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6.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指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1)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则小。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当IS水平,LM垂直时,即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第二篇:IS和LM曲线的陡峭程度是如何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6.IS和LM曲线的陡峭程度是如何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指政策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1)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LM曲线越陡,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为水平,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
(2)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形状的关系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则,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IS水平,LM垂直时,即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此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
第三篇:分析探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分析探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区别联系
正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工具
财政政策:一定经济形势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变动收支的措施或者指导思想或方法。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税收、规费、国有企业收入、国债)、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性支出、政府投资)、自动稳定器功能、相机抉择政策。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信贷额的限制。
二、分析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如:经济萧条时期
财政政策→改变政策的收支→
1、政府购买↑就业↑
2、转移支付↑ →社会总需求(Qd)↑ → GDP↑
3、税收↑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 2
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1、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投资↓,使得总需求↓,导致均衡收入↓。挤出效应↑,政策效应↓,调控力度就↓;挤出效应↓,政策效应↑,调控力度就↑。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
率。
(1)、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
IS曲线斜率越小,IS曲线越缓,利率提高幅度越小,挤出效应越大,财政
政策越不明显。
IS曲线斜率越大,IS曲线越陡,利率提高幅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小,财政
政策越明显。
(2)、LM曲线斜率变化,IS曲线斜率不变
LM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越缓,利率提高幅度越小,挤出效应越小,财
政政策越明显。
LM曲线斜率越大,LM曲线越陡,利率提高幅度越大,挤出效应越大,财
政政策越不明显。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
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如:经济萧条时期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1、再贴现率↓
2、法定准备金率↓
3、买进债券→货币供给↑→利率↓→投资↑→Qd↑→就业↑ 和GDP↑
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
2、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
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1)、LM 曲线斜率不变,IS 曲线斜率变化
IS曲线斜率小,IS曲线越缓,货币政策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
IS曲线斜率大, IS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
(2)、LM曲线斜率变化,IS曲线斜率不变
LM曲线斜率越小,LM曲线越缓,货币政策效应越不显著,对国民收入影
响越小。
LM曲线斜率越大,LM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应越显著,对国民收入影响
越大。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要正确认识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客观地分析两
者之间的差别。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各自独立的政策体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各有侧重,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
(一)、两者的区别
1、功能差异。其一是明显度不同。财政政策具有较高的明显度,而货币政
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财政预算一收一支,一目了然;银行信用一存一贷,但存款可以派生货币,因而货币发行的合理界限很难掌握。其二是调控力度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财政收支,具有“刚性”特征,如税收和税率、财政补贴等,都应保持稳定。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发行量,在操作过程中具有可塑性、灵活性。因此,货币政策较之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更大些。其三是着重点不同。财政的政策主要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财政可以通过自己的收支活动,引导货币投向,从而达到优化经济的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等目的。货币政策涉及到货币运动的所有领域,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调控,是一种总量宏观调控政策。
2、目标选择差异。调控总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是财政与货币政策面临的共
同的政策目标,但在总量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上,财政采取长期适度从紧政策,金融则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与金融在结构政策方面的目标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异。财政采取压缩一般建设、保证重点建设的政策目标。金融部门则实行择优扶持,这样易导致信贷资金流向一般建设,加剧一般性建设的膨胀。
3、实施差异。由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职能、作用、任务不同,因而各自采取的政策实施起来也不同。财政政策主要实行税制改革、税率调节、调节财政支出与补贴范围等,货币政策主要围绕着利率(包括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与公开市场业务制订相应的措施,例如:实行储蓄保值贴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开放国债二级市场等。因此,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分析中,可以看到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独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都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要求二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
(二)、两者的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
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
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
支平衡,以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财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
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
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债把本来分别由财政机关和中央银行执行的相互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起来,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
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四种协调配合模式:
1、双扩张政策。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
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
衰退、刺激经济。
2、双紧缩政策。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
3、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
4、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
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
五、总结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
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与联系http://bbs.chinaacc.com 中华会计网论坛
浅析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http://.cn中国知网
最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动态中华会计网
第四篇: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原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共同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其共同点主要有:
① 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是为实现本国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
② 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两种政策执行的结果都体现为货币收支行为。③ 都是需求管理政策。
④ 两种货币收支之间存在着接合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 政策工具不同。
② 两种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
③ 作用过程不同。
④ 政策时滞不同。
正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所以需要两者之间协调配合。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方式
①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到经济稳定正常运转所采用的政策配合措施。
③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的配合方式。
②双松的搭配方式则主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转入严重萧条的状况,这种政策措施的配合方式可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常常是在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之后采用的配合方式。
④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紧的配合模式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用过的一种模式。
以上两种“一松一紧”政策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强的缓冲力,稳定性高,作用惯性小,不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过大的震荡;缺点是政策导向不甚明确,作用力度较弱,作用时滞较长,一旦调整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后才会产生效应。
第五篇:试述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试述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 个体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思维、选择、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变量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自我效能感易引发焦虑、抑郁、沮丧等心理健康问题, 增强自我效能信念中的积极因素,提高应对方式,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字: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关系
