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节主题征文:春节·春天
春节主题征文:春节·春天
刘梦熙
红灯笼挂上了,红春联贴上了,红爆竹炸响了……在万物静息的寒冬,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这是我们传统的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那时人们在年头岁尾庆祝丰收,祭天祈年,它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对春节的盼望,对春天的热爱。
春节——这是我们喜庆的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期间,无论乡村城市,无论大街小巷,满眼都可以看到一个个红红的福字,一盏盏红红的灯笼,一串串红红的爆竹,一幅幅红红的春联,春节使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红红的色彩,寓意生活的喜庆、红火、和谐、康宁……
春节——寄托着我们美好的祝愿。我们在品尝美味可口的年夜饭的同时,企盼来年家庭甜蜜和睦,家人幸福安康;给长辈和亲朋拜年,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春联和福字是人们对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的向往追求;在劈劈啪啪的爆竹声中辞旧迎新寓意驱走灾祸,带来欢愉和吉利……
春节——承载着我们热切的期盼。春节过后,我们就要翘首企盼那杨柳依依,微风习习,细雨丝丝的春天了。节后不久,麦苗返青,杨柳发芽,土地不再那般坚实,开始有小草冒尖,却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小动物们也要活跃起来了。渐渐地,杏花开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群芳争艳,处处花红柳绿。我们告别了寒冷肃杀的冬季,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春节就是春天苏醒的时节。
春天,是生命之季,是希望之季,是一切开始的时候。春天里,我们工作、我们学习、我们耕种,将“一年之计”筹策好。正处生命之春的我们,也要像农民一样辛勤劳动,播下幸福的种子,用汗水浇灌,等待秋天收获金灿灿的幸福果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们已经用爆竹惊醒了春天,现在,让我们准备好迎接春天的到来……
第二篇:春节印象主题征文
“春节印象”主题征文:咿呀童言有真“情”“爷爷看家,朵朵回家”,这是我妻侄女的小女孩在春节过后与爷爷道别时说出来的。妻侄女是桃源牛车河人,学路桥的,侄女婿是衡阳杉桥人,也是学路桥的,结婚后安家长沙,有一千金已岁半,乳名朵朵。
一家三口春节回家过年,要赶正月初七上班,初五就要回长沙了。动身时爸爸妈妈奶奶均已上车,见爷爷还未上车,便闹着:“爷爷还没上车”“爷爷还没上车”。她爸妈告诉她“爷爷不上车,要看家”,她似乎已懂,连说了两句“爷爷看家,朵朵回家”表示理解,逗得众人开怀不已。
乍一听,没什么,就是小孩咿呀学语中的一句口齿伶俐而已,但这八个字的简短童言触发了我的思想阀门,话里好像还有更丰富的东东……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家”不是现在这样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家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都是一个“家”的,讲求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所以,不存在“爷爷看家,朵朵回家”这一说。爷爷要看守的家就在这大山深处的毛坪现在可不同了,父母、子女虽说是一家人,但分居在不同的地方。象妻侄女他们一家人可以说就有三个“家”了。在朵朵的印象中,衡阳一个爷爷奶奶,桃源一个爷爷奶奶,长沙一个自己的“家”。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谁看家,谁回家”的问题。还有“家“分得更细的。我认识一朋友,他们俩口子都是退休教师,家有一双女儿,均已成家,大女儿安家北京,小女儿读博美国。小女儿给他们找一加拿大女婿,在沈阳外教,如果她们添一小孩,又会生出“看家”“守家”“回家”的问题。这就是现代社会对传统“家”的冲击。“家”有多处,小孩虽小,她们是能感知的。
“家”有多处,乡村有老家,城市有新家,这就出现了谁“守家”谁“出家”的问题。“爷爷”要“看家”,“我”和“爸爸妈妈”要回“新家”去就业打拼了,因而出现了“老人”守“空巢”的现象。这还是“后辈”在外混得不错的比较好一点的情形,“后辈”们会在城市“新家”安居,给他们的“朵朵”们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她(他)们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给她(他)们一个很好的起跑线。如果“后辈”后混得不乍的,那就会出现另一种“儿童留守”的情况,那将是“我和爷爷奶奶要看家”“爸爸妈妈要捞钱”“拜拜”的话别情形了。其实,童言并不知道什么“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但这一现实对她(他)的影响,她(他)们还是能感知的。据说,朵朵她们一家回长沙后接着去了衡阳。
离衡时也是说了一大串:“爷爷再见,奶奶再见,姑姑再见,哥哥再见”,最后说不了了还来了句“都再见”。昨晚,看了一篇关于春节印象之类的文章,有网友在评论时有一段话给我印象特深:“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躯身,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有了无穷无尽的牵挂……”万家团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传统春节的文化内核。“有家的地方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可安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看来,社会虽然高速发展,但“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会很突出,我们的“乡村振兴战略”还任重而道远哦!
