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竞争战略分析(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3:2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竞争战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竞争战略分析》。

第一篇: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竞争战略分析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写成:BI)又称商务智能,根据全球第一家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国际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集团的定义,是指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和洞察力,帮助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

商业智能可以显着提升企业效率,改善商业表现,目前已经被多个行业的企业所采用,尤其在电信、金融和电子政务等数据信息数量庞大的领域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除此以外,能源、物流、烟草、制造业等也是商业智能大展拳脚的平台。在大数据指数增长且日趋成为企业战略资产的背景下,人力成本的持续提升和环保压力的加大促使企业增加对BI的需求。ERP等管理软件的普及和CIO对BI的认可,为BI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数据积累和客户基础,而近期国家针对BI的政策扶持也已初现端倪,预计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将为BI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BI市场的潜在市场空间将超过300亿。

近几年来,国内BI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日益攀升,不论是专业的BI产品供应商,还是其他管理软件商,都已采取了频繁快速的举措,甚至是国际供应商都已进入中国市场,多方竞争力已经开始着力抢夺国内市场。目前,国内BI市场上拥有优势地位的除了IBM、Oracle、微软、SAP等传统国际先进企业外,还有用友、东方国信、浪潮、金蝶、亚信创联等一批国内优秀企业,他们已经打破了国际企业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且都正以较快的速度成长。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IT行业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商业智能行业的发展环境出发,详尽的分析了中国商业智能行业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并剖析了市场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情况,让您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整个商业智能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的同时,掌控行业未来的发展模式,更好地做好未来的发展定位,同时作出积极的应对,构建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的剖析中国当前商业智能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市场需求特征,并根据商业智能的发展轨迹对商业智能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商业智能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商业智能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资料来源:《2013-2017年 中国期货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二篇:中央空调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工业工艺质量的严格要求和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对中央空调的需求量也将稳定增长。目前中央空调除在原有工业领域和商用领域外,已开始运用于住宅小区,实现集中供热供冷。

由于中央空调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满足小型化和小制冷量的要求,从而在家用消费领域存在扩大的趋势。2010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50亿元,2011年行业市场进一步扩大,仅上半年市场规模就达300亿元,同比增长达40%以上。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企业包括大金、美的、格力,构成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第一梯队;美资四大冷水机组企业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继续稳居第二梯队,在冷水机组市场中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被逾越,同样身处第二梯队的还有海信日立,作为专业变频多联机组企业,海信日立在专业化发展战略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中央空调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中央空调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中央空调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中央空调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央空调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中央空调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央空调行业产业链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中央空调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中央空调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中央空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几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中央空调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轨迹

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央空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中央空调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中央空调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中央空调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三篇:智能楼宇行业竞争分析报告

中国智能楼宇分析报告

一、智能化楼宇的行业概况

智能化楼宇,就是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的技术,是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SAS)和消防自动化(FAS),将这五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

智能化楼宇担负着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高效、环保、方便的环境,同时又要能够体现节能和绿色的理念,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

现在国内的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但总能耗却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千瓦时,为普通居民住宅年耗电量的1020倍,比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多出1.52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在一、二线城市里鳞次栉比。然而,这些矗立在“水泥森林”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往往都是高耗能建筑。

根据江森自控EEI调查研究:在全美范围内有71%的商业领袖比他们一年前更关注节能,有58%的商业领袖反映能量消耗监控是非常重要的。公开要求减少碳排放的公司,45%的商业领袖把楼宇方面节能作为减少碳排放的战略之一。对于新建建筑38%的商业领袖寻求绿色大厦节能认证,45%的商业领袖在大厦建筑之初考虑到了绿色因素。

不只是美国,全世界都在算各家的节能账,金融危机为节能减排与建筑节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建筑节能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随着社会化的进程,新建楼宇开始慢慢减少,老旧楼宇的改造项目逐渐增多,这会带来很大的市场。这意味着:全社会比以往更加重视节能,楼宇自控机遇来临。

面对机遇很多楼宇自控厂商都做好了准备,推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解决方案。甚至很多工控企业都投入到建筑节能与节能改造项目中来,推出自己的相关产品。机会的出现同时也带来了竞争,相信未来的楼宇自控市场将更加精彩,“智能建筑”这四个字的“成色”也会越来越深。

