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所说的话(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2:2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已经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所说的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已经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所说的话》。

第一篇:已经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所说的话

已经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说过的话

也许是因为出发太久,迷失在了路途中,很苍茫,无所遁形。记得星星在毕业那季对人生的路途有着极为苍茫的感悟,好似一位行者在迷雾漫林的路途中为寻找一丝光明而颠簸前行,困苦和迷茫,内心忧郁而恐慌,很希望此时能从耳际听来一丝救助指路的声音,哪怕是低迷而微小的,那时的他,就是寻找路途的行者。

我跟星星说:迷失,是因为泪水浸湿了眼眸让你看不清世界,而并非出发的太久,人生的旅途里若不前进便只有后退.当有一天你功成名就时,你还会觉得出发了太久而迷失方向的感觉吗? 人生的每一次驻留都有它潜在的原因,要么抑郁而过,要么就过的辉煌!路是走出来不是想出来的,人生在世,背负着的不止是责任,还有太多隐隐的痛,现实的残酷作祟让人的心浑沌不堪,不时的重创抨击更让弱小的心灵找不到归属感,强烈的想要依靠,可是依靠又在哪呢?

告诉自己,既然已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说过的话,我们是在为了爱,和一切为爱的人艰行,痛苦并快乐着,不是吗?

而如今,我们都已告别低迷,在心里,永远记着出发时说过的话,不管是为了什么。看着星星在讲师的路上越走越坚挺,开始有兴许骄傲与自慰,骄傲是星星又能站在自己喜欢的舞台上展示他傲人的才华,霎时间的让人感叹于星星穿透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星星真的很棒!为他骄傲;自慰,也许是因为自己能陪他走他那段最艰难迷失的日子,在他在为工作和校园中思念的舞台在心目中一较高低的时候,狠心的斥责他要以现实为重,硬声声的让他将毕业晚会抛之于脑后,那段日子,我知道他怪我,他在阳台上悄悄的拿起手机跟校园的伙伴打电话说想念他们的时候,他在听他引以为傲的毕业晚会因他的不在有点黯然失色的时候,我知道他又多么多么的想念那方舞台,可如今,星星在讲师的舞台上施展雄风的时候,将自己的专业跟工作融会贯通的时候,我开始暗暗的有些自慰,自慰星星能在中旭大放光彩,当初的决定并没有错。不知道至此一博是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心灵增添些许安慰,不过看着星星身为讲师,西装革履透露出的干练和自信,真的很为他高兴;还记得小猪八在08年看到星星那刻,说星星变的好帅了,我知道那正是星星身上退去稚气而隐含着的日渐成熟的男人味和担当,也是星星在找到人生目标后永不言弃的魅力之所在。星星你很棒!真的!

看着星星博客,越来越多的回忆会涌上心头,我们曾经的菜花地,我们的土豆和地瓜,我们的天鹅与蛤蟆,人鱼与公主,我们的北斗七星;我们在河边抓小鱼;在曹禺公园吃我爱吃的蛋糕;在西餐厅教星星吃牛扒;看星星跳一辈子唯一的舞“狗爬式狼图腾”;我们还手牵手一起唱我们的歌:

“世上只有星星好,有星星的庆庆像块宝,离开星星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天上星,亮晶晶,你我心,心连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大眼睛,大眼睛,是庆庆,陪着庆庆看星星”

。。。。

星星说,他在会任何地方留下我们最浪漫的回忆,不管以后庆庆在哪,都不会忘记星星,因为哪里都有星星的影子。是啊,恐怕这一生,都忘不掉了,因为,他是我的守护星啊!

看着他前天上网时发来照片静默,星星真的成熟了很多,突然想到自己在听星星讲课时那副花痴样,好棒,星星的形象顿时在心目中高大了许多,这是星星用汗水跟努力换来的,曾经的他,为了怕吵到我午休,关

在满是异味的洗手间背演讲稿,其实,我什么都听到了;出差晚上10点半,总是哄我乖乖睡觉,然后骗我说去休息,然后在酒店里打开台灯继续背稿子,我打了他手机一声,他没有关机,我知道,那是善意的谎言,他怕我睡不好,担心他,我什么都知道。

