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锋精神的时代嬗变
雷锋精神的时代嬗变
杨晓华
2013-3-12 6:25:21来源:2013-3-11 中国文化报
雷锋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孕育出来的阶级感情、国家忠诚和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的内涵从1960年被宣传和弘扬以来,随着时代主题的改变,历经了数次演变和集中阐释,但是从党和国家到平民百姓,比较一致的理解,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雷锋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二是,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雷锋具有强烈的利他观念,热爱集体,大公无私,不计名利,不怕吃苦,助人为乐,甘于奉献;三是,在个人生活作风上,雷锋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高度尊重人类的劳动成果,爱惜一草一木、一粥一饭,反对滥用损坏,反对铺张浪费;在人生的职业选择和操守上,雷锋爱岗敬业,把工作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甘当革命队伍的“螺丝钉”。在50年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雷锋精神的这些不同方面,基于不同的时代潮流和思想文化背景,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凸显了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作为无产阶级道德典范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雷锋精神的最初发现和传播,是在1960年。新兵雷锋入伍后,省吃俭用,把节约的钱捐献给遭受洪灾的困难群众,引起部队领导关注。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发表了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的批示,号召大家像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开始成为一个平凡岗位上的道德典范,在局部地区为人们熟知。1962年,雷锋不幸因公逝世。1963年,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运动成为遍及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全民行为,为一个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丛生的年代,凝聚了人心,提供了精神动力。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整个国家很快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统领,在对雷锋的宣传和学习中,雷锋的阶级身份被首先强调,学习雷锋也主要是强调其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中,共有四段唱词,其中三段都提到了“革命”,分别是“忠于革命”、“愿
做革命的螺丝钉”、“继续革命当闯将”。1964年的电影《雷锋》中,雷锋的思想觉悟是在阅读毛泽东著作中迅速提升的,而影片展示的画面中雷锋阅读的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影片中,雷锋被塑造成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高、大全”的共产主义战士。因此,“共产主义的好战士雷锋”的主要价值被定位为激励每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坚持革命路线,尤其是在思想灵魂深处划清阶级界限,以便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勇斗争。这种完全的阶级视角下的雷锋形象,虽然适应了当时的大众情绪和社会心理,却是在极左的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树立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作为人生价值典范的大公无私的雷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个国家拨乱反正,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无论是在推进国内的商品经济的进程中,还是在吸引外资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实践中,长期生活在集体和公共体制下的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产生了人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迷茫。商品生产和交换,必然要求人们更新对“金钱”“资本”和“效率”的观念。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人的欲望是好还是坏?类似问题,不断成为公共话题。
学雷锋活动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在人们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对雷锋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品格的反思和学习,事实上起到了合理引导社会价值取向,防止拜金主义和庸俗哲学腐蚀和破坏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1983年3月4日,为了纪念学习雷锋活动2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雷锋是“高尚、纯粹人的代名词”,批评了对共产主义理想“虚幻、渺茫、境界过高”的论调,指出在新的条件下,讲究“权、责、利”,“决不意味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一切进步的中国青年都应逐步树立其超出庸人眼界的道德观、幸福观”。
作者的态度明显表现出维护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大局的条件下,对雷锋式人生价值的坚守和期待。
上世纪90年代,作为富有公益精神的奉献者雷锋
90年代初,中国全方位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的利益机制在生产和社会资源分配中逐步上升到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多数人都被卷入市场经济
大潮,成为讲求合理个人主义,追逐正当个人利益的主体。市场的逐利本质和雷锋的大公无私的道德追求之间,显然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但是,在社会的公共产品领域,在经济杠杆无法达到的思想道德领域,雷锋的公益精神仍然具有特殊的道德感召力。1996年由刘佩琦主演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受到观众的热捧,说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人们价值观的深刻转变。而雷锋战友对雷锋精神的坚守之所以能够深刻地打动人,也说明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侵袭下,保持精神世界纯洁和完整的美好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阶段,雷锋精神被创造性地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公益价值观结合起来,在青年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至2002年初,全国累计已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的誓词被定为:“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其精神内涵和雷锋精神一脉相承。以至于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用“好人好事”这样的传统词句来定位志愿服务的特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追求迅速多元化,人们不再从单一的角度理解和感受雷锋。诸多真实历史细节的披露,也把雷锋从一个光辉完美的英雄形象,日益改变成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个性和多样化个人世界,品德高尚,积极上进的好人形象。尽管雷锋的名字依然可以召唤很多人心目中的善良和温存,但是对于身处市场社会的许多人来说,雷锋只是被珍藏于内心,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在新世纪,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坐标的雷锋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双刃剑作用,在经济力量空前增强的情况下,思想文化的建设却明显滞后,特别是在广泛的社会公共领域,已出现了触目惊心的价值紊乱和道德失范。这种紊乱和失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大国形象的突出因素。雷锋精神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怀抱中孕育和充实起来的深入人