二、智能建筑的发展状态

1984年,北京发展大厦诞生标志着中国第一幢智能楼宇的问世。20多年来,中国国内智能建筑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蓬勃发展,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上海金茂大厦(88F)、深圳地王大厦(81F)、广州中信大厦(80F)、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F)等一批智能大厦闻名世界。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一批又一批的开发区、写字楼、工业园、商业中心等项目陆续竣工,作为现代都市的优秀理念:绿色、节能、环保不断的冲击着决策者和管理者。况且,这些正在建设或者即将竣工或者已经竣工的建筑,不但建筑面积巨大,而且要求的自控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提供给入住者或者工作者最舒适工作和生活环境。

市场规模 据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从事建筑智能化实施的企业有3000多家,产品供应商也有3000加左右,具有智能化工程承包资质的企业有1200家左右。

区域结构

中国智能楼宇市场,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这些

地区一般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另一方面,大城市现代化程度较高,对智能楼宇需求比较大。现在的智能楼宇的市场重心还在东部,以后会向中部和西部转移,从增长的速度来看,中部、西部高于东部,中部是38%,西部是39%,东部是23%。目前,东部的智能楼宇市场占了大概50%,中部其次,西部最少。

行业盈利水平

建筑智能化是建筑节能的必由之路。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的35—40%,温室气体排放量21%。通过智能建筑有效的楼宇自控设计和良好的管理,将实现建筑节能25—30%。伴随着节能型社会的建设,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总投资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2年会达到700多亿以上。但是国内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智能建筑市场已经聚集了大概1000多家集成厂商,来自赛迪的行业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智能楼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25%。

行业发展态势

目前中国智能建筑的主要业务模式还是提供系统集成和相关软硬件设备。根据有关调查,采用与系统集成商(弱电总包)合作的占到了85%,这个数字说明,在目前的智能楼宇市场中大多数项目采用弱电总包,只有极少数项目中楼控、安防、消防等部分分别由几家工程商完成。

集成商的工作主要包括:

帮助开发商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

根据开发商需求提供建议方案;

提供具体的系统设计图纸资料;

系统硬件和软件选型及配套;

接口软件硬件的开发;

系统的安装调试;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各大主流智能建筑提供商都在扩大业务范围,在提高盈利能力上制定了一系列的的计划,纷纷提出新的盈利模式。

三、智能建筑的细分市场

智能建筑的控制核心——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市场需求随智能建筑的大战越来越大,而且吸引国内外楼与自动化系统厂商不断的提升计算机控制管理的软件,强调人性化使用接口,有条不紊使建筑物机电与消防、安防、停车管理、门禁等各种系统结合,达到更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但能节省能源也节省了维护管理的工作量和运行费用。

1、视频监控市场

受“平安城市”项目的刺激,视频监控市场视频监控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到2011年,该市场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400亿,从业企业达到了数万家,业务覆盖了硬件、软件和网络在内的众多领域:从前端的视频数据采集、信号压缩处理以及图像解决方案,到宽带提供、网络设备及解决方案,以及PC服务器、网络存储等。

市场特点:

①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视频监控已经成为视频监控的新兴发展方向。

②用户需求分散,对图像解决方案、图像清晰度、存储内容保存时间需求有差异。③监控系统的质量良莠不齐,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2、门禁控制市场

从2007年开始,门禁市场的年增长幅度都达到了20%以上,预计2012年门禁市场的规模可能达到150亿(包括控制器、读卡器、卡片、软件),门禁产品在政府机关、商业建筑/大厦、电信电力、银行金融、军队、校园医院、企业等众多应用领域实现了多点开花的发展。

市场特点

①门禁系统已经由传统的RS485总线通讯方式逐渐过渡到与TCP/IP通讯方式相

结合的时期,以后将会转移到网络化系统。

②门禁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从RFID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到生物识别技术的指纹、掌型、面相识别和虹膜等方式。

③国内厂商在低端市场比较活跃。

3、楼宇对讲市场 楼宇对讲系统在欧美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已采用近20年,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才开始应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是楼宇对讲的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巨大的需求和许多生产厂家。进入新世纪以来,楼宇对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迅速。

市场特点

①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讲产品有黑白可视、彩色可视和非可视三种产品,彩色可视利润率最高。

②产业区域分布趋向平衡,东南沿海普及率达到70%,中部40%,西部更低,但是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楼宇对讲的市场在不断的增长。

③产业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主导市场。

④对讲市场正在经历从模拟向数字、从总线向TCP/IP的变革。

4、防盗报警市场

赛迪顾问统计,防盗报警产品在中国的普及率只有20%多,与发达国家的70%相差很远。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内防盗报警的市场开始壮大,智能小区和园区都开始应用该系统,各个厂家产品也向稳定性、人性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市场规模达到300亿。

