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人文关怀在企业管理中闪光——《星巴克体验》读后感
让人文关怀在企业管理中闪光
——《星巴克体验》读后感
通过阅读《星巴克体验》一书,让我对星巴克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营销方式等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星巴克能够从西雅图街角的一个小咖啡店发展成为全球咖啡帝国,其秘密究竟来源何处?有人将星巴克的成功经验总结为三点:一是高品质的咖啡;二是口碑营销策略;三是强大的经营复制能力。本人认为:无论是对咖啡品质、口碑营销还是自我复制,都源自于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诠释。就像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所说的那样 “星巴克的崛起靠的不是营销技巧,而是经营人的事业”。在《星巴克体验》一书中,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情味儿”,让人感觉到体贴、关怀与尊重。
商业银行与星巴克咖啡店同为服务性行业企业,可以通过借鉴甚至是复制星巴克的管理理念,让“人文关怀”发挥效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管理体现价值。本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汲取星巴克以下成功经验:
一、营造可预见的客户体验:
在服务性行业,提升顾客的体验是为企业增值的一味灵药。客户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对企业服务的认同,客户对企业品牌的口口相传,其效果胜于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星巴克对营造可预
见的客户体验的理念贯穿在了店内环境布置、产品质量控制、提升服务质量等各个细微之处。星巴克客户体验的精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星巴克骄傲于自己提供的世界最高品质的咖啡,这些咖啡来源于非洲、中和南美洲、及亚太地区。为了加强它严格的咖啡标准,星巴克尽可能地控制供应链——它直接与各个原产地国家的种植商合作,购买新鲜咖啡豆,监督公司各种混合和单品咖啡豆的惯例烘焙过程,控制分销到世界各地的零售店。
(二)提供超一流的服务:
星巴克的目标是让经过门口的人们都能够有一种振奋的体验。正如星巴克一位员工所言:“我知道星巴克非常重视超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是不够的,我们的势必要达到超一流才行。我们之所以能够招揽那么多的顾客,就是靠我们服务质量的魅力。”
(三)提供舒适的环境空间:
星巴克努力营造博人好感的氛围,让享受独处以及三五好友聚会的人们愿意留下来。星巴克努力营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温馨空间,让人们在家庭、工作空间区别开来,让人们作为心灵休憩之地。
二、营造全员分享的员工体验:
在服务性行业,员工无疑是企业最大的价值。星巴克奉行一种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理论,认为员工的价值大于客户的价值。如
果每位员工都能够理解企业所关注的价值,并能够带着各自的创意和激情来实现这些价值,那么企业一定能够大获裨益。星巴克坚持营造一种全员分享的员工体验,让员工有主人公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认为自身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星巴克营造员工体验的精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提供快乐的工作环境:
星巴克领导者认为,积极向上、充满快乐的工作环境,是培养活力四射、全心投入员工的土壤。员工与人互动、享受工作、心情愉悦的态度是会为顾客体验增益的。星巴克的管理者们会通过挖掘并表扬员工优秀品质、肯定员工工作业绩、接纳员工建议等方式让员工获得自我肯定,同时在工作当中找到快乐。2、提供多样的员工培训机会:
对星巴克而言,每位员工都是构成品牌的一分子,在消费者心目中都代表着星巴克,因此,星巴克不断地提高和丰富教育培训资源。员工可以得到包括顾客服务技巧、店内工作技能、训练领导技能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星巴克还为所有的员工设立了“咖啡大师”和“咖啡公使”的认证通道,每年评选出对咖啡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员工,授予他们这两项荣誉。
3、提供员工职业发展空间:
星巴克认为,保证提供足够的工具和资源,以及激励措施来帮助员工成长,是一个企业无可推卸的责任。企业需要全力帮助员工建立未来的职业发展机会,这样员工在每天与客户的相处中
才能建立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情感交流,这也是维持良好的星巴克体验的关键。
作者: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员工
第二篇:人文关怀在细节中闪光
细节关怀,润物无声
牛首一中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就是在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绿色的畅想,一朵云推动另一朵灵动的思绪,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沉睡的美好!这份爱心,就在那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若干年后,回首时,我会发现,在人生之路的两旁,原来留下了这么多姹紫嫣红的回忆,在心底酝酿,酝酿出缕缕袅袅不绝的芳香。
