——而他的父亲则解释此字谐音于“智”,为他改名为“彻”,透彻,并赐号日“通”;而他也的确是一位智圆行方、通彻无比的传奇男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太阳之皇、圣武大帝。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不幸地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爱他的。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
姓名: 王 嘉 宝
学号: 1321555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B13-1
第四篇: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大帝
王立群,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曾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人物称号。
先后出版《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代表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国内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美主讲人”,是七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大帝
目录
一 史家绝唱、二 宫闱角逐、三 立储**、四 储君之争、五 继位太子、六 景帝清障、七平安太子、八 董生对策、九 窦婴为相、十 太后干政、十一 田窦交恶、十二 窦婴之死、十三 汉匈交兵、十四 马邑之谋、十五 阿娇失势、十六 初露锋芒、十七平步青云、十八 横空出世、十九 李广难封、二十 凿空出世、二十一 公孙丞相、二十二 煽风点火、二十三 借刀杀人、二十四 琴桃文君、二十五 情变之谜、二十六以死杀人、二十七 童言无忌、二十八 淮南大案、二十九 皇室恩怨、三十 一错再错、三十一 另类奇才、三十二 庐山真面、三十三 一代将星、三十四 宠信江充、三十五 太子失宠、三十六 巫蛊之祸、三十七 临终托孤、三十八 千秋功过、三十九 绝笔之作、一史家绝唱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朝当当一位史官司马迁写下了一部旷世史学著作《史记》。在《史记》之前,中国所有的史书,不是按年代编排的编年体(如《左传》),就是按国家排列的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唯独记载了上自皇帝下至汉武帝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记》,创造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从此,中国古代官修的二十四史都沿用了《史记》的纪传体传统,以人物为中心撰史。为什么《史记》开创的纪传体得到了后世的一致认可?为什么这部一家之言的史学著作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究竟缘何能让《史记》泽被后世两千年?
二宫闱角逐
前元元年(前 156),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出生,取名为“彘”。谁会想到起初毫不被人关注的皇十子来继承?因为按照封建帝制立嫡立长的顺序,怎么安排也轮不上皇十子刘彘当皇帝。然而,历史的真相却总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位非嫡非长的皇十子,最后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被后世津津乐道的鼎鼎大名的汉武帝?排行第十的刘彘,究竟靠什么得到了太子之位并进而顺利登基成为汉朝皇帝呢?继位的背后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三 立储**
第五篇:王立群读《史记》之汉代风云人物——项羽 鸿门宴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代风云人物——项羽 3鸿门宴
鸿门宴,一个暗藏杀机的代名词;鸿门宴,一次勇气和智慧的交锋;鸿门宴,正式揭开了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序幕;楚汉时期的绝代双雄刘邦和项羽,究竟在鸿门宴上进行了怎样一番曲折的较量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觥筹交错,又有
着怎样的刀光剑影呢?
在上一集中王立群先生讲到,刘邦虽然先于项羽入关占据了咸阳,但他知道自己的10万大军不是项羽的40万大军的对手,迫于形势刘邦只好向项羽低头,并决定第二天赴项羽的鸿门宴,向项羽解释。当时项羽虽然已经取消了用军事手段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但是踌躇满志的项羽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他争锋的诸侯,他在鸿门宴上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但是刘邦集团的一个神秘人物却在关键时刻突然打乱了项羽集团的计划,那么,刘邦究竟是利用怎样的奇计成功
地逃脱的呢?