心、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坐标,再次被党和国家提倡和弘扬。
刘云山同志在参加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时明确指出:雷锋已离开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始终镌刻在人民心中,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代表着社会的道德理想,体现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时代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市场经济尽管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要基石,但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远远不是市场经济本身可以解决的,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和发展好这个家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毫不亚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道德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具价值引导和生活实践的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幸福与和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更加真诚地仰望雷锋精神。
第二篇:雷锋精神及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及时代内涵
一.摘要
雷锋精神秉承中华民族精神,是当今最具有活力的一种时代精神。本文立足于当今现状,诠释了雷锋精神在当代的重大意义,讨论了我们当代人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二.关键词
雷锋精神时代意义践行
三.引言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雷锋精神“过时论”、“超前论”、“同市场经济对立论”等观点也不绝于耳。
本文分析了雷锋精神在当代的意义,旨在讨论在当代如何发扬雷锋精神。
一.雷锋精神的时代化的意义
1.雷锋精神时代化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雷锋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待工作和劳动,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范。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他总是把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处处关心同志、帮助同志;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的火热”,组织上分配干什么,他都不讲条件,不讲报酬,一心一意地去做。在他一生经历的农、工、兵三条战线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对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具有重
要促进作用。
2.雷锋精神时代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雷锋有句名言:“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锋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他一生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帮战友们洗床单,给战友家寄钱,这些平凡的小事感化着我们每一个人。雷锋这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精神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需要的。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用雷锋精神调节人际关系,能够使人获得友谊、支持、理解,得到内心的慰藉,提高自信和自尊;有助于弥合人们心理之间的差距,减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淡化社会攀比意识,建立真诚待人、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的和谐人际关系。
3.雷锋精神现代化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雷锋积极献身祖国建设的精神,成为几代人为理想奋斗、为社会奉献的旗帜和榜样。当前,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最需要雷锋式的建设者。实现雷锋精神时代化,用雷锋精神武装人们的头脑、增强人们服务社会的本领,促使人们多谋科学发展之策,多做求真务实之事,对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当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雷锋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正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人怎样向雷锋学习。
1.郭明义同志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恪尽职守、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构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在鞍钢工作的29年里,郭明义先后在6 个岗位履行职务。有人说他“ 越干越基层、越干越辛苦”,但他无论做什么,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工作当事业,把职责当生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累计为企业献工1500多天,为企业节约增效3600 多万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弘扬雷锋精神和郭明义精神,就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远大理想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扬主人翁精神和“ 螺丝钉”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坚守责任、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学以致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职责的新业绩。
2.郭明义同志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知荣辱、献爱心、促和谐”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高地。郭明义把道德实践与幸福指数紧密联系起来,深刻体会到:“每做一件好事,都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他先后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余元,救助困难学生近200名,3次把福利分房的机会让给困难职工,无偿献血累计达6万多毫升,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他发起成立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发展到4.6 万多人,参与奉献活动的超过10 万次。郭明义精神是对雷锋精神的历史继承和发扬光大,是和谐社会道德高地的理念标识和行为标识。弘扬雷锋精神和郭明义精神,就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幸福观,倡导团结友善、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礼让宽容等道德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人们道德观念的升华、文明习惯的养成;就要推出覆盖各领域各层次的道德模范群体,激励人们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培育知荣辱、献爱心、促和谐的社会风尚和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三篇: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41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提词,让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家喻户晓、熠熠生辉。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使3月5日这个原本平凡的日子,变的不再平凡;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使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高速发达,物欲流飞。雷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雷锋和他的精神仿佛也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言论,人们的心中也出现了一种困惑,“现在还有雷锋吗?”“雷锋精神还有必要与我们同行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之震撼,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何其担忧。因为这不但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漠视,更是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冷漠。
