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春节习俗探究
中国春节习俗探究
摘要:春节,俗称“过年”,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追根溯源,在我国已延续了约3000年。春节期间,全国人民都要举行活动进行庆祝,渐渐地约定俗成,便形成了“习俗”,这些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变化、完善、丰富,有些已经被淘汰,但是还有很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如祭灶神、贴春联、压岁钱、放爆竹、逛庙会等等。本文将对一些重点、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进行介绍并探究其特点。
关键词:春节;习俗;特点;探究
春节,即农历的新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是中国时间跨度最长、最热闹,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对春节最早的记载是在夏朝,“腊祭”中记载:“传说有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年风调雨顺,还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这其实就是庆祝春节的雏形。又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1】这也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春者,天地开辟之端。”【2】春节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意味着春回大地、辞旧迎新。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中国的“年事”活动十分丰富。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儿①粘;二十四,写大字②;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③。”这个主要是在北方流传的歌谣,但是类似的歌谣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而且内容也都差不多,都展现出人们在过年时热闹忙碌却又轻松快乐的场面。
一、祭灶神。
祭灶神的风俗历史悠久。灶神,民间多称“灶王爷”。对于“灶王”的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有“炎帝作火官,死为灶(神)”之说【3】,还有“黄帝作灶,死为灶神”的说法。【4】腊月二十三是“年”的头,称之为“过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歌谣中“二十三,糖瓜儿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升天,要准备饯行的佳肴,买些饴糖贿赂神仙,让他多说好话,也有说法是为了堵住灶神的嘴,粘住牙,免得他说些坏话。
祭灶活动内容很丰富,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如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首诗就生动、具体地描述了祭灶活动的场面。因为民间认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天上去来共用七天,所以在大年初一时还要再把灶神接回来,把新的灶王神像贴上,让他在新的一年里保佑一家人的平安。
春节期间,民间所祭的神还有很多,除了灶神,还有门神、财神、喜神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贴春联
春联,也称“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为是春节的时候张贴,所以叫“春联”。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协调,内容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公元964年除夕,蜀国孟昶自己动手写了“新春纳余庆,嘉节呈长香”。这是被人们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春联。【5】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的“桃梗”演变而来的,古人相信鬼畏桃树,于是把用桃木做的牌子挂在门上用来避邪,后来渐渐发展成在红纸上写出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句子,一年一换,便成为了现在的“春联”。“春联”正式诞生是在明朝,用红纸写春联也是在明朝,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在红纸上写。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十分喜欢对联,也是由于明清两代皇帝的提倡,人们对春联也更加重视。一些文人以对对联为乐趣,出现了不少趣联、奇联,适用于春节的就不胜其数,如: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等等。
除了贴春联外,还有贴“福”字的习俗。“福”字代表“运气”、“福气”、“幸福”,自古以来都被中国百姓喜欢。每到春节,家家都要在门上、墙上等处贴上“福”字,有的地方还习惯把它倒过来贴,取谐音“福倒”,意思就是福气到了。
3、压岁钱
过春节长辈给晚辈,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中国的普遍习俗。清朝钱沃臣在《压岁钱》诗自注中说:“俗以五色线穿青钱排结花样,赉儿童压胜,曰压岁钱。”又据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帝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节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此风在当时宫廷内是很盛的。【6】后来此俗传到民间,便演绎成了现在的压岁钱。
压岁,是为了驱邪,民间认为孩子魂魄不全,要用压岁钱来压服“祟”④,来让孩子健康成长。虽然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却反映了大人们渴望孩子茁壮成长的愿望。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压岁钱的,孩子们盼望过年,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那份压岁钱。如清朝吴曼云的诗《压岁钱》所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商议是买爆竹放呢还是买支箫来吹呢?想了一个晚上,可是忙坏了。
4、放爆竹
