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承载的风景

时间:2019-05-13 12: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梦”承载的风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梦”承载的风景》。

第一篇:“中国梦”承载的风景

“中国梦”承载的风景

张旭

春天,一个述说希望的美好时节,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春天,意味着万物生机勃勃的开始;春天,更是承载着“中国梦”飞跃发展蓝图、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使者。

新年未有的芳华,二月初见的草色,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丝细芽,远看一片新绿……细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让人沉醉……偶然闯入心灵世界的季节,却是如此的静谧,所有的诧异与惊奇瞬间扩散开来。

春天,是希望丛生的季节,柔和的风,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

当与春天相遇在茫茫人海熙攘的人流中的那一刻,潜藏在身体里的感觉悄然荡漾在心里。曾认为不会再有的感动与开心,就在不轻易间闯入我的心扉……

你看,那远处麦田里的麦苗犹如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复苏,被大自然的色彩点缀的打得青青翠翠。

漫步在喧嚣都市的人民公园,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恰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春日》“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的一次呼唤。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慢慢品读这个季节清新、婉丽的韵味,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街头着各色衣衫长裙的美女,就像柔柔春风,辗转今生不经意间轻抚的思绪,演绎千丝万缕,袅绕如林间缓缓流动的微光,心柔念净、无欲无忧、晶莹圣洁、剔透如玉,十分惹人喜爱。

他们、她们、它们……他们是春的使者。

你瞧,他们腮边的那一丝抹红,眼眸上的一瞥新绿,颈间装饰的一丝蓝,无一不在传递着春的讯息,释放出春的魅力,将女性那份独有的柔美、亮丽、优雅和灵性演绎的淋漓尽致。

春,还是田间地头老农的希望,如毡的麦苗随风起舞,怒放的红杏蜂蝶群绕,一块块泥土散发着沁人肺腑的清香,一架架雪亮的犁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双双粗糙的大手托起了春天的希望,一张张黝黑的脸庞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微笑着频频向我招手,留下一路落英缤纷。

一条蜿蜒曲折的银色飘带奔向远方,它跳跃着、翻滚着、歌唱着,血脉里流淌着的一腔热情从唐古拉山奔腾而下,穿越了无人的沙漠戈壁,品味了千年孤独的落寞,融化了冰封的记忆,揣着饱满的希望一路上奋勇直前流向春天。

当春的讯息撒遍大江南北时,当太阳的目光平添了几多焦灼时,当遥远的旅途愈加坎坷时,你那庞大的身影开始日渐消瘦,充足的血脉略显得更加孱弱……

我知道,你渴望大海,却从不狂妄,你热爱奔腾,却从不停留,为了孕育更多生灵,为了沙漠成就绿洲,你流尽最后一滴血,甘愿化做西边浮动的云彩。

当我在灰色的心情里徘徊时,是你悄然的闯入我的世界,带给了我一片明亮的色彩。

是你给了我探索“中国梦”的世界,不需要遮遮掩掩,真实,纯洁,自然得就像开在山间的野菊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虽然充满平淡和悠闲,但是在自由的后面,是你在给我支撑整个蓝天,为我放映灿烂的季节,让我没有怨言,一生不悔。

在我梦的边缘,虽然没有浪漫的片段,也没有如火的爱,让我品尝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面临着生活里的烦琐,但因你的带来,给了我兔年最给力的鼓励,愿我能分担所有,是你给了我轻松和快乐。

挥舞着风情万种的手臂,撩拨起一颗颗芽苞激动狂热的心跳,演绎着一曲曲欢快的春之舞,孕育出枝头含苞未放的希望,旖旎成晨曦下一幅色泽清丽韵味悠长的水墨画,吸引着我以清茶洗亮的眼睛,踏着轻盈的步伐迎接你热烈的鼓掌。

一直伴随着我走过今天,没想到在我生活的后面,却是对你深深的爱恋,原来你才是我生命里最美丽的风景。寂寞时候,想着你的身影,往事如电影,一幕幕在脑海里重演。往事如风,岁月折腾年轻的生命,任凭风雨的袭击,一路经受的痛和累,都在你我相牵的手心里演变成为一缕温暖的记忆。

约会春天,相约春天,感悟春天,这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季节。

珍惜春天,品味春天,序写春天,这是生活中故事演绎的人生舞台。

第二篇: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 吴雅玲 2011060107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奏响的时代最强音,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主旋律。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中国人再绘“中国梦”,这一最新阐释,第一次明确个体梦想、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指归。“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共同享有追求幸福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由此可见,“中国梦”不单是一个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之梦,而更是一个由文化自信承载的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支撑和保障。

