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时间统计法总结

时间:2019-05-13 12:0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时间统计法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时间统计法总结》。

第一篇: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时间统计法总结

时间统计法不仅仅是记录时间的流向,还包含了精力管理,计划管理。个人感觉里面很多理念和GTD也有类似相通之处。

很多人有对金钱记账的习惯,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偶感觉时间尤其值得去记录。因为金钱没了,浪费了,还可以再赚,但时间没了,那可是再也回不来了。

一、时间统计法产生原因

柳比歇夫在年轻时(一九一八年),已经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他善于统计,通过计算得知,为达到目标,需要比常人或现在的自己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他开始找寻方法。

二、过程

他是逐步完善他的时间统计法的。开始,他只是充分利用事情间的空余时间做统计,后来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他不断完善自己的时间统计法。

他通过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考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之路。

最终,他形成了一套集时间记录,总结,计划于一体的系统化工作方法。这个方法包括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对于精力,他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精力旺盛和低迷的不同状态去安排计划,安排事情。

对于时间,他计算出一天可以用于工作的纯时间,用于去完成达到自己的目标。

时间统计法成为了他生活的框架。他在回答自己朋友的质疑时,回答:我习惯了这种方法,没有它,我什么也干不了。(个人认识:胜间和代的书中,多次提到,要有自己的框架,我理解的是应该有自己的系统,柳比歇夫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形成了自己的框架。)

三、达到的效果

 柳比歇夫一生无数的成就。

 获得了大量的时间。确切的说是大量的时间去做达到目标的事。首先是很强的时间观念,让他不浪费时间到无意义的事上,再是做的计划,使柳比歇夫尽可能的不偏离自己的计划轨道。

 身体虽不好,但长寿,一生基本健康。因为他是根据自己的身体规律去工作,投入和产出达到了一定的平衡。他睡眠时间很长,有十个小时;他累了就去休息。这些对身体的投入,保证了他产出时需要的精力。

 证明,如果把才能集中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

 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变化,看书的数量,各种类的比重,时间的具体流向。

 对自己的做事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为做计划时提供很好的参考。比如通过统计总结出自己看一本书需要3个小时,那么在计划时,就将预算中拿出3小时归这本书。

四、时间统计法介绍

他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对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每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

每天记录

什么都记下起始时间,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误差不超过5分钟。

不断看表,无休无止的进行自我工时标定(建议想进行时间记录的朋友,买个便宜实惠的手表带下。毕竟看表比看手机方便多了。看表只需要一抬手腕,看手机需要从兜里掏出来,有时侯还要翻好几个兜。人很多时候会因为偷那么一点点懒而不去做一些事情,当然也包括看表了)。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的到时间的流逝。

小结所用的时间也记录。他的每篇论文都有时间成本(看到有些朋友在用一小时一记录自己时间流向的方法,个人感觉那和时间统计法提倡的稍有出入。应该还是像柳比歇夫那样,什么都记下起始时间为好)。

时间统计法开始时很容易忘记去进行时间记录。这里提供个我觉得可行的方法进行参考:我觉得忘记记录时间,是因为没有形成习惯。只要通过每天的不断提醒,让大脑形成下意识的反应,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第一次提醒。我是每天早上记录晨间日记的,使用的是软件。软件开始有个界面,我上面写了些自己想养成的习惯,每天看一下,设想下什么情况会用到这种情况。这是用到了一个心理建设的作用,就类似运动员在训练时,不断设想自己是在正式的比赛那样子。里面其中一条就是记录时间的具体流向。

第二次提醒。晨间日记里我设了个成功日志,每天记录五件成功的事,里面记上一笔自己记录了时间。一是对自己肯定,二是又在潜意识里重复强调了下记录时间)日记很简短,柳比歇夫只记和自己工作或自身相关的事。国家大事在上面基本没有反应。

记录所用语句很短,只记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尽量少的句子记下做过的事。比如:10:00-10:20,阅读《奇特的一生》。还有就是记录工具便于携带,便于记录的问题。我目前是用一张A4纸进行记录。

