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刘云山同志《为了谁依靠谁 我是谁》的几点思考
学习刘云山同志《为了谁依靠谁 我是谁》的几点思考
刘云山同志的这篇文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白“为了谁”,才会知道我们施行方针、政策、路线的目标指向、力量源泉、情感联系。文章告诉我们,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我认为当今时代大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益多元化格局越来越显现,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和挑战更加复杂而严峻。在波涛汹涌、暗礁丛生的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认真真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否则,将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为了谁”,事关我们党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作为领导干部,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价值追求,要时刻警醒自己,时刻问自己工作是“为了谁”,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壮大成为有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是因为我们党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是党员干部回答“为了谁”的应然选择和实然选择。
“依靠谁”,事关我们党成就伟业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重点工作来抓,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在千磨万难中
不屈不挠,笑到最后,是因为我们党始终“脚不离地、根不离土”,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当成父母来依靠。“依靠人民”最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落实在行动上。“我是谁”,不仅仅对党员干部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我们党来说,也极端重要。网络上曝光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我爸是某某”、“我亲戚是某某”等等,就是没有切实解决“我是谁”,依靠谁的问题,子女受影响,群众惨遭殃。只有回答解决
好“我是谁”的问题,才能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才能真正 回答解决好“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党员干部是舟是鱼是公仆,人民群众是水是主人是父母。古语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那种“油水关系”、“蛙水关系”,是在“我是谁”上犯大糊涂,是没有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是对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背叛。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非常重要。下一步工作中,建议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展开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明确自身省身份,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
自己、定位自己;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做主人,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 承诺,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我是谁?”这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和干部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更需要开展一场“我是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大讨论。“我是谁?”只要一切有利于党和国家,只要一切有利于群众和工作,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是党员、我是干部、我是公仆。
然而,实际上,有的人往往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眼中无民、凌驾公仆。根本就没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也不可能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更忘记了人民群众才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总觉得自己才是“主人”,没有弄清自己“真面目”,实在可怕、可悲、可恨、可恶。像刘云山同志所说的那样:“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要不
断深化认识、深化实践,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承诺,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分享到:
第二篇:学习刘云山同志《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的几点思考
学习刘云山同志《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的几点思考
刘云山同志的这篇文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白“为了谁”,才会知道我们施行方针、政策、路线的目标指向、力量源泉、情感联系。文章告诉我们,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我认为当今时代大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益多元化格局越来越显现,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和挑战更加复杂而严峻。在波涛汹涌、暗礁丛生的环境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认真真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三个问题,否则,将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为了谁”,事关我们党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作为党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价值追求,要时刻警醒自己,时刻问自己工作是“为了谁”,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壮大成为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是因为我们党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是党员干部回答“为了谁”的应然选择和实然选择。
“依靠谁”,事关我们党成就伟业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重点工作来抓,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在千磨万难中不屈不挠,笑到最后,是因为我们党始终“脚不离地、根不离土”,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当成父母来依靠。“依靠人民”最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落实在行动上。