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它既可以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已所用,又不用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同时它也可以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由此可见,文化的自信不是一厢情愿地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也不是抱着已有的传统不放手,而是在合理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文化,为其增添新的因素,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高度的文化自信能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传达到其他异文化当中去,也能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别国文化中的精髓,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充分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与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地位相比,文化的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影响力和感召力,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很不匹配。除此之外,当说起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时我们可以很

自豪地说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提到我国的文化以及国在当代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时,就会感到底气不足,信心不足而只能搬出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文明。当然这些是我们文化积淀下的瑰宝,但人们也不免疑惑: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身影在哪里?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正走在强国之路上的中国,对作为立国之本的文化还有不少的犹疑和忽视。鉴于此,中共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继续要求,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充斥着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总想着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而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不屑一顾。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必然会阻碍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增强本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引导社会价值理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

二、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切实导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作为个人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外在是不能强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独立的个体行为和追求 可以是不同的,但当我们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时,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是可以加以引导的。增强文化自信在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同时就对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汇聚浩气磅礴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中国梦”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持续强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时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但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这一重要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即使再优厚的经济物质条件也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缺少原动力。

充分掌握文化自信的提高途径

文化自信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其根本的文化立场、文化价值和文化态度,在这样的基础上,文化的大繁荣才能真正扎根入土,不会成为海市蜃楼。

一、增强文化自信,要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

首先,中国文化体现为它的完整的连续性。中国历史纪年表自公元前841年,周共和元年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3000年的历史有序记载表明,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我国是唯一不间断以文字记录历史流年的国家。随着社会历史的更替,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国的文明的依旧保存至今,而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国则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其次,中国文化体现在它的包容性。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民族最众多的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论各民族有着如何独特的文字语言和习俗,不论它曾有过的或长或短的争斗、分裂时期。但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分短合长、同多异少,求同存异,并同归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汉族和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创造了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由此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积淀和宝藏。除此之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对待外来文化发面。在对来外来文化方面,中国采取的一贯态度就是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积极吸取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身,中国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中国文化还体现在它的先驱性。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国在发明创造上具有首创性和先驱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天文等,有的发明创造甚至还比其他国家在上好几百年。然而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现在奋起直追,继续发扬其先驱性。

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必然会使每一个中国人为此肃然起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这种情感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文化自信的引导之下,必然也会产生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二、增强文化自信,要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自己的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质。对我们中国来说,文化的传统和根本又是什么呢?就是中国数千年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积

累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和丰富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植根于中国土壤,洋溢着中国气派,体现着中国价值,引领着中国方向。任何对中国自身创造和积累的文化传统肆意颠覆、一味丑化的言行,都是一种粗暴的亵渎。那么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完美无缺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世界所公认的,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但是中华文明也具有其糟粕,如各类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一方面,我们不能舍弃我们的既有的传统和固有的根本;另一方面,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这些成就并以此为指导引领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增强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它必然要面对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竞争。面对世界文化大潮,正确的态度是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自我封闭、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致使国家走向消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一些国家企图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企图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鉴于此我们要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行为。因而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更不能李代桃僵、全盘西化。

五、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

文化自信还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时代在飞速的变化和发展,因而为了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就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和害怕改变。对于我们现代的文化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和进行积极地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遵循 “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使文化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六、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建设实践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坐而论道,文化自信能够促进文化建设,同样的文化建设实践也能够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工作;加强科技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这是文化硬核建设,对文化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包括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这是文化软体的建设,决定着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加强大众文化建设,这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建设,决定着社会风尚的走向等等。这在最终的意义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总之,努力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的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的,“中国梦”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建楼、修路是不一样的,需要长时间的积聚,所以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任重道远,“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努力。

近百年前罗素先生曾经这样期待:“到目前为止我只有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它坚不可摧,经得起等待。”我相信,近百年后,“中国梦”,文化强国之梦,更应经得起期待!