我不清楚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星星,不管是我的守护星还是天上的星星。也许就是这些,感动,甜蜜,让我不管看天上的繁星还是远在天边的守护星,都是那么闪烁,那么耀眼,在黑戚戚的夜空中,一闪一闪,绽放出属于我们俩的光芒,星星说:“无论发生什么事,它都会像我们的双眸一样,带给我们光明。他的梦想就是为我实现我所有的梦想,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得不到最好的,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既然决定了,就已经在路上,不要忘记出发时说过的话。。”

时间本来就没有逻辑可言,控制不了,抗拒不了,逃避不了,怀念以前的时光,让它在脑海中停留,不管怎么样,跟着它,留着它,回忆它,才能在心里永远留下一道凌厉的痕,才可称之为永恒。

日光西斜,心里感叹又一天的流逝,打打哈欠,抹抹眼泪,星星此刻在做什么呢?真的想他了,星星,我会记得我出发时说过的话,你也要哦,为了你的事业好好奋斗吧,你是最棒的,身体健康,永远幸福哦!在路上。。

第二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苗素锋

最早知道陈虻,是在柴静的《看见》这本书中,从柴静的笔下,我只觉得陈虻应该是一位做事顶真的新闻工作者而已,但当看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之后,我又对陈虻产生了好奇。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给别人带来那么大的影响?于是在百度中搜索这句话,发现了徐泓师编着的这本书,这本书以陈虻的经典语录作为主要内容骨干,展示了一个激情昂扬、敬业执着、专注忘我、至情至圣的制片狂人。

享年只有47岁的陈虻在23年的电视生涯中,以自己为中心,通过阅读和刻苦钻研大量书本知识,无数次用心的实践,逐渐建立起一个他特有的“坐标系”。而激情和执着是他建立坐标系的尺子。

特别喜欢他说得这句话。陈虻对“电视”倾注了他大部分的激情和梦想。大学毕业后,心怀电视梦的陈虻放弃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分派的工作,他自主选择进入中央电视台。他做了三年的打杂工,边卖力打杂,边用心学艺。与我而言,工作第三个年头,总是庆幸自己能拥有一份让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一群永远需要我对他们时而严厉,时而温柔,时而和他们一起犯傻的。我常常会幻想哪天我不带他们了,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不能和王梓睿谈最近新看的电影,也许再不能找到一个年纪小小,但是和大人无障碍的学生”;“也许不能再拉着郭楠、钱宏怡脸上的肉对他们说,嘿!小伙子,”;“也许我们班那群原本就害羞的女见到我更会羞红了脸。”……常常想着想着,心里就会很难过,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总在想,失恋也不过如此吧!因此,我总格外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微笑面对他们,用积极阳光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并鼓励他们也开心的迎接每一天。用这样一种属于我得激情去我们班的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在短暂的童年享受应有的欢乐。我并不想用我得生活态度去感动他人,只是希望用这一种工作、生活态度去给我们班的孩子一些好的影响。

第三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你的“坐标系”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20102806016)

这本书以制片大师陈虻的经典语录作为主要内容骨干,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激情昂扬、敬业执着、专注忘我、至情至圣的制片狂人。陈虻经常强调媒体人一定要有一个认知事物的“坐标系”,以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为量度的维度。

享年只有47岁的陈虻在23年的电视生涯中,以自己为中心,通过阅读和刻苦钻研大量书本知识,无数次用心的实践,逐渐建立起一个他特有的“坐标系”。而激情和执着是他建立坐标系的尺子。

“生命要保持一种激情,激情能让别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对于电视失业,陈虻倾注了他大部分的激情和梦想。大学毕业后,心怀电视梦的陈虻放弃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分派的工作,他自主选择进入中央电视台。

陈虻做了三年的打杂工,他边卖力打杂,边用心学艺。在跟在剧组后边扛大箱、接电线的那个阶段,陈虻有一次被分配给日本NHK电视台当剧务,拍一部关于亚洲住房的专题片。他把这个机会当成上一次培训班,每天张罗琐碎事务的同时,他默默地观察这部专题片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记下了日本人怎么做前期、怎么做调查、怎么选择被拍摄对象和现场,还有每晚怎么做案头工作。就这样,陈虻给自己安排无数次的培训,后来有能力给剧组提拍摄意见,最后成为制片大师。我对他这种用心程度和细心程度感到吃惊,想要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副油画,就得用一片真心,一腔热情,老老实实地一点一滴学习和积累知识。

