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江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工作汇报——晋江市文化体育局典型发言(定稿)
晋江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工作汇报——晋江市文化体育局典型发言
2007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设立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并于1 2月在晋江举行授牌仪式。2007年底,晋江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晋委发[2007]6号),把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体育城市作为晋江市的战略目标,晋江体育产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现就晋江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摸清家底,提供体育产业发展决策依据全面了解晋江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加快晋江体育产业规划战略研究,是制定体育产业发展决策的基础和关键。2007年,晋江全面做好体育产业的普查调研工作。一是对基层单位进行体育产业全面普查。组织镇(街道)及市直各单位对体育及相关产业进行调查,摸清家底。二是对体育产业进行全面统计。由市统计局和文体局组织调查小组,对体育及相关产业进行普查、分类、统计。三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体育产业调查和课题研究。委托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组成的专题调查组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著名经济学家李善同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对晋江市体育产业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晋江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在调研过程中采用基层上报材料、座谈会、走访企业、领导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晋江的体育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先后形成了《晋江体育产业调研报告》和《晋江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战略研究总报告》等课题成果。
经过全面调查统计,从六个方面充分显示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晋江的支柱产业和体育城市的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晋江已具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显著优势和充分条件。(I)06年增加值90.8亿元,占GDP 18·4%,从业人员24万人,占全社会的2 5.2 6%;②拥有国家级体育品牌42枚;③三年来央视和地方卫视投放广告45.91亿元,CCTV一5有“晋江频道”之称;④三年来赞助体育赛事和国家运动队1 8.21亿元、聘请体育明星7 6人;⑤设立CBA俱乐部的唯一县级单位;⑥体育用品和体育概念上市公司3家,预备上市1 2家。
二、整合资源,构筑体育产业发展平台
作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晋江体育产业面临有利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晋江抓住有利时机,整合各方资源,为体育产业发展构筑平台,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力求做到“五个坚持”、“个统筹”。“五个坚持”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走外向型发展道路;坚持体育、旅游、文化三业互动;坚持打造区位特色、产业特色和体制特色的三统一;坚持整体规划、规范运作、分步实施。“五个统筹”则是统筹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统筹体育产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统筹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发展;统筹体育产业与环境生态保护;统筹体育产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积极推动体育用品企业与国家体育部门的合作。2 007年底,举办国家体育资源与晋江体育企业对接会,国家体育总局篮球、乒羽、水上、游泳、文化、信息、装备、基金、自行车击剑、网球、登山等11个项目中心,以及报业总社、体科所、中体产业等3个直属单位与晋江体育用品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对接和合作。另一方面,强化晋江体育用品企业的品牌提升。继续通过聘请体育明星代言人、分季度召开新产品营销会等形式,致力于拓展品牌对外影响,提
升品牌含金量,推动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化。特别是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晋江体育企业的“奥运攻略’’也进一步升温,新的宣传推广手段层出不穷。安踏陆续推出奥运备战系列、奥运夺金系列、奥运未来系列多支奥运广告;特步集团与央视签约,砸下过亿元广告巨资,成为北京奥运会决赛期间国内体育用品企业最大的广告商,同时也是北京奥运会上白俄罗斯奥运代表团的赞助商;名乐赞助的中国举重队到晋江考察对接,提升了晋江体育用品的知名度。361。则成为2 01 0年广州亚运会高级合作伙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 0 08年1 2月晋江承办了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总局各部门、直属单位和各省区市体育局负责人,以及1 00多名体育界专家学者,莅临晋江共同探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大计。此次盛会,为晋江体育产业的发展构建更高的平台。
三、规划先行,谋划体育产业发展蓝图
晋江被国家体育总局授牌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后,如何提升体育产业的整体品牌,丰富体育城市的内涵,成为摆在晋江面前的重要课题。晋江先后委托美国国际管理集团(IMG)就运动、休闲、旅游、娱乐等方面进行市场研究、理念策划和赛事规划;委托美国仲量联行(JLL)就商业、地产、酒店等方面进行市场研究、项目定位和布局规划;采取“1+1’’的方式,委托新加坡盛邦集团和厦门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委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进行交通规划,景观、市政等专项规划和启动区控规拟委托国内外知名机构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全方位的规划,晋江将建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全球重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体育城市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并制定了“一带二地一中心”的战略布局。
(“一带”:就是在沿海大通道两侧的5 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规划和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集大众健身、竞赛表演、运动训练、商贸会展、体育生活化社区、旅游休憩为一体的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二地”:就是打造全球体育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运动训练基地。“一中心”:就是打造全国体育赛事中心城市。)
根据规划目标和战略布局,晋江将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制造与商贸)、培育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建设国家级训练基地和规划开发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作为发展重点,并分阶段实施。
四、多管齐下,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步伐
(一)设立专门机构,全面启动体育产业基地建设