市场特点

①国外品牌占据有线产品市场主导地位,美、日、韩三国的产品站中国市场的80%

份额。②无线报警行业的“小、低、乱”的现状亟待改善。

③无线报警产品逐渐夺取有线报警市场。随着无线高速网网络的发展和资费的降低,无线报警将成为行业的主力军。

④有着先天的网络优势运营商进军报警市场,将对其他厂商产生压力。

智能楼宇市场的趋势分析

四、智能建筑的市场分析

1、产品发展趋势 智能楼宇的发展方向是各个自动化系统都融合到综合布线系统这一高速、稳定的载体之上,各个系统之间将实现无缝和有机的结合。即布线系统上传输的不仅仅是目前的计算机控制信号和语音信息,而且还将包括安全系统、消防系统等楼宇自动的数字控制信号,以及可视的视频监控和图像,即VDI(voice语音、data数据、image图像)。高带宽、高速度的系统使得上述信息可以顺畅的传输,从而极大的提高楼宇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集成更广泛的管理项目,管理起来更方便,更加节省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

2、技术创新趋势

到目前为止,智能楼宇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智能建筑一般由多个相对独立的自治子系统构成,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操作也相对独立;第二代智能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一些专门的网络将楼宇的各个控制子系统联系起来,从而能完成一些诸如远程控制、集约化管理、指定时间表等涉及多个子系统的操作任务;第一、二代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但是没有实现智能化,第三代智能建筑就是要在“动态的环境中、资源受限的条件下、不可预测的复杂问题”下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动控制,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使建筑物提供给人更舒适、更理想的生活空间。

3、行业竞争趋势

(1)国际知名品牌强势进军,并成为最活跃的部分

霍尼韦尔利用其强大的品牌优势,整合器楼宇自控、安防领域的优势资源成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重要厂商和服务商。施耐德电气在建筑方面,融合了消防、安防、自控等综合楼宇控制信息,在国内智能建筑领域有很强品牌效用。美国江森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楼宇自控产品销售与服务经验,已经开始以智能建筑集成作为重要的服务起点。思科在中国成立专门的只能建筑市场拓展部门,通过与其他智能建筑子系统厂商联合,共同进军智能建筑市场。同时还有GE、松下、日立等国际巨头也频频亮相各种智能建筑展会、研讨会,这些公司正是看到了中国智能建筑的诱人商机,为全国进军积蓄力量。

(2)国内大品牌极力跟进,小品牌不甘示弱

在国内方面,海尔集团宣布进军国内智能建筑行业,清华同方、汇通融业、重庆四通都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在智能建筑领域打拼了好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而那些国内的智能楼宇控制的设备提供商,现在考虑在楼宇控制的系统集成上有所作为,他们通过自己和同行业之间的互相合作,来完成整个系统的方案设计,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五、智能楼宇的发展预测

建筑业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产业,现在我国每年新竣工的建筑面积达到了20多亿平方米,接近全球年建筑总量的一半。预计全国各地今后十年将会达到8000—9000栋左右的智能建筑,其发展速度已名列前茅。其中,建筑智能化投资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10%。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投资在100-300元/平方米左右,居住小区的智能化投资约在60元/平方米左右。综合推算,全国智能化系统每年投资达1000亿元。智能小区在智能大厦的带动下逐步发展起来。中国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在经历了10年的探索后,中国建筑面积目前已达到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300亿平方米,目前,中国智能建筑2012年将会达到10000幢。全国智能小区的建设数量,在今后十年能达到上万个。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

据估计,中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仍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2年,智能建筑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智能建筑在政府办公楼和商业大型公共建筑细分市场的规模,基本上决定了智能化行业的房展空间和速度,再在细分领域中还包括学校。它们占了智能化市场60%以上的份额。智能大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0%以上,而智能住宅在30%以下。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也出现这种现象,导致东南沿海地区智能楼宇的市场一直很大,而中部和西部相对偏少。目前的智能建筑的市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以及其他的省会城市,这些区域是智能化楼宇的主要市场。

智能楼宇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这个行业机会和市场还是很丰富很庞大的,如果能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智能楼宇自控之路,肯定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楼宇控制行业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第四篇:市场与竞争分析

三、市场与竞争分析(Analysis of market and competition)

根据口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我们分别从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产品综合情况三方面对产品的市场现状、目标市场、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四个方面的总体环境描述。

竞争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企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包括五个方面: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2、买房讨价还价能力;

3、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4、替代品威胁;