第三篇:党课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要解读文化自信,首先要正确理解何为“文化”。文化不只是文学、电影、音乐、建筑和文物,而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一个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十九大报告中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心理状态的自信。这体现了对文化定义的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的文化自信应该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中国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中国的治理模式,中国的改革创新以及中国人民在经历困难之后不断探索、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踏实努力的精神状态的自信。曾经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晚清以来,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的阶段:从单纯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为变革自身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最终演进为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一批判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未完结,其时的“新启蒙”延续了历史上数次文化启蒙的思维方式,将中国文化置于后来者和劣等生的位置上,驱使其不断追逐和效仿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可是谁曾想到,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过去的“劣等生”竟然创下了“中国崛起”的世界奇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议题,而溯源至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便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思路,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也随之日盛一日。提起中国古代史,他自豪地说,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先贤和仁人志士都对高尚的精神追求作出了阐释。诸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等等。

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内里和核心的主线,其中的优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华传统价值观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都极具自身特色。在价值取向上,从古即有“义利之辨”;在思维方式上,讲究“和而不同”;在生命情趣上,既崇尚道义上的“舍生取义”,也认同生活中的“和合中庸”。这些特色从表达形式、内容诠释和实践方式都极具价值内涵。如表达形式上,它们或简以“仁义礼智信”,或以“仁爱、诚信、爱国、中和、正义、贵和、持节”,又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见利思义、诚信知报、仁爱孝悌、精忠报国”作为表达方式。在内容诠释上,每一个字或词内涵都非常丰富。如“仁”,既可是“克己复礼”,也可是“爱人”,亦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落实到实践,既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人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体生产生活的工具设计、器皿打造、衣食住行等。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价值观侧重于道德的价值观。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道德和道德修养的民族,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时代的需要,社会在这些价值理念的具体阐释和操作上,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这些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的出现,恰正符合了价值观应具的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及主观性特点。当然,亦正因此,对传统价值观的诠释和实践,也不可避免地有了精华与糟粕之分。所以,对传统价值观取精去糟、去伪存真、与时俱进地掌握和认知,非常重要。

中国的文化自信既包括对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灿烂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造就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制度、观念、思想和心态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都应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此外,中国人民在现阶段的昂扬面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和表现。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为,我们需要延续华夏文脉的民族梦想。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上升到同一个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文化自信,之所以说它更基础,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前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在人们的精神实践领域获得信念扎根与牢固认同;之所以说它更广泛,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坚实地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并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成为担当并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的历史进程;之所以说它更深厚,就在于文化本质的把握与阐明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具有延续并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普遍性的文化能量和意义功能。

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化融合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应为中国社会各界所重视与扶持。我们须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

中华文明,拥有悠久的文化积淀。总书记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自己的文化自信,从中吮吸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营养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成就自己的宏伟志向。特别是执政后,在内政外交的不同场合,多次宣示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一系列的重大言行举措,无不彰显着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许多耳熟能详的治国理念,学习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可从中获取足够力量,为治国理政不断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理想和文化魅力的伟大事业。“四个自信”重要论述的提出,由于把文化自信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维度和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实际上也就从理想建构的高度上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恒的文化魅力。正如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第四篇:承载着中国千万家庭的梦

承载着中国千万家庭的梦

——评《舌尖上的中国》2 《舌尖上的中国》2的主题是主食的故事,讲述的是千百年来以水稻,小麦等谷物为主食的中国人,在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食物上,加以变化,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的过程,同时介绍了少数民族解决同样问题的方法。

这期的场景描写多用近景和特写镜头,详细地记述了对主食加工的过程,同时多处对美食制作人进行特写,也暗合了这系列纪录片的主题:真正的美食往往出自于这些日夜与高粱小麦同处的,普普通通又凝聚智慧的百姓中。

这期的细节刻画同样到位,当节目开始4分钟后,出现了丁村大妈们在为一场寿宴精心制作花馍的场景,令我影响深刻。斑白的头发,粗糙的双手,甚至连工具都只是一把做针线活的小剪子,却能将一个个面团做成精美的艺术品。这一段多用仰拍,是将摄像机放在制作花馍的桌子上进行拍摄,近处是美妙绝伦的花馍,远处是大妈们,这其中透露出让人惊叹的和谐感,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已经不是花馍,而是在中国丁村这个最古老的村落中,经她们之手,孕育出的美的种子。

这期的另一特色就是音响。在这一期中几乎都是机械音响,配合人吆喝的同期声,散发出浓浓的人文特色,陕西的大磨盘,蒙古的马蹄铁,绥德汉子老黄的吆喝声,以及新疆餐馆里的人声鼎沸,都让人深刻感受到当地朴素,真实的风情。