为了学习拍摄照片,陈虻变卖结婚戒指和收音机,买来了一台照相机。他沉浸在书库里,是当时中央电视台书库的借阅书本数量做多的读者之一。陈虻对于知识的执着和偏爱,正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媒体人的基础。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于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知识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却离知识越来越远。有多少未来的媒体人懂得老老实实钻研书本里的知识呢?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大多数未来媒体人把青春和激情用在网络上,却很少用于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没有知识背景作为支撑的媒体人,要建立自己的“坐标系”谈何容易。脑袋空空的媒体人没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就会哇众取宠,随波逐流,做一些浪费版面,侮辱受众智慧的新闻,那好比是把许多石头扔到大海里,虽然会激起一阵短暂的骚动,但是不会激起思想的水花。

网络已经成为受众接触新闻的主要渠道,包括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的官网、社交媒体平台等等。你可以发现网络新闻媒体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有专业知识涵养的媒体人。有些网络媒体把新闻做成快餐文化,新鲜美味,但是,吃多了会营养不良。他们的“坐标系”是什么?点播率?利益?娱乐大众?网络营销„„有厚实的新闻背景知识的媒体人,才能把握好新闻与网络恰到好处的融合,才能发挥网络新闻的作用和力量。

陈虻认为,未来电视媒体节目主持人的竞争一定是在思维个性上的竞争。而我认为,未来媒体的竞争也一样是在思维个性上的竞争。广大的受众不代表大众 1

化,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观念去选择和关注相应的媒体和媒体人。因此,思考角度也是媒体人的必修课。

在陈虻接手《生活空间》之前,它以人文教化为主要目标,展示生活的哲理。陈虻彻底改变了《生活空间》栏目的原本的走向,转向以实现人文关怀为宗旨,开辟中国电视新闻关注一般人的报道范畴。避开了竞争对手《东方之子》和《焦点时刻》的内容定位,陈虻选择关注人,关注普通的老百姓。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来呈现社会观念、社会道德、社会伦理、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时代的风貌。《生活空间》的成功改革,有赖于陈虻和他的团队60多天以来挖空心思写出的改版方案,更有赖于他独特的思考角度。

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媒体之间,时常会出现新闻同质化的现象。有时候,你会发现不同媒体刊登的新闻内容几乎雷同,甚至连新闻标题也几乎一样。由此可见,媒体人的思考角度也开始同质化了。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思考角度一样吗?还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呢?没有“坐标系”的媒体人,看待事件会摇摆不定,方向模糊,找不到自己对新闻事件所特有的看法和角度,没法确定新闻的价值标准。而没有态度,没有角度,没有个性的新闻不仅阻碍了新闻媒体业的发展,还会降低受众阅读新闻的兴趣。

因此,面对新闻事件的时候,媒体人需要坚持用统一的认知坐标系去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和能力。“我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自身掌握影像方式去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现今的中国,记者都是带着脚镣跳舞的,政治政策限制着媒体的舆论自由。大家都在质疑,在这种思想禁闭的环境下,能够做出好新闻吗?换一个角度,新闻自由的限制正是反映出我国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还没达到自由发展的阶段,还是属于比一个较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状态。如果没有适当的舆论管理,良好的媒体环境是得不到保证的。媒体人首先要提高自身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才能使自己和媒体环境得到更好地发展。

媒体人素质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媒体的社会功能。陈虻非常注重纪录片当中受众的理性到场。他认为,纪录片不是让受众仅仅进入一种本能的感官享受,不是诉诸人的非理性,相反,它让受众的理性到场,让你去思考这个问题,进入这个问题的核心。媒体要承担引导受众去思考,带动社会的进步的责任,这是恰恰当今媒体还没有达到的一个境界。相当一部分新闻让受众一笑而过,一看而过,尤其是一些社会新闻。媒体抓住受众猎奇和偷窥的心理,三番四次报道一些低俗、媚俗的抢眼球的社会新闻,根本唤起不了受众的理性。

以上是我阅读完这本书最大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媒体人,必须要有一套作为认知事物的标准的“坐标系”。而现阶段的我,还没有形成自己“坐标系”,还得进行长年累月的磨砺,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时常自我提醒,“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2013年5月20日2