为统筹协调全市体育产业发展工作,2 007年底,晋江成立了发展体育产业领导组,由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担任组长。(晋委【2 007]1 01号)
2008年,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经中共晋江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核定事业编制1 5名,其中股级职数名。【晋委编[2 008]2 5号)。随后,成立由晋江国有投资公司全额投资的晋江体育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设施建设,房地产等等;成立由晋江国有投资有限公司和晋江能源
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晋江国家体育城市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体育用品市场开发;体育文化推广及交流;广告设计、制作及发布等。
(二)大力宣传推介,打响体育城市品牌
2008年,晋江充分借助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澳门国际贸易展览会等一系列平台,设立“中国体育城市·晋江”展馆,推广城市品牌。并制定晋江体育城市整体宣传、推广方案,委托广而告之公司创作、摄制体育城市品牌宣传片。
(三)设立晋江市全民健身日,打造体育发展群众基础
群众体育工作是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之一。2008年,晋江经市人大审议通过,把每年的5月2 O日设立为晋江市全民健身日。在首个全民健身日启动期间,全市各镇(街道)积极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共计7 3项次,近3万人次参与全民健身日活动,激发了群众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迅速形成热潮。
(四)进一步开发繁荣竞赛表演市场。
近五年来,晋江共举办和承办各类国际性赛事1 5场次、全国性赛事20 3场次、省市级赛事和活动300多场次。仅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授牌后的2O08年,晋江就先后举办和承办了2007-2008赛季全国男篮职业联赛晋江赛区比赛、“恒盛杯”中国一古巴女排对抗赛、“361。杯”中国(晋江)首届羽毛球精英赛“恒盛”中美篮球名人对抗赛、第六届全国农运会风筝和男篮比赛、第二届全国强县市)领导干部篮球赛、2O08-2 009赛季全国男篮职业联赛晋江赛区比赛等多项大型体育表演赛事,获得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9年,晋江将完成滨海运动休闲产业带综合交通、市政景观等专项规划及启动区控规编制;引进战略投资机构,吸弓1民营资本参与,做好产业带启动项目的融资招商;策划实施城市品牌宣传推广方案,精心组织全民健身日活动,成立晋江中体文化体育发展公司,承办“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总决赛等高规格赛事,扩大体育城市影响力。
第二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关于促进青海体育产业发展若干
【发布单位】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9〕122号 【发布日期】2009-07-03 【生效日期】2009-07-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青海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关于促进青海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青政办〔2009〕12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体育局《关于促进青海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七月三日
关于促进青海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 体 育 局
(二○○九年七月)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充满前途、充满潜力和机遇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健康产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繁荣市场,增加就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省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全省城乡居民的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社会体育经营活动日趋活跃,特别是随着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中国・青海循化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三大国际赛事影响力的日趋扩大,我省体育产业已经开始走上有序发展的轨道。为进一步推动全省体育产业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改革发展方向,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大力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增强体育自我发展的活力,实现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体育产业在我省GDP中的贡献率,推动青海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则
――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兴办体育事业的积极性,尊重并保护不同主体的利益,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与农村(牧区)以及不同地区之间体育事业发展,加大对农村(牧区)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协调促进现代新兴体育项目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处理好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深化体育管理和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坚持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原则。重视和发挥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体育科技进步,体育教育发展,体育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和壮大青海体育事业。
――坚持体育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原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立足体育,服务全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协调发展。
――坚持体育赛事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原则。高度重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中国・青海循化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重大体育竞赛的综合功能,从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的高度认识我省举办“三大”国际体育赛事的重大意义。培养和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学习借鉴国际体育组织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使我省体育在观念、体制和机制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加适应国际体育竞争的要求,努力实现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措施
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主要由体育本体产业和体育相关产业组成。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业、体育培训和咨询业、体育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经营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经纪与代理、体育广告、体育旅游等行业。当前,社会对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潜在的巨大需求,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认真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之路。