一、一卡一桶,关爱悄无声息。大家知道,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校建设、管理、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应渗透人文关怀。而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为了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开设阳光窗口。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学校,衣食住行一样不少。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况且学生又在生长发育期,所以在饮食上一定不能马虎。我校除了定期向特困生捐款,每月存卡一次外,还有一个小小的举措:开设一元套餐阳光窗口。细心的老师发现,到了周五,有些家庭条件不算好的学生就不吃午餐,将钱省下来,而这样做对其身体影响是巨大的。学校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专门设置了一个阳光窗口:周五一元套餐。这一窗口方便家庭条件不算好的学生就餐的学生。这一窗口开通后,开始很拥挤,后来在班主任的暗示下,秩序井然了。阳光窗口的开设,无声地帮助了一部分自尊心较强的学生。2.摆放桶装水。学生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饮水问题。水是生命之源,以前我校烧锅炉时为学生提供免费开水。现在学校绿化美化不烧锅炉后,每个教室里都装了直饮水设备。但是直饮水仍需要刷卡,有些学生为了省下那几毛钱甚至便秘。班主任了解这一情况后,利用卖废品的钱买桶装水,为学生免费开水。这两种水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这春风化雨的关怀,不仅让学生喝到纯
净水,还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3.设立岗位牌。我校是寄宿制学校,除了牛首地区的学生外,还有龙王、黑龙集、襄阳、老河口都地区的学生。家长把孩子送到我校,就是图个方便,放心。可是为了这一放心,我校教职工可没少操心。学生只要在校一天,我们就要负责他24小时安全,包括放假离校。我们担心学生在校呆了一周,一出去就想撒欢,因此,在学生的离校的各个路口都设立了岗位牌,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我校从小事做起,尊重学生自尊,彰显学生个性,于细微之处加强了学生的人文关怀,起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二、一言一行,尊重蕴含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灵。心灵就像高山一样,你对着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面也会出现山谷的回音:“我尊重你——”我们高扬尊重学生的旗帜,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去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以真情的付出,赢得学生爱老师、爱校园、爱学习、爱生活的回应,让全体学生在爱的阳光和雨露下展示生命的蓬勃,展示向上的美好。
1.尊重,批评的技巧——课堂上的小插曲。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教学日志:记得一次课堂上,我看到唐龙同学的坐姿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双手也在桌子下面鼓捣着。我以凌波微步的身法来到了他身边,双手朝他桌子下一伸,哇,原来是一件手工制作半成品。他用练习本纸卷成细条条当骨架,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而且还有窗户。看到学生这精美绝伦的作品,我笑了笑对他说:你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双手灵巧,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杰出的工程师。不过,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房子更坚固、更广大,我们现在是不是得把基础打牢?下课了再继续完成你的作品,好吗?唐龙同学听了之后点点头,从此他上课再也没有做小动作了,并且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教育,与其说是让孩子得到什么,不如说不要让孩子失去什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我不敢说唐龙同学以后有什么大的发展,但我可以肯定,他心灵的美好被我润物无声的批评保护了。
童心,是荷叶上滚动着的露珠,让我们在孩子的心田种下一片圣洁的荷花,让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永远那么清澈,永远那么纯净!教师就是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在琐琐碎碎的行动中,输送自己的滴滴心血,滋养着,期盼着——鲜花的娇艳,带领学生,用微笑去问候付出,用奋斗去染绿希望,用前进的脚步去擂响人生的威风锣鼓。
2.欣赏,腾飞的翅膀——家长会上的小花絮。下面是九年级家长会上的一段小花絮:
“同学们,爱你们的人就在旁边坐着,你们敬的人就在旁边看着,你们有什么话想对题目说?”下面的学生一个个情绪激动,可又有些胆怯,毕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陌生人。
这时,最让老师想不到也最令老师担心的一个同学一步一颠地走了上来。她,李琦,一个畸形儿,左半截身子微微向上倾斜,左半边脸也微微凸起,遮住右边的阳光。为此,她走路不稳当,说话不清晰。她上来干什么?