上一讲我们讲到在鸿门宴之前,刘邦利用项伯,初步蒙骗住了项羽,避免了一场伯在眉睫的军事打击,就是说他躲过了一劫。如果他要不利用项伯,他有两个优势:一个是他得到了消息了,再一个他抓住了项伯,如果没有这两个优势的话,那么项羽第二天的军事打击那就意味着刘邦集团的彻底覆灭。但是躲过这一劫,下面还有一个鸿门宴呢?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只要说请你去喝酒,这个酒不好喝,你就说这个宴,就是鸿门宴,充满了凶险的那种宴会,我们叫鸿门宴。鸿门宴这个酒宴到底怎么喝,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史记》是这样写的,沛公,就是刘邦带着一百多个随从来到了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进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段话前面有一个谢曰,我先说说这个谢,现在很多人给《史记》做注,包括我们现在绝大多数高中语文课本选《鸿门宴》的时候,为《鸿门宴》注释这个谢,要么不注,要么注成谢罪。我觉得这个谢绝对不能讲成谢罪,什么叫谢罪呢?谢罪是首先承认自己有罪,然后我向你道歉。刘邦能承认自己有罪吗?刘邦的意思是说,我对你是百分之百地尊敬,我等着你来,你误会了我。他是解释的,他不是谢罪的,所 以这个谢不能讲成谢罪。他下面的话,刘邦下面的话大意是这样的:我和你并肩作战,抗击秦军,你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说什么呢?说我都没有想到我刘邦能够先入秦到达关中,又在关中接见了将军,我没有想到,这叫“不自意”我没有自己想到我先进来。第三层意思是什么呢?现在有小人挑拨离间,让咱们哥们儿闹矛盾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刘邦这番话有三个要害,他第一层说你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咱们共同抗秦,这段话如果叫我概括,这第一层什么意思呢?两个字“叙旧”,叙叙当年咱俩的老交情。我们下面还要讲到项羽的性格有他的弱点,项羽的性格中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念旧”,用人不用别人,只用自己的老同乡,老同学这就是念旧,念旧有它好的一面,念旧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刘邦上来就来了一番念旧,就说当年咱俩是老战友,这个话可是用心叵测啊!刘邦和项羽的关系我刚才讲过了,抗秦的时候他俩是友军,秦一亡他俩是敌军,刘邦只字不提咱俩现在是对立的军事集团,光说当年咱俩如何如何。项羽本来就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有一个演变,项羽本来就糊涂,刘邦这个“叙旧”什么意思呢?是让糊涂的项羽更糊涂,叫做糊涂成一盆糨子,让他彻底意识不到他和刘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这就是念旧的目的,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他说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这个话要叫我来概括,我们用文雅的两个(字)“逢迎”,通俗一点讲“拍马”,拍项羽的马屁,不过刘邦拍得很高明,刘邦采取什么办法来吹捧项羽呢?贬低自己。贬低自己就是抬高对方的最好方法。他说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那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在我的心中先入关能够灭秦的天下没有第二个人,就是什么?就是你项羽。这句话一听,项羽心里那是美滋滋的,项羽的自尊就得到很大的满足了,这是第二点。第三点,说有人挑拨离间,让咱两个集团发生矛盾,这个话的要害在什么地方?这个话的要害如果我们概括一下,这叫“化必然为偶然”,挑拨离间是一个偶然性的因素。刘、项两家他们的矛盾是带有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我上一集讲过一句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刘、项两家的利益已经冲突了,所以他两家的矛盾是必然性的矛盾,不是小人挑拨离间、偶然性爆发的。所以刘邦这一段话我用四个字概括,叫“鸿门说辞”,刘邦的鸿门说辞。这个鸿门说辞了不得,先叙旧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而且这个话是出自刘邦之口啊!我们通读《史记》,《史记》中间写刘邦说话最常用的是两个(字),刘邦一说话就是高祖“骂曰”、汉王“骂曰”、沛公“骂曰”。我没有统计,但是我见到的凡是司马迁写到刘邦说话的都是“骂曰”、“骂曰”,给人的感觉是刘邦张口就骂人,不骂人不张口。