(一)认真落实扶持体育产业的相关税费政策
1、对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确认的新兴体育项目的经营,以及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体育经营企业和租用体育设施从事体育服务的,应按照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减免税费。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房、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为安置体育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及下岗人员兴办的体育健身服务型产业,凡符合政策规定的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3、在国家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范围内,对青海省全民健身中心等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各类健身场所,积极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4、按照国家有关行政性收费和相关税法规定,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体育训练、竞赛、科研、教育以及直接为群众健身服务等公益性体育设施、承担国家培训优秀运动员任务的训练基地,减免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对从事公益性体育活动场所,经税务机关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
5、凡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出资兴办面向青少年的业余体育俱乐部和兴建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的,按照国家和我省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6、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性体育活动场所和福利性、非赢利性健身服务机构的捐赠,以及对公共体育设施、体育赛事活动和优秀运动队的捐赠,在会计利润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企业税所得税前扣除。
7、对企业发生的体育竞赛表演等的冠名赞助,凡符合广告费支出条件的,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8、各级财政部门对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要采取“财政拨一点、体育彩票公益金安排一点、发展体育产业积累一点、社会各界资助一点”等办法,切实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资金问题。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
1、加强体育发展基金的资金筹集和管理,积极拓宽基金来源,强化基金使用监管。
2、做好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改善销售环境,增加发行品种,扩大发行量。允许体育行政部门在确保资金用途不变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手段灵活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可以将此资金作为资本金,按照股份制方式进行运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体育产业和体育设施建设。
(三)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鼓励社会力量以资金捐助、兴办产业等各种形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和相关活动。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社会力量建设体育设施、兴办运动队、开展业余训练,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规划费减免、从业人员职称评定、参加省内各项比赛资质等方面与国(省)办体育单位一视同仁。对社会力量加入和参与许可的体育产业经营,要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准入门槛。对捐赠者,所在地政府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可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
2、利用社会力量办好学校体育,聘请专业水平较高的社会体育辅导员指导在校学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需求。引进资金改善学校体育器材、场馆条件,实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给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体育、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社区体育场馆、设施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促进社区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四)强化政府的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
1、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自觉地运用政策调控手段,降低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公共体育设施,要在立项、选址、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由土地管理部门优先安排用地。对公益性体育活动场所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价格优惠。
2、各级政府及发展改革、财政、体育、税务、土地、城建、规划、金融、工商、宣传、政法等部门要树立“大体育、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执行相关政策,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大力推进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3、各级体育部门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自觉地运用经济的手段管理体育。要主动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以存量带增量,以增量调结构,搞好本体产业开发,为全社会作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示范。要转变观念,强化职能,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管理及开发机构,培养和引进体育产业所需各种人才,尽快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队伍。