老师急中生智,赶紧走下讲台,边拉住学生的手边说:“李琦同学为自己也是为我们迈出了第一步,让我们的掌声来得更热烈些吧。今天李琦走上了这个讲台,立下了自己的誓言,我们相信明天她会走得更远,更好!” 后面的发言都记不清了,唯独李琦灿烂的笑脸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教育实践的积累更让我感受到人文教育的价值所在,尊重孩子,注重个体差异,欣赏孩子,给她腾飞的翅膀,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3.“孩子,别慌”,心底的呵护——信箱里的小故事。下面是校长信箱的一封学生来信及校长回信:
尊敬的校长:您好!我是一名九年级的学生还记得那次大雨吗?那天午休刚起床,哗啦啦的大雨便倾盆而下。我们要赶到教管会那边上课,没有伞,很多同学都迎着大雨疾走。那天是哪天我不知道了,但校长你那时说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
绕:别慌走,等雨停了再走,以免感冒!当时,可能雨声太大,很多同学没有听到你的呼喊,仍然前行,当然我们更多的是怕上课迟到了。那天,虽然淋了雨,但我一点也不冷,我为有这样一位关心我们的校长而骄傲。同时我也希望学校能给予我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位同学:谢谢你。谢谢你首先把我当做一位长者。你能听进长者的话,说明你是一位懂事,知道感恩的孩子。其次,谢谢你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园,为了使它更加美好,而共同建设。下面就你提的人文关怀谈一下我的看法。这几天,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们正在美化寝室。我们的美化更具有个性特色,让同学们一走进寝室就会感到家的温馨。同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操场的建设也已接近尾声,大家跑操再也不会是满脸灰尘了;教室的桌椅,地面早已焕然一新,大家坐在教室里学习倍感清爽;学校全部路面已经刷黑。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从不同侧面关注你们的健康,关注你们的生活、学习,让你们在学校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的宗旨。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注意处处育人。力图把学校办成你们成才的摇篮,让进入牛首一中的每一位愿意学习的同学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坚信课堂教学,倾注人文关怀,才能体现生命的所在,教育管理,充斥人文关怀,才能展现生命的价值,青青校园,洋溢人文气息,才能绽放青春的光彩!借此机会再次欢迎广大学生及家长通过校长信箱向学校提出自己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学校,服务学生,谢谢!三、一网一室,影响潜移默化。环境对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所学校的育人环境与这所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息息相关的。学校教育是否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这所学校是否创造一个民主开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实现网络教育的功能。而大家知道寄宿制学校留守孩子较多,为了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发展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心灵驿站,你说我说烦恼抛。
留守孩子,最需要关爱,最需要温暖,更需要能走进他们心灵的人。为此我校专门设了一个心灵驿站,对留守孩子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把各种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告诉他们,放弃谁都可以,千万别放弃自己。你可以一无所有,但绝不能一无是处。爸妈虽没有在你身边,但他们的心一直紧紧牵挂着你,无论你走多远,也走不出父爱(母爱)的天空。学生通过倾诉烦恼,沟通了认识,愁眉苦脸溜进来,欢天喜地走出去。我们心灵驿站还通过具体开展小活动让他们有事可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及责任,树立信心看到希望。为此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生活技能大展示,端午节让孩子们为爷爷奶奶各做一道菜,到校后展示,可以描述,可以动手操作,还可以带成品,最后交流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就是想通过一些小的活动让学生去掉冷漠,走进温暖;去掉伪装,带上纯真,在环境中受到熏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不仅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才的人,更是一个有情的人,有责任心的人。2. 开心贴吧,你贴我跟俱欢颜。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心里上的问题,我校在网校里特开辟一个开心贴吧。学校网站不仅老师学生可以登录,还有家长也可以注册登录。这样就方便了学校、家庭之间的沟通。学生心里有什么疙瘩尽管放上去,有人会帮你消化;课堂里的开心事也可以贴上去,大家共同分享;家长的心里话也可以贴上去,孩子看了倍感温暖。有时候有些问题面对面不好交流,也可以通过贴吧来完成。七八年级每周有一次信息技术课,每节课可留五分钟学生畅游,每周吧主都会有一个主题:想妈妈的怎么办?教你跳绳有高招;等待发卷的那几秒;晒晒我的亲情短信;我班的那些事另外双休假期贴吧也不清冷,没有帖子的时候,吧主会贴一些新闻或者美文甚至故事接龙等。当然贴吧上也会出现一些无聊甚至恶意帖子,对于这样的情况,管理员会酌情处理的,我们一定要创造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3. 网校板报,你型我秀显风采。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有特色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