前沿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1977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2efficacy)这一概念。在此后30几年的时间里,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者们日益关注有关自我的思维在心理机能中所具有的地位和影响。班杜拉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传统学习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行为能力和知识的习得过程,或行为发生的动机过程,而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行为及行为与动机之间的中介过程则被忽视了。知识和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效能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班杜拉在研究中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 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即:三元交互决定论来解释学习的人性基础和行为的因果基础。他指出:行为、人的内部因素(心理机能)和环境影响三者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决定。这些相互依赖的因素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行为,其影响结果是不同的。班杜拉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赋予认知因素在行为决定中以重要的地位。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思想基础,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行为能力的自我信念,即自我效能感,也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表现。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20 世纪80 年代之前,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解释为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个具体行为或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预期,知觉到的效能预期影响着个体的目标选择、努力程度等。80年代后又把自我效能感看作是“对影响自己的事件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知觉”,以及作为一种对认知、社会和行为等技能的整合行动过程的自我生成能力。而在实践意义上,班杜拉又将其称作“人们对组织和实施达成既定操作目标的行为过程的能力判断”,或者是“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的控制能力的信念”。20世纪90 年代,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发动完成任务要求所需行动的过程、动机和认知资源的能力的信念”。此后,班杜拉又重新将其界定为“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成就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信念”。基于三元交互决定理论的思想基础,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有其特定性和一定的普遍性,既有个体性也有集体性,既有其建立的信息来源,也随自我成长而发展。所谓的自我效能实际上是指个体对成功地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而不是行为本身或能力本身。班杜拉在1997 年指出,所谓自我效能感,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特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一、自我效能感作用及影响因素
大部分学者认为,自我效能感有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自我效能感水平高者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效能
感水平低者则相反。其次,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时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当被困难缠绕时,那些怀疑自己能力的人会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或完全放弃;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的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更严重。这种思维会产生心理压力,使其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可能的失败或不利的后果,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实现目标;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班杜拉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四种因素影响。行为成就: 亲身获得的成就是最有影响力的效能信息来源。过去多次获得成功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反复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经验: 个体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与自己相近的他人的成功, 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相反若看到其失败, 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 则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 他人的言语劝说也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劝说效果依赖于劝说者的权威、地位、专长等因素。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 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身体不适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强烈的激动、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容易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判断。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 大学生患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就业压力等因素造成的心理疾病逐渐增多。1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不适在大一学生中尤其明显, 有些仍然按原来方式交往, 只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 甚至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有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谈话技巧等。2.学习和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希望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在实际学习中, 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派不上用场, 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落差和压力, 出现迷惑、失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给大学生带来压力,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业率逐年下降趋势, 由于高校扩招, 社会竞争加剧, 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 使他们因焦虑自而失去安全感, 便产生很多心理问题。3.自我意识发展和环境适应的问题。一些大学生来到新环境失去了以前的学习尖子地位, 一时很难适应, 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 信心下降,缺乏进取心, 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 有些大学生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出现焦虑、抑郁、神经衰弱、冷漠等。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自我评价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 也受情感波动的影响, 不能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常以不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过分片面化、极端化。如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看不起别人, 遇事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也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己的不足, 很消极, 遇事悲观, 缺乏信心。
三、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班杜拉认为, 自我效能感在两个水平上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在基础水平上, 人们对自己处理应激能力的信念会影响到其身心调节系统。如果人们相信能够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应激源, 他们便不会为其所困;反之便会受其困扰, 并损害到生理机能水平。第二个水平表现在人们对个人健康习惯及生理老化的直接控制上。这种自我调节的效能感影响其动机和行为, 决定着他们是否改变不良习惯, 维持良好习惯以及做到多好的程度, 并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尽快从挫折中恢复过来。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产生的焦虑、抑郁也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有关,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能很好的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其焦虑体验,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1增加成功体验。个体在生活中要建立适当目标, 从而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 获得成就感, 逐渐积累最终体验到成功的感觉。2正确地认识自我, 确立合理的成绩标准。个体应对自己能力和意志力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不至
于过高的要求自己, 以免难以体验到成就感, 或者要求过低, 致使体验到的成就对自我效能感无意义。3.积极控制自我, 保持明确动机和积极情绪体验。控制消极想法, 保持个体在活动中的积极程度、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在遭遇失败时, 看到或想像其他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成功, 观察学习榜样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而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4.努力改善和周围人的关系, 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个体以安全感, 使个体体验到较高的自我效能, 不仅能增强个体的自信, 降低个体的焦虑, 而且也可以迁移到其他活动领域。
结论:
1.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而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更加以乐观、解决问题等积极的认知或行为方式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减少焦虑情绪,产生良好心态。结果表明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2.自我效能水平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广泛地存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大学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同样,如果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也不利于其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反过来,个体较低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用能力,一旦面临或者遭遇某些挫折时,个体则容易形引发焦虑、抑郁、沮丧等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 [美]班杜拉.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M],载心理学评论,1977(84):191一 215
[3] [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人类动因[M]载美国心理学家,1989(44): 1175 一1184
[4] 郝春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 [美]林格伦.章志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6] 静涛.每天一个心理技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7]陈秀丽,冯维.试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8]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9]吕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7).