四、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工作指导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加强组织协调,把握工作要点,狠抓工作落实,从实际出发,探索体育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路子,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二)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发展体育产业中综合协调的作用,积极组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健全自律机制,规划行业发展,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资质认证,组织行业交流,维护行业权益。建立充分尊重和吸纳社会各界意见的科学决策机制,组建由高水平专家和专业人士组成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专家委员会,对全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进行咨询论证,提高体育投资项目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三)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体育法律意识和体育法制观念,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体育事务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发挥法律法规在调整体育社会关系、维护体育发展秩序、处理体育发展矛盾和纠纷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体育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各级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体育市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体育市场服务标准,明确管理职能、管理范围、管理权限、界定进入市场的专业技术条件、资格及审批程序,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监督和调控。要建立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加强体育统计人员的培训和体育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及时、客观、系统地提供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在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表彰大会上的典型发言
在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表彰大会上的典型发言
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作为负责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工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全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表彰大会精神,聚焦四个重点,不折不扣抓好政策落实,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菅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一是聚焦企业抓转型。在主体培育上,按照“做多、引强、壮大、扶优”的思路,用好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扶持初创期和成长性企业,加快培育规上企业和省级成长梯队企业,重点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力促微型企业上数量、小型企业上规模、中型企业上层次。在技术改造上,以提升、转型、优化为方向,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提升企业智能装备水平,谋划新上一批工业投资和技改项目,确保增速超过15%以上。在两化融合上,继续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入企活动,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培育,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推动企业上云,全面推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在开放发展上,着力实施大开放战略,把工业招商作为“一号工程”,继续精准做实各类招商及“产品展销+项目推介”招商模式,支持优秀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强化骨干民营企业“引进来”力度。
二是聚焦园区抓承载。推进标准化工业厂房建设。做大园区标准化工业厂房总量,确保新建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以上;
科学配建社区标准化厂房,吸引毛玩文创、电子、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地发展,将标准化厂房建设作为重点支持积项目,积极争取省工信厅纳入省级支持范围。明晰工业园区定位。切实抓好19个省级县城工业集中区特别是8个省级示范区建设,指导县区修订完善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规划,每个县区重点培育1-2个工业主导产业集群,形成集中区之间优势互补、差别错位、特色鲜明的协同发展格局。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做好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建发展工作,支持我市民营企业与大企业共同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产业创新+孵化”的共生共赢机制;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有序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是聚焦合力抓统筹。市工信局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单位,将头协调做好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工作,围绕发展这一要务,以高质量发展引领高速度增长,以高速度増长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安康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经过了多轮讨论和修改,政策容量大,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每条政策措施都明确了相应的责任部门,特别是牵头部门一定要认真研究,进一步细化责任和分工,提出具体工作方案,确保每条政策都能够落地、落实。强化重点企业包联扶。牵头组织开展“政企连心桥”活动,继续开展包联帮扶重点工业企业工作,围绕困难出主意、想办法,精准施策解难题、出实招,形成“市级领导包抓产业(项目)、市直部门帮联企业、县区直接服务企业”的市县联动格局;
完善工信系统“1+6”扶贫工作构架,引导民营企业发挥优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扎实推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牵头职责,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拖欠单位按照月度清欠偿付“时间表”,抓紧落实偿付资金,加快清欠偿付进度,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是聚焦环境抓服务。突出抓好民营企业减负工作。发扬“店小二”精神,开展“保姆式”服务,围绕优化办事流程这一特色指标,提升办事服务水平和效率;
全面落实涉企收费政策,努力降低企业用地、用工等要素成本。突出抓好民营企业融资服务。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强化协调服务和牵线搭桥,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经济的有效信贷,引导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工程。发挥高新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合职能,依托市、县(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网络平合以及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培训机构,加大对创业者和初创期小微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新时代,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担当、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勇搏击,奋力争先,彰显自已的人生价值。
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活力之源。市工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助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为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和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献礼祖国成立70周年。
谢谢大家!