还展示了他们美术、设计等方面的特长。每月每班办一期板报上传到网校,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一学期进行一次评比。板报不仅表现了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还展示了他们美术、设计等方面的特长,培养的他们合作精神。每期板报都有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感知美,进一步创造美,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它可以说就是一种文化,一道精神大餐,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阶梯。
第三篇: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
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
教学过程(节选):
导入:播放MTV《春天的故事》(画面出现小草破土而出、儿童奔向前方、大潮初涌等)师问:从录象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感觉?它指的是什么?
生答:春天,改革开放。
师:对,指的是改革开放,迎来了春天的故事,我国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问:)春天以前是„„?指的是什么?
生:冬天,文化大革命。
师过渡:在冬天还未走远,春风刚刚吹起之际,还有一段乍暖还寒时节,李清照曾有词曰“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结合历史特征,这里所说的“乍暖还寒”指的又是什么? 生答:在徘徊中前进。
(投影)
第一幕
乍暖还寒
—(1976--1978)在徘徊中前进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出此时的“暖”意从何而来——即徘徊中有哪些前进的表现? 生:科技文化出现新的面貌,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补充介绍)
师:这些成果的取得都与——邓小平的整顿密不可分。其中有两件大事特别值得一提:一是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我们知道“文革”期间,中学毕业生,也就是所谓的知识青年,出路何在?
生:上山下乡。
师:对,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接受锻炼。那时大学的主要招生方式是通过人民公社的推荐,推荐人才的主要依据是看出身,是否根红苗正,对革命的贡献如何。因为“宁要一个没文化的劳动者,不要一个有文化的精神贵族”,“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作为臭老九被打倒。所以,恢复高考的欣喜对于一代人来说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而这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幸运,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幸运。
第二件事:而到了1978年3月18日,这是广大知识分子扬眉吐气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生产力”,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比振奋,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的强音,广大知识分子如鱼得水。比如著名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的猜想》关于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就是此时浮出水面,为世人熟知。师(过渡):以上这一切似乎使人们感到了“柳暗花明”,但是“乍暖还寒”,又出现了“山重水复”的景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再说出“徘徊”的局面有哪些? 生一: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犯“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也没有改变。
生二:还有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
师(补充材料):华国锋当年对毛泽东晚年的政策积极贯彻,得到毛泽东的称赞“你办事,我放心”,成为毛泽东指定的合法接班人。“在他的任职期内,无论是政治风格还是个人外表方面,华国锋都极力模仿他的前任,甚至他留的发型也是他的恩师所喜爱的”,在经济建设方针上,他也是一脉相承。
(投影材料)
国民经济十年规划“要建设120个大项目,其中有10大钢铁基地,9大有色金属基地,10大油气田。(这个计划在20年后事实上也不可能完成。)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强调要善于利用国外资金,大量的引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宝钢是在上海北郊的海滩上平地而起的钢铁基地,既无基础生活设施,又无现存的矿山可以依附,通过长达十多年的时间,硬是用美元造出了一座‘宝钢’。这是1978年国民经济‘洋跃进’的典型代表„„即使是到现在为止,的所有矿石要靠从澳大利亚进口,否则,宝钢就只能是一只饥饿的骆驼。”
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在经济建设方针上又出现了急于求成。
师(过渡):这种徘徊的局面真的是印证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最关键的是什么?
