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汇报工作时,先听再琢磨,然后才能会说
汇报工作时,先听再琢磨,然后才能会说
在官场上,汇报工作时,话是不能随便乱说的。首先要认真仔细地听领导的讲述,然后再反复地琢磨,最后才能会说,这样才能说得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曾国藩纵横官场数十载就常常如此,刚开始他的许多同僚还以为他愚钝,头脑反应不灵活呢。
1859年,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在三河壮烈牺牲,朝廷降旨赐封曾国华的寄父曾骥云从二品顶戴。其实,很早的时候,曾骥云就因为曾国藩劳苦功高的缘故御封为一品光禄大夫了。现在不升反降,着实让曾国藩为难,公然抗旨是不行的,遵旨当然也不行。于是曾国藩不得不反复斟酌,他以谢恩的名义汇报给咸丰皇帝,言辞委婉地道出实情,早些时候皇上已赐封叔父为正一品头衔了,那么这次的封赏曾家欣然接受,但是为了不忘旧恩,顶戴还是戴以前的。
虽然这次皇上好心安抚烈士后代,没想到办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经过曾国藩的再三琢磨处理,巧妙地化解了咸丰皇帝的尴尬。这样一来,曾家既得到了名利,又使咸丰皇帝欠了曾家一个人情。
曾国藩荡平了太平天国后,天京城被湘军洗劫一空,大概是曾国荃太专注于天王府里的财宝,一不小心让幼天王逃跑了。清廷纠住这一点为突破口大做文章,一方面责问放走幼天王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追查传说中的金银珠宝的下落。
曾国藩在长期的君臣博弈中,他心知肚明皇上的软肋。于是,他 1
深思熟虑反复琢磨,随后汇报了工作。曾国藩认为,关于幼天王逃跑的问题,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克城制胜之时都有太平军主要将领逃脱,当时也未见皇上责问,而此次天京城里逃脱者只有一些游兵散勇,就见皇帝“唯曾国荃是问”了,这显然有失公平。还有传说中的金银珠宝都被太平军一把火烧了,这些都是人证俱在,且有据可查的。
清廷接到曾国藩的工作汇报后,也就信了。原因有二:一是同样失职,问责不同,厚此薄彼,朝廷自知理亏;二是清廷感觉反复彻查下去也不会有满意的结果,因为曾国藩擅长办理铁案,他下的结论,朝里即使有争议,也没有人能够翻案的。
还有湘军活捉了忠王李秀成,曾国藩竟然擅自做主就地处决一事,清廷也是多次责问原委,也让曾国藩反复琢磨给摆平了。
当时李秀成被活捉后,曾国藩本来没想那么多,便上奏请旨是不是要把李秀成押解京师。上完奏折后,突然一想:“此人一旦进京,脱离了控制,什么话都说得出来,当然金银珠宝一事必定会全盘托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于是,曾国藩使出雷霆手段,不待皇帝下旨,便把李秀成斩立决。
清廷得知曾国藩提前处决了李秀成,便让曾国藩解释原因。这时,解决了后患的曾国藩,不但不知罪,反而理直气壮地汇报给清廷:按理李秀成应该是押解京师让皇上发落,但是考虑逆贼李秀成影响力较大,近日民间营救逆贼的呼声渐高,又因为北上的路上还有不少长毛流寇,万一被人劫走,如果他再登高振臂一呼,组织一个强大的团队,那么我们不但功亏一篑,反而会给皇上增添更大的麻烦。因此,为了
大清国再三权衡利弊,立即处决一了百了为上策。
清廷明知曾国藩是杀人灭口,但是他信誓旦旦,合情合理地忠心为国,朝廷也无话可说了,只好顺水推舟,追认此事甚合上意。
在曾国藩与清廷的一系列博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曾国藩在汇报工作时,总能先琢磨,然后应时而动、随机应变处理棘手问题,智慧的曾国藩通过各种平衡手段,尽力到达双赢的结果。对清廷来说,保住了统治地位是最大的收获;对曾国藩来说,既功成名就,又避免了“兔死狗烹”的覆辙。
可见,身在官场,汇报工作时,先听再琢磨,然后才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