可是现在他一句“骂曰”都没有,刘邦还有一句口头禅叫“乃翁”,“乃翁”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呢?就是你老子,刘邦从来不说我,他用什么字来代替我呢?就是“你老子”,“你老爸”,2 他一张口就是我是“你老爸”,就是这样“乃翁”如何如何。可是刘邦现在对项羽说了这番话,既没有“骂曰”又没有“乃翁”,多么谦恭啊!这在刘邦一生中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为的是避开这次打击,这就是刘邦政治上精明之处。项羽听了他这番话,听了这个“鸿门说辞”项羽作何反应呢?项羽作何反应我们看项羽怎么说,司马迁在这里写了项羽一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我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大意,他说:这是你手下左司马曹无伤说的,要不是这样的话,我项羽怎么会对你这个样呢。这里有一个字叫“籍”,“不然籍何以至此”这个“籍”,我解释一下,这个“籍”是项羽的名字,项羽实际上姓项名籍字羽,他叫项籍。古人有一个习惯,古人有什么习惯呢?他跟对方说话的时候称自己的名就是对对方的尊敬,所以项羽这时候不用“我”,用了一个“籍”,说如果不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么说,我怎么能对你这个样子呢?这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命啊,这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上的无知和幼稚。人家是一派谎言,他竟然惭愧得不得了,没法向自己的哥们儿,向自己的老战友解释了,他推出曹无伤只有一个目的,什么目的,用曹无伤为自己开脱责任,这说明项羽已经内心里非常难受,我们用一词叫什么呢?用一个现代词叫“忏悔”,项羽现在后悔得不得了,充满忏悔之情。可这刘邦你看人家一番谎言就把项羽给蒙住了,这一蒙住,就算两个人的关系解释开了。到这儿为止项羽算是彻底受骗了,再不认为刘邦是他的政治对手了。
听到老战友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他真心诚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而感到内心忏悔,可以说此时的项羽看不出秦亡以后即将出现的楚汉相争的新局面,更不相信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而项羽集团的谋士范增却时刻准备对刘邦进行斩首,在关键时刻刘邦集团杀出一个神秘人物,公然指责项羽,而一向爱发脾气的项羽却被震慑住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所想的鸿门宴上有没有斩首行动,至少说在项羽这儿没有,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坐下来喝酒,这就是鸿门宴,鸿门宴中间表现了项羽的自傲。项羽这个人头脑很简单,他自尊一得到满足,他就得意得不得了。我们看那个座位,古人的座位它是这样讲的,如果堂上对堂下而言,面向南坐是最尊贵的,这是就堂上对堂下而言,如果仅仅就堂上而言,面向东的位置最尊贵,项羽就坐这儿了,面向南的位置次尊贵,所以范增就坐这儿了,面向北的座位是第三等的座位,刘邦就坐这儿了,面向西的座位,是个最次的座位,张良就坐这儿了,我们从这个座位上可以看出来项羽是一副自傲。刘邦这么一吹捧他,他也觉得刘邦也服他了,很得意,但是项羽集团并不是只有项羽一个人啊!项羽一个人糊涂并不等于项羽集团所有的人都糊涂,范增能放过刘邦吗?范增放不过他,下面范增一连串就做了两个小动作,第一,举玦,“玦”是什么东西呢?“玦”是一个圆形的佩玉,有一个缺口的圆形佩玉叫“玦”。范增就举这个“玦”,不断地举这个“玦”向项羽发信号,发这个信号什么意思呢?他用这个圆形佩玉这个“玦”谐个音,谐个什么音呢?谐那个决定的“决”,让项羽赶快下决心,做决定赶快实施斩首行 动,就在席上把刘邦杀了,但是这个时候项羽能杀他吗?项羽这个时候已经觉得很惭愧了,内心充满忏悔啊!他不可能再杀(刘邦)了,所以范增是一个劲地举“玦”。司马迁写项羽写了六个字“项王默然不应”,根本不理这个茬儿,一看不理这个茬儿,范增采取了第二个行动,赶快出来召集了一个项羽的堂兄弟,叫项庄,这个人是个武士,他告诫项庄,你就进去舞剑,舞剑的时候趁这个机会,就在舞剑的时候把刘邦给杀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后项庄就进去了,说你们在这儿喝酒,没有什么娱乐,我给你们舞一段剑给你们助助酒兴。项羽一听答应了,当时在座的还有五个人,我们看一看这五个人,项庄是刺客,他的任务很明确,杀谁他很明确,杀刘邦,范增是指使刺客行凶的主谋,他也是很清楚,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以刘邦的老道精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想刘邦一定是心知肚明,肯定很清楚。