(经过前面的铺垫,已经水到渠成,学生迅速齐声回答)解放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的的讨论这一内容,结合播放资料片,出示文字材料)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讨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同志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以形象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这场讨论的作用和意义略)
师(过渡):乍暖还寒时候终于被一声惊天春雷驱散,(进入第二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带领我们走进真正的春天。
(投影)
第二幕
春雷惊天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出示思考题):结合“文化大革命” 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回答)
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人们生活在疯狂的个人迷信束缚之下,会后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生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全会决定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生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展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概括,(历史意义的分析略)。
师过渡:至此,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而且春风化雨滋润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投影)
第三幕
春风化雨
—实施:拨乱反正
(过程略)
(小结略)
师过渡: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完全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成长起来的,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伟大的转折带给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你有哪些切身感受?”
(学生立刻展开热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发言)
生一:我们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里上课。
生二:以前买东西要用粮票,布票,肉票等,现在只要用钞票就可以了。
生三:现在高楼大厦多起来了,马路宽起来了,交通更加便捷。
生四:现在通讯也方便很多,电话走进千家万户,手机也越来越普遍。
在学生的热烈的发言中,教师适时结束语:“从同学们的感受中我们可以发现,1978年的确是中国命运的大转折,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我们已经走进一个新时代。让我们在这份激动当中共同放歌!”
伴随着多媒体的播放,师生齐唱《走进新时代》。
案例分析: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说起历史,就好像故纸堆里的一位老学究,呆板毫无生气,令人望而生畏。历史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人们头脑中全是一些模糊的面影,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面都是干涩枯燥不甚清晰的棱角。所以往往出现学生喜欢历史,但对历史课望而生畏的现象。造成可能学生会在教师的权威影响下,背诵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点,但历史课堂生活十分琐屑、贫乏和沉闷,以至于学生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失,综合实践能力的匮乏。
我觉得,我们的历史课堂不应该给学生形成历史是遥不可及的感觉,而要抓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注重带领学生用情感“走入”历史、用心灵体验历史、感受历史跳动的脉搏。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尝试着人本追求,营造历史美感的教育情境,力争引导学生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使学生同时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针对本节抽象思维性比较强的内容,我特别创设出整个“走入春天”的意境,从“乍暖还寒”到“春雷惊天”再到“春风化雨”,老师作为指导者的身份,带领学生徜徉在这份“春”的意境中。
这节课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向学生提供照片、文字材料、录象(视听材料)等丰富的史料。
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感知、想象、联想都被教师创设的历史意境激活了,师生在情感上处于共鸣状态。
绍兴一中分校裴英杰
第四篇: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生存、人的理想等等密切相关。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指出作为企业文化中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的人文关怀,也就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文关怀;企业文化
一、人文关怀的地位与作用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意识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一样,是企业基础中的“软件”。如果不建设起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企业文化,企业将不能适应社会所注重的价值观倾向,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最终将导致企业的衰退或破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就难以取得长远的成效。因此,建设研究企业人文关怀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人文关怀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是按投资者、国家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团体法人。但是,这并不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还应具备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人文关怀。
2.企业人文关怀是企业职工的“守护神”。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人是企业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财富,而人文关怀是这个财富的“守护神”。一是企业人文关怀关注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二是企业人文关怀关注企业职工的心理健康。
3.企业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社会文明指的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文明进化状态,从简单点的层次理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运作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而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必然折射出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成绩。