在对食物进行特写的时候,大部分采用了小景深以及LOMO的画面效果,突出了人在吃的时候的动作,同时也将他们脸上幸福骄傲的表情意义记录下来,那是他们的杰作,是他们祖先流传下来,代代相传的记忆。

这期的主题旨在对中国传统的主食进行记录,但表达出的,更多的是对这些曾经的,渐渐被人遗忘的民俗风情的怀念,对一个个百姓家庭当代生活的记录,也许,当我们这些90后00后长大时,不会记得这些食物的制作方式,再也不会品尝到这些传统食物,但是凝聚在这些食物中浓浓的家庭的味道,会留在我们一生的记忆中

第五篇:承载梦想

承载梦想,振翅高飞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希望之灯;梦想是灯,引我们走向成功!”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梦想。有些梦想很容易实现,但也有些梦想就是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可是,我相信梦想将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小时候,我曾怀揣着一个很天真的梦想:我希望自己天天都有棒棒糖吃,父母天天都很疼爱自己。仅仅这个梦想,让那时的我感到很满足,也很开心。也曾要为了这个目标去奋斗。因此那时的我很努力的学习,以此换来父母的疼爱和奖励。最终,这个简单的梦想,我做到了!

小时候的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让我感到很天真,也比较自私。可是,那时的我,梦想就是这样简单、天真。

渐渐的,随着时间的一点一滴的消逝,我的思想也在日益成熟着。昔日的我,经历了青春和岁月的洗礼,慢慢的蜕变成了一个成熟,明事理,懂人情世故的男生。当然,我的梦想也会随之而改变,昔日的梦想再也满足不了我这充满无穷欲望的心了。

时间,让我渐渐的明白了:其实,一个人的好,并不是真的好。只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好,那才是真正的好!那我的梦想就提升了一个层次,这个梦就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随着物质日渐富足,国力持续提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走完,“我的梦•中国梦”少了些沉重,多了些自由与开放,也更多闪烁出精神需求的光芒。今天的梦想不一定都是宏大叙事,袁隆平“干到九十岁,种出亩产一千公斤杂交水稻”是梦想,高原上的藏族小女孩喜欢跳舞、以后想当个舞蹈老师也是梦想。梦想也不一定都那么自我、那么“本土”、那么物质,创造财富是梦想,用手中的财富回馈全世界、影响全世界也是梦想。也许,现在“我的梦”中还有一些迷惘,“中国梦”中也还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并应该获得被平等放飞的机会。

我的梦想是当一个可以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医生。我的妈妈是一名医生,所以我知道当医生有多累。但我更知道当妈妈成功救治了一个患者是,心中的快乐和自豪是难以想象的。我希望能有很多拥有这些梦想的同学,大家能够一起努力。说不定未来的中国将会减少很多悲伤痛苦,多出很多欢歌笑语。为中国出份绵薄之力。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中国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就让我承载着梦想,挥动梦想的翅膀,奋起高飞吧!

下载“中国梦”承载的风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梦”承载的风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承载责任范文合集

    承载责任共创辉煌2014届毕业生中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2014年3月12日上午9:30,在学校博学楼前,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间,举行中考誓师大会。 首先,由九年级学生代表组成了一百人的方队......

    推荐书名承载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2017读书活动 推荐书名: 《承载》 作者: 章剑华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外迁这段历史,虽然有许多当事人在之后的几十年......

    承载信仰,我们有梦伴行 -----与信仰对话,飞扬中国梦5篇

    承载信仰,我们有梦伴行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希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这句话里蕴藏的是一个民族能够长久不衰传承的真理。虽然选调生踏出大学校门......

    中国梦

    “中国梦” 和“境外势力” “中国梦”近来是个很热门的议题,人们往往将其比拟于“美国梦”,而忽略两者的重要区别:“美国梦”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成分,而“中国梦”则是集体主......

    中国梦

    中国梦·我的梦 □记者 阮宝夫昨日下午,在市区迪荡新城财智大厦,白领沈女士登陆“鲜果派”水果配送网站,下单预订水果车厘子。不到两个小时,一箱新鲜的智利产车厘子就送到了办公......

    “中国梦

    “中国梦·劳动美”纪念“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3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 1、“安康杯”竞赛活动最早是由 于年发起的。 A、内蒙古总工会,1998年 B、包头市总工会,1984年 C、......

    中国梦

    中国梦 随着习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第一次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梦”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然而我......

    中国梦

    “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所追捧,并日益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