每天临睡前进行时间统计。计算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了,花了多少。最后算出基本消耗时间。每天合计第一类的工作时间(他每天的统计,结算,详细到了无情的地步,什么也不隐瞒,什么也不缩小)。

计算的是纯时间,即刨除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毛时间就是用在这项工作上的所有时间,包括纯时间和休息时间。

以下,就是柳比歇夫的日记结构: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年四月七日。

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1.0)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年四月八日。

 分类昆虫学:鉴 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1.0)。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 二十分(0.5)。路途往返–0.5。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 《沙皇的未婚妻》。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每天小结,睡前,纯时间的工作统计,总类统计,分类统计。

每月小结

将这月第一类工作时间,第二类工作时间分别合计出来。然后是第一,二类的工作的详细的一览表。借助图和表的形式。

每月小结,详细统计这月中的时间消耗。模式:总类时间,分类时间,详表。年终总结

根据月小结做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旁边注着数字,又是加又是乘。要求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么变化。

年度总结篇幅巨大,很详尽。什么记录都有。看了多少书,什么书,各国文字的文艺作品看了多少等。

即使月小结中已详细记录,年度总结中也再统计一遍。把所有干了的,读了的,看了的统统收集到一起,加以计算,分门别类。一年来的工作和休息,简直什么事都要结算累计。例:娱乐——六十五次。接着列清单,列举看过的戏、电影、听过的音乐会、参观过的展览会等等。

年度总结有个欠债的账单,列着每月看完的书留下的尾巴。每年重复一次,没有减少。

每份小结、总结的末尾都注明了他们的代价:花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柳比歇夫是统计高手,他的方法应该是借鉴了统计学中的一些方法,我目前还没有看统计学相关知识,不过感觉,应该了解下相关知识,在统计总结时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看到有网友用Excel做统计总结,不错的主意,自由定制性很强。我刚想到用家财通记金钱的软件来记录时间消耗,还在试验阶段,不晓得效果咋样。呵。我把时间消耗去向先分成两个主类:精力积累和精力消耗。精力积累又分为基本活动和磨刀之举。基本活动包括睡觉,吃饭;磨刀之举包括健身,小憩等。还不成熟,有待完善。

五、有关计划

计划有月计划,年计划,五年计划。

月计划

先是通过时间统计法,了解到自己每天,每月能用于工作的时间有多少,以此为标准容器;通过时间统计法,还了解到自己做每样工作需要消耗的时间,于是以这两个标准,安排工作和活动。

每天分为必须活动,非必须活动。睡觉,吃饭、这是必须的标准活动。一般约消耗十一二个小时;非标准活动,即办公、学术工作、娱乐等,约占十二至十三小时,这是毛时间。纯可利用时间是十小时,分成三个单位,或六个半单位。根据自己身体的节律,精神状态去安排工作、活动进行计划安排。

这样每月预算三百小时。总结、计划占百分之一,顶多百分之二,即三到六个小时。计划就是挑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各得其所。

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我觉得是说时间花费的多少和工作的重要,紧急程度相符)。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一天至多干七八小时。除最富于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所有规定的工作量都竭力完成。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作、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等)。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我觉得,第一类工作和第二类工作的的分类方法,应该是以他要达到的生物学目标为标准。

年计划

总结完上一年,就该制定下一年计划了。下一年计划是根据柳比歇夫提出的任务大致安排的。

五年计划

除年度计划,他把一生时间,制定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做个总的鉴定。

做月计划,年计划,五年计划,总结时比对完成情况,原因是什么。

六、柳比歇夫的读书方法

 写很多东西,备而不用(写的过程就是整理自己思路的过程,就像《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中介绍的,要去写出来,与人共享)。

