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生民立命——读《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读后感
为生民立命——读《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
一堵红墙,一个世界。顾保孜是著名的红墙作家,她笔下那些红墙内的风云人物,永远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由就是她潜心写就的。这部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纪实作品客观描绘了毛泽东最后七年的风雨历程,真实再现了1970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林彪事件前后我国在内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同时也曲折反映了毛泽东个人晚年的思想轨迹。
毛泽东生命中的最后七年,对于浩瀚无穷的时间维度来说,只是转瞬之间,但是他却迎接了一次又一次风浪和挑战,用最宽广的胸怀展开最坦诚的交流,以最大的诚意换取最久远的安定,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阴谋、赢取真理标准的检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社会主义事业的风口浪尖上破冰前行、驶向光明。
联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晚年,情节却是如此的相似又如此不同。诸葛亮晚年七出祁山,心腹可用之人逐渐减少,最后明知马谡不是那块料,却将驻守街亭的重任交给了他,而没有交给魏延、陈平等人。毛泽东做为一位叱诧风云几十年的智者与领袖,在晚年的时候尽是如此的辛酸,晚年的他是孤独的。林彪反目,意外身亡。毛泽东得到并不仅
仅是噩耗,更多的是对中国未来的忧心。本来寄厚望与他,最后却背叛了自己,背叛了人民。不同的是,诸葛亮的所为最终导致北伐彻底失败,自古雄才伟略之人晚年多如此凄凉,岂不让天下英雄苍然泪下!而毛泽东百年后,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还在继续阔步前进中。
“领袖不是自封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这一点在毛泽东身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从上井冈山开始,他就多次离开权利阵营,但无数次的事实,又把他拉到了权利阵营里面。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很平庸的,往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家说话都可以说,但一旦要负责任了,都会闷不吭声或逃避责任,或推卸责任,他做到了,所以为人民称为“领袖”。七年风雨兼程路,九十一载道路跨新程。现代人是幸福的,但不应该忘记使命,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哪个时代都不过时。
黄章泉
201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