春节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在我国已经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7】当时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劈啪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卷纸为之”是唐宋以后,发明了火药之后的事了。这种“噼里啪啦”的响声是驱鬼避邪用的,用来祈盼来年幸福吉祥,又增加了喜庆的气氛,深受百姓欢迎,流传至今。渐渐地,爆竹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二踢脚、闪光雷、大地红等等。随着鞭炮的发展,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烟花。烟花变化万千,绚丽多彩,伴随着爆竹声,一束束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放,让人心驰神往,给节日增添了无限喜悦。在除夕子夜,辞旧迎新之时,鞭炮声四起,铺天盖地,烟花腾空,此落彼起,人们互相祝福,祈盼新年顺利,让节日的欢乐气氛达到了高潮。李大钊曾说:“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现在的春节,便是人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节日。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经验,形成了多少习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都各有特点,只靠这一篇文章也是说不清的。除了本文介绍的几个春节的传统习俗外,扫尘、拜年、剪纸、办年货、守岁、逛庙会、吃饺子汤圆等都是春节的习俗,以及各个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如土家族的“摆手舞”会⑤;壮族吃“压年饭” ⑥;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初一喝“辞岁酒”;藏族的“跳神会”⑦等等。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春节的庆祝方法也各有特点,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和出发点都是利国、利民、利家、利团结的,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并继承、发扬,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愉快的春节,争取来年的丰收,争取更大的胜利。
注释:
①糖瓜儿,北方祭灶神时,用麦芽糖沾芝麻做成葫芦形或者瓜形的祭品。用意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也有人说是让灶神的牙齿被黏住,说不出话,免得向玉皇大帝说坏话。
②写大字,指写春联
③扭一扭,指穿新衣服
④祟,本义指鬼怪,古时民间传有小妖叫做“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⑤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
⑥在除夕之夜就把初一的饭做好,叫做“压年饭”,预示来年丰收,吉庆有余。⑦藏族在除夕这天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祛邪降福。
参考文献:
【1】《尔雅》【M】,卷六《释天·第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中华书局,2010年5月
【3】刘安,《淮南子》【M】,卷十三《氾论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月
【4】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M】,卷一百八十六,中华书局,1998年3月
【5】脱脱,阿鲁图等,《宋史·蜀世家》【M】,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6】张玉清,《春节风俗之最》【J】,《大家健康》,1995年02期
【7】翟灏,《通俗编·俳优》【M】,商务印书馆,1958年12月
第二篇:中国春节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上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上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
第三篇:中国春节习俗??年夜饭
我们都知道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可我们知道年夜饭的来历吗?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来源:上海喜乐在线
第四篇:中国春节习俗——压岁钱
春节刚过,南京储户去银行存钱的明显增多了,其中的“嫩”面孔也多起来,差不多每5笔储蓄就有一名是小学生储户。来存款的多是“三人行”??由父母陪着上小学的孩子来存压岁钱。(2月1日《南京晨报》)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向来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过去压岁钱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少则数元多则数十元,主要是图个热闹、吉祥。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也一路飙升,孩子拿到的压岁钱动辄上百上千。面对这笔不小的财富,不少家长往往由孩子自己支配,不少小学生把压岁钱都用在了春节的玩具和花炮购买上,有的孩子开始变相送礼,大搞“社交活动”:给老师、班干部送礼,或请同学到饭店大吃大喝,甚至热衷于用压岁钱在情人节给“女朋友”买花送礼物;有的成天成夜打游戏、泡网吧、上舞厅,甚至于有些孩子把压岁钱就成了“赌资”,如长沙6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拿着压岁钱打了一宿麻将,桌上的“赌资”就达2000余元(见1月31日《长沙晚报》)也有不少家长面对孩子数量不少的压岁钱,担心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便采取了“截留”、“克扣”的方法,把孩子的压岁钱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这样做虽说控制了孩子压岁钱的盲目流失,但也在孩子心理上引起了反感,甚至于出现了与父母为压岁钱而产生矛盾的。如何处理好这笔钱,并在这个过程中和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协调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父母必须正视与解决的问题。
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好压岁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孩子压岁钱多了,反映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何培养孩子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和品德就显得异常重要。而我国的青少年理财教育非常薄弱,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的理财教育。父母借陪伴上小学的孩子到银行存压岁钱,让孩子亲手开设自己第一个存折,引导他们尝试人生中第一次自己理财的经历与乐趣,进而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把多余的钱存到银行里,既可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也能让孩子们知道理财中积少成多的道理和过程,更能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好品德,却可以让人受用一生。在孩子成长的节骨眼上,家长千万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听任孩子们大手大脚乱花压岁钱。同时,父母在引导孩子用好压岁钱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减少孩子因父母管制严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尊重孩子在理财中正确处置压岁钱的意见与要求,这样才能使压岁钱的使用既让孩子享受到了过年快乐,也享受到了理财的快乐,如此一举几得,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篇: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春节习俗]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