 读的慢(但由于做摘要,所以不容易忘记)。

 不太了解的书,尽量做摘要。重要的论著,摘要详尽;最重要的论著,要写个提纲,评论性简介。

 读的东西很多,很杂。反映出来就是柳比歇夫即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

七、柳比歇夫的分类方法

他用各种各样的体系,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保管资料的体系,通信的体系,保存照片的体系。

凡他碰到的东西,他都想加以分类,把他们相同和相异的程度确定下来(相同和相异是分类的标准)。

很多科学家认为,事务性的工作并不是分散精力,而是利于创造的一项条件(条理清楚了,利于大脑摆脱杂事的束缚,集中精力到当前工作中。有点GTD的味道)。他对自己的文件进行分类,装订成册,信件、手稿都用打字机重新打过。把形形色色的杂志中需要的文章另行分类,装订成册。书籍,特别是杂志上的单篇文章,如果不编入系统的体系中,往往就会湮没在浩瀚的藏书中。

通过目录卡片,登记自己收藏的文章、书籍和小册子。目录卡片有个总的索引。柳比歇夫把事务性工作看成是休息,是享受。他做这项工程浩大的工作是出自他的需要,出自工作的需要。

八、柳比歇夫根据自己的工作和身体情况,总结的几条规则 

 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休息 不同内容书籍交替着看 睡的多,一天十小时左右 累人工作和愉快工作结合在一起

这几条守则是按他自己生活和身体的特点拟定的。他研究自己工作能力的心理特点,研究最适合自己工作能力的日常生活制度。一切服从于生物学,凡是无助于此的,一概置之不理。

九、柳比歇夫对待时间的态度

柳比歇夫热爱时间,珍惜时间,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他不但尊重和热爱现在,而且尊重和热爱过去。他强烈感受到时间与时间之间的联系。

他为自己订出了一些道德上的禁令,规定了使用时间的道德限制。在什么地方有权使用时间,什么地方无权滥用。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和满足虚荣心上。

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莫法特休息法(记得以前看到过,李敖是通过拖地,做家务调剂自己的工作,当做锻炼身体)。

第二篇: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读后感

最近又重读了格拉宁写的《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结构很散,就像几篇博客合订的一样,但勉勉强强还是勾勒出柳比歇夫这个奇人和他奇特的一生。

柳比歇夫是谁?没听过?其实我也是在豆瓣和亚马逊闲逛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然后才认识了这个人。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在历史、哲学、数学、生物多方面有学术贡献的俄罗斯教授。他有一套时间统计的方法,通过做计划他完成了超越常人的大量工作。他对时间充满敬畏,他写各种总结,然后自己向自己做报告。为了完成他20多岁时立下人生目标,他用时间统计法来指导生活,制定详细的计划并踏踏实实地执行,在学术和道德上都取到人们的认可。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活得很累,一板一眼的,但考虑这样的事实:白天你按部就班地上班完成工作,但一下班你突然不知道干什么好,哪里热闹就去哪里围观,上上网看看电视剧一晚就完了,日复一日你又觉得很没意思,你说你希望能学某种技术或做某件事,但你总觉得没时间。其实这一切就是因为你不珍惜时间,你也没提出合理的计划并不断执行修改。

我觉得一个人小的时候可以自由一些,多接触不同事物,等大了些就应该提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制定计划而为之奋斗。比如你想成为作家,每天就应该强迫自己写一定量的字数,刚开始可能憋半天才写半篇,但久而久之你会慢慢找到写作的感觉。又比如你想变得更健康强壮,你只要规范下一周的食谱和每天的作息时间,每周再花三四天每次一个小时来锻炼,不知不觉你的身体就会越来越棒。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这个时间统计方法显得很重要。日常生活中你接触到太多信息,如何选择?你想做的事情太多,怎么办?如果你什么都想做的话,你将发现自己每天活得很累,而当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你才能分清主次,做你该做的事,才能踏踏实实地经历生活,享受生活。

最后,向柳比歇夫致敬!