“我是谁”,不仅仅对党员干部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我们党来说,也极端重要。网络上曝光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我爸是某某”、“我亲戚是某某”等等,就是没有切实解决“我是谁”,依靠谁的问题,子女受影响,群众惨遭殃。只有回答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才能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才能真正回答解决好“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党员是舟是鱼是公仆,人民群众是水是主人是父母。古语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那种“油水关系”、“蛙水关系”,是在“我是谁”上犯大糊涂,是没有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是对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背叛。
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每个党员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明确自身身份,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做主人,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承诺,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第三篇:读刘云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读刘云山《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一文随感
中国文明网2011-08-22 来源: 中国文明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文风回归,从部长做起…… 一清 名博沙龙
★ 这个文章可能会引起歧议。因为评的是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先生的一篇文章。
因为云山先生还不仅仅是个部长,在文章的末尾还署有另外两个职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因为有了这加起来的三个职务,刘文便越发有了评议的价值,即表明云山的文章是有“职务倾向”与“话事权重”的。
这便好。
★ 记得今年春上,我约请朋友H先生写一篇文章,谈对“文化三自”的看法。H是剧作家,他很快就来了一篇万字长文,《漫议国家与文化》。文章对“文化三自”持极力赞同观,但文中却又认为“三自”在表达上“文风过于隆重盛大了”。当然,H先生的观点我也未必赞同,便回了一句:“二人转”很亲近群众,但是国家的一号文件二号文件恐怕是不能用这种亲近的方式去成文颁发的罢?这是一段文友间的对话,我最终未能选用他的文章,他亦不愁无处刊用大作。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我和H关于文风的话题在成为“过去式”时,作为部长的云山先生的新文《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却成了“进行时”。这一次,以其践行实名制的尝试发表的文字,用的是这样的一个标题,却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文风过于隆重盛大”的影子了。
偶一看标题,以为是一篇博客文章,还能听到流行歌曲“你是谁,为了谁”,“兄弟姐妹不流泪”的旋律。
真好。
★ 由是我又不得不回到H先生与我的对话上来,他说,文章与人一样,但凡“那种一级警卫二级警卫的架势,群众早已习惯绕着走了”——还是说文风的话题。我不知在看了《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这样的文章后,会不会还有人“绕着走”?我想,肯定不会,因为这样的话语送达,与我等博客人的为文没有什么两样了。不知道是“我们”加入了“他们”,还是“他们”加入了“我们”?如果这中间算官民两阵的话,或者在文风语境上,反基本上可算得是“大家伙儿”了。如果“我们”也算“人民大众”的话,欢迎部长先生走入到可能有些久暌了的民间话语中来。
★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主席说得真好,这些话明白晓畅,谁能听不懂呢?其实,共产党人要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就应该按照这个样子去做。网络社会也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年轻的网民们话事时,没有太多的铺张排阵,有事说事,直来直去,句句都听得明白,那才叫说话,是一种真实世相。如果我们的管理大员们还在那里“一级警卫二级警卫”的行文阵式,估计人们真的会“绕着走了”,这样说来,要提高网络社会的执政能力,先从文风做起,应该是一件比较能做好的事。云山先生的《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主要谈的就是如何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问题,从说平实的话开始,便见出了这种努力的真诚。我们不妨来读上一段——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
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
这里,不仅是内容上的新意,如“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更有这生动如口头语般的表达,真有一点“种子与土地”般的亲切,如春风拂过……
在“我是谁”一节中,云山先生继续说:
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好了,不多引了。有关内容方面的新意,我将在另文中涉及。在这里,句句都是平平白白的话,都是可以让“全体”听懂且听起来亲切的话。
这样说话多好啊。
这样写文章多好啊。
这样实实在在地要求“全体党员”为群众做事多好啊!
★ 中国近当代的话语表达经过了几个时期的演变:五四时期,由“之乎者也”的表白到带有欧化风格的表达有过十来年的演进过程,后来,在文字记录的语言里,终于去除了“之乎者也”,也滤却了欧化的“克提斯蒂”;新中国成立后,在共和国凯歌行进阶段中,我们的语言无论官方民间,没有多少差异,追寻的是“土地与种子”“生根与开花”的关系,一派详和。但是后来,由于“革文化命”的结果,所有语言及其表达,都带有“最最”的套套,半夜静下心来,真不知道自己是说人话还是说鬼话,反正自己都不相信。话语作为心声,已经完全走到
了背离的地步,这事就不能往下走了,从语言学角度,必然要有“拨乱”的修正。好在这个“修正”过程与政治格局的改变同时完成了。再后来,又经过了三十年的价值运动,新的追求需要有新的话语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包装了很多的“新思想”“新观念”,包装成了时尚,无论官家民间,不说出个技术参数来,不说出个国际接轨来,不说出个普适价值来,那就一定是土八路,是“山沟里的知识分子”(这话在三十年代王明也这样形容过,其实,正是这“山沟里的知识分子”最后把“北平”改成了“北京”点响了新中国的开国礼炮)。于是,话语的表达便形成了新的八股,专家的语言一直说到没有人能听懂为止,官方的语言也慢慢地背离了先主席泽东同志所要求的“土地与种子”“开花与结果”的关系要求。文革时期,我曾经担心过,那时候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林彪”组合,一组一组的,我便想,长此下去,那话还说得流丽吗,得多重的负担啊?!后来随着文革的结束,这个负担释然了,但又有了今天语言里巨多的前缀,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真的,这都是好的东西,是一代代领导人思想的浓缩与提练,是经典。但是一个惯有的表达里要加上这么多的“经典”,那就有些累了。我真诚的希望语言学家能帮助造一个词来,不要让这样的前缀压垮了我们的语言系统,好像中国人便只能在光辉的照耀下匍匐前行似的,长此以往,这样的文风必然要疏离了“种子和土地”的相生相依关系的。试想一下,在面对着连马夹都懒得穿的网民们,或者当着衣食父母般的民众说话时,动不动一长串这样的前缀,人们能不认为你在打官腔吗?因为没有人会是这样说话的。
话可能有些糙,但理不糙。
★ 好在,有了云山先生的这个尝试。
云山的话语表达里没有前缀与后缀,但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方针,坚持传承与发扬方面,一个也不少。
不要小看了一篇文章或一个报告的说话方式,它其实反映了一种思考,一种回归;一种追求,一种提倡。
这就是我在前文中为什么提到云山署名“跟着”的三个称谓的原因。该文在《求是》发表时,特别在文末附有一段说明,注释了文章作者的身份: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由此,我即认为,这篇文章的说话方式代表了一种新的文风回归,代表了执政党高层在新形势下,执意回归到“土地与种子”状态的选择。
云山是个大官,所说当然是官话,这点不要怀疑,官话也是个中性词并无贬意,表明传导的是一种官方意志。说官话而没有官腔,我看挺好的。把“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题讲得透透的,读起来如同京城里公家人回乡了,与兄弟姊妹聊天,没有隔阂,不打官腔——如果真有官腔,兄弟姊妹们是不干的,干嘛呀你?!