第四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1

我承认,当初是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大致能够猜到文章谈的是什么,是一份事业的初心,是过来人对生活的感悟,或许也是对迷惘的当局者的一种警示。

这本书主要是介绍了央视制片人陈虻的生平,在他去世之后,以记录他的经典语录以及为人处世点点滴滴的方式纪念他的一生,肯定他为央视纪录片带来一个新的时代。我不能够完整地概括出整本书的内容,因为太多的经历仿佛让我穿越到属于他的时代,从学生时代到东方时空制片人再到生活空间的制片人。传记往往是这样,总是戏剧性地记录着这个人所开创的一切,却不能全面地去展现开创时筚路蓝缕那种艰辛,尽管本书也有这样的倾向,但仍然提到了刚毕业那时候的和普通人一样会有的放弃与抉择,这让陈虻更加真实,更有魅力。

说点体会吧:

1、陈虻是个对自己很有规划的人。可以勇敢放弃第一份工作,投入到他钟爱的新闻事业当中。当然或许普通人咬咬牙也能如此,但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即便是他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很喜欢,他也能投入百分百的热情把工作做好,然后说服上司和同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当然也包括我,遥想自己第一份工作不如意,就破罐破摔了,既然要放弃就不必花心思去经营,当时是这么幼稚地想,但现在回过头来,我不能百分百地说自己是对的,没必要浪费精力,但其实我辜负了那一段时光,本来可以有更好的体验,对生活,对当时的自我成长。

2、思维决定命运,有一定道理。陈虻从一个小学徒成长到一个精神领袖,贯穿始终的是他那份激情。在他审片的时候,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气就这么出来了。无时无处不在保持学习,无时无处不在积累准备,直到有一天机会降临。他的经历似乎是偶然中透着必然。

3、我常常在想,人的魅力来自于哪里。工作之后思考的更多了,因为我也遇到过很有人格魅力的领导,想要成为那样的人。或许从陈虻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些魅力的来源,执着、负责、幽默。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和一帮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同事在一起工作,让我这个事业心淡薄的人也变得有追求起来了,不甘平庸后回归平庸,这并不是什么失败的事情。相反,我相信我会为这种心路历程感到自豪,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重经历而轻结局。

在书的最后提到陈虻常常说的话,大致意思是,对于认识各种事物这件事,你建立了多少个框架,有多少个坐标去考虑,角度在哪里,维度是什么。这种对思维的要求也拷问着每一个人,无论在哪行哪业,所学的东西的价值或许也就在于一个思维的框架。所以,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对未来的担忧也少了些,因为即使那一天我无法在现有的岗位做下去了,我也知道去处是何方,因为思维的掌握可以让人去适应不同的位置。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2

刚刚接触此书时,便注意到了这充满哲学色彩的标题。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或者,退一步,问现在的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究竟能否确定是为了什么出发。

驹于工科出身的陈虻来说,便是这一爱一好文学的梦想催使他接触新闻并且走上了电视节目制作的道路。终其20年华,他从一个行外人的学习,蜕变为一个能够指导新人传播自己经验的老师。全书共20篇博文,都是他语录的分类整理。每阅一章,对我都有新的启发,究其细节,最深刻的我想有三点:

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尝试着拥抱它。还记得有句话“没有梦想,何必远方”,不错的,书中指出,陈虻原来的单位,她是重点培养对象,而他为了调入中央电视台,自己努力做出成绩,取得向领导请求的话语权,最终到了央视最初三年都是“打杂”。他认了,并且没有抱怨这天上地下的工作转变,反而在打杂中学到了关于取景拍摄等更多的专业技巧。而我,我的新闻理想是否是我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我想这值得我思考。

陈虻的电视节目制作知识为我的新闻学习做了补充。比如,陈虻说:“三段式创作方法,在开拍前决定关注的方面,在剪辑中发现主题,在观众收看时产生结论”,这对于我们制作电视新闻是极有提示作用的。再比如,新闻内核,陈虻认为它是对新闻事件做自内而外的发散,从单极道多极的扩张。这种报道模一式是围绕事件中一个最具牵动力的兴趣点,由兴趣的参与者从新闻事件一爱一你的内部(而不是由记者从外部)完成事件的描述和分析。这种模一式的被采访对象来自事件内部的第一讲述人。除此之外,电视的表现手法、电视纪实、栏目化运作等等都是对我很有用的指导。