第三篇: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大总结)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概述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是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

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个人时间定量管理的方法。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要点

⑴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记录,而不是补记的。准确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

⑵切勿相信凭记忆的估计,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

⑶选择的时间记录区段要有代表性;

⑷及时调整时间分配计划。在检查时间记录时,要找出上一时段计划时间与实耗时间的差,并以此为根据,对下一时段的时间耗用予以重新分配;

⑸坚持就是成功。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步骤

⑴记录。运用各种各样的耗时记录卡准确地记录时间耗费情况。工作记实表,真实准确;

⑵统计。每填完一个时间区段后,对时间耗费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看看用于开会、听汇报、检查工作、调查研究、走访用户、读书看报等项目的时间比例有多大,并绘成图表。

⑶分析。对照工作效果,分析时间耗费的情况,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浪费时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做了不该做的工作;做了应该由别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费别人时间的工作;犯了过去犯过的错误;开会和处理人事关系时间过长等等。

⑷反馈。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消除浪费时间因素的计划,并反馈于下一时段。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学生时代就曾听过这样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一直以来没有找到它的出处。最近阅读了一本老书,前苏联作家格拉宁所著的《奇特的一生》,从书中发现了这段话,甚是欣喜。原来它是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关于时间的一句名言。

《奇特的一生》是一部描写真人真事的文献性小说,由前苏联作家格拉宁发表于一九七四年,书中讲述的是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献身科学的故事。从一九一六年 元旦开始,二十六岁的柳比歇夫便实行一种“时间统计法”。他每天都要核算自己的时间,一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年终一总结,直到一九七二年他去世的那一 天,五十六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柳比歇夫在短促的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内容涉及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作家紧紧抓住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这一点,夹叙夹议写成的这部小说,虽然已经是三十多年前问世的一本老书,但是至今读起来仍然受益匪 浅,我一口气读了两遍仍然感觉不够,还需要反复多读几遍。

让我们看看柳比歇夫是怎样进行时间统计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年四月八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0.5)。路途往返——0.5。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从这两天的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出柳比歇夫是按照:地点-日期-工作任务-耗用时间,来记录一天的工作时间,并对当天的基本工作时间进行合计。

柳比歇夫将工作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基本工作,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第二大类 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他每天只合计第一类基本工作的时间,每个月底再讲这一个月的基 本工作时间加起来,每月一小结。

请看柳比歇夫的每月小结是怎么做的:

“基本科研 ——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分类昆虫学 ——二十小时五十五分

附加工作 ——五十小时二十五分

组织工作 ——五小时四十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一百三十六小时四十五分”

柳比歇夫对每一中类工作的时间统计,也非常清楚。例如“基本科研”这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包括什么内容?用在什么上了?请看:

“1.分类工作——《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 ——六小时二十五分 2.杂事 ——一小时○分

3.校对《达达派研究》 ——三十分 4.数学 ——十六小时四十分

5.日常参考书:里亚普诺夫 ——五十五分 6.日常参考书:生物学 ——十二小时五十五分 7.学术通信 ——十一小时○分 8.学术札记 ——三小时二十五分 9.图书索引 ——六小时五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柳比歇夫月度小结细化到每一小类工作的时间统计,例如上述的第六项“日常参考书:生物学”,究竟看了哪些生物学的参考书呢?请看: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三百七十二页,看完(共十六小时五十五分)——六小时四十五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九十一页 ——二小时○分 3.P.贝尔格的手稿 ——二小时○分

4.聂考洛,奥斯维尔陀,十七页 ——四十分 5.拉特纳的手稿 ——一小时三十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十二小时五十五分”

柳比歇夫每年年终还要花上十七八个小时进行总结,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完成,为什么„„

请看他的总结:

“第一类工作 五七○(五**•五)

路途往返 一四○(一四二•○)

交际 一三○(一二九)

私事 十(八•五)”

注:括号外是计划时间,括号内是完成时间。

“„„一九六六年,第一类工作共计一九○六小时,原计划为一九○○小时。与一九六五年相比,增加二十七小时。平均每日五•二二小时,即五小时十三分。”