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处处为职工着想,使每位职工都得到充分尊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职工与企业之间情感交融、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成功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信念的职工,进而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想象,假如每一个企业都将人文关怀进行到底的话,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影响企业人文关怀的主要因素现代企业间的竞争,表面上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但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必须把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动力源泉,把打造具有和谐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作为努力方向。
重视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使得企业获得足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职工从心里爱自己的企业,自觉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
力。
三、我国企业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1.企业人文关怀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充分重视。企业人文关怀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发展下属的培养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是新观念的开拓者。因此,在企业里谈人文关怀,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自我觉悟”,必须深刻了解职工的需求,愿意去尊重自己的职工,才能真正地做到“人文关怀”。然而,部分管理人员对人文关怀不够重视,导致企业人文关怀缺失,给企业和个人都造成极恶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管理者本身素质较差,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人文关怀的价值所在,在工作中只关心“事”不关心“人”,在日常的接触中不注意企业职工的心态变化、言行倾向和情感起伏,不知道“帮人所需、解人所惑、排人所难”是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二是管理者不能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做事经常朝令夕改,使企业职工不知何去何从。在管理中,如果遇到棘手的问题时,管理者不是先冷静地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出解决问题办法,而是急于下结论说“行与不行”或“是与不是”,他的理由是“都忙忙的,哪有时间做思想工作”。其实这种简单、生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显然有悖于人文关怀,不仅伤害了职工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一定范围内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企业人文关怀在企业管理各环节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我国一些企业错误地把企业人文关怀定位在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上,认为搞搞文艺活动、组织旅游、进行体育比赛等行为就是企业人文关怀。这种对企业人文关怀的曲解,使得人文关怀没有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充分的体现,严重阻碍其发展。
3.企业人文关怀意识相对较弱,对职工心理健康关心不够。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的改革,竞争日趋激烈,职工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职工思想情绪和执行力。根据《2007年中国企业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管理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在“您所在的公司是否致力于改善职工的工作情绪、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中,76.95%的企业会有改善,23.05%的企业从来没有。而选择致力改善职工的工作情绪、心理健康状态的企业,有58.41%的企业只是偶尔口头上提及,但是没有具体的措施;25.91%的企业内部有一些宣传;13.4%的企业举办过相关培训课程、活动等;2.27%的公司有专门这方面的项目,比如员工援助计划(即EAP,是企业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利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由此可见,在我国一些企业中,企业过多的重视对设备、技术等硬件的投资,而忽略了人文关怀等软件投入。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依靠的是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至于企业人文关怀则是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些企业提出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但是重视不够,认为只要关心职工的身体健康,使职工能够正常地开展工作就是人文关怀,而完全忽略职工的心理健康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4.企业人文关怀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一是企业人文关怀缺乏时效性;二是企业人文关怀缺乏针对性。另一种情况就是,虽没有照搬国外企业人文关怀理论,却硬套了国内其他企业的人文关怀理念。不同企业因其地理因素、经济条件、职工构成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企业人文关怀具体内容则要有所区别。如果没有按照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而是依样画葫芦地使用其他企业的人文关怀理念,则就有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
四、加强企业人文关怀的对策
加强企业人文关怀,就是要对职工政策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积极主动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努力营造和谐、宽容的人际关系,做到真心对待职工,真情抚慰情绪,真诚面对矛盾,形成和谐相处、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关系和氛围,企业才会迸发出勃勃生机。
1.在思想上、政策上、制度上做企业人文关怀的有力保障。(1)在思想上做好企业人文关怀建设的有力保障。人文关怀就是做人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开展工作时,既要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又必须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将人文关怀落实到政策制定和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对人文关怀的保障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应成为激励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精神需求的精神家园。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不断吸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更多地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形成具有多学科支撑的思想政治工作知识创新体系。然而人的思想问题是无穷无尽的,当旧的问题解决了的时候,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这就需要我们将知识创新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永葆思想政治工作鲜活的生命力。
(2)在政策上做好企业人文关怀的有力保障。企业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实现人文关怀离不开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国家制定与企业人文关怀相关的政策法规,使企业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可依,在法律法规层面做有力的保障。