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它代表着先进的人生观:“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道德观:“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细小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它是一股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时代的界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历史局限,成为了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的名字已经超越了国界和疆域,全世界的人民在不同的国度用不同语言读着他的故事,在不同的岗位怀着同样的真诚学着他的精神。美国人说:“雷锋属于世界。”巴西人说:“雷锋应是精神领袖。”日本人说:“要像雷锋那样生活。”美国专门成立了学习雷锋研究会,泰国政府专门翻印《雷锋》图书发给国民学习,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悬挂着五位“英雄像”,首位就是雷锋。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有什么理由能让这种伟大崇高、流传世界的精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什么理由不去成为传播和学习雷锋精神的生力军;有什么理由不高挚着雷锋精神的火炬与时代共同迈步。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我们都需要雷锋,都需要雷锋精神,在时代车轮高速运转、人类压力与日聚增的今天,留一些时间给我们需要静化的心灵,细细品味和感受雷锋精神的实质。当别人困难时请伸出援助的双手,传播雷锋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本职工作。传播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面对人生之路的坎坷,勇敢的披荆斩棘走向成功,传播雷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传播雷锋克己奉公、顾全大局的精神。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世纪,在对美好道德风尚的追求中,更需要倡导雷锋精神,更需要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人民呼唤雷锋精神。让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珍视这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让雷锋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更加清晰明亮!引领着人类健康成长,社会稳步发展。
有人说,当今时代已不再需要雷锋了。现在的中国是市场经济,在这个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谁要是不为自己着想,那他根本就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在很多人看来,挣钱是第一目的,我有钱了,管你下岗、失业,管你饿死、冻死!因此,学雷峰的日渐其少。
我们的时代真的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恰恰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没有减弱雷锋精神的光芒,反而为雷锋精神的弘扬创造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也是诚信经济,它的运行机制和运作理义同雷锋精神并不相悖。比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是一个必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需要艰苦奋斗携手合作的团队精神;再比如,商品生产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遵循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等原则。道德情操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社会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而且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发挥更突出、更重要的作用。
其实我们没有经常的提及雷锋,并不等于雷锋就远离我们而去,在我们身边,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无数雷锋式的人在行动着。《感动中国》里的丛飞为了一句承诺,十几年来一直资助失学儿童,花了百万元,还欠下一身债;进城打工青年魏青刚不顾生命危险三次下海勇救落水者等等。
现实生活中,雷锋精神也无处不在:帮助人扶起倒下的自行车,帮别人捡起丢在地上的文具盒,帮别人找寻丢失的东西,帮别人提起沉重的行囊,帮别人拾起地上的垃圾,一件件小事,但是从中也可以体现出雷锋精神。
我们的人民怀念雷锋,我们的时代呼唤雷锋,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雷锋式的新人。今天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在谋生时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也会帮助别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一种可贵的雷锋精神。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也是一种可贵的雷锋精神,还有一切自己活得好,也让别人活得好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贵的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创新。一句话,我们不仅需要,还应大力提倡雷锋精神。
有雷锋的社会,生活更和谐更美好。
第四篇:雷锋精神时代意义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毛主席曾说过:“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雷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真、善、美的统一。在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层面上,雷锋精神所蕴涵的一般价值目标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对于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来说,它蕴含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从社会对个人所规定的责任和使命的层面上看,雷锋精神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精神最核心的价值理念。雷锋精神所体现的集体主义价值理想,是在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中提升集体价值的双赢互动理想。正如雷锋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正是实现社会和个人“两个价值目标”完美统一的有效路径。
价值的现实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价值现实是雷锋精神最本质的价值属性,是其理想性的价值规定达到客观化、现实化的一种价值事实,是一种实然性价值存在。可以从“质” 和“量”的层面上分析。雷锋精神价值现实的“质”是指雷锋精神所具有的先进性的内在价值,在其现实性上所达到的最佳价值境界。雷锋精神价值现实的“量”,是指它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在现实中所能达到的客观效度。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弘扬雷锋精神,达到义务与权利、为社会、他人与有益于自身的统一,就必须把握雷锋精神“质”和“量”的规定性,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紧密结合起来。