“俄文书共读五十本 四十八小时

英文书共读二本 五小时

法文书共读三本 二十四小时

德文书共读二本 二十小时

七篇论文付印„„。

“„„由于长期住院,阅读的时间自然多了,但主要工作的计划还是超额完成了,虽然有许多事没有办好,例如《科学与宗教》一文占用的时间要比原先预计的多四倍。”

除了总结外,每过五年,柳比歇夫还把这五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一九**至一九六八年„„在跳甲属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如果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论述大田跳甲属的专著,就满意了。搜集完毕,但我并不指望在 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能确定各族系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虽然在形式上我哪一项都是连一半也没有完成,然而各项工作都有显著的进展„„”

柳比歇夫为什么要这样对时间进行统计?正如书中所言:“应到学会计算一切时间”。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事实上人们真正 用于工作、学习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像柳比歇夫这样惜时如金的人一天至多能干七八个小时。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惊呼时间不够用,但是我们每天曾在一些琐碎小 事或杂事上浪费掉了大量的时间,而这一点恰恰不被我们查觉。柳比歇夫用他的时间统计法对所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来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良好习惯。

时间统计事实上是对计划进行总结,它是制定下一个计划的基础。“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象某些研究所那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柳比歇夫在对当月进行总结完成后,就为自己制定下一个月的计划;在对当年总结完成后,就为自己制定下一计划。除了计划,柳比歇夫还将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

“制订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看二十——三十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四—五页,有时更少。”

“所有看过的东西,我都要仔细研究。怎么研究?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大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定出一定的量。” “如 果认真办事,实际工作时间对预定工作时间的误差一般为百分之十。需要做摘要评论的书,常常没有完成预定的数目,拉下很多。兴趣往往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欠 了很多债,一下子还清又不可能,结果就完不成计划。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是由于工作精力暂时衰退。完不成计划也有外界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我的工 作有必要做计划。我以为,我所取 得的成就,有许多是靠了我的方法。”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柳比歇夫在时间的安排上也有一些独到之处,正如他所言:

“我在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常常出差。一般我要带一定数量的书上火车。如果是长期出差,我就把书打成邮件,寄到一定的地点。带多少书,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决定。”

“我在一天之内是怎么安排读书时间的?清早,头脑清醒,我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在路上看书有什么好处?第一,路途的不便你感觉不到,很容易将就;第二,神经系统的状况比在其它条件下良好。”

“坐电车,我看的不是一种书,有两三种书。如果是从起点站坐起(例如在列宁格勒),那就可以有位子坐,因而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写字。如果电车很挤,有时候只能把着扶手杆勉强站住,那就需要小册子,而且要比较轻松的。现在列宁格勒有许多人在电车上看书。”

对于时间管理,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柳比歇夫还有五条时间守则: “1.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睡得很多,十小时左右;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德鲁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曾有这样一段话:“‘认识你自己’这句充满智慧的哲言,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真是太难理解了。可是,‘认识你的时间’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

柳比歇夫正是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认识了他自己的时间,在他短促的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成为了一名卓有成效的科学家。他不愧为我们今天值得一生学习的楷模。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也称时间管理记录统计法)

要想管理自己的时间,首先要了解自己时间的消费状况,这就需要把自己的时间消费如实记录下来,经过分析,从中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并对症下药,制定出消除这些因素的措施,达到管理时间的目标。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是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对个人的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字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耗费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注意要点是:

① 保持时间纪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纪录,而不是补计的。准确是要求纪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

② 切勿相信凭记忆的估计,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

③ 选择的时间记录区段要有代表性。

④ 及时调整时间分配计划。在检查时间纪录时,要找出上一时段计划时间与实际消耗时间的差,并以此为依据,对下一时段的时间耗用予以重新分配。

⑤坚持就是成功。

记于2009年10月8日星期四

下载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时间统计法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时间统计法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