(3)在制度上做好企业人文关怀的有力保障。企业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内,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和职工的不同需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人文关怀的相应制度,使企业的各项措施规范化、常态化、系统化。在经济上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保障职工的物质利益。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福利。要切实关心和帮助困难职工,保障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处处体现企业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方式,应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具体项目的实施,从制度规章的建立到实际工作的安排,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1)在企业领导的行动上体现人文关怀。企业领导对职工的关怀可以从许多小方面体现。领导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找职工聊聊家常,就可以通过语言形式把对职工的爱表达出来。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为职工做一点生活中的小事,例如为职工寄一份贺卡,打一个祝生日快乐的电话,发一条“您辛苦了”的短信。可以经常到职工中去,到现场去,到他们家里去,问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关心他们的婚丧嫁娶,关心他们的老弱家小、子女就业等问题。还可以在食堂和职工在一起就餐,参加职工联谊会。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王石等只要不外出,没有重要接待任务,都坚持同职工一起在窗口排队买饭,和职工在一起就餐。在业余时间参加职工业余体育锻炼、联谊晚会等。这些看似是小事,但在职工看来,却是最直接的人文关怀。(2)在对职工的培训中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广大职工参与竞争的能力,这同样是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3)在激励机制中体现人文关怀。在生产经营和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要健全企业内部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发现和选拔人才,建立多渠道的职工晋升机制,给予精神、物质奖励或提职晋级,拓展职工的发展空间。二要经常组织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只要职工的建议被采纳,领导就会给予物质奖励,从而使人文关怀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准确把握职工的激励需求,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要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与发展激励相结合。(4)在服务上体现人文关怀。职工为企业发展而工作,那么,企业就要为职工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这种服务不仅仅是针对职工本人的,更要扩大其服务范围,将职工家庭纳入其中。
3.加强职工教育,促进其心理和谐。要提高广大职工综合素质,就要把人文关怀与平时的职工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把提升职工心理素质纳入职工教育工作。
4.企业人文关怀要凸显时效性与针对性。一是紧跟时代,确保人文关怀的时效性;二是立足企业,增强人文关怀的针对性。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成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这种宝贵财富的传承和弘扬,在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外部经验时,更要在立足于自身创新的基础上内外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企业可以在中国传统的追求“自尊、平等”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学习美国企业,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增强职工个人发展欲望,在职工中树立标兵,从而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要注重工会组织的作用。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职代会工作制度,就要使其在审议、决策、公开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要将厂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
第五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增添了不少亮丽的风景,但我们以审视的眼光理性地思考一下我们的课堂,总感到我们课堂人文关怀的气息还不浓,这也是阻碍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一个瓶颈。所以,加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理解“人文关怀”,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一个是“人”,一个是“文”。所谓“人”,就是要关心人,第一是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第二是关心人未来的发展空间,核心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所谓“文”(文化和文明),就是要关心“文”,第一是关心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延续,第二是关心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怎么发展,也就是重视与发展人的文化。由此,人文关怀应该是关心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我们的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通过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自己、他人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高尚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生活与生存方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进行。那么,我们课堂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课堂,华南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提出有效教学呼唤决战课堂,华南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等都提出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和生命课堂的理念,这对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不管是专家、教授的有效教学观点还是生命课堂的理念,应该说都包含着通过课堂这一主阵地来实现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人文关怀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位数学老师在课上发现一位同学的头一直低着,手里还在不停地写着什么,他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发现他在开信封,旁边还有一张他的照片,这位老师顿时火冒三丈,脱口而出:“好啊,你不好好听课,却给女同学写信寄照片,看我怎么治你。”他二话没说,就把信封和照片撕了,还把这位同学赶出了教室。事后才知道原委,因为远在老家的奶奶很想念自己的孙子,所以这位同学准备把刚拍好的照片趁中午吃饭的时候去寄,生怕中午的时间来不及,所以就偷偷地在第四节数学课上做了。这位同学在课上做这事从纪律的角度讲肯定是不对的,但从情理的角度看呢?如果那位老师多一些人文关怀,利用好这难得的人文教育素材,不就可以把这事处理得更加圆满、人性化吗?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失人文关怀的原因与后果