安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好本次大会精神,市金融办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金融供给,让企业发展有信心。一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我办将会同人民银行安康中支、安康银保监分局,积极向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行西安分行、映西银保监局汇报衔接,着力争取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定向降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微、民营企业贷款。二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利用好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常备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为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重点支持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普惠口径小微企业和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贷款。三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股权交易市场、债券市场,丰富融资工具,增强其服务民营经济的能力。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信托、证券、基金等机构,以自有资金或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的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民营企业增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二、强化金融创新,为企业服务更贴心。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围绕新安康门户区建设和各县区工业集中区、农业现代园区、飞地园区、五大特色产业、新社区工厂,特别是包装饮用水、毛绒玩具等特色优势产业,创新推广一批契合产业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贷”“新社区工厂贷”“产业链贷款”等系列信贷产品,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探索采取名单式管理、统一授信的方式,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对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发展前景和一定竞争力但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协调各债权银行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帮助企业维持或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使其闯过暂时性难关。二是创新保险服务方式。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保险”多方参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启动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充分发挥保险业为民营企业融资增信、分担风险和直接投资的功能。三是继续增加还贷周转金规模。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继续发挥好政府还贷周转金作用,并适度増加周转金规模,有效解决企业贷款周转难、周转贵问题,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到6%左右。四是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促进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实现县区政府性融资性担保机构全覆盖。全年财信融资担保公司支农支小担保业务占比达到80%以上,小微企业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3%左右,不再收取保证金、评审费。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银担合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
三、健全工作机制,让企业获贷更省心。一是建立月督查、季分析、半年通报、考评工作机制。围绕金融机构对小徽企业的信贷投放增速、金融产品创新、金融顾问制度落实、高新金融服务聚集区建设、金融风险防范等五项重要指标,加大考核评价工作力度,确保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二是继续落实好金融顾问制度。抽调选派500名金融顾问帮扶千户小微企业,使其充分发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解读产业政策、普及金融知识、规范财务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定制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融资等方面作用,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三是加强银企对接。每年召开不少于4次银企对接会议,分产业、分行业、分类别开展点对点治谈合作,提高产业与金融的对接效率,强化银企对接成果履约跟踪落实,增强银企对接的实效性。四是完善尽职免责机制。落实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考核与信贷支持民营企业挂钩政策,建立“敢贷、能贷、愿贷”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内的尽职免责相关制度,增强金融机构贷款敢于投放和民营企业发展预期融资的信心
四、优化金融生态,让金融服务更暖心。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领域信用建设为先导,以信用安康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合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信用县区、信用镇办、信用村社及信用户创建活动,实施小微企业信用提升工程,实现“信用促融资、融资促发展”的良性互动目标。二是优化办贷流程。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业务办理流程,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加强线上贷款产品的推广运用,缩短审批时限,扩大无还本续贷规模,对贷款到期需要续贷且符合无还本续贷条件的企业,提前主动做好贷款评审工作,实现企业贷款融资“无缝对接”。三是整治金融乱象。清理贷款中间环节收费,重拳整治强行返点、乱收费等行为,减少民营企业融资附加费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加大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力度。加强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专项排査整治工作,发挥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舆情排査通报、案件分析研判和移交处置机制,加强各类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早期干预和应急处置,形成统筹指挥、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大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力度,采取案情通报、以案释法等形式,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制意识、风险防控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两条底线,维护金融大局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安康高新区管委会
近年来,安康高新区始终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依托,把服务市场主体作为担当尽责的核心要义,持续对标一流、奋力苦拼实干,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2018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98户,其中新增企业690户、注册资金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65%;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27.5%,净增“五上”企业41户、战略新兴产业企业5户,企业营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业创新的主体力量、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拓宽思维视野,主动靠前服务,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前提、四重保障”政策落地,用最优质的资源、最给力的政策和最高效的服务,全力推动民菅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大体量迈进。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降本减负政策,不断强化民营企业要素保障。在严格管控项目投资强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通过实行差别化土地出让、土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出让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加快推进100万m2新经济产业用房及功能配套用房建设,灵活运用租金减免、租金补贴和厂房订购等惠企政策,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保障企业“拎包入住”、快速投产。不断加大招工力度,通过保障食宿、薪酬保底、子女入学、户口随迁、购房优惠等政策,全方位保障产业用工需求。
二是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全力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充分借力各类金融机构对高新区民营企业的授信支持,用足用好农商行首批授信50亿元扶持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积极发挥“股权投资、债权融资、融资租赁、融资担保、供应链金融、资本市场”等六大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作用,主动对接金融机构、产业集团、基金公司和担保公司开展组团服务,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撬动引导更多资金向实体经济倾斜、向产业项目聚集,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保障企业全过程融资需求。