第三篇:春节征文
除夕之夜放烟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大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在除夕夜,我们乡下有放烟花的习惯。放烟花的时间分为两段。
第一段是吃完年夜饭之后。这段时间放烟花流传着一种“早放烟花早发财”。的说法。所以,吃完年夜饭,我就代表全家开始放烟花了。
我首先拿出了最大的“百花争艳”来到了屋外的一片空地上,用打火机将引线点
燃,那引线立即发出“呲呲”的声音。一会,只见一团烟雾伴随着呼呼的响声,旋转着直冲天空。烟雾慢慢地散开,立即出现了一朵朵美丽多姿的杜鹃花。又有一团烟雾旋转着散开,立即一朵朵代表着富贵,高雅的牡丹盛开……那一团团烟雾越来越高,冲向天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快节奏的“呼呼”声,一大片烟雾冲向天空,散开,于是,牡丹、芍药、迎春花、杜鹃花……全来争奇斗艳,整个天空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啪、啪”正当我沉浸在着一片花的海洋中的时候,邻里烟花声打断了我。才发现,放烟花的越来越多了。响亮的烟花爆竹声将夜的宁静划破,五彩缤纷的礼花在空中闪闪烁烁,与夜色构成一幅绚丽夺目而又有几分神秘的图画。
放烟花的第二个时段是晚上12点前后,这主要是辞旧迎新。大约在晚上11点50的时候,外面又传来了“啪、啪”的放烟花的声音,渐渐地,那声音越来越大。我慌忙搬来了一个“迎春纳福”,放在了空地上。但是,我没有急着去点燃它,而是透过玻璃门,眼盯着电视机。“新年的钟声马上要敲响”电视机里面主持人开始倒计时了,我这才把烟花引线点燃。“啪、啪”,伴随着主持人的“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声音,“迎春纳福”的焰火也开在了夜的上空……
“鞭炮声声辞旧岁,祝福声声迎新年”。2012年在鞭炮声中成为了美丽的回忆,祝福所有龙的传人在新的一年里向焰火一样绚烂无比。
第四篇:春节征文
中国春节
主题征文
小议春节
学校:沈阳市光明中学
班级:初三八班 姓名:关文琦
中国春节 主题征文
中国春节,我们民族的节日
沈阳市光明中学
班级:初三八班 姓名:乔鸣谦
主题征文
感悟成长,生活的启迪
沈阳市光明中学
班级:初三八班 姓名:张冬月
主题征文
16岁生日,别样的感悟
沈阳市光明中学
班级:初三八班 姓名:田硕
主题征文
生活告诉我沈阳市光明中学
班级:初三八班 姓名:安旭奇
主题征文
回忆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沈阳市光明中学
班级:初三八班 姓名:赵天齐
第五篇:“春节轶事”征文2019
火堆旁的新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心不同。今年是我二十八年来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出嫁成家的喜悦尚未过去,就得接受在婆家守岁的习俗。今年的新乡由于禁放烟花炮竹显得有些冷清,只有大街上的灯饰、商场里的背景乐在努力营造过年的氛围。
想起老人的一句话,人家人家,有了人就有了家。当新年钟声开始倒计,万家灯火都开始举杯庆祝时,我更加想念位于豫西一个山村里的我的原生家庭。
曾几何时,爷爷还在世,奶奶还身体康健。每逢过年,爸爸他们兄弟三个齐聚老家,孙一代的兄弟姐妹们也从各自工作和上学的城市返回,尽情地叙旧、尽情地玩乐、尽情地让浓浓亲情蔓延在寒冷的天地间,这亲情似乎能带来温暖、融化一切。
由于豫西农村临近山地,居住人口少,温度比城市能低上好几度,且人们不习惯用空调取暖,那么劈柴烧火便成了家家户户过冬的必备手段。柴火哪里来呢?靠山吃山,上山砍来便是。那时候我一放寒假,就央求爷爷上山,一把小斧头、一个轻便的小锯,一辆三轮车拉着在寒风中兴高采烈的我上山砍柴。爷爷的经验一路传授给我:遇到掉下来的树枝能拣就拣,省力为后面的“大活儿”;小锯要把那些枯死的中等粗树枝锯成一段一段的,遇到锯不下来的该用我们的“大家伙”——也就是那个小斧头上了......这些活我跟随着爷爷干的乐此不疲,一点不觉得寒冬之寒意何在。等到了家,还要把木材码的整整齐齐,此时,烧火取暖的冬日假期也就正式到来了。
我一心盼着的是假期,爷爷奶奶期盼的却是春节。春节意味着团圆,意味着常年在外的儿孙都能回家聚在老人身边,再多的寒冷也驱赶不散内心的温暖。一般到大年三十,家里会聚齐十几口人,怕冷的孩子们嚷嚷着烧火烧火,脸上刻着深深笑纹的爷爷倒腾出他收藏一冬的木头,用玉米芯引火,火势一起立刻来上五六根,干燥易燃的木头腾起的火焰温暖而耀眼,迅速吸引了全家老小,大家围火而坐,侃侃笑谈。爷爷不再心疼他的木材,一根一根的往火堆里加,火光闪烁,映红了全家的笑脸,映红了岁数比我还大得多的老房子,也映红了除夕傍晚的天空。那时候,小小的我觉得再也没有比火光更好看的景致了,哪怕城市有满天烟花,也不及家人的乡音和熟悉的容颜更能带来过年的气息。
等到晚餐飘香时,爷爷就放慢加木材的节奏,大火慢慢变成了炭火,火堆旁的我们靠的更近,也更暖和了。这时,家人们会烧馒头用作晚餐时吃。为了干净卫生,我们每人一根筷子插进一个馒头里,手持筷子一头,另一头的馒头凑近炭火上方,烤焦、翻转,再烤焦、翻转,馒头慢慢变成了金黄色,外焦里软,农村自蒸馒头特有的麦香在经火烤后弥散开来,香甜沁人,我们已垂涎欲滴,除夕的重头戏——年夜大餐也正式上桌......回忆告一段落,翻开手机,人们在庆祝团圆的同时也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我想这年味并不是烟花爆竹、吃喝庆祝、旅游度假等所能带来的,而是家人的团圆和亲情的温暖。有家在、有人在,何愁没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