★ 文风就是作风,文风也是党风。当然后者当然得看是谁,什么身份。云山先生因为有那三个称谓,他的的文风所代表的既有作风也有党风。——由一篇文章的话事方式作如此多的解读,有过渡阐释的嫌疑。但云山作为中央宣传部部长能把“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的重大话题说得如此“群众”,这就不能不引起关注了。前些年有人歪说“三大作风”,其中有一条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官方系统是不大可能对作为部长的云山提出什么表扬的,那么,作为群众中的一员,适当表扬一下“公家的人”,又有何不可呢?
我希望由这种文风的转变带动作风的转变,并由作风的转变,带动党风的转变。这样离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就更近了。路径的选择,其实是最重要的。
★ 云山文章的一些话,读起来真不赖。多少年了,同样内容的话,不是没有人说过,但包裹在官腔里,就不好听了。现在以中宣部长的口吮说出来,而
且是对全国的干部们说出来,不免让人动情。我这里还是以他文中的几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 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必须感恩群众、以实际行动回报群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讲感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需要感恩人民群众。因为是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的党、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是人民群众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天地。离开了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就没有了依托、没有了支撑,就会一无所有、一事无成。
○ 群众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力量,必须敬畏群众、坚守共产党人的承诺。○ 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
第四篇: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立足本职工作践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我对党的群众路线又有了新的认识。先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吧。
我叫***,29岁,是基础教学部的一名教师。生活中我是女儿、是姐姐、是朋友;工作中我是老师、是同事、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一名普通教职员工。众多角色,共同谱写着我的生活,其中让我觉得最光荣的身份是——党龄9年的中国共产党“老党员”。是的,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从未刻意强调过党员的身份,但中国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却早已深入灵魂。
作为一名党员,究竟要做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使命,靠谁来完成我的使命,我一直在摸索,现在,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明确了一个信念:
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
这话并不是口号,同事、学生、朋友,不同的身份,同一个称呼,群众就在我们身边,为了他们,我甘心奉献。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一直本着乐于助人的原则,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人解决困难。同时作为一名老师,一名辅导员,我更是本着立德树人的宗旨、教书育人的本职践行着“一切为了群众”这个原则。学生生活费不够了、和同学闹矛盾了、学习跟不上进度了、感情上出问题了等等等等,这些事情看似琐碎,但在我眼
里它们都十分重要,都需要我及时进行排解,每当问题解决后看着学生们轻松的表情,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是的,在工作中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通过服务群众我实现了自己的发展,而我之所以能一次次取得进步,根源于群众的集体智慧,也来源于服务群众的过程,今后,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更深入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力争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第五篇: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真心为群众服务,必然是我们工作宗旨和追求目标。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就是要把真实统计上报数据和发放惠民奖励资金作为已任,积极开展统计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上报,积极开展惠民政策的宣传和资金发放工作。为领导能够更好的分析当前人口形势和出台政策提供依据,让广大计生家庭都能够享受到各级政府的惠民政策。
“依靠谁”,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永远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我是谁”,只有真正明白我是谁,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才能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首先,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必须按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其次,我是一名。。工作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工作人员,因此必须时刻牢记权力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群众,必须将所有权力用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最后,我是群众中一员,因此我们和群众是一体的,没有彼此之分。特别是在计划生育的入户工作中,只有将各项工作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组织开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活动,让我们有了一次非常好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机会,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如何通过走群众路线,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不搞形式主义,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败得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