5、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市场竞争分析图

产品综合评价(swot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总体评估:

1、企业的优势;

2、企业的劣势;

3、机会;

4、现存和潜在的威胁。

(一)宏观环境(The macro environment analysis)政治因素(Political):2017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至2025年)(以下简称“慢病规划”)是落实《纲要》的又一个文件。在“慢病规划”中明确指出“本规划所称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在策略与措施中提出: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口腔保健等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实现预防工作的关口前移;在开展健康口腔专项行动中,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逐步提供口腔预防保健等服务,促进慢病早期发现,并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内容;开展针对儿童和老年人的个性化干预,加大牙周病、龋病等口腔常见病的干预力度,实施儿童局部用氟、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措施,将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30%以内(到2025年),重视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的指导与干预。经济因素(Economic):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人关注口腔卫生行业,从而为“口腔管理专家”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市场。

社会因素(Society):由于受“牙疼不是病”错误思想指导,加上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中国口腔医疗行业长期在低层次的状态下发展,发展水平相对经济发达和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衡量口腔健康水平的几个指标相对于欧美日等国家差距十分巨:青少年龋齿率平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率平均高达90以上、老年人牙齿保有率少于40%。因此口腔卫生的预防与检测越发重要。

技术因素(Technology):手机软件服务平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成熟为“口腔卫生管家”的设计、制作与宣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代网络通讯设备的完善为其网络咨询提供路径。

(二)竞争环境分析(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nalysis)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注意保持相机制作来源的持续和稳定,化解淡旺季而引起的非正常价格变动;广泛选取供应商,避免出现因恶意结盟、控制原料而引起的非正常损失。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购买者也会为行业盈利性造成威胁。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们的目标受众有:口腔医院、口腔诊所以及个人市场。

口腔医院与口腔诊所的购买特点:互利共赢。医院与诊所为“口腔管理专家”app提供咨询医师与技术支持,app为赞助商提供经济回馈与广告支持。

个人市场的购买特点:对平台忠诚度低,注重产品的性能与价格。从个人市场获取的经济来源于平台注册量以及牙齿相机的出售量。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平台可信度、保证出厂相机质量优良。

新进入者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 目前网络服务平台行业在国内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盈利高,对于新进入者的吸引力较大。

 新进入者的进入障碍是技术壁垒。我们现有的技术垄断和持续的研发优势以及在目标市场所建立的技术标准将成为新进入者的主要门槛。

 为了建立我们的市场领先地位,我们将加大对服务平台的管理与推广,在成本上和技术上占有有利地位,形成市场新入者的壁垒。

替代品威胁与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目前我们产品的可能替代产业或竞争产业主要包括:

 传统中小型口腔诊所  不信任APP的大型医院  相关APP或智能服务设备

我们能做的是:提高自身可信度,加大宣传力度,广泛与各院各诊所的负责人沟通。

(三)产品综合分析(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nterprise)对产品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的因素。通过SWOT分析,将对我们的产品进行综合概括,进而分析现存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优势:

1、较为方便,节省时间

2、普通用户注册不需要花费,符合大众消费需求

3、顺应市场发展,容易被接受

4、相比传统的口腔检查较为环保卫生

5、以自身和高校研发机构为依托,具有持续的研发优势

6、管理团队素质高,员工队伍专业

劣势:

1、初入市场,行业认识欠缺,缺乏成熟的行业操作和销售经验

2、对于部分有较严重口腔问题的人群,需要购买牙齿相机配合拍摄检测,花费较高不易被接受

3、网络平台鱼龙混杂,可信度较低 机会:

1、顺应网络平台发展热潮,空间广阔

2、国家政策提出支持三级预防,可作为后期发展方向

3、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战略伙伴建设化解市场风险

威胁:

1、一批有实力的国内外竞争者的进入加剧了行业竞争

2、替代产业可信度高,会影响部分注册用户

3、网络APP研发速度快,寿命短

第五篇: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21世纪是世界医疗器械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用耗材市场的快速增长,给我国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瞩目的巨大医用耗材潜在市场,炙手可热,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进入,纷纷采取各种形式抢占中国市场。如何抓住商机、应对挑战是我国一次性医用耗材企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一次性医用耗材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外优秀的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一次性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机构准确了解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本报告将帮助一次性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销售企业、投资机构准确了解一次性医用耗材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产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际信息研究所、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特别感谢!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实验室及医用消毒设备和器具制造行业供需状况与发展》,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下载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竞争战略分析(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业智能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竞争战略分析(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