张良明白不明白,张良是整个这里边最高明的谋士,张良怎么会不知道,张良可以说是洞若观火,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张良没有反应。这里面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上一集讲到的那个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个糊涂虫这个时候也不糊涂了,他一看见项庄舞剑,他也拔出来佩剑,而且常常用他的身子挡住项庄,就让项庄刺不了刘邦。你看,糊涂虫也不糊涂了。这可以说,项庄、范增、张良、刘邦、项伯五个明白人,这在座的只有一个糊涂人,这个糊涂人是谁啊?项羽。我们为什么说项羽是糊涂人呢?项羽这个时候对刘邦充满了一种忏悔之情,觉得对不起他哥们儿,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能同意项庄舞剑吗?他同意舞剑的本身就说明在场的六个人中间就他不知道“意在沛公”。我们说鸿门宴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政治糊涂,你看喝酒这个场面、舞剑这个场面,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在喝酒,这个糊涂人就是项羽。当然,这个情况不能持久,这个舞剑舞下去,万一项伯有个闪失,那刘邦就很危险。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叫刘邦命悬一线非常危险。
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就撤出来了,撤出来以后赶快去找(人),找谁呢?找樊哙,樊哙是刘邦手下最勇猛的武士,而且樊哙跟刘邦他俩是连襟,河南话叫“一条船”什么关系呢?就是樊哙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樊哙一听这个消息,稀里哗啦就闯了进去,樊哙一闯进去,司马迁写了八个字“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头发一根根竖起来了,“眦”是眼眶,那个眼眶都快瞪裂了,所以樊哙一闯帐,把项庄舞剑的场面全给搅和了,项庄也退下去了,项伯也退下去了,酒也不喝了,项羽以为是刺客来了,项羽就拔出剑要准备格斗了。
这个时候张良说:这是刘邦的保镖樊哙。这一说,项羽很赞赏,说你能不能喝酒啊,给他一杯酒,你能不能吃肉啊,给了他一个没有煮熟的一大块猪肘子,樊哙很豪爽把他的盾牌一翻翻过来,把猪肘子放在盾牌上拿着剑一边切一边 4 吃,很豪爽。项羽一看他这个样子又问了他一句“壮士能复饮乎”,你能不能再喝一杯啊。
樊哙抓住这个机会就慷慨陈词说了一番话,他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我怎么值得推辞呢?说这个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多得如麻,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而且怀王和大家商量先入关破秦就做关中王,现在沛公先入了关,封闭了宫室还军霸上,等待着大王的到来,派人把守函谷关那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劳苦功高,现在没有封侯的赏赐,你还要听小人之言,要杀沛公,这样的做法就是刚刚灭亡的那个秦朝的继续,那是“亡秦之续”。我私下认为大王你不会这样做!
樊哙这一段陈辞在鸿门宴中间是两段重要陈辞之一。一个是刘邦刚来到有一个“鸿门说辞”,再一个是樊哙闯进来有一个“樊哙陈辞”,这个陈辞很厉害啊!这个陈辞是拿刚刚灭掉的秦和项羽对比,说如果你要杀刘邦,那你走的就是灭亡的秦朝的老路,这一点对项羽是有震慑作用的,第二点,他又把怀王之约给点出来。刘邦都没有敢提怀王之约,刘邦要是提怀王之约他怕项羽杀了他,他怕项羽认为他还想做关中王,可是樊哙点出来了,樊哙点出怀王之约,那私下里的意思就是说你项羽实际上是没有遵从怀王之约,这就在道义上压制了项羽,而且这番话又出自一像樊哙这样一个武夫之口,所以更有震慑力。
在鸿门宴上,项羽杀掉刘邦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他不愿杀掉自己亲密的战友,这体现了项羽的情,再加上樊哙利用怀王之约,一下子点中了项羽的软肋,项羽更是不忍心杀刘邦,这体现了项羽的义。而此时的刘邦早已是如坐针毡,鸿门宴上瞬息万变,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杀机。谋士范增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绝不会轻易地放弃这次千载难逢杀死刘邦的机会。那么,刘邦会坐以待毙吗?老谋深算的刘邦究竟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呢?