我们所做的事情重要,但是做这些事情的我们更重要。陈虻很注重培养新人,包括后来他经常到大学和地方台进行讲座的。而他自己更是十分严格,这里从他审片就能看出来。陈虻审片,总是看完了以后进行总结,但不提出自己的看法,给编导空间自己去完善。在他所工作的圈子里,于大家,真的是亦师亦友。无论是白岩松、柴静,还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孙玉胜,对他的追思中真切可见。在这里,他告诉我们一团一队的力量是重要的,一团一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重要的。我们学习中所结成的小组,我无法去说谁做的多谁做的少,谁做的差谁做的好,只有我们都齐心协力去完成这份作业时,我们才感受到这份力量,而结果,预料之中罢了。陈虻说过“我不是在改片子,我是在改人”,由此,从新闻评论部走出去一大批优秀的记者、主持人以及编导等等。

或许我们很多选择都未必有确定的目标,但是我们总是需要面对选择,并记住不管走多远,勿忘初心。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找到这样的力量,迫你前行。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3篇

2.《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说说

4.生命因为什么而忘记时间选择激情的舞诗歌

5.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成语解释

6.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成语解释

7.鲁迅称史记为什么?

8.不要因为没用的事生气作文700字

9.以史记为题的读后感

第五篇:【导游证】即使走的再远,也不要忘记当初出发的理由

一个会“凌波微步”的导游

到浙江浦江县去旅游,在那里见过的异性,给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位长得有些胖的女孩子。她作为一个导游,在陡峭险峻的栈道上、山道上,那种一路小跑着往上冲的轻盈步履和身姿,让我每每想起来,都觉得特别的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那是去登仙华山。开始往上登的时候,脚下的路还不费力气,我还有足够的兴致说话。于是我笑着跟这位二十出头的导游说:“导游啊,我想跟你提一个问题,可我又怕冒犯了你。”

“你提,没关系的。”导游很大度地说。

“我看到好多的资料,都说登山有利于让身材变得苗条——”我试探着说。她立刻笑着说:“这个,不一定的,我当导游后,体重反而增加十多斤。” “哦,反而增加了十多斤?”这多少让我感到意外。

“可能是每天爬山,反而比以前吃得更多更香,睡得更熟了吧。”她说。山渐渐地陡了起来。又走了一段路,我们被导游带上了那种修建在垂直的悬崖上的栈道。是用钢筋水泥修建的。当栈道像悬空的楼梯往上延伸的时候,连我这个在青海当过兵、打过隧道的人,腿都不由得有些发软,头也有些晕。我一步一步的,走得很慢,很谨慎。

这时候,就见这个长得很有些胖的导游,在举着话筒介绍过景点之后,就在我们前面的悬空栈道上,一路小跑地往上冲去,她的那种步履和身姿轻盈得就像一只以深山老林为家的小动物,哪怕是在悬崖峭壁上跳来蹦去,也是那么安闲自在,活泼愉悦。

一时间,不仅我看得目瞪口呆,其他游客也张大了嘴巴。当我们打着啧啧,夸奖、赞美她的时候,她只是笑着问我们:“像不像武侠小说上写的凌波微步?”

“像!像!”好几个旅客都点头,我笑着说:“你跑起来的那种轻盈,真是太美了!我想知道,一个人要在这样的山上爬多少次,才能拥有你这种轻盈?”

她笑笑说:“三百多次!至少,我已爬了三百多次。” 我深深地点头,说:“我懂了,我知道轻盈是怎么来的了。”

从此以后,当我再看到表现在演员身上的那种载歌载舞流光溢彩的轻盈,表现在运动员身上的那种动如脱兔静若处子的轻盈,表现在演讲家身上的那种滔滔不绝收放自如的轻盈,表现在画家书法家作家艺术家身上的那种思接千里成竹在胸、下笔如神的轻盈……我就知道人家在那个特定的领域,已经翻过了多少高山,爬过了多少绝壁……

这个会“凌波微步”的轻盈的导游,她所传递的是一种“匠心”精神,启示即将要成为导游的你们,即使会很辛苦,甚至受到委屈,但不要忘记你们的初心,传递“匠心”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导游。

下载已经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所说的话(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已经在路上就不要忘记出发时所说的话(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