之所以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教师的职能来看,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片面重视教书,忽视育人,片面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或者认为只要学生的成绩好,其他都无关紧要,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师千抓万抓的是学生的成绩,并津津乐道地把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好成绩作为自己荣誉的资本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把人文关怀、人文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2.从教师工作的过程来看,“教育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客观上也造成了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得教师感到教书比较“容易”,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课后再配以大量的习题加以训练,学生考试的成绩就不会差到那儿去,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心目中就会形成一个思维的定势:我这么教学生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要去管了!至于说如果教育内容发生了变化,他们也会在很短的时期内适应,从而重复着新的教育活动过程。
3.从教育内涵的分化来看,“所谓‘教育内涵的分化’,指的是把浑然一体的教育,分解为智育、德育、体育等。把教育内涵的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之间分工的基础,其带来的后果是“遂使德育越来越成为少数人专管的事”,“人们很自然地认定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事,不易意识到自己尚有承担‘间接道德教育’的责任”。在现实生活中,必然把德育、人文关怀看成是班主任或者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专利,把教书与育人相分离,这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必然是缺失人文关怀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失人文关怀所产生的后果有:
第一,使我们的素质教育难以实现,全面的育人目标得不到真正贯彻落实,久而久之,我们培养出的是缺少人文精神的一代公民,是心灵扭曲的一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第二,如果我们的教师缺少人文关怀,孩子的健康成长就会成为空话,在他们个性形成、品德发展、心理健康的背后一定会烙上缺少人文的印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第三,使德育与智育等更加背离,重智轻德现象更加严重,教书与育人更是大相径庭,教师职能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将直接影响着未来花朵的健康成长。
第四,从现实的实践层面上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学生的问题很多,轻则厌学、逃学,重则干出违纪、违法的事情。
三、人文关怀课堂的构建
1.“把学生当人看”,让课堂飘扬着“人”的旗帜。教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民主、平等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多运用以下四个“充满”:
(1)充满激励。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鼓舞人心。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充满赏识。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3)充满尊重。人文关怀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不侮辱、不体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见解,不强求、不压制,不扭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展个性。
(4)充满期待。人文关怀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后进生反复转化,等待“千年的铁树开花”。教师不要指望一次教育就能成功,不要指望学生一口吃成胖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有百年的目光,要的百年的耐心。
2.教师自身应是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思想的个体。只有置身于人文精神的熏陶之下,才有可能对学生施洒人文关怀的阳光雨露,把学生置于人文精神的关怀之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而要加强人文修养,我感觉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字: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着“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爱满天下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他们需要教师用爱、用情感与之交流。教师平时最常用的情感交流方法就是课下找学生单独谈话,但是,课堂上的情感交流也许更重要,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当然,课堂上情感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质疑教师微笑答疑,教师得体恰当的提问,师生愉快地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真诚的目光肯定和口头表扬等,通过这些情感交流方式推动课堂教学向前发展,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动脑筋,参与课堂,师生间既传递知识也传递快乐、传递幸福。
3.教学目标的贯彻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智慧。课标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教师挖掘学科本身的人文素材,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非学科的人文关怀;不仅要写在设计之中,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真正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有教育的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并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反应,适时调整教学速度、难度、教师心态,使教学达到动态平衡,表现出一种较好的教育智慧。譬如我们如何来看待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错误的问题,教师应在了解学生错误的前提下包容学生,甚至利用学生的错误,特别是认知方面的错误,为课堂教学服务。这是因为,学生在认知方面的错误回答、错误见解、错误观点等,都是经过一定的思考之后提出来的,可以说,“犯错误”是学生主动、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之一,这比不假思索地接受教师提供的“正确答案”更加可取。虽然从表面上看,学生出现的错误似乎打乱了教师原先设定的课堂教学进程,但是,这不能作为教师反对宽容学生错误的理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没有教育智慧是不行的。
4.实施“全员德育”。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当成是每一位教师的共同职责。现实中存在着把德育、人文关怀看成是班主任或者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问题,我们要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全员德育”这一载体的建设,让教师在课堂中的人文关怀得以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