不过我们仔细想一想,樊哙说了这一大番话,实际上是什么呢?尽管是振振有词,实际上是一派谎言。刘邦说了一派谎言,闹得项羽感到很对不起,只好撂(liào)出曹无伤,樊哙又重复了一番谎言,项羽说了什么呢?司马迁就写了一个字“坐”,项羽这个时候惭愧得竟然答不上人家的话来,就说了一个“坐”。这个“坐”把项羽的尴尬,项羽的无知,项羽的幼稚,项羽的糊涂都写尽了。
樊哙一闯进来,得到机会的是刘邦,刘邦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如厕”,“如厕”就是上厕所,借着上厕所立刻招樊哙出来,安排逃走,因为刘邦再不能在这儿待了。因为项羽不杀他,他也看出来了,那个范增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一会儿举玦,一会儿舞剑,不知道再待下去有什么结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所以,刘邦一出来做了三件事:
第一,研究逃席,先研究研究怎么走,他首先商量,咱们现在走没有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要拘小节,现在人家是案板和刀,我们是人家案板跟刀中间的鱼和肉,任人宰割了,还告什么辞啊,这就决定不告辞了。
第二,安排善后,你既然要走,就要善后,善后是两件事:第一,辞行;第二,献礼。这就是善后,善后刘邦怎么做,首先是选了一个善后的人,选的谁?选了张良,张良这个人选得太准了,这个人是智勇双全,让张良善后找不着第二个可以替代的人,这是安排了善后人,而且还给张良特意交待了一句话,你什么时候去告辞呢?他说从现在这个鸿门到我驻军的霸上四十里地,我抄小路走还有二十里地,你估摸着我这二十里地骑着马跑回军营你再去辞行,你可不敢早去辞。他怕什么,他怕范增,万一说得早了,你刚出发就去辞行,范增再派人一追,刘邦心很细啊!他不但安排了最合适的善后人,而且交待了最合适的善后时间,这是第二步,善后。
第三步,处置随从,他带了100多个人,100多个人全部扔下来不要了,这100多个人是死是活我刘邦不顾了,他还带了四员大将,这四员大将他做了安排,一个都不准骑马,只有刘邦一个人骑马。这个我们应当做两层理解,第一,骑马的人一多,动静肯定很大,动静一大,可能会惊动范增,还有一层,刘邦的一个很自私的想法,四员大将没有马,就我刘邦一个人有马,万一范增的追兵来了,没有马的四员大将只能怎么样,只能转过身来拼死力战,成了刘邦最好的一道防火墙。
刘邦跑到了,张良进去辞行了。张良一进去,这时候我们看这个项羽,项羽在鸿门宴上已经说了两次话了,第一次说话是什么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第二句话说什么呢?“坐”。樊哙说了一番话,他说“坐”,这是第三次说话,说的什么:沛公安在,意思是说刘邦现在在哪儿,出去这么大会儿,刘邦在哪儿呢?刘邦安排逃席的三件事和项羽的一个“沛公安在”做了一个对比,你看看项羽的糊涂到了何等程度,然后人家张良说,刘邦不能多喝酒,喝高了,他走了,叫我把礼送过来,他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中了。把这句话特地说出来,范增也没戏了,这个项羽还心安理得地把礼给收了,范增气得拿剑把礼一下子给剁碎了。刘邦回到军营中间,第一件事立即处死曹无伤。我们通过鸿门宴,可以看得很清楚,刘邦的精明老道,项羽的幼稚糊涂。
在鸿门宴后,范增对项羽没有杀掉刘邦大为生气,认为项羽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而事后项羽却没有显示出任何悔意,这可以说是项羽政治幼稚的又一大表现。鸿门宴的结局是项羽放虎归山,刘邦成功逃脱,在鸿门宴上项羽的三句糊涂话与刘邦的三个急中生智的逃跑措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谋略上刘邦可以说是占尽了上风,但是西楚霸王项羽凭借他在反秦战争中立下的盖世奇功,还是取得了对各路诸侯武装的军事领导权,成为事实上的秦末领袖,项羽当之无愧地是武力称雄,项羽坚信只要继续做自己的马背英雄,靠着武力一定会夺取天下,事实果真如此吗?