三是持续加强跟踪服务保障,着力破除民营经济发展壁垒。围绕打造程序最筒、手续最省、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和束缚最少、成本最低的投资环境,持续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依托“全程代办服务中心+企业落地运营服务中心+产业大招工服务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中心+技资源统筹中心+知识产权和口岸外贸服务中心+高级人才服务中心+监督投诉服务中心”等八大服务中心,全面打好零跑路审批、落地企业全要素保障、多元化融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及口岸服务、诉求受理处理等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真正用系统的服务和担当,架起亲清交往连心桥,铺筑投资创业致富梦。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和上市指导,厚植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全力加快钱学森智库安康中心、安康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创新平合建设,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着力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抢抓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机遇,加大民营企业在市场开放、要素配置、信贷融资、财税支持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上市培育指导,推动更多企业在主板、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上市发展。
五是积极加强政企良性互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开展“亲商助企”结对包抓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投身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公益救助等社会事业,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推动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在回馈社会中彰显人生价值。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安康市工商联
作为市委、市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市工商联将始终坚持“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充分发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优势,认真履行五大职能,全力促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守法诚信经营,坚定发展信心”为主题,夯实教育实践活动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继承和发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和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典范。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持续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扩大帮扶覆盖面,提升帮扶质量,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领域有新突破,在帮扶成效上有新提升。三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养。按照“三强一好”标准,做好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推荐、使用和管理;
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企业党建,用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评优树模力度,持续开展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创新发展优秀企业、优秀执委等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
二、积极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一是大力开展调查研究。聚焦“两个健康”难点,形成情况真实、问题准确、建议可行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和推进政策落实提供参考意见。二是加强民营企业直报点工作。落实全国、省、市、县工商联“五位一体”民营企业网上监测,将各级工商联执委以上企业和行业重点企业纳入样本库,每季度定期开展网上调查,及时向党委、政府反馈调查情况。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家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事务。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市委、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座谈会和相关活动,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引导民营企业家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切实履职,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提交建议、提案、社情民意,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三、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
一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举办“市长大讲坛”等活动为载体,引导民营企业着眼“百年大计、安康大事”,积极投身新安康门户区建设,探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持续推进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工作,办好主题轮值活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二是坚持“走进听办”。把“走基层、进企业、听呼声、办实事”活动作为工商联密切联系和服务基层组织、民营企业的重要抓手,协调各方力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三是改进维权服务。加强与市发改委等部门的对接,及时发现和反映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促推营商环境专项治理,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探索维权服务新方式,加强与司法部门、律师协会的协作,探索建立商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商会会员之间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四是深化金融服务。夯实政企、银企对接载体,助推政府出台的金融服务政策落到实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合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五是做活经贸服务。加大同外省、外市工商联和工商社团的联络,建立对外联络和招商引资窗口,配合政府职能部门承办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开展民间外交,为民营企业拓展市场、以商招商和经贸合作提供服务。
四、加快商协会改革发展步伐
坚持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规范建设思路,大力实施“自主培育一批、动员吸纳一批、联系服务一批”工程。围绕全市主导产业,支持和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发起组建行业商会,统筹推进园区商会、乡镇商会、街道商会、异地商会和其他商会的培育发展;
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积极吸纳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商协会加入工商联;
广泛联系市内其他商协会和市外陕西商会、安康商会,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大“四好”商协会建设力度,规划“四好”建设目标任务,靶向“四好”标准,强化指导,形成全市一盘棋、合力推进“四好”建设的工作格局。
谢谢大家!
平利县沃源美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非常荣幸参加安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表彰大会。年轻的平利县沃源美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发展征程中,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怀,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同仁们的鼎力相助,每一份荣誉都是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激励。借此机会,向关心支持平利县沃源美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也代表全市民营企业家向市委、市政府给予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下面,作为受表彰企业家代表,我郑重承诺:
一、坚定发展信心,坚决不负好时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重申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让民营企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跟党走,笃定踏实向前进,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抢抓发展机遇,立足实业报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做有格局、有正气、有梦想、有情怀的现代民营企业家。
二、铭记创业初心,乘势而动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作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就是要始终恪守质量至上、诚信为本的本心,树立创新意识,树立法治意识,树立规范意识,加强现代管理,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在做大规模、做优品牌、做强企业上下功夫,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弘扬创业精神,示范引领做表率。机遇承载使命,挑战考验担当。作为民营企业代表,我们将始终保持雄心壮志和创业激情,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时刻明白肩负的企业责任、社会责任,时刻明白党委、政府的良苦用心,不辜负殷切希望,不惧困难挑战,在逆境中不失志,在顺境中不失态,永葆家国情怀,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做好表率、当好榜样。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盯追赶超越目标,积极投身建设西北经济强市的伟大实践,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推动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做出更大贡献,书写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