价值的实践是知与行的统一。遵循知行统一原则,关键在于把握实践这个中心环节。实践是知之源泉和动力,是检验其知是否具有真理性和行为是否符合真理要求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要德才统一,“德”是前提,是方向,它决定着“才”的价值实践程度。
价值的维度是历史与空间的延伸。雷锋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一个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由个别到普遍、由局部向全局辐射的过程。每年的三月份是学雷锋的日子,且学雷锋已经陪中国人民走过了49个春秋,也出现一批又一批的活雷锋,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骄傲”的那些英雄们,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无名英雄们。
可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下,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有些人不但缺乏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外,连一些基本的道德也不存在,近年来的“三聚氰胺”“染色馒头”“发霉豆芽”等等。。这些商家为了得到最高的利益,侵害消费者的权利,这种行为与雷锋精神的“真,善,美”完全脱轨。更搞笑的是听过一则报道:说某地的一家派出所在值班期间突然来了一个中年男子,说自己在某天在马路上扶了一位老人,那老人说会让感谢他的,他就扶起了这位老人,第二天这位男子就跑到这派出所要一面乐于助人锦旗。这报导听完后一开始就感觉好笑,可是再想想,如果这位老人不答应或者没表态要感谢这个男子的话,这男子还会去扶这老人吗?其实扶一位老人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了,可是又有另外一种情况出现了,在马路上扶老太太一定要有一个证人才敢扶了,因为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老人是“扶”不起的,像徐老太太这样的人也不少。因为这样的彭宇案,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焦虑。因为乐于助人也会造成自己巨大的麻烦,像这位徐老太太,如果知道会是这样的一位老人,还有谁敢扶。因为这件的事情报导出来了,现在的人都会有种顾虑了。我们要唤醒雷锋精神,不能再让英雄流泪。我们需要的仍是一个公平,公正,爱恨分明,是非分明的和谐社会。这样也许就不会发生小悦悦的悲剧了,而对于那些过路的人除了一些道德的谴责,其他还能怎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经济的发展有着两面性。可能社会压力过大,人们有时候会把道德先放在一边。虽然每年的三月份是学雷锋日,可是学雷锋真的就在三月份吗?答案是否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地区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风范,不培育文明风尚,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我们时刻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助人为乐,这真的是很正确的,每当帮助别人后不管有没得到赞赏,自己内心还是会很愉快的。
可是现在有很多人怀疑雷锋做好事不是很真实,可是我想说的是,不管是真是假,我们学习的不但是雷锋的人,更重要的是学习雷锋的那精神,毕竟雷锋走了很久了,可是这种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虽然有些人做好事是为了名和利,有些人做好事被伤害,但是,世界上还是好人多的,雷锋精神在当今仍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我们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因此,全社会学习雷锋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的时代意义,不仅不可忽略,而且应当大张旗鼓地弘扬光大。
思政3班
李林
第五篇: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团委、学生会致全体同学的一封倡仪书
红星中学全体共青团员、同学们:
今年,三月五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42周年。42年来,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镌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那种助人为乐、舍已为公、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风尚在全社会得到发扬。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重新确立雷锋精神,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更为强烈的时代需要,雷锋同志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在党和人民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在雷锋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体现了我国青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优秀品质,正是这些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汇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雷锋精神。
所谓雷锋精神,就是忠于党和人民,舍已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就是立足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工作和学习中创造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就是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在当前我校争创“五个一流”学校的潮流中,更需要雷锋精神,为此,校团委、学生会号召广大共青团员、同学们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这一代人仍然以雷锋为榜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美德。
学习雷锋,就要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做为我们学生就要为社会、为学校做出贡献,我们的学校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离“五个一流”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应多考虑如何为红中、为社会多做贡献。立足学习,学会做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创“五个一流”学校多而努力奋斗!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树立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有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按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事事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想到他人,努力学习、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全面发展,为社会和学校多做贡献。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在学校、在社会、讲社会公德、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发扬风格,助人为乐,以点滴做起,为红中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校,在社会,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让三月的春风吹遍校园,温暖师生的心灵,高举雷锋精神的火炬,必将使我们的校园、社会更加美丽,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和谐。
共青团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红星中学唱响“雷锋之歌”,时代需要雷锋精神,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团委、学生会
200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