项羽这个人太看重武力的作用了,换句话说项羽“重军事轻政治”,他不知道政治策略的重要性,他只强调武力,当然有一个基础,我们很熟悉项羽的霸王别姬,项羽霸王别姬的时候唱了一首歌叫《垓下歌》,这个《垓下歌》的第一句叫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我们先不说“气盖世”,就说“力拔山”,项羽这个人是力大无比啊!英勇得很,所以项羽迷信武力的第一个(原因是)他有一个个人的基础,你要是一个文弱书生,他可能不一定迷信武力,因为项羽本身就是一个大力士,又很能打仗,所以这是他迷信武力的一个基础。他迷信武力我们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屠杀襄城的百姓,襄城就是今天河南省平顶山地区的一个襄城县,这个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发生在项羽起兵反秦的时候,起兵反秦他攻襄城,攻了好多天没攻下来,最后攻下来,司马迁写了五个字“已拔,皆坑之”把这个城攻下来了,他把这个城里的老百姓全部活埋了,这是项羽迷信武力,他想用这个办法让所有的人都害怕他,再次攻城就容易了,结果这适得其反,这成了指控项羽暴虐一大罪状,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在楚汉战争中间,项羽他的后方的供应线屡次被切断,就是楚汉战争的主战场在哪儿呢?主战场在河南郑州西边的荥阳,在荥阳这块儿作战,为什么楚汉两家在荥阳作战呢?荥阳这个地方对河南来说,荥阳以东是一马平川的豫东平原,荥阳以西是丘陵,再向西是山脉,所以荥阳是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山脉的一个分界线,把住这个地方你就不容易打进去,在荥阳打仗,而项羽的大本营,项羽作为西楚霸王,他的国都在哪儿呢?在彭城就是今天江苏的徐州,项羽的国都是在徐州,作战的主战场是在河南的荥阳,中间隔了什么呢?隔了有郑州,有开封,有商丘,商丘是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刘邦屡次派人切断项羽的后勤供应线,就是在商丘地区切断供应线,商丘刚好卡在彭城和荥阳的一个要害,这个地方屡屡被切断,所以项羽经常要回援,去恢复被切断的供应线,结果走到外黄,走到外黄这个地方,结果他攻城,攻城的话在外黄这个地方他攻下来了,项羽就下令攻下外黄,凡是年满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城东集合,集体活埋。(外黄)县令手下有一个门客,这个门客有一个13岁的儿子就劝,说你不要这么杀人,你这么一杀人,那么我们外黄以东这些地方都不敢再投降你了,一投降你就杀,一个13岁的小孩去劝他,一劝他,项羽一听有道理啊,我要把这个人埋了,这一城人埋了,下面的城谁都不敢投降,投降一个城埋一个城,投降一个城埋一个城,那还了得啊!每一个城都要死战,项羽一听这个话,全部释放,这一释放民权以东的这十几个城市望风而降立即(收)复。所以项羽这个人他是很残暴,他迷信武力,但是他迷信武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人去开导他,你看外黄县令手下这个门客(的儿子)年仅13岁的(孩子)一番开导就让项羽恍然大悟,从上面这些原因来看项羽的失败,政治原因是第一位的,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和政治上的糊涂,他不懂得军事是实现政治的目的,这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当然项羽的失败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军事,项羽真是英勇善战吗?一个没打过败仗的将军,为什么最后兵败自刎了呢?这些问题我们留待下次再讲。请看下集《西楚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